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隐患识别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护理管理;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的安全性要求也更加严格。护理安全是指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2006年全国共发生9800余起严重事件,医院经济损失2亿元[1]。这些现象从一侧面反映了医患之间的不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患双方都存在明显的风险及不安全因素。我们面对严峻的挑战和压力 ,护理管理者必须将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放在首位,如何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把护理隐患降到最低限度,提高护理安全管理,防止医患纠纷,是需要护理管理者探讨的严峻课题。
1 护理安全隐患存在主要原因
1.1 管理隐患 管理不力、要求不严,监控不严,制度不落到实处,护理人员分工协调不当。
1.2 护理人员素质隐患 对病人护理不周,服务态度差,言语冲撞。有章不循,违反制度或技术操作常规。依赖陪人、护工、实习同学,工作责任心差,观察不细,粗疏。情感受挫,情绪波动失控,注意力分散,错误用药或执行医嘱。比如和家人或同事闹矛盾等,情绪有波动,做事心不在焉,这是导致差错发生的最大隐患,差错的发生有时就在几秒钟,一闪神之间。
1.3 技术隐患 业务知识缺乏,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均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如对急救设备不会使用,使抢救不得力。
1.4 环境与卫生隐患 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备和放置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地面过湿、过滑致跌伤、床旁无护栏造成坠床,热水瓶放置不当致烫伤。环境污染所致的隐性不安全因素,如由于消毒隔离不严格等造成院内感染。
2 防范措施
2.1 更新管理方法 (1)护理部严格依照规章制度管理,重新细化安全考核标准,注重流程中的督察力度,组织定期检查、随时检查、重点检查、滚动式检查、堵塞漏洞,防范缺陷。(2)护士长管理从细节开始,构建严谨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护理单元,利用晨会、交班会、例会等评析护理工作中的得失,设想某种不周可能导致的后果。(3)每位护士明确护士的法律责任,严格依法执业,持证上岗。熟悉病人享有的权利,明确护患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及护理带教中的法律责任问题。
2.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的识别准确性 健全与完善各科室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在标本采集、给药、输液、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中、后,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完善关键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
2.3 提高用药安全 高浓度电解质制剂等高危药品,必需单独存放,醒目标志。对药名、剂型、外观等相似相近的药品具有识别技能。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预防输液反应。
2.4 提高病人满意度 加强护患沟通:沟通也是一种护理,是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措施[2]。护士必须意识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根据病人性别、年龄、受教育的程度,采取恰当的方式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健康宣教。提高病人及家属对护士的理解与信任,减少和避免纠纷发生。
2.5 提高护理风险识别能力
2.5.1 建立科学的护理风险管理系统 建立不良事件、压疮预报制度,不管是否受到伤害,都要鼓励护理人员及时上报安全隐患,以期在第一时间采取补救和整改措施,如隐瞒不报,则按相关规定实施惩罚。
2.5.2 善于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 在工作中强化对识别疾病、护理操作、用药、意外事件中的风险能力外,对有可能引起意外的任何设施、用具都具备戒心,如车辆的刹车、吊杆、氧气、门窗的安全、床栏功能完好等。
2.5.3 发挥患者监督作用 护士可能由于工作繁忙忽视某些不利于护理安全的行为,或由于某些习惯性行为而忽略其危害性,但患者能够发现护士发现不了的危险因素。因此,我们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和健康信息传播,提高病人的卫生信息拥有量,增强其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能力,为预防不良事件发生赢得机会和时间,提高管理效率。
2.6 培养学习型护士,规范护理行为 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护理专业水平,提高对高危病人观察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门急诊输液室;身份识别
