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价值观的演讲

关于价值观的演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价值观的演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价值观的演讲

关于价值观的演讲范文第1篇

法官与律师是法律职业共同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法律职业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两个主角。由于法律职业的原因,两者必然发生接触,形成一定的相互关系。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成员,两者的关系本应是一种彼此尊重、平等合作、相对独立与互相监督的关系。然而,另人担忧的是有些律师为了寻求有利于自己一方当事人的裁判结果,对法官进行拉拢、贿赂;也有一些法官利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办“关系案”、“人情案”和“金钱案”。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败坏了法官和律师的形象,弱化了民众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文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角度上,结合最高人民法院与司法部联合的《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就法官与律师的相互关系、法官与律师的法律职业道德与伦理以及法官与律师的非正常关系的成因与规制等问题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法律职业共同体 法官 律师 职业道德

随着依法治国的逐步推进,司法改革的深入进行,法律人的作用日益彰显,法律职业共同体逐渐形成。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法官与律师已被社会广泛认知。法律职业有别于其他的社会职业,它是基于公平、公正的立场将法律运用到具体的人和事。1尽管法官与律师均属法律职业共同体,但他们的法律职业的社会角色是不同。律师,具有民间性,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兼有法律人和经济人双重身份,一方面律师要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解决法律纠纷,维护社会正义;另一方面,律师以法律服务为谋生手段,通过提供法律服务获取经济利益,具有逐利性。法官,则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是“国家的法律工作者”,在职务行为中不能谋取任何经济利益,其惟一的目的是正确地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实现社会正义。 因此,律师与法官作为法律共同体的成员,其特殊性表现在:律师的执业活动基于当事人的委托,其职业活动的种类与范围应当在当事人的委托范围之内;法官则是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法律人,审判权的行使实质上是国家权利的行使,这是法官与律师法律职业的根本区别。另外,律师与其委托人之间是契约关系,双方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律师向委托人提供的产品是“法律服务”;法官则不同,其履行职务是在行使权力,权力的行使是基于特定法律事实的发生,并非基于当事人的委托,法官与当事人之间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法官审判活动不具有服务性,也就不具有有偿性。

然而,法官与律师毕竟是法律职业共同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法律职业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两个主角。因此,由于法律职业的原因,两者必然发生接触,形成一定的相互关系。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成员,两者的关系理应是一种彼此尊重、平等合作、相对独立与互相监督的良性互动关系。但是,从我国司法界的现状来看,有些法官与律师间却难以实现规范、有序的业务沟通;少数案件当事人及其委托的律师为了寻求有利于自己一方的裁判结果,违法对法官进行拉拢、贿赂;也有极少数法官利用手中的审判权力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办“关系案”、“人情案”和“金钱案”。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社会对司法公正、司法权威产生怀疑。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个别法官和律师串通,违反职业道德和纪律,损害了当事人利益,影响了司法公正,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败坏了法官和律师的形象,弱化了民众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发生的法官违纪、违法审判乃至犯罪,大部分都是在与律师的关系上出了问题,法官与律师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司法公正和权威的一个关键问题。

为了加强对法官和律师在诉讼活动中的职业纪律约束,规范法官和律师的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2004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与司法部联合了《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若干规定》共十七条,但全文一共用了25个“不得”,13个“应当”来详细规定律师和法官的行为,最具有眼球效果的条款有:第三条:“律师不得违反规定单方面会见法官”;第七条:“当事人委托的律师不得借法官或者近亲属婚丧喜庆事宜以赠礼品、金钱、有价证券等,不得向法官请客送礼、行贿或者指示诱导当事人送礼、行贿”;第八条:“法官不得要求或者暗示律师向当事人索取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等。那么,这一具有“高压线性”性质的《若干规定》能否被我们的法官和律师自觉地遵守与执行,全社会都在拭目以待。本文拟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角度上,就法官与律师的关系、法官与律师的法律职业道德与伦理,以及法官与律师不正当关系的成因与规制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一、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法官与律师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在西方是一个长达数百年的历程,而这一历程又是与三个因素相联系、相适应的。其一是与社会进步相关联。人类社会从神权统治、君权统治到民主政治的发展,从统治到社会治理的转变,推动了法律职业及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其二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关联。首先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出现社会化大生产,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分工与协作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将此广泛运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社会的高度专业化分工与更加密切的社会化协作的社会发展规律必然促使法律职业走上专业化的道路(从组织生产的角度看,实行专业化可提高效率,降低消耗,保证质量,大大提高规模效益),促进法律从业人员形成一种高度专业化的独立职业。其三是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完善与应用相关联。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尤其是现代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的理论,对包括法律职业在内的社会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和积极作用,其结果是法律职业愈加合理完善,法律职业共同体愈加健全,逐步形成一整套独特的法律职业标志、法律职业意识、法律职业语言、法律职业知识、法律职业伦理、法律职业思维方式、法律职业共同的发展背景、法律职业的行业组织以及法律职业在社会中形成独立的阶层。在这个阶层中存在着三类法律人,第一类为应用类法律人,主要是法律实践者,由法官、律师、检察官以及立法人员等组成;第二类为学术类法律人,主要是法律研究者,如法学教授、法学研究人员等;第三类为辅助类技术应用型法律人,如书记官、法律助理、司法秘书、司法执行人员、司法警察等人员。

