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活动的客体

经济活动的客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活动的客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活动的客体

经济活动的客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堂活动现状分析提高途径

“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新课程”的推广与实施也愈发彻底和全面。《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才是实现这一理念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在课堂上起到操练语言,有针对性的运用语言的作用,并可为学生提供大量体验、实践、合作及交流的机会,从而使“发展学生的言语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成为可能。而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实践课,是由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和教学环境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才是一切课堂活动的中心,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所以,《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教学活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英语教师的重视。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在课堂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常常是“活动多,收效小,活动结果很不乐观。”

本文根据笔者在此领域的不断实践与反思,对目前初中段英语课堂活动开展的现状进行剖析,并就此提出提高其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初中英语课堂活动的现状分析

1、活动开展的数量多,但学生参与的效果差。各个版本的初中英语教材中每一课时的内容几乎都涉及结对活动、小组活动及听、说、读、写等多项活动,大部分教师都会在自己的每一节课上采用其中的若干项活动依次开展。较多的活动贯穿于知识密度大但时间却十分有限的课堂中,往往会使部分学生盲目参与,只见课堂气氛非常热闹,而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收效却不容乐观。

2、活动过于形式化,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有所忽视。“教师分配任务――学生独立或通过‘结对’或‘小组’工作――汇报活动成果(个人或小组代表)”几乎成了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活动的套路。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更多地注重了“成果汇报”而忽略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反馈和评价。尤其在“公开课”时间,我们更易看到这种“表面的热闹”。

3、忽视个体差异,难见全员参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体,应在课堂中占据主导位置。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却很容易被忽视。很多教师只片面追求学生们面对同样的任务以同样的方式取得同样的活动效果,这就导致在该方面没有优势的学生感到自卑、沮丧等消极情绪。从而失去成就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4、部分活动缺少创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由于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活动多以pairwork(结对做对话,表演对话)或groupwork(小组讨论,做汇报)的形式开展,虽然所要解决的任务有所不同,但如出一辄的活动模式却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失去了参与的兴趣。或有一些活动仅限于表面形式,应付了事,长此以往,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小,课堂教学只得回归传统。以笔者所在学校初中部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例:七年级是起始年年级,该年级的学生在课堂活动时兴趣最浓,参与面最广。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到了八年级,学生参与活动的情趣趋于平稳,渐渐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并且很难出现全员参与的盛况。升至九年级,学生参与活动时表现得异常平静,教师很难大面积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罕见往日的热烈场面。

二、初中英语课堂活动的提高途径

1、精选活动,有的放矢。英语课堂中有效的活动可以大大激活课堂,激活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课堂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但活动时间非常有限,因此教师应精心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合理分配活动时间,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完善课堂活动的流程,增强活动的可行性。教师可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各任务,而后再交给学生开展合作活动,并在此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良好活动习惯的培养,留给学生充足的活动(合作、交流)的时间,并善于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全方位的评价。此外,在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若干学生或小组进行蹲点关注,如此往复,既能提高活动效率,亦能系统地建立起学生个体的学习成长档案。

3、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位学生的智慧各具特点,并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每一位学生包括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八种不同的智能,但每个人各项智能的强弱情况各有不同,也就是说人人都有自己相对的优势和不足。正如加德纳所言:“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应首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学情,因材施教,并在课堂上为每一位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和施展其才能的空间,力争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各有所获。

经济活动的客体范文第2篇

主题源于幼儿园围墙边正好有个建筑工地,幼儿站在阳台上就能在真实的建筑场景中像科学家一样,对工地上的建筑、车、人、设施、工具等进行持续深入地观察和探究。这给“让幼儿经历探究的过程”这个目标,在主题活动中的落实搭了绝佳平台。为此,我们以“帮助儿童学会主动学习为基本价值取向,以系列关键经验为主要学习内容,以计划、行动和反思的活动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旨在让孩子们对周围的自然与社会具有高度热情和广泛兴趣”的高宽课程模式展开活动,其教育哲学核心在于主动参与式学习。

