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纪律教育的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河南省教育厅大中专就业课题“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的困境与突破――大学生就业难背景下的法学教育模式的变革”(编号:JYB2013244)的阶段性成果。
法律职业是指以律师、法官、检察官为代表的,受过专门的法律专业训练,具有娴熟的法律技能与法律伦理的法律事务岗位从业人员所构成的共同体。法律职业技能,一般是指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所应具备的与法律职业密切相关的能力、技术和方法的总称。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讲,法律职业具有专门性或专业性的特点。在法律发展早期,社会生活简单,执法人员往往通过习惯来解争议和纠纷,因此,这种社会背景下的执法者只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就可以胜任。但是,随着社会的复杂化、法律的精细化,法律职业成为了一个对知识、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地方高校的法学专业就是培养能够进行实务操作的法律人才,但是从法科毕业生的能力表现、就业现状来看,地方高校在其法学教育中职业技能培养的效果并不理想。法学教育要实现其教育目的,必须要进行改革,有效地培养法科生的职业技能,使其尽快地满足法律职业要求。
一、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从国内外法学教育的传统及现实来看,法学教育的可能性目标有三个:培养法律学者、培养法律工作者、培养有修养的人。而作为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教育部明确将其定位于“培养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应用性人才”,即培养能够应用所学的法律知识为社会服务、利用法律解决实践问题的人才,具体来讲,指培养的法科生能够胜任法官、检察官、律师、企业法律顾问、公证人等与法律实务相关的岗位。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得法科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成为法学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部在2011年启动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可见,是否具备职业技能是判断一个法科生是否优秀的最重要指标。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社会对法科生的需求量是呈逐年递增趋势。但是,与之相反的是,法科生的就业率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法科毕业生缺乏职业技能,不能胜任法律实务工作。就业单位对招聘的法科生至少需要培养一年左右的时间,其付出的成本较高,因此,很多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会直接限制仅招有工作经验的对象,这就直接导致法科生的就业率降低。由此而见,从提高法科生的就业率角度看,也必须要加强对其法律职业技能的训练。
二、法律职业技能的内容
有方向,才能定目标。因此,对法律职业技能内容的明确,是培养法科生职业技能的前提。结合法律职业的特性,笔者认为法律职业技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系统全面地掌握法学理论知识。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是从事实务操作的前提,只有具备一定量的知识储备,才能在面对问题时,运用知识储备对问题进行分析。否则实务操作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在法学教育中,知识储备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法学原理的理解,二是对法律规则的掌握。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2.养成法律思维惯性。思维是一种理性认识的过程,其在职业技能中起决定性因素。法学教育对法科生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使其养成法律思维。经过有效的训练后,使学生具备能够从法律角度出发,以法律规定为起点,以法律事实为依据,以公平正义为导向,以缜密严谨的逻辑判断为基础,理性地对事物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
3.法律语言的掌握与运用。任何职业均拥有自己的职业话语体系。法律职业也有自身的语言表述方式,即法律术语。法律术语的掌握与灵活运用是法律素质的直接体现。法律术语是构成法律知识的最基本要素,具有交流与转化两大功能。交流功能的主要体现在法律职业共同体内部,能够运用法律专业语言简明、准确的传递信息。而转化功能是将面临的社会现象、争议纠纷能够通过法律术语的表述转化为法律问题,实现向法律解决途径转换。
4.掌握法律实务操作的技术。法律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从事法律职业者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实务操作技术。比如:法律解释技术、法律推理技术、法律程序运用技术、证据调查运用技术、法庭辩论技术、法律文书制作技术,等等。这些技术的掌握是进行实务操作的基础,也是解决实践问题的“开门钥匙”。
三、当前地方高校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的现状
1.对法律技能的培养力度不够。近年来,法学教育成为热议的话题。法科生就业率的持续下降,让高校不得不审视法科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问题。一些地方高校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促进法科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力度还是不够。法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明确了法科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但是受师资力量单一、实验设备缺乏、实践资源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对法科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仅限于教师教堂的讲解。教师的知识、经验毕竟是有限的,再加上没有实践的亲身体会,以此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2.缺乏法律职业技能考核机制。目前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对法科生的评价方式,最主要的方式是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这使得学生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而且考试内容不需要任何的创造性,只是课本知识的复述,这种考核方式只能检测学生理论和法律规则等陈述性知识,并不能测试出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掌握情况。
3.法律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单一,效果不佳。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但目前很多高校法律实践性教学方式贫乏。在教学方法上大多数沿袭大陆法系国家的传统法学教育,注重课堂讲授,法学教育基本停留在以意识形态为话语统领,以法律诊释、理论评介为内容,以填鸭式、灌输式为主的水平。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四、在法学教育中培养法律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探讨
