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能源管理解决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与保障,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让这成为可能。智慧能源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那什么才是智慧能源?智慧能源的本质是能源的优化,管理和服务,通俗一点就是节能减排和节能服务。在城镇化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成为经济建设发展的阻碍,由此,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2、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是传统能源行业与互联网结合碰撞出的产品。它是将能源管理与互联网通讯、云平台大数据分析相结合,集远程监控、云端数据备份、大数据分析、远程诊断等功能于一体的一套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来源:文章屋网 )
作为一家起步于重工行业的法国企业,施耐德电气成功地从产品专家转型为能效管理专家,在2012年实现了240亿欧元的销售额。目前,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到底是什么样的企业基因,让这家拥有170多年历史的公司能够在非本土之外的土地上扎根发芽,常绿常新?
比满足需求更进一步
“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主导,可以说是施耐德电气的基因。”施耐德电气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全国销售业务负责人曹玮在活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这次活动中,集中展现施耐德电气在中国25周年发展历程的新书《不一样的25年——施耐德电气的中国故事》也正式,书中关于施耐德电气与社会、客户及合作伙伴共赢发展的成功故事数不胜数。
不过,在曹玮看来,以客户为主导,并不是销售产品那么简单。“如果说,销售光会吃苦,肯定不行。大家看到的,往往是销售吃苦的一面,其实背后最重要的是要把客户的需求弄清楚,然后再和自己公司的情况相结合,这才是一名真正的施耐德电气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正是这种素质,不断地推动着施耐德电气前行。作为一家依靠制造业发家的企业,在进入21世纪之后,如何调整结构,挖掘服务在制造转型中的价值,成为每一家制造业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如今的施耐德电气,已经不再是一家生产低压电器、插座或断路器的制造型工厂,它提供的商品是“服务”、“应用软件”、“一揽子解决方案”,它有了一个新的定位——全球能效管理专家。
“我们现在还不敢说完全转型成功了,而是处于转型过程中。”曹玮坦言,转型并不是由于产品所限,而是市场需求所致。
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对于能源短缺没有顾虑,大家考虑的是产品安全。而今,随着能源的消耗,各国开始对节能减排有了要求,施耐德电气的客户也开始有了新的需求——如何使用尽可能少的消耗,实现同样的产出?施耐德电气的答案是不仅仅销售节能产品,而是对企业进行能源管理。在此基础上,施耐德电气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便应运而生了。“其实,我们是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意识再相对超前了一点。”
如今,施耐德电气的“智慧城市”已经不是停留在概念上了,施耐德电气已经有了布局智慧城市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在这套方案中,分为家居、楼宇、交通、水务、输电、安全几个模块,针对每个模块,施耐德电气已经制定出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能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实现智能化。
“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模块集成在一个平台上,智慧城市就出现了。”曹玮不无期待地表示。
虽说目前的施耐德电气已经在全球众多城市开始进行智慧城市的战略布局,但这并不意味着施耐德电气放松原有的拳头产品。基于对中国市场的了解,施耐德电气将未来的战略布局到了国内的中西部。
“即使我们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能效管理专家,我们的业务仍将包括产品和解决方案两类。”曹玮表示。