患者身份识别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的过程[1]。准确的患者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门急诊输液室是医院对患者服务的窗口,高峰期患者多、环境嘈杂、护士工作繁忙,容易导致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发生护理缺陷和纠纷。如何提高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是保证用药安全和护理安全的前提[2]。本文从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1 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的现状
1.1反问式查对、患方参与查对 对于信息技术较为有限的医院,患者的身份识别采用人工核对的方式。门急诊输液室的患者来自五湖四海,使用的语言不尽相同,同名同姓或音同字不同的情况时有发生,容易导致护士对患者的身份识别错误。有学者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时,采用反问式查对和让患者或家属共同核对输液瓶信息的方法,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3-4]。
1.2使用腕带 患者标识腕带( Patient Identification Wrist-band)是系在患者手腕上, 标有患者重要资料的身份标识带, 被称为患者第二身份证。患者腕带上的项目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等信息,分为手写型、标签粘附型、计算机打印型、条码和无线射频腕带,目前国内医院使用的腕带绝大多数都是直接书写型腕带, 只有少数医院应用了条码腕带, 无线射频腕带的应用暂未见报道[5]。但由于佩戴腕带后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腕带过敏、患者思想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患者佩戴腕带的依从性减低。有学者通过使用质地柔软不易过敏的腕带、加强腕带使用的监督管理、加强宣教等措施提高腕带佩戴的依从性[6]。还有些学者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腕带佩戴的依从性和护士静脉输液操作核对手腕带执行率[7-8]。患者标识腕带在国外也很常用,KP James,等[9]把患者标识腕带运用在爱尔兰急诊部门患者的身份识别中。
1.3应用移动输液系统 移动输液系统是以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为支撑平台,以掌上电脑(PDA)为硬件平台,依托条形码技术、移动计算机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实现电子病历的移动化、护士对患者身份和药物的实时双重核对条码化的医疗信息化输液系统,依托无线呼叫技术实现护士对患者求助的及时响应。其组成包括数据库服务器、计算机条形码扫描机、条形码打印机、企业移动数字终端(MC50)、叫号系统显示屏、按铃等。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①排号、取号:患者到输液登记处,护士刷患者就诊卡,打印输液号贴和输液袋贴,输液号贴上打印有患者二维码、登记时间、座位号、姓名、性别、年龄、输液号、就诊卡号等信息,患者拿输液号贴去输液区相应座位上等候,护士拿输液袋贴配药。②摆药、配药:配药护士核对输液袋贴和药物后认真配制药物,用PDA扫描袋贴的二维码,PDA自动记录配药护士的姓名和配药时间。③静脉输注:注射护士扫描输液袋贴,呼叫器呼叫患者的姓名及输液号,电视屏幕也会显示患者姓名及输液号,患者到相应的注射台,护士先反问式核对患者的姓名,再扫描患者手里的输液号贴的二维码,PDA 屏幕上显示输液的所有组方,然后扫描第一袋液体袋贴的二维码,两张信息匹配,PDA 在本次组方前打勾,并播放正确的提示音,如不匹配,在组方前打叉,播放错误提示音。护士把输液号贴粘在输液管茂菲式滴管上端,以免患者自行保管导致输液号贴丢失或二维码皱褶,影响下一次的扫描。如此时患者的输液号贴已丢失,则应拿患者的就诊卡到输液登记处重新打印。④换瓶:在换瓶时,先反问式核对患者的姓名,再扫描输液号贴和下一袋液体袋贴的二维码,PDA屏幕显示患者姓名、所有组方,如两张二维码匹配,在该组方前打勾,播放正确提示音;反之,打叉,播放错误提示音。⑤结束输液:输液完毕时,护士用 PDA 扫描输液号贴的二维码,PDA 屏幕显示所有组方,如果当次液体全部输完,点击结束按钮,表明液体全部输完。如果还没输完,无法点击结束按钮。此时护士应查找原因,看看有无漏输液体。在临床工作中,有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输液外渗,护士将患者的针头拔出,带回注射台,交代患者按压针眼至不出血后重新穿刺。再次穿刺时,因输液号贴已粘在输液管上,患者的手里无输液号贴,较容易发生患者身份识别错误。此时应反问式核对患者的姓名,并让患者或家属参与查对输液袋贴的信息,确保身份识别准确后再穿刺。门急诊输液室患者流动性大,护士工作量大、繁忙,会产生疲劳和厌倦,容易造成对患者的身份识别错误。应用PDA后,护士的核对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姓名、输液号,更运用了先进的二维码技术来确认患者的身份,确保了患者身份的正确识别,保证了正确的患者使用正确的药物, 改变了传统输液流程中繁琐的核对环节, 并有效杜绝了患者同名、同姓、姓名没听清等导致的错用药物的发生[10-12]。目前,PDA 仍有些不足之处,如电池电量存储功能衰减快;对无线局域网信号要求较高,信号弱时,运转速度慢,耗时长;无法对液体以及药液进行扫描查对;无药物配伍禁忌的提示等。
2 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的进展
在临床工作中,有个别患者由于医保刷卡等原因,用别人的就诊卡到医院就诊、输液,如儿童用家长的就诊卡、老人用年轻人的就诊卡等。这时如用上述的方法无法识别出来,给护理工作带来安全隐患,而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可有效的防范此类情况的发生。
