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价值观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贴近小学生生活,挖掘提炼和谐、诚信教育内核,拓展丰富和谐、诚信教育思想
着眼于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及个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创设和谐融洽的育人空间,培养谦和诚朴、习惯良好、素质协调的和诚学生。一是突出以“和”促“谐”,倡导教师亲和、学生谦和,促进师生和谐;倡导言语温和、处事平和,促进生生和谐;倡导家长和蔼、家庭和睦,促进亲子和谐;倡导德、智、体、美、劳素质全面,促进发展和谐;倡导保护环境、绿色生活,促进人与自然共处和谐。二是引领诚朴之风,强调做人诚信朴实、追求本真,做事踏实用心、工于至诚。
将和谐、诚信价值观培养细化为“和、谐、诚、朴”四大主题,从和谐、诚信的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学生习惯养成三个层面推动教育实践,促进和谐、诚信教育接地生发。
(一)打造和谐、诚信文化,滋养学生心灵。
1.精心选择和设计和谐、诚信文化符号,如:体现和谐、诚信教育理念的校徽、校旗、校歌、校园卡通形象等。通过这些文化元素在各种校园活动和遵德守礼宣传阵地的反复使用,渗透和谐、诚信育人思想,强化学生的和谐、诚信意识,引领学生从点点滴滴做起,涵养公民道德素养,厚积薄发。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设立“品和”、“说谐”、“悟诚”、“尚朴”系列宣传栏,通过中外案例故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内容,以小见大,说古论今,深入浅出地解读“和”、“谐”、“诚”、“朴”理念,开辟“和诚”主题空间,引领学生道德风尚。
3.以公民基本素养和行为规范为重点,按一廊一专题的原则建设走廊文化,如:诚信廊、互助感恩廊等。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点和现实需要,不但内容选择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如“怎样和同学交往”、“怎样文明乘车”等,而且以浅显易懂的格言、儿歌、小故事、图片展现,以儿童化的语言表达;不但用丰富的色彩、形象的卡通设计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以别具一格的展板造型冲击学生的视觉,如:将展板设计成文明礼仪花、安全出行小脚丫、诚之心等。同时,将学生制作的各种手抄报布置成走廊专题栏,与学校宣传板面相呼应,使浏览与感悟、学习与创编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使学生出入走廊时留得住脚步,于潜移默化中受到核心价值观的浸润,了解和掌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进而自觉约束自我言行。
4.结合功能室建设,为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创设育人环境。利用科学、计算机、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墙面、走廊和运动场围墙,提炼各学科文化元素,打造体育、艺术、科学主题廊和运动健身墙,丰富学生的美感体验,领悟个人发展中的和谐理念。
(二)设置和谐、诚信课程,纳入常规德育。
1.突出和谐、诚信教育的指向性,整合设立“和诚综合实践课”。将“和”、“谐”、“诚”、“朴”主题教育活动纳入各年级德育目标,针对学生品德、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和过程管理。开发“和”、“谐”、“诚”、“朴”教本,开设“和谐、诚信道德讲堂”,通过唱一首道德之歌、你问我答和谐诚信小辩论、演一个和谐的生活场景、评一下身边的诚信故事,做一个和谐、诚信承诺等,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结合学生特点制订各年级和谐、诚信道德实践方案,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学生,强化和谐、诚信理念。如:利用寒暑假组织“我爱我家”劳动实践活动,在重阳节开展“我爱爷爷奶奶”感恩送温暖活动,促进亲子和谐、家庭和美;开展儿童节向同学赠送自制友谊卡活动和教师节感恩老师送寄语活动,促进学生间和师生间的和谐;组织变废为宝手工制作活动和衣食住行倡节俭实践活动,彰显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针对实际讨论和制订班级学生诚信公约,组织无人作弊诚信考试活动,将守诚信与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丰富多彩的和谐、诚信德育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向家庭和社区,促进家校互动、课内外联动,在锻炼学生、增强自理自立能力的同时,也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改变不良德行,促进和谐发展。
2.开设“诗文诵读”校本课,将其纳入学校德育常规教学计划。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积淀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意识,流淌着历代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愫和求真探索的精神。让儿童诵读经典,已成为各界公认的丰富儿童人文素养、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可结合实际制定诵读课程纲要,明确课程目标、教学原则、各年级教学进度,并根据学生诵读态度、积累数量、兴趣习惯进行师生多元评价。将学生诗文诵读成绩纳入学生素质评价与教师考核,配合诗文诵读教学,组织创编《弟子规》等诗文操,让全体学生在每日阳光体育大课间边聆听边做操,健身之余强化育人功效。将经典诗文及诗词知识设计成各种板面,装点于校园围墙内外,浓郁学校传统文化氛围。定期举办全校经典诗文诵读竞赛,使学生通过活动更深地感受友情、爱国情,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诚信,学会感恩,懂得和睦相处,文明礼让,为形成善的心性、雅的情趣和美的人品奠定基础。
(三)突出日行和谐、诚信,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和谐、诚信教育贵在坚持,重在天天做。为增强可操作性,可针对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编写《和谐诚信三字歌》,作为常规评价标准。如“谦和诚朴”篇为:“和诚人,讲和诚,知谦虚,懂谦让;待人事,须真挚,语温和,心坦荡;相关爱,重合作,讲和谐,气顺畅;说真话,办实事,言必行,行必果;重信义,贵有诚,人朴实,立风尚。”学校据此对学生进行常态化管理,开展“和谐、诚信文明班”评比活动,并颁发每周流动红旗。依据和谐、诚信学生培养目标,设计卡通形象大使,明确创星标准,如:“文明之星”标准为“遵守交通法规、公共秩序、校纪校规,举止文雅,诚实守信,与老师、同学和家长关系和谐融洽”。在加强日常考核的基础上,每年“六・一”儿童节表彰“和谐、诚信之星”,并设立专栏,激励学生学榜样、比诚信、讲和谐。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显得更为重要。这就对所有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新课改提出的这一目标,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这一课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1.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注意设置各种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课堂教学中,用鲜活的生活问题激活课堂,用已有的数学现实激活学生的思维,就使数学学习更加富有情趣和魅力。例如:在课堂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问:“小明生日时与他的同学小军分别吃了一块蛋糕的1/6和1/5,谁吃得多?为什么?”问题出示后大部分同学都举手,回答的结果是小军吃得多。同学们合作交流后,他归纳得出:把单位“1”分的等份越多,每一份越小,所以1/5>1/6。这样,学生在熟悉的生日情景中解释数学问题,掌握数学知识,课堂呈现一种互动的态势,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2 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十二册《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时,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布置推导圆锥体积公式后,完全让学生动手操作,先把圆柱分三等份,用圆锥装满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里,观察每倒一次会占圆柱容积的几分之几,倒几次正满?