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欺凌的想法

校园欺凌的想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欺凌的想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园欺凌的想法

校园欺凌的想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全校参与 欺凌行为 校园安全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South Africa "Whole School" Mode to Prevent

Campus Bullying Behavior

――Interpretation and Inspiration of School Safety Framework Workbook

HU Yan, ZHU Dan

(Fac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To address bullying in schools, South Africa published a workbook, taking the whole-school approach to addressing bullying in schools. The paper introduces and interprets the whole-school approach, inspires China to address bullying in schools and maintain school safety.

Key words the whole-school approach; bullying; school safety

1 南非 “全校参与”模式①的基本框架

1.1 “全校参与”模式的实施主体构成与职责

(1)校长。从整体上看,校长在该模式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宏观的把握方向,统筹学校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保障各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转。

(2)行政管理人员。参与制定学校政策。行政管理人员要定期邀请家长来商讨学校的学生行为规范和反欺凌行为政策;通过致家长书,向家长宣传学校安全工作的最新进展;动员家长与学生一起讨论学校的安全行为规范和政策,共同签署这些文件。

(3)学校安全委员会。制定学校安全计划。学校安全委员会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行为规范和政策;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制定欺凌行为的预防和解决措施;在情况发生时,第一时间集结人力干预处理。

定期组织家长见面会。见面会的时间最好是家长下班以后或者周末,主要讨论学生的近期状况、学校的政策和其它事宜。当需要家长协助解决问题时,安全委员会要安排家访或校访。

(4)教师。制定“门口安全公约”。教师要把班级安全规范贴在教室的门上或门外,方便学生每次走进或走出教室时看到。

记录班级日常情况。教师要及时了解班上学生的动态,通过记日记来捕捉容易忽略的细节,做好欺凌行为的防范工作,监控事件发生的前后过程。

开放办公时间。学生更倾向于在没有同龄人在场时向教师报告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欺凌行为。教师要设定开放的办公时间,学生可以单独向教师诉说目击的或经历的欺凌事件。

经常给家长打电话或写信。教师要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在行为表现上的改进和学习成绩的进步。

(5)家长。熟悉学校的政策,与学校保持联系。家长要多关注学校的学生行为规范和反欺凌行为政策,经常与学校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经常与孩子讨论欺凌行为。家长要教育孩子如何识别欺凌行为,懂得分辨自己或身边的同学是否被欺负。

树立文明行为的榜样。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不要用暴力解决问题,机智和美德更能赢得赞赏。

(6)学生。及时汇报。学生不仅不应该欺负他人,还应该明辨是非,干预阻止欺凌行为,并勇于向成人举报。

拒绝欺凌行为。学生要认识到欺凌行为的危害,懂得用智慧和美德化解生活中的危机;在课堂内外积极学习欺凌行为的应对策略,妥善解决欺凌行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1.2 “全校参与”模式的实施程序