2.1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是依据不同个体手指上的皮肤纹路在断点、图案以及交叉点等方面各不相同,并具有惟一性和终生不变性的特点,是进行身份鉴定的一种方法和技术[13]。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其指纹信息和预先保存的指纹数据是否一致,即可验明正身。指纹识别技术是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具有易携带、易采集、不易丢失、不可复制等特点。国内外许多科学研究表明,生物识别是现今现代化、数字化生活中最高级别的安全密钥系统,在所有生物识别技术中,指纹识别技术是目前对人身安全最不构成侵犯、方便、实用、可靠和价格便宜的一种技术手段,也是最具有典型性和最有应用前景的生物识别技术[14],广泛应用于金融、IT、安防等邻域。在护理邻域,有学者应用指纹识别仪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身份识别,以提高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的依从性、降低缺陷率、节约成本、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5]。在门急诊输液室,吴响,等[16]开发了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智能输液系统,但尚未见应用于临床的报道。
2.2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技术是计算机图像处理、图形构造、模式识别、计算机可视化、人体生理学和认知科学等多个技术和领域的复合技术。人脸识别可以分为二维人脸识别和三维人脸识别,其中二维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趋于完善,而三维人脸识别技术由于其数据的复杂性和采集、处理技术的困难,其还远远没达到应用的要求[17]。人脸识别是生物特性鉴别技术的一个主要方向,相对于其它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人脸识别技术是最直接、最自然、最容易被人接受的。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公安部门的犯人管理、信用卡验证、医学等领域。有学者把身份识别和人像采集技术应用于辅助生殖医学患者的身份识别,无1例出现患者身份识别错误[18]。在门急诊输液室,但尚未见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输液患者的报道。
总之,门急诊输液室患者的身份识别方法有多种,目前主要包括反问式查对、患方参与查对、使用腕带和移动输液系统查对,以后有望把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应用于门急诊输液患者的身份识别中。反问式查对、患方参与查对、手写型腕带简单易行,但准确率相对较低,其它方法准确率高,但需要一定的设备,我国当前不可能在所有的医院采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中明确规定:“至少需采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所以上述几种方法需配合使用,以确保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旭.护理活动中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的缺陷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348.
[2]谢瑛,王芳.识别患者身份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9(17):81.
[3]马小花,石萍.患方参与查对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3):106-107.
[4]李桂宝,文勇,许素M,等.患者参与身份识别在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2,19(17):81.
[5]王小芳,李锐,马婷婷.患者腕带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1,26(17):88-90.
[6]曹云.条码腕带佩戴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4,12(33):3141-3142.
[7]尹建红,张绍果,苏琳.品管圈在提高病人腕带佩戴依从性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7):2672-2673.
[8]吴兰英,赵凤娥.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静脉输液操作核对手腕带执行率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0):4629-4631.
[9]K. James,D. Connaughton,J.Yates,et pliance with use of patient identification wristbands in an lrish emergency department[J].European Geriatric Medicine,2012,3(Suppl 1):131.
[10]陆小英,张玲娟,刘燕敏,等.门急诊移动输液系统在三级医院的应用体会[J].护理杂志,2012,3(29):62-63.
[11]黄霜霞,吴圆春,梁金清,等.移动信息系统优化输液流程对门急诊输液室质量管理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3):1184-1185.
[12]鄢恋.门诊移动输液系统有效干预护理查对差[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151-5152.
[13]杨岚.浅析指纹识别技术及其应用[J].吉林工程技术学院学报.2014,30(9):88.
[14]袁小凯,蒙家晓,关泽武.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双重身份鉴别系统实现[J].设计与研发,2014,4:11.
[15]徐彬,沈念红,胡筱峰,等.指纹识别仪对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管理的影响[J].护理杂志,2015,22(8):704-706.