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讨论、合作交流,很轻松归纳出:圆锥的体积(容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容积)的三分之一,即v锥=1/3v柱=1/3sh.创设操作活动的情景,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学生学习时感觉轻松自然、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1.3 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小学生的数学情感往往是在教学课堂中被问题情境所激发,从而培养起来的。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会很快伸出两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2.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指学习者对学习比较稳定的,具有选择性的反应倾向,是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习得的内在心理状态。它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个人经验的获得而不断变化的。因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态度培养研究有深远意义。
2.1 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一般来说,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更尊重、热爱、信任每一个学生,也使学生更亲近教师。教师以自己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喜爱,使学生更有兴趣关注教师的课堂,更加积极主动的努力学习,以赢取教师对自己的喜爱。
2.2 创设小组合作情境,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能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合作性学习、竞争性学习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学习情境就是合作性学习,因为,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间互补优势,各尽所能,从而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被这种学习情境诱发出来。
2.3 仔细研究教材,激发思维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兴趣,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例如:教学《图形变换》这内容时,布置学生结合本课内容,观察学校和家里那些现象是旋转、哪些是平移、那些物体的形状是对称图形,学生学很感兴趣而且很认真地观察、动手摸一摸,这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能理解生活中的现象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3.将数学课堂融入生活,体验数学的价值
【毕业论文标题】 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英文标题】 Talk about the Vocational Value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中文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并逐步深化,经济成分和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生活方式、社会岗位和就业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些发展变化,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就业观念和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其中不可避免的便是对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的冲击。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其自身的职业价值观正在迅速形成阶段,处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大变革时代的高职院校学生,其自身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又是整个社会价值观念变革与整合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较大的变动性。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巨大的精神支持和科学的价值导向,而促使传统的职业价值观的更新,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职业价值观,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正是通过对职业价值观教育基本内涵和当前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其教育现状的分析,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对策进行了综合探讨。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职业价值观的涵义及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意义。首先,阐述了职业价值观的基本理论,界定职业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结构,为后面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指出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意义。笔者认为,正确认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教育和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自我发展,而且对高职院校自身综合竞争力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将产生积极的,深刻的影响。第二部分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及成因。通过对当前千余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其教育问题的调查,总结归纳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认知程度不高;在职业价值取向上表现出功利性倾向和个人本位倾向;职业价值评价和选择标准的务实性;择业自主意识增强,实现职业价值的途径多样化。其后对形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的原因从社会经济和文化、家庭与学校教育等方面作了简要分析,并指出高职院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具体阐述了调查中所发现的当前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所存在的一些不足:课程体系不完备,目标不明晰;职业价值观教育形式单一;教育者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观念落后,整体素质不高;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缺乏与社会、学生家庭的沟通。第三部分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其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明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原则;构建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教学体系;探索职业价值观的实践教育方式;创设符合本校特色的职业指导体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和德育的综合作用;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职业价值观教育。
