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境外项目商务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企业“走出去”主要税务风险
(一)项目所在地的税务风险
1.不了解当地税收制度和征管方式。不少企业对当地的税收制度和国际税收体系缺乏了解,对项目所在地税务机构的征管严格程度估计不足。例如在非洲某国的一中资企业子公司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及时整理税务资料,税务机关突击审计时发现上一年度的纳税申报无法提供准确明晰的文件和数据支持,结果财务经理被捕受罚。
2.缺乏海外财务税务人才,总部监管不到位。有的企业缺乏海外财务税收管理人才,境外项目也没有专人负责税务工作。有的企业海外财税人员培训体系不完整,总部没有及时向海外机构进行指导,或者当地财税人员无视公司内部的税务管理制度,未按照总部的规定去执行税务处理。也有当地财税人员对于新的、不明确的涉税事项,没有咨询总部或税务机构的意见,而是自作主张,导致操作严重失误、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时才与总部沟通。
3.项目所在地的税务风险。项目所在地的税务风险中,大部分原因是项目管理人员在经营决策、签订合同等方面没有考虑到税务问题及影响。其次,部分国家当地主管税务官员不执行该国税法或税收协定。例如,中国公司在投资东道国的子公司账上列支的成本费用拥有完整的合同与合法的票据,按照当地税法规定允许扣除,但当地税务机关不予认可,要求进行纳税调整,补缴公司所得税。
(二)中国税务风险
“走出去”企业面临的中国税务风险主要因为不符合我国相关的税务制度和规定。
1.居民企业的规定。中国企业在境外设立的子公司,如果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会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其全球收入均需缴纳25%中国企业所得税。
2.受控外国公司的规定。中国居民企业设立和控制的外国公司,实际税负低于12.5%,留存大量利润又没有合理商业理由的,就可能被认定为“受控外国公司”,其归属于中国居民企业的利润需要计入该中国居民企业的当期收入,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现在企业在开曼、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设立的公司非常可能被认定为“受控外国公司”。
3.境外所得税抵免的规定。中国企业从境外项目取得的收入均需缴纳25%中国企业所得税,但可以在一定限额内抵免已经缴纳的境外所得税。很多中国企业在境外没有取得合格的完税凭证,或者计算不清境外所得税的金额,结果无法抵扣境外所得税,需要全额补缴中国所得税。
4.一般反避税条款的规定。我国税务机关会对企业可能存在的避税安排启动一般反避税调查。主要包括:滥用税收优惠,滥用税收协定,滥用公司组织形式,利用避税港避税,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税务机关会按照经济实质对企业的避税安排重新定性,取消企业从避税安排中获得的税收利益。
二、企业“走出去”常见税种
(一)境外项目常见税种
所得税:如果不在当地设立子公司,多数国家规定工程承包超过一定时间才需要在当地缴纳所得税,中国和大多数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都以6个月为限。但某些国家规定,只要外国企业在当地承包工程,就需要缴纳所得税。征税方法一般有核定法或实际利润法,如果在当地设立子公司,通常按实际利润征税。要特别注意成本费用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明材料,尤其是关联企业的费用。
流转税:常见营业税、增值税等。
财产税:有固定资产税、房产税、地产税等。
海关税:包括进出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等。
合同税:有些国家规定对承包合同一定比例征收合同税。
印花税:合同、证照等通常都需要缴纳印花税。
(二)常见的中国相关税种
所得税:中国企业的海外项目,取得收入需要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但可以在一定限额内抵免境外已经缴纳的所得税。如果海外项目在当地免税,但中国与当地没有签订税收协定,或签了税收协定但没有“饶让”条款,就很可能要在中国补交25%所得税。
营业税:境外建筑业劳务可免征营业税,但设计、监督管理等劳务仍需缴纳营业税。如果境外建筑业劳务(施工)和设计、监督管理包含在单一合同中,存在免税劳务和应税劳务金额划分不清的问题。
增值税:出口货物和自用旧设备可申请出口退税,外购旧设备出口免税但不退税。
印花税:总分包合同、贷款合同、购销合同等,即使在境外签订,如果带入境内使用,也需要缴纳印花税。
三、税务风险防范及措施
(一)商务谈判阶段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各国的税收政策差异较大,在商务谈判阶段应重视合同中有关纳税的条款,认真了解相关税法规定,匡算税金影响,以提高海外项目的经济效益,避免遭受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
1.在投标阶段应当根据项目的特点结合当地的税法规定做好税务规划,应认真分析项目的每个环节所涉及的税种,尽量正确的匡算每个税种的金额,来确认成本中的税负金额,进行准确的报价。
2.对于成本加酬金的开口合同,应在合同中明确税金的负担对象。如合同规定由承包商交纳税金,则应了解税种和税率,并将应纳税金列入合同成本费用中,在投标中加以考虑。
3.对于固定价合同,因其涉及的税种较多,税率也不相同,最好的办法是在合同中规定由业主负责缴纳所在国的应纳税金,而承包商仅负责其本国的应纳税部分。如合同规定均由承包商纳税,则应了解清楚税种和税率,并将税金计入合同内。
4.对于合同额较大而且复杂的跨境工程项目,应当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从中国企业角度考虑项目所在地的税负等国际税务问题,降低项目的整体税负。
(二)建立税务风险管理防范措施
海外项目需要特别关注项目所在地的税务风险,在充分了解当地法律和税务规定的基础上,通过对经营活动的事先筹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审阅,准确合理的申报纳税,建立税务防范措施,尽可能控制相关的税务风险。
1.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管理制度,设置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或专职岗位,培养专业的财务税务管理人才。
