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本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课程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本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管理范文第1篇

我校从1996年就开设以科技、体育、艺术、心理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2007年新课改实施以来,对校本课程建设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不断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机制,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校本课程管理体制。

校本课程的申报与遴选

1.创新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我校为了形成“自主”“创新”的课程管理体制,设立了北京五中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北京五中课程开发委员会,从纵向与横向的角度,将学校各职能部门、教研组、备课组、全体教师和学生有机地整合起来。围绕校本课程规划、组织、实施、监管和评价,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北京市第五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方案》《北京五中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北京五中校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北京五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2.创新校本课程开发与申报

近年来,我们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加强了校本课程建设。教师可以通过改编、新编和重组的方式对国家和地方课程再开发,或对校本课程进行自主开发,积极倡导、鼓励教师合作开发校本课程,这有利于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体现课程发展的综合化趋势,突破教师个人经验的狭隘。学期末由教师根据本人特长申报开设课程类别和内容,并撰写课程方案。在课程方案中,要明确写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此外还要注明“课程优势和创新点”和“适合的学生类别”。目前,我校校本课程遵循学生自主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共设置六大类,包括语言与文学、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艺术与修养、体育与健康、数学与应用,包含近百门课程。

本着节约资源、高效管理、尊重学生自主选课的原则,我校引入校本课程管理系统,经过几轮磨合与完善,在申报环节,教师在规定期限内登陆系统,根据系统提供的选项,将课程的相关信息填入系统。然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就可以在网上进行审核了。现代技术的运用,使校本课程的管理越来越高效、实用。

3.校本课程遴选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探究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对校本课程进行选择、审查,通过学校初步审查课程方案,然后再在学生自主选课基础上,确定其中20-30门课程作为一个学期的校本课程菜单。

这个校本课程改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比如:在教室上课的课程,如果人数少于15人,该课程就被砍掉;如果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比较低,该门课程也被砍掉。同时,我校还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补充一些新的课程,如最近两年新开设的国际课程。

校本课程组织与实施

1.对学生选课进行全面指导

我校开发了学生网上选课系统,在强调网络化管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选课的指导:一方面,教务处在学期末(新生在入学教育时)向学生发放《北京五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公布本学期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程简介(包括课程名称、内容简介、教材及其参考教材、考核办法、学习对象、授课教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今后专业取向自主选择报名修习科目;另一方面,新学期开始,我校召开校本课程推介会。大会由三部分组成:观看北京五中校本课程记录宣传片、教师课程推介、教务处选课指导。15分钟的宣传片浓缩了我校校本课程的成长历程,见证了我校创新人才校本课程带来的可喜变化。教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积极“推销”自己的课程,真诚地邀请学生加入自己选修课的行列,颇有“文化市场”的味道。同时,学校在选课系统中说明各门校本课程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主要特点、适用年级、教学时数及选课方法。推介会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通过校园里的课程推介会,学生对校本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选课后,以年级为单位汇总,由教务处审核、调整、编班,公布选修班名单、选修课教室地点。正式开课后的第一周为试听,试听之后,最后确定自己选修的校本课程。这种菜单式选课方式与课程推介会、试听课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真正选择到更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课程。

2.校本课程有序实施的保障

集体备课。我校不断加强校本课程备课管理,每学期第一周由担任校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并上交教导处。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完成编写活动设计、课堂教学设计等。要求担任校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实施模式。校本选修课面向全校全体高一、高二学生开设,选修课时间固定在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时间为60分钟。有一小部分课程因为师资及场地的原因,上课时间会根据情况有所调整。目前,我校校本课程主要采取打破年级界线的走班制教学形式,即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高一、高二学生可以在一个班级上课,目的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力,突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个性发展和自我选择。

课程管理。在课堂教学管理上,我校出台了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由校教导处负责校本课堂教学管理工作。教学常规上,由教务处严格遵守巡课制度并做记录,教研方面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交流讨论校本课程经验等。在整个学期中,通过选课系统,教师在课后会及时将考勤情况及上课情况进行上传反馈,教导处会根据老师的反馈信息实现对学生的管理。

