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技术新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学信心技术教学必要性;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1
一、加强新概念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必要性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能否培养出综合性人才,对中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提倡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即强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学科之一,它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改变着教育的面貌,同时,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加速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和传统的学科有很大的区别,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在操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发现问题后,能更好激发其学习动机,通过动手实践、问题解决活动学习信息技术,发展了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
二、新概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很多学校的软、硬件环境还跟不上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这是制约中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主要表现在中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中学计算机普及率不高,网络设施不健全,无法满足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二)所选教材不能适应教学环境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现在的信息技术教材存在着知识陈旧、内容重复、学科整合不够等诸多问题,严重与时代脱节。教材中没有充分体现任务驱动、学科整合等新的教学理念,造成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性不强,没有在学科整合中体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反映,很多现行教材局限于软件工具的使用与操作步骤的讲解,没有涉及利用信息工具处理学习者实际学习与生活问题的应用,更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过程等内容。
(三)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启发式、探索式和参与式等有效方式。教师的角色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责任是在教学中不断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探究。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权威”的方式进行教学,一支粉笔就打发了一节课;有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么按着书上的内容念,要么干脆放任自流,让学生自己玩,使信息技术课程完全成为中学的活动课。
三、解决新概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及教材呈现方式的改革。选取学生熟悉、有利于个性选择与全面发展的教材内容。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应该紧紧围绕新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精心挑选适合本校教学环境和学生实际的教材。使用时要精选核心内容,取消陈旧和重复的内容,重组知识单元,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应适当选择反映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进行信息创新的动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二)建立、健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1.运用情境教学法。分析课标要求,研究知识点的应用范围;根据应用领域,查找典型应用案例;准备相关资料,创造学习情境;2.运用互动式教学法。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师讲授法,采用老师讲授与学生互动方式的教学方法;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实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互动式教学。再次、运用任务驱动法。强化上机实践,以案例作为教学单元;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提供上网、数码相机等技术与设备,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3.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不同文件类型的图标和扩展名不同,它的内容也不同,教师再通过打开各自应用程序窗口,让学生完全明白不同文件它处理的对象是不同的,使学生对不同对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培养学生循序渐进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师范类教育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培养方面的主要作用,针对目前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调整和充实中学教育信息化的教学内容,对在校大学生要增加中学教育信息化的教育内容,为未来教育发展培养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做准备。同时,要加快对现有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在职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通过短期培训、在职学习和脱产学习等方式,增加信息技术教育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适当提出供学生考虑问题或者针对性的讲解。讲课是和学生交流思想的过程,要使他们感到老师是理解他们的,亲切、平等,不故弄玄虚,增加课堂的亲和力。