施耐德电气的西部大开发
随着科技的发展,施耐德电气的产品业务也在不断丰富。
曹玮介绍说,施耐德电气以前的产品是不具备通信功能、也不具备能源监测功能,不是智能化的产品。现在开始,施耐德电气的产品上开始附加这些功能,使得产品在安全可靠的同时,能够起到对能源监测的作用。
目前,国内东西部区域市场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市场相对成熟,西部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国家开发西部的政策,也坚定了施耐德电气的选择。
现今,施耐德电气已经在西安建立起了第二个研发中心,同时也将客户服务中心移师武汉。在曹玮看来,将研发中心建设在西部腹地,才有可能研发出更加适合当地客户和市场需求的产品。对于施耐德电气而言,将武汉和西安作为企业布局中西部的两个中心,并不意味着公司战略的转移,而是扩大了业务范围。
谈及对未来中西部业务的展望,曹玮充满信心:“目前的中西部,就像是十年前的东部,产品业务将拥有非常多的机会,如今,随着产品线的日益丰富,中西部的业务增长将会发展得很快,也许会继续施耐德电气在东部的辉煌。”
国内东西部的差异,让施耐德电气看到了不同的商机,因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业务模式。未来,东部重点发展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方面的业务;而西部,将把产品业务作为重点。
能如此深刻的理解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不多,当提及“跨国公司如何本土化”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时,曹玮用一句颇为绕口的话,表明了施耐德电气的态度:“我们希望自己是一家非常本地化的国际公司,同时也是一家非常国际化的本地公司。”
他向记者解释说,施耐德电气在人才、生产、营销、市场,包括战略、研发等方面,都已经实现了本地化,但是在管理、经营和战略理念上,应该有国际化的视野,这才能使自己的企业吸取不同方面的优点,在当地拥有自己的特色。
6月,康普曾在中国香港举行的Datacenter Dynamics Converged大会上进行过同样的演示。此次在上海的演示又刷新了原来的纪录。美国康普公司销售副总裁简宜舒博士表示:“此次演示表明,康普有能力帮助客户构建适用于未来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即使日后网络提升至100G,人们也不必重建网络或部署新光缆。康普100G以太网解决方案适用于现在的数据中心。”
突破传输距离的限制
IDC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数据中心的总量将突破54万个,其中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大中型数据中心的增长量将超过数据中心市场整体增长水平。如今在中国,面积达数万平方米的超大型数据中心也屡见不鲜。“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传输距离的限制成了数据中心网络基础设施部署的一个障碍。”美国康普企业解决方案中国区技术经理吴健举例说,“一个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数据中心,其主干网络链路的传输距离可能会达到200米。如果因为网络线缆的传输距离达不到这一要求,而需要采用多条线缆,那么数据传输质量就会受到影响,用户在部署其他物理基础设施时也会受到限制。”
IEEE 802.3ba标准显示,基于100G以太网的OM4光缆的传输距离最远可以达到150米。康普成功的演示表明,其高性能解决方案与先进的光电技术的结合可以将通信范围成倍地扩大。“在我们的演示中,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时延很低,而且数据丢包率为零,这说明此网络解决方案是高效、可信的。100G以太网离我们越来越近。”吴健表示,“现在,一些数据中心主干网络的传输距离已经超过了200米。我们提供的网络布线解决方案有充足的余量。其实,450米并不是传输距离的上限。从技术上讲,我们有能力继续延长传输距离。再过5年,当100G以太网普及后,主干网络的传输距离通常会达到100~150米。我们作为物理基础设施厂商,应该保持技术上的前瞻性,为未来5年甚至更长远的用户需求做好准备,这也有利于用户的投资保护。”
从厂商的技术创新到将新技术应用于电信运营商,然后再将新技术推广到普通的企业中,这既是新技术应用的规律,也是康普基于100G以太网的网络布线解决方案的推广策略。吴健表示:“中国的几大运营商都已经在使用100G以太网。此外,像芯片、服务器、存储厂商等也都开始支持100G以太网。康普作为一个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厂商,更应该走在IT厂商的前面,在技术创新和产品标准化方面占据主动地位。100G以太网应用正逐渐走向成熟。”