第一步:全面定义欺凌行为,确保定义涵盖了欺凌行为的不同类型。第二步:评估现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从而了解学校里欺凌行为的现状。这项评估应该重点研究有谁参与,发生了什么,什么时候发生,在哪里发生,为什么发生,后果怎样。也可以运用访谈、高发区域绘图和教师评分等方法来全面了解学校里欺凌行为的现状。第三步:建立或者巩固校园安全体系,协调组织各项活动。学校安全委员会以宣传教育欺凌行为为主题定期组织活动。在学生中成立顾问小组,探讨防范欺凌行为的措施,学校在设计反欺凌行为的政策和干预措施时可以充分吸收这些学生的想法。第四步:制定条例和政策。学校领导、教师、后勤人员、学生代表委员会和全体学生,应当与学校安全委员会一起制定欺凌行为的管理条例。学校的政策和行为规范都应该传达反欺凌行为的信息,指出各方扮演的角色和担当的责任。第五步:宣传并实施这些条例和政策。政策经批准后应该正式向所有学生、教师和家长公布,确保各方成员了解政策的内容。政策的实施需要所有教职工、学生和家长的不断支持和努力。第六步:组织反欺凌行为的连续训练。对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任课教师、非任课教师和其他员工进行制止和干预欺凌行为的训练,提高应对欺凌行为的能力。第七步:加强对欺凌行为高发区域的监管。欺凌行为多数发生在成人不在场的地方。安排成人在高发区域,例如走廊、厕所、操场角落,进行巡查,高年级的学生经过训练后也可以参与监管这些区域。第八步:正确地处理欺凌行为。欺凌行为发生时,在场的教职工都应该进行快速有效的干预,制止欺凌行为。受过训练的员工应当分别与被欺负者和欺负行为实施者谈话,了解发生的状况,确定事发原因。处理欺凌行为时还应当联系双方父母,一起解决问题。第九步:利用课堂时间做好欺凌行为的预防工作。课堂教学和讨论应该教授学生如何应对欺凌问题。学校的课程应当传达反欺凌行为的主题思想和信息,转变学生对欺凌行为的认知,使学生认识到欺负他人是不对的,当其他学生被欺负或者孤立时,要勇于伸出援手。第十步:监管和评价。定期的审阅和修订政策及干预措施,保证政策和干预措施对学校和学生的适用性。与设计政策和干预措施一样,审阅和修订环节也要由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参与。

2 南非“全校参与”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2.1 家校合作,共同打造安全的校园环境

就我国而言,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学校的安全管理规定,定期与家长联系和沟通,使家长了解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举措;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学习学校的安全行为规范和反欺凌政策,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见面会,给予反馈和意见。学校和家长通力合作,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校园环境。②

2.2 把安全教育融入现有课程,进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

我国中小学要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把安全教育工作常态化,起到实效,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努力创新,力争把安全教育寓于学校生活的每一时段,贯穿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中小学要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提高学校安全防护能力与水平,通过校园网、主题班会、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③

2.3 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制定校园安全条例和政策

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要逐步完善视频监控设施、安装电子门禁、校车GPS,建设学校安全管理信息平台,提高安全技防水平。各中小学应建立24小时门卫和巡查制度,建立校外人员进入校园登记制度、验证制度。学校还要针对欺凌行为制定系统的条例和政策,巩固安全防范制度。④

注释

① SCHOOL SAFETY FRAMEWORK: ADDRESSING BULLYING IN SCHOOLS [EB/OL].http://education. gov .za / Programmes / Safetyin Education / tabid / 1048 / Default.aspx.

校园欺凌的想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园暴力;行拘年龄;刑事责任

1 引文

2017年1月16日,公安部公布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一条取消了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法》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不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限制性规定,同时将初次违反治安管理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的年龄范围从之前的“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修改为“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将行拘执行年龄从16周岁降低至14周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讨论。网上也大多是两种意见,一种就是反对或者说这种将行政拘留的执行年龄降低至14周岁值得商榷,是侵犯人权;另一种认为降低行拘年龄又不是降低刑拘年龄,这种做法可取,可以适当约束哪些行为危险的未成年人,尤其是那些社会危害性大,但是又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公安部之所以这样的举措,应该是与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有关。

2 何为“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准确来说应该叫“校园欺凌”,严重的就叫“校园霸凌”。它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着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3 我国有关“校园暴力”事件的现实状况

早在十余年前,据有关调查,未成年人犯罪年龄就较20世纪90年代提前了2-3岁,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上升约120%,14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上升约280%。[1]10-13岁的低龄犯罪占了未成年人犯罪的70%。[2]

2015年4月20日北京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5)》(2015年《教育蓝皮书》)指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一项对14-18周岁犯罪人群的调查显示,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比例从2001年的12.3%上升到2014年的20.11%。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9月18日公布了共计67起校园内发生的刑事犯罪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件所涉及的地方包括北京市、四川省、河北省以及福建省,这67起校园刑事案件发生的时间分布从2007年至2014年之间。就犯罪人的年龄跨度而言,被告人平均的年龄分布是15岁到17岁之间。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安徽省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中小学在校学生之间实施的暴力犯罪案件65人,经审查,批准逮捕39人;受理移送审查160人,经审查,117人。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成年人组织、教唆、胁迫、引诱、帮助中小学生实施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的犯罪案件30人,逮捕14人;受理移送审查25人,21人。