3.校本课程资源管理

校本课程资源管理包括开发前的资源分析挖掘与实施中形成的各项课程研究成果的管理。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工作总结会,表彰先进并收集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加以论证、推广,达到一定数量后形成校本课程集。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每学年组织有关人员对已有的校本课程进行绩效评估,分别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并根据学校当年经济状况给予一定现金奖励,以表彰开课教师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对校本课程文本进行修订、完善,使之最终成为正式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评价与学分认定

为了对校本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学校制定了《北京五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方案明确了校本课程的目的、原则以及内容和方法。评价原则包括发展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用性原则、拓展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学校每年都进行校本课程菜单的重新修订,新的、成熟的、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不断加入并形成特色稳定下来,其余的校本课程将淡出。

1.对教师的评价

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评价。对教师课程方案评价的内容包括:校本课程规划纲要、教学计划、教材、教案;对教师课堂评价主要是学生反馈表,评价维度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吸引力、授课方式与课堂氛围、课堂组织管理、教学水平、教学特色,同时,每门课结束后,要求教师写出课程教学反思,以便于本门课程的完善。

教导处综合整理上述信息,报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进行综合评估。教师成绩记入教师成长档案。在评优、职称评聘中,开设优秀校本课程作为评选的重要考核依据。相关成果、市区奖项可以申报北京五中校长奖励基金。

2.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出勤率低于60%无学分,超过90%计满分。该项目占学业总成绩的20%。课业完成情况评价,占学业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的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课程结业成绩评价,占学业总成绩的40%。

校本课程管理范文第2篇

我校的校本选修课程包括丰富型课程中的兴趣类校本选修课程和发展型课程中的专题课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的校本课程在种类和数量上,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随着课程的发展,对科学合理的实施课程和管理课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最大程度上实现课程构建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如何让这些课程获得学生充分的认可和接纳?如何让相对松散的课程有序、有效地开展下去?如何保证数量众多的课程的质量?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排课选课环节,满足学生自主需求

我校的兴趣类选修课,最初是按照年级分别安排,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各集中在一天,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报名参加。虽然保证了课程的覆盖面,也便于管理,但是热门课程人数过多,无法充分开展活动,而强制全员参与,又导致了不少课程有相当数量没有兴趣的学生参加,也影响课程开展的实际效果,这样看来,虽然课程的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但是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兑现。

这些问题使我们认识到,要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除了在课程的种类和数量上下功夫,还必须在课程实施和管理的过程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对校本选修课这类非强制性的课程,不能停留在自上而下的思考问题的既有观念上,还应该有一种为学生的发展需求服务的意识。

基于这种想法,我们在本学期扩大了选修课程的规模,调整了课程结构,进一步开放了学生选课的权利。选修课程从每周一天下午扩展到周三、周四和周五三天下午开设。周三,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共开设37门选修课;周四,开设33门;周五22门,合计92门,涉及科技、人文、体育、艺术、生活等方面。这些课程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搭建了广阔的舞台;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和体验方式,密切了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学会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既然是选修课,我们就要尊重学生的选择,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学生可以选课,也可以不选课,可以只选其中某一天的课,也可以三天都选课。没有选课的学生,可以参加社团活动,可以找老师答疑,可以去图书馆读书,可以去自习室学习,也可以回家。这些改变并不是一种盲目的尝试,而是建立在我校这些年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的,是基于我们对课程内容和课程质量的信心。本学期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证明,学生选择的空间大了,兴趣与爱好的发展得到了满足,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本学期,有29%的学生选了一门课,41%的学生选了两门课,28%的学生选了三门课,放学后图书馆座无虚席。期末,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优秀率达到89%。95.2%的学生对自己所选的课非常满意,93.8%的学生认为选修课的学习收获很大。

