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传承儒家文化

如何传承儒家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传承儒家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传承儒家文化

如何传承儒家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活着》;儒家文化思想;余华

余华是中国现代先锋小说的代表,他用一部《活着》为读者揭示了底层农民生活的困难,表达出了人类面对苦难的生存策略与生存理念。《活着》创造了小说的奇迹,其发行量在当代小说中一直都名列前茅,受到了各个阶层读者的喜爱,是当代文学的经典文本。余华用一个接一个亲人死亡的事件亲手撕开伪活着的面具,让苟延残喘的生命渺小而又强壮的延续,用死亡来让活着的人更痛苦,最后是剩下活着。

一、《活着》对儒道的传承

《活着》用粗犷的手法描写了中国农村社会普通农民家庭的生存史,主人公福贵饱经磨难,生命里难得的温情一次次被死亡撕得粉碎,他终于在苦难的生活后获得“解脱”,具有了哲人似的思索。《活着》这一本书将血淋淋的死亡刻画地匪夷所思却又栩栩如生。而福贵却要带着亲人死亡带给他的伤痛活着,而这一活着,殊不知需要多大的勇气与毅力。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传统一直由时代延续,儒家文化正是因为它富有深刻的内涵与意义才被后人一代又一代的相传。正如活着一样,它所带给人类的深刻意义是让人类的生命生生不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认为,人具有与生俱来的知觉,情感,行为等心理要素,它们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积累下来的沉淀物。而活着便是人类这个种族、这个大集体所传承下来的无意识,仿佛人生来就是有求生的本能,活着就是为了活着,这次才是生存的本质。

二、《活着》中的儒家文化

但是作者在这文学作品中用衰败和死亡来提点我们如果要想不仅仅为活着而活着就要有正确的生存意识,指导我们做出正确的生存行为。孔子坚信“天之未丧斯文”,而斯文就是我们所指的文化。对文化的终极关心就是对人类生存的根本意义、价值、信仰等的关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文化,没有了信仰,又能如何长久生存下去?唯有苟延残喘的生命在苟延残喘的延续。我想,作者是想通过最后这一悲惨的结局来告诉我们如何更好的活着,他笔下每一个人物死亡和主人公的失败都无不体现着儒家文化的重要性。

儒家文化一直秉持着中庸之道,事实上,智者并不仅仅有孔子,亚里士多德也遵循着中庸之美。中庸的思想就是适度,凡事都有个度,当付出与回报达到一个平衡的时候,安乐幸福才会长久。而挥霍过渡最终只是为了生存而痛苦挣扎。在《活着》这一作品中,福贵本是大少爷,但是因为自己年轻吃喝赌败光家产,就是因为他这样的生活,没有遵循儒家的中庸之道才招来祸患,气死了父亲,失去了母亲,虽然最后也知悔改,但是最终还是抵不过厄运的捉弄。再来看看福贵的小儿子有庆,因多次献血而被活生生吸死,又何尝不是因为不懂得如何平衡自己和他人的利害而白白死去,这也同样告诉我们中庸的思想,适度的思想。同时,有庆的行为还体现出儒家思想中的“仁”,第二层含义即仁者爱人,是所谓的一种品德,但是孔子当时推崇的“仁”是对执政者而言,但是当执政者没有“仁”时,长久的安乐又怎么能实现呢?如果当时的社会存在“仁”,又为何会让有庆多次的献血呢?有庆这样献血又是否遵循儒学思想上的“智”呢?我们再从大的方面来说,当福贵是个地主的少爷,没有担当起为家庭奋斗的一个责任,没有儒家所谓的“礼、仁、中庸”,阶级的统治就是不正的。最后作为一个人,更是没有孔子所谓的“自得”,即积极进取之心。我们中国人因过分享受当前,安分守己而忽略将来,不能做到未雨绸缪,而儒家的生存意识绝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上层表面,能重要的是深入贯彻到每个人心。这样才能让个人、民族、国家更好的活着。相对于老子的道家而言,孔子的儒家更为积极入世,强调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无为而治。所以也正是因为福贵一开始的错误行为,没有带来积极的结果,所以导致了悲剧的结果。

