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纺织企业信息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防火墙
防火墙(Firewall)是位于网络之间,实施网络间访问控制的组件的集合,是一个把互联网与内部网(通常这局域网或城域网)隔开的屏障。防火墙的目的就是在网络连接之间建立一个安全控制点,通过允许、拒绝或重新定向经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实现对进、出内部网的服务和访问的审计和控制,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增强企业内部网的安全性。
二、企业配置防火墙注意的问题
1、防火墙要安全可靠
防火墙自身应具有强大的抗攻击免疫力,这是防火墙之所以能担当企业内部网络安全防护重任的先决条件。防火墙处于网络边缘,它就像一个边界卫士一样,每时每刻都要面对黑客的入侵,这就要求防火墙本身具有完整信任关系的操作系统,具有非常强的抗击入侵本领。
2、防火墙要性能稳定
选购防火墙时应注意到正规厂家去购买那些通过专业人士或测评机构认可的产品。只有本身性能稳定,才可能真正实现防火墙的应有功能。
3、防火墙适应性要高
防火墙对不同接入方式的适应性应该足够高,适应性小了,局限性就大了。
4、防火墙的配置管理要方便
选择防火墙时,一定要看它的配置是否容易掌握。否则,复杂的配置对网络管理员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5、防火墙具有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
防火墙不仅能更好的保护内部网络安全,而且应该具有更优良的整体性能。要留有足够的拓展空间,才能适应将来迅速发展和变化的安全要求,支持新的服务和新的功能。
6、防火墙具有审计功能和自动日志分析功能
防火墙日志应具有可读性,而且防火墙应有精简日志的能力。日志功能可以让管理员更早地发现潜在的威胁以及系统的安全漏洞,及时地调整安全策略,预防攻击的发生。
7、防火墙应有病毒防护功能
病毒防火墙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在网络中传播,比等待攻击的发生更加积极,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损失。
三、企业防火墙的具体配置
针对不同的服务,防火墙的配置方式也应不同。常用的应用服务具体配置如下:
1、E-mail电子邮件服务
电子邮件是一种广泛的Internet服务,它给广大用户带来了通信的迅速便捷,但也常常带来麻烦。其中惹祸的根源往往是Sendmail程序和SMTP协议。对此,应在防火墙上安装SMAP和SMAPD这两个应用程序来限制Sendmail的权限,放弃SMTP一些次要的功能,并尽可能地减少处理命令,来获得更好的安全性。
2、Telnet服务
Telnet服务可以用来访问BBS站点和执行远程调用。不过它有个最大的安全问题:访问服务器的时候,口令的验证大都是采用明文验证。这样用户名和口令在传输时很容易被监听。但是管理员在配置时对于出站和入站是有不同的态度的。通常,它希望内部的用户可以访问出站的Telnet服务,另外,它不想让入站的Telnet访问它的站点,所以要严格控制入站服务。
3、WWW服务
WWW服务虽然功能强大,但安全隐患很多。首先是HTTP协议。HTTP协议中的一个漏洞就是允许远程用户对远程服务器请求通信及远程执行命令,这会危及Web服务器和用户。另一个问题就是服务器日志。通常Web服务器会记录下各种用户的请求和数据信息,而HTTP对这些信息的检索不设限制导致安全问题。这可以通过设置服务器或者设置加密通信来解决;其次是JavaApplet和JavaScript。由于JavaApplet是在客户端执行,所以机器对它带来的各种风险也照单全收。它本身存在一些特殊的安全漏洞,即任意执行机器指令的能力、易受到拒绝服务的攻击和可以与任意的主机建立连接。
4、FTP服务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水平;体系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完备性、科学性、可行性、重点性、动态性等原则。指标内容应该覆盖企业信息化体系的所有要素,反映企业信息化过程的各个环节,并且重点突出,适应变化,易懂、易用。指标数据应该便于采集、分析和比较,从而有利于企业改进自身信息化建设。
作为专门从事信息化评价的机构,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并了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并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信息化评价,影响很大,几乎成为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基础。它包括3大类指标:基本指标、补充(效能)指标和评议指标。所谓基本指标是指能体现企业信息化基本状况的统计指标,其反应的是企业基本发展情况,实践中多用来社会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所谓补充指标是指以企业在基本指标的基础上,从企业自身特征出发,结合整个行业特点,参考相关的标准,对企业信息化的实效性客观评价的指标。它具有定量分析的特点。其主要通过适宜度和灵敏度两大指标构成,适宜度指标主要包括:战略适宜度、投资适宜度、应用适宜度、资源匹配适宜度和组织与文化适宜度。灵敏度指标主要包括:信息灵敏度、对外反应灵敏度和管理效率灵敏度。适宜度和灵敏度两项指标的得分总和即为效能指标的得分。多用来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进行定级。所谓评议指标是由第三方的专业评价机构,组成专家组对影响企业信息化实效的特殊因素展开判断的评价指标,从而形成对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定性分析结论。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对所有企业都具有指导评价效用,从企业化信息化战略规划、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状况、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安全、企业效益等6个方面(准则或一级指标),用21个指标定量而客观地描述了企业信息化状况,便于认识企业信息化基本状况和进行初步的横向行为对比分析。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值(总指数)I反映了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状况(水平),其计算如下所示:
