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花菜的栽培技术

黄花菜的栽培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黄花菜的栽培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黄花菜的栽培技术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 介绍了野黄花菜的习性,并从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总结野黄花菜的人工栽培技术,以期为野黄花菜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野黄花菜又名金针菜,营养丰富,鲜美可口,在皖南山区的河边溪畔分布较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善,野黄花菜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当地山区农民因地制宜,进行野生黄花菜的人工栽培,可以调整农村种植结构,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野黄花菜的人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野黄花菜的习性

野黄花菜适应性强,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半阴的地块也能生长良好。其地上部分不耐寒,遇霜冻即枯死,但短缩根和地下根部耐低温,冬季也能在土壤中安全越冬。同时根系含有较多肉质根,故耐旱能力也较强。野黄花菜是多年生植物,一经栽活,可以采收20~30年。

2栽培技术

2.1选地整地

野黄花菜对土地要求不严格,酸性的红、黄壤土和弱碱性的土壤都能生长,田埂、畦背、河坡、渠边、屋旁都能种植。为便于管理,提高产量,最好选择阳光充足、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地块。

2.2繁殖方法

2.2.1分株繁殖。将野生黄花菜的母株丛整丛挖出进行分栽,每丛分8~10株,将泥土抖掉,剪去根茎下部的老根、朽根和病根,每株留一年生根7~8根,长约10cm,并将根茎四周黄褐色的毛衣去掉,露出侧芽,然后栽植。分株繁殖法全年都可进行,但以春秋季效果最好。缺点是繁殖系数低,满足不了大面积生产的需要。

2.2.2种子繁殖。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在开花期进行人工授粉,获取种子。人工授粉时,可适当施肥松土。授粉宜在下午3时以后进行。在连续授粉期间和授粉3周内不宜浇水,土壤不宜过湿,以免种果干缩。待果皮干枯、蒴果顶端稍裂口时,就可采摘。第2年4月播种,苗床宜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平畦条播,行距20~25cm,株距2cm,沟深1~3cm。播种前用25~30℃的温水浸种2d至微露白根。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及时除草,生长期间可适量施薄肥助长。苗种培育2年后即可移栽。

2.3移栽

野黄花菜移栽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发芽前进行。移栽前施足基肥,然后深翻20~30cm,整平畦面。一般栽1.2万穴/hm2,每穴栽7~8株苗。行距1m、穴距80cm、穴深20cm,穴内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并将肥土充分混匀。栽植深度10~17cm,将土埋到秧苗顶芽上面3cm,压实。

2.4田间管理

2.4.1中耕除草。第1次中耕在每年春季野黄花菜出苗前进行,深度约15cm;抽薹前进行深6~7cm浅中耕;秋季采收结束,要将枯薹和老叶除掉,同时进行1次深30cm以上的翻耕,土块不要打碎,让其自然风化。

2.4.2施肥。春季适施苗肥,促使春苗粗壮整齐。夏季重施巧施催薹肥,促使抽薹粗壮,分枝多,早现蕾。花期追施催蕾肥,可使后期多发花蕾,减少脱落,延长采摘周期。每次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但氮肥不可过量,否则会造成叶茎肥大、花茎弱小质差,还易引发病害。秋季采摘完毕冬苗未抽生前施2 250~3 000kg/hm2粪肥,促使早发秧苗,以利于来年生长。野生黄花菜在抽薹前对水分要求较小;在抽薹和采摘花蕾期间要求充足的水分,此时若遇干旱天气应及时灌水,可使花数增多,花蕾增大,花期延长,提高产量。

2.5病虫害防治

2.5.1病害防治。叶枯病是野黄花菜的常见病害,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5~6月份发病,秋季严重。防治方法:①加强肥水管理,改善营养环境,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株病叶。②发病初期喷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防治,8~9d喷1次,连喷2~3次。