本文所称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法律人,专指法官与律师。首先,律师与法官是法律的实践者,他们有着职业的共性。律师和法官大都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法学教育背景,应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律师和法官都以法律工作为职业,都在具体地运用法律,有着相对共同的法律的认知和法律思维习惯;法官与律师的最终职业目标,应该是为了维护司法公正,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其次,律师是法官与当事人交流的桥梁。基于职业特性,律师必须深入到社会生活中,与社会公众保持密切的联系;而法官则需要与世俗社会保持适当距离,以实现独立、公正判案。律师就成为法官与当事人交流的媒介和桥梁。 再次,法官与律师事实上具有依赖性。法官是在双方律师为各自当事人追求法律的最大利益过程中,了解法律事实,正确适用法律,进而实现法律规定的正义内涵。因此,法官与律师具有依赖性,实质上属于一个利益共同体。

在以上法官与律师的三大关系中,“利益”是法官与律师关系中的核心要素。何谓利益?所谓利益,应该是一个人应该享有的和可以享有的有利于、有益于自己的物质的或精神的事物。这其中又有两个层面的内容:“应该享有”是从应然的、道德的角度,也即人权的角度而言的;而“可以享有”是从实然的、法律的角度,也即可以实现的法定权利的角度而言的。2 因此,法官与律师之间的“利益”关系正当与否,评判的标准只有两条——道德与法律。道德是规范法官与律师之间正当利益关系的支撑,法律是规范法官与律师之间正当利益的保障。当法官与律师“利益关系”超越法律职业的道德规范时,法律一定要让他们失去成本。

二、法官与律师的法律职业道德与伦理

人们大都认为,道德与伦理是一个东西。从两者在西方的词源涵义来说,确实如此。“道德”源于拉丁文“mos”,涵义为品性与习风;“伦理”则来源于希腊语“ethos”,涵义为品性与气凛以及风俗与习惯。所以道德与伦理在西方的词源含义相同,都是指人际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然而,我国的道德与伦理则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道德是部分,其涵义就是人际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伦理是整体,其涵义除指人际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还包括人际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3

(一) 法官的伦理与道德规范评价

恩格斯讲过:“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4法官的职业道德是适应国家审判工作的实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是特定化而且升华了的社会道德与伦理。法院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力量,法官是法律的守护者、实现者,因而法官职业道德标准应高于社会道德标准。由于法官的权力、职业以及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官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官权力的特殊性,表现在审判权的“三性”,即权威性、重大性和导向性上。权威性,是因为司法审判权是调节社会各种矛盾的最终裁判权。不论个人或单位,对生效的判决必须执行;重大性,是因为法官审判权的行使,可以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影响或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组织的命运;导向性,是因为法官审判权行使得的结果,是要体现社会的正义、导向和价值标准。职业的特殊性,表现在审判的独立性、中立性、公开性和程序性上。独立性,不仅审判活动要独立,而且要求法官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不受任何个人或上司的非法干预;中立性,法官是处于居中裁判的位置,必须平等地对待双方当事人,不能偏袒一方,歧视另一方;公开性,是法院基本的诉讼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以公开促公正;程序性,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保障。法官不能在“法律事实”以外寻求裁判的依据,而只有通过合法的法律程序所认定的事实才成其为“法律事实”。 事实上,法官的护法使命意味着法官只有通过程序公正实现实体正义。5 群体的特殊性,是因为法官是法律的化身和代言人,一定程度上也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他们必须是社会的精英,应具有高于一般人的特殊资质。法官一方面要以娴熟的法律水平裁判案件,另一方面要以崇高的职业道德行使裁判职能。法官职业道德的崇高性,起码应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法官自身应信仰法律和坚守法律。伯尔曼说过:“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6这里指的是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如果作为裁决者的法官自己都不信仰法律,任何要求公众信仰法律的想法都是荒谬的。19世纪美国著名的米勒法官曾经说过在西方法治社会中人们所熟知的一句话,“任何人都不得凌架于法律之上,所有政府官员都是法律的仆人,都有义务服从法律。”那么,对于法官来说,法官应该是法律最忠实的仆人,除了公平、善良地运用法律进行裁决外,没有任何别的选择。正如马克思所说:“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如果连作为“法律最忠实的仆人”的法官都不遵守法律,那么,我们的法律就犹如白纸一张。对此,培根曾说过:“世上的一切苦难之中,最大的苦难无过于枉法”,因为“一次不公正的裁决,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冒犯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7 因此,法官在法官职业的岗位上使法律得到遵从和捍卫,这是法官首先应具备的品质。

