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俗文化的认识

民俗文化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俗文化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俗文化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化;提升;市民;人文素质;对策分析

二十一世纪初的十几年注定将是中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时期。在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城市GDP迈上千亿乃至万亿台阶的同时,城市化或城乡一体化中过多注重“物”的建设而缺少“神”的积淀现象过犹不及。概括起来大致表现为:以城市建设来判断城市化程度,把经济总量作为衡量现代化的水平,城市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没有同步提高,政府在城市化推进中存在“缺位”与“越位”共现的情况。其带来的后果是:作为城市化的主体和受益者的广大市民,他们的价值取向、行为习惯、道德水平、社会风尚没有相应提升;作为城市化的标志和目的,改善民众生活质量,公共卫生、社会文化、教育水平、科技创新、环境质量、文明习俗不能随之提高,进而导致市民素质无法与城市发展协调一致。市民素质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精神体现和品位特质,是鲜活直观的“城市名片”,也是城市文明的灵魂和载体。市民的言谈举止和素养内涵不仅体现着城市的整体面貌,还展现着城市的精神追求,也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

一、市民人文素质与城市发展的互动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是人,发展的主体也是人。即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又依靠人的全面发展。城市要实现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市民的人文素质提高。城市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市民生活的改善,市民文明素质的逐步提升,是城市化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其中最主要的是人自身的和谐。文明素质促进和谐,和谐推动文明素质提高。人与人及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实现人的和谐,在于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程度越高,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就越高,城市社会就越和谐。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作为一个智慧动物,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主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包含爱与被爱,归属与领导)、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如果能达到这个高级阶段,就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文明素质。市民的文明素质,是城市化的具体表现。一个城市仅有现代化的城市物质条件,没有积极健康的文明素质内涵,这个城市的现代化就是残缺的、无法持续的。发达国家城市化成功的范例揭示:一个国家或城市能够引进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优秀的管理、实用的体制、良好的教育制度,但是却无法做到通过引进来提高人的素质。并且,人的素质的提高、市民文明程度的优化,会促进资金的引入和技术的改进。人的素质提高不可能伴随城市化自然产生,应当组织多种要素持续建设、精心培育才会有所收获。不管是作为城市“形”的外在建筑,还是作为城市“神”的内在品质,无不凝聚城市的发展理念、特色品味和历史文化。市民素质代表着城市的发展高度,同时也影响着城市的走向,决定了城市的未来。

二、营造文明社会生态。

犹如自然界生物相互依存、循环往复形成链条式的生态网,社会领域也会自成体系构建彼此影响的社会生态网。各种文化形式、道德素质、风俗习惯、历史传承构联成文化链或社会生态之网,市民素质要得以固化,形成常态,就应从营造文明生态做起,把文明环境建设作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社会基础,逐步提高市民社会公德意识,形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社会风尚,共享文明创建成果。要克服就事论事短期行为的思想,做到文明素质提高要凸现普及性,吸引最普通的市民参与进来。市民人文素质的生命力就是群众性,它诞生于群众的迫切需求之中,成长于群众的积极参与之下。如果将其贵族化、形式化、繁琐化,无疑就将断送它的合理性甚至生命。一定要放在与市民利益密切相关、为群众所欢迎的需求上。要把市民的要求作为出发点,把市民的期望作为第一选择,把市民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首要标准,文明素质提高活动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群众性文化活动由于自发性强,受益面广,能让广大市民在喜闻乐见中接受教育,进而形成文明的社会氛围,市民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在启迪感悟中净化心灵。本着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喜闻乐见的原则,积极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送书、送文艺演出、送电影等文化下基层活动。举办书法、美术、摄影展、城乡艺术月活动,吸引群众的参与,展示群众的艺术才华。这些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变抽象教育、灌输式教育为形象教育,寓教于乐,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对群众进行引导、熏陶和渗透,影响和更新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民俗文化的认识范文第2篇