I表示指标体系的总得分,表示第i类准则(―级指标)的得分。表示第i个准则的权重,所有指标权重的和为l00%。权重表将基本指标划分成6个大类,每―类的权重设计如下:战略地位:10%:基础建设:20%;应用状况:20%;人力资源:15%;安全:5%;效益指数:30%。而如果评价指标体系是多层次的,即准则下面还有子准则,则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其中,是第i个准则下属的个子准则的指标值;是相应指标的权重系数,具体可根据层次分析法等,结合政策导向确定。j=1,2,…,,i=1,2,…,n。,各基本指标简述如下:
(1)信息化重视度(分)。从三方面评价:主抓信息化工作领导者的地位;CIO职位的级别设置;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和预算。
(2)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包括:软件、硬件、培训、专业IT人员的聘用费用、维护费用。其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例。
(3)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
(4)网络性能水平(分)。
(5)计算机连网率(%)。
(6)信息采集的信息化手段覆盖率(%)。信息化手段在企业进行日常生产管理、市场调查、销售数据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员工培训等领域的运用覆盖率。
(7)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分)。主要包括:信息流程的监控、电子公文交换、文档共享、收发文管理、会议管理、信息、信息集成、业务学习、企业员工个人数据管理、企业档案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日程安排等全方位的企业办公自动化应用。
(8)决策信息化水平(分)。根据初级水平、中级水平和高级水平3个级别定性评价。其中级别划分标准如下:
初级水平:依据广泛的信息资源,经过采集、初步分析处理后为企业决策提供初步参考。
中级水平:对采集的数据资源进行较为详细的处理,然后优先出可靠的决策执行方案,从而更进一步地支持政策的制订和执行。
高级水平:开发出人工智能分析系统,依据系统分析,来智能化进行决策。
(9)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根据初级水平、中级水平和高级水平3个级别定性评价。其中级别划分标准如下:
初级水平:企业主要业务流程信进行息化管理,缺点是容易造成部分主要业务流程出现信息孤立现象。
中级水平:企业绝大部分(80%)的主要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并且可以各流程间可以充分共享数据信息。
高级水平:信息化水平涵盖企业全部主要业务流程,实现管理最优化控制。
(10)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水平(分)。这部分通过以下两大类进行评价:服务对象列表和服务功能列表情况。其中:服务对象列表包括企业员工管理、管理决策者、企业终端客户、供应商、其他合作伙伴。服务功能列表包括信息、网上采购、网上销售、客户网上自助服务、员工入口、移动商务、消息自动传送、业务报警功能等。
(11)网络营销应用率(%)。企业整个营销收入中,通过电子商务成交的部分所占的比例。
(12)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分)。企业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覆盖率以及信息化数据的整合效能和水平。其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智能、购销存管理、生产制造管理、分销管理、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
(13)人力资源指数(分)企业员工大专(含)以上学历的人数占员工总数的百分比。
(14)信息化技能普及率(分)。包括:企业员工掌握IT技术的人数占总员工的比例;管理层非专业IT技术员对信息化技术学习掌握的水平。
(15)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占全部信息化投入的比例(%)。为维护企业信息安全所投入的费用:软件、硬件、安全培训、信息安全人力资源支出等。
(16)信息化安全措施应用率(%)。为强化企业信息安全,企业对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企业信息安全制度的制定,保护企业高层信息安全的措施,其它一些有关信息化防范安全措施,如,企业信息实时和定时备份;企业要具备2个以上的ISP;企业级杀毒软件安装,并及时升级程序;单机版杀毒软件安装,并保证及时升级;邮件加密保护;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并有专业IT人员维护;企业档案、员工信息服务器、网络服务器等网络流量相关设备要有备份。
(17)库存资金占用率(%)。库存资金占用率=库存平均占用的资金/全部流动资金
(18)资金运转效率(次/年)。企业流动资金每年的周转次数增长幅度的计算方法:
(19)增长指数。通过企业自身的调查报表,计算出企业某一时期的销售收入和营利利润的增长比率,并与同行业平均销售收入和营利利润增长比率,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准确分析企业自身的发展,确定企业在整个行业中所处的层次,判断企业信息化在相关方面带来的影响。
总之,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化的概念在国内普及,特别是互联网带动了国家信息化全面建设,人们开始从国家、地区和企业等多个层面开展信息化水平或绩效方面评估。信息化评价是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生事物,我国信息化评价的发展历程比较短暂,涉足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单位尚不多,还需大家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素华.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J].商业时代,2007,22.
