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预算控制原则

预算控制原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预算控制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预算控制原则

预算控制原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预算控制机制;企业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一、预算控制概述

1.预算涵义。预算作为企业经营规划和动态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将企业一系列量化的经营活动做了计划性的安排。其内容涵盖企业未来经营活动计划,它是企业管理者为职能各部门所设定的预期目标、经营策略、实施方案。

2.预算控制涵义。预算控制是根据企业量化的预算决策目标、资源配置标准来监督、检查企业各部门经营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完成预期设定的经营目标,并使执行部门在实施过程中受到严格约束的过程。

3.预算控制的本质。预算控制主要立足于企业发展,通过市场的调查,数据的参考以及对未来商品市场的预测,指引企业生产、经营,控制企业财务、资金的流动,规范企业各职能部门运作过程等。因此,预算控制既不是单纯的企业计划,也不是简单的财务核算,而是管理企业的一种方法,有时也是企业管理机制有效性的一种表现。

二、日华钢铁集团预算控制机制案例分析

1.公司概况。日华钢铁集团主要生产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钢铁产品。该集团未来的经营战略目标是:跻身于我国前五百强大型企业行列,使企业成为以生产钢铁为主,经营实业、金融、贸易为辅的多元化大型集团企业。而实现这一远大目标的前提,是从根本上把日华集团的内部管理提高到相应的水平上来,财务管理是该目标达成的重中之重。

2.预算控制机制的构成。

2.1日华集团年度预算框架构成。日华集团的年度预算主要由总预算、生产成本预算以及期间费用预算三部分组成,其中总预算包括损益预算、现金流量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和资产负债预算。预算书将作为日华集团经营的基本控制标准。

2.2日华集团年度预算编制流程。日华集团编制预算书的方式结合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编制方法。并且规定每年十月份开始编制下年度预算,具体编制流程如下:

一,预算综合管理部门调研集团预算期间集团将要面临的外部经营环境,以经济政策、经营市场、内部条件为调研重点,对集团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测算集团整体效益,并拿出多种经营方案编制集团下年度计划大纲和年度预算书,为公司下年度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二,预算综合管理部门将下年度计划大纲和年度预算书汇报到集团,集团根据汇报的重大经营原则、预算指标和效益指标研究、讨论,并确定集团下年度预算编制的经营目标和经营基本原则。三、集团在确定最终的经营方案后,可要求预算综合管理部门根据集团的要求将下年度预算目标及预算指标落实到预算职能部门和相关责任部门中。四,预算综合管理部门结合预算职能部门和相关责任部门编制的相关预算草案进行综合性平衡,最终编制出总预算,报请集团批准。预算综合管理部门根据审批通过的预算指标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在实施过程中按预算规定进行评价、考核各部门执行情况。

2.3日华集团预算控制机制的分析。日华集团实施的预算控制机制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和价值最大化,为了避免预算控制机制过于书面化,日华集团已经建立预算调整和追加预算的流程,既保证了预算控制的刚性,又使预算控制机制具有一定的弹性。日华集团在预算控制过程中还建立了相应的预算考核体系,重点指出内部稽核的重要性,审核相关部门执行预算控制机制的情况,推动预算标准不断的优化,使集团整体运作按标准化运行。

3.预算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日华集团的预算控制机制在现代企业管理控制中还是比完善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

首先,日华集团预算考评机制还不够完善。预算考评机制主要作用是评价各职能部门执行预算的情况。虽然日华集团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预算考核体系,但缺乏一定的原则性和策略性,导致预算控制机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日华集团制定的预算控制机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可以刺激企业员工提高积极性,使企业获得更加丰厚的利润。它既是一种激发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管理方式,也是实现预算控制机制的重要手段。缺乏这种激励机制,就很难使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而日华集团的预算控制机制中就恰恰缺少了这种激励机制,使预算控制与预算考评相脱节,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普遍不高。

4.如何完善预算控制机制在企业中的应用。

4.1完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是保证预算控制机制有效实施的前提,这就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因此,日华集团应该将企业各部门领导组织起来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形成一个独立的预算机构,及时回馈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保证预算控制机制有效的实施。

4.2进一步完善预算考评机制。预算考评机制作为承接预算管理各个环节关键点,在预算控制机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日华集团应在确保预算控制机制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遵循可控性原则与总体优化原则,采用综合性预算考评策略,区分不同层级的考评制度,结合动态考评和综合考评进一步完善预算考评机制。