1.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伴随社会民众日常生活、生产劳作在民间自发形成的通俗文化,主要由民俗文化、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三方面构成,并以民间传说、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表演艺术、民间音乐、戏曲、民间舞蹈等多元形态呈现。广义上,它包括反映某一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具有自发性、传承性、通俗化、程式化及实用性和娱乐性等特征。民间文化的传承,一方面依托于“有形”的文化遗产,如文物、古迹等。另一方面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即我们常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精神、经验的传承与文化流变。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它以丰富的形态呈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世代相传,具有典型的民间文化特征,不仅包含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还涵盖与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虽然它不等同于民间文化,但对于民间文化内容与形式却有着更生动的诠释,民间文化形态因此而更加丰富。无论是考虑民族精神的发扬,还是传统技艺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体现出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2.苏州非遗资源现状分析

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该地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苏州对于非遗保护工作非常重视。一般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主要包括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相关责任保护单位三个方面。目前,苏州的非遗项目在各级名录中拥有世界级6项,国家级32项,省级79项,市级159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39人,省级95人,市级334人。此外,还有多个县区级非遗项目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有影响面广的,如昆曲、古琴、端午习俗、苏绣、苏州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苏作明式家具、吴歌、宝卷、庙会等;也有不同辖区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如桃花坞木版年画,?f直水乡妇女服饰,常熟的虞山琴派、红木雕刻、花边制作技艺,昆山的昆曲、周庄水乡婚俗、锦溪宣卷,张家港的河阳山歌、河阳宝卷,太仓的江南丝竹、滚灯、七夕节等,不胜枚举。通过对苏州地区非遗资源进行简单梳理,可以发现该地区非遗文化涉及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活动、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医药等多个领域,内容错综复杂,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首先,一些项目起源或发祥于某一市镇、村落,最终对整个地区产生深远影响,区域内的文化传播与相互交融共同构建了具有“苏州风貌”的民间文化。精致的江南水乡建筑,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精细雅致的“苏绣”,轻快优雅的江南丝竹,委婉动听的吴歌……勾勒出人们对苏州的基本印象。其次,本地区的所辖区县、乡镇几乎都有来自于民间的文化项目,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地方习俗的差异性,让该类项目更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再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百姓生活方式的活态呈现,也是时代精神的历史印记,因此,该区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反映在百姓生产劳作、文化娱乐、教育、信仰的各个方面。人们生活方式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导致民间文化资源以非遗项目的形式大批进入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被“保护”起来,但是仍有一部分至今还活跃在百姓生活中,只是尚待发掘。

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到苏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之广、门类之多及根植民间的深度,决定了民间文化的丰富性,体系相当庞杂。民间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自发形成相应的传承体系保证其更好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吐故纳新、不断变革的过程,而这一体系的正常运行是与农耕社会相适应的。如今,科技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已经没有优势,随着人们传统意识观念逐渐淡化,民间文化及其传承体系面临巨大冲击,各地日益兴起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折射出民间文化资源的濒危境遇。虽然,不乏一些关心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提出建立资料信息库、文化保护机构等方式进行抢救性保护,也颇具成效,但还无法彻底解决民间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之间的矛盾。从保护民间文化的生命力来看,更需要一个内在的、自发的、动态的发展环境解决根本问题。

二、由人文教育看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教育的意义

民间文化是原生态的,有着自发性、传承性、程式化等特征。而实用性、娱乐性及教化功能则是它传承与发展的价值所在,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如果要寻找与其对等的、动态的发展路径,笔者认为“高职教育”是比较适合的,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人才培养正体现出人文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人才来说,不仅需要掌握娴熟的工艺技能与操作技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这也是人文教育的灵魂所在。

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很多受到欧美国家的影响,这种强调“理性”与“实证”为基本理念的教育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另一方面很容易将教育活动停留在“解决技术”的层面,对实用、效率的追求导致对目的过度关心而忽视对过程的思考与批判,这一点违背了人文教育的初衷。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强调个性凸显、潜能发挥和自我创造,这样的教育历程是以“人”为主体,现有教育体制与人文教育在观念上的冲突造成了人文教育更容易从民间汲取力量。艺术设计教育非常重视创造力培养,因此,将来自民间的地方传统文化注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不仅是对教学资源的丰富,更是人文教育的潜移默化。

