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本研修具体措施

校本研修具体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研修具体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本研修具体措施

校本研修具体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农村校本研修思考

随着“轻负高质”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如何做到减轻学生负担而又要提高教学质量就摆在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怎样才能做到“轻负高质”呢,关键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而教师专业发展关键靠校本研修。所以说校本研修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现实需要。但是根据笔者在农村学校工作多年的经历,农村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状况并不理想,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根据平时的观察和调查,就农村学校的校本研修的现状和对策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农村学校校本研修的现状

1、农村学校教师的校本研修主动意识不高,产生厌倦情绪。目前,农村学校的教师对校本研修意识比较薄弱,缺少主动对教学研究的意识,很多教师习惯于“你说我做”的被动情况,缺乏主动性。有些老师对于学校要求的校本研修工作,缺乏认同感,往往有一种消极心理甚至是抵触情绪,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这上面,甚至把校本研修当成是额外的包袱,认为校本研修只是形式,起不到提升的作用,只是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产生了厌倦的情绪。

2、农村学校办学规模小,校本研修时间难以保证。农村学校办学规模普遍较小,教师编制紧张,教师负担普遍很重。农村完小都只有六个班级,十一个教师,而且多数学校教师专业不平衡,教师需要兼任多门学科,导致教师自己所学专业得不到发展,同时还要去学习非本专业的学科教学。如其中一位美术专业教师除担任全校的12节美术课外,还要担任一个班级的语文课。同时教师还要去应付各种考核、评比、检查等等,客观上让校本研修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3、农村学校校本研修流于形式。农村学校教师的校本研修活动有为着学分而去参加的现象,同时活动形式单一,活动过程流于形式,没有统一的主题,没有真正讨论研究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的活动无非就是上两节经过多次演练的公开课,然后任课教师谈设计意图,接着教师点评(大部分教师没有发言可能也不敢发言),最后专家总结引领。这样的课堂不真实,反映的问题不客观,教师的参与面很窄,同时教师也没有带着问题去参加活动,这样的活动不能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4、农村学校校本研修与教学脱节。校本研修存在与校本研修脱节现象,具体表现如下:(1)校本研修课堂是经过千锤百炼后的演示,不能很好地反映平时课堂的真实情况,与现实是脱节的;(2)教师的问题意识缺乏,课题意识淡薄,教学过程是一套,校本研修是另一套,不善于捕捉研究的课题;(3)教师缺少对具体问题的深入、持久研究的意识,往往是参加活动时有所触动,活动结束后是一动不动,没有很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对问题的研究缺乏耐心和恒心。

二、农村学校校本研修的对策

1、提高教师参与研修活动的自主意识,培养教师研究的乐趣。校本研修的实质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利用研究的成果,创造性地提出和制定可操作的方案、计划、对策和建议等。校本研修的关键是要培养教师的研究乐趣,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因此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丰富活动内容,做到过程到位是实施农村学校校本研修计划的前提保障。学校要克服形式主义现象,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在引导教师确立正确目标并实施鼓励措施的同时,还应深入了解并尽力满足教师的各种正当需求,因为满足需要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源泉。校本培训要充分考虑教师的不同需求,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让培训满足教师对自我发展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并通过适当激励措施从而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让教师真正成为校本培训活动的主人。

2、创新校本研修的模式,提高研修质量。由于农村学校的规模和条件的限制,一个年级也就一个班级,无法开展集体备课和同课异构等形式的研修活动,所以我们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将我们街道规模较小的几所学校组成一个研修共同体,将不同学校的相同学科的老师分成一组,分别由一所学校负责一个学科的研修活动,每次活动要求事先确定主题,并结合学校现有的课题制定实施方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组织研修共同体的活动,这样就解决小学校无法开展活动的尴尬,通过这一措施,各个学校集体备课和同课异构活动也就开展的有声有色,教师参与的兴趣也较高,效果良好。同时我们要求各研修共同体可以适当减少活动的次数,但要保证活动的质量。这样较好地解决了学校教师的工学矛盾,同时又能通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对话、研讨、交流与合作,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3、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拓宽专业引领的渠道。一个学期通过一两次参加区域内规模较大学校研修活动,学习他们一些成熟经验,听听区域内骨干教师的上课和评课,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实践专家”现身说法,为教师树立身边的榜样,因为这些教师的经历对普通教师来说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运用于教学实践。其次,学校要积极主动争取专业教研人员的支持,努力与他们取得合作,积极争取利用学校外部条件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校本研修具体措施范文第2篇