一、基于“进行探究和学习探究”的关键经验,构建主题网络

主题属于半结构性的课程,需要事先筛选资源编织主题网络、设计活动方案。我们在《忙碌的建筑工地》主题探究价值分析基础上,以“进行探究和学习探究”关键经验为出发点,分别预设了“建筑工地上的车――建筑工地上的职业――建筑工地上的物――我当小小建筑师”四个活动点。(见下图:主题网络框架图)

预设的“建筑工地上的车――建筑工地上的职业――建筑工地上的工具”三方面活动间具有层次逐一递进的关系。基于幼儿运用感官关键经验,我们将最直观显眼的“车”作为主题活动的开篇,以一系列问题作为关键经验,将幼儿的探索点逐步由“车”转向“人”,再深入到工地内部,探究他们使用的“工具”。以建构游戏“我是小小建筑师”作为幼儿进行探究和体验的载体,贯穿整个主题活动全过程。试图用“问题”引出“主题”,以幼儿的“疑惑”作为主题建构的主要脉络,利用幼儿的“发现”推进活动向纵深发展。(见下图)

当然,这只是教师预设的初步网络框架,活动时还需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和兴趣点(即关键经验),不断补充修正计划,调整删减相关内容,以帮助幼儿提升关键经验。

二、基于“学习探究”关键经验,以体验为基点,在操作中实现主动学习

探究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它既是幼儿科学关键经验,也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方法;而操作体验则是探究的基点。我们充分利用园内外资源与多样化的建构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开展探究学习、记录,实现主动学习。主要策略有:

1.基于“运用感官”关键经验,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观察记录探究过程

造房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打地基、做地下工程、一层一层造楼房,要观察到如此多的信息,需要长期地跟踪观察;同时,各类工程车的外形特征可以在模拟中去探索,但它们的工作状态和忙碌景象(包括声音、灯光、动作等),除了视频、书本和成人讲解外,对于工程人员以外的人是无法清楚地了解的。但是这些不可能获得的直接经验在我园的阳台上都能直接获得,这也构成了我们开展《建筑工地》主题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首先我们将面对龙禧小区建筑工地的围棋专用教室改为建构教室,尊重孩子的意愿命名为“喵呜小镇建筑工地”。其次,将大班的廊道布置成孩子探究活动中搜集到的资料分享园地,创设出一面能与孩子产生互动、引发共鸣的主题墙饰与孩子进行无声对话。

我们期望利用建筑工地的真实场景为孩子创造出零距离观察的机会和实践操作的平台创设等手段,通过这些方法达到支持幼儿实现亲历探究的过程目标。同时,这个过程又为教师对幼儿进行跟踪观察和探究记录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2.基于“操作探究”关键经验,让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实现主动学习

整个主题性建构游戏从“喵呜小镇建筑工地的创设”到最后合作搭建“喵呜小镇”,共分四个阶段,以问题为导向,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幼儿在收集信息、操作体验、建构游戏中主动获得相关的主题关键经验,实现了主动学习。

第一阶段:下放环境布置权,帮助幼儿主动获取关于“建筑工地”的关键经验

“喵呜小镇马上就要开始施工了,我们该做哪些准备工作?”让幼儿通过现场观察、集体讨论形成共识:工地需要防护网、安全标识、安全帽、建筑材料等。这一过程也是激发幼儿运用感官主动探究周围环境的学习过程。当教师根据幼儿的意见让游戏场地以模拟的建筑工地形式出现在幼儿眼前的时候,孩子们都跃跃欲试,兴奋异常“哇!这是我们自己的工地哦!”“哈哈,我也可以造房子了。我要给喵呜造一幢很大很大的别墅”……由此,幼儿的心中初步积累下了关于建筑工地的关键经验。