4.3建立有效的预算激励机制。完善的预算考评机制离不开有效的预算激励机制,他不但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使企业发现预算控制机制中不可控因素。为此,日华企业可以制定一个较完善的考核流程,将绩效与奖惩挂钩,有效的激发员工作上的积极性,使企业的战略目标顺利完成。

三、结束语

在多变的经济市场下,企业的发展与壮大,除了需要依靠先进的生产技术外,还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预算控制机制为企业的发展指引道路,激励企业不断革新、不断创新,增强企业在经济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预算控制原则范文第2篇

    目前,企业构建预算控制模式的起点有许多,如以资本预算为起点、以销售为起点、以成本控制为起点、以现金流量为起点、以目标利润为起点等。以这些起点为依据所构造的预算控制模式,无疑是有助于加强对其“起点”的重点控制。但是,从这些模式的实践来看,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较好地解决预算的“人格化”问题,因而难以形成一种责权利相统一的内部管理机制,从而也影响了预算控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企业管理中重视对人的激励与约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企业长期而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在企业预算控制中,应树立“预算的人格化”思想,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对各预算执行主体的激励与约束,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富有活力、充满生机的预算控制机制。因此,我们认为,应以预算人格化为起点来构建预算控制模式。 

    第一,编制企业总预算。企业总预算就是从整体上预期未来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如供应、生产、销售和财务等)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并予以定量化。其内容一般包括目标利润、销售及应收帐款预算、生产及制造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现金预算。编制企业总预算,应建立在市场预测和生产能力的基础上。 

    第二,划分责任单位,确定责任预算指标。所谓责任单位,就是预算执行主体,它是企业内部能够在恰当程度上使责权利相结合的组织单位。确定责任单位,实际上就是解决各项预算指标由谁负责的问题。一般来说,确定责任单位的基本方法是所确定的诸责任单位与企业的组织结构保持一致,也可以根据管理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甚至可以细化到各个职工。 

    在各预算执行主体确定之后,紧接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责任预算指标,即解决各预算执行主体在预算执行中应完成什么责任预算指标。所谓责任预算指标,就是通过对总预算中所规定的有关指标加以分解,并落实到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的经济责任指标。这些经济责任预算指标均是各责任单位在其责权范围内可加以控制的,因为各责任单位只对其可控的经济责任指标承担责任。一般来说,责任预算指标是通过编制责任预算来确定的。 

    第三,责任预算指标的核算与报告。就是要解决如何及时、真实、全面地反映各责任单位完成其责任预算指标的情况及结果,以便据此对各责任预算指标的执行过程实施跟踪控制,对其执行结果进行考评。 

    对各项责任预算指标执行情况的核算,可以采取“单轨制”责任会计核算模式,即将责任预算指标的核算纳入现行财务会计核算系统之中。在这种核算模式中,会计部门可以在不改变现行总帐科目及其核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和增设有关明细科目,如“产品销售收入——产品——责任单位”、“生产成本——产品——责任单位”、“管理费用——责任单位”等。 

    为了总括地反映各责任单位在一定时期执行责任预算指标的情况及结果,就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定期编报“内部责任报告”。所谓内部责任报告,就是以责任预算指标的核算资料为依据,总括地反映某责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完成责任预算指标的实际情况及结果的报告文件。其基本结构包括“预算数”、“实际数”和“差异”三栏。其中,“差异”在预算控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差异的性质和大小可以反映各责任单位执行责任预算指标的结果,因此差异是进行预算控制和预算考评的重要依据。  第四,责任预算指标的日常控制。就是根据责任预算指标核算与报告的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各责任单位执行责任预算指标的过程实施跟踪控制,使之被限制在有效的范围之内。对责任预算指标执行过程进行日常控制的主要内容,就是各责任预算指标的预算数与实际数的差异。对各种有差异的日常控制通常可按如下两个步骤进行:一是分析差异,指出原因;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利差异,扩大有利差异。

    第五,责任预算指标的考评。就是根据审核无误的责任预算指标核算与报告资料,通过分析各种责任预算指标的差异产生的主客原因来确定各种差异的责任归属,据此对各责任单位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考评,并将考评的结果与各责任单位的经济利益挂钩,实行合理奖惩。这样,就有助于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克服平均主义,充分调动各责任单位及职工生产经营及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由上述5个步骤构成的以预算人格化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控制模式,其重要特点是实现了“四个转变”,即:变目前仅停留在预算编制阶段为事前控制(上述1、2两个步骤)、事中控制(上述3、4两个步骤)和事后控制(上述第5个步骤)相结合;变以“物”控制为中心为以“物的人格化”或“责任”为控制中心;变“吃大锅饭”为“分灶吃饭”;变企业内部各组织单位及个人被动消极地执行预算为积极主动地执行预算。