1.加大对职业技能的培养力度,创造职业技能培养机制的运行环境。法科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培养环境的支撑。地方高校应高度重视对法科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软硬件支持,从人力、物力上加大投入力度,为提高法科生职业技能创造必要条件。首先,是打造一支高水平、合理架构的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到社会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提高教师的实务操作能力,从而反馈于教学。其次,建立学校和法务部门合作制,引进或特聘法律实务部门的优秀专业人才到学校进行教学或举办讲座、沙龙,其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对法科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来说是十分有益的。另外,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法科生职业技能的提升创造条件。职业技能的培养不可避免的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比如模拟法庭、法学实验室、实习基地、证据鉴定实验室等建设都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法科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需要这些硬件设置做支撑。
2.构建以实务操作为目标的教学体系。
(1)夯实法科生理论知识功底。如前所述,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实务操作的前提,因此,在以实务操作为目标的教学体系构建中不能忽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要夯实法科生的理论知识功底。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学法理、看法条、析案例”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更多地接触到形形各类现实中的案例,不仅能丰富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内容,也能通过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规定解决现实案件的过程,提高学生实际应用法律的能力。
(2)课程设置中体现对职业技能的培养。目前,走职业化道路、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国内法学教育界的共识。这必然要求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要体现对职业技能的培养,开设一些直接训练法律职业技能的课程。目前通用的法学14门必修课和其他若干门选修课就足以能够提供理论知识框架,关键要考虑设置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术语、养成法律思维和掌握实务技能等课程。目前,一些高校开设了法律诊所、法律援助等实训课程,这是值得借鉴推广的。指导学生办理真实案件,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同时也能通过帮助弱势群体从而为社会作贡献。
(3)强化法律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的提高必定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因此,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要贯穿于整个法学教学始终。从法科生入校开始,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法律职业技能训练,随着学习的深入进一步强化。到大学三年级主要课程都学习完毕后,即可通过法律诊所模拟、法律援助实战等方式,直接让学生参与法律实务的处理,在处理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技能。
(4)拉长实习时间,提高实习质量。实习是学生直接接触社会法律实务,提升其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实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只安排毕业实习,而且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受时间的限制,很多学生并不能完整的跟踪一个案件。同时,由于没有有效的管理及实习考核制度,使得实习质量不高,实习只是为完成任务,获得相应学分而已。一些学生由于找工作、考研等因素影响,也不能潜心进行实习。鉴于以上分析,笔者建议,将法科生毕业实习制度取消,实行常态化实习,从大学二年级就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实习安排,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习中感知不足,有目的地提高自己。同时,设立有效的实习管理制度,使实习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发挥提高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 互动讨论 案例教学 多种渠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职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法律品质的重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基础课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实现教学目的、发挥思想品德课教育功能的关键所在。在本课程教学中,我积极探索尝试多种方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基础课每章的教学内容都十分丰富,在课堂上,我多采用互动讨论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言,在讲解或解决问题之前,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和提升。如在学习“人生观、价值观”时,我让大家讨论“什么样的人生观是有科学的”,学生各抒己见,尽情发挥,然后我再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这样,把学生的被动听课变成主动参与,通过学生发言,教师可以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引领,同时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集中听课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另外我还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布置课题,组织学生随堂演讲,最后分组讨论。比如讲到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时,开展“夸家乡”的主题活动。按不同的地域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利用课件上的中国地图,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依不同的地理方位有重点地发言。发言的内容主要是自己家乡的名山大川、人文景观、名优特产、文人墨客、知名人士等。通过发言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和热爱家乡的大好河山和灿烂文化,进而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同时引导学生客观辨证地分析乡情、国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通过互动讨论教学,加强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同时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积极采用案例教学,使学生从案例分析中受到启发,得到能力培养
