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堂教学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学习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堂教学学习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堂教学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学习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学习能力

化学学科的教学主要分成两部分:一是化学理论教学,二是化学实验教学。而实验是理论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化学学科的主要特点就是应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授,学生通过听课及记笔记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也比较被动,并且,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化学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重视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阅读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学着勾画重难点,同时对章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对比学习,并用图表等格式将分散的知识点编成纵横的知识网络。如在有机化合物甲烷、乙稀、乙炔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过的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方法,如制备氯化氢、氧气、氢气等的制备方法,让学生对比思考如何制备以上三种气体。

2.改进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

知识的积累固然中要,但是仅凭记忆或者机械的题海战术是不科学的。化学学科的理论知识虽然很多,但它实际上却是一门应用性和灵活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学生没有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不仅会比较吃力,学习效果也不好。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边教学边总结方法,培养学生对学习法的重视而不仅是对当时知识点的把握。

二、利用实验或情景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是理论学习的基础,化学的很多理论都是从实验中获得的。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最终得出结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力。例如,在讲授Na2O和Na2O2的化学性质时,可以通过设定对比试验,同时向装有Na2O和Na2O2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水,观察实现现象。然后,再分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并分析试验结果。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究学习的欲望。此外,也可以设置一些探究性试验,让学生参与其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课堂交流和讨论

新的教学理念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设疑,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接受新知识。有效的设疑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展开积极地讨论和思考。

设疑方法可以在课程开始时设疑、重点及难点处设疑或者在知识关键点处设疑。比如,在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中铝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演示Al2O3及Al(OH)3分别和HCl及NaOH的反应,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反应产物具体是什么,并写出相关的反映方程式,同时提问Al2O3和Al(OH)3究竟是酸性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还是碱性氧化物(或碱性氢氧化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教材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预习获取的信息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无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改革,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像传统的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教育等,以及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法等等。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及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学生在学习分子、原子、原电池原理等的理论知识时,由于实验比较少,而且内容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难,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对相关的原子结构等理论进行结构模拟,而对于原电池,可以用模拟幻灯片等来加强学生对原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子转移、电流方向等的理解。

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结合传统教育方式,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对其他科目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新平.关于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几点要求[A].新一代:下半月,2010(11):214.

[2]张红灯.浅谈化学教学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版,2010(12):20.

课堂教学学习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517(2015)10-0062-01

目前,我们国家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下,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广大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者和高中化学学习者要深切认识到这种变化,从而才能够将高中化学这门课程学好。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

在当前的情况之下,我们对于化学教学方法,要有足够的认识。所有课程的教学方法都大同小异,但我们要将教学方法与高中化学的教学目的结合在一起。在我们国家的中小学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课堂讨论法等。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我们要将这些教学方法与高中化学的知识结构特点相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实现高中化学的教学任务。以下,对于上述学习方法与高中化学相结合,进行细致的分析。

1.讲授法

在高中化学的课堂上,教师以讲解课本为主要方式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的方法,称为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是目前最主要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高中化学课本上涵盖了大部分的高中化学知识点,只有将化学课本上的知识点完全理解好,教师才能够在课堂上熟练而又条理清晰地进行教学;只有明确化学课本上的各个知识点,学生才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高中化学的学习。讲授法最大的优点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教师将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在进行高中化学《酸碱中和反应》这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述酸的性质,碱的性质,以及酸碱之间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这样的反应我们称之为酸碱中和反应。通过教师耐心地向学生讲授这一章节的各个知识点,从而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什么是中和反应。

2.演示法

演示法通常来说就是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演示,让学生能够理解某一个知识点。例如:在高中化学的学习当中,我们在制取二氧化碳这一节上,会涉及到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教师就可以通过向学生演示二氧化碳放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如果不做这个演示,学生无法通过教师的口头描述,对于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变浑浊这一现象有一个比较好的理解,所以在需要演示法来进行知识点学习的章节,我们就需要利用演示法来进行教学。

3.练习法

练习法就是通过课堂练习,以此来让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点包含的内容,并且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例如:在学习高中化学有机物那一章节的时候,就可以布置适量的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以便让学生能够彻底理解烷、烯、烃、醛、醇类物质不同的化学性质。