规范课程管理,保障课程质量

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和发展空间,是建立在高质量的课程基础上的,而规范的课程管理,是课程质量和课程顺利实施的保障。因此,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完善校本选修课程的管理,在明确部门和教师职责,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提高。首先,教学处要对开设的课程严格把关。教师需要在开学初提出开课申请,并递交《课程纲要》(简称《纲要》,见附表),《纲要》需涵盖课程特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和考核办法、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以及课程所需物质保障。教学处初审后,展示课程纲要,组织学生选课。学生选课人数达到开课人数下限,教学处审批,并开课通知。

在开课过程中,建立有效的监控和反馈机制:教师需要填写教师手册,学生填写学生手册。手册除了记录课程内容,更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使得教师在开放性的课程中也有管理的着力点,能够加深对每个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的了解,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更容易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引导和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掌控,使得教师对课程的管理有据可查,有理可依。每次课,教师需要点名,记录考勤,并于课后反馈给教学处。期末,教师撰写总结,并依据课程纲要中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给出评价,学校可以从中掌握课程开设的总体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效果,为课程下一步的建设提供依据。

校本课程这样的管理,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学校要求教师做到:胜任基础型课程,精通丰富型课程,指导发展型课程,承担专长型课程。故此,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必需。我校依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补短取向、成长取向、变革取向、问题解决取向,通过课题研究,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指标体系,利用科学的测评工具进行测评。同时,我校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校本培训,既有外请专家的专题讲座,也有校内课程建设工作会;既有课程建设主题研讨活动,也有展示交流评比活动。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培训、反思、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提高教师水平的同时,为了提高课程质量,打造精品课程,我校鼓励老师们撰写课程讲义、编写校本教材,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目前,已有多门课程积累了一定量的课程资源,一部分课程编写出了相应的校本教材。

开发网络管理平台,拓展课程交互渠道

开放的课程,庞大的学生群体,对课程交互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了,要提高课程执行的效率,使课程顺畅地开展,借助于网络平台管理课程是课程管理的必然趋势。我校在推进课程建设的同时,提出了“立足四类课程的特色与需求,开发并逐步完善学校课程管理网络平台”的目标要求。开设校本选修课的教师将《课程纲要》上传选修课选课平台后,学生就可以登录选课平台,检索课程科目,阅读课程纲要,选择课程。选课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选课结果和上课的时间地点。管理者可以了解学生选课情况。期末,教师通过平台评定学生成绩,学生和管理者可以检索成绩。

鼓励多元评价,凸显课程特色

校本课程管理范文第3篇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reform is developing forward depth direction, the teaching mode is deepening day by day with project as orient, and professional post demand as support. Therefore,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development vocational ability of region and school,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reform. In this paper, the logistics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s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has been carried on the attempt and exploration.

关键词: 运输管理;校本课程;开发设计

Key words: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school-based curriculum;development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3-0270-02

0 引言

课程是所有教育活动的核心,反映着教育的特性和功能,决定了教育目的和价值的实现。高职教育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专业技能应用为目标,相对普通高等教育具有特殊性。此外,高职院校往往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区位特点。因此,结合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经济特点、本校教学资源等,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显得尤为必要,也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长期任务。

1 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确定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传统课程没有充分考虑地方、学校的实际;没有照顾学习者层次;更没有针对性措施指导教学。而校本课程则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形成。我国当前课改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已成为课改重点。

通过对校本课程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以学校为基地,校企合作开发适合学校与行业发展特点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柔性化的课程;更好的满足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基于此,我们就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物流运输管理》进行了探索式的校本课程开发尝试,增强了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 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物流运输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

2.1 课程开发理念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在设计中主要以运输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我校合作企业共同开发课程。依据市场对运输岗位群相应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以运输岗位相关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模拟实训、参观、实习,辅以竞赛、网络教学及社会实践,实现教、学、练、做的四者有机结合。

2.2 课程开发流程 依据市场需求,以“企业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岗位任务为依托”二位一体的来开发设计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和学习型工作任务,并制定课程标准。