案例教学就是围绕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合。在备课时,依据教学内容收集、整理案例材料,用实例阐述道理,用现实生活别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教育启发同学,使学生感受真切。教学典型案例的运用,使教育更加直观、具体,更深刻地引发了学生思想深处的思考。这种模式使学生增强了现实感、实践感,在案例的分析学习中加深了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从案例分析中受到启发,得到分析、判断能力培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比如,在讲关于荣辱观之前,我将学校学生食堂、图书馆、宿舍和教学楼内一些不文明行为记录下来,作为案例资料,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中有关荣辱观报道作为例子引入,重点分析荣辱观的产生、作用、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进入对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层面的思考;在讲抽象的讲法律思维时,我用李天一的案例为范例,引导学生从讲法律、讲证据、讲法理、讲程序的法律思维逻辑来分析本案,从而对学生形象具体的进行法律思维训练。
三、全面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增强感染力
我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网络技术、音像资料、影视资料等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光、电”、 “全方位”、“立体感”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增强了直观性、客观性,提高了本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每个同学能够真切接触最贴近的生活启迪,最透彻的人生感悟,最动人的人生体验。比如,讲到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的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时,为学生放映纪录片《圆明园》,学生观后深感震撼,踊跃发言,纷纷表示:“落后就要挨打”。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新使命;在讲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时,放映马家爵案件的庭审录像,让学生看到真实的场景,感性地认识审判程序。然后,分析马家爵的犯罪动机,他的心路历程以及导致此案发生的家庭、学校、社会原因。教会学生处理心理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的方式方法。这些教学手段的使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
四、课后利用多种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
我认为思政教师教师在学生的人格培养与人生道路上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课后的沟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在开学第一节课,我就给学生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有任何的困惑都可以与老师交流,学生很乐意通过这种方式来与老师对话,很多学生通过QQ与短信跟我谈心,通过谈心,我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与生活态度,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树立远大理想,做一个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人。
总之,在基础课教学中,我通过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较大的提高了学生对基础课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其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使学生从这门课中真正收获了学习的动力和成长的支持。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基层电大 远程开放教育 学生流失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发展迅速,但是高流失率也成为了远程开放教育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以咸宁电大为例,根据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和咸宁市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教务系统平台提供的数据,咸宁电大校本部1999年至2009年开放教育不同批次流失人数高者达到122人,低者也有11人,流失率分别达到40.8%与15.52%(见表1)。高流失率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远程教育的办学效益,损害了远程开放教育的形象和教育质量,妨碍了远程教育的良性发展,也给学习者带来了负面的心理体验。因此探讨有效降低基层电大远程教育学生流失率的对策问题,尤显迫切。本文将流失定义为:学生未完成规定学业而中途退学的行为。
2 降低流失率的对策
国内外有关降低流失率对策的研究较多关注学习者以外的因素而忽视学习者自身的深层原因。虽然学生的教育背景、性格、家庭情况、工作环境、经济条件、健康状况、学校教学、学习支持服务、外部支持等都与其是否继续学业有关,但是对于一个有求知欲和强烈的学习动机的学习者而言,以上不利因素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得以克服的。因此,笔者以为,内部动机才是决定学习者能否完成学业的根本因素。鉴于此,通过课题组前期对流失者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笔者将远程教育学习者的主要流失原因归结为入学动机、工学矛盾、学术融合和社会融合较差导致心理体验消极等,并从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情感需求以及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探讨降低流失率的对策。
2.1 端正学员学习动机
学校加强对新生的求学观教育及内在学习动机的培养,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和心理预期。在开学初举办入学教育,包括开学仪式和开放教育技术培训两项工作。利用学生入学后首次集中这一展现远程开放教育理念的良好机会,表彰优秀电大毕业生和获得奖学金的电大学生,展现他们克难勤学的风采,宣传开放教育学习理念,转变新生的学习观念,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学业。教育机构对远程教育初学者进行培训,激发其学习兴趣,做好学习规划,组织小组学习,增强学员间的交流和集体归属感,从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使学习者熟悉电大的学习方式,并对专业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唤起他们内心深处对知识的热爱和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动力,从而勤学、乐学而不厌学。
2.2 加强学习情感支持
情感是教育过程中学习者认识活动的动力因素,是学习得以持久深入进行的内在基本条件。作为维持远程教育过程中学习主体达到平衡的活跃因素,其重要性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有时候消极的情感会成为学习者放弃学业的诱因。学校加强对学习者的情感支持工作有利于学生维持对学校集体的归属感,增强电大的亲和力,坚定他们完成学业的信心。这可以从学习支持服务和课程教学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教育机构为学习者提供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是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支撑,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涉及教学软硬件条件、学习资料的整合发放、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的引导及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学习心理障碍的排除等方面。学校只有把学习支持服务贯穿落实到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才能从实际上起到提高学生保持率的作用。