2.5.2虫害防治。野黄花菜的常见虫害为金针虫。在地下咬断幼苗的根、茎,其蛀口细小,可以蛀入深处危害。全年以春季发病最为严重,幼虫和成虫在深土层中越冬。防治方法:①春季和秋季深翻地,可将一部分幼虫和成虫翻至土表,使其冻死、风干或被天敌捕食;多施腐熟的有机肥料。②在成虫盛发期,用90%的敌百虫500倍液灌根,每株灌150~200g;还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

黄花菜的栽培技术范文第2篇

一、双色长寿地膜覆盖的优势

采用内黑色外银灰色的双色、0.016毫米厚长寿环保型地膜,一次覆膜,可连续保持3~5年不破损,防旱抗旱、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强;采用垄沟全膜覆盖栽培,能最大限度地将7―9月的降雨全部保蓄在土壤中;一次栽植多年免耕,节约劳动力、节省成本,减少残膜污染;银灰色外膜对黄花菜花蕾蚜虫具有趋避作用,可减少采收期化学药剂的使用量。

二、主要栽培品种

1.线黄花菜

甘肃庆阳地方品种,叶长80厘米、宽1.5厘米,开展度小;夏季干旱条件下每个花梃上着生花蕾20~30个,其中有效花蕾约15个;花蕾顶端带黑紫色,花蕾长11~15厘米,鲜重5克左右,每公斤干菜具干花蕾1588~2078条,高产田平均每亩产干菜240公斤。

2.马连黄花菜

甘肃庆阳地方品种。叶长80~120厘米、宽2.0~3.5厘米,开展度较大;夏季干旱条件下每个花梃上着生花蕾17~28个,其中有效花蕾约14个,花蕾顶端带黑紫色,花蕾长12~16厘米,鲜重6克左右,每公斤干菜具干花蕾1350~1890条,高产田平均每亩产干菜250公斤。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双色地膜覆盖栽培黄花菜应选土层深厚的平地为好,不宜选择黏重、垦荒和肥力较低的地块。选冬小麦茬地块,冬小麦收获后立即伏耕晒垡,深翻30厘米,拣除杂草、残根等。

2.划行与施肥

庆城黄花菜于8月中下旬栽植。在整好的地块上距地边50厘米,按行距115厘米进行划行,然后在栽植行线上开挖宽50厘米、深40厘米的栽植槽,将混匀的优质农家肥、尿素、过磷酸钙施入栽植槽内,回土。每亩施优质农家肥4500公斤、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

3.选种与备苗

采用分株繁殖育苗。选晴天,将母株丛全部挖出,掰开每个分蘖单株重新分栽,随挖随栽,剔除病虫母株。将备好的秧苗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10分钟左右,取出栽植。

4.起垄与定植

沿槽沟中心线向行中间起微拱形垄,垄沟底宽20厘米、上沿宽50厘米、沟深10厘米;垄面即在行线中间,垄底宽95厘米、弧形垄面宽100厘米、垄高15厘米。起好垄后,旱作栽植不浇水,直接在垄沟底按40厘米的株距挖穴栽植,穴深30厘米、穴径25厘米,每穴栽2株,每栽植2668株。栽好苗后再将栽植沟底和垄面平整好待覆膜。

5.覆膜

选用上述双色地膜,每亩用膜量10公斤左右。覆膜时间为10月下旬,从地面的一侧开始沿行间展膜,膜与膜的交接处即是秧苗栽植行;第一幅膜展平后,随即用铁锹在未覆膜的相邻垄面上轻轻取土压实地膜交接处,地膜另一边每隔1米用小土堆堆压防风。以此依次覆膜直至全田覆膜完毕。覆膜7天后,在距栽植行两侧15厘米处的地膜纵向,每隔30厘米用竹签打一直径5毫米的渗水孔。

6.田间管理

更换地膜:双色地膜覆盖栽培,一般5年更换一次地膜,更换时间为10月中下旬。将残膜清除干净,在栽植行间深挖25厘米,疏松土壤,清除杂草,然后在距栽植行20厘米处,每亩追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70公斤。3~5年生的黄花菜根蔸须培土,这时须转换起垄方式,由单垄改为双垄,即宽垄和窄垄,便于在田间形成集雨垄面。窄垄行宽45厘米、高15厘米,宽垄行宽70厘米、高10厘米。修整好垄面后,用上述方法再覆膜,地膜交接处在植株行处。沿双垄沟底每隔30厘米用竹签打一直径5毫米的渗水孔。