虽然中学信息技术面临一定的困难,但毕竟信息技术是一门起步迟、发展快的新学科,在目前的探索阶段出一些问题是正常的。我相信,只要上级主管部门、学校领导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重视,信息技术教师能够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为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通过各种适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尽可能利用的软硬件资源,让学生获得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育与发展,使我们的学生在未来能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王云祥.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8.
[2]文江浩.中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新课程中学,2010.
关键词:新概念;多媒体技术;PPT;平面设计
PPT设计能力是新时代的写字水平,是个人形象和团队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它是知识一度收集,二度消化,三度转换后的艺术品。PPT功能非常强大,绘图、动画、编程无所不能,它是将知识转化为多媒体符号,以标题文字、图表、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的方式直观呈现。学习PPT的目标是学会利用多媒体符号表达,要求设计精,表达巧。
一、文、标、图、动、音的使用说明
PPT初学者往往会把Word中大篇幅的文字复制进PPT,在他眼里,PPT是大号的发言稿;也有人会找个模板,把大篇幅复制到图表里,这两种都是不可取的。PPT中文字的呈现应该遵循2.5法则,即每页不超过两段半,每段不超过两行半。这样避免了文字过多,不易阅读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把PPT做成发言稿。即使这样也要把文字设计成动画型,还要配套声音,才能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
陈三明教授在新概念多媒体快捷技术中讲到“文不如标、标不如图、图不如动、动不如说”的观点。这里“文”指的是篇章文字,“标”指标题,图包括smartArt图、图片等,“动”指动画。这些统称多媒体符号。文字的特点是表达准确,但不易形象理解。一般定义类必须用文字表达才准确,我们可以在文字下面配套相应的注释性图片、动画等,这样既有准确的文字说明,又有形象的多媒体符号。流程、项目可以做成smartArt图,这比文字描述自然要高明的多。故事或流程我们可以做成swf动画。
PPT中的声音包括主题音乐、插曲、音效、语音等。这些声音除语音外,大多是营造氛围的作用。主题音乐是贯穿作品始终的一条主线,在听觉上通过合适的乐器用音符的起伏向观众传达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将观众第一时间引导进入自己所感受理解的情节中去。插曲专属特定的情节内容,是烘托某一特定情节的氛围变化,调动观众的情感起伏,表达特定的思想。这就像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可以调节课堂的紧张气氛,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一样。音效是一种提示性的声音,它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滑稽有趣的特殊音效可以引发观众的欣赏兴趣,音效的使用能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自然,再好的文、标、图、动、音的设计都不如演讲者形象生动的讲演让人难以忘怀。只有它们与生动演讲相结合,才能成为完美搭档。
二、从模仿到设计
设计是思维的呈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学习中借鉴别人的优点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高我们的设计能力,就要经常浏览别人制作的PPT,取长补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出现了许多PPT论坛,微信公众号等,经常逛逛这些论坛,会发现,PPT的功能非常强大,高手做的PPT真的漂亮,有很多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
仿制优秀的PPT动画,关键是在制作中体会动画制作的要点,掌握PPT基本的绘图技巧,以及PPT模板的构成,包括主题、配色、图表等等方面。模板太花哨,会影响到表达过程,让观众过多注意模板,从而忽略幻灯所要表达的实际内容。模板的制作和使用要根据使用的场合来确定,如果是一堂普通的课,建议使用色差强的模板,这样会让每个学生能够看得清楚。如果是答辩或学术汇报,推荐选择简洁明了的幻灯片,可以显示出严肃认真的学术气氛。如果是广告推销,就要主题突出,吸引眼球等等。标题文字、图表、图像、动画等多媒体符号就是信息的载体,它们不仅可以减少PPT里的文字,还可以让理解变得更容易。在仿制过程中我们可以抛开现成的模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改善PPT所承载的信息,调整PPT逻辑,尽量不再使用现成的模板。
三、交互式PPT
一、概念书籍的发展现状及材料运用趋势