远程教育中辅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成为保持率中最强有力的因素(刘永权等,2011)。学校建立职能部门,配备专人(包括管理人员、课程辅导员、教师等)为学生提供包括入学、选课、课程学习、网上作业、辅导答疑、复习备考、毕业设计等在内的学习全程帮助,实现校生之间信息沟通渠道畅通有效,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这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学校管理走向服务型,为学生提供称心如意的服务,设身处地为学生办实事,使学生感受到电大的关爱和电大学习的优势,增强电大的亲和力。另一方面,班主任是开放教育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人,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管理者和组织者,班主任工作是电大教学服务的窗口,其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学校工作的评价,带给学生深刻的心理体验。班主任利用网络平台或面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让学生从其行动、态度、语言上感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真情关怀。建立学习互助小组,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消除远程学习中的孤独感,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释放不良情绪,纾解心理压力。班主任通过电话、短信、邮箱、BBS、班级QQ群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学生联系沟通,多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工学矛盾等问题,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能最大限度减少学生流失。
课程教学方面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情感因素,课程设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知识内容的传统呈现方式,以丰富多彩的媒体全方位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采用论坛、小组学习、在线学习社区等方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学习交流,消除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孤独无助感,培养他们自信积极的心态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集体归属感。教师充分利用网络环境,通过QQ、邮箱、论坛等与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亲近感,“亲其师而信其道”,逐渐使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产生兴趣。
远程学习者带着社会的、家庭的、职业的不同背景进入学习,学校、家庭和单位的支持形成的合力是推动他们顺利学习的前提。辅导员耐心细致做好工作,教学管理层的适时干预和帮助,单位领导对学生学习的支持,家人对学习的正面态度,同学的关心等都可以成为远程学习者继续学习的直接动力。但是,人文关怀可以促进学习者继续学业,却非最终的决定因素。
2.3 缓解学员工学矛盾
在信息服务方面,充分利用短信平台,如咸宁电大已经开通蓝卓移动校园平台,通过SMS(短信)、MMS(彩信)等,学生可以及时获得面授课、网上教学、毕业作业、期末考试等方面的信息并可共享其他信息资源。
在教学方面,基层电大教师依托网络技术,制作网上教学资源,把每门课程全课程分模块或分单元辅导上网,开展模块化教学,突出重点内容,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利用蓝卓移动校园提供的“微型课件”服务项目,将课程内容分解成“碎片”,促使学生走向移动学习,使电大的成人学习者实现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目标;将面授课与网上教学相结合,利用课程讨论区答疑解惑;有机整合各种教学媒体,更好地帮助学习者从远程学习中受益,减少流失,实现教育效益最大优化。
在考核方面,灵活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尽量紧凑,减少学生请假困难。部分课程采取网考形式,加重形考与网考比重,免去学生路途奔波劳累,节约了学生的时间。虽然电大系统的期末考试已从原来的八、九天压缩到现在的五天左右,但仍要根据电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考试时间,缓解学生考试与工作时间上的冲突。
2.4 突出教学实用性
部分成人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抽象的理论知识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为使成人学生易学易懂,电大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实用性特点,不能片面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上要适应学生的需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工作实际,宜采取案例教学、创设情景,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忌一味给学生灌输理论。若能针对其工作中的常见问题,重点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效果反而更好。
2.5 完善复学机制
部分流失的学生事后又希望复学,但对于学校的相关政策不了解,或者心理上有障碍,觉得复学没面子、伤自尊,这些都成了影响他们复学的负面因素。为此,学校要建立新型复学机制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安排专门班主任加强同流失学生的联系,给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情感关怀,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尽可能挽回有复学意向的流失者,为流失者开辟再次学习的绿色通道,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保持率、降低办学成本,更好地实现电大办学的社会功能。
3 结语
随着电大远程教育的发展,学生流失率也高居不下,这固然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学校仍然有可为的空间。英国开放大学扩大参与中心的研究报告《22%―我们还能做得更好些吗?》为远程教育工作者们指明了方向:主动关注学习者本身,努力探求有效提高保持率的途径,在具体的提高学生保持率的项目活动中检验并完善自己的服务。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度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现代远程教育辍学及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D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曹文,关正莹.网络教育学生流失率规律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5(11):36-44.