追肥:全膜覆盖栽植的黄花菜,从3年生以后开始追肥。每年于土壤顶凌、早春发芽前在栽植行两侧15厘米处用追肥器一次性追施。3~5年生的黄花菜每亩追施尿素11公斤、含磷12%的颗粒过磷酸钙20公斤、含钾50%的颗粒硫酸钾7公斤;6~8年生黄花菜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23公斤、硫酸钾8公斤。

根外追肥:黄花菜开花现蕾期,每亩用3%过磷酸钙浸出液约65公斤加尿素400克、磷酸二氢钾150克、20毫克/公斤赤霉素、0.2%硼砂于傍晚喷施植株,每隔7天喷施1次,共喷2次。

四、适时采收

黄花菜的栽培技术范文第3篇

1、品种选择

鸡东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气温较低。宜选用耐寒、抗倒伏的品种,如金针Ⅰ、金针Ⅱ、金针Ⅲ等品种。这些品种都具有耐寒的特点,产量稳定,分蘖迅速,适应环境能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特征特性表现良好,一次种植多年收获。一般8~10年可翻耕倒栽。

2、选地整地

黄花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瘠薄、干旱、盐碱,喜水喜肥,又因黄花菜的根系逐年上移,每年需要垫土(沙土),所以应选择在地势稍低的地块为宜。由于黄花菜的根分布深,三年生的肉质根多分布在12~18cm的土层中,分枝根大部分集中在30—40cm,主根深度分布在75~110cm,在整地时要深翻土壤,深度20—30cm为宜。做畦,畦长6m,宽2m。结合做畦施有机肥75t/hm2、过磷酸钙750kg/hm2,可采用沟施或穴施,分层施入,施后覆5—7cm厚细土肪止烧根。

3、栽植

黄花菜一般用分株法繁殖,少数地区用种子繁殖。分株繁殖是把生长多年的老黄花挖出1/3的老根作种苗,供繁殖的种苗应选花期早、花茎和花蕾多、肉质根肥嫩的健壮植株。除了盛苗期和采摘期,均可栽植鸡东地区适宜在春秋两季栽植。春栽应在清明前后,土壤解冻后进行。即冬苗枯萎至春苗萌发前;秋季栽植应在9月中下旬前分株,即从花蕾采完至冬苗萌发进行,一般春栽可当年抽薹。秋栽使当年形成新根,贮藏养分,有利于分蘖。栽植前进行种苗修剪,除去短缩茎下面的黑蒂和肉质根上的纺锤根,剪短根系至5~7cm,消除已腐的根,剪短苗时6—7cm。栽植前将苗木放到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0.1%稀释液中,浸10min左右,晾至表面不显水湿状进行栽植。栽时一般都在畦内,株距33—66cm,行距100cm,每穴栽10—15株,深度在13—17cm为宜。栽后覆土、压紧,使根与土紧密接触。

4、合理灌溉

4月中旬以中耕保墒为主,第1次浇水在谷雨后进行,以促进叶片伸长及花薹抽生;抽薹时浇第2次水,此时为需水临界期,要灌足水;花营初现时需水量大,灌水在傍晚进行,沟灌和喷灌相结合;采收完毕,需水量减少,中耕除草以控为主,及时多次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草。入冬前为防冻保苗,在昼夜融冻时浇冻水,用细土及时填补裂缝,以利保墒。

5、病虫害防治

在叶枯病防治上,除加强中耕、排水和进行培土以减少危害外,可用25%叶枯灵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喷雾。在温暖多雨季节易发生黄花菜褐斑病,在其防治上,(1)收获后及时清除烧毁病残物,以减少菌源;(2)及早喷药,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连续交替喷药防治,用叶叶青1包对水75kg,或英纳1包对水200kg,连续喷雾2~3次,每隔7~10d喷1次。在干旱或土壤干燥的山地,易发生红蜘蛛和蚜虫,可喷乐果进行防治。