人文教育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并不代表只停留于思辨的层面,韦政通先生在《人文主义的力量》一书里提出人文教育“体验重于思辨”的主张,目的在于强调人文教育的意义。人文教育不应是知识的灌输和理论思辨的训练,更重要的在于通过体验培养通识与文化涵养,不断激发人的内在潜能。而“体验”依赖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所处的人文环境。高职教育强调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此类教育实践正是以“体验”方式进行的,既包括对人文知识的吸收,对文化的情感体验,又包含我们一直强调的动手实践和实验创新的体验。体验是实在而生动的具体经验,不仅是艺术教育实践的重要方法与途径,由体验产生的反思,对经验的抽象化与概念化反过来又是对文化的一种归纳、继承与创新。可见,深入发掘民间文化资源,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教育,对二者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立足于高职艺术人才培养的苏州地方文化资源开发

1.苏州民间文化保护与高职艺术教育本土化

目前,苏州地区拥有高校22所,其中17所为高职院校,大部分都开设有艺术设计类专业,高职艺术教育在地方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一席。扎根于苏州底蕴深厚的文化土壤,对于本地区高职教育实践和人才培养而言非常重要,区域民间文化的介入为其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方法和实践平台。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不是狭隘地借用民间文化资源进行简单的知识传授,如前所述,它体现出人文教育的典型特征,因此不可孤立存在。从区域文化保护层面来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还承载了相应的社会责任。就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间文化资源逐渐被一些高校引入课程教学与研究,苏州地区已有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将地方文化引入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作为一所专业性很强的艺术类高职院校,该校依托教育基地、研究所、校企合作等平台,集中对桃花坞木刻年画、苏绣等本地非物质遗产进行发掘、传承与研发,并以“跨界”形式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成效显著。可见,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本土化有助于区域民间文化保护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然而,个别院校成功经验并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高职艺术教育本土化,要做到有效的“民间文化保护”,需要更多院校参与进来。在苏州地区其他高职院校中,很多艺术设计类专业设置显得较为功利,造成专业缺乏应有的个性特征和地方特色而缺乏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地方民间文化、人文环境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文化保护与传承角度看,高职教育相对于其他类型教育具有一定优势:其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有利于解决本地民间文化资源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民间文化,尤其是民间工艺之类的非物质文化基本以“言传身教”方式进行传承,传播面较窄,有一定局限性,导致地区的非遗项目覆盖不全等问题。如吴中区光福镇的冲山佛像木雕制作技艺有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家族式的传承方式使其产业相对集中,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也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还未列入非遗保护项目,大概取决于人们对该项非物质文化的认知程度,更多人或许还停留在“知其名,不知其形”的层面。因此,将这类具有地域特色而濒临失传的技艺作为教育教学资源引入高职艺术教育丰富了地区非物质文化的传播途径。另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高职院校关注的热门话题,正是对传统技艺师承关系的继承与发展。其二,本地区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的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年长的传承人相对技艺成熟、风格老练,在制作工艺上有着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经验,对非物质文化保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年岁增长,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下降,导致一些传统项目制作与现代社会审美需求产生脱节;同时,民间传统技艺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历程,信息化社会带来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使很多年轻人对从事这样的行业显得不太积极,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联合职业院校,储备专业人才,促进非物质文化项目传承人培养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以“苏绣”为例,该项目自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被誉为“中国刺绣之乡”的镇湖街道联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展开合作办学,开设五年制“苏绣设计与制作”大专班,定向培养高端刺绣人才。经过校企多年合作,一方面为镇湖刺绣输送了大批专业储备人才,另一方面促成刺绣艺术品位不断提升,为“苏绣”这一民间手工艺的发展与繁荣起到积极作用。最后,民间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创新推动其发展。民间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是活态化的,势必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和创新,这种传承不是对原有形式一成不变的沿袭,具有一定时代特征,通过吐故纳新与不断变革将文化精华保留下来,并为其注入更丰富的内容。现在很多艺术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是由工艺美术专业发展而来的,至少受到了传统工艺美术的影响,这种“前世”与“今生”的关系正是对传统文化中传承与创新关系的印证。“设计”本身就有创新之涵义,因此,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为平台的创新人才培养将推动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使其更具生命力,无疑这也是对民间传统文化最有力的保护。