[2] 陈林.电大现代远程教育辍学模型及降低辍学率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9):16-19.
[3] 赖显明.网络教育学生流失率的个案统计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5):53-57.
[4] 刘永权,牛健,李莹.透视国外远程教育降低辍学率的窗口―对英国开放大学扩大参与中心2010年报告的解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6):47-54.
【关键词】个人住房抵抵押贷款 风险防控 法律制度
引言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因为有明显的优势并且满足银行信贷政策和国家政策,所以得到快速的发展,其贷款规模也在不断上升中。住房抵押贷款在发展过程中涵盖了很多利益,只有保持各种利益的平衡关系,保护消费者和银行债权的双重利益,才能够让住房信贷发挥出自身的功能。现在我国涉及住房贷款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银行的正当权益难以受到法律的保护。所以对住房消费贷款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将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完善,对于保护消费者和银行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视角论风险防控的法律制度的特点
第一、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得到快速发展,但地区间发展的速度和态势不均衡。为提升住房消费,增强改革住房制度的力度,国家制定实施金融和住房的政策,为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奠定坚实的基础。各个商业银行按照国家政治制定具体措施,推动住房抵押贷款的发展。但是因为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均衡,个人住房贷款多为沿海地区,内地发展比较缓慢。
第二、住房信贷出现结构性的变化,向着住房消费贷款方向倾斜。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发展要求,商业银行设置的住房贷款结构从传统的支持开发贷款形式向着住房消费贷款进行重心转移。和其他贷款产品相比较,个人住房贷款是商业银行风险较低的优质资产。
第三、住房金融市场开始规范性经营,内部结构更加协调。目前国家重视住宅产业的发展和加快住房改革的进程,让各家商业银行意识到金融在促进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住房金融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所以从不同方式和不同角度参与金融市场的竞争,尤其是从1998年开始,在银行金融调控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共同引导下,商业银行提供数千亿的信贷,支持消费贷款和住宅建设,在服务质量、服务网络、品种创新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
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展风险防控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限制住房抵押贷款发展的因素
第一房价比较高,居民消费能力较差。现在我国居民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生活资料,承受住房贷款利息的能力不足。另外房价高开发商住房销售和开发市场的管理比较松散,普通消费者承受的负担有所增加,提高银行贷款的风险。第二、相关制度比较落后,增加银行贷款的阻力。现在很多城市的住宅市场还不健全,市场机制的流通和运作不畅通就难以实现资源的生产与合理配置,为抵押贷款带来一定风险。第三、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补偿机制和风险风范机制不完善,银行缺乏投放贷款的动力。因为个人住房贷款缺少健全的法律法规,财产抵押制度不明确,可操作性低,评估机构不完善,抵押物价值和评估尺度难以把握。
(二)银行方面存在的风险
第一、风险源于房地产开发商。因为房地产开发商没有根据合同约定的质量和时间将楼盘交予住房贷款借款人使用,造成银行被牵扯进债务纠纷中,进而银行贷款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失。第二、风险来自于贷款人自身的信用。因为借款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予以还款带造成银行利益受损出现的风险,这种风险是住房信贷风险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风险。第三、风险来自于被按揭的房产。通常而言,被按揭的房产能够保证贷款的安全,但是因为按揭时间比较长,在此期间如果因为人为因素或自然灾害造成损失,会给银行带来一定风险。
(三)导致银行住房贷款风险的原因
第一、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现在我国解决信贷纠纷主要运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担保法》《房地产抵押管理条例》《预售商品房管理办法》以及银行的相关制度,出现法律调整不规范、按揭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第二、银行处置抵押物比较困难。主要体现在:住房在抵押过程中抵押权难以实现、执行成本高和举证成本重、出现一定道德风险等方面。第三、没有完善的转移风险的机制。因为我国缺乏房地产抵押相关的市场机制,银行难以运用转让抵押债权的手段来转移风险,从而导致银行对住房消费贷款的态度不积极,限制了住房信贷的发展。