三、Y语

《活着》告诉我们,儒家文化中的生存意识可以让人活着并且活得更加舒服,而我所理解的儒家的生存意识绝不仅仅是活着,“礼治、仁爱、中庸”是儒家文化给我们活得更好的工具。作者通过亲人离去、家破人亡来反衬这些儒家人化的作用最后通过白发人送黑发人,只剩福贵和狗这一凄惨的画面来强调突出了生命的张力,生存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活着已经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了。但是我认为这样的结局也恰恰更能让活着的人们去深思:如何才能让活着的力量更加强大,让活着能加绚丽多彩?也让还在为了生存而挣扎的人心里得到一丝安慰,毕竟活着已经很不容易了。

参考文献:

[1]黄海.解读《活着》:极度生存状态下生命个体的真实本相和生存意义[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2]罗兴国.“死亡”叙写中的三种关系――《生死百年》与《活着》比较[J].绥化学院学报.2013(05).

如何传承儒家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儒家文化;作用;价值;积极;消极

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

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至今, 儒家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按照儒家文化的发展阶段可将中国历史上的儒家文化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是儒家文化的开创期。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在这里,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做官,孔子的解答是,“做事时懂得廉耻,出使各国能完成国君交付的使命即可”。这是孔子对“士”的标准,也是原始儒学思想的一个集中体现。在先秦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原始儒学提倡的道德修养说在“士”这个阶层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原始儒学的理想政治制度和治国原则为一统天下、礼义王道为上。仁与礼的统一是孔子为那个时代所提供的社会、伦理模式。①由于和当时四方割据的时局大相径庭未受重视,故而儒家文化最开始只是关于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的一般性学说。

(二) 两汉时期

从汉初对“六经”的教授和研究,到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不仅吸纳并发扬了荀子关于礼法并重、刑德兼用的理论,还吸收了墨家“兼爱”、“尚同”的理论和阴阳五行学说。《白虎通德论》的出现标志着儒家文化从一个“关于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的一般性学说”转变为“社会政治制度的律条和道德规范”。正式确立了儒家文化在社会制度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但与此同时,儒家文化中自我修养的意义和作用则在其社会作用和功能的不断发展中被大大减弱了。

(三) 宋明时期

宋明时期的儒家文化发展到了新的阶段。随着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兴起,宋明时期的儒家文化性理学家在阐述原始儒学基本原则的同时还从形上学理论方面发展了儒家文化。这一时期的性理学在构筑起一套“天理”、“良知”的形而上思想体系后,使儒家文化在形上学理论方面与佛教、道教势成三足。儒家文化发展到宋明时期,在相当程度上恢复了儒家文化的社会功能,又进一步强化了个人修养方面的功能。宋明时期以后,儒家文化在政治层面和个人层面的社会功能一致化,使得原本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规范变成强制人行为的严苛律条。

(四)近现代时期

近现代时期儒家文化发展的标准是康有为的近现代新儒学的确立。在中国封建制度解体的过程中,以性理学为代表的宋明时期儒家文化走向了衰落。在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大批思想先进的国人奋起反击。此时的儒家文化便在康有为等人的现代转化的探索中开始了。但是康有为把政治制度层面的儒家文化与个人修养层面的儒家文化继续捆绑在一起的做法却并没有促进儒学文化的发展。反而是以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钱穆、冯友兰、贺麟等认为代表的儒学新家坚持在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前提下解释儒家文化、发展儒家文化的做法实现了儒家文化的突破和传承。新确立的儒家文化体系,在对儒家思想进行现代阐释的基础上,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使其国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民族主体意识的确立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 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作用

(一)积极作用

1、 提升自身修养

儒家文化中随处可见的对自身修养的要求在中国古代的社会中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儒家文化提倡人要敢于和善于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提倡人合理的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争取个人的合法权益,还提倡要惠及他人,利他益众,为中国古代人的行为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和标准。儒家文化重孝道,在儒家经典著作中众多关于“孝”的论述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儒家文化中道德伦理的学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中,儒家文化的道德伦理学说促进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质品质的形成,对提高个人的德行修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2、 维护政治稳定

儒家文化中倡导的处事之道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儒家文化强调“和为贵”,倡导和谐生活,倡导天人合一。儒家的“和而不同”的思想维护了古代社会的稳定,儒家文化的“仁政思想”闪烁着民主的光芒,促进了历史上多个封建制国家的兴盛,为中华名族的发展和振兴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