2.3 课程内容设计

2.3.1 基本思路 设计过程中,以运输岗位职业行动知识掌握作为构建基础的核心,以运输岗位职业行动能力培养作为扩展基础的重心。在课程开发中切实贯彻“学生为本、能力为本、岗位为本”的思想。在课程组织安排上,强化学生对专业能力(掌握技能和知识);方法能力(学会学习和工作);社会能力(学会共处和做人)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可持续发展能力、沟通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重视学生驾驭工作过程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其驾驭工作能力。重视提高学生职业应变能力。通过由简至繁、单一至综合的工作任务;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抽象工作过程;应对面向未来的不确定的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职业应变能力。

2.3.2 教学内容安排(见表1)

2.3.3 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我们主要根据流程、项目、岗位、任务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如学习情景三——铁路货运实务,如表2所示。

2.4 课程评价与优化 课程评价是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我们在课程评价过程中,让学生、教师、学校、企业等多方参与,且把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引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课程开发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质量监控。通过评审、反馈、优化调整,不断的改进和优化课程。

3 结束语

通过对《物流运输管理》的校本课程开发尝试,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升,而且培养了其职业素养、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深化校本课程的开发。

参考文献:

[1]http:///file_post/display/topic_1D.php?TopicCode=

1D0905&CourseID=0.2013年12月7日引自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

[2]http:///link?url=cpFx97FXYTBE0Gwge2cfZA

6sCjgJ1DMu2drfqIUk9NjxrsbSJ0mb37mxUW7plIgG.2013年12月8日引自百度百科.

校本课程管理范文第4篇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与培养”,作为校本课程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的校本选修课程,是达成这一改革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校本选修课程的有效管理则是校本选修课程实施重要的保证,决定校本选修课程实施的成败。

一、校本选修课程管理的内涵

1、关于“校本”

“校本”就是指“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郑金洲教授把它表达为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 二是“在学校中”, 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意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学校自身的问题,要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基于学校,是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开设的各门课程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力释放得更彻底”。其基本特征是针对性、适应性、时代性和发展性,即针对本校实际问题,适应本校特质,立足时代和知识前沿,促进师生发展和学校发展。

2、关于“校本选修课程”

校本选修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是相对必修课而言的课程,是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必修课程的必要补充,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为基本的价值取向,相对于必修课具有灵活性、趣味性和拓展性的特点。

3、关于“校本选修课程管理”

“校本选修课程管理”属于学校课程管理范畴,是对校本选修课程的“编订、实施、评价的组织、领导、监督和检查”,从而有效地实现校本选修课程预期目标的控制活动。管理的主体主要是学校及教师;管理的客体是校本选修课程的资源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特别是对校本选修课程实施的管理;管理的层级是从属于国家和地方课程管理体系之下,是对国家管理和地方管理的重要补充;管理的依托是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及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二、校本选修课程管理的内容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认为课程应围绕四个基本问题来展开,即“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校本选修课程管理内容的确立也就围绕这四个问题展开,即目标的确定、经验的选择、经验的组织和结果的评价,据此我们认为校本选修课程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校本选修课程目标的管理

课程的生成来源于几个方面,一是国家的课程总目标,二是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满足学生个性特长的需要,三是学校的软硬件环境和教师的专业水平状况。校本选修课程的管理首先是保证教学目标与国家课程目标保持一致,所开设的选修课程必须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符合公共的社会道德和伦理,对教师开设的选修课程进行思想和道德的评估是管理的第一步;其次是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管理,尽管选修课程是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开设的课程,但绝对不能单因兴趣而开设,不能陷入纯兴趣化的学习,而是在兴趣爱好下的知识与能力的生成,“兴趣、爱好、知识、能力”四个维度平衡兼顾,从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和加深知识面、培养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管理,校三选修课程既依赖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也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校本选修课程的实施中要相应确立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并进行动态化的监控,在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的同时提升校本选修课程的质量。

2、对校本选修课程资源的管理

校本选修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隐性资源,主要指学校的教师、学生、管理者和校园文化,二是指显性资源,主要指学校的设施设备,如图书资料、音像资料、实验器材等,三是素材资源,主要指教师在日常生活以及教学活动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这些资源是选修课程的必要载体,没有选修课程的资源,选修课程的开设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对校本选修课的管理程很重要一点就是对选修课程资料的管理,对这些资源要进行分类整理,建立选修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率。