三、建立健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中风险防控相关法律制度的策略
(一)对住房贷款所在的经济大环境予以改善,制定法律法规,健全住房信贷相关的法律体系
我国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提高住房贷款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建设,制定和实施房地产领域法律法规,确保银行实现抵押权益所具有的强制性,健全社会保障的相关制度,对评估制度予以规范,提高评估行业的综合素质,公开、公平、公正的对房地产的价格予以评估。
国家要尽快出台如《住宅金融法》《住宅抵押保险法》《住宅抵押贷款法》等法律法规,尽快制定保险、贷款、抵押的相关规定和细则,建立房地产市场和担保公司处理纠纷的仲裁机构,为银行收回贷款、对抵押物进行处理提供法律支持。
(二)建设个人信用制度,形成比较完整的信用体系
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形式对个人账户体系;实名储蓄制度;管理个人信用资源;管理个人信用档案;评定、使用、披露个人信用等级;个人信用义务、权益以及规范等环节做出具体规定,运用强制方式将个人信用制度推行下去,为银行提供个人信用贷款时控制政策法律方面的风险提供必要的条件。另外要提高处罚违约行为的力度,对于恶意逃避个人贷款的,要将刑事制裁和经济制裁结合在一起,保护银行的正当权益。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信用是特别完整的制度体系,包括个人档案登记、信用评估、风险预警、风险管理以及转嫁风险等机制,我国应该学习和借鉴。
(三)构建风险控制和评估系统,降低银行风险
第一、构建抵押贷款控制与评估的专门体系。在准确的信息条件下,让贷款评估和衡量风险从定性分析逐渐向着定量分析过度,从模糊定量分析转变到精确定量分析,以占据贷款市场的先决优势。第二、对住房贷款的模式予以改革。银行将贷款方式予以改进,能够分散和降低抵押贷款的风险,增强对低抵押贷款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更加健康的发展。
另外建立健全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通过市场调整、购买、出售住房,对存量住房予以盘活,合理配置住房资源,有利于扩大内需、培养市场,推动住房建设和住房消费在货币化的轨道上正常运行,更有助于控制和规范金融机构住房贷款的风险。
四、结束语
我国现在处于建设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社会经济领域中,需要经济秩序的稳定和法律体系的健全。现阶段法律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社会稳定、依法对不同的经济关系进行调节、认识并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予以处理等,而住房抵押贷款和人民的生活关系特别密切,所以司法部门应该在认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从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住房保障制度、贷款相关法律、贷款风险转移等方面建立健全个人住房贷款的相关法律政策,推动房地产和银行业走上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道路。
近年来,关于哈尔滨市绿化建设的研究逐步深入。陈俊瑜等较早地对哈尔滨市园林树种及常见树种进行调查,发现常绿树比例及乔木、灌木等树种比例失调,建议在不同功能区种植不同的树种,适当引入外来树种,完善城市绿化结构[2]。赵佳、缪雪莹等通过建立绿化乔木单株自然形体信息系统并运用群落生态学理论分析哈尔滨市园林植物分布及结构特征,得出园林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单一,建议丰富园林树种选择,建立多功能化园林景观和城市森林[3-4]。华德尊、范文义等指出落实绿化政策、创新绿化结构、推进现代园林产业建设是提升城市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5-6]。此外,张小虎等、牛爽、常琳娜等进一步指出实施乡村绿化工程、发展生态农业、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应成为哈尔滨市绿化建设的重点规划项目[7-9],进而较全面地论证了哈尔滨市绿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分析哈尔滨市绿化现状基础上,基于环境生产要素理论,探讨现行绿化政策,并针对未来政策方向提出建议。
1国内外关于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的研究进展
环境生产要素理论产生于全球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背景下,依托传统生产要素理论,对现有政策及经济方式展开新的探讨。SedlacekT运用环境生产要素理论分析农作物生产环境需求,得出地区自然条件的改变成为制约小麦营养价值发挥的重要因素[10]。Antkowiak I et al以奶牛生长差异为例分析环境生产要素理论在畜牧业的应用,得出在营养摄入量均衡的情况下,外部环境对奶牛生长质量具有重要影响[11]。此外,Aegerter B J、HalstvedtCamilla Blikstad et al也从植物学和生物学视角探讨环境生产要素的外部作用[12-13]。可见,国外已实现利用环境生产要素理论指导具体生产活动的阶段。
相比之下,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且多集中于工业产业及商业服务方面。黄蕙萍、方时姣较早地提出环境要素应纳入国家生产要素禀赋体系,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14-16]。汤天滋、赖宝成等在探讨生产力要素时指出,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使得环境要素与劳动、资本等实体要素一样,构成了生产力运行的基础[17-18]。李利军等系统地提出环境生产要素是在大自然地理环境观的基础上,承认整体环境的稀缺性和价值性,依据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融合的要求,对环境做出的有利于改良环境管理和经济活动理念的性质界定,对企业生产、政府宏观调控、绿色经济核算及环境补偿机制构建具有重要意义[16,19]。