[16]吴响,刘菁,将璐.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智能输液系统的开发[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33(7):20-23.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危险源识别;危险源控制;交通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7-0088-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7.045
通过文献研究和相关报道可知,近年来公路桥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危害巨大,例如2006年北京顺义悬索桥荷载试验时垮塌事故、2011年广东韶赣高速公路马坝互通立交桥坍塌事故以及2011年福建武夷山公馆大桥垮塌事故等,伤亡惨重,触目惊心。因此,对于施工单位来讲,应将保证工程质量作为坚决执行的根本任务,而在施工中做好危险源识别与控制工作是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途径。
1 桥梁施工危险源识别
危险源识别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作用是明确项目部安全管理重点,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控制事故发生。
1.1 危险源识别的依据
桥梁施工现场进行危险源识别的主要依据有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操作规程、事故案例等。
1.2 危险源识别的主体
在以往的研究文献中,研究中大多把研究重点放在识别方法上,而对于识别主体很少提及。实际上,这是应当首先明确的问题,即“谁”去识别危险源,主体是谁。只有确定主体职责,才能切实进行此项工作。
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主体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安全管理岗位人员,即专门负责全过程安全管理的人员;第二类,设备设施的维修人员,他们是在设备设施出现故障后对设备进行维修操作的人员;第三类,单人单机人员,即只负责操作一台设备的人员;第四类,多人单机人员,即多名员工按照固定顺序操作同一台设备。这四类主体的划分,是以设备为主还是以岗位为主的辨识主体选择问题,其选择没有统一标准,而应当按照施工的具体情况加以确定。结合笔者经验,在工程实践中,一般是采用岗位与设备相结合的识别主体,例如专门从事设备维修的人员,因其工作都是在设备设施出现故障后进行的,因此他们无法与机器设备一一对应,只能以其岗位作为识别的主体,全面分析其在工作中所有可能面临的危险,其结果将会是多种设备危险源的组合,但不会是多种设备危险源辨识结果的并集;再如对于单人单机人员,操作人员将作为对该设备及其工作结果安全性负责的主体,一旦出现危险因素,将作为主要负责人。
除了以上这种按照岗位和设备结合的划分方式,还可以按照梯度负责的方式进行。即由安全管理部及组成人员负有主要责任,他们负责危险源识别的主体工作,例如确定识别内容、选择识别方法等,并监督具体实施者的安全行为。而被监督的实施者负有次要责任,其职责是认真落实上级安全管理部门交代的任务,在执行过程中不得出现差错。
1.3 危险源识别的内容
施工中危险源的内容划分有两种方法:
1.3.1 按照事故发生的部位进行划分。公路桥梁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部位通常有深基坑工程、超高跨膜板工程、脚手架工程、起重机械装拆工程、施工临时用电工程、“四口”“五口临边”等。
1.3.2 按照事故发生的类型进行划分。主要有高空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坍塌、淹溺、起重伤害、火灾、爆炸、中毒等。
一般来讲,公路桥梁工程常见危险源大约有47项,共9个类别。这9个类别分别是:桩基施工(钻机移位安装、泥浆池、护筒、挖孔桩井孔、平台船舶撞击);基坑施工(防护不到位、坑壁坍塌);墩柱盖梁施工(脚手架搭设和拆除、钢筋笼倾倒、吊装模板、模板倾覆、混凝土浇筑);支架现浇施工(满堂支架搭设和拆除、支架顶压、箱梁施工、钢筋施工、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模架施工(模架安装和拆除、模架前移、高空作业平台、钢筋施工、混凝土施工、预应力张拉、千斤顶);挂篮悬臂施工(挂篮安装和拆除、挂篮行走、模板安装和拆卸、钢筋施工、砼施工、预应力张拉、千斤顶);预制梁施工(人员高处作业、机电设备、模板倾覆、交叉作业、预应力张拉、箱内拆除、梁体存放);预制梁架设(起吊设备、提梁和运梁、架梁、架桥机行走、高处作业、交叉作业);跨线桥通道安全防护(行驶车辆撞击通道架设、物体打击)。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各企业应根据工程实际,对每一个项目都制定专门的危险源内容表,而不能将其他项目的危险源识别表拿过来套用。
1.4 危险源识别的方法
1.4.1 经验分析法。经验分析法是最直观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又可以分为对照法和类比法:(1)对照法。对照法就是根据危险源识别的依据(上文所提到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和案例等),结合识别主体的观察、经验和判断等,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其优点是方便快捷,适合施工现场危险识别,缺点是容易受到主观意识的限制。为消除其弊端,可以采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弥补。安全检查表是为检查某些系统的安全状况而事先制定的问题清单。为了使检查表能全面查出不安全因素,又便于操作,根据安全检查的需要、目的、被检查的对象,如综合安全管理状况的检查表、主要危险设备设施安全检查表、不同岗位层次安全检查表等。(2)类比法。类比法即比较类推法,按同类事物或相似事物的发展规律相一致的原则,对预测目标事物加以对比分析,来推断预测目标事物未来发展趋向与可能水平的一种预测方法。在危险源识别中,是指利用相同或类似工程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士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