现如今,你随意在网站搜索“校园暴力”一词,便会看到满眼的新闻以及令人发指的视频。如:7女3男扒光一女生、重庆女生太邋遢被5同学围殴打成十级伤残、江西永新女生遭围殴1人被刑拘、四川一未成年女生被同龄人扒衣拍、福建南安两初中女生暴力3分钟、小学女生被扇25巴掌、福建永泰初三男生遭围殴脾被切除、安徽怀远火星小学副班长逼同学喝尿事以及女生99秒被扇32记耳光等等。如果不是看到这些孩子稚嫩的面孔,你无法想象这是一个未成年孩子做出来的事。

4 “校园暴力”事件的现实解决办法是否有效

我认为如果仅仅定义为“暴力”,那么就是客观行为所造成的伤害。[3]但是这类事件往往造成受害者的精神伤害更为严重。由于受害者正处于青少年期间,本身心理与精神都比较脆弱,有些所谓的暴力事件已经不在事件的的殴打,而是变成了辱骂,精神伤害,这应该叫“欺凌”。因为现在只要出现这种校园事件,我们一般都会想到是校园暴力事件。所以才给了校方、施害人家长等监护人、施害人钻了法律的空子,他们可以将此客观行为定性为理性不足的孩子们的嬉闹、打闹,所以大多是批评教育为主,并没有实质上的解决,最多也就是施害人及其家L的赔礼道歉和一些赔偿金的支付。但是,问题真的解决了吗?看似皆大欢喜,其中隐藏的问题却值得人深思。

首先,如果遇到哪些本来就对孩子管教不当的家庭,此类事情发生后,似乎对施害者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也许事情风声结束后,他们还会继续施暴。其次,受害人会认为他受的伤害并不是所谓的赔礼道歉或者支付一些赔偿金就能弥补的,他可能会认为社会的不公,校方与施暴者的草草了事,他今后的生活该如何继续,身体上的伤害可能很快痊愈,那心灵上的伤害呢?可能他本来是个成绩优秀的孩子,经历了这件事后,他一蹶不振,前途无限渺茫......

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对待“坏人”的做法就是将坏人绳之以法,当然这里的坏人可以理解为“违法者”。但是对于这方面行为事件的“法”都没有,何来以法绳之?你可能会说,站在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角度说,他们还是个孩子,他们还没有较为健全判断力,他们的心智还很不健全。可是近年来持续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现在这种视频也比比皆是,似乎那些施暴的“孩子们”觉得是欺凌别人并拍下来上传到网络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这真的很令人寒心。再次就是一些潜在施暴者的青少年,在看到之前的施暴者的行为并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学校对其的处罚也是很轻微的,所以他就会形成一种潜意识,反正我还没有到法定的承担刑事责任年龄,甚至是在年龄处于14-16周岁的青少年认为只要自己不实施故意杀人、故意重伤害、、抢劫、放火、爆炸、投毒、贩卖这八种犯罪行为的,就可以逍遥法外,肆意妄为。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想法。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不是无意识的行为,而是带有主观恶性的想法施暴,他们就是想要欺凌这些受害者。

5 总结

纵观各国关于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界限,由于德国刑法的影响,几乎整个欧陆法系国家都采纳了14周岁作为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界限,但是“已满14不满16的人只为故意杀人、故意重伤害、、抢劫、放火、爆炸、投毒、贩卖八种犯罪承担责任”却是中国特色的规定,在德国刑法第19条、日本刑法第41条,中国台湾刑法第18条都仅规定不满14周岁者,不承担刑事责任。我认为,时代变了,我们并不是要改变刑法的基本原则,而是适时修改其中的一些法律规则。好像只要说到修改法律,很多人都认为这会使法律的稳定性遭到破坏。我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偏见,会故步自封,有些法律规则是从前立法者根据当时的国情制定的,如今国情变化了,难道不应该改变法律中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部分吗?从《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可看出,降低承担刑事责任年龄势在必行,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参考文献

[1]李环.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立法建议[D]西南政法大学,2011.

