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前教育的价值观

学前教育的价值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前教育的价值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前教育的价值观

学前教育的价值观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学前融合教育 质量 评价

分类号G760

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益问题虽日益受到重视,但保障特殊幼儿的入园机会以及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目前仍然面临重重困难。作者认为,在目前考虑学前教育立法之际,应该同步考虑如何保障适龄特殊幼儿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其中,切实之举是探索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并把其整合进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之中。这对待案的《学前教育法》不仅是有益且必要的补充,也是改变全国特殊幼儿命运的重要机遇。对普通幼儿园而言,开展融合教育实践这样的压力也会转变为进一步改进观念、提升质量的动力。

1 普通学前教育对质量的界定、解析和评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在学前教育质量及其评价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且成果颇丰。就托幼机构教育而言,“质量”主要指结构性质量和过程性质量。国内外幼儿教育专家对质量的共识是:评价学前教育质量应侧重于对过程性质量的评估。但毋庸置疑,结构性质量与过程性质量不是割裂而是相互发生作用的;某些结构性质量,尤其是班级空间格局、区角规划和材料提供对过程性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些学者认为用总体环境质量可以更贴切地表述学前教育质量的内涵。Harms等(2005)编制的《幼儿学习环境评估量表(修订版)》(Early Childhood Environ—ment Rating Scale—Revised,ECERS—R)是体现这一理念最具代表性的产物。ECERS—R包含七个子量表,即从空间与设施、日常照顾、语言—推理、活动、互动、作息结构、对家长和教师的支持等七个维度对幼儿的学习环境(主要是班级)的质量进行评价。ECERS—R的判断标准包括:选择性、独立性、自由创造、多样化、计划性、积极氛围、监督管理和成人角色。值得一提的是,自1970年代起,美国在几项全国性长期研究中均应用了ECERS或ECERS—R作为对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最权威的评估,可以说,ECERS—R是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工具之一,

国际幼儿教育领域的学者们基本公认,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Children,NAEYC)推广的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DAP)最确切地代表了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内涵。DAP背后所支持的理论主要包括皮亚杰、维果茨基及杜威等所倡导的建构主义教育方式。NAEYC倡导DAP的原因主要是想避免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进入“拔苗助长”(即小学化教育倾向)的误区,一味强调帮助幼儿发展基础学科的各项技能。相反,DAP通过创设富有吸引力的适宜环境让幼儿发挥“与生俱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鼓励其主动参与游戏活动,让他们能自然地培养良好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健康、坚实的基础。但是,Copple和Bredekamp也补充说明:DAP并不意味着“集体教学”和“基础学科教学”就是错误,或所有的游戏和活动都必需由幼儿主动发起的;DAP也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教育方法,相反,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此,教师的角色是“支持者”(facilitator)。优秀的幼儿教师的最大特点是“有意识性”(intentional),即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和文化背景等特点有目的地选择教室布置、区角规划、材料投放;选择主题和相关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选择如何、何时与幼儿互动——交流信息、提问、纠正或提供反馈意见等_2 J。值得一提的是,ECERS—R所代表的质量概念与DAP关于高质量的定义完全吻合,因此得到了众多幼儿教育专家的认同和推广。

2 学前特殊教育对质量的界定和评估

与普通学前教育相比,有关什么是高质量的学前特殊教育(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ECSE)及与之对应的评价方法与内容的探讨较少,相关研究亦显贫乏。主要原因是影响学前特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较少。其中,斯金纳和巴甫洛夫的行为主义理论和班杜拉的认知一行为理论对学前特殊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育实践影响最深,具体体现在学前特殊教育强调个体化的干预和评估,并且不断检验干预的效果。其次,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最能解释支持或影响特殊幼儿是否有效地接受各项教育服务的不同因素及其关联性。因此,学前特殊教育强调家长在幼儿评估和干预中的参与以及对家长的培训和支持;注重相关服务人员的专业交流和协作;重视幼小衔接问题。此外,学前特殊教育也受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鼓励特殊幼儿通过积极发起游戏活动、有意识地参与活动并与同伴的互动来促进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发展适宜性教育也适用于特殊幼儿教育。因此,学前特殊教育的服务项目繁多、内容广泛(如游戏治疗、行为分析治疗、职业治疗)、形式多样化(家庭为主的、机构为主的、普通或特殊幼儿园为主的),强调个别化目标的实现,以及通过支持家庭和维护家庭利益来促进特殊幼儿的发展。