上学年,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是:校本教研工作的实施;构建《体育与健康》大课程体系,促进校内外一体化研究的课题结题工作;“中学生素质发展的督导评估管理机制研究”课题的结题工作。从这三项工作来看,主要存在一下问题:学校校本教研基本工作形成四大板块:展示自我活动(教研组为单位,主要通过校本研讨课为载体实施)、帮扶活动(师徒间,主要通过师徒听课评课,检查教案来实施)、校际交流活动(学校之间,主要通过进修校的教研活动来体现)、德育社区实践活动(学校德育处和社区之间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来体现)。但在开展的活动中,明显感觉,研讨课准备不够充分,上档次的,对教学产生较大影响的课不多。师徒帮扶活动,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想得到,做不到,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的有效培养机制没有真正发挥预期作用。校际交流活动,以研促教的作用不够强,对别人学校的好的东西缺乏内化和创新。学校时间安排太紧张,很多计划实施的东西没有真正实施,只停留在纸面上。课题管理工作欠规范,研究人员研究过程比较单薄,所以跟老师的感觉虚假东西太多,成果谈不上推广。

二、指导思想:

以区教育局、进修校的科研工作计划和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本学期加大科研力度,健全制度,落实措施,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深化《开展城市、农村等不同区域以校为本教研活动运行机制、模式与行为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和学校校级课题申报实施工作。让每个老师都参与科研,通过科研真正体会到科研对教学的帮助,真正让科研走入教师教学实践中。

三、工作目标:

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简化理论要求、步骤,使每个教师科研工作可操作。减少老师对科研的神秘感。

四、本期科研室主要内容:

1.结合发现的问题,对陈家桥中学校本教研制度作出修改和宣传。对校长、主任校本教研工作制度进行探索、实践尝试。对我校基本形成的校本教研,四大板块进行必要完善补充。

2.结合学校校情,自选课题进行小课题研究,以锻炼学校科研力量。

3.对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通过例会和检查,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设想协助学校各科室,通过校级骨干教师的评选、教学质量评价奖励方案(横向、纵向比较),和三年级中考奖励方案。把老师的心思吸引到教学上来。真正体现优劳优酬。鼓励大家成名师。

4.加强处室协调工作,科研室、教导处、德育处密切对教学秩序的常规管理加强过程检查,真正发挥过程管理的作用,特别是平行班的教育、教学发现的老问题不停留在口头上,拿出具体的整改措施。边实践边整改。初一年级由蓝正国负责教学管理,初二由王明全负责教学管理,初三由彭兴负责教学管理。各年级围绕各自工作重点实施具体工作。

5.简化过程,强调实效,制作陈家桥中学校本教研工作手册〔个人研修计划、研讨课教学设计、课堂片段实录、教学反思评价1231(一条最值得借鉴的优点、两条突出问题、提出三条建设性意见、一条大家共同研讨的问题)教学研讨中心发言人发言稿、半期、月考、期末质量分析、校际交流活动记录和反思、帮扶、校本教研总结〕

6.规范课题过程管理。制作陈家桥中学课题工作手册,使课题管理逐渐有序。

7.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和》的结题工作。

8.继续开展教研组为单位,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研究活动。

9.协调进修校学科教学研究活动,做好九镇的校本教研辐射工作。

每周、每月具体工作见周工作计划表。

校本研修具体措施范文第3篇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4月29日,迎着煦暖的春风,北街实验学组织召开了“西峰区‘优秀校长+’中考备考策略的实践改进研修”活动,为春日的校园又增添了一抹绿意。