校园欺凌的想法范文第3篇

近年来霸凌事件在校园频繁发生,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校园霸凌对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非常大。校园欺凌是一个多因素现象,同个人、家庭、学校、文化等多种因素相关。

一、霸凌的定义

霸凌是指一种反复发生的、以大欺小或以多欺少的恶意侵害行为,通过孤立、辱骂、威胁、打骂、勒索等方式侵害他人身心。霸凌可分为直接霸凌和间接霸凌。直接霸凌包括直接语言霸凌,如谩骂,也包括直接身体霸凌,如拳打脚踢,拉扯头发等。间接霸凌,如造谣,孤立排挤等。

二、校园霸凌行为的特点

(一)普遍性

由于校园霸凌行为对儿童或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巨大危害,各国心理学家都对本国学校的霸凌现象做了调查。挪威学者奥维斯最早关注校园霸凌事件,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对北欧国家的校园霸凌事件进行了研究。根据奥维斯对挪威数万名中小学生的调查研究,约50%的学生“一个月两三次”或者更频繁地卷入霸凌问题,其中受害者约占9%,霸凌者约占7%。

(二)隐蔽性

校园霸凌现象分为直接霸凌和间接霸凌。直接霸凌是通过身体霸凌或者语言霸凌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较容易发现。然而,间接霸凌通常需要通过第三方,这样就导致霸凌现象难被发现。例如网络传播谣言,背后说坏话。父母和教师也较难判断孩子是否深陷这种霸凌行为。

(三)反复持续发生

受害者通常胆小,不敢将受霸凌的事实告诉教师和父母。霸凌者正是抓住此种心理,反复持续欺侮受害者并且以此为乐。霸凌现象一旦发生就会持续反复发展下去。

三、校园霸凌行为的影响因素

社会学习理论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源于以偶然强化为中介的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儿童和青少年的霸凌行为属于社会行为,是儿童或青少年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的结果。直接学习,是指个体直接做出某种行为并亲自体验这种行为的结果,从而获得“何种行为在何种场合下是适宜的”信念。这些信念会指导他们日后的行为。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实现的学习。

(一)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孩子的行为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在家庭生活中,这些霸凌者常看到他们父母的家暴行为,耳濡目染,或者是一些家长因为教育方式有问题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采取打骂方式。这些儿童和青少年在观察父母的暴力行为后,认为此行为等同于发泄愤怒的正确方式,学习了暴力行为并且应用在学校环境下,就成为霸凌者。

另一方面,家长对霸凌现象认识不够,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之间打闹是再正常不过的小事,教育孩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和家长说被欺负的事实,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二)传媒因素

儿童和青少年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三观”,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例如,书籍中的暴力情节,电视电影中对暴力的美化和渲染以及网络中的暴力游戏。身心发展尚不健全的孩子们看了书籍、影音或网络游戏会觉得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是正常的。同时自身缺乏认识,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在学校里的某件小事可能就成为其霸凌的导火线,他们应用在媒介中学到的暴力解决问题方式而成为校园霸凌者。

(三)校园因素

校园因素分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同学之间的互相影响。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上学以后,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显著增加。教师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身心发展不成熟,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价值观,很容易模仿他人的行为。在中国大部分城市,虽然现在教师水平显著提高,但不排除个别教师对学生的指责、打骂现象。教师眼中的学困生,如果性格软弱、内向,则更加容易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四、校园霸凌行为的危害