通常,对学前特殊教育服务质量评估的内容集中体现在法律(如《特殊儿童教育法》,即IDEA)已规定的实施细则上。但这些细则往往强调是结构性质量,而非过程性质量。从过程性质量的角度而言,最具权威的标准来源于全美特殊儿童协会幼儿教育分会于2005年推广的“有效实践”(Recommended Practices)。“有效实践”总共有240条标准,包含五大领域:评估、儿童为中心的实践、家庭为基准的实践、跨学科的服务模式和科技实践。“有效实践”验证了影响学前特殊教育理论的实践效果。有些主要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引导的实践,有大量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如积极行为支持(Positive Behavior Suppont)、强化(Reinforcement)以及以同伴为中介的策略(Peer—mediated Strategy)等;有些则以理论为主要支持,实证研究较少,但是在实践中一般得到一致的认可(如,合作教学、对家长的支持等)。但总体而言,针对这些实践并无相关的质量评估工具和方法,相关的质量研究也未曾查到。

3 学前融合教育的定义及其对质量的新挑战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提倡学前融合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进入普通托幼机构接受学前教育的特殊幼儿人数不断增长。最终,随着各国政府支持融合教育的政策陆续出台,学前普教和特教开始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挑战——解答什么是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文献常使用“全纳教育”来指称融合教育。两者区别是:前者作为融合教育的一种形式,强调不管特殊幼儿的残障程度如何都应进入普通幼儿园,在任何时段都与普通幼儿一起参与任何活动。而后者则允许根据特殊幼儿的情况,通过各种灵活形式使其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事实上,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包括半日融合半日个别化指导,幼儿园以外的专业康复机构训练与幼儿园融合相结合,或者反融合,即普通班幼儿到资源教室与特殊幼儿一起进行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因此,融合教育的说法更符合中国国情。

随着探讨的深入,学者和家长们提出了一系列关心的问题:(1)如何能确保特殊幼儿和普通幼儿同时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2)是否使特殊幼儿进入高质量的普通幼儿园便能确保他/她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3)针对不同特征和需求的特殊幼儿,其教育质量指标是否相同?专家们普遍认为:普通幼儿教育的质量指标和发展适宜性教育同样适用于特殊幼儿教育,它也是融合教育的基础条件。基于普通学前教育与学前特殊教育存在很多共性,许多专家积极倡导两大课程的融合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其可行性。

但是,学前特殊教育和普通学前教育在核心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上的确不同。单纯地发展适宜性教育(DAP)无法完全满足特殊幼儿的教育需求。首先,两者的出发点不同。学前特殊教育认为需要对特殊幼儿的缺陷进行预防性的干预(即积极地预防因已存缺陷造成的对其它领域发展的负面影响)和弥补性的补救。因此,个体化的、目标导向的、系统化的干预是它的核心特点;而且,普遍认为越早干预效果越好。相反,DAP强调的是幼儿自发的、兴趣为导向的、游戏为主的建构主义式教育。虽然,DAP也强调个体适宜性教育,但是它的含义仅指灵活安排环境、材料、课程和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由此可见,尽管DAP强调的个体适宜性为融合教育奠定了基础,但是它的个体化含义还很模糊,这与学前特殊教育中的个别化教育还是有区别。后者需要通过对个体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和优势做综合性评估,然后再确定符合其需要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情境等。而且,评估要求是多元化的和跨领域的团队合作形式,并须定期执行来检验干预的效果,以便随时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其次,从教学方法而言,学前特殊教育需要具备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性(efficiency)、功能性(func—tional)、规范化(normalized),即干预方法能使幼儿有效地习得技能,能有效率地使用干预方法,习得的技能便于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运用,并且,干预方法的选择以接近普通自然的方式为导向。由此可见“个别化”是融合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能否处理好这个核心问题是确保不同的特殊幼儿在普通幼儿园接受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关键所在。

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融合教育并非简单指特殊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的班级中参与游戏和学习活动;反之,它是通过具体的教育实践和相关服务支持来体现的。但是,特殊幼儿在普通幼儿教育环境中所需的相关服务的概念和质量指标的解析相当欠缺。更重要的是,这些质量指标和服务概念如何在普通幼儿园教育中具体展现,又该如何有效地评价其融合教育实践的质量水平?长期以来,大家对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解和解释不尽相同,这对推广本来就错综复杂的融合教育服务体系和其质量提升都带来了困难。因此,对融合教育作出完整的定义用以引导质量界定和评估工作是极其必要的。

