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日常管理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下电力企业的应急管理系统尚不完善,仍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没有建立完善的电力系统应急预案体系。其主要是因为电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缺乏灾难意识,对电力系统突发意外事件没有足够的重视。通常是当意外发生后,才开始商讨应急措施和方案,想办法去解问题,没有做到预防。真正的重视是以预防为主。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本末倒置了。第二,部份电力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和机制还不健全。中小电力企业还未建立应急处理小组,如果电力系统突发以外,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第三,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相对薄弱。国家规定每个电力企业需建立信息报告系统,但是大中小企业的报告系统等级高低不同,我国的总体的信息报告系统不完善,所以社会共享的资源比较少,对于突发状况不能及时去解决。第四,在发生电力突发公共事件时,一般都是以部门为单位逐级汇报,缺乏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无法在危急时刻统一调集和迅速汇总。第五,应急联动能力不足。涉及社会公众或其他单位的电力突发事故,如大面积停电、重要用户停电、重大设备事故等,预案的启动和执行多数只限于本企业,没有较好联动社会开展综合应急演练,社会较多用户没有建立相应的电力应急预案,自救预案不完备。
2主要应对措施
2.1加快应急系统平台的建设
建立电力系统应急信息指挥平台、电力应急通讯保障等应急基础设施,形成标准统一、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符合国情的电力安全实时监管和电力应急信息指挥系统,实现实时监管、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和总结评估等功能、在国家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建成之后,相应建设区域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及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全面提升电力安全监管水平和综合应急指挥能力。对于应急系统平台的管理人员要以提高其电力方面工作能力为主,深入对管理平台人员专业知识了解,设计有针对性的管理培训方案,工作人员少什么,就对他们培训什么,对于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员和技术支持。应急管理培训人员应该有考评制度,优胜劣汰,避免出现因为不专业的管理造成电力企业损失的现象。
2.2加强应急系统的日常管理
电力企业应加强日常的应急管理,遇到电力系统的突况时,能够快速地控制情况,避免事态严重,将损失降到最低。电力企业应该将强预案管理,建立预案应急系统,以防万一。建立预案应急系统需注意几点:第一,要清楚不同种类型的电力系统意外对于人们的造成的影响,对于影响重大的个案要着重进行预案设计;第二,设计的预案必须简洁,操作性比较强,在电力系统发生意外时能够起到作用;第三,预案的设计要符合电力企业问题公关处理的标准,让预案有意义、有价值;第四,需不断改进完善预案,根据每次电力企业的突发事件不断的地完善预案,让预案的存在真的能做到临场应急处理。
2.3完善预案机制和预案演练
气象部门应将电力相关的数据纳入日常观测范围,电力企业应对重点部位设立监测点,并建立与国家及地方监测网(减灾预警系统)的联系,根据本地区的灾害特点建立减灾预警系统,形成与有关部门畅通、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和机制;结合电力安全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等,有针对性地健全、完善和细化预防灾害事故的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提高应急工作水平并进行不定期演练和联合反事故演习工作,通过开展电网大面积停电、重要用户突然停电、基建施工、防汛抗洪、等方面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各单位的应急体系和预案的执行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对突发事件处理应变的能力同时,要重视重要用户及场所保安备用电源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问题,并要求特别重要用户配备必要的应急电源,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2.4加强应急队伍和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
电力企业要吸纳专家,组件一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在电力企业出现突发状况时能够发挥作用,紧急抢险,修复电力系统。应该加强电力企业之间的联系、电力企业与国家电网之间的联系,政府要发挥其职能,帮助扶持中小电力企业。
2.5加强物资储备
电力企业应该加强电力系统应急物资储备,以便电力系统出现意外后企业应急管理能够得到恰当地解决。
3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培训的意义
电力企业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是顺应当下电力企业的现状,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电网业需要不断地发展,所以要推动企业的发展,必须要通过培训来深化企业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随着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的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以及工作效率也会提高,可以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所以对于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工作是企业得以进步的首要条件,是电力企业蓬勃发展的保证,也保证了国家电网的安全,人们生活幸福、社会稳定也会受其影响。
3.1增强电力企业员工对应急管理的认识
电力企业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对于扩大电力企业员工的眼界有很大的帮助,加强对电力企业应急管理知识的掌握,深切认识到电力应急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员工工作职责所在。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对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更加地重视,为社会稳定做出巨大的贡献。
3.2提高电力企业员工应急处置技能的重要手段
电力企业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工作能够提高员工企业的专业知识,在电力系统发生意外时,能够在恶劣的条件下进行抢修,提高技术能力,及时修复问题,减少损失。
3.3电力应急管理培训是提高电力应急管理的过程
关键词:输配电;运行管理;风险管理;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输配电日常管理中对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科学的管理方法使输配电日常管理更加的规范。在输配电日常运行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策略,有效的提高了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保证了输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1输配电运行概况
对于输配电工程而言,其将发电厂与用户进行连接,是电力输送的枢纽,发挥着分配电能的重要作用,因此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与输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直接关系,也保证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工农业的正常生产。在电力系统整个运行过程中,输配电运行是电网管理中的重要机构。输配电日常运行管理的要点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及维护管理工作。该管理工作主要的特点是电力设备多,容易出现故障与运行异常;工作比较复杂枯燥,操作人员思想上容易出现懈怠;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对经济上会带来一定的损失,严重时对电力设备及人员的生命安全会带来严重威胁,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