第二阶段:设计小镇图纸,积累关于“社区”的关键经验

“喵呜小镇马上就要开工了,什么地方造高楼、商铺、别墅?除了房子小镇里还要有什么?如果需要游乐场、公园,你想造在什么地方?这些都需要我们事先设计好。”引导幼儿分小组讨论、画出设计图;小组汇报交流后进行集体投票,选定一个作品作为施工蓝本,经过集体修正后,形成正式的小镇图纸。最后,让幼儿用多色海绵地垫对照图纸对“工地”进行铺设,体现区块。

第三阶段:收集信息自主搭建,积累关于“建筑造型”的关键经验

幼儿若想搭建出多元建筑,必定要先有关于建筑多样化造型的关键经验的铺垫。于是“我的家园、我看到过的国内外建筑”搜集活动由此展开,并在廊道主题墙饰中进行呈现,幼儿相互交流讲述。同时开展“我设计的建筑”展,鼓励幼儿用绘画、积木搭建、彩泥拼贴等进行多材料多形式建构,开阔幼儿眼界,丰富幼儿经验,为合作搭建作铺垫。

第四阶段:有目的的合作搭建,以观察解读幼儿行为促进幼儿关键经验的突破

当幼儿累积了丰富的建筑造型关键经验后,喵呜小镇主题搭建正式展开。根据幼儿事先设计的图纸,在相应的场地按“高楼――别墅――公园――桥梁――游乐园”几大区域,逐步展开主题式搭建游戏。每次进入工地搭建前,小组人员先商量画出要搭建的建筑设计图纸,组员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有目的地合作建构。教师则根据《幼儿作品取样系统之儿童发展指引(积木类)》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解读,有意识地捕捉幼儿在游戏中的各种经验和能力发展的关键“需要”。教师从中找寻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并从中提炼出“科学关键经验”,努力将有潜在教育价值的生成活动转换为幼儿的主动建构学习。

3.适时修正填补主题内容,促进幼儿关键经验的提升

幼儿在主题活动过程中必定会出现许多“科学关键经验”,教师唯有通过观察解读幼儿行为,才能及时捕捉到信息并有意识地进行筛选、归纳总结。教师不断修正主题计划、填补或生成活动内容,并借助生成活动、集体活动、区域活动、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幼儿的科学关键经验,推进主题活动向纵深处发展。

比如在探究“建筑工地上的车”时,幼儿总会将工程车与日常的车进行对比探究,并认识了很多车。但对车的各种用途、轮胎的秘密等关键经验却相对比较模糊。因此,我们又适时生成了《汽车大解密》主题活动,围绕“我眼中的车――车子真好玩――轮子真神奇”三个内容展开探究,帮助幼儿获得更多关于车的关键经验。

我眼中的车――身边科学大发现。 从日常生活中挖掘资源进行随机性科学学习。如:平时上下学时,引发幼儿对各种交通工具的结构造型、司机操作动作等现象的关注;外出实践活动时对真实环境中的车队观察;节日跟随父母外出时对火车、地铁等平时触摸不到的车进行有意观察和发现,用孩子的经验教孩子,引发进一步发现观察的兴趣和激情。

车子真好玩――游戏体验“玩”科学。利用幼儿园沙水池和大量的工程车(玩具模型),开展沙水建构游戏。利用园内各种自行车、卸货车、平板车等运输建构材料;美工区画车、做车模、装饰车、制作汽车模型,玩马路上的车等游戏。科学区研究车的造型、寻找各种车轮胎的秘密、车牌大揭秘、车标志大搜集等。让幼儿在生活与游戏体验中发现车的各种秘密,积累更多车的关键经验,既深化教材又提升动手操作和探究学习能力。

轮子真神奇――精密仪器“做”科学。 利用科学发现室里的精密仪器、实验材料配合主题展开关于轮子和机械的专题实验,如:滑轮等;让幼儿有机会像科学家一样学习做研究,围绕《车》主题中关于“轮子”这一关键经验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逐渐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和概念。

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会从主题量化、幼儿能力、成长记录等几方面对主题展开多元评价。主题活动结束后开办展览会、交流会等,使其成果与全园幼儿共享。