    为了保证上述预算控制模式顺利而有效地实施,须解决如下几个相关问题:

    1、建立和健全内部经济责任制。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是指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责权利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其基本内容包括明确企业内部各组织单位的责任范围和履行责任的必要权利;按照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对内部各组织单位进行严格考评;内部各组织单位的经济利益应同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它们的贡献大小相联系;签订必要的内部经济合同等。建立和健全内部经济责任制是建立和实施以预算人格化为起点的预算控制模式的一种最重要的制度性保障,因为这种预算控制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把企业内部各组织单位的各项经济责任数量化、具体化、指标化,以便纳入预算控制体系中,保证内部经济责任制的贯彻落实。

预算控制原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预算控制;问题;对策

一、前言

预算通常是对计算投入产出的数量、时间以及内容所进行的一种安排,在预算过程当中,预算控制人员能够切实根据所预算的可能出现的诸多变化与问题,尽快地采取一系列的偏差控制应对措施,以便于确保实现计划目标。而工程项目管理控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预算控制,其中预算控制主要包括事前、事中以及事后预算控制。完善及加强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是保证工程项目实现的有效手段,是企业获取最大化利润的可靠保障。

二、工程预算控制当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

1.未建立预算考核管理体制

就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预算管理部门的现状来看,预算管理部门并没有真正将科学的奖惩制度和评级制度建立起来,对于业绩突出、表现出众的员工,没有切实给予必要的物质方面的奖励或者精神方面的奖励,而对于因失误或者疏忽大意所导致巨大经济损失的员工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惩处,这便大大降低了预算控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除此之外,由于企业存在轻执行而重过程的不良现象,进而削弱了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的权威性,最终造成与预期相背离的不良结果。

2.信息管理系统有待健全

虽然建筑工程项目的一般管理已经构建了信息报告与信息记录系统,然而由于这些报告的形式、水平的不一致,再加上没有及时的进行信息的输入,从而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管理部门在使用信息和归纳信息时出现了重复的现象,这就无法全面且真实地将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实际执行情况反映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质上成为了一个形式化的“档案”系统,因此,信息管理系统极其有待健全和完善。

3.预算编制不够准确

造成工程项目预算编制缺乏准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预算设计过程当中,由于不断的进行数据的改动,等到完成整个工程项目设计之后,往往很多的数据和初始数据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出入,但是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主要依据的就是设计人员所编制的初步概算。除此之外,外界因素的变化以及施工技术的发展等同样也是导致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不一致的重要因素,往往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会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来适当地进行预算调整。

4.招评标制度及程序不够完善

招评标程序和制度不完善的表现主要包括:(1)评标标准欠缺。在工程项目的评标当中,严重缺乏具体化、科学化的评标标准,对于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方面的评价,存在着较强的主观随意性;(2)招标方式不够合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运用议标的方式来进行工程项目的招标工作,这种方式严重缺乏竞争性与公平性,并且对资金的控制也是极为不利的。虽然在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存在功能接口及实体较为复杂的情况时,采取议标的方式能够有助于费用的降低,但是对于一般项目而言,采用竞争性的招标方式会更加的有助于控制投资。

三、加强工程预算控制的有效对策

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较为重视的是反馈控制与事后反映,而投资控制则更为重视的是事中控制和事前控制,包括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招投标以及变更处理的整个过程。为了有效地防止工程项目的预算失控,那么就必须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预算过程、施工过程以及招投标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大限度地对投资追加进行控制。要想将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工作做好,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控制目标

在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工作当中,预算控制目标的制定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及管理系统缺乏合理的预算控制目标,那么势必会对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以及资金投入等多个方面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性影响。因此,应当结合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来加强预算的编制,制定合理的预算控制目标。

2.加强对工程项目招评标的管理

在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当中,应当尽可能地选用竞争性招标的方式,与此同时还应当建立招评标小组。在对工程项目进行评标之前,应当首先初步了解项目概算,对投资控制真正的做到心中有数,制定出科学的评标标准和标底;然后对承包商的报价进行详尽的分析,对工程项目的价格、工程量大小以及质量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性的比较,最终选择出最佳化的施工方案与承包商;通过一系列的有效谈判来争取最可行、最有利的合同项目条款,以从根本上对自身的利益加以维护,最大限度的减少或者避免变更损失的发生。