二、黄花菜重要施肥技术

1、冬肥

冬肥是黄花菜生长期中最重要的一次施肥,对来年黄花菜产量影响极大。施冬肥的时间,应在黄花菜地上部分停止生长,经霜后凋萎时进行。冬肥要求以有机肥料为主,用量要多。冬肥用量应根据土壤的肥力及肥料的种类而定,一般施腐熟猪牛粪22.5~30.0t/hm2,或人粪尿15t/hm2以上,或饼肥600—900kg/hm2,或优质堆肥30.0—37.5t/hm2,并配合适量磷肥。也可混施多种肥料,如先施人粪尿,后施猪牛粪等。施肥方法可于丛距或行间,在距株丛10 cm处,开宽15—20cm、深15cm的施肥穴(肥料多的,施肥穴应加深放宽),进行深施,施后覆土,以提高肥效。

2、苗肥

黄花菜自2月中旬陆续出苗到花薹抽生前的这一阶段为苗期。这个时候供应的营养,主要用于出苗、长叶,以促进叶片的早生快发,使叶片生长健壮,具有强大的同化面积,为争取花薹与花蕾分化的数量与质量打下物质基础。春苗肥的施用时间要早,一般应在开始萌芽时进行。因为黄花菜春苗期短,一般仅40—50d,施用过迟不能催芽早发,还会延迟,叶片生长迟。同时叶片发生延续的时期长,后发的叶片还较柔嫩时,叶斑病已开始盛发,容易感染病害。若早施苗肥,植株叶片组织已充分发育,角质层厚,可增强耐病性。春苗肥一般可用速效性的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用量应根据冬肥施用量以及土壤肥力情况而定。一般施人粪尿1500—3000kg/hm2,或施过磷酸钙150kg/hm2,配合施硫酸钾或氯化钾75—150kg/hm2。

3、薹肥

根据黄花菜的生长发育规律,为了较好地发挥肥效,一般应在花薹开始分化时和花薹开始抽出时各施1次肥。以施速效化肥为主,也可施用人粪尿及饼肥。第1次最好用人粪尿与饼肥混合发酵后施用,以促进花薹、花营的发育。如果缺乏这类肥料时,前后2次都可施用化肥,薹肥用量应多于苗肥。2次施肥量合计:尿素187.5—225.0kg/hm2,过磷酸钙150—225kg/hm2,硫酸钾或氯化钾150.0—187.5kg/hm2。其中第1次用量宜略少于第2次,这是由于第1次施肥时,花薹开始分化,还有半数以上的叶片未长出。如果施用量过大,可能会促进营养生长,从而抑制生殖生长,并使后发叶片生长柔嫩,组织疏松,易受病害威胁;第2次施肥时,黄花菜正进入生殖生长盛期,需肥量大,营养生长处于从属地位,叶龄指数已达100%,叶片组织充实,故可以重施。

4、蕾肥

黄花菜的栽培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特色农作物;栽培;技术;探究

为有效增强农作物的产量质量,先进栽培技术的引进是必不可少的,这最基本地保证了农作物的有利生长。然而现阶段农贸市场上农产品存在很多问题,反映采用了不当的农作物种植技术,致使产品质量难以符合安全绿色的健康标准。于是要对特色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进行探究,以期发现更好的有利的栽培技术。

1 我国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历程

1.1 开始建立阶段 在我国农作物栽培技术开始建立的阶段,有着相对薄弱的理论的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农作物生产的实践工作,从中反复地调查探索,并仔细地分析了我国的土地及自然条件的一些情况,进而结合自然规律,制定种植收获计划,实现农业种植和自然环境的动态平衡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2 迅速发展的阶段 专业人员掌握的科学技术的增加以及不断地探索研究,成为我国农作物栽培技术发展的垫脚石。随即更多作风严谨态度认真的工作人员潜心到岗位工作上,这无疑有效地促进了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快速发展。