自IDEA2004颁布后,美国学前特殊教育出现了以幼儿发展和学业成就为导向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促使美国学前普教和特教开始联手制定融合教育的定义和质量标准,以避免实践工作者进入误区。终于,在2009年美国特殊儿童协会幼儿教育分会(DEC)和全儿教育协会(NAEYC)联合发表了关于早期融合教育的立场声明:“早期融合教育包含了一系列的价值观、政策与教育实践,以支持每位婴幼儿及其家庭,无论其能力如何,都能作为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完整一员,广泛参与各种活动和情境。

同时,此声明强调了从以下三方面来判断融合教育效果的理想性:第一,特殊幼儿、教师和家长具备归属感和成员权利;第二,发展积极的社会关系和友谊;第三,最大程度地开发幼儿的潜能。该文进一步指出以下三大特征可用来衡量特殊幼儿是否享受到高质量学前融合教育。第一,可接近性,即特殊儿童能够自由地使用她/他的教育环境和环境中的各项设施和活动。第二,参与度,即环境和活动的设计能保证特殊儿童有意义地参与游戏和学习活动。第三,支持性,即建构一个完整的支持系统,以实现以下目的:(1)培养和促进教师和家长的专业能力;(2)出台合理的政策和资源保证措施,以促进家园合作和专业人士协作;(3)构架多种特殊儿童服务模式并提高相关服务人员专业水平。

的确,此定义反映了学前教育与学前特殊教育通过多年实践经验累积的对有质量的融合教育的共识。它为实施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也让专家们看到了目前所有的质量标准不足以合理地评估学前融合教育。因为学前融合教育代表了广泛、复杂的实践系统,导致幼儿教师和专家们均缺乏对服务质量内容的共识。其中,最大的矛盾莫过于如何确保个体化的干预和发展目标在普通教育服务体系中发挥最大化利益。这个矛盾可能会因为中国的国情(如班额大和集体教学)而变得更加突出。

4 中国文化情境下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构想

目前在中国,特殊幼儿连入园都困难重重,何来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之谈?撇开法律和政策的支持与落实不谈,我们的具体困难有:(1)班级规模大;(2)集体活动过多,缺乏对个别儿童的关注和支持;(3)普通教师缺乏融合教育的经验和方法;(4)专业教师缺乏,也没有相应的职称系列;(5)特殊设备缺乏;(6)没有适合特殊儿童的课程和评估工具;(7)政府虽重视但资金投入和具体实施计划不到位;(8)没有相关支持和服务等等。普通幼儿园即使接受了融合教育的价值观,学习了融合教育的方法,也无法有效地推动和确保特殊幼儿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因此,即使特殊幼儿克服重重困难、通过种种途径而进入高质量的普通幼儿园,也往往只能得到低质量的学前教育。

重重困难恰恰折射出对实施融合教育和理论创新的极度渴求。国内长期以来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定义、评估和指导中并没有包含特殊幼儿的需要。在这个讲究评价的教育时代,最能影响幼儿园定位和教师行为的,无疑是对其进行的评价的导向、内容和指标。由此可见,对高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进行界定并制定相关评估标准意义重大。作者认为,推行学前融合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探索中国文化情境下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理论基础,并且把这些内容体现在质量评估项目中,通过教育评估来促进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进而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有效性,并逐渐丰富实施融合教育的具体方法和内容。为此,在对国外多年实践经验和相关研究以及国内融合教育的初步探索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中国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雏构如下。

第一,质量的前提条件:融合教育源自教育公平的思想,即保障所有儿童的基本教育权。作为基础教育重要部分的学前教育,它的基本教育权利包含个体适宜性、文化适宜性和发展适宜性的要求。同时,它还包含避免社会性排斥要求。学前融合教育是一种以价值观为主导的教育政策和实践。认同与实施学前融合教育,首先须肯定的是它的价值观,其次才是它的实践方法和有效性。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当代教育改革的走向(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均证明这一前提是正确的和坚实的。