3、 促进教育发展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儒学思想,儒学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兴办私学,以一己之力不断推动着平民教育的发展。其“有教无类”、“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教育思想和理念影响了后世千千万万的教育活动的参与者。而且,儒家文化的教育思想中还有提倡学习终身性的内容,主张“学不可以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为政》)就是儒家文化中提倡终生学习思想的最好例证。这种思想的存在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二) 消极作用

1、 阻碍商业发展

儒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严重的重农轻商的思想。回顾中国历史的发展,当儒学文化兴盛,商业的发展便遭到巨大的阻碍,这就是儒学文化对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和商业发展的消极作用。

2、 束缚个人思想

儒家文化重视“三纲五常”强,强调森严的等级制度,在被统治阶级利用后更是严重的压抑人的个性发展,造成了国民的愚忠愚孝。家长专制、家族统治下的中国古代社会数不胜数的人身压迫、精神虐杀不仅制约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觉醒也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儒家文化的发展提升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带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事业,但也对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和个人思想的觉醒产生了阻碍。因此,应当在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基础上,拒绝走因“独尊儒术”而导致衰败的历史覆辙,在建社会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学的倡导国人自身修养的提升和和谐社会的建成,让儒家文化为祖国的长治久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积极的贡献。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注释:

①李玮著.先秦儒家荣辱观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参考文献:

[1]党延敏 著.对儒学思想当代价值的评价[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 .

[2]刘喜珍 著.论儒家伦理思想的“和合”价值目标及其现代转换[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02.

如何传承儒家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儒家文化;"内圣外王";"三纲八目";"慎独";干部内在修为;启示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浩如烟海的典籍与厚重的历史积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儒、释、道三家融合,在这其中,自汉代以来,历来居于正统地位的首推儒家文化。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儒家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而且还广泛地影响着整个世界。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对孔子推崇备至。1772年,在英国出版的《世界历史名人录》中,孔子名列榜首。1844年,美国著名学者爱默生称"孔子是中华教育的中心,是哲学上的华盛顿"。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在《巴黎宣言》中写道:"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目前在全球已开办的360多个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是又一个最有力的明证。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核心内容,经过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早已内化于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可以说,对中国文化、政治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内涵丰富,它不仅崇尚道德,同时还关注和研究如何治理国家。因此我们谈从政道德,论干部内在修为,就可以也应当从儒家文化中去吸取精华及养分。以儒家的"内圣外王"为例,这一思想就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有机统一。"内圣"指修身养德,要求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指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做到"内圣"才能开出"外王"。"内圣外王"的统一可以说是儒家思想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孔子时代,并没有明确提出"内圣外王"这一概念,这个概念是由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但因为其思想内涵与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儒家就吸纳了这一术语,并且丰富发展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学说。

"内圣外王"中这一理论,可以说是无不谈道德,也无不谈政治。儒家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当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内圣外王"作为一种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他强调的是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的自我修行,换句话说,就是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精神境界。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呢?在儒家看来,《大学》中所讲的"三纲八目"是实现"内圣外王"的指导思想和重要途径。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论强调的是治理国家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大学》在开篇就提出了"三纲",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达到儒家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这就是三纲,它既是《大学》的纲领,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之所在。

由"三纲"又开出"八目","八目"既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同时也是实现"内圣外王"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八目"就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及修身被视为"内圣之业",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是"外王之业"。在这里我主要谈谈有关"内圣"的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格物致知。在朱熹看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从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我们的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践行格物致知,就必须在做决策之前,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多做调研,学会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充分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查找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疏漏,以问题为导向,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针对性,从而更加有效地为群众服务。

第二,诚意正心。关于诚意正心,《大学》中写到:"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思是有真诚的心意才能端正心思。放在我们当下的语境,也就是要求我们的干部要有责任心和担当,要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

第三,修身。在"八目"中,处于中心环节的是修身,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外部途径,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内在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因此,修身是"八目"的中心环节。对于"修身"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儒家认为德才兼备才是修身的理想结果。在这里,修德又是修身的首要任务。修德是指修身养性,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儒家从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

如何传承儒家文化范文第4篇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楼宇烈先生在其作品

《中国的品格》中提到,

每种东西都有它的品格,

做人有做人的品格,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品格。

何谓“中国的品格”?