4.实验法

实验法就是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通过做化学实验,完成化学教学任务的要求。例如:我们对于高中化学当中涉及到的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我们不能够通过讲授法等来完成这个章节的教学,我们只有通过在实验室中,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这个实验,才能够让学生能够以切身的经历,观察到这个实验当中各种物质的变化,以及产生氧气的现象,是否发光放热等。

5.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就是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进行自由的课堂讨论,以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点,交流不同的意见。例如:在高中化学的学习当中,有一章节是关于氢气的学习,在这堂课上,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法来进行学习,让学生讨论氢气的制取和用途,有的学生认为氢气可以通过电解水的方式来进行制取,氢气可以用作航天所用的燃料;而有的同学认为可以用盐酸和铁反应制取氢气,氢气可以用作制作氢气球等。因此,可以采用课堂讨论法,对氢气的制取和利用途径进行谈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变化

在新时期下,新课标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过去我们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中,仅仅只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住相关的理论知识,注重的是学生对于化学公式和化学实验现象的熟记程度,不是很注重学生对于高中化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但是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发现过去的教学任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在当前,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能够灵活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过去我们国家侧重的是培养理论型的高中化学人才,而现在我们更加倾向于培养实验型与理论相结合的人才,这就是我们当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改变的倾向。本文紧紧围绕高中化学教学探究这一主题,进行了相关研究,结合笔者多年的高中化学学习和教学经验,得出了以上的研究成果。希望本文能够为我们国家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也希望我们国家的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能够更加成熟、更加成功。固然本文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恳请广大读者能够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周文荣.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张晓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有效探究教学的策略探究[D].苏州大学,2010.

课堂教学学习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堂质量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自学能力不强,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意识淡薄

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受到正确的指引导致他们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尤其是有些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他们缺乏自信心,认为数学就是一面高不可攀的悬崖峭壁.由于缺乏自信心和相应的辅导,他们的自学能力较差,在数学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抱着消极的学习态度,课堂上无所事事,不理会教师的教学和引导,只求答案而忽视了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的积累.

2.教师教学方式陈旧,课堂枯燥乏味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语言风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学课堂的质量.然而很多教学依然存在传统教学模式的误区,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只是一味地讲解板书,语言枯燥无趣,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生陷于题海中,负担较重

我国初中教学存在的很大通病就是绝大多数的学校采用题海战术,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学生不仅陷入枯燥无味的重复做题中还背负了很大的压力.频繁的考试给学生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促使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这给数学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扰.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理论分析

教学实践论认为,实践在教育教学中占第一位,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因此,他们的学习活动同样少不了实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创造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语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当中,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上.同时,教学实践论还认为,学生在教学中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引导地位.教师应致力营造一个学生独立发展的空间,由他们主导学习,而不是一味地聆听教师的教诲和指导.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改革就必须着重于激励学生参与课堂并使学生有效接受.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策略探讨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善于创造提问的语境,采用生动的案例引入课题.比如,教师在讲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用太阳升落地平线的例子来引入.教师可以分别用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太阳正好离开地平面、以及太阳完全离开地平面这三个状况来向学生提问地平线与太阳的关系,鼓励学生展开讨论,从而引出直线与圆相切、相交、相离的位置关系课题.此外,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还可以将数学较好的学生与稍差的学生交叉组合成学习小组,鼓励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探讨,共同进步.

2.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营造幽默、愉快的课堂氛围

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起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识到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性,通过提问或者有趣的话题使教师与学生产生互动.例如,在讲解如何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的课题时,可以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证明出来.然后再让学生将刚才的证明过程总结成定理.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由浅至深,从起初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最后总结出一个定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动画或者视频的形式来引入课题,活跃课堂气氛.

3.避免题海战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重复过多的习题只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恐惧,认为数学习题索然无味,并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在自己做题的过程中总结出具有典型代表的题目,选用适合不学生习阶段、立意新颖、与实际关联密切的习题.除了精选习题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使他们知道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教师在教学完统计之后引导学生分组将学生对数学、语文、英语三门功课的爱好进行调查,并制成统计表格.通过实践分析,再让他们提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管理方法.