1.3 巩固增强的阶段 农作物生产产量的提高同时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福音,在这一阶段我国的粮食生产产量以保证了供需的平衡。于是在这实现温饱的阶段,积极地总结经验教训,并为巩固增强,研发出特色农作物的栽培计划作出贡献,以实现农作物的高产、优质的整体目标。

2 新形势下特色农作物栽植的根本任务

应我国对农作物各种安全及绿色生态有益人体健康之需,就要求对特色农作物的栽培这一科学技术着重研究探索使之更为完善,将已有的农业栽培技术运用到实际的农作物生产中去,并使得我国的特色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能够获得跨越式的进展,将理论基础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联系其他相关学科,获得有利的经济价值。研究新形势下特色农作物的栽培技术的同时,还要切实地保护好生态有机环境,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

3 我国农作物栽培技术及进展

优化特色农作物的栽培结构,在栽植特色农作物时,特别强调区域性,秉承机械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及较标准的操作。例如山东某市在近年的特色农作物栽培中以桑蚕、畜牧、林果为主打,建成6万亩桑蚕、3万亩马铃薯、4万亩黄花菜、2万亩池藕等,打造出25亿元的年产值。广西地区以多年生甘蔗为主打,采用栽种甘蔗苗繁殖,种植区域包括全省多个县市,2013/2014年预计总产量将在8000万吨左右,实现30万吨同比增长幅度。要完成特色农作物的高产、稳产,就要将栽培技术落实。

3.1 改良农作物遗传因素 要实现特色农作物的高产,就要保证作物种子的高性能。在控制遗传因素的过程中,挑选出抗病虫、高稳产的种子至关重要。具体措施可以是改良植物株型,提高光和利用效率,合理嫁接,应用杂种优势等。根据工作经验,可以采用多种育种方法配合应用,例如诱发变异与单倍体育种,将高产隐性因素发挥出来。

3.2 优化农作物的栽培结构 我国的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要求更大的粮食储备量,在新形势下为了保证粮食产量的供需平衡,对农作物的栽培结构做一定的调整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对其他农产品的需求也是如此,特色农作物的种植应该建立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市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以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使得特色农作物的栽植尽可能地多样化,以优化特色农作物的结构。

3.3 强调区域性发展的优势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不同地方的气候条件差异非常明显,再加上后期不同的发展经历使各地的特色农作物的栽植出现很大的不同。如今为了满足这种差异,我们要能够真正地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来制定相应的特色农作物的栽培计划,并辅以相关的栽培技术,尽可能地把地域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特别是谈到影响到国家民生问题的粮、油、棉、糖等几大经济作物产品的需求和供给,进实施科学调研制定分配计划,依照计划合理地种植。

3.4 推广优秀经验,实现优质高产 在对特色农作物栽培技术研究的过程中要做好对优秀经验的推广。例如在种植马铃薯的时候施用高锰酸钾,能够在实现抗病能力提高的同时做到高产。马铃薯块根膨大期,将配置好的米醋及磷酸二氢钾溶液对叶片进行喷洒。依据实践经验,应用富含磷、钾的肥土拌种栽培,能够提高30%产量,并减少30%以上的肥料应用。其他经验还包括亚硫酸氢钠喷花生枝蔓,结果会重而实。

4 结语

总的来说,特色农作物的栽植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水平提升的关键,也是当前新形势下满足了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多样化的需求。特色农作物的生产正向着机械化和集中管理的方向开展实施,不断地革新传统和推进发展,提高特色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证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与生态有机环境的平衡。

参考文献

黄花菜的栽培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食用花卉;应用;价值;栽培方法

中图分类号:J21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饮食的要求也逐日提高。可食用花卉其在营养价值,美感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食用花卉营养丰富,而且由于花卉中含有较多的保健功能物质如多酚类物质等,用花卉加工的功能食品食药兼优,有其大自然的美学色彩和丰富的营养,是集营养、生理保健为一体的理想产品。