第二,法官应格守职业操守,做到公正、平等地对待案件的每一方当事人。在审判活动中,法官应排除任何偏见,始终保持中立、超然的姿态,做到程序公正,实体公正,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真正使公正裁判所形成的价值判断逐渐融入社会价值体系。要实现司法公正,首先法官必须是公正的。如果只有公正的法律,没有公正的法官,司法公正就成了一句空话。公正是对法官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法官最高的精神境界。如果法官对恶意的一方当事人心怀偏私,那么对善意的另一方当事人来说,只能求助于上帝和偶然的命运安排了,这样,庄严的法律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第三,法官应慎用和正确地适用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是一柄双刃剑,它可能在保护正义的同时极容易伤害正义,甚至如果被心术不正的人滥用将成为其作恶的工具。因此,任何法官都必须慎用。故严格法治主义者主张“绝对的法律至上或法律统治,而排除恣意的权力和自由裁量权,将法官变成一台自动售货机,输入事实,将法律对号入座然后输出判决。但这种完全排除自由裁量权的理论仅仅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司法实践中根本无法实行。事实上,几乎所有案件的判决都或多或少地涉及法官的自由裁量。法官在行使自由裁量时,应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怀着对社会弱者的关怀、对自然法理念及公平、正义精神的追求,服从法律和自己的良心,做出合法、合乎人性、公平、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判决。法官职业道德最核心的是公正,最关键的是廉洁。廉洁是围绕公正这个核心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和保证。公正与廉洁是审判的灵魂,是法官的生命线,是法官审判工作全部的价值所在,是司法的最终和最高目标。

(二) 律师的伦理与道德规范评价

律师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律师职业的人所应信奉的道德,以及在执行职务、履行职责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它是律师政治素质、理想信念、思想品质、纪律作风、情操气质和风度的综合反映,也是纯洁律师队伍、维护律师职业声誉、推动律师为社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重要保证。从以上律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的特征上看,律师作为法律人的法律职业伦理与道德行为,应具备以下三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标准:

标准一: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律师必须保持良好的形象和声誉。由于律师的使命在于维护人权,实现正义,所以各国的立法均对律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德国《律师法》第43条规定:“律师须认真执行职务,在执行职务时或执行职务以外均应表现得值得尊重和信赖。”日本《律师道德》第2条规定:“律师在注重名誉、维护信用的同时,应努力培养高尚的品德,精深的修养。”我国《律师道德规范》第7条规定:“律师应当道德高尚,廉洁自律,珍惜职业声誉,保证自己的行为无损于律师职业形象。”第11条规定:“律师应当敬业勤业,努力钻研和掌握执业所应具备的法律知识和服务技能,注重陶冶品德和职业修养。”上述规定说明,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对律师职业道德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和要求。事实上,律师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有一部分律师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打官司不是靠业务能力而是靠关系。于是,有一小部分律师,不是把精力放在提高业务水平上,而是热衷于拉关系、搞公关,想法设法让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向自己这边倾斜;有的律师将其收取的费与法官按比例分成。因此,律师向法官行贿好象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律师违背起码的职业道德,是主动向法官行贿。他们与法官拉关系的动机很简单,那就是希望法官给自己介绍一些案源,希望法官的“天平”向他这边倾斜,帮他打赢那些法官享有自由裁量权的官司,这些人是律师中的真正“败类”。 如此下去,不仅会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还会损害律师的高尚品格和信用,扰乱法律服务市场的正常秩序,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有些国家甚至将此行为作为犯罪来打击。

标准三:律师必须保持清廉与诚信的品德。这是许多国家对律师职业道德的普遍要求。如日本《律师法》第26条规定:“律师不得就受委托的案件从对方接受利益,或向其要求或约定利益。”在苏格兰和威尔士,出庭律师如果为了获得委托而向他人送礼或提供回扣,是最严重的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如果被发现,很可能要被取消出庭律师资格。以维护法制实现社会正义为使命的律师应当从业清廉,这是对律师最起码的要求。我国《律师法》和《律师道德规范》对此明确规定:律师在执业中必须廉洁自律,律师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牟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或者接受对方当事人的财物。如果律师在此问题上不能站稳立场,提供法律服务以获取私利为前提,不仅会腐蚀自己的心灵,而且真理、公平、正义必然会遭到严重地践踏。

诚信是律师最重要的品德。当事人委托律师为自己提供法律服务,表明他在某一方面或某一事项存在困难,需要得到法律服务。当事人按照与律师事务所签订的法律服务合同,所付出的不仅是金钱,更多是对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信任。在市场经济的进行中,法律服务也是一种贸易,也必须是以等价交换和诚实信用为前提。对一名律师来讲,信用就是一种向当事人信守承诺的责任感;信用就是对自己提供的法律服务之后果负责的道德感。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人们会把律师视作一种神圣的职业,赋予律师维护基本人权,实现社会正义的职责。如日本《律师道德》第二条规定:“律师应注重名誉、维护信用,努力培养高尚的品德和精深的修养”。我国的《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第五条规定:“律师应当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尽职尽责地维护委托人的合法利益”。事实上,无论是律师本人还是律师事务所,要生存,要发展,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诚实守信,信用是律师最重要的资本。12

三、法官与律师非正常关系的成因与规制

尽管法官与律师的非正常关系是个别现象,但社会影响极为恶劣。笔者认为两者非正常关系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1、 体制上的问题。中国司法不能独立。有些领导干部干预审判活动,习惯打招呼、批条子;律师为赢官司,也与当事人一起找领导打招呼,批条子。另外,一些法官认为:法官投入的劳动远远超出律师投入的劳动,但得到的却远远低于律师的收入,“同工”没有达到“同酬”,难免心态失衡。为此,用自己的权与律师或当事人的钱进行交易,来弥补失衡的心态。个别法官“下海”作律师,与法官“同事”立定“合作协议”实施“共同致富”等。