3、对校本选修课程课堂教学的管理

课堂教学是校本选修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也是选修课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校本选修课程的课堂教学管理应纳入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当中,同时还要做好如下几方面:一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制定选修课课堂教学规范,建立师生共同遵守的选修课程教学制度,倡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让教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二是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进行选修课教学提供物质保障,建立选修课教学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三是建立选修课教学研究机制,在尊重教师个体特长的条件下,倡导集体教研,为教师学习和提高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通过学校组织文化来影响教师,共同探讨选修课教学方法,发挥集体智慧提高选修课课堂教学质量;

4、对校本选修课程评价的管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不仅是对中小学课程评价要求,同时也是学校校本选修课程评价目的管理要求。在评价目标管理上,一是要重视选修课程评价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和教师要通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评价结果,引导学生对评价结果的正确归因,使学生为了自己的发展继续努力;二是学校要利用选修课程评价,激发教师专业学习和发展的愿望,而不是依据评价结果对教师进行奖惩;三是学校应该通过选修课程评价,发现校本选修课程中的问题,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建议,从而促进学校选修课程的发展。在评价方法的管理上,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保证学校选修课程评价能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师教学实践,学校和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选用适合的评价方法,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实现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同时强化评价结果的管理,将教师的评价结果纳入教师的教学考核,与教师的评职评选及职务晋升相联系,对学生的评价纳入学生的学分考核,并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相联系,记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三、校本选修课程管理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选修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以生为本是其基本要求。在选修设置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而,课程内容力求多元化和层次化,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空间;在学生的选课上,提倡学生自己选择课题,鼓励独立探索解决问题,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教学设计上要特别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2、差异性原则:选修课程更多地体现一种差异性课程,内容不同,学生的组成、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活动的场所等均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也必须具备差异性,不同的选修模块要制定不同的管理标准,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管理机制,选修课的管理才具备针对性和适应性,管理才能发挥就有的实效。

3、广泛性原则:选修课程的教学组织改变了原来行政分班管理的模式,“走班制”是目前采用的普遍形式,除了学校的统一管理之外,更依赖于教学组织者的管理,作为选修课教学的教师,他们既是课程的开发者,也是课程的组织者,更是课程的管理者,因此选修课比必修课的管理更具普遍的参与性,有时还会拓宽到校外的力量参与教学管理,如一些校外活动性选修课程的实施,就需要家长及相关部门参与到教学的管理之中,这就要求充分调动全校师生以及家长、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到选修课程的管理之中。

4、专业性原则:传统管理主要依赖行政手段的干预,而选修课程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教师的专业能力及其创造力。建立选修课程专家咨询制度是提高专业管理能力的重要保证,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组建校本选修课程专家小组,有条件的学校同时聘请校外专家,将专家组的意见作为管理的重要参考,从而提升校本课程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四、校本选修课程管理的实施

课程的实施是课程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校本选修课程管理的最主要的内容,它具有开放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而且充满着不确定性,对校本选修课程实施合理的管理是选修课程得以顺利开展,实现其价值的保证。

1、组建健全的管理机构

校本选修课程管理的主体主要是“校本课程管理的决策人员,智力人员,执行人员以及监督者”,构建合理面健全的管理机构,才能有效协调这四方面的管理力量,保证管理系统的和谐运行。一是组建学校课程委员会,其主要成员应由校长、各科室主任,各学科组长,各学科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社会人士代表等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对校本选修课程进行规划和决策,制定《校本选修课程开发方案》,组建校本选修课程开发队伍、师资队伍,制定相应的考核管理办法,为校本课程开发创造必要条件,并监督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二是组建校本选修课程资源编审小组,成员主要由学校各科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及相关专家组长,主要职责是负责选修课程资源的开发,给课程管理提供咨询和建议,为校本课程管理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建立选修课程教学团队,主要由专职和兼职教师组成,主要职责是实施教学及教学过程的管理;四是组建选修课程监督小组,主要由教学管理行政人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组成,具体督查课程实施中各个环节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值得注意的是,四个管理部门除监督小组之外,组成成员既各有分工,各司所职外,但又有交叉,一个教师既可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但同时也可能是具体的执行者,使教师参与到课程开发及管理的全过程,正如美国学者亨德森和霍桑提出“转化型课程领导”所倡导的管理理念,让教师“参与学校远景目标的制定、实践不同的课程理念、加强彼此的合作、阐明个人对课程的理解、建构学校课程的意义,从而发展一种更高层次的自我判断与管制的能力”。