概念书籍设计的出现标志着书籍设计的概念化与空间多维化趋势的形成。作者赋予书籍“灵魂”,而设计师则赋予了书籍不同的形体。概念书的设计不能局限于“白纸黑字”传统展示形式,设计师不仅需要关注书籍的装帧审美,更要重视书籍装帧与内容之间的精神交流与空间交流,现代新型材料的蓬勃发展必定能为概念书籍的设计创造无限可能性。当书籍内容的“灵魂”与整个书形融为一体时书籍就会产生情感,但是这种结合往往会受到外界的各种限制,比如:造价高昂、造型奇特、体积庞大不易运输等。所以目前很多概念书的设计往往只是在概念上有所突破,市场推广及应用还不理想。目前国内概念书设计在材料运用上已有所突破,但是严格意义上很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概念书籍,只是原有书籍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装饰的性而已。虽然在概念书籍设计中运用多种不同材料会大大增加了制作成本,但是受到国外先进思想的影响及整个宏观市场需求,有部分设计师还是挺身而出冲在设计创新道路的前沿。材料与概念书设计的每次结合都好比时装会,它预示着未来书籍设计的流行趋势和市场需求走向。材料在未来概念书籍设计中的运用也必将多样化,并呈现经济低成本化、制作工艺简单化、环保再生化的发展趋势。
二、材料在概念书中的艺术定位
(一)材料在概念书中的情感定位
概念书籍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选择什么类型的材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喜好但又不能完全脱离市场,同样需要考虑读者对书籍作品的现实需求,恰到好处的材料视觉张力与人的视觉感产生强烈的碰撞,才更有助于拉近书籍与读者间的情感距离。繁杂精细的造型给人精致奢华的视觉反应和心理作用,手工制品本身就是作者与材料之间情感交流的物质化表现。因此,手工制品相对于流水线产品更有亲切感。手工制作相对流水线产品在工艺制作难度上更强,《ALPHBET》的书籍设计镂空细微线条的工艺叹为观止。
(二)材料在概念书中的形态定位
形态在概念书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设计师在设计一本书的时候要考虑该以什么样的形态去面对消费者,什么样的形态更符合书籍本身的内容?不规则的物体给人个性的心理影响,与规则的物体相比自由的形态更加活泼,灵动,张弛有度可以放松人的情绪。当赋予了概念书形态之后就要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利用材料的可塑性,精心制作。这套概念书是由美国设计师BrianDettmer创作,他追求的是一种自由的理念,利用木质进行镂空制作,随意的层次,随意的造型,将自由的理念发挥到极致,精细的雕刻深深打动消费者,这时吸引消费者的不一定是文字信息而是不规则造型带来的饕餮视觉盛宴,这就是视觉美观对读者审美情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材料在概念书中的色彩定位
材料的抽象视觉要素有其可视性和可触感构成,其中包括材料的形态、肌理、色彩等。因此,材料本身也是有性格的,或粗狂,或细腻,或明快,或温和。
1.材料在概念书中的传统色彩美
大自然的产物给人淳朴温和的感受,书籍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是在书籍视觉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印制技术和工艺来完成,这样的结合可以加强读者与大自然之间的交流,再配上文字,最后读者不光光是和作者进行沟通,和大自然,和书籍设计师之间也有喃喃细语。一本《心情日记》记录了作者的心情,也记录了设计师纯真向往自然的心情。
2.材料在概念书中的现代色彩美
色彩强化了书籍外在造型的情感,绚烂的颜色给人愉悦的心情,质朴的颜色给人原生态的享受。一组名为《NYCFriends》的作品,运用清新的绿色与质地细腻的木片结合,淡雅的颜色小巧的造型如朋友般亲密的感觉。好的书籍将它与人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五感相揉嵌,为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与艺术交流的空间,从而让读者体味到书中的文化意蕴。
三、材料在概念书中的运用理念
(一)材料在概念书设计中的环保理念
1.材料的再利用
环保是个永恒的话题,目前市面上的书籍绝大多数都是纸质的,众所周知纸浆是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经不同加工方法制得的纤维状物质,现主要是以木浆为主,树的成长周期远远大于人类的使用速度,并且人类的生活各方各面的依赖树木,树木这个大家族在就被人类折腾得支离破碎了,因此为“纸”找个可循环利用的替代品迫在眉睫。一个名为《发现》的概念书,利用废旧的报纸做成,虽没有文字,但是每打开一个柜门就是一种发现,发现里面是空的,发现里面有一个奇怪的物体,发现……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发现,被称为行为上的概念书。这个设计新颖在书的内容有读者自己去填充,“发现”既是主题又是内容,在读者的阅读行为上做出突破。好的书籍设计不仅包含了书籍的本身的造型更注重书籍的趣味性翻阅的互动性,它不仅是盛放文字的载体还能与人之间产生和谐的发展空间,概念书存在于传统书卷与现代书籍相交融的三维空间里,创造力赋予概念书设计主观性,引导读者拂去书的嫁衣,寻找书籍内容的灵魂,萌发无限自由想象。
2.材料的使用周期
新材料的运用除了考虑到成本以及是否可再利用,还应考虑到书籍的使用周期。纸质的书往往使用周期短,易磨损,原料来源局限,污染大。用麻布为载体做成的概念书,这样的材料弥补了纸质材料易磨损污染大的不足,使用起来更有手感,使用寿命较纸质的书籍更长,并且麻布在制作过程中的污染轻与造纸,不足的是纯手工制作成本高。但是这种材料做成书之后并不是就失去了再利用的价值,可以将它做成各种包袋等等,不失为一个好的创意,也别有趣味。
3.材料的原生态
一组名为《察言观色》的概念书籍设计。意为“察江苏方言,观百姓脸色”,定义为“来自自然的书”。方言作为民族文化透着自然的日月精华,将它放入书中,书也被文字感染,这组作品选用质朴的“构皮纸”与“麻绳”色调协调,利用构皮纸的有的粗犷纹理表现淳朴,更重要的是它们和方言一样都来自民间,质朴的气息相互感染,恰到好处的工艺结合让人好像触到了语言,嗅到语言,看到语言,被每本书的独特气场所感染。作者还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将“一本本书”延生成“一个个书”,取名为《只言片语》意在:只言、片语汇聚成缤纷的千言万语,千言万语是我们与周边生活朝夕相处的亲近感。
(二)材料在概念书设计中的人本理念
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赋予作品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被称为理念定位,好的设计作品,理念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本书的灵魂在于书的内容,书籍设计的内容在于它的设计理念,两个灵魂的契合令作品达到令人瞠目的效果。