经济活动的客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会计 经济效益

一、引言

新常态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结构的对称态以及在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效益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会计与经济效益密不可分,全面掌握会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是新常态下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经济的发展促进的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同时会计的发展影响着经济效益。在经济活动中,各个经济组织如企业、单位等均需要对其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即会计工作,以帮助经济组织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持续发展。对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各企业或单位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更好的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

二、会计与经济效益的相依关系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与客体关系

研究认为,会计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其中会计为主体,经济效益为客体。会计是一种管理方法和核算手段,其对经济活动的开展、经济效益的提高均有积极的作用,属于主体范围;同时经济效益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具有客观性。

(二)目的与手段关系

通过研究发现,除主体与客体关系之外,会计与经济效益之间还存在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企业或经济组织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均具有一定的经济目的,即促进企业的发展,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必定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的支持,会计即为支持经济效益提升的最有利的手段。会计不但具有引导、调控经济活动的作用,进而产生经济效益并进一步促进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制约经济活动,极大的影响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从以上角度分析,经济效益与会计之间传真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三)理论与实践关系

随着企业现代化进程的驾考,会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思考。研究学者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会计实际上是对经济活动的实践,在这个理论下,经济效益属于理论范畴。经济效益是通过会计的梳理和总结的实践方式而实现的。

(四)“血缘”依存关系

绝大多数的学者均认可经济效益与会计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种密切关系被描述为“血缘关系”。会计产生于对企业或经济组织对经济效益的迫切需求,其目的及管理核心是服务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企业或经济组织对高经济效益的追求是会计变革和发展的原动力。故可以说明,经济效益与会计之间存在密切的“血缘”依存。

三、经济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上正处于换档期,增长的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向管理要效益的大环境中,全面分析会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是建立组织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

(一)经济效益的需求是会计产生的基础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明确,经济效益被定义为社会劳动的节约,即劳动创造出来的效益。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需要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及劳资分配,这就要求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及劳动时间,即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经济活动管理的过程催生出会计这一科学,同时推动会计管理的发展。通常而言,经济效益高低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数量”核算来进行判断的,而核算的方法大致分为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其中,会计核算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核算方法得到更加明确直观的数据,因此,会计核算在经济活动中占有相对重要的地位。

(二)提高经济效益是会计的目标

会计不仅是进行经济效益核算的工具,同时是管理经济活动的手段。一方面,会计通过分析经济主体的损益情况,计量并核算其投入和产出。另一方面,会计直观表现为对经济活动信息的管理,即通过对基本业务的记录,发现业务发展趋势,并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得出一定的管理措施,帮助管理者进行资源配置和劳资分配,进而提高经济效益,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技术予以保障会计服务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会计通过分析经济主体的损益情况,计量并核算其投入和产出。

(三)经济效益是会计科学发展的动力

会计对提高经济效益的影响作用随着经济活动的愈发复杂而愈发重要。为了满足经济效益持续提高的目的,会计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是当代社会的必然趋势和要求。通过持续不断的发展会计行业,可以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使社会经济得到稳定的发展。使会计的改革速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匹配,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反之,会计的发展落后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会阻碍经济效益的提高。

会计服务于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极大的影响着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效益是会计不断发展的原动力,二者存在紧密的联系。会计的发展需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以更好的为企业或经济组织实现经济效益。因此,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做好会计各项工作,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会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莹润.论经济新常态下会计角色及地位的再定位[J].财税统计,2015(8):81-82

经济活动的客体范文第4篇

一、内部审计与会计监督的区别

1、实施主体的独立性不同。

内部审计实施主体是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各职能部门,从而使内部审计的实施主体具备相对的独立性。会计监督实施主体是单位账务人员,负责根据国家财经法纪、单位财务制度审核,由于本身参与经济业务的管理,又履行监督职能,独立性较差。

2、实施客体的范围不同。

内部审计实施的客体包括通用货币表现的和不能用货币形式表现的单位各种活动,有财务收支审计、对外投资方案的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执行、招投标和合同等管理的审计,范围比较广泛。会计监督实施的客体是用货币形式表现的经营活动,主要是对原始资料的合法合规,财务资料的完整真实,围绕会计核算的基础资料展开监督,范围比较窄。