霸凌是儿童和青少年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中国或者外国,农村或者城市,每个学校每个班级几乎都会有这种现象存在。因此有人觉得,霸凌是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霸凌可以让成长中的儿童变得更坚强,从而能更好地迎接成年后的生活。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霸凌行为对被霸凌者、霸凌者、旁观者和整个社会都有消极影响,因此霸凌行为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都有可能患有心理疾病,如焦虑、孤独、自残,甚至有自杀的想法。而霸凌者可能会在的道路越走越远,也可能因为控制不了自己攻击他人而抑郁。看到霸凌行为的同学会恐惧,心灵受到创伤。如果旁观者看到霸凌行为没有受到制止或惩罚,他们也有可能受到错误的引导而走上霸凌的道路。校园霸凌行为毁坏校园和谐氛围,影响儿童和青少年以后的发展道路,甚至可能引发自杀和犯罪,影响到家庭和社会。

五、对策与建议

校园本应该是培育祖国花朵的花园,教育祖国未来的地方。然而,校园内霸凌事件却越来越频繁,破坏了本应该是一片祥和的学习氛围。那么,究竟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对策能够解决校园霸凌呢?

(一)个人方面

首先,加强认识。研究显示,实施暴力的儿童或青少年自身并没有认识到暴力对他人所产生的危害,因而他们肆无忌惮地霸凌给他人带来伤害。因此,学生自己应该充分意识到霸凌行为危害的严重性,从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矛盾不再采取暴力的方式。

其次,青少年和儿童应该注重沟通交流。交流包括和同学的交流。当遇到矛盾时,要学会用语言表达,而不是采用暴力的方式;同时也要多与教师和家长来交流。如果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应该及时向教师和家长反映,积极沟通,寻求帮助。

再次,同W们如果看到其他同学被欺负,不应冷眼旁观,应该及时劝阻欺凌者,保护被欺凌者。校园环境需要所有人的共同维护,保护他人的同时也是保护自己。

(二)家长方面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家永远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父母是孩子最强大的后盾,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关心与教育。

家长应该时刻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力量。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更加自信自律,较少被欺负,较少欺负他人。家长要以身作则,坚决杜绝暴力行为的发生,以免孩子模仿学习。

家长应该尽量陪伴孩子,注意孩子所关注的电视、网络信息有没有不健康的内容。如果要观看含有暴力信息的内容,家长要陪同观看,并且教育孩子暴力行为是不正确的。

(三)学校方面

在反霸凌行动中,学校是最重要的一环。学校的管理者要正视霸凌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预防霸凌事件的发生。所有教职员工都应该为和谐校园贡献一份力量,加强对学生的关心,给予学生应该得到的尊重,鼓励儿童和青少年的多元化发展等。

学校可以设置一些课程,增强学生对霸凌行为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缺失是导致霸凌现象的原因之一。同时教师要告诉同学们,学校和教师永远是他们的后盾;告诉同学们“人善被人欺”,我们不可以欺负别人,但是也不能让别人欺负。如果有霸凌事件发生要坚决抵制,第一时间联系学校和教师来处理事情。学校可开通投诉邮箱。

(四)国家与社会方面

国家要完善制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惩罚霸凌学生,保护被霸凌学生来约束霸凌行为发生。

通过公益活动加强美德、公德教育。指出暴力的恶果,减少暴力文化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

互联网、手机等电子媒介,以及书报等纸质媒介,都会对儿童及青少年产生影响。因此,呼吁各类媒体对播出的内容、出版的书籍等严格把关,减少美化和渲染暴力对未成年人的误导。

国外也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例如,2003年9月,美国新泽西州制定反霸凌法规,要求学校采用反霸凌政策,处理霸凌和其他骚扰。“olweus禁止霸凌计划”要求任命反霸凌协调员,并建立学校反霸凌条例,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对霸凌的专题讨论。据统计,这项计划实施后,校园中的霸凌和其他行为减少了50%。设立求助电话是一种有效的措施。英国许多地方设立了针对儿童问题的热线,请志愿者和专业人士协助解决包括霸凌在内的儿童问题。

六、总结

不论被霸凌者有什么样的错,霸凌都不应该成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冤冤相报何时了?与其以牙还牙,不如手挽手,肩并肩,建设和谐校园。目前,校园霸凌事件还时有发生,希望学校、社会各方可以警觉起来,改进不足之处,帮助孩子们。

【参考文献】

[1]刘天娥,龚伦军.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9(04):80-83.