智能化不可或缺
近两三年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DCIM)的理念在数据中心领域越来越盛行。所谓DCIM,就是将IT和设备管理结合起来,对数据中心关键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容量规划等集中管理。通过软件、硬件和传感器等,DCIM可以提供一个独立的管理平台,对数据中心IT设备和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智能化的布线就是对DCIM的一个最好诠释。
飞思卡尔数字网络事业部无线营销经理 Stephen Turnbull 表示:“飞思卡尔在其全面的 LTE L1 软件组合中添加了WCDMA 多模功能,进一步表明了其对小型蜂窝基站市场的坚定承诺。飞思卡尔帮助小型蜂窝基站制造商加快交付能够无缝协同工作并满足无线网络运营商要求的多模微微蜂窝解决方案。”
GSMA Intelligence 分析师表示,全球有 15 亿 WCDMA 连接,LTE 部署也在迅猛增长,为频段和创建基础设施带来了诸多挑战。无线网络运营商理想的多模小型蜂窝是,在单一小型蜂窝基站中完美结合3G、4G/LTE和 Wi-Fi,增加高流量地区的容量。设备制造商致力于提供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解决方案。
飞思卡尔是率先将具有多模功能的硬件和软件推向市场的企业之一。QorIQ Qonverge BSC9132 SoC 目前已批量生产,是一款高度集成的器件,面向不断发展的微型蜂窝/多载波蜂窝基站、室外微微蜂窝、企业微微蜂窝和家庭基站应用。当前 BSC9132 多模 LTE 和 WCDMA L1 软件已供货,使小型蜂窝制造商能够更快速地为无线网络运营商提供多模解决方案,加快工业小型蜂窝部署。
QorIQ Qonverge BSC9132 SoC 集成了两个基于 Power Architecture? 技术的e500 内核、两个 StarCore SC3850 内核和 MAPLE-B2P 基带加速引擎。该处理器是一款高度可编程的器件,支持下行速率为 150 Mbps、上行速率为75 Mbps 的 20 MHz 单扇区 LTE-FDD/ TDD,以及下行速率为 42 Mbps、上行速率为 11.5 Mbps 的 HSPA+。该处理器支持多种空口,包括 LTE (FDD/ TDD)、WCDMA(HSPA+ 和 UMTS)和 WiMAX,并采用无缝 RFIC 通信和天线接口,无需额外的芯片,从而减少电路板空间,降低成本。
QorIQ Qonverge 片上基站产品基于一个通用架构,在单一片上系统中集成了通信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和无线加速技术,并提供多种不同配置,针对新一代家庭基站、微微蜂窝基站、多载波蜂窝基站和宏蜂窝基站进行了优化。借助先进的处理技术和卓越的集成,可以在单一器件上融合过去在独立的 FPGA、ASIC、DSP 和处理器上执行的多个功能。这种集成减少了基站的部件数量,并大大降低了功耗、成本,减少了尺寸。该架构可通用并可扩展, 无论是家庭基站,还是宏蜂窝基站均可使用,可优化研发投入并重复使用软件。
飞思卡尔亮相2013年北美LTE会议
北美LTE会议将于 2013 年 11 月20 日至 22 日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威斯汀盖勒瑞酒店隆重举行。在其28B号展位,飞思卡尔将展示借助VortiQa L1 多模软件支持,如何在单独的QorIQ Qonverge BSC9132 SoC 上实现WCDMA 和 LTE同步操作,该方案适用于微微蜂窝基站市场。
关于 VortiQa 软件
VortiQa 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完全集成、结构兼容的应用软件,旨在消除或大大减少测试和优化应用软件的时间。VortiQa 软件经过了优化,可充分利用飞思卡尔 QorIQ 处理器技术,包括模式匹配引擎、安全加速器、数据路径加速及其他功能,从而提高嵌入式系统的性能。
为此,力士乐已开发了新一代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此外,力士乐还在能量再生与动力平滑、柴油机和液压控制的网络技术等多方面进行了改进。
科尔摩根推出新的运动系统产品选型软件
日前,科尔摩根推出新的MOTIONEERINGR6.1.0运动系统产品选型软件。这一强大的OEM设计工具采用机械项目概念来收集和保存负载信息、自动计算应用结果,并将这些结果与科尔摩根产品数据库目录进行比较,从而快速确定优化的直线或旋转运动系统解决方案。6.1.0版带有多种更新产品,包括该公司新型的KBMTM系列无框无刷电机和AKDTM伺服驱动器系列。
3 Suisses选用曼哈特解决方案