【英文摘要】 With China's reform and open policy developing further,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h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Meanwhile, economic elements, profit main body, the way people chose to work are presenting a characteristic of diversity as well. Thes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s will directly influence people’s thoughts, the orientation of values, mode of thinking, the habit of behaving, vocational view,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so on. Thes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s are bound to clash with the orientation of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Students are in the period of youth, their vocational values are forming gradually. So in an era of great changes made by china's reform and open polic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vocational values also are part of the change and combination of social value. It has distinct features of times and certain variability. The reform of the socialist economic system needs great moral encouragement and scientific values leading. While spurring the renewal of traditional vocational values and forming vocational values which is adjust to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re just ones of the important items.This text analyzes exactly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vocational value education,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vocational value of the current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angle of combining the theories with practice, the thesis makes a concrete analysis of methods of the vocational value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The first Part elaborated on the meaning of vocational values and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reinforcing the vocational value education. First, expounded the vocational values elementary theory,lays the rationale for the behind research. Second, pointed out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reinforcing the vocational value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educating and guiding students to set scientific vocational values, not only rela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ne's career, but also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competitivenes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ven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as a whole.The second Part elaborat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auses of vocational value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survey of vocational values and education for more than a thousand student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summed up the status quo of vocational value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howed a diversity of vocational values; Awareness of vocational low; Showed utilitarian-based sexual orientation and personal inclination on vocational values; The pragmatic nature of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criteria for the value of occupation; Career self-awareness enhanced, the way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career diversified. Then made a brief analysis of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urrent vocational value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from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reasons, family and school education,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value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of education to the vocational values of the form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critical influence. Elaborated the s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才结构的调整,高职院校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人才培养基地。当前,高职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有一些偏差。本文在分析了我国高职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教育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市场的逐步规范,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高职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上进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价值观尤其是职业价值观方面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有一些偏差。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是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依据自身需求对职业以及自己职业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重要性的评价和看法。高职院校学生由于经过多年教育,对价值观已有了初步认识,所以大部分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积极上进的,他们懂得要勤奋学习、钻研专业技能,打好专业基础,但由于年纪轻,社会经验不足,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最终定型等,导致其对职业价值观认识比较模糊,再加上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各种思潮冲击激烈,使得部分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发生偏差。