那就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是中华文明所打造的

一种特有的品质。

带着对这位老人的崇敬

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伴着北大校园里

昆曲学习班同学们委婉的曲调,

开启了一段

与楼老先生的传统文化

对话之旅……

净土慢生活:中国传统书院始于何时?书院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楼宇烈:书院在中国是从唐代才开始有的,最初藏书的地方叫书院,后来慢慢发展成为藏书、刻书、读书的地方。到唐末宋初,书院就成为很重要的社会教育场所,特别是对成年人的教育。民间书院主要是修身养性、传承文化,在人格培养和塑造方面教化的比较多。宋代到元代,政府的介入,也出现不少官方办的书院。因此,书院也肩负着学子未来从政,为参与科举考试做准备。

楼宇烈:清朝末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科举考试废黜,书院也随之衰落,新兴的学校开始出现。近代也有不少的书院,比较著名的是复性书院。到了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人想恢复书院文化,最初是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现在已经有很多地方都成立了书院,但是书院性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做成人的业余教育,有的做启蒙教育和儿童教育。过去儿童的启蒙教育主要是由私塾来承担,而书院主要是针对成年人的教育。如今的书院形式比较多,进行的教育方式和层面也不同,不是很统一。

楼宇烈:中国传统书院的主要精神就是传承文化,集读书、写书、出书为一体的传统,主要是进行为人之道的教育,即如何做人方面的教育。另外,它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交流式、互动式、启发式的,而不是灌输式的,主要以人文学科为主,不是以科学、科技为主的,不是传输记忆的,而是传播人文精神的。

净土慢生活:您如何看待儒、释、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怎么样才能掌握三家的精髓?

楼宇烈:儒士,士是读书人。儒家文化、佛家文化、道家文化在中国是密不可分的,有些人用儒家文化来排斥佛家文化、道家文化,我觉得不是很恰当。儒、释、道三家是不可或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三个组成部分。

楼宇烈:我们学的做人之道、处世之道,这三家里面都有观念和相关的阐述,所以学习也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够完全把它们割裂。

净土慢生活:现在许多家长希望小孩子接受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但是现行的教育制度决定了,如果只在书院学习既没有学籍,未来孩子也不能正常地参与能够获得正式学历文凭的考试,这就成了一个很麻烦的问题。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楼宇烈:这的确是个大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一定要从国家层面来解决。不要把教育分成体制内、体制外,在一所学院里接受的教育理想,还可以继续在这里升学,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比如,在书院里面读完小学,就可以参与中学考试,只要符合相关的入学考试要求就可以获得升学,不分体制内还是体制外,这就解决了。

楼宇烈: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思考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对不是体制内的教育,就不能进入体制内的教育系统,这是社会困惑的问题,也是许多家长困惑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很多私塾,或者是书院,就只能与国外对接。所以说,这是需要国家层面考虑的问题,不是书院本身可以解决的。

净土慢生活:目前对各书院资质是否有统一的考核和认可?

楼宇烈:目前书院因为宗旨都不一样,所以统一考核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净土慢生活:您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有哪些希望?

楼宇烈:我们应该顺时而变,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传承它的根本精神,比如说中国文化的人文体制的传承,为人之道的传承,我们的思维方式应该传承,树立价值观念和培养教育观念,书院应该担负起这样的历史责任。

现在很多书院也想担负这样的历史责任,但真正落实起来往往有些片面,注重外在形式大于自身内涵,根本的精神没有把握住,这样做容易造成整个社会的反感,起了反作用。其实,现在儒、释、道文化的传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如何传承儒家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仁爱;平等;责任;主见;勇敢

“君子”一词在中华经典中出现次数,《周易》19次,《尚书》7次,《诗经》180次,《论语》109次,《易传》84次,《孟子》82次,《荀子》304次。“君子”在《诗经》、《尚书》、《易经》中属社会分层范畴,到孔子的《论语》开始则发展为道德人格范畴。孔子孟子荀子都对君子的人格特质及其养成做了阐述,但并没有系统性。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就以五行学说为基础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规范。孔子学生子贡根据孔子的行为概括了“温良恭俭让”品质。孔子孟子崇尚“勇”,强调“孝”,提倡“安贫”,重视“节俭”、“廉洁”。儒家经典教材《周礼•大司徒》要求“六德”,即“知,仁,圣,义,忠,和”。任大总统颁布《整饬伦常令》,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他说:“中华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1934年,发起“新生活运动”,特以“四维八德”为日常生活之准则。“四维”即礼、义、廉、耻,“八德”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对孔孟之道持否定态度。今日,我国面对西方思想与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开始重新检视孔孟之道。2014年9月,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学术研讨会讲话中指出:“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扬弃孔孟之道,提振文化自信,有效提高国民素质。严格区分私德、公德和法制,培育学生具备孔孟君子人格中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勇、节、俭”品质,从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中传承君子特质,并加以现代化发展。学校课程尤其是思想品德课要充实强化相关品质培养。