综上所述,环境生产要素是在传统生产要素基础上,考虑整个环境的供需能力、资源稀缺、产权界定等因素,形成规范环境生产的理论,涉及三大产业等多学科领域,核心目标是环境可持续发展。
2环境生产要素视角下的哈尔滨市绿化政策分析
2.1环境补偿政策
目前,哈尔滨市绿化工程主要包括重点区域退耕还林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村屯绿化、城市绿化、公路绿化和江河湖渠堤坝绿化。其中,环境补偿政策是指对村镇地区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民进行政策补偿,具体包括将湿地保护区核心区内的耕地、大中型水库及重要水源地周围的耕地及居民点视线范围内坡度15°以上的坡耕地及其他地区坡度25°以上的超坡耕地改造成林地,依据适地适树原则,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商品林。2008—2012年,计划对农民的补助标准为苗木1.5元/株。为顺利完成退耕还林任务,政府鼓励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营造经济林或速生丰产林,并给予苗木补贴,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依法将非法侵占林地的土地予以还林;采取股份合作、租用等方式,获得造林用地[20]。哈尔滨市政府将退耕还林工程与城市绿化紧密结合,立足于城市,深化激励措施与环境补偿制度,确保城乡绿化建设同步进行,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2.2公共参与型政策
公共参与强调重视公众群体的力量,使公众成为城市绿化的主动参与者,并扩大绿化建设成果的惠及范围,提高社会综合效益。首先,哈尔滨市政府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植树造林,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参与生态建设,推动森林、林木、林地的合理流转,维护森林、林木所有者合法收益,调动森林经营者的积极性。其次,加快绿地、森林公园、湿地等景观建设,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对环境质量改善的需求[20]。再次,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弘扬生态道德和生态文明,利用多种传播媒介使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多方面提升公众参与程度[21]。
公众参与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必要手段,政府通过积极有效的政策激励公众参与城市绿化建设,有利于高效地完成政府工作规划,并使公众共享绿化成果。
2.3技术指向型政策
技术要素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技术进步可以有效实现清洁生产和物质循环利用。城市绿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哈尔滨市政府坚持依靠科技,实现种苗生产区域化、供应基地化、质量标准化等目标,确保苗木供应满足造林绿化需求,同时制定造林绿化科技保障方案,推广新型树种和珍贵树种;另一方面,坚持科教兴林,开展林业科技创新,提高林业人员科技素质,加大林业科技支撑力度,推进林业增长方式转变[20-21]。
哈尔滨市依托高等院校研发先进技术、推广先进理念、挖掘高水平人才,实践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使机械化作业成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方式,绿化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2.4法制化的市场运行政策
环境生产要素理论强调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市场运行的重要保障,城市绿化建设中常出现政府部门强制征用私人用地和等违规行为,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众利益。林木管护是确保造林绿化成果的重要保证,哈尔滨市政府依据35项法律法规及政府文件,健全管护机制,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加大林业执法力度,推进依法行政,对出现重大问题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并开展公众监督和全民监管工作[20-21]。
综上所述,哈尔滨市绿化政策印证了环境生产要素理论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即以公众参与为手段、以规范立法为保障、以技术服务为支撑、以循环经济为目标,基于现有政策框架,哈尔滨市绿化工程体现出向科学化发展趋势。
3发展方向
近年来,哈尔滨市绿化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仍需完善,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化政策,基于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笔者建议如下。
3.1提高沿江沿街绿化覆盖率、改善中心城区热岛效应是优化环境结构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