(一)急功近利,贪图享乐,功利意识浓重
学生当中流行这么一句话:“宁可坐在宝马车上哭,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这句话可能只是少部分学生的真实想法,但那种急功近利、贪图享乐的思想暴露无疑。急于从对财富的拥有上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获得他所认为的成功,而且这种成功的获得可以是自私的,甚至是不择手段的,是“只要结果,不在乎过程”的功利思想。在这种思想意识指导下,他们把个人主义作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甚至认为所有的事和物都是可以明码标价进行交换的。因此,许多学生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
(二)轻视个人的品德修养,道德滑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对文凭、专业证书的重视,使得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有了几张专业技能证书就可以“横扫天下”了,外面有大把的工作机会和高薪在等着他们,至于如何冷静地结合自己的专业制定明确的职业目标努力奋斗,很少进行积极主动地深刻思考,同时由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压力”的减轻,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行为上表现为不求上进,上课睡觉、下课打游戏,过分追求个性张扬,标新立异;在思想品德上表现出缺乏诚信,阳奉阴违,破坏公物和环境卫生等现象。
(三)精神空虚,缺乏追求
如今的社会,虽说很精彩,但在高职院校里,学生的文化生活却是严重匾乏,业余生活的乏味、枯燥,使得他们无法选择就进人了一个他们还无法完全甄别的现实世界: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又把他们带进了一个五彩缤纷、充满真善美的世界;网络则把他们带人了一个完全自我、虚幻、充满想象的世界。而学校图书馆里大多是学习方面的工具书、专业书,机房、电子阅览室难以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要。长期地“营养缺乏”严重影响着高职学生的精神追求。
(四)自信与自卑心理交织
由于社会的一种普遍看法(大家都认为学习好的学生升人普通本科院校,学习不好的学生才去考高职院校,包括大部分家长也是此观点),使得高职院校学生产生一种深深的自卑心理,有些学生甚至不再与以前同学来往,这种自卑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许多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开始变得不求上进,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用于交友、娱乐等。同时,该年龄阶段的孩子又具有共同特征,那就是“出生牛犊不怕虎”、“天高任我飞”、“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的青春激情,因此他们有时会表现出不知天高地厚的自信。这两种矛盾心理的交织,使得他们有时会无所适从,平淡的生活又会让他们心情烦躁,因而,有时就会出现打架斗殴、吸烟、酗酒、逃学等现象。
(五)诚信缺失,责任感缺乏
高职院校一般与用人企业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这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提供了方便,每年学校都会把大量的学生输送到用人单位去,但不长时间又有大量的学生从企业流失。这是因为,许多学生在对岗位熟悉后不是去积极地完善,争取成绩,而是产生“不过如此”的想法,自以为“翅膀硬了”,频繁地调换单位。学生这种缺乏诚信的做法不仅给企业,而且给学校的管理工作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一则会影响企业的工作秩序和效益;二则严重影响学校的诚信度,继而影响校企之间的关系以及以后毕业生的推荐工作;三则会影响其他学生的稳定工作,甚至会引发相当部分学生的盲从。
(六)服务意识不强,团队合作意识差
学生对服务含义的狭隘理解以及单方面追求“自我实现”、“自我选择”,使得学生在工作中的服务意识不强。同时,很多学生到了工作岗位以后,不懂得如何与不同个性、不同年龄、不同职务的人进行交往、从而与同事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影响团队合作。
(七)创新精神、竞争意识不够
由于专业理论基础薄弱,专业技能钻研不够,角色适应慢,学生没有足够的信心敢于“表现”自己,没有作好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的成因分析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有效性
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效性的主要表现是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后的外化程度。我们认为在当前条件下,提高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可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挖掘内因,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目标由社会规定变为自我设定
当前理论界在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时,多注重外部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这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但如果仅此而已,忽视了个体自我教育的根本作用,那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价值实现上就会存在困难,在解释力度上也会有所欠缺。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目标由社会规定变为自我设定。
1.自我分析,实现映像自我对本体自我的观照
马克思指出,“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说来实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就是说,主体总是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就像一面面镜子,主体是照镜子的人,这样主体在一面面的社会镜子中就形成了一个个自己的映像,从而产生本体自我与映像自我的二重化。本体自我是真实的主体,而映像自我是主体在环境中投影而形成的映像。主体正是通过观察自我在环境中的映像,来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并以此为依据来教育和改造自己。这就促使我们可以从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氛围建设人手,大力宣传在现实生活中涌现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忠实践行者,实际地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性、可行性、普遍性,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最大程度上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让他们以此价值准则作为分析和判断自己的重要参照系,并通过自我反省或与别人的比较,观察和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相背离,从而对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实践行为作出评价,力求使自我变得更加完善,更加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挑战。
2.自我调控,实现理性自我对感性自我的驾驭