一、扬弃儒家之“仁”,培养现代“仁爱”之心

“仁”是君子人格的首要特质和根本属性,孔子的思想核心就是“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仁在其中”。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是恭、宽、信、敏、惠。实现“仁”的具体步骤是孝、悌、忠、信。《中庸》引孔子曰:“仁者,人也。”孟子把“仁”作为之别,“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而且把“仁”由道德层面上升到政治之“仁政”王道。孔孟“仁”的思想与现代“博爱”思想有相通之处。区别在于:孔子的“仁”以周礼为基础,存在社会等级思想,“博爱”思想则强调“自由”基础上的“人生而平等”。现代君子应扬弃儒家“仁”的思想,把“仁”现代化,培养“仁心”。第一,是“爱平等”。确立人人平等思想,遵循人格对等原则。克服封建等级思想、特权思想,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首要文化重任。不能因为弘扬儒家文化而强化了封建等级特权思想。第二,是“爱他人”。孔子把对父母长辈、兄弟姐妹的“孝悌”作为“仁”的起点,对朋友“忠信”是“仁”的扩展,对人“恭、宽、信、敏、惠”是“仁”的升级和表现。现代君子就要“爱他人”,善待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当然要“朋而不党”。第三,是“爱集体”。家庭、班级、学校、工作单位、家乡、祖国,是个人赖以存在的集体,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我们教育的传统主题,要用“仁”的思想予以丰富,不能放弃。第四,是“爱生命”。包括爱人的生命和一切生命。人的生命,由生理(自然属性)、心理(社会属性)和灵性(精神属性)三个因素构成。培养现代君子欣赏生命多样性、了解生命意义、珍惜生命价值,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保持生命;强调每个孩子的“独一无二”,善待自我,相信潜能,明确目标,自控情绪,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理解他人,学会合作,懂得分享,关怀别人,助人为乐;远离、自杀、欺凌、犯罪、贫穷、浪费、疾病。第五,是“爱环境”。环境是人和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爱环境就是爱人自己。儒家传统把环境归结为“天”,“天人合一、仁爱万物”,道家把环境明确为“自然”,“道法自然、物无贵贱”,儒家的发展把道家思想吸纳消融。培养现代君子要开展环境教育,关心人与环境关系,思考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感恩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仁”心,除了重视道德认知的内容和道德行为训练外,要重视教师的“仁心”养成及其感染作用。子贡曰:“教不倦,仁也。”(《孟子•公孙丑上》)“正人先正己”是儒家的原则,现代教育史上,斐斯泰洛齐的爱心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三朵花”典故,都是我们开展“仁爱”教育的指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友善”基本上都是“仁”的范畴。以上这些内容的教育我们都在探索着、实施着,但要用儒家“仁”的思想作基础、打底色,就能够打造出华人本色、君子之风。

二、崇尚孔孟之“义”,培养正义与责任心

“义”是儒家道德的又一个核心,孔子最先提出来,孟子推崇至高。《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中庸》解释“义者,宜也”,谓天下合宜之理,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字源是为了公平或信仰而战斗。孟子则把“义”视为高于生命的价值,《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并提出“集义养气说”。当然,在孔孟那里,“公平、公正”是有礼制等级的,同样需予以扬弃。公平、正义是人类的普世价值。公平是指竞争机会的均衡和基本人权的对等,反对特权,强调“规则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义”与“公正”同义,指行为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得到了应有的权利,履行了应尽的义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平等、公正”就属“义”的范畴,因而,把“义”现代化,培养学生“义气”应包括:第一,“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第二,正确“义利观”教育。教育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懂得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学会依法维权谋利,严格履行应尽义务。“君子喻于(明白)义,小人喻于利”。但并非君子不要“利”,“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接受);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利,必须符合义。第三,“责任心”教育。“义”,说到底是“责任”,责任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品格,责任远胜于能力。“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三、传承儒家“礼制”,加强社会规范教育