2输变电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
在输变电运行中,通常主要发生两类故障:系统故障与设备故障。而设备故障有可能引发系统故障,对整个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严重影响,相反系统故障对某些设备也会造成损害,因此两种故障类型可以互相影响。输变电运行中,出现此类安全风险的原因较多,现代安全管理理念认为,不管是何种安全事故,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安全管理的不到位或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安全管控措施。所以,管理失误是安全事故出现的根本原因。对于很多电力企业而言,仅仅依靠相关技术来预防或解决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事故,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对输变电运行中的风险因素有效的进行避免。在输变电运行日常管理中,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安全管理不到位
对于一些重要工作在管理中没有重视,管理要求没有贯彻落实。对工作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及工作许可制度等,安全措施没有落实,在工作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如操作人员思想懈怠,在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责任心不强;无票操作,在工作中尽管开了票,却没有带到现场,或者干脆不开票,有的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票,流于形式;不唱票,不核查名称编号,监督制度缺失,监护人员与操作人员错位,对自己的职责履行不到位,出现单人操作的现象;没有执行复诵、逐项打钩的程序,漏项或跳项操作,导致事故发生;操作过程中对保护压板未进行检查,不清楚系统运行的方式;两班交接时,没有认真执行交接手续,对操作票与调度令没有认真核对;部分设别管理缺失。
2.2预防措施不完善
对于一些误操作措施,企业管理者没有严格落实到位,例如在没有经过管理人员许可,值班人员就使用接地刀闸机构箱的机械挂锁要是。对运行过程中,系统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和控制的时候,工作不仔细,对相关预防措施没有严格执行,流于形式,存在应付检查的现象,导致风险点故障未检查出来,造成事故的发生。
2.3员工安全培训工作缺失
在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和安全管理培训过程中,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后员工的专业技能与安全素养无法达到实际工作需求,导致真正的安全制度、措施及相关安全要求对没有落实到员工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输变电运行日常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一些员工长期形成的习惯性误操作或违章行为,都没有有效的纠正,为风险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2.4设备陈旧,未及时更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电气设备从出厂到投入使用,都逐渐出现了老化现象,甚至有超年限使用的情况,设备自身出现的隐患问题对整个输变电系统,甚至整个电网系统都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对输配电运行中涉及到的相关电力设备的使用中,对一些陈旧的设备没有及时更换,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3强化风险管理在输配电日常管理中的应用
3.1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对于输配电运行管理操作人员而言,其个人素养主要包含心理素质、意识素质及技术素质,因此个人素养的高低,对输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直接的保障作用,因此在输配电日常运行管理工作中,应该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意识素质及技术素质进行培养和提高。从实际工作经验来看,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应该以个人主动提高为主,单位辅助,结合实际分层次来提高。同时,对员工进行教育与引导,让其学会善于吸取教训和总结,不断强化个人素养。为了做好这一工作,在工作中,首先要让员工有压力和紧迫感,当然这种压力不能只是通过制度进行施压,应该源于员工自己的自觉性和思想教育,要让员工真正理解通过自身素养提高,才能保证企业安全稳定的发展,从而使员工在提高个人综合素养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输配电日常管理人员应该对电力企业相关制度进行贯彻落实,通过学习和总结,不断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对输配电运行中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保证输配电运行设别的安全、稳定运行。
3.2对输配电运行定矛盾进行解决
对于输配电运行人员而言,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是保证输配电运行安全的保障。可以确保操作人员心中有数,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保证了工作的安全性。对运行中的风险点要准确识别,对事故的发展态势要有效的控制,实现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目标,做到这一点,主要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实现对危险因素进行动态的监控。一般情况下,一些负责的员工在上班前都要思考今天的工作内容,并对相互困难的、危险的项目进行重点分析,考虑如何去做,谁适合做等,也就是将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内容在准备工作中已经落实到位。
3.3规章制度与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通过安全标语、黑板报、安全简报、事故快报及事故教育录像等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员工安全思想的培训,提高输配电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责任,使其能够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范要求自己,进行实际操作。同时,相关领导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给相关的规章制度,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制度不断进行完善,修改不合理制度。此外,对于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问题,通过量化、细化等手段,使每一项工作可操作性得到提升,将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合理的奖惩制度的实施,激发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心。
3.4加强设备安全管理
通过企业领导的带动,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技术能力。要求操作人员通过相关培训,熟练掌握设备现场布置、结构原理、系统连接、性能作用及操作程序等,并掌握简单的设备维修及保养常识,通过事故演习提高员工应对事故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为了有效的防止设备故障的发生,要不断强化设备安全管理,从设备基建、设备巡视、设备检查及设备维护等方面进行安全管理。
4结束语
在输配电运行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全方位、全人员、全过程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通过提高操作人员的素养、预防和处理事故的能力培训、设备安全管理内容,落实风险管理在输配电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保证输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作者:陈田华 单位:云南耀联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孟福岗.输变电工程项目的风险与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18-119.