2.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下的高职艺术创新人才培养

既然传统延续与发展离不开创新,作为民间文化发展和艺术创新活动主体的“人”就显得非常重要,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则成为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键。由于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特殊性,使我们要从不同方面研究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首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创新型的师资队伍。艺术设计是时效性很强的学科,设计理念、设计风格都会顺应时展而变化,民间文化要通过设计教育发挥其生命力,需要教师在知识储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教师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和具备的观念要不断更新。其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当今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那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构架上都要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从中获取的知识、技能及形成的素养都是创新能力的源泉。将民间文化吸收到课程体系中,不仅可以充实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还可以在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创新上给出更多启示。最后,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环境作为保障。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文化渗透进校园和课堂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校园文化创新,通过课堂教学、学术交流、课外实践、社团活动等多元化方式感染学生,有益于促成其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综合素养形成。

3.苏州地区民间文化向高职课程资源转化的思考

民间文化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来看,文化资源向课程资源的转化是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之一。高职艺术课程资源对民间文化的吸收是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例如,一直以来,民间工艺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等项目与艺术设计教育有着较深的渊源,和设计人才培养内在联系更加紧密,该类资源的转化形式相对灵活;然而,这并不否认其他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价值。从人才培养及课程开发角度出发,只是在课程比重及转化形式上有所差异。

民俗文化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

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市场广,开发潜力巨大。贵州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穷省,过去“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区位劣势使得贵州这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的民俗文化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这为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夯实的基础。贵州近年来以“多彩贵州”向全国人民宣传贵州民俗文化,力图利用该优势吸引游客及促进经济的发展。[1]

一、贵州实施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的必要条件

1、促进贵州当地文化交流,巩固民族团结精神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不但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为贵州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实现地区间文化交流。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能够有效改变贵州部分地区封闭的文化状态,提高知名度,使少数民族传承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2]

2、推动贵州经济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经济效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好坏的标准之一。对于拥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的贵州来说,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可以推动其他相关行业发展,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

3、提升贵州民俗文化旅游整体形象

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不仅能够提高城市品位,而且能提升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省份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强其综合竞争力。品牌构建有利于增强民俗文化旅游竞争力,同时提升贵州民俗文化旅游整体形象,主要表现在有利于提高城市民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品牌整合,忽略品牌建设整体性

旅游品牌由服务、环境、景点和整体品牌四部分组成,这四大品牌的发展决定了旅游品牌的发展状况。贵州在开发旅游品牌时缺乏整体观,很多项目都是只注重内部,而没有考虑到与外部大环境的联系,从而导致各自为战,丧失了整体性,相比其他旅游品牌的竞争力较弱。

2、民俗文化旅游市场定位不当,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缺乏个性化特色品牌

一个优秀的旅游文化品牌最基础的是正确定位以及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只有全面的认识自己所应该处的位置才能有一个好的起步。品牌营销的前提是产品开发,要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产品需要从不同角度思考,并赋有创造性,这样才能既吸引游客,又能充分展示贵州现有民俗文化特色。目前贵州大部分民俗文化旅游景点都缺乏良好市场定位,游客真正参与的机会很少,加上缺乏个性化品牌,使得贵州民俗旅游的发展步伐缓慢。

3、缺乏创新性旅游产品且品牌意识淡薄,对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经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贵州都只是对自然景观旅游资源进行宣传,很少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具有创新性的民俗旅游产品。虽然现在的旅游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但是大多数都只是停留在模糊的认识上,都是片面理解,只重视短期的成果,对品牌的战略意义并未从“品牌经营”的角度考虑。很多开发者只是将其当作一个旅游产品来开发,忽视了品牌的创立以及其核心价值能够带来的丰厚效益。