研修活动由北街实验学校拓俊儒校长主持。来自肖金中学、什社中学、彭原初中、野林初中、地庄小学、北街实验学校的校长和教学负责同志共13人参加了会议。

肖金中学刘志科副校长首先对九年级摸底考试成绩从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分享了备考策略:一是细抓教学常规,做到“四个结合”;二是分层实施备考,做到“四个”跟进。随后,他就示范引领、培优补差、家校合作、教师队伍建设等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做了探讨交流。

什社中学齐永杰校长从通报成绩入手,深刻剖析了影响质量提升的原因,并结合校情和工作实际,就重视课堂效率、抓好毕业班班级管理和教师业务成长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描绘了学校发展愿景。

彭原初中王平主任在会上通报了七科生均成绩、各科成绩及排名,并从六个方面交流了备考策略。一是营造氛围,鼓舞士气;二是表彰先进,比学赶超;三是研究真题,精准备考;四是分析成绩,直面差距;五是培优补差,全面提升;六是惜时如金,分秒必争。在问题探讨环节,她提出的分层教学、“教师下题海,学生泛轻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措施发人深省。

野林初中刘志海主任结合学情,分析了成绩,并从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深入研读中考试题、理清复习思路、抓常规重落实、抓课堂提效率、强化解题规范训练、重视方法指导等七个方面介绍了备考情况,阐述了物理、化学、政治、生物、地理学科进步的原因。

北街实验学校刘涛副主任介绍了九年级的基本情况,通报了成绩,汇报了备考的具体措施,并就培优补差、缩小学科差距、强化学生养成教育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最后,拓俊儒校长做了总结。他提出,中考备考究其根本,就是要解决方向和方法两个层面的问题,“优秀校长+”联盟学校要在管理、教师、学生和家长这四个影响质量提升的因素上下功夫,做文章。管理层要熟知政策,了解动态,把握方向,教师要愿教、会教、教好,学生要愿学、能学、会学,家长要愿意支持、会支持学校工作和学生学习,只有做到这些,质量提升就会指日可待。(总结图)

校本研修具体措施范文第4篇

旬阳县是全省第二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县局根据省教育厅课改的精神要求,对全县进入普通高中新课改的实验学校提出三类不同要求,其中第三类要求是每一所进入课改的普通高中必须达到的,这也是我省2007年秋季普通高中获准招生的必要条件,目前对于能够达到第三类要求的学校,要努力创造更有利于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条件和设施。全县如今共有单设高中四所,旬阳中学为省级标准化中学,蜀河中学、赵湾中学、神河中学为市级标准化中学.根据省厅准备工作实施意见要求,结合全县的实际情况,把旬阳中学、蜀河中学按省一类新课改实验学校要求准备,赵湾中学、神河中学按省三类要求准备。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课程改革准备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展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复杂系统工程,也是一项业务性很强、要求很高的工作任务。前期的准备工作必须面面俱到,只有未雨绸缪才能走到最后,为此,县里精心安排,细分明则,及时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任组长,县办公室主任、教育局局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课改的目标、任务。层层落实。将每一个环节紧密相扣。每个高中学校是实施课改的主体,是课改的前线,学校相应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课改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责任到人。县局提出的关于实施课改实验学校的不同要求,是根据每个学校校情而定,旬阳中学按照省级一类实验学校标准实施。要求达到普通高中新课改的第二类要求;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开设各学科标准所要求的全部必修课和选修课;基本按照学生选课要求开设高质量的选修课程,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或优势研究性学习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学校具有学生跨班级选课的学习条件,开班人数最低可少到30人,同时能允许部分优秀学生跨年级选课;学生三年中获得的选修学分高于36个学分,其中在选修课程(一)中获得的学分高于28个学分,在选修(二)中获得的学分高于8个学分;教师能正确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组织课程教学,学生普遍学会自主学习和有选择l生学习;新课改所需要的条件资源要完善,素材资源要受到普遍重视和利用,学校要拥有能不断更新和服务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校本培训教学研究制度成效显著,教师能够积极合作探究,反思教学能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而赵湾中学和神河中学要能达到普通高中新课改的第三类要求,按照省级三类标准实施,高一年级学生人数在56人以下,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施)》开设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全部必修课和40%的选修课程(一)。满足学生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和在选修(一)中获得22个学分;学校开设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能满足学生在选修课程(二)中获得6个学分;参与课改的教师全部参加新课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能够承担普通高中新课改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要建立教师全员参与的校本教学研究制度,活动能正常开展,建立全面实施学业成绩与成长纪录相结合的学生综合评价制度,稳定秩序。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做好学习宣传,为课改实施奠定思想基础。旬阳县教育局积极宣传新课改的理念和措施,让课政深入人心,形成舆论氛围.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家长会、校园广播、橱窗、宣传标语、校园网等多种途径宣传课改,利用县中考、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与课陡接轨的机会进行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时课改有更深地了解,取得更大的支持。同时以加强对教师新课程改革理念学习为重点,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部关于新课改的重要文件和资料,让每位教师从心理上接受深改。