2、立法上的漏洞。由于立法上的缺陷,法律的保底性条款太多,使得我国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太大,因此律师为了打赢官司特别有兴趣用自己或当事人的钱与法官的权进行交易。律师明白,用钱与法官的权去交易,成本很低,收益却极大;法官也明白,用自己的权换取律师或当事人钱,风险极小。另外,我国的三大诉讼法中的回避制度,没有规定法官与律师的相互关系,它处在依法回避的盲区和边缘地带;我国没有陪审团制和三审终审制的制衡,法官行使权力受律师不当影响的风险相对大。至于律师违法与法官建立不正当关系,《律师法》也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与惩罚措施。按照《律师法》第44条规定的内容,律师“违反规定会见法官、检察官、仲裁员或者向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请客送礼的,”由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给予停止执业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处罚。但是,不知该条中的“规定”指的是什么,缺乏可操作性。《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下称 <惩罚办法>)第10条第2款规定,律师向法官、检察官、仲裁员或者其他有关工作人员行贿的,由司法行政机关给予吊销执业证书的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该《惩罚办法》第15条规定:“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在查处律师、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过程中,认为其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有关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按照该条的说法,律师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先由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认定。如果司法行政机关或律师协会不认为律师的行为是构成犯罪,就可以不移交司法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由于《法官法》与《律师法》规定的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加上没有专门的惩戒程序,特别是没有建立起一套对律师与法官不正当关系的认定与惩戒机制,导致对法官与律师关系中的违法与违纪的惩戒不规范,具有较多的“人治”色彩。

为规制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切实维护司法公正,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一套“法官与律师相互关系的道德伦理体系”以及“法官与律师非正常关系的认定与惩罚机制。”

律师与法官的相互关系,尽管要靠市场经济下的律师与法官的法律职业道德规范来维持,但是在职业道德规范不足以调整律师与法官的非正常关系行为时,就要依靠一定的制度去约束律师与法官的非正常关系行为。笔者认为,建立一种“律师与法官非正常关系的惩罚制度”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形成一套使“惩罚制度”能执行下去的有效机制。对于那些违法进行交易的法官与律师,要加大其“建立非正常关系”的成本,使其不敢形成两者的非正常关系;在建立律师与法官惩罚制度的同时,也应考虑建立“律师与法官良性关系的激励机制”,使那些公正、诚信、博学、正义的律师和法官,因此而获得更大的利益。

2、法院应进行体制创新,律师事务所要完善产权制度。

法院的体制创新的重点是,法官制度的改革;法官制度的改革重点在于八个字:“选人用人、能上能下”,一定要在着八个字上进性创新。其中,前四个字的重点是“用人”,后四个字的重点是“能下。”同时,要建立法官与律师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执业禁止”制度,通常情况应禁止法官转行从事律师职业。“不提倡法官转行当律师,或者在背后做中介,因为这对司法公正将是一个极大的冲击,也将对其他律师形成不公平的竞争,不符合司法的运行规律。”14

律师事务所要完善产权制度。没有完善产权的经济是一个不讲信用的经济。因为产权制度就是使人们有一个稳定的、长期的、预期的制度。我国很多的合伙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并没有把其他非合伙人视为是一个团队的伙伴,仅仅把他们看作是一种聘用关系。这就使得聘用律师的预期极不稳定,结果导致他们产生一种奇怪的积极性去追求短期利益,今天他违法向法官行贿,他并不担心明天会失去“饭碗”。反而,行贿法官可能赢得案子,赢得案子就有“收益”。有的合伙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人手一本发票,在分摊了房租、水电费后全部装入个人腰包。所以,律师事务所一定要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使律师在一个稳定的、长期的、预期的利益驱动下执业。

3、建立法官与律师非正常关系的公示制度。

有关部门能否考虑利用“中国律师网”与“人民法院网”现有的技术平台,建立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运用灵活的“法官与律师非正常关系公示网”。凡是涉及律师在执业中贿赂法官、法官私自单方面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律师,以及法官为当事人推荐、介绍律师作为其人、辩护人等行为的数据都可按照有关规定纳入“法官与律师非正常关系公示网”数据库,逐步建立“法官与律师非正常关系的公示制度”。当然,建立此类公示制度,一定要研究界定法官与律师非正常关系数据公开的范围、程序和时限等;同时还要认真研究界定法官与律师的个人隐私等,在公布这类数据的时候不能侵犯法官与律师的正当、合法权益。除此之外,还应设置有关制度,严惩提供虚假信息和数据的行为人。15

期望以上建议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能够予以采纳。我可以肯定地讲:这是来自社会的呼声,人们都在期待着,让法官与律师的关系永远在阳光下生存与发展。

注释:

1 张文显 《法理学》305页 高等教出版社 2003年。

2 刘作翔 《利益冲突的几个伦理问题》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二期。

3 王海明 《伦理学原理》66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6页。

5 陈兴良 《法官的护法使命》 人民法院报 2000年04月15日。

6 伯尔曼《法律与宗教》 三联1990年。8 参见美国《律师职业行为规则》5•4律师的职业独立。转引自青锋著:《美国律师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168-169页。

9 (法)色何勒———皮埃尔•拉格特、(英)帕特里克、拉登著、陈庚生等译:《西欧国家的律师制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7页。