[2]蔡荃.企业信息系统资源与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
Internet的普及,已使得企业信息化领先者品尝到其带来的成果与收益,面对国内大型企业、国外技术领先型企业,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和竞争优势已受到极大威胁,在多种环境下生存,必须具备超强的能力,而信息化的建设则可以极大程度的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发挥出灵活高效的市场应对,赢得市场先机。
作为一家中型服装生产企业的CIO,钱经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平台搭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尽快上线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并通过升级、扩展进一步完善企业原有的系统,才能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超越其他同行。
对于信息平台的搭建,钱经理提出以下应用需求:设计功能更为齐备的门户网站,保障日均网络浏览量在4000~5000人之间;上线小型的ERP系统,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在这个基础之上,把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做好。同时,整个系统要具备高可用性、可扩展性以及高度安全,同时允许用户进行远程管理,并要具备良好的环保节能设计,低能耗。
针对以上需求,全球知名企业华硕电脑提出了优化的解决方案。作为一家连续8年获得美国信息周刊全球IT100强企业,华硕电脑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制造品质、方案设施能力,已成为国内多数中小型企业的合作伙伴,应用行业遍布制造、物流、教育、科研、金融、政府、传媒等,其提出的解决方案基于众多实践经验之上,在性价比、易用性、稳定性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受到众多中小企业用户青睐。
考虑到中小型企业需要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系统是提升企业效率,强化企业管理的利器,华硕设计的方案中将会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为企业管理者搭建完整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整个信息化平台由3个主要层面来实现,以提升企业竞争面、整合企业内部运作面、风险决策控制面,具体提供包括企业邮局、电子商务、协同办公及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等等多个应用模块,实现企业价值链的价值最大化。
而对于本制造型企业,ERP系统将成为整个信息化建设的重心,而一个适合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则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回报,华硕的方案中ERP应用模块包含了采购管理系统、生产制造系统、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系统、物流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7个主要的独立子系统,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加载HR管理系统。
华硕中小企业方案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实现按需定制,所有应用系统均采用模块化方式,以保证企业在不同时期根据企业的具体状况来分步构建企业信息化平台,以避免信息化投资的损失。
在整个架构中,华硕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整体计算性能,对于电子商务服务器,华硕选用3台1U高计算能力服务器构成集群系统,不仅提升可靠性也同时提升了电子商务的订单处理能力,而在关键的ERP服务器上,华硕选用了2台5U高处理能力服务器组成集群系统,保证了核心系统的稳固运行;同时对于整个基础网络上华硕更是选用主干全千兆网络平台,并借由可管理式交换机实现网络传输的全面控制。
[关键词] 纺织行业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发展从其服务功能上看经历了四个阶段。最早的点对点连接网络EDI,不能够提供社区化交互交流,并且EDI 的标准非常复杂,建立和运行费用高昂。第二阶段称为基本电子商务系统。企业自建电子商务网站来信息,少数可以有交易功能。第三阶段是电子商务社区,通过第三方将各交易伙伴聚集到一个公共社区,社区的买方和卖方如果供给和需求相互匹配,就有可能产生交易。第四阶段是合作型商务阶段,是在第三阶段基础上,增加交易之前、交易期间和交易之后的其他商业过程的支持。
一、纺织行业中推进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纺织工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产品结构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纺织工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际竞争力是当前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完成这一重要任务有必要在纺织行业中推进电子商务。
在“2005首届中国国际纺织服装物流与电子商务峰会”上(2005年9月20日,中国无锡),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宋玲在致词中说,长期以来,纺织服装行业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依靠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国际目光。在进入21世纪和加入WTO以来,仅靠原有优势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贸易流程中的压缩成本,以及利润最大化的需求,推进电子商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把握发展主动权、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二、纺织行业中推进电子商务应遵循的原则
电了商务是指对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广义地讲,电了商务是一种现代商业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服务传递速度,满足政府组织、厂商和用户降低成本的需求。狭义来讲,电子商务指运用INTERNET进行商品交易。
电了商务的特点:电子商务具有低成本、全球性、可扩展性、便捷性、交易性、自由性和开放性等传统交易所不具备的优点,它突彼了地理范围上的限制和时间上的差距仪,使得世界各地的商业资源借助于网络的优势得到允分的利用,大大捉高了绞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纺织行业在推进电子商务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来进行。