三、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构建的对策

1、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整合

随着旅游业和旅游经济单一发展向多元化发展,旅游者的要求也在日益增进,旅游经济深层次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端旅游产品被研发,各大旅游景点和旅游企业蕴涵着竞争价值。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整合,使相关从业人员,增强团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加强对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全方位的整合,使得从各自为战到集团作战,贵州民俗文化旅游更加具有吸引力。

2、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品牌塑造的关键因素,品牌定位的本土文化影响游客心理的程度是民俗文化旅游品牌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定位作用在于选择具有差异性的特有品质,既可以体现文化旅游地的特色风景,又能展现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定位需要将当地的发展理念、文化以及价值进行有机结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其物质基础是民俗文化资源,主导因素是客源市场,不同旅游者的需求不同,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定位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得到旅游者的认可。

3、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延伸

品牌延伸是否成功取决于消费者选择行为,由于需要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获取利润,而这种行为的动机来源于品牌产品能否满足游客的物质或精神需求。品牌延伸需要“软硬件”支持,软件是指各项策略的智力支持,硬件是指产品的定位和设计等项目。软件方面,首先紧扣消费者心理和创意可以使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吸引力,其次是文化,包含独特文化价值的品牌更能够获得消费者认可。[3]

4、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推广

塑造一个品牌后,不能消极对待,“酒香仍怕巷子深”,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抢占发展先机。第一,推广中心从单一产品向多元化产品转变。第二,改变盲目出击的现状,定向突破,先从周边省市推广,然后逐次推进,这样效果更好。第三,推广方式由单一化广告宣传向多样化、网络化交流多重宣传方式。

5、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管理

品牌管理是为了维护整个品牌有规律的运转,以及持续强大、扩大规模,使得品牌具备更广阔的进展空间。品牌管理贯通于品牌建设整个体系,需要根据市场反馈来不断修正品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协调统一游客、民俗文化旅游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对这一品牌的认知程度是维护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的核心要素,因此要持续强化、维护、延伸和创新,运用行之有效的手段维护品牌良好形象。旅游品牌的管理同样也要对其商标保护有一定的措施。在发展过程中,要对不合理的制度进行重构,对相关产业链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对那些侵权行为必须追究法律责任。这不仅可以保护无形资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更重要的是,它确保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品牌的法律意识的建立,促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4]

6、贵州实施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措施

一是完善各种体制、机制,为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旅游品牌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环境。二是提升自我认识,重视品牌管理。重视品牌管理需要打破陈腐的观念,确立品牌经营理念,从战略层次重视它。创建、提升、维护品牌形象,实施优秀品牌发展战略。三是规范服务行为,提高产品创新意识,加强质量管理。一个著名的品牌其根基在于质量,没有了质量,发展无从谈起。贵州民俗旅游业发展较晚,相关质量管理还不成熟,必须努力提升管理质量,规范服务行为,才具有更大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王超,王志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包容性发展模式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59-66.

[2] 王超,王志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包容性发展动力模式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06.135-138.

[3] 董国文.“兴”的仪式发生学探讨――以贵州民俗与树木兴象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07.124-127.

[4] 宁丽娟.贵州传统乡村旅游与民俗体育文化互动发展――以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08.193-196.

民俗文化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艺术设计教学;当代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化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词,民俗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示出日益重要的地位。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如何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一个时代性的课题。当代大学生在艺术设计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要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外,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接触与掌握也就成为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在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中加大民俗文化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这不仅要提升理论课堂授课教师的师资水平,加大民俗文化的课堂教学力度,还要采取各种必要措施使民俗文化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通过各种形式的考察、活动让学生打开一条通往提升民俗文化素养的通道,让他们成为21世纪具有竞争性的复合型人才。

一、充分认识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从大处讲,文化不仅是社会变革的内燃机、凝聚社会的粘合剂,还是社会常态的调控器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从小处讲,文化与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有着紧密的关系。这就是党的十为何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1] 文化不仅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还要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因为文化“引导我们构想真正的人类完美,应是人性所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完美,是社会各个部分都得到发展的普遍的完美。”[2] 就个人而言,我们人性的所有方面要得到完美的发展,就要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到尽善尽美;就整个社会而言,社会的各部分要得到和谐发展也要依靠文化的力量,全面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各界人士无不生活在文化营造的氛围中。