1.4.2 事故树分析法。在桥梁施工危险源分析方法中,事故树分析方法较为直观,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辨识和评价,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还能深入地揭示出事故的潜在原因,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以脚手架事故为例,事故树分析法的主要步骤为:(1)将脚手架坍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定义为“顶上事件”;(2)确定造成顶上事件的两个因素:支撑系统坍塌和逃生失败;(3)从上到下,逐一分析事故原因;(4)定性分析;(5)计算概率;(6)定量分析。
1.4.3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评价法)。LEC评价法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ikelihood(L),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xtent of Exposure(E),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Consequence(C)。作业条件危险性分值为Degree(D)。D=L×E×C,D越大,说明危险越大。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缺点在于对于各项因素的取值因各个行业不同、各种作业的不同而有差异,往往是各单位自己的总结,没有统一标准。
2 桥梁施工危险源控制措施
危险源控制是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其作用是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2.1 控制原则
在进行危险源控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2.1.1 避免风险原则。消除危险源的最根本措施不是预防和控制,而是从源头上消除,实现本质安全,也就是应考虑从设计环节出发,尽力确保设计合理科学。
2.1.2 降低风险原则。如不能从设计环节避免风险,就应考虑降低风险。即采取各种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尽力将潜在的危险源或者已经发生的危险进行控制,降低损失。
2.1.3 个体防护原则。即应当加强个体防护设备的配置,作为降低危险系数的补充对策,例如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网、安全绳等。
2.2 控制措施
2.2.1 桩基危险源控制。(1)遵循安全操作规程;(2)机架垫平,设置警示标志;(3)设置防护栏杆;(4)加盖木板或钢筋网盖;(5)护壁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开挖一层防护一层;(6)佩戴安全帽,经常检查吊绳、挂钩保险装置及软爬梯等;(7)井口严禁堆放渣土或杂物,必须设置防护栏。
2.2.2 基坑危险源控制。(1)基坑四周应设置警示标志和防护栏;(2)配备施工爬梯;(3)支护方案必须经过审批后方可实施;(4)必须根据土质情况放坡开挖;(5)确保排水畅通;(6)基坑顶面2m以内不准堆设机械、料具或者弃土。
2.2.3 墩柱、盖梁危险源控制。(1)脚手架设计计算书及搭设方案必须经批准才能实施;(2)使用质量合格的材料,操作人员必须具有上岗证,个人防护工作要做好;(3)进行技术交底工作;(4)设置施工平台,防护栏杆并挂设安全网;(5)墩柱周围搭设牢固脚手架,高于6m的脚手架四周必须设置缆风绳;(6)安装、拆除、存放等操作必须符合规程,并进行现场把关;(7)混凝土下料时,振捣人员不能停留在墩柱
周围。
2.2.4 支架现浇危险源控制。(1)箱梁两侧设置施工平台、防护栏杆和安全网;(2)张拉时千斤顶后方严禁人员停留;(3)作业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
2.2.5 移动模架危险源控制。(1)模架的设计、加工、安装和拆除必须由具有资质的单位承担;(2)移动过程必须由专人指挥,按照规程操作;(3)千斤顶工作要平衡,模架应缓慢、对称、均匀行走;(4)制定安全用电注意事项,洒水时不能洒到电线或电气设备上。
2.2.6 挂篮悬臂危险源控制。(1)挂篮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承担,必须有产品合格证;(2)挂篮的行走应平整顺直,限位器应设置牢固;(3)挂篮行走前,人员必须撤离。
2.2.7 预制梁施工危险源控制。(1)采取防滑措施,操作平台要稳固,空间充足;(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要身体健康,安全防护用品要佩戴齐全;(3)配备通风设备及防暑降温用品;(4)存梁承重枕梁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承载力;(5)存放必须有防倾覆措施。
2.2.8 预制梁架设。(1)必须有专人现场指挥起吊设备运转,并在规定作业范围设置警戒线及警示牌;(2)起吊前,应及时了解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情况,严禁机械带故障或超负荷使用;(3)检查钢丝绳、架桥机等;(4)严格控制架桥机行走速度;(5)制定高空作业专项安全措施。
2.2.9 (1)设置夜间信号灯、限高、限速等警示标志;(2)设置防撞墩;(3)通道顶面采用5cm木板满铺,通道口两端比梁翼缘板外沿宽1m。
3 结语
公路桥梁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交通命脉,因其具有建设工期长、投资金额大、技术要求复杂等特点,如不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就不可能保障安全运行。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做到全面辨识危险源,并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将安全隐患予以全部消除。这也是预防建成投产后发生安全事故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基于此,对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工作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金文生.事故树分析法在桥梁施工危险源辨识中的应用[J].建筑与环境,2012,(4).