10 参见日本《律师法》。12 王春晖 《中国律师应打造信用品牌》载 《中国律师》杂志 2002年 第10期。

13 沈宗灵 《法理学》 237页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14肖扬 选自“中国法院网” 2004年6月3日。

15 王春晖 《建立“信用中国律师”的几点建议》载2002年《律师与法制》第9期。

关于价值观的演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老年护理学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9.037

The Effects of Integrating Emotional Education into the "Geriatric Nursing" Teaching to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Moral Values

HUANG Li, LI Hengying, ZHU Jinghua, LI Wan

(Nanchong Health School of Sichaun Province,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Abstract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Emotional education is a part of the education process, it is not only a kind of teaching mode, but also a kind of teaching strategy. Teachers in the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motion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how to play a guiding role, how to evaluate the student's moral values change, and many other issues, it is the author's research conten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 thinks that the emotional education into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geriatric nursing teaching, learning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guide students to form positive moral values and good occupation quality.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geriatric nursing; emotional education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是使学生身心愉悦的教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起到重要作用,如何评价学生的道德价值转变等诸多问题,正是笔者研究的内容。现将方法和评价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13级护理专业的2个班共114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均为三年制中专生。随机抽取1个班58名护生为实验组,另外1个班56名护生为对照组。两组护生在年龄、智商、价值观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统计学差异。

1.2 研究方法

在“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时采用同期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情感教育。通过发放调查表、电话访问学生家长等多种评价手段,分析两组学生道德价值观的现状,进行统计学处理。

1.3 教学改革

(1)改变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使课堂有血有肉,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授课的同时教师积极倾听,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状态。

(2)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巧妙“导入”新课。如以一首感情满满的“父爱”作为授课的开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以“你心中的老年人是怎样的”等开放式提问,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祖辈付出的慈爱和关心。

(3)广泛运用多媒体。

(4)针对“老年人的常见问题及护理”;“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及护理”等较难理解的章节,教师以我校老年护理院发生的真实案例为脚本创作情境剧,让学生课余积极排演,在课堂上展示。

(5)理论教学结合临床实际,将学生在课堂累计的情感得以释放。组织学生到我校老年护理院进行实训及见习,通过实训老师的操作指导,教学生将理论知识在临床中付诸实践。

2 评价方法

(1)自制调查问卷,经过专家检验及相关测定,具有良好的性、效度。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两组学生“老年护理学”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对比;(3)反思日记。

3 结果

3.1 职业情感的调查结果(见表1)

对两组学生的老年护理思想及专业情感的调查。实发调查表114份,收回114份,有效问卷114份,有效率100%。

表1 反思日记反映情感调查表

3.2 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调查

针对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否喜欢老师的授课模式、是否喜欢老年护理学、以及今后是否愿意从事老年护理的有关工作的情况进行调查。实发调查表114份,收回114份,有效问卷114份,有效率100%。

对照组:是否喜欢老师授课方式的,36%喜欢,10%无所谓,不喜欢58%;是否喜欢老年护理学的,35%喜欢,10%无所谓,55%不喜欢;是否愿意从事老年护理相关工作的,12%喜欢,12%无所谓,76%不喜欢。

实验组:是否喜欢老师授课方式的,91%喜欢,2%无所谓,不喜欢6%;是否喜欢老年护理学的,87%喜欢,3%无所谓,10%不喜欢;是否愿意从事老年护理相关工作的,58%喜欢,4%无所谓,38%不喜欢。

3.3 “老年护理学”期末综合成绩

2个班114名护生期末考试采用统一试卷进行测试,综合成绩为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20%,实训成绩20%之和。

对照组:60~80分41人,81~90分15人,90分以上0人,平均成绩74。

实验组:60~80分21人,81~90分28人,90分以上9人,平均成绩88。

4 讨论

4.1 中职学生的特点

当代中职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社会道德,但存在很多不良行为;在道德问题上自相矛盾,出现双重道德标准;明白社会公德、文明规范,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没有执行。通过教学模式改善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 大部分学生有金钱至上的心理,贪图享受、判断力及定力较差;没有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同学间出现相互攀比、炫耀的现象。 大部分学生表面感觉是乐观、开朗,但实际上不懂得如何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我校学生很大部分为留守孩子,隔代教育更容易让学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任性、性格孤僻、缺乏与人合作及分享的意识。

4.2 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对学生影响

4.2.1 学习效果

实验组91%的学生喜欢改革后灵活的授课方式,87%喜欢“老年护理学”。在临床老年护理院实训中,87.9%的学生关心爱护老人,90%的老人认为教学气氛好, 100%的老人满意学生的服务,并愿意学生去看望他们。实验组的期末综合平均成绩88分明显比传统组平均成绩74分更优异,实验组高于80分的同学37人,比实验组的15人多得多。

4.2.2 情感影响

可以看出实验组较对照组在学习老年护理学后,学生情感与老人情感的碰撞更加积极深刻,实验组以72%的积极情感远远优于对照组32%积极情感,并且通过对学生家长的电话随访发现实验组学生较对照组在对待家人的态度、情感和行动上转变了,孩子更懂事了、孝顺了。

4.2.3 职业规划影响

实验组学生较对照组学生更喜欢老师的授课方式,对学习老年护理的知识更积极、更懂得与人分享、学会“关心、照顾、帮助”,学会“爱老、敬老、助老” 58%实验组学生也更愿意从事老年护理相关的工作。