1.系统性原则。电子商务是纺织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推进电子商务过程中应按照系统的原则实施,制定实施方案,确定目标、内容、方式、计划和进度。
2.协同性原则。推进电子商务要做好与企业各项信息技术的协同工作,充分利用纺织企业信息化资源,如与ERP、MIS、CAD、CAPP、CAM等系统的协同,只有与这样,才能发挥企业诸多信息系统的整体优势。
3.共享性原则。推进电子商务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快速经营决策,提高竞争能力。而这一切取决于企信息资源的协调应用,也就是信息资源共享。
三、电子商务在纺织行业中的作用
纺织供应链成员包括:原料供应商、成品制造商、产品销售商及链上各成员企业,供应链运行状况决定着链上各成员企业的利益。我国学者王越认为电子商务面向企业整个供应链管理,并带来了供应链的变革,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缩短订货周期、改善信息管理和提高决策水平,从质量、成本和响应速度三方面改进企业经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因此,纺织行业中推进电子商务,打造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模式,为企业创建了一条畅通于客户、企业内部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流。
1.方便信息。企业形象宣传、新产品推出、供求信息、人才招聘信息及技术引进信息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信息传播的不足。网上信息传播量大、表现方式丰富、费用低廉、信息更新方便,为纺织企业信息交流,产品交易创造了高效率。
2.提高营运绩效。生产纺织产品所需要的原料数量大,配件种类多,涉及的行业广;推进电子商务,不仅能使纺织供应链各个节点成员企业降低交易成本,而且还可以缩短需求响应时间、市场变化时间、反馈延迟时间,甚至实现实时供应和零库存,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率。
3.提高客户管理质量。纺织企业要全面实现电子商务还受到环境的限制,如:电子商务法律保障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网上信誉问题,专业人才问题等等,但通过电子商务系统提高客户管理质量却是一件可能的事情,应用电子商务系统,可以便捷地查询获悉有关服务需求,缩短对客户服务的响应时间,改善与客户间的关系,吸引更多的客户加入到供应链中。
4.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物流过程是企业采购、生产制造、流通等环节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物流配送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可以构筑起畅通的物流配送网络化通道,全方位统筹配送任务,帮助高效率的实现物流管理过程,有效集成并处理与物流有关的信息资源和数据,提高物流的实时性和可跟踪性。
四、纺织行业中发展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1.对电子商务认识不够,观念落后。我们有些企业决策者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网络信息虚拟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甚至有些企业管理者根本不了解电子商务,把电子商务等同于电子交易,这些错误认识和落后的观念影响了纺织企业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2.管理水平较低。纺织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重要前提是企业具备相应的管理水平。目前,我国大多数纺织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企业资源的配置、权力的行使等主观随意性较大,有效的科学管理机制不健全,这种管理模式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桎梏。
3.电子商务人才匮乏,资金投入不足。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必须要有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知识的人才作为保证;另外,企业实施电子商务,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以满足人力资源、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需求,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纺织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4.电子商务的外部环境不健全。当前,我国纺织行业推进电子商务的外部环境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
(1)基础设施条件。我国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方面的原因等,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商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
(2)物流配送与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是通过信息化网络技术,建立在企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循环链上的商务运营系统。当前我国的网上收支、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系统还不完善,存有服务的安全性问题,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3)网络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安全保障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由于技术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较差, 消费者的隐私权难以保障,病毒、虚假网站、黑客攻击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网络安全问题制约着电子商务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4)法律体系建设。目前,我国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设方面严重滞后,还没有统一的电子商务法律制度,有效的电子商务法制环境尚未形成,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需要,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5)政府行为。我国纺织规模的急剧膨胀,使得纺织企业很难得到各级政府的信息化技术改造专项贴息资金的资助;有时,纺织企业的投资贷款也受到金融政策的限制,纺织企业只能依靠自己的积累投资。