[2] 刘冬瑛,谢文军.桥梁工程风险分析研究方法综述[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4).
[3] 崔建荣.浅谈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整治及评价[J].科技资讯,2007,(23).
关键词:人脸识别技术;病毒管控;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互联网在今天的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社会,随着许多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像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控制病毒传播途径等场合发挥了巨大作用,不断地提高着社会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不仅提高了防控中病毒检测效率,也为病毒的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法,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公共场所的安全隐患因素,避免对社会经济、居民生活造成破坏,。但目前的人脸识别等技术还存在许多缺陷,需要完善和革新,充满着巨大的潜力和进步空间。
1人脸识别技术研究意义
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最早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基于生理学、图像处理、人机交互及认知学等方面的一种识别技术。相比于其他人类特征像指纹识别、声纹识别、虹膜识别等技术,人脸识别虽然存在人脸识别单一性低,且区分度难度高、易受环境影响等不足。但是人脸识别技术拥有速度快、大范围群体识别及非接触、远距离可识别等优势,都是其他生物识别识别技术所不具备的,而在传播性强、感染风险大的病毒传播过程中,这些显然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将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信息管理系统,综合集成视频监控、图像处理、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等技术,结合非接触测温、定位等技术,助力病情防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病毒病情防控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进程。可作为加强公共场所的人员的体温实时监测、地址信息定位的监控管理,规范公共场所针对病毒传播的预防行为。
2人脸识别技术
2.1人脸检测技术
人脸检测是自动人脸识别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早期的人脸识别研究主要针对具有较强约束条件的人脸图象(如无背景的图象),往往假设人脸位置静止或者容易获取。人脸检测分为前深度学习时期,AdaBoost框架时期以及深度学习时期。前深度学习时期,人们将传统的计算机视觉算法运用于人脸检测,使用了模板匹配技术,依赖于人工提取特征,然后用这些人工特征训练一个检测器;后来技术发展,在2001年Viola和Jones设计了一种人脸检测算法,它使用简单的Haar-like特征和级联的AdaBoost分类器构造检测器,检测速度较之前的方法有2个数量级的提高,并且保持了很好的精度,称这种方法为VJ框架。VJ框架是人脸检测历史上第一个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成果,奠定了基于AdaBoost目标检测框架的基础,使用级联AdaBoost分类器进行目标检测的思想是:用多个AdaBoost分类器合作实现对候选框的分类,这些分类器组成一个流水线,对滑动窗口中的候选框图像进行判定,确定检测目标是人脸还是非人脸。Adaboost框架技术的精髓在于用简单的强分类器在初期快速排除掉大量的非人脸窗口,同时保证高的召回率,使得最终能通过所有级强分类器的样本数数量较少。在深度学习时期,开始将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人脸检测领域。研究方向有两种:一是将适用于多任务的目标检测网络应用于人脸检测中;另一种是研究特定的的人脸检测网络。人脸检测技术具有特殊唯一性和稳定性,在现今社会对于构建居民身份识别系统,病毒传播防控系统,以及计算机视觉交互模型的构建具有广泛的应用。人脸检测技术不仅作为人脸识别的首要步骤,也在许多其他领域发挥巨大影响,如人脸关键点提取、人脸追踪、基于内容的检索、数字视频处理、视频检测、安防监控、人证比对、社交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数码相机、手机等移动端上的设备已经大量使用人脸检测技术实现成像时对人脸的对焦、图集整理分类等功能,各种虚拟美颜相机也需要人脸检测技术定位人脸。评价一个人脸检测算法好坏的指标是检测率和误报率,我们定义检测率为:算法要求在检测率和误报率之间尽量平衡,理想的情况是达到高检测率,低误报率。
2.2人脸识别技术
目前主要流行的人脸识别技术包括几何特征识别,模型识别,特征脸识别和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的人脸识别技术等。人脸特征识别主要通过对人脸面部结构特征如眼睛、鼻子等五官几何特点及其相对位置分布等,生成图像,并计算各个面部特征之间的欧式距离、分布、大小等关系该方法比较简单,反应速度快,并且具有鲁棒性强等优点,但是在实际环境下使用容易受检测的环境的变化、人脸部表情变化等影响,精度通常不高,细节处理上不够完善。模型识别技术主要包括隐马尔可夫模型、主动表象模型、主动形状模型等,识别率较高,并且对表情等变化影响较小。特征脸识别来源于主成分描述人脸照片技术(PCA技术),从数学上来讲,特征脸就是人脸的图像集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向量。该技术能有效的显示人脸信息,效率较高。