5 小结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了积极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让学生明白“孝”,懂得分享,学会“爱老、敬老、助老”,但因教学方法实施时间较短,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比较片面,虽然能够挖掘出学生的“仁爱之心”,但是激发学生的“敬老之德”不是仅凭一学期的专业教学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护理专业教学中需要更多的改进,更全面和持续地实施情感教育,才可能对学生的道德价值及职业态度、职业情感,产生持续的、长久的影响。

四川省南充市教科所重点科研课题:生活德育视角下中职护士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研究(南市教2014年23号文件)

四川省南充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课题: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老年护理能力的研究(编号NC2015B044)

四川省教科所重点科研课题:对实习护士老年护理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研究(编号川教函2015-310)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数字智能护理养老综合服务系统的构建(编号13XSH033)

参考文献

[1] 文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现状与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3(80):940

[2] 福楼拜.情感教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9(40):540.

[3] 王志红.老年护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9.

关于价值观的演讲范文第3篇

关于人生演讲稿范文   书籍,可以净化灵魂、升化人格。于是有人说,读书会改变人的气质,读书会让人脱俗……

  读书,使我单调孤寂的生活变得丰富生动,在书中,我找到了工作的自信。读古今中外的名著,我了解了历史的兴衰,人生的悲欢离合,我变得乐观、豁达、心胸开阔。读名师的书,看他们成长的足迹,奋斗的艰辛,追求的快乐,我激励自己奋发有为。读《论语》,我懂得了处人事、求学问的原则。读《简爱》,我感受到了善良、质朴和坚韧的品格。读《邓稼先传》我读懂了什么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读一本好书,就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可以和亚历山大大帝一起远征,向苏格拉底请教哲学奥秘……

  你能说这不是一笔永恒的财富吗?不了解这份喜悦,是多么可惜啊!而一旦体验过这种喜悦,人就会不由自主地去主动品味和汲取人类的精神财产,并且逐渐内化,以至运用自如,这种人会成为“心灵巨富”,如果用物质的现金来比喻的话,就好像拥有好几家银行一样,需要多少就提取多少。大家不妨看一看苏霍姆林斯基的“财富”,书中这样写到:“我私人的图书馆,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的书……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

  古人云:“至乐莫过于读书”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也说过:“谁要没被一本好书俘虏过,那将是最大的遗憾。”读书能够使你从无知变得聪明,从幼稚走向成熟,使你的内心从贫瘠变得丰富,从枯燥走到宁静。读书长智;读书厚德;读书怡情;读书,能让你的生活变得轻松;读书,能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世界;读书,他会教导你尊重别人,从而获得别人的尊重。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使我们受益无穷。读书是快乐的,读书是美丽的……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目前的社会并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根据一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我国国民一年的阅读书量是0。7本,而临近的韩国是7本,日本则有近40个人里每20人拥有一套《普希金全集》。韩国还以书柜代替酒柜。去年联合国在500强企业家的读书调查中,日本企业家一年读50本,而中国企业家读0。5本。难道外国人就不忙?就没有压力?不是的,关键是读书的心态。所以,工作再忙也要读书,工资再低也要买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读书让我变得淡泊、变得博学、变得睿智。

  我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自强。成长也是一种美丽,它的美丽就在于我们不断地吐故纳新,在于它新陈代谢中孕育出艳丽的花朵、灿烂的笑容与收获的硕果。我在成长中激励自己,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我在学习中成熟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谢谢大家!

  关于人生演讲稿范文

  自今年8月份以来,集团公司开展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讨论活动”。目的是通过这种活动,让我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知荣辱、明是非,真正弄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什么样的人受尊敬、什么样的事遭谴责;真正做到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 ,并要把学到的应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当中,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自今年8月份以来,集团公司开展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讨论活动”。目的是通过这种活动,让我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知荣辱、明是非,真正弄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什么样的人受尊敬、什么样的事遭谴责;真正做到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 ,并要把学到的应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当中,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呢?上网百度一下,会蹦出很多的答案。透过这些纷繁芜杂的答案背后,无外乎两点:一是靠学习教育,二是靠自身的选择。学习教育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错误的,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正确的。而选择则具有很强的主观意识,因为你的选择也就确定了你的人生之路该怎样走,而你选择的人生之路也是你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草木即使一秋也会用它们的红花绿叶点缀大地,让大地勃发着生机;到了秋天也会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结一些果实,来完成自己生命的轮回。我们作为有意识的人该怎样走过自己的一世呢?保尔柯察金说:“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们也许没有保尔柯察金那样崇高的理想信念,但我想:作为普普通通的我们,既然活着还是要有一些想法的。

  其实这些想法也很简单: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日子一天天的过。你用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工作是一天,你用消沉、低迷的态度对待生活、工作也是一天。选择前者,日积月累你会得到预期中和意外的收获;选择后者,也许在短时间内对于你自身来说你感到了满足和快乐,但从长远来看,你会离大众越来越远,最终只会导致更加消极更加颓废。如果是你,你会选择那种方式呢?