1食用花卉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

花卉不仅具有和高的观赏性和强烈的美学色彩,而目许多可食用花卉具有多种营养成分,营养价值极高。鲜花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氨基酸,以及人体所需的维生素 A、B、C、E 和多种微量矿物质元素如 Fe、Mg、Zn、I 等,与常食用的蔬菜它们具较高的营养价值。此外花卉还含有酶、激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能有效地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增强体质,延年益寿。所以花粉是一种浓缩型的完全营养剂,有“绿色黄金”、“全能营养库”、“微型营养库”之称。被誉为“万应灵药”的花卉芦荟,新鲜叶中含的营养成分十分复杂,目前发现有以芦荟素为主的 80 多种有效成份。

花卉还具有较高的保健及医疗价值。例如气味芳香,性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扩张冠状动脉、加强心肌收缩之功效,可治风热感日、头痛弦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高血压等症。据统计,2200 多种的药材中,花卉药材就占有 1/3,许多鲜花不仅有清热解毒、理气养血之功,还有清胆健脾、提神抗癌之效。常食鲜花可增强免疫、祛病益寿、养颜美容,国外的一些研究也表明,花瓣富含保护健康的抗氧化剂、矿物质及维生素,如椰菜花含有保健防癌的化合物;蒲公英等则富含类胡萝卜素;山碴花还含有保护心脏和加强血管的生物类黄酮、维生素 pp,可见其较高的保健及医疗价值。

2 食用花卉应用现状,

目前,国内外花卉食用广泛。在我国食用花卉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花卉是一个新型的传统食品。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有食花的习惯,清代《餐芳谱》中,详细叙述了20多种鲜花食品的制作方法如桂花丸子、茉莉糕、桂花干贝、茉莉鸡脯、糕等。而且在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万寿菊、玫瑰等,都可以用来制成鲜花色拉。美国用紫罗兰、玫瑰、旱金莲等花瓣拌色拉;法国用南瓜的雄花配菜;日木用樱花烹调的“樱花宴”;保加利亚、土耳其用玫瑰花制成糖浆等。

食用花卉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范围非常广泛,在我国可供食用的花卉品种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可食用的花卉约 97 个科,100 多个属,180 多种。云南有 20 多个少数民族,食用的花卉上百种。洛阳牡丹审宴,平谷的桃花宴等地方特色的食花习惯也闻名全国。黄花菜等许多花卉可以入菜,在我国许多地方已出现了一些食用花卉名菜,如京菜中的芙蓉鸡,鲁菜中的桂花丸子、荷花栗子等,这些花卉菜肴既美观又增进食欲。加工糕点中鲜花糕饼有饼、莲花饼、玫瑰花饼等。用鲜花做汤不仅味道新奇、富有营养,而且花瓣洒于汤,增加了人们美的享受。花茶是一种用鲜花瓣和茶叶窖制而成的再加工茶,亦称“熏花茶”或“香花茶”,是我国人民创制的一种独特的茶类,保健价值极高。花卉饮料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一种新型产品。除了常见的露、桂花露之外,被饮料行业看好的花卉原料还有白兰花、山茶花、白芍药花、赤芍药花、等且对多种疾病有很好的辅助疗效。植物鲜花含有丰富的芳香物质精炼加工后可制成各种食料油和香料油等。

目前,我国的花卉食品的精、深加工还处于起步阶段,食用花卉大多是直接食用或经粗加工后食用,并且大多花卉具时令性,故应加紧对花卉类食品的精深加工的研究,生产各种新型食品,如:花卉罐头、速冻花卉、花卉饮品、花卉糕点等。目前花卉食品的工业化生产仍然很少,因此研制花卉食品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地域辽阔,鲜花资源极为丰富,且品种繁多。花卉的品种多、产量高,花卉的生长期短,鲜花遭受农药、化肥、废水、废气污染要轻得多,因此利用鲜花加工纯大然、无公害食品具有很大的优势。食用花卉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由于花卉中含有较多的保健功能物质如黄酮类、多酚类物质等,用花卉加工的功能食品食药兼优,有其大自然的美学色彩和丰富的营养,是集营养、生理保健为一体的理想产品,因此,研究开发功能性复合花卉保健食品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常见食用花卉的种植