3.构建预算责任体系

要想实现预算控制目标,那么就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奋斗及努力,工程项目的每一位管理人员都应当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强烈的成本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因此,为了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就应当制定科学的预算考核制度与预算责任管理体系,将每个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预算控制职责权限划清,把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目标切实的分解和落实到各个资金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综合考核预算控制完成的实际情况,充分地调动全员预算控制的主动性、积极性及热情。

4.坚持经济与技术统一结合的原则

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当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技术与经济统一结合的原则,如果没有重视工程项目的经济性,而只是对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指标进行考虑,那么势必会造成工程项目的投资失控、效益低下。所以,不管是施工阶段,还是在发包、设计时期,都应当将技术分析和经济分析等工作做好,通过效果评价、经济分析以及技术比较,来促使工程项目不仅在经济上可行,而且在技术上先进。因此,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工作人员应当加强与相关技术人员的积极交流及合作,切实地投身于施工管理与技术领域当中,对节省投资的可行性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经济和技术两个方面,做好施工组织及方案设计的比较,将设计最大限度地加以优化,充分地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与此同时,还应当对节约投资的措施和方案给予必要的奖励。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过程当中,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环节是至关重要的,虽然许多工程预算控制部门已经逐渐意识到了预算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工程项目预算控制中,仍然存在着诸多有待于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部门应当针对预算管理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尽快地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手段和应对措施,以促进工程项目预控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曹淑梅:工程预算清单在工程预算控制中的应用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

[2]王少春:小议如何有效做好工程预算控制工作[J].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2).

预算控制原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保险 财务预算 分析

一、引言

保险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主要是关于市场费用和管理费用的预算、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根据利润目标制定各项经营指标。而总机构和各分支机构之间,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的侧重也不尽相同,保险企业要对财务预算管理有足够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二、保险行业财务预算工作的现状

(一)预算执行的级次力度问题

一些保险公司在按照级次管理的过程中,根据保险种类的不同进行控制,其控制模式都是以上级的命令为准,而不听取下级的意见与建议,保险公司下级机构是市场的直接接触者,对市场的动态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并且能够深入的了解市场特性,可以在此基础上为保险行业提出与实际相符的、操作性较强的意见。

(二)预算与考核之间的问题

由于保险行业的特殊性,不同的保险公司在预算体系和考核指标上都有所不同。这种情况会给监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与此同时也会影响保险公司对业绩的评估和经营状况的改善以及同行业之间的比较。例如:有些保险公司对承保政策、险种的结构、管理权限、员工的数量和薪酬政策等放权过大,仅仅重视考核监控管理。另外,保险企业的重结果指标而不重视监督控制过程,会导致管理工作的失控。保险行业分公司的预算管理对象主要包括公司的经营计划、资产的分配情况、市场费用与管理费用的预算等方面,所以公司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来组织实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的作用。

(三)预算执行力度中存在的问题

有些保险公司不仅严格要求预算的每一个项目,而且还制定了每一个指标的操作标准和控制流程,将决策、控制、服务等工作分离开来,对预算实行严格的控制。还有一些保险公司、只用完成的指标来评价工作,执行的力度不统一,会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管理的精细化冲突逐渐变大,对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很多公司不能有效的发挥预算管理的激励作用,虽然在考核过程中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标准,但是预算目标的不合理,导致预算管理没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改进保险行业财务预算的措施

(一)重视财务预算的差异分析与考核

在保险企业中,将预算控制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结合起来,在预算控制的过程中,财务主要是对预算和差异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反馈到相关部门,通过相关部门找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另外,通过对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从中找出管理上的优势与不足,对经验进行分析与总结,不断的加强财务预算控制管理。

(二)正确认识财务部门在预算控制中的地位

从预算草案到正式预算的编制,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预算的编制汇总需要有专业性的机构进行管理,并且包括日常的管理事项。大部分企业的预算控制管理都是通过财务部门完成的,而预算控制管理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所以预算控制工作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造成各个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切实的遵循预算控制而导致预算约束力的下降。我们要对财务部门在预算管理中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并采取一定的监督手段进行监管与考核,在最大限度上降低财务部门对预算控制的影响。