组织学习考察,制定准备工作方案,确保课程改革有计划实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自主探索与发展过程中也应该借鉴别人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去年9月中旬,县局组织各高中校长、教研室主任赴海口进行实地学习考察,重点了解国家首批高中课改实验区新课改组织与推进的基本思路、方针、规划与策略,了解新课改实施中的教学管理与评价、课程结构的划分及学分的赋分与分配、校本研修课程资源开发及选修课程的开发等情况,学习实验区的典型经验和防止陷入误区的措施。这次考察学习。为本县课改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增强了搞好课政工作的紧迫感和自信心。在结合考察学习的情况后,县局制定了《旬阳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准备工作方案》,明确了全县实施课改的指导思想、目标、类别要求、准备工作阶段任务和实施课改的保障措施。各实验学校根据本较实情。制定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工作方案,重新思考课程设置方案,体现学校的自主特色,注重加强对课程资源建设,选择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宜的选修模块,从目前情况看。各校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准备工作状态。

以条件性资源建设为重点,加快高中建设与发展步伐,为课程改革准备提供物质条件。2004年秋季以来,旬阳县教育局依据本县高中阶段中、长期发展规划,按照普通高中进入课改的类别要求,加快普通高中建设步伐,发展优质高中,抓硬件建设、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整体办学水平。首先,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倡导和支持各学校通过争取财政支持、向银行和教师借贷资金、吸引私营业主投资等途径,更新办学设施,突破发展瓶颈。县局十分重视均衡发展、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在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始终!坠持农村高中和县城区高中同步发展,旬阳中学建成市、省级标准化高中之后,其他三所高中都相继建成了市级标准化中学。课改准备工作开展以来,县教育局在项目安排、资金筹措、人员配备以及招生生源等多方面都重视了均衡支持、均衡发展。正是长期坚持均衡发展不动摇,全县4所高中办学质量不断同步提升。目前,全县建成标准化物理实验室7个.化学实验室7个,生物实验室3个,音乐教室2个,美术教室3个,体育器材室5个,图书室4个(图书105万册)。电子阅览室3个。计算机教室7个,多媒体教室3个,投影仪44台。建成3个校园网,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达150多人,设立学校教研室1个。3所学校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为课程改革准备进入全面实施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坚定不移地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目前旬阳县教育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做充分准备,集中精力抓好样本校建设,积极发挥该校在课改实验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带头参加办各种课改活动。承担实验课题,力求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使其成为全县课政实验的研究基地、攻坚基地、示范基地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基地.。县局运用“全员培训”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邀请省市教育科研专家到本县举办讲座。提升全体教师的新理念,增强课改研究意识和能力,组织一部分教师走出去进行考察学习,并且在县师训教研中心设立高中教研组,考核评价制度的建立有效的促成融劢竞争机制,教师管理和教学管理相结合、多形式培训等这些有效途径都将不断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优秀化进程。