[2]吴志锯.合理、合法地制止校园欺侮行为[N].中国教育报,2007-07-12.

[3]张馨之.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青少年德育中的应用[D].烟台:鲁东大学,2015.

校园欺凌的想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学物理 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1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而不是培养专业工作者,是一种非职业性的、非专业性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和充实人文精神,而不是停留于获得有关的人文知识。

2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2.1 现代危机

21世纪是现代危机空前严重与爆发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民族残杀、生态危机、精神信仰虚无化等等,唯科学主义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恶化了科学的负面性,并成为构成危机的一个重要条件。现代危机的爆发不能完全归因于科学技术的使用,科学技术产生的效应终归在于人的思想,在于人对科学技术的把握和应用,这就与人的人文关怀、人文情感相联系,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人文思想入手,增强人类的人文情感和人文关怀意识。

2.2校园暴力及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

现在的校园暴力事件以及一些恶性的欺凌事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周围。校园应是学生增长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本不该为暴力、事件的阴影笼罩,可据有关方面统计,从90年代末到现在已出现了一个未成年人犯罪高峰,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未成年人犯罪增多,有些地区年增幅在 30%以上。虽然校园暴力及极端行为的产生原因不能全部归因于教育,但这从某些方面反映出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一些弱点,其中人文教育的缺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2.3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既注重培养受教育者成“才”,更重视培养学生成“人”。素质教育不是一种教育的分类,而是一种教育的思想。素质教育的第一个特征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尊与自信,这与人文精神关注自身的发展是一致的。所以,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应该从关注自我开始,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和独立性,这是学生学习和走向成功的关键。

3中学物理教学中融合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

3.1在物理学史的物理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

物理教学中涉及到的每个知识点都是科学家经过无数次的推理、实验而得到的,这种对于真理坚持不懈的追求精神以及推导过程中的一系列想法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教师要抓住物理学史背后科学家的可贵精神对学生进行讲解,以促进学生对于科学研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端正的态度,这在伪科学泛滥的今天显得格外重要。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不只是苹果落地那么简单。在研究中,他所得到的计算值与设想值存在一定的偏离,在质疑的情况下,仍选择不断地推理,并大胆设想地―月关系,才有了今天的万有引力定律。

3.2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

在实验中,除了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教师可以只是提出命题、目标以及实验的要求,由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设计完成,而不是简单地重复书本上的实验,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在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锻炼了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创新以及解决的能力。在相关的思考题上也应有足够的深度、高度能够引发学生深入地思考和解决,并且学会进行自我的分析与判断。在全班讨论实验结果前,先个别学生回答,然后再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不断地否定与肯定中提升自我。

3.3在物理知识的总结中进行人文教育

学习不仅局限在书本知识上,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指导生活、学习。在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认识、了解社会,不断地进行自我分析与判断,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将生活与物理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境呈现在课堂上,如在讲到电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可以引入生活中的用电安全问题:模拟营救触电人员的情境,强调注意事项并讲解相关的物理知识;在用电的时候如何操作,怎样安全用电等。这样使得书本的知识生活化、灵活化、立体化,同时也促进学生注重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使得生活更有知识性,知识更有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中学物理教学是高中学科学教程的基本项目之一,肩负着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重大使命。物理教学相比于其它自然科学课程,有其特殊之处,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塑造与学生行为相关联的人文素质,对此,一个可行的方式就是在高中物理教学环节上彻底融进完美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元素。

校园欺凌的想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童 倾听 生与死 教育 美国文学

美国作家尼基・洛夫廷的新作儿童小说《谢谢你,山谷》,用深沉、抒情的方式,将生死体现的举重若轻,使读者以局外人的身份,透过这份生与死并感受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一.死亡与不被理解