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越来越显示出日益重要的地位。我国的民俗文化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社会功能。苏蔓 就曾指出我国的民俗文化具有多样性与复合性、地域性、实用性、群众性和传承性等特点,还认为民俗文化承担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道德规范、维护社会和谐、提升生活质量及具有审美等功能。除上述功能外,民俗文化还具有一如尹伊君 所言的下述功能:社会认知、启蒙教化、道德规范和心理调适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在人们生活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民俗文化中,我们有时将倚重民俗的道德约束力,由于“民俗在社会中经常使用的不成文法或习惯法,它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产生强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在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中行事,以得到心理和环境的协调和平衡,”[3] 因此,人们通过民俗文化所产生的约束力,在生活中按道德和习惯规范行事,使人们在自己的心理和周边环境之间找到平衡。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作为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民俗文化必将为我国的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国的民族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关系难以割舍,只有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才能获得健康、持续地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习俗与文化的总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民俗的也就是世界的,从这个角度审视我国的民俗文化,其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加大民俗文化的课堂教学力度

民俗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我国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又极具竞争性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艺术设计课堂教学要适应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道路上,我们是要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但我们不能忘记的前提是:我们的文化必须具有中国特色。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就是我们的特色,民俗文化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俗文化应该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得到重视。我们对待外来文化,不是盲目照搬照抄,更不是拒之于千里之外,而是要择其利而用之。我国的美术专业院校、艺术研究院、高校中的艺术学院及艺术系中基本上都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受近年来高校扩招的影响,我国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呈上升趋势。而他们的整体文化课基础令人堪忧,因此全面提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尤其是民俗文化素养已刻不容缓。

强化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的地位,增加民俗文化的教学比重。要强化民俗文化在课堂中的地位,首先需要学生树立民俗文化重要性的意识,学生只有从心里上重视我国的民俗文化才能使它在这一阵地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除了在课程设置上民俗文化的比重要加以体现外,在学生实习方面也可尽可能多地安排对民间美术的考察。通过对我国民间美术诸如剪纸、刺绣、蜡染、陶瓷、泥塑、年画、漆器等的考察,让学生了解每种民间美术背后所蕴含的文化。 其次,要加强学生对民间美术在造型语言、色彩语言等方面的学习。学生通过造型语言的学习对我国集体审美意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所认识,同时认识到我国人民对民俗文化的相对稳定的传承性。通过对民间美术色彩语言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民间美术的色彩结构既是物理上的视觉结构,更是精神上感觉的一种体现。我国民间美术的色彩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符号作用,不同的色彩代表了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含义又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形式。红色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民间美术中的流行色,就是因为它象征着红红火火和美好的前途。因此,通过强化民俗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课堂上的地位,使学生理解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并让他们在自己的设计实践中加以学习和运用,可以提升他们的整体文化素养。

三、提升当代大学生艺术设计中的民俗文化素养

让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的讲授成为提升当代大学上民俗文化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我国当代大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后大都有了自己的“专业”或“方向”,而且随着“专业”越来越细,“方向”越来越明确,大学生所学课程也日趋精细化,而对于传统的文学、历史、哲学等涉猎也就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大学生在学科知识上的“偏食”。如果不是主修文学或文化专业,能够了解到的文化知识和理论也就相当有限了。艺术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在报考时本来文化基础就较弱,再加上读大学时很多学生自身对理论课程的不重视,这样就导致他们在这方面就更为欠缺。对整体性的文化了解较少,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也就可想而知。因此,加大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的讲授力度就成为大学生了解、接受民俗文化的关键一环。强化大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力度有助于他们从各种形式的民间艺术去了解它们背后的文化。“民间艺术是民俗的直接需要,它来源于民俗,是民俗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和形式大多受民俗活动或民俗心理的制约,民间艺术是民俗观念的载体。”[4] 我国的民间艺术来源于民俗,因此,它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反映形式。它承载的是民俗的观念,反映的是民俗的文化。因此,只有学生充分了解了民俗文化的形式、意义及重要性,才能在潜意识中去重视它,才有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扎根于民俗文化的土壤,设计出极具民族特色的作品。从这层含义上说,加大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力度是提升他们文化素养的一条有效而重要的途径。