五、结语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意见》([2005]2号文)第十八条指出:“支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提高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重要性的认识,扶持服务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解决中小企业在投资、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提高商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由此可见,推行实施电子商务的重要性所在。
电子商务是企业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是企业经营的全新发展模式,不具备信息竞争能力的企业,就无法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因此,应当充分认识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在纺织行业中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发展电子商务,加速纺织工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彭欣:第三方平台的电子商务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 6,6:44~46
[2]纺织信息周刊,2005.9.26,总276期,第36 期:7
[3]戴小波: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及应用,电脑与电信,2006.5,5:67~69
云计算具备创新发展大环境
云计算是虚拟化、分布计算、并行计算、网格计算、SaaS(软件即服务)等一系列广为人知的技术的组合,是在这些技术基础上的集成创新,是实实在在的计算技术,并非一度渲染的“云山雾罩”。更重要的,云计算又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通过基础设施服务(IaaS)、云平台服务(PaaS)和云应用服务(SaaS)等方式 直接提供用户应用软件服务。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国家的产业政策支持,云计算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阶段。据计世资讯的报告,2014年中国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646亿元,同比增长38%。“十二五”期间,云计算整个产业链规模预计超过7500亿元。
云计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就已得到明确,在未来几年将得到国家的有力支持。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是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能否获得快速发展,市场需求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认真分析制造业的各个行业对云计算的需求和应用前景,既有利于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也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云计算推动纺织信息化水平提高
我国纺织工业当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行业信息化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整个行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而言,在制造业中处于中等水平。但是由于我国纺织业存在地域、行业、企业的差异性,发展不平衡性,从而决定了信息化目标需求的多样性、推进步骤的渐进性和实施过程的艰巨性,存在诸多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云计算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势必给解决这些问题带来新的思路和新的路径。另一方面,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智能制造等与纺织信息化密切相关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中,云计算定位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有产业支撑,有应用基础,有条件率先突破应用瓶颈,在行业得到大范围推广。
与其他制造业行业一样,云计算在纺织行业的落地就是深化应用。纺织企业主要使用电信等服务商的通用基础设施,连接的云平台可以由主流供应商或专业供应商构建,也有一定的通用性。其重点是直接面向用户的云服务。
云计算依托强大的高性能计算基础结构,能够同时满足大量个人和商业需求。云服务的资源可以无限扩展,随时获取,按需使用,按使用付费。其目的首先要能够为用户(这里指纺织企业)接受,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达到按需购买服务、资源优化共享、使用安全可靠的目的,从而缓解纺织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低水平重复建设、系统维护升级成本高、专业人员匮乏等长期存在的问题。
云服务的难点在于,服务的提供不像水、电、煤气那样简单,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而软件服务则复杂得多,要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的多样性需求。
云计算要适应行业需求的多样性
我国纺织行业的特点之一是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对于他们来说,人才匮乏,需求多样,资金不足,管理基础薄弱,自己建立信息系统存在困难。为他们提供公共的、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服务,形成信息化服务平台,是解决他们的当务之急。由第三方机构建设的公有云是他们尽快实现企业信息化的理想方式,用户不用再购买软件,改用支付服务费的形式使用软件,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为他们提供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会。
对于纺织行业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信息系统建设都有了较好的基础。其主要目的是加强企业内控,降低成本,就可以按需要构建私有云,提供对数据、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的最有效控制,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资源,又不影响现有IT管理的流程。