“礼”是规范,是制度,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何谓礼?纪纲是也。”(《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经解》曰:“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自来也。故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而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礼记•乐记》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旋裼袭,礼之文也”。礼的中心是社会关系,由礼衍生出相应的社会结构。:“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第一》)“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论语》中有75处记载孔子论礼。他从理论上说明礼的重要性,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孟子则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法家先驱管仲把“礼义廉耻”定位国之四维,而“礼”居首。当然,管仲和儒家对“礼”理解和要求也有区别。儒家认为社会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与其身份地位相符,身份不同则行为规范也不同。礼,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差别性。“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董仲舒则说:“礼者,继天地,体阴阳,而慎主客,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春秋繁露•奉本》)管仲把社会职业化分为“士、农、工、商”四大类,并由此产生四大社会集团,他们必须“群萃而州处”。但对等级贵贱的礼制限制并不十分严格,因而受到孔子孟子荀子的不少批评,《论语•八佾》载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现代社会要对“礼”的思想进行传承,以弘扬“礼仪之邦”的风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和谐、法治”就可纳入“礼”的范畴。第一,要理清“礼”的价值观基础。现代社会,人生而平等,有长幼,有亲疏,无贵贱,无尊卑。社会需要法律、道德、规章、习俗、礼节等行为规范的约束、调适。第二,要进行行为规范教育。要学习必要的法律、道德、规章、礼节、习俗规范。要尊重相关行为规范,学会按规则行事。懂得尊重别人,言行举止符合礼数。特别是切实贯彻实施教育部2010年印发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而且,重在行动,督促做到,形成习惯,文质彬彬。第三,要教育学生适应多元文化,尊重不同的宗教民族习俗。人各有志,各人有各人的和民族背景,不能够强人所难,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人身上。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合适的言行举止、衣着穿戴。

四、弘扬儒家“智慧”,养成求真志趣

“智”,也是儒家所追求的君子品格,包括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子曰:“知者不惑。”(《论语•子罕》)。宋代黄石公云“贤人君子明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理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时至而行,顺机而动。”(《素书》)“智”不仅有学识,更有智慧,有行动力、有执行力。只是儒家之“智”重在人和社会,对自然的仅限于生存环境的阴阳和合。不及道家、阴阳家之追求认识自然,更不及西方的追求认识自然“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可以说是“智”的必然结果。所以,传承君子之“智”,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正确“认识自己”。这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也是现代教育的首道必答题。要让学生坚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不管状态如何,都弥足珍贵。要认识自己的优势、长处和潜能,而且潜能无限。也要清醒认识自己的不足和弱势,取长补短,日臻完善。“胜不骄,败不馁”,保持乐观豁达,悦纳自我。第二,能看懂他人和社会。与人打交道,要会识人,能够观颜察色,感悟冷暖,看透内心,准确定位。社会有规律,群团有规章,族群有习俗,要懂得如何与不同社会、群团、族群的人交往,能够在不同的社会、群团、族群中立足、生存、发展。第三,培养“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精神。西方文化,特别在文艺复兴后形成了“真理至上”价值观,促使西方科学迅猛发展,创新不断。我国儒家传统的“智”则缺乏这种价值导向和精神境界,而且,重人文轻自然,重宏观轻微观,重思辨轻实证。需要我们在培养现代君子中,大力弥补这一缺陷,摒弃学识的实用主义局限。

五、传习“诚信”品格,把握“信义”关系

“信”,作为儒家的伦理规范,指诚实,讲信用,不虚伪。孔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信”要服从于“义”,由“礼”约束规范。“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素。第一,要教育学生诚信做人。一方面要教育学生认识“诚信”的价值,学习诚信的要求,实践诚信,把“诚信”练就为个人品格,做真实的自己。另一方面,要健全社会诚信体系,不让诚信者吃亏,让不诚信者付出高昂代价。第二,引导学生诚信要服从于“义”。诚信要遵循利他原则和责任原则。“善意的谎言”并非不诚信。为了集体利益和个人义务,保守必要的秘密,也并非不诚信。诚信与责任相随、与智慧相伴。