总之,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时应当结合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学习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听力技能 自上而下模式 自下而上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221-0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外贸易交往的日益频繁,不论是面谈、商务会议、讲座以及电视演讲中,能听懂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英语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中,外语学习者常常认为听力是最难掌握的技能之一。在听力过程中经常遇到以下问题:由于听力的暂时性,很快遗忘了所听的内容;不能识别他们所听出的单词;能理解单个的词,却不能理解它的隐含意思等等。绝大多数课本以及听力课堂主要专注于听力测试而不是教会学生们能提高他们听力的方法,这种方法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机会把听力技能与其他技能结合起来,因为听说读写密不可分,再者听力理解问题只是测试学生们的听力理解能力,而没有训练学生怎样去听以及怎样帮助他们培养有效的听力策略。

一、自下而上模式与自上而下模式

一般而言在听力过程中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下而上模式;一种是自上而下模式。自下而上的模式是听者从字词理解到句子、篇章理解的过程,听者通过他们所听到的来构建意义。这种听力模式对学生自身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短时记忆的能力,这样才能理解所听到的每一个音进而指出字词、短语以及结构的意义。自上而下的模式强调的是听懂大意,并通过上下文的暗示以及背景知识构建意义。在这种模式中,知道一些关于说话人的背景、场景、话题以及谈话目的等背景知识将帮助听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背景知识称为“先前知识”或“图示知识”。在实际的听力过程中,理解是文本信息以及先前知识的整合。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应使学生意识到这两种模式的贡献以及重要性,同时在听力课堂教学中整合这两种听力过程,以培养学生自下而上以及自上而下的听力策略。

二、课堂听力教学的三个阶段

听力课堂教学主要有三个阶段:听前准备,听力中以及听后阶段。在听前准备阶段中,教师可采取相应的听前准备活动。听力研究表明听力好的人善于推测他们所听到的内容,各种各样的听力活动可以鼓励学生试图推测即将听到的内容。比如伴随听力附一幅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在听之前猜猜听力的内容,或者采用一些直观的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帮助和培养学生推测大意的能力。另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听力之前让学生自己先快速浏览一遍听力问题,学生可以大概猜出听力的话题,教师甚至可以要求学生大概地猜猜问题的答案。尽管学生不可能完全猜出问题的正确答案,但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们仔细去听听力材料,检查他们的猜测正确与否。课堂听力与日常生活中的听力不同,因为其缺乏背景知识。教师可以多设计、创造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头脑里的图示,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第二个阶段是正式听力阶段,也是教师最不好控制和操作的阶段。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听力任务,帮助学生专注于听力材料。比如边听边进行对所听单词的勾画;边听边对整个内容进行排序;边听边填空;边听边记笔记。所有的以上的活动都利用了信息差这一元素,有信息差使得交际更加主动更加有意义。在学生们进行听力时,给学生们提供大量的适当的听力任务,为他们以后在带有不同目的的真实语境中进行听力练习做好良好的准备。听后阶段主要是给学生们提供机会,整合他们从听力材料中听到的内容,并用此信息进行相互交流。最典型的听后任务是单选题,这种题型主要是为考试服务,对培养学生的听力习惯以及听力策略没有太大的作用。在最后这一阶段,听力练习可以与其他说读写三大基本技能练习相结合,角色扮演、辩论、讨论等任务都可以用于这一阶段,这些任务能帮助学生把他们所听到的内容与自身的先前知识相结合。

三、结语

传统的课堂听力教学方法主要关注的是听力练习题而不是传授给学生真正的提高英语听力技能的方法与策略。通过在课堂听力教学中把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种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学生在听力中有意识地使用这两种策略;另外听前准备阶段、听力阶段以及听后阶段任务的设计也将极大地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促进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听力策略。

【参考文献】

[1]党争胜.认知心理视角下的听力教学策略[J].外语学刊,2009.