5月24日,曼哈特软件公司宣布,欧洲远程销售市场领先企业3 Suisses国际集团客户业务部选择了曼哈特分布式订单管理和扩展式企业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将与各品牌的ERP系统和销售系统整合,帮助零售商充分利用实时库存透视度、扩展式供应链数据带来的优势。通过这一方式,公司管理层可全面了解各个品牌、各个销售渠道以及整个配送网络的销售订单和库存状态,从而对库存分配进行优化。
斑马新产品研发中心在广州成立
近日,斑马技术公司宣布在广州市设立新的产品研发中心。新成立的研发中心将吸引产品设计与开发精英,以产品和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斑马技术的市场领先地位。该中心位于去年开始运营的斑马广州技术支持中心内,将致力于热敏打印机附件开发和新产品研发,同时为新兴市场提供客户服务。
SATO举办商会议
4月22日,SATO在上海举行了2010年经销商大会,总结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并就未来一年的战略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国内9家授权商出席了会议。
会上,SATO公司介绍了已经上市和即将上市的新款机型以及新的环保耗材,并展示了一些SATO日本、欧美地区子公司客户应用的成功案例。此外与会代表还参观了SATO无锡标签工厂。
凯傲集团全面接管凯傲宝骊
5月27日,德国凯傲集团全面接管凯傲宝骊(江苏)叉车有限公司。自此,凯傲宝骊完全融入了凯傲集团的全球体系。
作为凯傲集团的第四个品牌,宝骊专注于经济型叉车,产品线包含载重量1~10吨乃至更大吨位的柴油/汽油/液化气叉车,电动叉车以及仓储叉车。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有集产品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于一体的营销服务体系,产品遍布中国所有省份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Datamax-O'Neil完成新整合举措
日前,Datammx-O'Neil公司宣布,已收购并将先前的Extech Apex和S2000i打印机整合进其打印机产品系列。即日起,经过重新品牌定位的Datamax-O'Neil打印机产品已经开始向其全球合作伙伴网络供货。
TNT与万络货运启用洲际快递服务新口岸
5月18日,TNT与万络货运公司(Con-Way)共同宣布,在洛杉矶国际机场和迈阿密国际机场开通新的服务口岸,从而进一步拓展欧洲与美国之间的洲际货运通道。新的战略位置能帮助TNT和万络客户缩短欧洲与美国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之间的定日门到门国际货运服务的转运时间。此前,较重货物(大于70公斤或150磅)的“全球快速解决方案”仅能通过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口岸实现。沃尔沃卡车与潘世奇签订卡车订单
近日,美国物流服务供应商潘世奇(Penske)卡车租赁公司向沃尔沃卡车北美公司订购了600台VN670牵引车。与正常排放量相比,该车型的污染物排放接近于零,同时还具有更高的燃油经济性。
嘉里物流拟建厦门物流中心
5月12日,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与厦门市相关企业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通过受让股权方式,取得厦门海沧出口加工区的80亩土地,拟用于兴建嘉里物流厦门物流中心,预计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主要提供仓储及增值服务。
罗克韦尔参考架构的重要扩展
日前,罗克韦尔自动化宣布推出融合的全厂以太网(CPwE)设计和实施指南(DIG)2.0,帮助生产商融合其工业级别和企业级别的网络。该指南是思科和罗克韦尔自动化共同开发的成果,其中包括有关标准EtherNet/IP网络技术部署的详细设计指导、建议和最佳实践。通过使用该指南,生产商可以在企业中实现生产系统和IT系统的网络融合,在显著提高企业安全性的同时,提升业务灵活性并增加创新机会。
上海港与国际海运网签订RFlD项目合作协议
为了推进RFID技术,特别是“中国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在“虚拟无水港”(航运“物联网”)项目中的应用,5月10日,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国际海运网签署了《中国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国际海运网在“海歌seagle”搜索引擎中将开设集装箱电子标签(RFID)系统在线服务平台,嵌入中国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接口,用户可以随时用电脑或手机登录“海歌seagle”查询已装箱的货物位置和安全情况。
PBBI携手铁道部共创“数字铁路”