3、实施的方式不同。

内部审计实施的方式往往不是持续性的,会根据单位的重点合理分配审计资源,进行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的审计。会计监督的方式主要是以持续性的事前监督为主,会计监督大多数是被动的,对没有反映在会计资料上的活动无法监督。

4、监督的效果不同。

内部审计根据审计结果提出的评价意见和建议无强制性整改的权力。会计监督按照规章制度,对不合法不合规的业务有权拒绝受理。

二、内部审计和会计监督的联系

1、内部审计和会计监督依据相同。

内部审计是对查明的事实进行评价和判断,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作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会计监督是对特定经济活动的主体进行全方面的、持续的、综合的监督,保证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合法合理的动运作。内部审计和会计监督的依据都是党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和相应的财经法纪。

2、内部审计和会计监督的目的相同。

内部审计是为了保证履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提示本单位管理工作中各项工作的效果和效率。会计监督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防止违法乱纪的行为发生,保护国家资产的安全完整。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加强经济管理

3、内部审计和会计监督的对象相同。

内部审计和会计监督的对象,是指内部审计和会计监督的客体,两者是相同的,是监督被审部门的经济活动,即反映和记录这些经济活动的会计资料。通过对会计资料的检查和评价,来判断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和效益性。内部审计和会计监督都是为本单位服务的,而内部审计检查的对象更广泛。

三、会计监督与内部审计相结合,强化高校内部经济监督体系

从内部审计和会计监督的关系中可以看出,二者同是单位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监督实施的主体、范围、方式上存在着差异,而在单位管理中的作用又是不可替代的。内部审计和会计监督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会计监督及时、连续、直接,但缺少独立性和全面性;内部审计独立、全面而又缺少及时性和直接性。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构成完善的系统监督体系。

1、分工协作关系。

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作为单位内部的监督主体,因工作目标相同而存在,又因专业不同而分工,二者都有监督职能,会计监督主要在事中监督,内部审计体现在事后监督,这两种监督相辅相成,密切配合。会计监督是持续性监督体系的第一关,肩负着重大责任,如果未对其原始信息的真实完整把好关,势必造成财务会计信息失真,资金和资产的流失。但是,由于财务人员是单位行政管理的组成人员,在履行监督职能过程中缺乏独立性,尤其对个别领导授意的非法行为管控力薄弱,有时难以作出正确的决策。另外,有些不能以货币形式的经济的经济业务,如合同的拟定、投资决策、招投标工程等内部控制缺陷无从监管,这时,内部审计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

2、相互监督关系。

由于内部审计和会计监督两个监督主体不同业务领域,要建立单位持续性经济监督体系,相互监督也是组织管理成熟的表现。内部审计源于会计,反过来又监督会计,而审计又是以会计为基础和对象的。

3、相互促进关系。

由于组织的经济活动,会计监督在事中监督,而审计在事后监督,所以,要搞好内部审计监督,在很在程度上依赖于会计资料的完整与齐全,以及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利用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相互的特点进行优势互补形成的持续监督体系克服了内部审计与会计监督自身所固有的缺陷,弥补了审计资源有限,不能面面俱到的缺点。