纺织行业的另一个特点是细分为多个子行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纺织产业链由原料到最终消费品,包括化纤、纺织、印染、针织、服装等行业。对于信息化建设,每一个行业特点不同,行业的需求差异性明显。如上游的化纤行业,面向纺织企业,客户相对固定,重点是管控一体化;产业链中端的印染行业着重提高纺织品面料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关注其清洁生产、绿色纺织品、环境保护;而下游的服装业则直接面向消费市场,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使用周期越来越短,市场变化越来越快,更重视运销网络。云服务要适应这些差别,行业化势在必行。将原本分散的行业资源聚集起来,再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相关企业,如实现行业内数据共享,行业化软件租用,提升业务价值,“行业云”就是一个很好的概念。
面向中小企业的云平台是重点
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一直是纺织行业信息化的重点,经过多年的建设在产业集群地区已初见成效。如浙江绍兴、湖州、海宁、诸暨,广东东莞、西樵、开平,福建石狮这样的服务平台,都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推进的“中国纺织产业网联盟建设”项目是纺织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示范工程,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支持。
在《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中,将“纺织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列为重点推广的技术。其主要内容是以典型产业集群地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按照企业业务分为若干类型,开发能够满足企业管理需求的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系统,并与网络服务商合作实现系统的部署和运行。推广服务的对象是产业集群的广大中小企业。
公共平台要进一步扩大服务的能力,往往受限于自身的资源。要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获得新的技术和运营模式的支撑。云计算的兴起,相关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必将会提供新型的运营平台和更多、更灵活的资源。云计算将大量IT资源整合在一起,提供各种服务,实现服务的开放协作、社会资源的高度共享,从而解决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些平台的众多客户使得云计算有了更多的应用和内容。
行业化云服务是发展方向
满足不同细分行业的信息化需求一直是纺织信息化的难点问题。开发适合纺织行业应用、具有行业特点的各类软件成为许多行业“十二五”规划中需要攻关的关键技术,也是推进行业信息化的重要途径。如武汉纺织大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搭建“纺织云”,整合多种纺织行业的信息资源,供纺织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共享。还将以微信和手机APP等多种形式,使“纺织云”落地。
近年来,软件服务模式SaaS在纺织行业开始出现,如杭州爱科公司面向服装企业的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了服装行业专业软件,启用的“在线超级排料服务”,同类软件要15万元左右,而会员网上使用只要一次十几元,充分发挥了SaaS的优越性。
随着SaaS软件客户的增长,网络存储和带宽等基础资源就会逐步成为发展的瓶颈,对软件服务提供商来说,自身计算机设备的性能要不断扩充升级,云计算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新的选择。提供商如果基于云计算架构进行开发,就可以不在服务器和带宽等基础设施上耗费自己的资源,而更加专注于软件开发和应用,为大量的用户群提供更为稳定、快速、安全的应用和服务,从而达到最终用户、SaaS服务商、云计算平台三方的共赢。
加强各类服务机构的合作
要加快面向纺织行业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突破行业化软件服务的难题,在“十二五”形成覆盖面较大的行业云,就必须采取多种推进措施。其中,加强各类服务机构的合作值得关注。
目前纺织行业信息化服务市场上,活跃着许多面向特定行业的专业化服务提供商,通过对行业需求的了解和熟悉,与用户企业联系密切,提供信息服务、软件服务和行业解决方案,也具有应用云计算技术的基础和愿望。如福建睿能公司致力于针织横机的云服务平台建设,为具有相关设备的企业提供远程服务。另一方面,国内外云计算提供商在加紧技术开发和平台建设的同时,正在努力开拓市场。不仅将云计算架构用在自身的研发平台中,还进一步通过软件研发,将云计算与用户系统结合起来。如德国英特斯公司专门开发商品化纺织企业管理软件,也在其系统中新配备了云平台和移动终端应用。因此,专业化的服务机构与云计算提供商开展合作是明智的选择。双方不仅是市场宣传层面的伙伴关系,而是有实质内容的技术合作,切实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互补,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行业化产品和服务。
关注云制造的发展趋势
纺织服装作为制造业行业,在深化云计算应用的同时,必然关注到云制造。云制造是一种面向服务的、高效低耗、基于知识的网络化新型制造模式,是在云计算提供服务基础上面向制造业的延伸和发展。它融合了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制造、高性能计算等技术,将各类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虚拟化、服务化,并进行统一的智能化管理和调度,实现一种高效的共享和协同,将革命性地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并逐步实现制造业服务化。
云制造与云计算的区别在于,其共享的资源除信息和计算资源外,还有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包括机床、加工中心、计算设备、试验设备等硬制造资源,各种模型、数据、软件、知识等软制造资源,和制造过程中有关的论证、设计、生产、实验、管理、集成等制造能力,因而实施的难度比云计算大得多,应用的过程也复杂得多。
推进云计算应用
纺织行业云计算应用模式与石化、电力等行业有很大差异,要根据行业特点,从应用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入调研,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
选择比较成熟的领域,以形成行业云目标,开展企业应用试点,并争取列入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和示范工程项目,总结经验,逐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