1.趣味性
在哲学上“人”与“神”“物”是相对,人本思想独立于物本思想,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人本就是说,人虽相对“神”“物”而存在,但是人主宰物,人是核心,本末倒置是不可取的,不能舍本求末。图8看似一本普通的书,但是经过分解重组之后可以组合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多了乐趣,读者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愉悦了心情,这个作品的精髓之处就在于它的可重组性,且相对于其它的概念书籍设计而言便于运输,置于屋内可自由变换造型,非常有装饰性。如果加以改造为儿童书籍定会备受家长的青睐。
2.阅读自由化
在《察言观色》中作者放眼去看世事,观察每个人的表情,不仅更加理解周遭世界,还有另一重收获:沉浸在方言这一独特的文化带来的独特趣味中,或捧腹大笑,或摸不清头脑,或意味声长……本书的装帧设计成无装订的自由版式,让阅读有了随意性,自由性。所有插画均为夸张的面部表情特写,这被作者称为“相由心生”的剪影,和《察言观色》的文字、装帧一样洋溢着大自然的味道。
四、结语
一、教学形式灵活,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他们的求知欲。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是搞好学科教学的前提。如:对小学生来说进行指法练习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学生都不愿意学习。我的做法是在电脑里安装了“警察抓小偷”的打字软件。我让学生当警察,在十分钟内看警察能抓住多少个小偷,然后将结果在班级公示,评选出优秀代表,进行奖励。游戏模式的训练使学生很容易接受,也乐于接受。学生要想在班级获得好成绩就要勤于训练,这样也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通过小组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便于通过集体的力量促进学生的成长,让学生感受合作的快乐。它是教师有效落实课改教学的途径。如:在学习word文档插入图片时,我建议让每个小组制作一张卡片送给自己的妈妈,学生都很愿意参与。活动中,每个小组先画出草图,然后搜集各类图片,在文档中排版,写上自己的名字。学生在操作、发现、尝试、创造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成功,也增强了亲情教育。再如:在学完画图基本操作后,在练习课上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图画作品大赛。利用课余时间,同学们自愿建立合作小组,组内有的同学负责设计,有的同学负责制作,然后将作品装入固定的文件夹中。上课的时候,各小组在班级内展示,同学们对作品进行评价。学生在这样一个畅所欲言的课堂中很容易找到交流的快乐,找到完善自己的途径。
三、组织各类竞赛,提供展示舞台
备课首先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准确把握学情、考虑知识的层次性、考虑学生的思维方法,还要站在编者的角度理解教材,特别是北师版新教材相对老教材在知识编排体系和内容的呈现上面有很多不同。使用新教材,要求老师对整个初中知识点很熟悉,能把握重难点,灵活处理教材,有些内容需要提前补充。比如在九年级上册证明(2)中出现的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在七年级需要的时候就应该提出来。新教材更考查教师的整合能力。
概念课作为一种课型,自然有其教学流程。现在初中课堂概念教学一般经历如下环节: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巩固。
一、概念的引入
一般可通过如下途径引入新的数学概念:
1.用实际事例或事物、模型进行介绍。让学生从实际中获得对于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建立新概念。这些实例可以就地取材,就近取例,贴近学生生活。比如“正负数”概念可以从相反意义的量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从电影票上排座号引入。
2.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例如可以从“平行四边形”引入“矩形”“菱形”“正方形”。在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后,给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抓住新概念与原有概念在本质上的相同点,让学生把新概念纳入原有概念中建立知识体系,形成系统,以便掌握得更牢固。
3.从需要引入。比如在“无理数”的教学中,可以从是什么样的数引入,既符合数学发展实际,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从类比引入。例如,类比“分数”引出“分式”,类比“平方根”引出“立方根”。
二、概念的形成
1.讲清楚概念的关键因素和必要词句。比如“函数”,要说明一个x只能对应一个y,一个y能对应多个x。“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线段”。还可以采取举正、反例的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概念。
2.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比如“三线八角”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共同点都是由两线被第三条线所截得到的角,区别在于位置不同,分别是“F”型、“Z”型、“U”型。通过对比,能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概念的巩固
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并能在概念的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数学思想的养成。比如“全等三角形”,既练习已知全等,求对应边、对应角,更要学会根据条件证明全等。通过不断的练习,再适当总结方法,加深理解。
四、数学概念教学中要注意的地方
1.“一个好例子胜过一千条说教”,重视让学生举例。比如“无理数”,有人列举π,也有可能列举、这些就不是无理数。因为=2,=3,都是有理数。恰是这些反例暴露学习过程中的易错点,纠正这些反例,更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