2、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的管理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因此,建立健全校本选修课程管理制度,是管理好校本选修课程的重要措施保证。一是建立《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制度》,确立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管理主体及开发主体,明确开发的职责,开发的任务目标,开发的工作规范及相应的奖励措施等内容,保证选修课程开发的系统性与适应性;二是建立《校本选修课程学生管理制度》,明确学生管理的主体,落实学生管理的责任人及具体的管理职责,同时对学生的选课进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管,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定,保证学生选修课程学习活动的具体落实;三是建立《校本选修课程教师管理制度》,明确教师选修课程教学的任务目标,规范教师选修课的教学行为,激励教师选修课教学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四是建立《校本选修课程评价制度》,确定校本选修课程评价主体及具体职责,制定校本选修课程评价量表,对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及教学质量进行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及予以矫正。通过这些制度的规范及约束,能很好地协调校本选修课程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功能,为校本选修课程的提供制度上的支持和保障。

校本课程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体育课程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11―03

1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科学发展观阐释

1.1 发展是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不断进步的源动力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就学校而言,实施体育改革,就是为了使学校的体育事业能更好更快地发展。现在,我们已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始,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此背景下,现代化建设对人才资源的开发有着强烈的需求,而现实情况是民族教育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显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高校的办学定位管理体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学校体育发展状况相对滞后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

因此,学校体育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尽快适应经济发展形势,跟上经济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的各种要求,推动学校体育的乃至整个教育事业不断进步。比如,“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全面落实要靠发展;体育课程体系的建立要靠发展;新型师资队伍的创建要靠发展,发展让我们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改革机制。

1.2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来确立改革思路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原则。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也是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核心。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强调的以人为本,主要是体现在“二个为本”方面,一是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大力抓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二是以师资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中心客体,加强创新型师资人才队伍的建设。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应以学生作为教育之本,把教师作为依靠之本,教师的各项工作都要努力做到围绕学生这个根本,千方百计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经济发展较快,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作为社会事业之一的教育事业,近几年来应该说有较大的发展,但还是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社会事业的发展必须迎头赶上。体育作为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中的软肋。其原因有三:一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难点不在于学校体育本身,而是在于制约它的经济条件与社会环境;二是受旧的教育思想、体制的影响,“重智轻体”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三是学校在体育方面资金投入不足,设备条件差。这给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形成了体育地位虽然重要,但不受重视的尴尬局面。只有改变这种状况,才能实现学校体育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4 统筹兼顾是保证体育课程改革进行的根本方法

学校体育改革,要求我们既要正确处理学校体育内部的各种问题,又要兼顾整个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学校体育的需求;既要考虑学校体育当前要解决的问题,又要兼顾学校体育长远发展的问题,切忌短期行为;既要考虑经济建设的要求,又要兼顾社会进步及教育改革的要求;既要考虑学校体育自身的发展需要,又要兼顾如何与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上述要求,今后学校体育发展,必须统筹兼顾不同区域学校体育的发展;统筹兼顾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在学校的发展;统筹兼顾各级各类学校体育的发展;统筹兼顾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2 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背景

目前根据社会人才结构和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实际现状,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框架,高等学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学术型人才;

(2)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职业性技能型院校(高职高专),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职业技术人才。

所谓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介于研究型高校和高职高专之间的一种高等教育的类别或类型。它是一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和目标的办学层次,以区别于研究型人才和高职高专人才,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对于提高本科质量的战略任务,教育部以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07年中央财政投入25亿正式启动“本科质量工程”,对本科教育质量的强调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 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探讨