玫瑰、仙人掌、萱草、木槿、百合、芍药等都是较为常见的食用花卉。下面简要谈谈其栽培方法。

玫瑰花食用历史悠久,其属于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直立灌木,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喜光照、通风,忌阴湿怕积水。茎上密生毛刺和倒刺,叶由5~9片小叶组成复叶,叶面多皱纹。栽培玫瑰花,一般选择野蔷薇、粉团蔷薇或无刺狗蔷薇砧木来采用嫁接繁殖,扦插在11月中旬至12月初进行, 2年后即可应用。嫁接在生长季节进行,通常为3月中旬或7月上中旬至9月中旬,此时砧木的树皮容易剥离,操作方便,成活率高。嫁接时砧木上先做垂直切口,然后做水平切口,形成T字形,再在接穗上切取盾形芽片插入切口,然后捆绑定位。待接穗成活后剪除切口以上部分。3~5个月后即可成苗。除嫁接繁殖外,生产上还可用扦行繁殖,但扦插苗根系不旺,寿命较短。

仙人掌属仙人掌科仙人掌属多肉植物,茎大部近木质,圆柱形,茎节扁平,倒卵形至椭圆形,幼时鲜绿色,老时灰绿色。食用仙人掌的种植方法主要是扦插,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以春秋两季为佳, 气温以28~32℃为宜。种植方法:将经过波尔多液杀菌处理或晾晒3~5 d、伤口愈合后的种片的2/5埋入土中压实,并使种片面向东南,与西成45b°,以使茎片两面在上下午都能得到充足的光照。

百合属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球根类草本,喜肥沃和排水、透气性强的土壤。地下具无皮鳞茎,呈扁球形,乳白色。叶披针形,散生或轮生。花顶生于茎端,呈总状花序,或簇生或单生,呈漏斗状或杯状。。百合采用子鳞茎繁殖,结合采收选根系发达、个大、抱口好,有3~5个子鳞茎并大小均匀的母鳞茎作种。生产上常将大鳞茎作药用,留下的小鳞茎掰下作留种用。栽种前把子鳞茎分开,使每个子鳞茎都带有茎底盘。9月份开浅穴栽种,一般行距24~27 cm、株距17~20 cm。鳞片、珠芽或子球繁殖时需2~3年的生长发育过程,培育成种球后再移栽, 2年后起收,整个生产周期为4~6年。若用种子繁殖,可在9月份将种子采收后,在整好的畦内按行距10 cm、深3 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盖草,第3年春季出苗后移栽。

萱草,又称金针菜、黄花菜,属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耐寒,亦耐半阴,对环境适应性较强。具短根状茎,根茎肉质,中下部有纺锤状膨大。叶基生,长条形,排成两列。花葶自叶丛中抽出,高约100 cm。花冠漏斗状,橘黄至橘红色,早上开放,晚上凋谢;花期在6~7月份。花与幼苗均可食用。栽培方式:可用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常用的是分株繁殖,选生长旺盛、花蕾多、品质好、无病虫的株丛,在花蕾采收完毕后到冬苗萌发前挖取株丛中部分分蘖(带根)作为种苗,从短缩茎割开,剪除已衰老的根和块状肉质根,并把条状肉质根适当剪短,即可栽植。栽植深度以13 cm左右为宜。为了使第2年仍能保持较高的产量,一般分株的部分约占整株丛的1/4或1/3。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食用花卉的重视,食用花卉种植加工也将繁华起来,因食用花卉独特的价值其不仅在餐饮食用,加工成药品、钦料、保健品、功能食品、化妆品、酒、蜜饯、果脯等多种系列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对其营养价值,应用,生长习性等研究也将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蔬菜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上海蔬菜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世纪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政协湖北省委员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