六、审视“忠、孝、节、俭”,顺应时代要求

“忠、孝、节、俭”是“仁、义、信”的结合和具体表现。“忠”指为人正直、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坚持真理、修正谬误。忠诚的对象包括他人、工作、事业、团体、族群、国家等。是“仁”的表现,也是“义”的要求,“信”的践行。“忠”要成为一种人格资本,一种人生信念,一种道德追求。“孝”是对父母尽心奉养并尊敬,“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孟子解读为“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孝”是“仁”和“义”一个人在对待父母长辈中的具体要求和表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忠孝”是儒家文化传统,“忠孝传家”是一个家族的光荣,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基石,我们要发扬光大,但不能照搬,要扬弃。第一,要坚持“忠孝”,但要保持个人人身自由平等,人格独立平等。不能因“忠孝”而丧失个人存在价值。第二,要坚持“忠孝”,但要保持个人思想自由,孝敬长辈服从组织,但不禁锢思想,不畏惧权威。符合礼节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求异。“节”由竹节引申为法度、节操、节制。“好廉自克曰节。”(《周书•谥法》)“君子以慎言语,节飮食。”(《易•颐象》)“节”与“义”生成的“气节”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灵魂和脊梁。“志士之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俭”从人,从佥,“佥”是“两边”、“两面”的意思。表示“人前人后都言行一致、厉行节约”。“君子以俭德避难。”(《易•否象传》)“节”是“仁”在对待“物”“欲”中的要求和表现,是践行“义”和“信”的结果。“俭”是“仁”、“义”“信”在对待消费品中的要求和表现。“节、俭”是美德,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更应该传承。建设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传承“节与俭”,培育现代化的仁人志士及其高风亮节,人生要有信念而活。但培育“节、俭”并非教导当苦行僧,正当合理的物质消费是必须的。只是要把握好几点:第一,节物欲,但不节表现欲、求真欲、创新欲。表现自由思想、个人见解、追求真理、破旧立新的欲望是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推动力,不能抹杀和遏制。中国传统由于倡导“忠孝节”,导致了谦谦君子唯唯诺诺,缺乏阳刚,缺乏个性,缺乏创新,这需要我们今天反省自新,扬弃发展。第二,树立“财富是社会的”思想,一个人有钱,可以消费可以享受,但不能铺张浪费,物弥珍贵糟蹋有罪。第三,正确把握“节俭”与“时尚”的关系,青少年追求“时尚”是时代必然现象,无可厚非,但要引导青少年学生以“节俭”为原则享受“时尚”之美。

七、继承孔孟“尚勇”,孕育民族脊梁

“勇”,从“力”,力之所至,生命勃发甬甬然。儒家指果断、勇敢。孔子说:“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勇”是孔子最为推崇的君子品格之一,“智、仁、勇天下三达德”。“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勇”以“仁、智”为基础,以“义礼”轨道,“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论语•阳货》)“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论语•阳货》)“勇而无礼则乱。”(《论语•泰伯第八》)“勇”的思想在孔子之后尤其是董仲舒之后便淡化了,或者与“文”相别而存了。文官崇文,武官尚勇。现代社会传承儒家文化,必须强化“勇”的教育。孔子教育学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射、御”,可以说让今天的我们汗颜。所以,现代君子的教育要重视“勇”的培养。第一,“勇”在内心强大,培育学生自信心、理性精神、献身精神、坚强毅力。“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勇”首先要勇于完善自身修养,自省自新。其次是勇于追求真理、追求正义,有为真理和正义献身的精神和志向。第二,“勇”在身体强壮,重视体育锻炼和身心健康,练就健康体魄,强壮体格,以此为载体培育勃勃生命力君子气。现在的学生最大的短板就是“智”与“体”的分离,这是民族的危险。需要切实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与“勇”的素质早日提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君子”正如英国“绅士”、日本“武士”是一个民族的符号、标签和灵魂,我们有责任把这张中华标识擦亮底色注入亮光,与时俱进,成为民族长明灯。

参考文献:

[1][韩]伸贞敏,杨雪,译.爱心培养[M].合肥:黄山书社出版,2010,3.

[2]陈业新.中国环境史中的儒家生态意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9-5(352).

[3]赵逢玉,仁学探微:《论语》《大学》解析[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9.

[4]何克抗.孔子教育思想与教育的四大支柱[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5]刘锦贤.修身[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1.

[6]王永祥.董仲舒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