(三)按照责任中心建立财务预算控制的预算体系

近几年来,我国的保险行业发展不太乐观,不仅效益低下,而且从业人员的自律性较差,保险市场的规范性不强,管理方面也比较滞后。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保险公司的预算控制要以责任制进行,并要对预算、管理和考核进行合理的分类。首先业务管理部门是保费收入、赔付率、保险种类的结果、手续费率预算的责任中心。在年度预算的过程中,业务管理部门要制定合理的分区域、分机构、分时间以及分险种的执行标准,并对动态进行公正公开的调控,公司对业务管理部门的政策与预算进行合理的控制;其次行政部门是资产、办公场所和行政费用的责任中心,并根据年度预算控制的总资产和总体的行政费用制定相应的标准和原则,并对动态进行公正公开的调控,加强公司对行政部门考核的合理性。再次,人力资源是职工人数和职工总薪酬的责任中心。根据其年度预算控制的薪酬和人数,制定合理的调配原则,并对动态进行公正的调整。最后,下级部门是预算的执行部门,在下达的各类计划与调配原则内达到收入计划和支出控制,并在计划内能够进行适当的调节和考核。

四、小结

财务预算管理不仅能够反映未来一定时期内的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也能避免风险的产生。保险企业在规范的制度下,要重视财务预算的编制和预算的差异分析,使财务预算管理落到实处,不断的推动保险企业管理方面和经济方面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徐敏.试论保险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2(6):156.

[2]金乐.关于保险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1(12):176-177.

[3]覃娱.浅谈保险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1(10):34-36.

预算控制原则范文第5篇

目前,企业构建预算控制模式的起点有许多,如以资本预算为起点、以销售为起点、以成本控制为起点、以现金流量为起点、以目标利润为起点等。以这些起点为依据所构造的预算控制模式,无疑是有助于加强对其“起点”的重点控制。但是,从这些模式的实践来看,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较好地解决预算的“人格化”问题,因而难以形成一种责权利相统一的内部管理机制,从而也影响了预算控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企业管理中重视对人的激励与约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企业长期而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在企业预算控制中,应树立“预算的人格化”思想,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对各预算执行主体的激励与约束,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富有活力、充满生机的预算控制机制。因此,我们认为,应以预算人格化为起点来构建预算控制模式。

第一,编制企业总预算。企业总预算就是从整体上预期未来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如供应、生产、销售和财务等)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并予以定量化。其内容一般包括目标利润、销售及应收帐款预算、生产及制造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现金预算。编制企业总预算,应建立在市场预测和生产能力的基础上。

第二,划分责任单位,确定责任预算指标。所谓责任单位,就是预算执行主体,它是企业内部能够在恰当程度上使责权利相结合的组织单位。确定责任单位,实际上就是解决各项预算指标由谁负责的问题。一般来说,确定责任单位的基本方法是所确定的诸责任单位与企业的组织结构保持一致,也可以根据管理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甚至可以细化到各个职工。

在各预算执行主体确定之后,紧接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责任预算指标,即解决各预算执行主体在预算执行中应完成什么责任预算指标。所谓责任预算指标,就是通过对总预算中所规定的有关指标加以分解,并落实到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的经济责任指标。这些经济责任预算指标均是各责任单位在其责权范围内可加以控制的,因为各责任单位只对其可控的经济责任指标承担责任。一般来说,责任预算指标是通过编制责任预算来确定的。

第三,责任预算指标的核算与报告。就是要解决如何及时、真实、全面地反映各责任单位完成其责任预算指标的情况及结果,以便据此对各责任预算指标的执行过程实施跟踪控制,对其执行结果进行考评。

对各项责任预算指标执行情况的核算,可以采取“单轨制”责任会计核算模式,即将责任预算指标的核算纳入现行财务会计核算系统之中。在这种核算模式中,会计部门可以在不改变现行总帐科目及其核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和增设有关明细科目,如“产品销售收入——产品——责任单位”、“生产成本——产品——责任单位”、“管理费用——责任单位”等。

为了总括地反映各责任单位在一定时期执行责任预算指标的情况及结果,就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定期编报“内部责任报告”。所谓内部责任报告,就是以责任预算指标的核算资料为依据,总括地反映某责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完成责任预算指标的实际情况及结果的报告文件。其基本结构包括“预算数”、“实际数”和“差异”三栏。其中,“差异”在预算控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差异的性质和大小可以反映各责任单位执行责任预算指标的结果,因此差异是进行预算控制和预算考评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