一、编制文件
1、编制扩建车间设备台账。
2、编制设备大中修计划,并监督按时落实实施。
3、修订车间操作规程和设备管理制度,使其更加完善。
二、人员培训
1、在8月份对新入厂职工进行设备管理培训。
2、组织车间工人进行特殊工种培训。使职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去。
三、体系审查
1、8月份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根据审核过程中提出的建议,对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进行更改,使其更加简单、易做,并节约了大量纸张和印刷费用。不定期抽查维修人员记录,保证了记录的及时、真实、可靠。
2、参与安全标准化自查工作,对车间的重大风险设备及关键装置进行风险分析,检修前核实设备交出及检修的安全措施和危害分析做的是否到位来决定是否进行检修,做到防患于未然,最低限度降低安全隐患。
四、日常管理
1、积极推行5s管理活动,每天对车间每台设备,每条管道,每个角落进行点检,查找不足,排除隐患,并督促其及时整改,并为车间设计各种标识牌,使操作更加明朗化,防止误操作。使5s的各个阶段都得到了具体体现,职工的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
2、由于试车正好赶在冬季进行,所以对扩建车间及时进行保温,针对不同管道,不同介质,不同设备,选择不同的保温材料,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力求使设备及管道得到最好的隔热效果,从而来保障试车工作的顺利进行。
3、在日常巡检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散热的设备及管道,及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保温,防止热量散失。
4、组织外协对车间普通管道进行防腐,每日检查工程进度及质量,并通过考查对厂区部分管道(氯气、液氨)进行特殊防腐,既节约了成本又延长了使用寿命。
5、每月底对车间设备的完好率,动、静密封点泄漏率进行统计,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对需返厂维修的设备,多处联系厂家及物流,并进行比价砍价,最终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维修厂家及物流公司进行合作。
6、每月底对车间进行盘存,掌握车间的消耗情况。
五、工程
1、6月份完成静电除尘器的安装;7月份完成上煤除渣系统的安装;9月份完成锅炉本体的安装。在安装期间,接收新设备并对其进行管理,建立验收档案。
2、11月份对锅炉进行调试,在此期间,统计各种运行数据,协助车间发现问题并及时查找原因,联系安装公司,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 stcw78/10公约;船舶安全;船舶机舱资源管理;实训基地;团队意识;训练
随着现代航运业的飞速发展,海上交通运输日益繁忙,而船舶趋于专用化、自动化、大型化,船上配员由多个国家的人员组成,安全成为船舶运输永恒的主题。船舶机舱是船舶的动力中枢—心脏,船舶机舱的安全性对提高船舶运输的整体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并没有给船舶安全带来质的变化。据统计,近几年来在国内外一些大的航运公司发生的有统计的几百起重大机损案例中,由于人为因素而产生的案例达全部案例的超过了83%,这与国际社会上公认的80%的人为因素失误比率非常接近,充分证实了船舶事故在许多方面与人的因素密切相关,人为因素是船舶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对船舶机舱资源进行整理分析,对于减少机舱人为因素失误很有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确保船舶航行安全,欧洲一些国家的交通与海事安全主管部门、船东协会、航运公司联合对海上事故发生与预防进行调查和分析,开发了“驾驶台资源管理(bridge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brm)”的培训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使船舶轮机管理人员充分发挥所有人员的团队作用,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职责与分工,进一步强化意识和端正工作态度,减少人为失误,预防事故发生,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目的[4]。在brm 培训课程的基础上结合船舶机舱的特点开发了“机舱资源管理( engine room resource management,erm)”的培训课程。
国际海事组织imo(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于2010年6月5日在菲律宾马尼拉通过最新stcw(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tandards of training certification and watchkeeping for seafarers)公约2010年修正案。将erm作为强制性适任标准,进一步突显出erm培训的重要性,根本目的就是要确保航运安全。
一、船舶机舱资源与管理
(一)船舶机舱资源
航运企业要达到“航运更安全、海洋更清洁,高效、经济”营运的目的,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对船舶进行管理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船舶机舱系统,既人、机、环境和管理四个要素组成的一体化系统,核心内容就是致力于现代化船舶机舱所需要的管理质量、快速学习的科学方法和团队一体化的环境,形成“人—机—环境—管理”一体化的现代化船舶机舱资源管理模式。