死亡是个哲学话题,文人的话题里从不缺死亡。儿童文学中也透露着死亡,作者本身对死亡描写的把握决定了小说的沉重程度。儿童文学中的死亡与的区别就在于“考虑到儿童的接受心理,作家在书写死亡时往往会对死亡的呈现样态和叙述方式作艺术化处理。他们常常将爱、希望和勇气,对人性的信任,对生命的热爱等正向、积极的力量植入儿童文学中。”[1]

《谢谢你,山谷》中,尼基・洛夫廷的描写就很微妙,既抛却了成人理解中的死亡,又混杂着真正的死亡。不过所有一切的罪恶都在书中被削弱了,带着由“死”为中心而发散出的种种表现,更多的是孩子们希望逃离由成人的“不理解”所汇成的死亡。你能在书中觉察到孩子们对真正的死的看法,也能体会到他们无人理解的敏感。

书中的山谷被那些不尊重自然,并且受到自然攻击的人称作死亡谷。男孩道格和杰克,就是其中两个。他们在山谷干杀戮生灵的事儿,因而永远被山谷驱逐。他们进入山谷猎杀了美洲鹫,于是被虫子蛰咬的浑身是伤。书的最后,道格和杰克在山谷里伤害了安妮,红尾鹰俯冲向杰克,美洲狮朝他们吼叫。死亡谷的魔法惩罚,其实是道格和杰克理应承受的罪责。然而,无论是鹰、美洲狮还是流血的安妮,在彼得他们未得到拯救之前,整个山谷的的确确就是一个死亡谷。对于道格和杰克而言,他们的死亡是面对着美洲狮追赶的恐惧。对于安妮和彼得,他们的死亡是无人相救的慌乱。

对于死,孩子们似乎没有仪式感般的恐惧。真正的死亡在书中有多处提及,安妮的癌症、道哥和杰克的枪。而在书的开头就说到彼得・斯通被响尾蛇缠住,一动不动地站了四个小时。死亡本不可怕,在孩子们眼里,最大的死亡莫过于他人的不理解,这使得他们每天都在这种死亡面前备受煎熬。约翰・洛克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2]教育的忽视,配成的是毒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彼得直面响尾蛇时,死亡离得很近,然而他对响尾蛇的害怕,立刻被下文中爸爸对他的不理解超越了。相较被毒蛇缠住,彼得绝望无助的重心更偏向于爸爸对他的一句“你太脆弱了”。他在意的是家庭给予他的、他认为的真正是“死亡”的东西――不被家人理解。法国荒诞短片《91公分之外》的最后独白这样说道:“他们不告诉你你有多疯,只告诉你,你迷失了自我,情绪失控,头脑出了问题。”不被人理解之后的否定,显然比孤独更可怕。正如书中安妮所说,死亡就是你不再是你自己了。而父母替他们做决定,不相信他们能做到,家庭的吵闹让他们不能自己思考,对一个孩子来说便是意味着死亡。

二.生与内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儿童的本身代表了“生”的希望。17世纪北美流传的儿童书籍认为“儿童生而有‘原罪’”,但很显然儿童是一种发展的、理性的存在。美国小说家霍桑就认为孩子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的好奇心是一种良性的冲动,并与学习能力相贯通。

山谷被彼得、安妮认作是魔法山谷,安妮在山谷里找到了“恐龙脚印”,也在山谷创作她过去从来不被允许的艺术。对于这些生机勃勃的儿童描写作者把握的很好,皮亚杰在他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提出泛灵论,即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4]。这就是书中消极描写被削弱的原因――儿童文学独有的、描写了儿童内心纯粹的内容,展现了他们对于一切事物的生命的理解。

对于彼得来说,所有生的希望都汇聚在山谷。他在山谷遇见了自称为祈愿女孩的安妮。安妮对于彼得来说就是生的力量,在她身上有种魅力,即对希望的追求。她其实就是彼得的希望,坚强又充满生机。更为重要的是,她懂彼得,理解彼得,愿意倾听彼得的故事。彼得好不容易遇见这样一个朋友,这样一个不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的安静和沉默,也能够理解那种在需要被倾听时被人忽视的心情。在彼得获知安妮要提前走时,他的无法呼吸更加表达了安妮对他而言的重要意义。