第二,质量因素关系结构:高质量的融合教育反应出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因素。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模型为融合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框架。根据这一模型,特殊幼儿在融合教育中的体验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融合策略实施(Microsystem),家庭观点(Mesosystem),社会政策(Exosvstem)以及社区和文化(Macrosystem)。这些因素互相影响,相互牵制,动态地影响特殊幼儿的受教育质量。同样,在中国要实现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需要动员全社会,建构起一整套的教育服务体系和支持系统。

第三,质量方向和定位:美国特殊儿童协会幼儿教育分会和全儿教育协会于2009年对融合教育和相关特征(即可接近性、参与度和支持系统)的定义为中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实施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明确指出了质量的方向和定位。

第四,质量关键内容:融合教育质量的关键取决于教育过程殊幼儿与普通幼儿和成人的互动质量,以及相关的针对特殊幼儿的教育策略和支持系统的有效落实。在此理念指导下,来自其它国家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效率性、功能性和普遍性均有待进一步的化验证。幼教专家和教师们须不断研发促进特殊幼儿交流、参与的教学策略和适合国情的相关支持系统。

第五,质量关键难点:如何平衡参与普通幼儿班级的教育和个体化教育的最大程度实现是学前融合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中国的国情下,如何协调和平衡两者的冲突,需要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来探讨明确。

参考文献

1 BHanns T,Clifford R M,Cryer D.Early childhood en—vlronment rating scale—revised edition.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5.

学前教育的价值观范文第2篇

1 学生的兴趣是首要前提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事先已经经历了一些生活上的经验,并且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逐渐将之前的经验唤醒,因此学生就会希望在阅读课本时会具有不同的感受,对于学习产生一定的期待。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起这种期待,并且引导学生对语文课本的兴趣,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力,当学生具有足够的经验时,这种阅读期待就会被唤醒。所以培养起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兴趣,就会对语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培养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针对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可以运用多元化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手段已经深入运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例如在学习《“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神舟五号”航天员的相关视频,令学生在心中产生一种爱国主义的热情,对自己的国家产生自豪感,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我国还有什么样的大事件能够引起自豪的情感?学生们畅所欲言,提起了对学习的兴趣,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养成了对国家以及民族的崇高情感,并且随之引导他们对课文加以关注,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总之,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可以运用的手段也是相当丰富,只要富有热情,并且对学生加以积极的引导,相信就可以在学好语文的同时培养起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 学生应该拥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在新课标中指明了只有教师投入更多的情感,学生才会感受得到,并且将这种情感注入进学习中。由于学生具有个体性的差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就更加应该体现出这种差异性,并且在进行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个人阅历的不同会对文章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并不能完全说哪一种感受或者想法是错误的,对于文章的理解与认识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对于每一种理解都应该予以相应的肯定,因为这是学生自己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并不是仅仅用对错就能判断的。只有尊重学生个体性的差异,尊重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验,才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且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予以肯定,这说明学生是经过细致思考后才产生的疑惑。这是一种应该予以鼓励的现象,对个性化的学习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教师只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并且引导他们感受到文章中的情感就足够了。

在具体教学中,以《范进中举》为例,过去学习时,对于范进中举的故事普遍会认为是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的一种悲剧,但是在体现学生自主性的过程中,又存在了另外一种声音,认为范进中举实际上抨击的是读书人已经忘记了读书人的本分而过于追求功名利率的一种现象,这到底是一出悲剧还是一出喜剧,我们无从言说,因为各自有各自的道理,在文章中都找到相应的论据,通过夸张手法的运用,体现除了喜剧的特点,这也是与喜剧的基本要求相一致的。但是同意这是一出悲剧的同学也找出了相应的依据,因为范进穷极一生都想获得功名利禄,这正是当时那个时代读书人的代表,但是真正能够获得成功的又有几个人呢?这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的框架内,扼杀他的独立人格和自由灵魂,这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悲剧。两方各执一词,展开了一场生动而又激烈的辩论,通过这场辩论,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范进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黑暗压迫,也因此产生了对“怎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这个问题的思考。

3 注重情感的交流和渗透,以情动人

指导学生朗读时,在初步感知课文后,就应该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中,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中品析自己喜欢的词句。除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的情感、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才能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去心领神会。他们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要让学生进入课文和情境,只有入情入境才能真正掌握内容把握情感,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达到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除了朗读以外,还要注意的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