1.人力资源。指涉及到船舶安全营运工作中的所有人员。包括船长、轮机长、各位驾驶员和轮机员;水手、机工等普通船员,还包括在特定港内作业中来自他方的引航员、港作拖轮及码头工作人员等及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以及协作能力。人力资源是船舶营运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资源[4]。
2.物质资源。指涉及到确保船舶正常营运操作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如:主机、柴油发电机组、锅炉等)、仪器仪表、备件、工具等。物质资源是确保船舶正常营运与操作的基本资源。
3.环境资源。指涉及到确保船舶本身正常营运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与资料,如:海洋环境、航行计划、机舱环境、驾驶台命令、操作手册、使用指导书、港口信息等。信息资源是确保船舶正常营运的必要资源。
4.管理资源。指涉及到确保船舶本身正常航行和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经验、技能和与有关部门(如主管当局、企业等方面) 的合作及支持的程度。管理资源将有助于船舶正常营运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船舶机舱资源管理培训的目的
通过船舶机舱资源管理相关内容的培训,可以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工作理念、端正工作态度、完善工作行为;提高情景意识,正确掌握船舶周围的局面,掌握每一个失误(或事故)链的形成过程,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事故的产生;注重相关人员之间的文化意识与背景,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明确团队工作的重要性,并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作用,改进管理作风,提高操纵决策水平和应变能力。
(三)船舶机舱资源管理培训的主要内容
船舶机舱资源管理可以定义为:“为达到船舶安全营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目的,运用和协调好全部船员所具有的技能与经验、船舶设备和其他外界相关各种资源”。根据相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海事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结合船舶航行安全的实际情况与需要,船舶机舱资源管理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5] [6]。
1.明确人为因素和船舶事故的发生与预防之间的关系。随着水上运输变的日益繁忙,同时伴随着航运科技的发展,对船员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根据资料统计,近几年来,海上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这其中绝大多数是与船员的人为失误有关。为减少船舶事故和预防船舶事故的发生,必须要明确在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失误链与最终事故发生相互之间的关系中人为因素所起的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或破断失误链的产生与发展,从而达到减少和预防船舶事故的发生。
2.多元文化意识对船舶安全工作的影响。随着航运的发展,同一条船上的船员往往来自许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船员在他们各自的工作中经常体现出多元文化意识的特点,并对船舶安全工作的实际操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远洋船舶航行于世界各地,船员在工作过程还要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域、不同公司的船舶与人员。为此,船员之间应通过对彼此文化意识的理解与尊重,从而保证船舶航行的正常进行和安全。
3.阐述情景意识对船舶航行安全的作用。航运的繁忙也导致船舶航行时经常会面临紧张而复杂局面。船员船员必须要具有正确的工作态度才能保持高度的情景意识,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种相关的信息,以便于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合理的措施与行动避免船舶事故的发生。
4.强调船舶通信和人员交流沟通在船舶航行
安全中的重要性。船舶之间的通信和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是船舶安全航行的基本保证之一。由于通信设备与外界条件的局限性以及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船员之间由于语言沟通等方面的限制,会导致船舶在航行的过程中有紧迫局面的产生或导致事故的发生。
5.明确团队与团队工作在船舶航行中的必要性。船舶在海上、沿海或港内航行时,全船人员在工作中的要积极配合和协调。所有轮机值班人员组成一个工作团队,最重要的工作是完成团队的目标任务,确保航行安全。团队成员在一起工作必须要互相协作,这是每个成员的责任。