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是获取人脸图像特征,并将包含人脸信息的特征进行线性组合等,提取人脸图像的特征,学习人脸样本数据的内在规律和表示层次。可以采用如三层前馈BP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是1986年由Rumelhart和McClelland为首的科学家提出的概念,是一种按照误差逆向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是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BP网络本质上是一种能够学量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的输入到输出的映射,从结构上讲,BP网络具有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从本质上讲,BP算法就是以网络误差平方为目标函数、采用梯度下降法来计算目标函数的最小值。BP神经网路输入层有n个神经元节点,输出层具有m个神经元,隐含层具有k个神经元,采用BP学习算法训练神经网络。BP算法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向前传播阶段和向后传播阶段。在向前传播阶段,信息从输入层经过逐级的变换,传送到输出层。这个过程也是在网络完成训练后正常运行时执行。将Xp作为输入向量,Yp为期望输出向量则BP神经网络向前传播阶段的运算,得到实际输出表达式为向后传播阶段主要包括两大步骤:①计算实际输出Op与对应理想输出Yp之差;②按极小化误差方法调整带权矩阵。之所以将此阶段称为向后传播阶段,是对应于输入信号的正常传播而言的,因为该阶段都需要收到精度要求进行误差处理,所以也可以称之为误差传播阶段。(1)确定训练集。由训练策略选择样本图像作为训练集。(2)规定各权值Vij,Wjk和阈值Φj,θk参数,并初始化学习率α及精度控制参数ε。(3)从训练集中取输入向量X到神经网络,并确定其目标输出向量D。(4)利用上式计算出一个中间层输出H,再用本式计算出网络的实际输出Y。(5)将输出矢量中yk与目标矢量中dk进行比较,计算输出误差项,对中间层的隐单元计算出L个误差项。(6)最后计算出各权值和阈值的调整量。所以,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是通过训练人脸特征库的方式进行学习生成,对不同环境下不同表现情况的人脸图像识别有更高的精确性。
2.3人脸识别软件实现方式
(1)采集人脸数据集,然后对数据集进行标注,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变成训练格式。(2)部署训练模型,根据训练算法所需依赖部署电脑环境。(3)训练过程,下载预训练模型,将人脸数据集分批次作为输入开始训练,最终输出为训练好的模型。(4)部署训练好的模型,捕获画面即可对画面中的人脸进行实时检测。
3人脸识别在病毒传播防控中的应用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实现无接触、高效率的对流动人员进行信息的收集、身份识别、定位地址信息等操作,大大减少了传染的可能性,切断了病毒传播途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提前收录人脸信息,采用深度学习对人脸特征模型的训练学习,即可获取人脸识别特征模型,再次验证时即可实现人脸识别和个人信息快速匹配。AI人工智能帮助人们更好的解放双手,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本文还提出了在人脸识别的系统基础上,可以加入定位系统、测温系统等,依托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大数据,更加优化管控系统的效率。病毒传播防控中人脸识别系统流程可以概括为图2。
4结语
本文研究了一种人脸识别技术在病毒传播管控系统中的应用,并分析设计了人脸识别实时监测及病毒管控系统的流程,大大提高了信息管理的效率,减弱了传播风险。作为一门新兴技术,目前的人脸识别技术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像存在环境光的影响、人脸表情变化、妆容变化、佩戴口罩等都会影响到系统识别精度;另外安全问题也引人深思:现今人脸支付方式迅猛发展,录入的人脸模型信息数据库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一旦被不法分子盗取信息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模型数据库安全、网络安全,也是系统开发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人脸识别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在病毒传播管控作出重大贡献,依托我国领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5G等技术,加强人工智能技术与5G通信技术的结合,优势互补,以此来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发展进程,对我国社会进步,促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朝着高效、秩序、和谐稳定的方向不断发展,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有着重大价值和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彦秋,冯英伟.基于大数据的人脸识别方法[J].现代电子技术,2021,44(7):87-90.
[2]李刚,高政.人脸自动识别方法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20(8):4-9,40.
[3]马玉琨,徐姚文.ReviewofPresentationAttackDetectioninFaceRecognitionSystem[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21,7(15):1195-1206.