笔者在讲解《台阶》一课时,受益匪浅。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老师为了学生更加深刻体会文章中父亲的不容易教师引导学生想到自己的父亲,想到平常的生活状况,这样,学生有了类似之感,对课文的朗读就更加投入,更有感情,真正做到“披文入境以动情”,深深地体会到父亲的艰辛和不易。可以说,学生的情绪深受感染,对父亲的理解和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学前教育的价值观范文第3篇

具体到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欲要深入推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入手,下面从四个方面探讨一下。

(一)情境的导入上应能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探索未知的热情。

作为开课前的导入,应将新课标中对语文课程的要求努力渗透,尤其是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对孩子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内容在导入时应明确提示,因为,或许就是这一课前的简单提示,会让学生的阅读更加具有目的性,从而使文章对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到《我的叔叔于勒》时,我就紧扣小说人物形象鲜明的这一特点,将菲利普夫妇的多变与《变色龙》作对比,启发孩子们思考,《变色龙》中警官的“变”是趋炎附势,见风使舵,而菲利普夫妇的“变”是因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在思考阅读中体会“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社会特点。通过这一导入,使学生在带着问题进入文本的同时,还会让学生依据文章里的人物形象去关注人物心理,关注社会现状,也在情感上去考虑不同的社会制度或社会现状对人性的影响和丑化,最终达到营造浓浓亲情、感知社会美好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性的分析和汲取,使学生既能学到语文作为工具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也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语文教学设计要明确教学目标。在学科教学设计中,要有效地将横向与纵向的教学目标交相融合,使学生既能学习到祖国语言文字在实际中的应用,又能在阅读、分析、品味中去感知美好,获得经验,提升认识,发展能力,最终实现社会性、人文性的完美统一。比如,在九年级下册中收录有冰心的文章《谈生命》,在文中,冰心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将生命的雄壮与恬淡描写的摇曳多姿,哲理味十足,在教学设计中,如何让学生去感知这种壮阔、富有灵动的表现力,我想,脱离开具体的修辞手法的分析肯定不行。因此,在处理完文章的字词等基础知识后,我就把感知作者的语言特色作为分析的重点,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读完这篇文章,你印象最深刻的语句是什么,请说明理由。2.为什么这些语句如此地打动人心?请结合修辞手法的运用来进行说明。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笔下生命的特点。4.沿着冰心老人给我们开拓的思路,我们继续感知生命,在你的心里,生命还像什么?请运用你所知道的表现手法,给予最生动形象的描述。通过以上几个问题,既让学生认识到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增强语言表现力的奇功伟效,也使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到生命的蓬勃与喜悦,从而达到珍惜生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三)课堂评价应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渗透到目标达成的每一个环节。

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在设计课堂评价这一环节时,应尽可能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协调,交相融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语文教学评价的单一性和繁琐化的倾向。为了达到这一点,在对课堂效果进行评价时,我们重视评价试题的命制,在试题的命制过程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取向。在设置试题时,无论是试题的材料,还是问题的设置,都努力彰显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在“口语交际”练习中,要求学生搜集古往今来的关于战争的诗词或故事,用简短的时间推介给全班同学。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不但检测了语文知识水平,而且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来看,始终贯穿着爱国、奋进、团结等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取向。实际上,不论是写字、阅读、写作还是练习,都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和方法的学习、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获得。

(四)课堂的延伸应在实践中积累、强化课堂上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结论性成果。

学前教育的价值观范文第4篇

笔者在三十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了三条途径,用于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培养。

一、养成的途径

教学过程并不只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过程。课堂也是一个社会,许多价值取向都可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养成,从而发展为一种优良的生活习惯。我认为,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下列价值取向:

1、公正。2、民主。3、开放。4、合作。5、分享。6、尊重。7、宽容。8、体谅。

语文教师应该创设一种人文关怀的情境,充满对人类优秀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对话和躬行,激发学生对基本价值取向的热爱,在行为上养成捍卫这些优秀价值取向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敢于表达和追求与自己幸福和发展有密切联系的价值取向,让语文课堂这个小小社会成为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国”。

二、 辨析的途径

“价值辨析”途径致力于学生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的发展,反对说服和灌输,注重价值辨析的过程和技能。主要指在中学生阅读和写作过程中,注重教师对于基本价值取向的引导,促进中学生价值观的不断发展。