经济活动的客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会计主体理念会计客体会计基本前提

一、传统会计主体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传统会计主体的新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互联网络、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知识、信息的扩散和应用大为加快,交易、决策瞬间完成,电脑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通过互联网形成了所谓的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的兴起,促进了虚拟企业的迅速发展。虚拟企业是一种依托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和管理的跨越物理空间的虚拟组织形式,为了完成特定的经济活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互联网将多个个体联系起来,建立起短期或长期的合作关系,以最快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一旦业务或交易完成后,又可在瞬间解除这种联系。虚拟企业的出现,突破了传统会计主体本身概念,不局限于实的物理空间,还存在于虚的网络空间;并借助于计算机网络使会计主体分合迅速,极具灵活性。从而使得会计主体的空间范围越来越难以界定,传统会计主体更加难以把握。因此,需要突破传统的会计主体的思路,对会计主体本身重新进行认识。从传统会计主体内部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兼并浪潮纷纷兴起,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领域日趋广泛,跨国界、跨行业经营的公司日渐增多,企业经营的空间不断地扩展和延伸,由此产生的合并会计报表业务,将各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表与母公司的财务报表相合并,实质上是对不同的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进行调整、归集与合并,体现母公司这一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这对传统的会计主体带来了冲击。因此,应建立衍生新式的会计主体或另辟蹊径设定会计主体。从会计主体外部看,主要包括会计信息需求和会计信息反映两个方面。会计信息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具开放性,各企业、公司、同行的信息在互联网的支持下能够互相兼容,实现资源共享。但传统会计主体并没有从信息需求的角度作任何解释和定义,只是从会计核算角度限定了特定的空间范围,难以内涵会计主体所涉及的更深远的意义,如会计信息可靠性、相关性。会计信息反映强调单个、有形、稳定的经济实体。传统会计主体是进行持续经济活动、能用价值计量的特定单位,大到一个公司、企业,小到车间、班组甚至个人。但从宏观管理的角度看,传统会计主体并未包括大到多国联合体,小到国家甚至地区。从而对地区、国家、多国联合体、全世界经济的会计核算就不存在,显然这与经济全球化要求会计信息全球化不相适应。由此也产生微观会计属于会计学科范畴,而宏观会计因为缺乏会计主体不能归属会计学科,只能归属于社会经济统计学科范畴。笔者认为,这种由于传统会计主体问题,致使微观会计学和宏观会计学属于不同学科范畴是不科学的,需要进行改革。

(二)传统会计主体概念分析一是传统会计主体的涵义存在缺陷。首先,会计主体定位不唯一。传统会计主体定位于服务对象,而服务对象具有广泛性,可以是自身也可以是相关者,这就造成会计主体定位不唯一。由此产生该定义混淆了会计工作的实施单位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实际工作中还会使会计实施单位面临两难选择,如企业同银行的业务往来中,企业和银行的会计记录就完全不同,并且立足于不同的利益主体,就会有不同的会计政策可供选择,从而面临选择难题,此也为会计主体定位不唯一所致。其次,会计主体范围应扩大。会计主体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限定在具有完整组织结构和人员的单位或组织。该定义较易理解,但无形中将部分经济核算单位排除在外。在经济活动中,个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如在资金市场,个人投资者进行会计核算、决策分析,从事着会计主体的工作。在网络经济时代,不同的企业为了共同的目的,打破企业间的间隔,以网络为纽带,组成联合体(网络企业),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该联合体也要进行会计核算,由此可见会计主体范围应当扩大。二是传统会计主体存在歧义。按照哲学或科学的观点,主体应是事物的主要部分,起主导作用。而传统会计主体含义中的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这一事物的非主要部分,起着辅助作用;主要部分应该是会计人员,起着主体作用。由此,传统会计主体中的主体含义与通常所说的主体含义不一致,即产生歧义。

(三)传统会计主体难以适应会计环境变化的需要传统会计主体与会计实践特别是网络会计实践的冲突引发了对会计主体的研究。主要一是修改传统会计主体定义。该观点建议将会计主体定义为“会计工作的实体或个体”。会计主体分为实体和个体:实体型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如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非法人,如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以及合伙企业,还可以是几个企业组成的联营公司或企业集团。个体型会计主体就是个人,拥有经济资源,为了特定的目的,以个人为单位从事经济活动,并独立地承担经济责任。这一修改后的定义,实质上仍然没有解决传统会计主体的缺陷与歧义的问题。二是拓展传统会计主体内涵。对传统会计主体存在的局限性,拓展其内涵:由过去单个的、有形的、持久的主体扩展到包含多个的、无形的、短时的主体,甚至只要是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而相互协作的结合体,无论有多少个部门或独立的企业组织,都可以视为会计主体;并承认相对稳定的、实的联盟体与松散的虚的联盟体即现实主体与虚拟主体并存的局面。但是虚拟主体变化无常,难以界定。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修改传统会计主体定义还是拓展其内涵,都是对传统会计主体的改良,这种改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应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