要培养21世纪合格的大学生,除了让他们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外,如何培养他们综合的人文素养就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课题。让学生了解、接触、掌握、运用民俗文化,使他们在接触西方设计理念的同时又不失传统的观念。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康庄大道上,对民族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包括当代的大学生。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绝不等同于对西方文化的简单接受,而是在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来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同时要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学习、传承民俗文化,不仅是国家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R].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2] 马修・阿诺德.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M]. 韩敏中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10.

[3] 钟敬文. 民俗学原理[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23.

[4] 张紫晨. 民俗学与民间美术[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0: 18.

[5] 唐家路. 民间艺术与艺术素质教育随想[J]. 设计艺术, 2002(2): 26.

民俗文化的认识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趋势下,面对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文化潮流,传统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问题又回到现代文化的阵地里。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角度重新感悟民俗文化,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走进生活,走进语文课堂,走进语文世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使中华传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得以光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之一,决定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离不开语文。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今天,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探寻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渠道,深入研究民俗文化,丰富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得以光大。

一、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1.经典诗文背后氤氲着传统民俗文化的气息

通过阅读《江南》,可以了解江南水乡人们亲水采莲民俗风情,通过理解《敕勒歌》,可以明白塞北草原游牧民族骑马纵歌的生活习惯。我们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等古代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2.名家文本里面荟萃着传统民俗文化的精神

“语文的文本价值与学生独特体验的完美结合。”如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已不仅是物质层面的鸭蛋、精神层面的鸭蛋,它更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它承载着作者自我的精神,更承载着一个民族应有的精神。只有用文化视野和生命的历程去解读它,人才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一刻,学生的情感在民俗的熏陶中得以升华。端午的鸭蛋,就是一卷精神的胶片,上面承载着作者对童心的复苏、故乡的缅怀和对民俗风情的追念。

3.山光水色中间流连着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子

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山伟岸、水奔腾,草木有情,蜂蝶有意。利用好这些蕴含在文字、景色背后的人类几千年来赋予“物”的特殊含义,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

4.故事传说背后掩藏着民俗文化的精髓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更多经典的、优秀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进入到小学语文教材。这些不仅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且往往蕴藏在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它使孩子求真、向善、尚美,使孩子了解悠久灿烂的华夏文化。

二、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教授曾说:如何对待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还是一个关系民族的命运与走向的问题。当前,外来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多,在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的不断冲击下,传统民俗文化在学生的思想中日益淡化,作为语文教师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

1.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庆祝活动

比如举行一些“元宵节——我和花灯有个约会”;“清明——追寻英烈的足迹”、“端午——走进屈原的世界”等活动,对于发掘和弘扬民俗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搜集身边的民俗风情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这正是说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如参观名胜,收集对联。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诵读欣赏”中介绍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对联,教师可以在讲授了文本中对联知识之后,要求学生收集体现家乡文化特色的对联。这样,学生既能巩固文本知识,又加深了对家乡民俗文化的了解。家乡的西楚霸王项羽故里,泗水古国遗址、嶂山森林公园等名胜古迹,均有反映家乡历史、展现家乡文化的对联。

3.开发乡土资源

在用好文本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应努力开发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乡土资源作为拓展,把民俗文化教育由小课堂带入大社会,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亲近家乡,培养深厚的乡土情结。开发乡土资源,当以活动为载体。在明确活动目的、细化活动要求的基础上,教师要放手由学生具体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民俗文化资源博大精深,是我们语文教学当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走进语文课堂是大势所趋,弘扬民俗文化是时代的强烈呼唤,也是语文教学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应该坚记鲁迅先生所说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努力将民俗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走进生活,走进语文世界,走进语文课堂,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个开满民俗文化之花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