安妮这一角色是这本书的亮点,她不仅对于彼得来说是生,更是对她本身死亡的生。安妮患有癌症,相比起彼得的精神“死亡”,她更接近实际的死亡。即便她清楚得知道她的死亡,可她说她要成为艺术家,现在就做。这就是安妮的生。同样的,最后为了能让妈妈知道自己一直以来想被倾听的内心,她和彼得相约逃离去山谷,她渴望做真实的自己,而山谷给了她希望。就像美国电影《死亡诗社》里的孩子们,共同站在桌子上说道“噢,船长,我的船长”。尼尔在因父亲的严酷而支离破碎的诗歌戏剧的面前面对死亡。无论是彼得还是安妮,最后的出逃在孩子的眼里就是未知的死亡。但彼得与安妮的内心在山谷里,他们坚持地在寻找生命的真谛。《死亡诗社》的最后尼尔死了,基丁撤了职。《谢谢你,山谷》的最后安妮流血,生死未卜地被带走了。所有的最后都尘埃落定,但尼尔追寻了他的自由,安妮和彼得也因此倾听了自己,这是向死而生。

三.书中反映的一些现实问题

这是一本很奇特的书,写给孩子也是写给父母。在生与死、不被理解与渴望中反映着青少年的一些问题,还有孩子们内心的想法。最近几年随着亲子阅读作为一种家庭教育方法逐渐被重视,毫无疑问,童书不仅是给儿童看的,父母也能从中体会出一些教育方式。

首先,有关父母对孩子想法的倾听问题。小说中,父母的主观意识都过于强大。彼得的父母认为男孩子不适合安静,认为凡是不吵不闹地跑来跑去或不玩橄榄球的人都是笨蛋,想将彼得变成他们理想中的儿子。这就跟车链子掉了,第一反应是男生修而不是女生一样。而实际是,没有哪个责任是一方独有的。每个孩子都不同,与众不同不是坏处。父母的倾听可以帮助孩子变成孩子们自己想成为的人,用他们自己的思考方式思考、用他们自己的说话习惯说话。

其次,家庭矛盾问题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根据调查,家庭环境有问题的孩子的犯罪率更高一些。所以家庭这一整体对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难想象道格和杰克的家庭是怎样的,疏于管教并且暴力教育,没有让他们从小意识到生命的宝贵,这才导致了他们偷窃、欺凌和残杀动物的习惯。成人需要做的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5],只有反复地强化儿童对于规则的印象,才能使规则变成行为习惯。毫无疑问,父母充当了不断强化儿童印象的第一角色。

最后是校园欺凌。别人欺负的就回击回去这种教育方式,其中的问题在书中都表现了出来,彼得的遭遇应该就是真实的写照。反击了会认为你更有趣,从而欺负得更狠。又或者不敢跟父母说,因为被对方父母知道后,固然会被教育,但那只是菏钡模之后会被欺负得更厉害。这也暴露出了教育的弊端,应与以上提及的问题相联系看待。

四.结语

在孩子们的眼里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不能被准确定义,作者把这些写得随意却很深刻。对于生,不是单纯地生存、活下去,而是更多地反映了孩子们内心的所求。对于死,亦不是纯粹的身体的死去,还有精神上,父母的不理解而造成的精神死亡,以及另外一些丑陋的教育思想。在这本书里,是在告诉孩子们坚持自己,同时学会沟通与反抗。也是在提醒父母,要时刻倾听孩子们不同于成人的世界,并学会如何教育孩子。

参考文献

[1]徐琰.论儿童小说《天蓝色的彼岸》《我飞了》中的死亡叙事[J].南京师范大学.2015

[2]Dedication: To Edward Clarke of ChiPley, Esq. http: bartleby. com 37/1/1002. html

[3][美国]尼基・洛夫廷著.朱菲译. 谢谢你,山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