1、阅读中的辨析

在阅读中开展有效的价值辨析关键在于语文教师撷取富有价值观发展意义的文本,这样的文本能够引起不同的价值认知,使学生认识到文本理解中多种水平的价值取向,师生在价值认知的碰撞中,发展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1)在文章类的阅读中,可以在文章的阅读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语境,分析其中隐喻的来源,辨别规范性叙述,推敲文章中隐含的假设。

(2)在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中,因为相对于文章类文本,作者的价值取向往往隐含较深,价值的辨析需要运用比较的阅读策略:一是文本和文本之间的比较;二是文本和现实生活的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作者的价值取向,对价值取向进行适当的评价

2、写作中的辨析

在写作中,运用价值辨析的方法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关键在于选取话题,所选话题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话题贴近生活,学生对这一话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二是话题具有开放性,可以引起中学生对话题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价值判断,在不同的价值判断之间形成价值辨别的张力。

总之,价值辨析较好地实现了语文教学和价值观教育的融合。价值辨析体现了辩证法思想的睿智,对于中学生的价值观的发展显然是有意义的,它让中学生学会探索人生。同时,价值辨析的技能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能,增加阅读和写作的深和广度,加强阅读和写作的反思性和批判性,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有利于中学生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中学生获得人文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体验的途径

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体验的方式来培养中学生丰富而细腻的价值情感。朗读体味、炼字体察、角色体验和活动体悟这四种方式,可以贯通课内和课外的价值观教育,使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变得丰富多彩。

1、朗读体味

语文教材中包含着生命意蕴和人生价值的文本,值得中学生细细品味。入情入境的朗读能唤起中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朗诵,潜移默化地把文章中带有个性化的价值取向植根到心中,他们的思想、情操、语言都受到有益的熏陶。

2、炼字体察

“炼字”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特色,一些古代作家,炼字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即使在现代作品中,作者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选用也往往倾注了浓厚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引导中学生体察一字一词中作者的价值追求。

3、角色体验

角色,通常指戏剧、小说等叙事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追求,富有价值观教育意义,值得我们去深入体验。角色体验可以用课本剧的方式来进行,从而更有力度和深度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除揣摩主人翁的内在蕴含,发展自己的价值观。

4、活动体悟

学前教育的价值观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是一个需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研究课题。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念尚未成型,具有相当的可塑性。分析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现状,然后分别从职业价值观教育主体引导、设定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及要求我国高校切实加强就业指导的视角,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提出比较可行的方案。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升做人与成才的品位,形成天下为己任的职业责任。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呈现矛盾状态

我国社会当前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转型。在这个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正经历着一种变迁——传统的思想观正在迅速地瓦解,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形成、演变,但却又没有确立一种主导的、能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正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转型时期的这一种困惑与矛盾心态——一方面他们确立了个体的主体地位与注重物质利益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完全摒弃传统价值所倡导的集体主义思想和无私奉献精神。

为研究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迁,作者进行了题为“株洲职院千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在本次调查中,有70%以上的样本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了“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半数以上的样本表示在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经济收入与工作地区;与此同时,又有超过1/3的样本表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44%的样本认为青年知识分子下基层利大于弊。调查表明: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大学生一方面受利益驱动的诱惑,愿选择经济效益好、工资收入高的地区;另一方面他们长期接受党的教育,有志于为国家富强奉献自己。因此,如何在这二者中选择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的主要矛盾。调查发现,在实际行动中,多数人选择了前者。这表明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国家、集体的利益正逐渐让位于个体利益,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正让位于注重实惠和物质享受,倾向于奉献和索取并重。

(二)求职意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在求职意向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三资企业(32.23%),其他的依次为国家机关(29.16%),大型国有企业(20.43%),科研教育部门(8.15%),民营、乡镇个体企业(4.84%)、军队(4.01%)。在工作地区的选择上,沿海开放城市与省会城市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

选择意向表明大学生择业传统的三大热点已有所改变,即从政、经商、做学问不再是人生道路的惟一选择。就业热点虽带有普遍的倾向性,但分散性与多元性也日益突出。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看好三资企业与大型国有企业,表明与以往相比,学生的官本位意识有所淡化,想干实业的人、敢于接受社会挑战的人趋多。由于国家机关、国营企业有较强的稳定性,仍然吸引着不少人,说明传统择业观念中“求稳”的意识仍然影响着部分大学生,职业风险意识仍有待加强。向往科研教育部门的比例明显减少,大多数大学生不愿从事这种社会声望高而实际获利少的职业,理论价值的淡化与跌落也是择业中的一个明显倾向。