[4]余璀璨,李慧斌.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方法综述[J].工程数学学报,2021,38.
[5]王红星,胡永阳,邓超.基于LBP和ELM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与实现[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6]钟陈,王思翔,王文峰.面向疫情防控的人脸识别系统与标准研究[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20,6,11-13,1671-539X.
[6]彭骏,吉纲,张艳红,占涛.精准人脸识别及测温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20,10,1672-7800.
关键词:住宅;墙体;装修改造
前言
在经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导致住宅装修和改造工程在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年轻人的新房追求高品质装修以及有了一定经济实力的中年人对已有住房进行改造和二次装修,但无论哪种情况,都会涉及到对原型房结构的大幅度改造甚至整体的重新设计,这就不得不进行大面积的墙体改造工程,具体包括敲墙、拆除已有墙体、墙体重建、门窗位置的更改、楼梯的重新装修等一系列装修项目,但由于市场还不够规范,导致一些资格不够的装修公司滥竽充数,极大地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不够专业的操作导致墙体在装修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1 墙体类别的识别
不同墙体在建筑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同,相应的处理方式也不一样,为此,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墙体工程问题防范,必须首先了解建筑中不同墙体和各自的结构特点。
1.1 现代墙体类型
1.1.1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最简单也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结构,通俗来讲就是指结构以梁和柱为主,结构连接主要依靠于刚性连接,也有部分铰接,从而实现整个框架对水平载荷和纵向载荷的抵抗。框架结构墙体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承重,主要用于分隔空间的作用。因此,框架结构经常出现在商场、饭店等分隔空间较多的公共建筑中用以实现空间的最大利用。
1.1.2 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与框架结构相比,大体相同,但会用钢筋混凝土墙板取代框架结构中的受力结构,也就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墙体而不是简单的进行空间上的分隔。坚固的钢及混凝土结构使得这种墙体能够承受多方向的大强度的外力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构内部作用力,因此被称为剪力墙结构。这一墙体在高层住宅或者写字楼等结构中应用广泛。
1.1.3 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完全是为了适应建筑越来越多样的使用功能而出现的新型综合性结构,从名称上不难理解,框架-剪力墙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综合,因此兼有二者的优点,不但可以起到空间隔断的作用,也可以承受一定的承重任务,且不像剪力墙结构那样,结构固定,缺乏变化,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构建及结构更改相对来说要方便许多,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建筑多样而灵活的使用要求,因此是公共建筑中的新宠。
1.1.4 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是指竖向承重墙采用砖砌筑,横向承重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的结构。砖混结构一般用于多层住宅。
1.2 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的区分
以上四种常见结构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墙体的构造、材料等方面进行,但住宅装修与改造过程中对墙体进行施工,更多的应该对墙体的受力情况进行考虑,特别是涉及到整体建筑安全的承重墙,施工更应该谨慎对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视觉效果的考虑和设计安排。而区分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最简单可靠的方法无疑就是研读图纸。
1.2.1 研读原土建图纸
研读原土建图纸是最简单明了的方法,如果有文字说明则最省事不过,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图纸上给出的住和墙体的宽度关系,或者符号表识(Q代表承重墙),还有就是工程图中的粗细实线等,这些都是获取信息的简单方法。
1.2.2 简易识别方法
对于图纸丢失等现象,则通常要根据施工者的实际施工经验进行判断,通常非承重墙和承重墙的简易识别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通过声音判断
由于墙体所承受的载荷不同,导致墙体对外界的敲击的回应也不同,非承重墙由于载荷小,因此回声清脆急促,而承重墙应该没什么太多的声音。
(2)通过厚度判断
在户型图的非承重墙的墙体厚度明显画得比承重墙薄,承重墙都较厚,仅次于外墙。厚度和它一样的基本都是承重墙。
(3)通过部位判断
外墙通常都是承重墙;和邻居共用的墙也是。一般的非承重墙在卫生间、储藏间、厨房及过道。
2 住宅装修过程中常出现的墙体施工误区
(1)为获得较大的生活空间,许多房主会选择拆除房间与阳台之间墙体,包括门窗之间的垛子、门框结构、以及窗台等,但在实际工程中,这些墙体往往承担着纵向的支撑作用,一旦拆除,将引起这面墙甚至临近墙体受力情况,一方面降低了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另一方面破坏了房屋结构的整体构造,使得墙体分担载荷的情况极不均匀,为房屋的安全性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