  这时候就体现出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了。在学习和受教育之前,也许你对该怎样选择还是比较模糊的。但通过学习和教育之后,我们已经明白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选择起来应该简单一些。我想任何一个稍微有一些思想的人都会选择前者,用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我们的生活、工作,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过好每一天。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人与人不同,能力有大有小。即便都是选择了前者,产生的效果也不会全都一样。但是,无论我们的能力是大还是小,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了,把自己的能力全部都发挥出来了,即便是成果很小,也能证明我们选择的是正确的人生道路,我们树立的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我们象保尔柯察金那样回首一下,也会觉得很充实很安心的时候,也就无愧于此生啦。

  关于人生演讲稿范文

  l今天我所讲的内容是关于“态度”的,本来啊,我想的标题是“人生态度”,可是呢,那俩字吧,从我嘴里说出来大家就觉得不爽,所以我把它个略去了,但是大家心里要清楚。

  好,首先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故事:联合国给全世界的小孩出了个作文题目《当世界上其他国家出现粮食缺乏问题时你自己的意见是什么?》

  台湾小孩听了问:什么叫国家?

  非洲小孩听了问:什么叫粮食?

  欧洲小孩听了问:什么叫缺乏?

  中国小孩听了问:什么叫自己的意见?

  美国小孩听了问:什么叫其他国家?态度决定高度演讲稿一个故事,我不需要过多的解释什么,大家都听得明白,可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每个人听了以后又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我们当今的这个社会,生活的优越已经麻木了我们的思维。不像过去,每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天天挂在嘴边,生怕自己忘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这就将成为让他们坚持下去的理由。

  现在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可是却又都不那么坚定,甚至有人会说

  理想就是理想,并不一定要实现。如果是那样,跟没有理想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没有了理想我们岂不是又活得很盲目么?

  其实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因为你把它放在了心里才成为了习惯的,恰恰相反而正是因为习惯了才会把它放在心里。习惯就是这样。而习惯的好与坏也就决定了一个人会有一个怎样的人生态度,处世态度。换句话说,习惯成就了态度。

  为了实现理想,为了养成习惯,面对着一天一天不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形形的人和事,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处世原则,也正是这些原则决定着我们的立场,如何接受和思考方向。而对于原则,既然是因理想而定,就决不能轻言放弃。

  环环想扣,正体现了事事的规律,当我们把握好了每一个环节,最后的结果一定不会让我们的期望落空。

  其实我们心里都有自己欣赏的人生态度,只要我们敢于承认,敢于去实践,不去过多地计较得失,也许在这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就会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走过的路,它一步一个错,不知往哪个方向走,人说梦想随风就飞过.

  前方的路,它越来越清楚,未来明明就在前头,风风雨雨不知该怎么说。 不管未来我会多么累,不管曾经流过多少泪

  不管未来我会怎么做,不管曾经犯过什么错

  用自己的手拭去眼泪,走我自己的路。

  慢慢长路,荆棘坎坷,无数次撩拨我起思绪的还是那些遗憾与失望。但在这条路上,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留给我们去懊恼。

  慢慢长路,无数选择,我走得一点也不局促,一点也不犹豫,因为我还没有走到我想到的地方。

  慢慢长路,风雨犹存,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至少在这段旅途中活得充实,活得不盲目,不后悔。

  这段话,本来我是用来激励自己的,如果大家觉得还有那么一丁点道理的话,就一起共勉吧。

  最后,我用咱们班两个同学曾经送给我的两句话来做为结束„„

关于价值观的演讲范文第4篇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育

四川省金河磷矿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通过结合企业实际,逐步塑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培养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责任感、自豪感。

建矿初期,我们就把“立大志、吃大苦、耐大劳、创大业”作为企业的原动力和广大员工的价值取向,在这个价值观的规范下形成了“顾大局、立大志、吃大苦、创大业”的企业精神,它是企业50年艰苦创业的缩影。

近年来,企业结合实际,不断总结、提炼和创新金河企业文化。企业倡导像爱护家庭一样爱护企业,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同事。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形成了具有金河特色的“和”文化,人和兴矿兴家,家和万事兴,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以“成就企业、富裕员工、回报社会”为企业宗旨,创造了金河企业文化新氛围。

在企业困难时期,广大干部员工不等不靠,坚持自救、自立、自强、自勉。金河儿女在企业“四大”精神和“四自”精神的鼓励下,渡过了一次又一次难关。特别是在抗震救灾中,金河人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克服了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艰难,住帐篷、搭建简易锅台生火做饭,用顽强的臂膀撑起一片新天地,用无私的奉献,诠释着金河人的责任与忠诚。四年艰苦的恢复重建,企业生产全面恢复,实现了重建美好家园,再铸金河辉煌的夙愿。

矿党委以读书报告会、专题党课、党委中心组学习为平台,积极开展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牢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着力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把全矿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凝聚到企业的安全生产上来,为企业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作出自身贡献。

矿党委适时组织开展“身边雷锋 时代榜样――争创‘岗位学雷锋先进集体’、争当‘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等主题实践活动。面向全矿员工发出爱岗敬业学雷锋倡议,动员全矿员工积极参与争创“岗位学雷锋先进集体”、争当“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掀起了学习雷锋、敬业奉献的热潮,涌现出了大量的先进典型。我们通过大力培育、挖掘和宣传先进典型,用先进事迹感动员工,引导广大员工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传承优良作风,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立足实际,以人为本