(三)功利与个性发展成为主导性职业评价标准

职业评价标准是职业价值观的核心。对一种职业的评价如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就业意向。本次调查中,在问及择业中首要考虑因素时,4o.o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经济收入”,其次为“发挥特长”(20.19%),“权力高低”(9.09%),而选择“职业社会声望”的仅为4.96%,没有人选择“社会贡献”。在择业标准上,认为是“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满足个人物质文化需求”,“自己兴趣爱好”者占81.23%,而认为是“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者只有18.77%。这表明,大学生的职业评价标准上重视发挥个人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和经济收入,而对职业的“社会声望”、“社会贡献”则考虑很少。可见,当代大学生对职业的选取在个人利益上更为理性,首要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和个人发展。与以往相比,职业的社会声望与社会地位等社会性因素在职业评价中的重要性明显下降,功利性和个体化倾向突出是当代大学生职业评价标准的主要特点。

二、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正处于现代与传统、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的矛盾交织之中。他们渴望竞争、不惜冒险,但又期望工作稳定、轻松自由;他们深深地被带洋味的高额收入的企业所吸引,但又对社会声望和地位依依不舍。这无不深刻反映了市场化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这一时代背景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上的浓重投影。然而,他们在职业问题上反映出来的轻视责任、忽视贡献的价值观倾向却又不得不引起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担忧和重视。因而,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要善于从环境的变化中积极寻找、利用有利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发展的因素;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环境变化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演变的不利影响,审时度势,积极引导,并注意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把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及时传达给学生,使他们认识到作为国家培养的大学生,首先应该满足国家的需要,到国家重点单位工作是每个大学生的义务;指导他们发挥个人特长,把个人的志向与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职业价值观。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引导

受市场经济趋利性、竞争性的强烈影响,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一定的实用、功利主义倾向。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时,应注意配合利益导向原则,做好“四个引导”,以便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职业价值观。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待遇观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需要,有又精神需要,物质需要的满足不一定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只有加上精神需要,人才有强烈的幸福感。因此,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需求观。目前大学生在求职时普遍地首先考虑工资待遇,这种急功近利的倾向值得注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这种直奔“工资待遇”主题而不求发展条件、不问精神性待遇(如对工作成绩的肯定、奖励以及进修培训等发展机会)做法透露出明显的反感。因此,必须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职业待遇。

2.引导大学生树立先进的职业苦乐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职业苦乐观有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忘我地劳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胸怀祖国,无私奉献;中间层次是主动地劳动,履行职业责任,时时事事关心集体,努力改善职业待遇;较低层次是被动地劳动,仅把职业当成个人谋生的手段和致富的途径。当前有不少大学生认为,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的职业活动就是职业之苦,所以习惯于在择业时趋乐避苦甚至贪图安逸。因此,在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时,必须注意教育大学生抵御落后的职业苦乐观,克服享乐主义的思想,在职业选择上正确处理个人地位、待遇与乐于奉献的关系,绝不能置人民、国家、集体的利益于不顾。

3.引导大学生树立客观的职业地位观

所谓职业地位观,就是人们对某一职业的拥有权力、收入水平、晋升机会、发展前景、工作条件、劳动强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后排出的职业地位等级序列的认识和追求。职业地位观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偏见以及社会环境、舆论氛围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以致于不少人无视“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的事实,倾向于从事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在习惯于理想化地看问题的大学生们那里,这种倾向尤为突出,这既不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健康的职业观念氛围,也会直接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引导大学生做到不以一时的主观判断来选择职业,而是客观地看待职业的社会地位,充分地认识社会和自我。

4.引导大学生把职业理想放在优先的地位

注重实现自我价值的倾向,是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最大特点,对此要科学地对待,不能随便加以否定。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教育大学生在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追求物质待遇时,一定要摆脱“就业挣钱、养家糊口”等狭隘观念的束缚,在社会、国家需要的坐标中寻找自身的位置;要使他们认识到,自我价值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个人知识、智力等功能素质,任何忽视或否认人格品质所具价值的观念和言行都是十分有害和危险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坚持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不断加强品德修养,才能使个体有限的生命在为人类的进步中化为永恒。