校本研修具体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实践;反思

“国之本在教育,教之本在教师”,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优劣。在当今终身学习化社会,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完善教师教育培训体系,推进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教师专业化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渠道之一,有关专家认为,教师继续教育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要使教师体验到幸福,因此,在继续教育中我们必须不断研究课堂教学的问题、教师需求,使教师成为培训的主体,才能达到培训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培训机构要创造条件,充分展示教师的才能、智慧,使教师在培训活动中不仅发展自己,欣赏自己,而且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如何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改变“培训导向与教师意愿脱节;培训内容与教师需要脱节;培训初衷与培训效果脱节”的现状。本文立足于教师进修学校这样一个培训平台,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进行思考,寻找培训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改进培训策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实践思考一:目标明确,措施到位,是提高培训效果的支撑点

教师的在职继续教育被视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师资培养上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化的发达国家,对于教师进修的关心甚至超过了教师的职前培养,多个国家政府都通过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文件等使教师的在职进修法律化、制度化。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逐渐加大了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改革力度。政府和相关机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教师培训的管理措施越来越完善,课程教材建设也越来越到位,为继续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证,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昆明市呈贡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先后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呈贡新区中小学幼儿“园丁工程”实施意见》、《呈贡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呈贡县新一轮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所出台的意见、方案、管理办法中,均依据国家、省、市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区教师队伍状况,提出培训的具体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培训管理。要求教师全员参与继续教育,进行年审管理、学分管理和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通报制,有明确的学分要求,建立教师培训信息库,教师培训档案规范收集整理。另外,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曾列入县“十一五”规划,现列入教育局的“十二五”规划中,每年的培训有计划、实施要求,并列入教育局对中小学幼儿园的主要目标管理、常规管理考核中。以上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实践思考二、联系实际,转变理念,是提高培训效果的着力点

理念影响乃至决定着整个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成败,确立什么样的继续教育理念,对于教师继续教育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培训中必须确立“师本培训”的理念。师本培训的“本”,第一层含义:以教师为本,即在培训中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要求进修学校在培训中关注教师的境况,尽量不侵占教师的休息时间,考虑工学矛盾。要尊重教师的人格,承认并重视教师个体所拥有的背景和经验,多些人文关怀。事实上的培训模式有一个弊端,就是仅仅把专家的经验作为培训的资源,忽略了教师不是零起点的实际。鼓励和吸收受训人员参与到培训过程中来,包括确立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法和组织培训过程等方面。

师本培训的“本”的第二层含义即是以中小学为培训基地,面向基层,下移培训阵地,深入学校、课堂,使培训之根深深植入中小学的教学沃土。对进修学校而言,要了解教师的需求,要送教下乡,要调查选课,要重视网络资源。探索建立促进教师自主学习的“课程培训超市”,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教龄、不同职称等教师的特点、需求和问题,开发培训课程,由培训部门提供自上而下足够数量的培训菜单和切实可行的培训项目,然后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对选择结果进行分析,然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

实施好这个“本”,关键是解决好培训与课堂教学之间的结合点。所谓结合点,就是进修学校的培训要“沉”下去,改变费劲口舌开讲座搞课展的旧范式,应落实在对课堂常规的准确诊断上。这种课有别于优质课评比或观摩,而是在原汁原味的普通教师教学过程中,自然地显现亮点、暴露缺点,培训者和受训者围绕着教学的全过程,在多边的互动中进行教学诊断,在平等对话中揭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呈现出教学真的本色。只有培训者真正沉到一线的课堂教学中,和一线教师打成一片,做到水融,培训就会在一线的课堂教学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实践思考三:专兼结合、优化师资,是提高培训效果的突破点