金河磷矿党政领导牢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难得”“要珍惜人才、爱护人才”的思想。2008年分别制定了《关于对员工自学成才和岗位成才的奖励办法》《关于提高地、测、采专业技术人员待遇的分配方案》,对地、测、采专业技术人员按职称等级,实行模拟年薪制。根据企业的需要,与部分大中专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培养与定向就业协议》,有效地引进配置人才资源。从2006年至今,先后吸收大中专毕业生72人,充实了技术和管理岗位。企业积极鼓励员工自学成才,终身学习,争当学习型职工。从2008年至今,有61名员工通过自学或函授学历得以提升,通过考试或职称评定53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得以提升。金河磷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不断壮大了人才队伍,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了人才资源。

金河磷矿在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的同时,不断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 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2007年制定实施了《中层干部任免管理办法》,《办法》规定了任用干部的权限、原则、条件、资格、年龄以及任免程序和要求等,并在近年来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了《办法》。切实抓好了干部的培养、选拔、考核和考察工作,打破了企业“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让优秀的青年管理人员脱颖而出,走上领导岗位。自2007年以来,金河磷矿中层干部的任用中90%是采用公开竞聘和公推直选的方式产生的,共有19名青年人才通过公选登上管理岗位,企业大胆启用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充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与此同时,企业积极做好干部的培养和储备工作,在广泛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相继对部分队科级班子和党的基层组织进行了补缺调整,同时按照干部“四好”要求和德才兼备原则对后备干部人选进行民意调查,及时调整充实后备干部队伍。

创新文化载体,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充分利用内刊――《金河报》、企业网站等载体,传播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热爱金河、建设金河的信念,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

2012年,金河磷矿以德阳市道德模范推选活动为契机,利用网站和报纸大力宣传本矿三名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在全矿掀起了学先进典型的,全矿干部员工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关于价值观的演讲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 领导力教育

[作者简介]翁文艳(1973- ),女,湖南长沙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学生领导力培养。(上海 201204)吴智育(1974- ),女,河北正定人,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新途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2CKS04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16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将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列入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明确在当今时代特征下社会责任感教育中应着重培养什么、怎样培养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现在的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对物质的追求更为强烈,对家人、集体、同学、社会的责任感在降低,这也是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成为紧迫问题的原因。学生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不是具有领导职务和权力,而是包括决策、沟通、协调、执行等多种素质与技能的综合实力。培养学生的领导力,不是要强化学生的“官本位”意识,而是要培养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社会人才。领导力不仅是美国大多高校招生所要求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所要求的重要素质能力。国内外学生领导力教育非常重视社会责任感在领导力素质中的核心地位,重视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在愿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1.培养什么:基于共赢的价值认知。社会责任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其价值取向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如果说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那么社会的整体利益则体现为在领导过程中要兼顾个人和他人的利益,寻找多方共赢的利益重合区间。这符合当下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需要,立足于青少年学生自身社会性发展的需求,需要贴近青少年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发展规律。杰出的领导者一定拥有个人的明确愿景,即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或理想信念。愿景型领导理论认为,对个人愿景的价值认知是领导者具备的基本认知能力。注重愿景是杰出领导者的共同特征。杰出领导者的个人愿景,往往与对他人、社会的关心、奉献与服务精神密切相关。社会责任感通常蕴藏于杰出领导者的个人愿景中。个人的领导力因素与领导者建立组织的未来愿景能力相关。愿景型领导者不是凭空想出组织的未来愿景,强加给追随者,而是从个人愿景出发,基于追随者的需求和组织的长远利益来提出组织或团队的共同愿景。这样的组织愿景通常容易被组织内每一个成员所接受和认同,不仅能促进组织的整体利益,而且能促进每一个成员的能力发展;通常兼顾领导者与追随者的个人利益、组织的整体利益、组织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等。需要领导者具备社会责任感这一基本素质。

2.怎样培养:基于价值澄清的愿景陈述。明确愿景是学生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典型特征之一,包括明确个人愿景和明确团队愿景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明确个人愿景是明确个人的未来理想,体现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属于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美国学生领导力教育课程中专门设有为期一个月的“领导力的道德伦理”模块,通过阅读经典领导理论中关于道德领导的内容、讨论学生个人和组织可能面临的各种道德两难情境、调查所在学校的学生守则实施情况、反思所在社会的普世价值观等一系列课程活动,让学生从理论到实际,从个人到组织、社会等多方位视角来了解、讨论、澄清、分析一种适合有效领导者的价值观,从而学习有效领导者的人格道德素养。这种价值澄清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检验多种备选价值观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判断、选择自己的个人价值观。一位优秀的学生领导者善于创设氛围,让团队成员充分交流各自的想法,善于敏锐地领悟到好的想法,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总结概括凝练出共同愿景。在美国的学生领导力项目中,愿景陈述是培养学生明确团队愿景的主要途径,包括团队从提出愿景、讨论愿景到最终表述愿景的全过程。一般而言,在最终的愿景陈述环节,教师会要求团队或小组派代表做关于团队愿景的演讲,演讲时长约5分钟。在愿景陈述的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关注并讨论团队愿景如何受到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价值观影响的问题,也会引导学生思考一位领导者的愿景陈述会如何影响追随者的问题。学生在学习愿景陈述的过程中,逐渐懂得只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领导者,才能真正吸引一批忠实的追随者,组建一支具有凝聚力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