3.1 树立正确的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树立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核心价值的课程指导思想,加强素质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的贯彻,促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使其在体育锻炼中更好地学习,重点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提高体育锻炼能力等方面入手。以体育教育的多功能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为落脚点,把指导思想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心理健康乃至终身受益上来。具体来说,体育课程改革应着重把握体质教育和技能教育这两大方向。“体质教育”强调的是锻炼身体,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技能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对运动技术的掌握,注重技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通过这两方面的优势互补,找出最佳的结合方式,建立全方位的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两种教育模式都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指向和关注广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质量;前者突出了学校教育的阶段性,后者指向学生的身体需要;前者更多体现了学校体育的教育价值,为人的健康服务,后者则显现操作与方法价值。

3.2 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建立多元的体育课程体系

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教学指导思想,从各学校的实际教学资源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打破专业集中分项目选项教学的传统模式,建立多元的符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更适应学生的需要。目前高校课程设置里面有几项流行的分类:

3.2.1 球类项目体育课程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在所开设的球类项目中,以三大球(篮球、足球、排球)、三小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为主,这些项目在我国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因此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鉴于学生身体素质以及技术水平的差异,在球类项目教学形式中分别开设基础班与提高班,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班级。这样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从而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像高尔夫球、橄榄球、棒球等项目,由于受学校的硬件设备不齐全及师资力量不足等因素的限制,这些项目也只在少数的一些学校开展。

3.2.2 健身休闲类体育课程

健身休闲项目包括健美操、体育舞蹈、瑜珈与形体、健美健身、定向越野、轮滑、攀岩、跆拳道等,由于这些运动项目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笔者通过教学观察及实践,发现学生对项目的选择受性别因素的影响,男生主要选择健美健身、定向越野、攀岩等,而女生则以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与形体、跆拳道等项目为主。了解学生选课的基本趋势,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节教学形式,使教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更好的发挥教学优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2.3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具体包括龙舟、舞龙、武术套路、武术散打、太极拳、太极柔力球、木兰拳等。这些项目与我国的传统习俗和民族精神牢牢结合在一起,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在我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民族体育课程的开设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陶冶性情为主要目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培育学生民族精神,从而丰富体育课程的多样性,增强学生的爱国情结。

3.2.4 健康教育及体育欣赏体育课程

这一类课程,注重理论知识及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欣赏水平,主要是针对一些因自身原因不能进行运动项目课程选择的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学生进行理论课程的教学,让他们认识到如何从生活学习中提高自身健康的认识及对体育的鉴赏能力。

3.2.5 校本特色体育课程

校本特色体育课程是根据不同学校所具有的实际情况,如学校的地理位置、教育资源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等,设置适合本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该校地处苏州常熟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沙家浜)就源自此处,足见该处水域宽广且水质优良。该校的运动设施齐全,为了错位发展,该校体育管理部门在设置相关体育课程和特色品牌项目时以全面性为原则,以球类项目与健身休闲项目为重点,以龙舟运动为特色,取得了一系列不错的成绩。

3.3 体育教学时数与学分的分配

现在高校一、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教学时数为128+16学时,4学分,其中16学时作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时数,总学时达到144(128+16)学时,4学分为每学期1学分;三年级每学期设0.5学分,以学生达到参加课外俱乐部活动要求和体质健康测试合格标准为获得学分的依据;四年级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3.4 对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架构

3.5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

目前高校普遍是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一次总结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法缺乏客观公正性,往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高校的体育课程评价应该从所学项目基本技术考核转为以学生身体实际情况为客观依据条件下的专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不能以学生的技术学习评价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其内容应该更加全面、丰富。如对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体育理论、运动参与及平时表现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期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通过与学期未时的成绩进行对比,看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体育课程学习之后,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否有提高,可以掌握一个动态的评价指标,这也是课程评价中一个重要的评价因素。

参考文献:

[1]刘凯.科学发展观是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9(3):178-181.

[2]陈解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借鉴[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