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数学的压迫感

小学数学的压迫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数学的压迫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数学的压迫感

小学数学的压迫感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教学思路

随着新教改的逐步推行,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这种素养的培养需要从小学开始抓起。数学课程作为逻辑思维运用较强的一门课程,是新教改的重点改革对象,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和解决生活问题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我国小学教育改革中小学数学课程作为改革首选,努力提高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促进小学生其他学科学习能力提高,从而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1.转变思想,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

传统数学教育方式多以应试教育为主,就是教师将按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生硬地传授给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小学生都是在被动地学习,完全没有体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在教师紧张的授课过程中,忽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在教师看来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带给学生的却是紧张感和压迫感,完全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失效的。教师应该勇于面对这一现实问题,调整教学方案和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穿插互动环节,让学生在紧张的听课之后稍作缓息,留给学生充足思考时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另外,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特点,选取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案例进行讲解,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让学生自愿参与到数学解题过程中,让教师看到被动学习和主动参与带来的不一样教学效果,比如,教授乘法口诀之后,便可以组织学生玩乘法口诀接龙游戏,每人一句,按顺序一直说下去,通过这样游戏,每人都有发言机会,提高参与度,让学生从授课时的被动转变为主动,提高积极性。

2.教学内容的选择足以引起学生兴趣

小学生所处年龄段正是开始了解事物的时期,此时学生具有较强好奇心,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选取具有特点和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内容,以让学生听课时高度集中。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生活案例,让学生感觉到新颖的素材,跳出课本的禁锢,使用具有新意的案例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带动学生乐趣,另一方面将数学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升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偶数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了解偶数的定义,如教师可以拿起一盒粉笔,并告诉学生里面的数量是2的整数倍,也就是偶数,让学生试想共有多少支粉笔。这样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到趣味感,同时将书本中的数学知识有效地转化成日常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不单是理论知识,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激起学生更主动学习数学的欲望。

3.利用生活中的文化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识大都能在生活中运用到,所以针对这些数学知识,在传统课堂教学之外可以将学生带到室外进行课外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感到轻松的,另一方面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校园的文化气息和周边的文化氛围,并通过这些氛围的熏陶陶冶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师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数学知识面,从而开阔学生的数学眼界,让学生主动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学到数学知识,让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算更清晰透彻,有利于学生日后独立思考能力提高。比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校为学生定制牛奶,每人每天一盒,每盒3元,每月22天,让学生计算每位学生需要交纳多少元,另外如果学生交纳了80元,需要返还多少元?这些现实数学问题提出后,学生会兴致勃勃地计算,因为此时学生没有将其认为一道数学题来解,而将其认为是生活问题,在学生切身体会其中计算过程后,教师再将这个计算过程引入课本知识中,让学生有效地将课本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4.营造活泼、民主的数学学习氛围

传统应试教学方式严重妨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挥,因为传统教学氛围沉重、乏味,缺少活力,教师生硬的教学方式和态度让学生仅仅被动地学习,无法提起学习热情,甚至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主体地位的体现。因此,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教师应该寻求解决路径,如何为学生提供能够独立思考的环境和机会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重点,人们常说轻松愉快的环境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人们的学习潜力,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保持课堂气氛的活跃度,为学生营造活泼、民主的教学环境,摒弃传统“教师说的都是对的”的观点,鼓励学生表达自我想法,因为在知识学习中一味依赖教师,是无法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在此过程中即使学生表达的观点并不正确,教师也不应该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转变思路,培养学生勇于表达想法的精神,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总之,在现代教学领域中,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用,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数学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性充分发挥。

作者:朱晓东 单位:柳河县驼腰岭镇学校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的压迫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 教学 对话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话教学方式脱颖而出,对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与思想沟通起到积极作用。在对话教学中,课堂上的模式不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而是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双向的交流。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对话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实现的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模式的突破,通过交流平台的构建,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与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整体的理性思维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授课时的难度大大增加,这时候十分有必要架构起一个平和包容的平台,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拥有一个可以实施的机会。彼此在这种环境下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一起交流生活中的苦恼与烦忧,一起探讨学习上的问题与困惑,让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走近学生的内心,能够在多方面及时有效的给予学生指导。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与自己摆在同等高的位置,而不是仅仅站在成人的角度,站在高于学生的立场,而是应该摆脱以往的教学中一贯的优越感和高高在上的念头,以一种平等、民主、包容的态度与学生交往,力求数学课堂的学科严谨性与情感互通性完美融合,在追求教学效率的同时体现现代教学的优势,即师生之间情感的互动,在这种互动的催化下,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与加强,因此能够以更加活跃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使得课堂氛围和谐高涨,从而刺激其记忆力与思维能力,快速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并进行快速的记忆,达到教学效率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真正实施对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学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促使其以更加开放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去。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能够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相当于离开了教师的禁锢,不用再直面教师所带来的权威感与压迫感,因此学生摆脱了畏惧之心,在一种相当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敢于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敢于敞开思维自由的徜徉,在放松的心情中进行独立思考,在愉悦的氛围中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都能敢于表达自己,因此可能出现激烈的争辩场景,也可能出现平淡的对话交流,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有机会表达自己独立的思想、与别人交流自身独特的想法,但同时又能做到虚心的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收获知识的喜悦,更多的是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的平等交流的喜悦以及同学之间的彼此信任。在学生与学生对话的课堂中,学生多了可以交流与探讨的窗口,能够以更加平常的心态开放自己,走出自我封闭的空间,敢于对不同的观点提出质疑,敢于面对别人的质疑坚持自己的理念,这是在教师主导的课堂中见不到的。例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形的章节内容时,提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有的学生认为是正确的,有的学生认为是错误的,对此,教师可以将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在激烈的辩论中探讨正确的答案,同时加深学生之间的情感。

3.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首先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在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学中,教师与文本成为具有平等地位的两个个体,由于文本是具有自身思想和意图的编者编纂的,因此不同的教师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能够收获不同的体验和感悟。教师更要在此基础上深入钻研,使教学过程中的教材应用既忠于文本,又在思想性与内容上超越文本,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应该追求的是提高教材的内涵与更深层次的延伸。例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的章节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联系,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亲自体验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联系与异同点,这不但忠于了教材的指导,而且收获的是意想不到的成果。其次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由于文本教材凝聚了编者的思想结晶,因此值得学生细细研读,而不是仅仅为了学习目的学习所谓“有用”的知识。例如,在人教版的数学课本中有一个名为“你知道吗?”的板块,它以有趣的语言将视野延伸之与课本内容有关的课堂之外的知识,学生们通过阅读这个板块的内容,能够启迪思维,扩展视野。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话教学有了更好的实施空间,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对话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更要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相信随着师生的共同努力,对话教学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惠芳.生态理念下的数学“对话式教学”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4, (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