课堂教学学习方法范文第5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当中,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因此,学习计算机、掌握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时展的需求。在我国教育的各个阶段都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初中信息技术课属于基础文化教育,是以传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为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的。作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应如何教好信息课呢?目前,我国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主宰教学全程的状况,至今仍然得不到根本的改变,教师的主导作用仅仅限于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被严重削弱,这就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被严重抑制。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是学习的主宰,教师起到的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如何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自主地去学习呢?下面就具体谈谈我的做法。

1.创设情景,激发需要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或从实际问题出发或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错误、障碍等)出发,或从学科中的历史典故出发,通过多媒体创设形成一种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需要:学习的需要。 例如:在学生陆续进入机房的过程中,我通过教师机循环播放清新悦耳的乐曲,使同学们进入机房就有一种平和舒缓、愉悦的心情。在上课前我让几分钟时间给学生玩一些小的益智游戏,指导他们进行鼠标操作练习、了解计算机界面性能,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给他们创设在"学中玩,玩中学"的轻松氛围。

2.引导探究,学生欲学

对知识的渴求是学生内心深处潜在的一种欲望,教师应充分挖掘、激发这种欲望,以取得有效教学的契机。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限制每一个学生的思维,但也不是任由学生的思维走向歧途。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启发,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另一方面,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激活思维状态,发挥其"主导"作用的最佳时间。信息技术教学也不例外。计算机对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对计算机有着极强的好奇心,这正是促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做好某件事的先导。因此,上课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例如:上课时,我首先展示了两幅图表,一张是经过修饰的图表,而另一张没经过修饰处理。学生看后,自然是喜欢经过修饰处理的图表,我看得出,他们那一双双聪慧灵捷的眼眸中流露着求知的欲望,于是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张图表是利用Excel的图表修饰,大家想不想学?"就在学生急不可待时,我展示了课题:"这一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图表修饰――修饰产量增长表》,使我们的图表更加美观、形象、生动、活泼。" 在学习动机、欲望都达到十分良好的状态下,使他们"自主"地探求知识、掌握方法,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主动探究,学生会学――培养"课堂小老师"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具有参与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终身教育的要求,它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施教之功,贵在授法。"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 我在教学当中采用的是"课堂小老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当中来,给他们搭建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达到创造一种和谐的沟通环境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具体做法是:第一,课前由学生自行组成小组(3-6人);第二,给小组一些简单预习提纲的任务。采用"以问导学"的方法,即把预习提纲问题化,问题系列化。这样能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目标,把握学习的重点,有的放矢地学习。同时系列化问题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学习,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他们由浅入深地学习,使他们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并有助于他们掌握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及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问题化预习提纲,学生从而真正收到自主学习的实效。经过一学期的实验,这种教学方法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探究合作、自我管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在实施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如:大多数同学都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扮演起老师的角色,但有些同学却始终不敢去尝试。对于这些同学我与之对应的采用了"一帮一"的对策,也就是一个相对优秀的同学带一到两个"学困生",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体验当老师的乐趣,这种做法在无形之中增强了那些平时在老师、同学眼中是"学困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创设了"我也能行"的良好学习心理,为今后学好其他学科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4.布置任务,体现层次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法",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索",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表现。这一教学环节主要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法",我在设计任务时遵循的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学生的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例如:我在修饰图表这一课中所布置的任务分为三个层次:A、可直接在刚生成的图表上进行修饰。B、可将"我的文档"里的"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统计表"打开,并生成图表,进行修饰。C、可输入有关的数据,并生成图表。(教师提示,你可输入自己的月考成绩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选择,这样,不同水平的同学选取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都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做到与时俱进,跟随时代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把更先进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让学生落后于时代。

5.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从而对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通过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就可以让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变得越来越活跃,因此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学会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并且利用不同的方法、多角度的分析和研究同一个问题,这样就能够对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3]。比如,在讲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什么是三角形的中位线这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认真地分析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在三角形中一共包括多少中位线,每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都具备怎样的相同的特点?利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从而对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6.借助道具对学生的自主观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教师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之外,还必须要对学生的自主观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我们都知道在学习的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能够形成很多思考和认知。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师必须要充分的重视学生的自主观察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学会独立的思考和总结。比如在对几何中的平移问题进行讲授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对教学道具进行充分的借助,帮助学生对图形的变换进行更好的观察,从而利用这种直观的方式对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并且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7.结语

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其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高度的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实际特点为根据,积极地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进一步地使教师自身的授课效率以及学生的学生质量得到提升,最终能够有效的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俊红. 初中数学教学特点及其结课方法评议[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