二、新会计主体与客体的构建

(一)新会计主体因为在会计工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会计人员,所以会计主体应是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服务的人员或组织。如注册会计师是会计主体的典型实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会计行业注册会计师业务,使得会计服务市场逐步形成,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注册会计师是这一作用的主体,在会计工作和服务中起着主导作用。财政部是我国会计主体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全体会计工作人员或组织构成我国会计主体。而传统会计主体不是会计人员,而是会计工作和服务的单位或组织,这样会计人员的主体作用被忽略,会计人员工作和服务的单位就可控制(因为单位是会计主体,在整个会计工作中起主体作用)会计信息的质量,弄虚作假,,这样使得会计信息质量难以控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由此可见,会计主体不应该是会计信息的产生或发生者,而应该是会计信息的加工或处理者,即会计人员要树立其是会计主体的新理念,从理论上使得会计信息质量是完全可以控制的。会计人员应该独立于会计工作和服务的单位,否则将无法充分发挥其会计主体作用。如果会计人员或组织不是独立于会计工作和服务的单位,则会计主体是指在企事业单位组织中从事会itT作的人员或组织,并具有其特定的环境、目标、制度、活动、机制和治理结构。如企业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下,从事盈利活动的经济组织;企业为了有效地从事经济活动,制定了目标系统和规章制度,在一定的机制和治理结构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企业的会计人员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企业中具有特定的目标和权责利等规章制度。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会计人员必须按照为其设定的目标服务,履行相应职能,使其行动符合企业的制度和规则安排。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规范进行核算,实行监督,以便实现会计目标,从他律和自律上得到保证,使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规范适当。但企业是在一定的内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下运行的,会计人员身处其中必然受其影响,发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由于存在着自然人固有的价值取向,会计人员也会表现为“经济人”偏好经济利益,“社会人”偏好人际关系。作为自然人和组织人的矛盾性,可能导致会计人员“应当如何”与“实际如何”二者不对称。因此,就有必要对二者的一致性程度进行检验,通过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对会计人员行为的规范性和恰当性进行鉴定和评价。为了保证会计信息与会计准则制度的一致性,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就是“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必须是规范和恰当的,这就是对“会计人员”的假设。亦即会计人员必须以会计准则和制度为标准,规范、恰当地进行会计核算。关于会计人员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实际上已经体现在我国的《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中。这里强调的是作为会计法规制度中的规范和作为会计管理活动中的行为符合规范,在理论上并不是一致的,实践上还有待通过检验加以证明。因此,应经常对会计信息加以检验,以进行会计人员行为规范程度的评价。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条件。应将会计人员行为规范与恰当纳入会计主体假设之中,使之成为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前提。

(二)新会计客体会计工作中被服务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是会计人员实践的对象,称为会计客体。这里会计客体也就是传统的会计主体,亦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长期以来,将被会计服务的对象称为会计主体,容易引起歧义,不便于对概念的准确把握。依据哲学观念,被服务对象即会计人员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应属客体,所以传统的会计主体应该称为会计客体更为确切,而会计主体则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或组织,不是会计人员工作的单位。因此,传统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本末倒置,需要纠正,使其正确。会计客体是会计人员工作和服务的企业、单位、个人、组织、虚拟企业等,通常的会计客体是经营性企业。国外称会计客体为会计实体,因为其是有形而稳定的实体组织。实体既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客体,当实体是人们认识实践的对象时就是客体。虽然国外将会计客体称为会计实体,但会计实体不能说明是行为发出者还是承受者,而实际上其是会计行为的承受者,笔者认为称为会计客体更为贴切。一个会计主体可以有多个会计客体,一个会计客体可以相应多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会计客体都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法人。会计主体对一个会计客体进行会计信息处理的范围由其所涉及的需要的经济活动业务事项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