教师继续教育作为一种高起点的高水平教育,对培训师资有很高的要求。区县教师进修院校“小集体、多功能、大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其师资胜任工作的基本要求:精干、多才、博学。培训者要具备以下的基本素质 :深厚的教育学理论和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一定的教师教育的基础和经验;了解教师的工作、教学状况及基础教育的目标任务;对教师培训工作有实践和研究,善于总结和反思;将培训实践与工作研究结合,既是培训者,也是研究者,更是指导者;组织、协调、交流能力,人际沟通技巧等。但结合现实来看,培训者的“跛腿”现象是进修学校所面临的一个尴尬问题,缺少那种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比较熟悉学科的“综合型”的培训者。云南省曾针对区县教师进修院校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过调研,调研发现: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们在学术研究、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大多数进修学校还较少能独立完成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实践意义且带有全局性的教育实验研究或教改项目;没有建立或开发出在全市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培训课程,公开出版的教育教学专著也不是很多,许多区县几近为零;培训者没有受过系统培训。要克服“跛腿”现象,打造复合型“一专多能”的师资,仅靠大学培养是不可能的,靠基层学校输送也是不现实的,唯有在进修院校的工作岗位上,经过主客体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为此,在教师进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上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考虑:“教育者必受教育”,进修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 鼓励培训者参与省、市、县、乡、校多层次的学习研究活动,从培训经费、时间上给予保障, 建立进修学校教师聘用、考核、进修培养、学术交流、蹲点深入课堂一线的实践、分配制度,从专业理论、现代教学技术、课堂教学研究等方面提高师训者的素质。

实践思考四:形式多样、研修结合,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制胜点

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有着较为广泛的理论基础,如终身教育理论、成人教师学习理论、教师个体知识论等。从教师学习的特点来看,正如吴卫东指出:教师的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基于情境的学习,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应,是在实践共同体背景中进行的,是过程反思的学习。为了鼓励教师的探索和创造,努力适应培训对象的多种需求,必须灵活机动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基于实践,有效的培训形式可以归结为这样几种:一是个体自主学习式。倡导阅读,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培训中有自主学习的课时要求,安排学员阅读有关教育教学专著,写学习体会,适时组织开展互动交流研讨。二是专家引领,对话研讨式。聘请特级教师开展专题研讨、教学实践、对话交流,将理论与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外出考察开阔视野式。在校长、骨干教师等培训中适时组织到办学好的学校考察学习,开阔眼界,学习先进的理念与好的管理、教学方法。四是行动研究式。骨干教师培训的集体备课、磨课,新教师的磨课活动,理论和实践有了更好的结合点,加速了教师成长的步伐。五是城乡互动,合作发展式。新教师培训采用“师带徒”,学校按进修学校培训计划要求为其安排指导教师,为指导教师颁发聘书,签订师徒责任书,强化责任意识。校本培训中强带弱,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城区教学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上示范课,开展讲座、研讨交流,带动乡村教师发展。六是重心下移、送教上门式。具体采用现场研修、专家点拨等形式指导教师研读教材、开展有效教学,现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七是网络远程教育式。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将集中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采取混合学习模式,开展大规模的教师培训。

从基层学校开展的培训来看:第一,充分发挥呈贡大学城的资源优势,聘请大学专家教授开展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师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题讲座。第二,请进来,依托名师、名校,组织“手拉手”活动,促进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发展。聘请特级教师现场研讨、指导解决问题,平时教师们深感困惑难于操作的许多教学实践问题迎刃而解。第三,走出去,内外联动,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培训活动。适时到办学有特色,教学质量高的学校观摩学习。第四,培训活动与学校日常工作整合,紧紧围绕“教、学、研、训、管”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开展活动。第五,针对校点分散开展集中专题学习、多种竞赛和分片区教研活动。一所学校曾以“专家引领,有效解决问题”为主题,组织教师寻找教学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分完小、学科教研组、中心教科室进行研讨,集思广益,从实践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再次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及困惑,邀请省、市教学专家到学校给予现场指导。教师的说课、做课、评课、理论提升、专题讲座等系列研修活动,从始至终得到了专家的有效指导。这一培训针对学校教学现实问题进行研修,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收效大、提高快,深受教师们欢迎。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任重而道远。教师进修学校应该在深入研究基础教育一步城市化的办学规模、教学管理模式,继续以教师为本,努力服务于中小学幼儿园,从“教师需要”、“教师参与”切入,力求体现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以质量求生存,以学习求发展,努力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教师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立交桥”,促进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 教育部 关于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2011

[3] 教育部 示范性县级培训机构评估.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5)

[4] 教育部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1999

[5] 林樟杰.教师教育体制机制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