6.探讨决策的重要性与领导工作方法的改进。鉴于船舶航行工作的特点,船员在船舶航行与靠、离泊等作业的等各种工作过程中必须要作出一些果断的决策以确保船舶正确的操纵与安全,在团队工作中发挥必要的领导作用。果断的决策在船舶的实际航行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改进和提高决策能力,更好地发挥团队工作的领导作用,对船舶安全航行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7.规范化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为了提高船舶安全航行的水平,必须进一步规范船员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行为。船舶航行时必须严格执行国际海上避碰、防污染等相关公约与安全规则,并遵守各国政府和主管部门制定的涉及特定水域安全的规章制度。同时,船员还必须根据航行与作业的需要,认真地按照规定的各类操作规程来控制和操纵船舶。
二、依托现代化实训基地探索培训新途径
船舶机舱资源管理是属于管理科学的范畴,理论学习必须结合实景训练,我院新建成的国家级实训基---自动化模拟机舱就是完成这些任务的最好实训平台。运用与实船机舱真实环境几乎相同的自动化模拟机舱,通过完成不同的模拟任务,明确受训人员在船舶机舱日常工作中的义务与责任,在合理地利用自动化模拟机舱的各种设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每个人在团队工作中的作用,严格按照相关操作程序完成各项工作,以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确保船舶航行安全,减少和避免潜在的人为事故。
(一)自动化模拟机舱的设备组成
自动化模拟机舱提供了与实船机舱十分相近的各类硬件环境,主要有:船用主机和轴系、供配电系统、大型集中控制室、模拟驾控台、燃、滑油系统、冷却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锅炉系统、防污染设备、压载、消防、舱底水系统、制淡装置、淡水压力柜、机舱风机等;设有与现代化船舶机舱相一致的新型主机遥控、安保系统等;还配有通用仪表实验台和燃油黏度控制系统等半实物操作训练台;设有大型水力测功器、pid调节器、油雾浓度计等设备。
(二)自动化模拟机舱的培训功能
自动化模拟机舱可用于学员对各种设备操作训练、轮机安全值班、动力装置运行和性能测试、机舱保养、维修和应急故障排除等训练。学员在自动化模拟机舱受训时如同操作和管理实船一样,达到快速学习现代化船舶轮机的操作与管理。满足stcw公约要求对轮机人员的相关要求。
(三)自动化机舱的实训效果
自动化模拟机舱建成以来,已先后为多家航运企业和造船厂培训轮机工程技术在职人员多个班次,特别是全国高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举办,充分展现了自动化模拟机舱的特殊培训功能,在几乎与实船完全相同的实景中,培训学员根据实际需要,组成不同的团队,通过完成多种工作任务来得到训练,使得全体参训人员的船舶机舱管理水平得到较高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对开展船舶资源管理培训的建议
(一)全面开展船舶机舱资源管理培训
为更好地履行stcw新公约,减少人为因素对船舶安全的影响,海事主管部门应积极引导航运企业与航海院校展开全面合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培训工作。加大培训投入,深化培训工作。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在船舶机舱资源管理培训方面的水平。
(二)航海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接受相关培训
航海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受船舶机舱资源管理知识的相关培训,对于指导他们今后上船工作时端正态度、规范工作中的行为是非常有益的。要注意在教学过程采用带有引导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方式来实施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图书的针对性和质量问题。目前农村书屋的图书多为新华书店代为装配,所进图书针对性差,质量也有问题,不少图书给人以滥竽充数的感觉,离农民的现实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另外有些图书是特别购进的,从内容到品相都不够档次。
二是图书管理问题。目前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均为义务管理者,基本上都是由村干部兼任的,缺少管理知识和对图书推荐宣传的培训。
三是农村阅读习惯的宣传和培训问题。现在农村的年轻人70%外出务工,留在家的大都在40岁以上,他们阅读兴趣不浓。现在电视的普及对阅读活动也是一种挑战,所以农家书屋虽然建起来了,但比较冷清,普及文化知识和提高人文素质的能量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二、对策建议
1、关于图书的质量与利用率问题。农家书屋的图书装配,一定要发挥和调动政府、“三农”专家和出版单位三方面的积极性。政府组织采购,“三农”专家参与书目的制定和图书的配比,出版社策划出版针对性强、质量好的图书,坚决避免把农村书屋变成过期库存图书的倾销场所。
2、关于图书的采购装配机制问题。要想使农家书屋的图书具有较高的品质和借阅率,就必须解决好图书的来源和采购机制问题。首先,面对全国农家书屋的新闻出版总署推荐目录应该在总品种控制的基础上,实行各省出版局审订推荐,通过招标由有关专家决定进入总署的推荐订单,这样有利于把全国最优秀最针对农村读者的图书装备到全国的农家书屋。其次,各省自定的农家书屋目录可以在本省选择一些更有本地域针对性的图书进入自己省的农家书屋。这样从图书的总体品质到具体的针对性都得到了保证,使农家书屋的图书质量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