当大学生作为自我教育主体站在理性应然的角度来审视自身时,就产生了理性自我和感性自我的二重化。理性自我对感性自我一方面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即控制、削弱和扭转不合理的感性需求,引导和发展健康的感性需求,从而确保感性自我合理、健康地发展;另一方面,理性自我还能够对感性自我进行肯定和调整,即对感性自我做出具体分析和整体性评价,对合乎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规律、有益于个人与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部分予以肯定并提供实现的条件,确保感性自我的合理需求分步骤、分层次地得到满足。这启示我们,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碰撞、交融与冲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激烈的今天,大学生作为自我教育的主体,要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标准,对自我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积极地开展斗争,以理导欲,解决理欲矛盾。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抹杀、消灭大学生的感性需求,而是要让他们超越感性自我的局限,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设定的目标,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自我有一个理性和客观性的把握,以理性自我合理调节和控制感性自我,使感性自我得到升华和超越,进而实现自我从“自然人”向“道德人”的转化。
3.自我发展,实现理想自我对现实自我的引导
当个体站在未来视角上,按照一定标准对自己的未来做出设计时,就产生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人正是按照这种理想自我的尺度来教育和改造自己的。所以,大学生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设定为理想自我的标准,这样才不至于在个人发展中产生偏差。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既定的存在,代表着社会共同体的普遍态度和价值导向性,体现着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和规范性,所以大学生应该自觉将其内化于心中并形成理想自我的目标,以此对现实自我进行引导和规范,从而使现实自我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达到新的境界。在提高认识、增强实力后,大学生还要自觉进行道德实践,积极参与和谐校园、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爱心奉献等种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二、重视外因,构建高校各种力量的联动机制,形成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风尚
协同论认为,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各子系统的系统行为能产生出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作用和联合作用。因此,我们应着力构建高校各种力量的联动机制,力争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做到协调配合、功能互补,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充分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
1.要充分发挥各门课程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育人作用。
首先,要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哲学社会科学等课程的教学之中,组织相关教师认真学习中央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系列精神,落实教育部、教育厅的相关要求,通过集体备课,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其次,要积极探索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小组辩论、网络论坛、指导课外阅读等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育人模式,加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说服力、感召力,让大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方法得到潜移默化的教益。最后,要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地融入教师备课、教学、答疑和考试的各个环节以及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和循序渐进地接受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2.要充分发挥校内各类媒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橱窗等学校各类媒体要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大学生作为一个冲突与稳定相依、个性与归属同在的青年群体,他们一方面追求新奇的变化和挑战以及个性释放,希望自己成为有独特风格的人;另一方面,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关注,尊重社会美德和公益,希望并主动与群体保持一致,并以这种一致获得群体的认同。因此,这些媒体要因材施教,紧密联系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和生理、心理发展的实际,有分别、分层次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注重增强宣传教育的亲和力,尽量减少居高临下的说教方式,努力使大学生感到亲切,从而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必须要注意的是,只要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是积极健康、合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要求的,那么无论他们在具体的思想、道路、职业和生活上做何选择,都应当受到媒体的肯定和尊重。
3.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表率作用。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价值示范的导向作用比价值规范的导向作用更有说服力,教化效果更明显。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是规则建设,更重要的是行为建设。在高校里,就是要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使价值示范与价值规范相吻合,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表率,为大学生的价值行为作出榜样。否则,教师说一套、做一套,学生就不会相信教师所宣讲的道理,就会削弱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任。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深人学习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实质,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实践锻炼,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际行动,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其次,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肩负起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的引导责任,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再次,要不断更新和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了解、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当今前沿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知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用自己的学识魅力教育人、塑造人,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关注,多方协调,齐抓共管。目前,必须突出重点,找准着力点,注重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个体道德素质,外化为个体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行动,才能在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