(二)设定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成分、利益主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人们的选择和追求也日趋多样化,大学生求职就业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将自己的选择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实现顺利就业、成功就业,关键在于正确引导。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而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创新,主要体现为职业理想、职业目标和职业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1.职业理想导向

职业理想就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和追求,大学是学生职业理想形成的关键阶段。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的专题研究,53.9%的学生职业理想是在大学时期成型的。这说明大学阶段是加强对学生职业价值观念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职业理想,是当代大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核心。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社会主义的职业理想,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个大舞台上大有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既伟大又艰巨,她需要当代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已经市场化。大学生只有将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才能顺利实现就业,如果仍然抱着“一步到位”的梦想,坚守高工资、大城市和社会声望等不切实际的观念,只会给就业带来阻力。

2.职业目标导向

目标导向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将社会目标转化为个人奋斗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实现共同理想和战略目标当然是当代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方向。方向明确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立足岗位,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大学生要认清自己,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能力、素质以及职业生涯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一般来讲,当职业与个人的理想、爱好、个性特点、专业特长最接近时,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容易激发出来。

据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所的调查,有1/5左右的大学生对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能力、素质等个人状况说不清楚,许多大学生根本不懂得职业生涯设计。其结果就是他们在选择职业时盲目而行,易于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干扰,个人状况与职业要求之间存在严重错位。其实,明确职业目标更有利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目标的确立,更有利于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激发。

3.行为规范导向

行为规范导向,就是按照道德、法纪的准则、要求进行导向。如果说理想、目标是方向,具有目的的规范性,那么,道德、法纪则是实现理想和奋斗目标的保证,具有行为的约束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摆在职业道德的首位,视之为基本的、对所有从业人员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道德规范。“爱岗敬业”侧重做事,“诚实守信”意在做人。两相辅佐,要求大学生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岗位上建功立业;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我们要警惕种种失信行为,如“注水”简历、伪造证书、虚构社会经历、假学历、假档案等等,要求大学生做诚实守信的最忠实守护者。在就业过程中,教育大学生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在职业法规日趋完善的今天,用法律来规范求职行为和从业行为,依法办事日益普遍,大学生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自身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提高职业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勇担法律责任。

(三)我国高校应当切实加强就业指导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探索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寻求应对的办法,克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弊端,就成为当今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据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495万,毕业生总数为2001年的3.6倍;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50万人,比2007年增加50多万。然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及家长仍停留在传统的就业观念上,就业期望值过高并制约了其就业。目前,必须构建符合新形势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以毕业生为本,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就业,同时很好地了解自己,促进广大高校毕业生充分和顺利就业。

1.完善分层次就业指导课程方案,建立全程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在新生一入学就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而不应只是关注他们最后一学年,应贯穿于他们求学期间的全过程。就业指导课应纳入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针对各年级大学生的特点,分层次、有系统地在大学各个阶段进行学习和讲授。低年级着重理论知识、就业理念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年级着重政策与心理指导、择业技能指导以及就业实践指导等。在大学生人校后就开设就业指导课,主要帮助他们树立热爱学习、热爱专业、钻研专业的思想,让他们能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二年级帮助大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及发展趋势,使他们更加充分、全面地了解自己,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三年级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前的学习准备、能力准备以及心理准备,了解学校、国家以及相关行业的就业政策、法规;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解除就业困惑,增强就业自信心。四年级更多侧重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调整就业期望值,尽快实现一个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这样,自始至终的就业指导使每一个大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对学习与就业相联系的完整概念。

2.拓宽就业指导的范围,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校要根据就业形势,丰富就业指导理论与方法,拓宽就业指导的范围,及时指导、调整与完善就业指导模式与方案,增强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可以通过聘请成功人士、政府官员、校友、知名经理等作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顾问,通过他们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社会职业的特点,明确努力的方向,提高就业自信心。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及时向大学生需求信息,宣传就业政策。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机构对大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开设“就业指导培训班”,帮助毕业生规划职业生涯目标,增强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就业指导必须和行为训练、社会实践、经验介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必须以专题讲座形式强化,真正使学生得到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全方位指导。

3.开发社会资源,构建开放式的就业指导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