PBBI公司日前宣布,将持续深化与铁道部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促进Maplnfo GIS解决方案在中国铁路行业的应用与普及,携手打造世界一流的“数字铁路”。
数字
96%:Crown-科朗位于俄亥俄州新诺克斯维尔的制造工厂实现了垃圾零填埋。4万平方英尺的场地用于电机和塑料部件的制造,其中96%的废物实现了回收再利用,剩余的4%(每月不足1吨)则通过先进技术转化为能源。
60%:英国标准协会(BSI)近期针对中国694家企业进行的调查表明,60%的被调查者认为,能源管理对于企业重要或非常重要;72%的被调查者表示,能源管理在其所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在未来两年内将继续增加,而节约成本和守法合规是企业重视能源管理的主要原因。
会展信息
目前,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和PBBI公司已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组建全国铁路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中心,在技术研发层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对全国铁路行业GIS技术的特殊应用需求进行汇总,并
由PBBI公司负责完善和开发相应的产品功能和技术。沃尔玛与深圳大学共建就业实践基地
近日,沃尔玛宣布与深圳大学共建就业实践基地,为优秀的本土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与就业机会。在深圳大学授予沃尔玛中国就业实践基地牌匾仪式上,双方表示将通过校园招聘、科研项目合作、客座教授/职业顾问设立、职业发展讲座等多种方式开展校企合作,为本地区培养更多专业人才。TNT推出莫斯科与欧洲间航空货运服务
5月17日,TNT快递宣布推出每周五天往返于莫斯科和其欧洲主要空运枢纽列日(Liege)间的航空货运服务。这条新航线使用载货量为16吨的B737-300货机,将确保并且加快那些往返于俄罗斯的高时效性货物的递送时间。
富士通国际论坛东京开幕
5月13日,以“化梦成真”为主题的富士通国际论坛在东京开幕。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上,Fujitsu(富士通)集团通过100多场演讲和约150项展览演示,向与会人士介绍了其依靠最尖端的IDC及先进技术所实现的云计算成果、在生活和社会基础设施中ICT的新应用场景、随着ICT应用领域的扩大而产生的业务流程变革等有关企业经营的解决方案,以及在云计算时代凸显的安心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等。
沃尔沃卡车荣获“2009年度车主最满意商用车安全车型”
4月22日,由《汽车与安全》杂志举办的“2009年度车主最满意安全车型调查暨安全主题论坛活动”在京落下帷幕。经过3个多月的评选,沃尔沃FH系列卡车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能,在“2009年度车主最满意商用车安全车型”调查中,以33.5%的支持率拔得头筹。
机械行业物流与供应链信息化推进大会召开
为落实国家两化融合推进工作的要求和物流信息化推进工作的总体安排,由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10年机械行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暨推进机械行业物流和供应链信息化论坛”,于5月27~28日在武汉召开。会议设主题大会和专题分论坛,围绕“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推动主制造商供应链信息化提升,加速机械行业升级转型”这一主题,从国家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研讨物流与供应链信息化的重要性、发展状况、推进政策和策略、实施方法和典型经验。
2010中国ECR大会召开
5月26日,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办的“2010中国ECR大会”在青岛召开。中国ECR联合主席/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张成海、ECR亚太主席James Meares、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徐国启副局长、高善武副局长、青岛市技术监督科技信息所范建奎所长、宝洁公司、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海尔集团、青啤集团、蒙牛等企业参加了大会。本届ECR大会以“合作与创新,供应链应需而变”为主题,着重介绍国内外前沿资讯、最新的行业分析以及经典的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