2.设立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流程,确保税务规划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作经营决策时要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
3.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和税务规定,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税务档案管理以及税务资料的准备等涉税事项符合相关规定。
4.建立税务风险评估机制,对税务风险管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改进。
四、税务筹划的原则及方法
企业可以利用各个国家不同的税法、税收征管制度的差异,提前谋划,以避免或者延缓纳税行为,实现企业商业决策的税后价值最大化。需要注意的是税务筹划并不是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而是合法行为。
(一)税务筹划的原则
1.战略原则。综合考虑海外项目执行的各个环节,统筹安排,同时要符合税务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最终着眼于降低企业的整体税负,而非仅仅减少某一环节、某一税种的纳税。
2.预见原则。税务筹划的重点在事先安排,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所在的国别的法律规定,事先作出合理安排。
(二)税务筹划的常用方法
在项目商务谈判中,争取达成免税项目,由对方政府或者业主承担税负。争取税收优惠政策,我国海外项目大多在亚非等欠发达地区,各国为吸引投资,多有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应该积极争取这些优惠政策。还可以根据海外项目情况,设计有效且可操作的控股构架,使用国家间税收协定,或考虑将利润停留在海外控股公司层面,以递延纳税时间,从而降低海外经营的整体税务成本。
(三)设立海外公司控股构架的注意事项
1.应考虑向税务局证明海外控股公司对利润不做分配或减少分配是出于合理的商业原因,比如海外再投资等,以降低触及中国受控外国企业条款的风险。
2.根据中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国企业从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等投资收益,在满足中国企业的直接或间接控股比例达到20%、该子公司为中国企业的三层以内海外子公司等两个条件时,收到投资收益已实际缴纳的境外税款可以在计算中国企业所得税时进行抵免。
3.为了确保企业能够享受控股架构涉及的税收协定的税务优惠,有必要根据税务机关的要求对海外控股公司的商业实质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维持。
要切实做好出国人员安全培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笔者认为应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面临境外风险的主要类型
近几年来,建工海外部境外工作的员工主要面临的突出风险:
一是从人体健康方面来看,排在首位的风险是传染性疾病,如疾、登革热及其他媒介传播疾病,特别在一些不发达国家,医疗条件差,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境外员工的健康安全。近几年建工海外项目实施地几内亚、加纳、加蓬等非洲国家,就属于疟疾高发病国家。为此,许多出国人员对前往这些国家心存疑虑。排在第二位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如心梗和脑中风,员工往往对这些慢性疾病不够重视,一旦在境外发病得不到及时医治,死亡及至残威胁极高,建工海外项目已发生4起境外脑中风及死亡及1起昏迷瘫痪病例。排在第三位的是新型传染性疾病的爆发和流行,如寨卡病毒、埃博拉,非典,禽流感等,这些疾病会阶段性在某一地区爆发,如2015年建工海外施工项目所在国几内亚和加蓬,就属于埃博拉爆发最严重的区域。
二是从人身安全方面来看。所在国有发生恐怖袭击突发事件,也有针对中国公民的案件,以及热点区域发生如军事、罢工游行、示威等导致社会动乱的活动。建工海外项目曾经历过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两幢摩天大楼轰然倒塌,项目部面I临交通封闭、缺水断电的局面:承建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口项目,2004年5月3日发生第一次明确针对中国人的汽车炸弹恐怖袭击,造成四死三重伤五轻伤,项目员工受到恐怖威胁:承建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维修改造项目,因当地发生社会动乱,12名现场员工被困驻地:承建马拉维国际会议中心项目,今年初因原总统去逝引发社会大游行,进而发生骚乱,威胁项目员工的人身安全等。
三是从自然灾害方面来看,所在国突发特大地震、海啸、飓风等自然灾害。如建工海外项目经历过尼泊尔大地震、马尔代夫海啸等较大的自然灾害。承建马尔代夫外交部大楼项目时,突发印度洋海啸袭击,将距离大海仅1米的工地上的设备和生活区设施一扫而光:承建萨摩亚政府办公楼时,突发南太平洋9级地震,项目人员紧急撤到高地;尼泊尔发生大地震时,建工承担援建中的道路项目正处在施工阶段,施工管理人员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去。
四是从旅行中的风险来看,也不容小觑。建工海外项目所在国有的在遥远的非洲大陆塞内加尔、几内亚、坦桑尼亚,也有加勒比海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多米尼克以及南太平洋岛国萨摩亚、东帝汶、瓦努阿图、汤加等国,最长的路途飞行加转机时间可达30个小时之久,转机点最多的可达3.4个国家和地区。面对第一次走出国门,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离开故乡,这对语言不通的员工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多年前,建工海外曾发生上海出发50人,抵达特多时少了1人,原因是在飞抵特多前一站委内瑞拉时,有位烟瘾很重的员工躲在卫生间里吸烟,导致还未抵达特多就被航空公司赶下飞机,关押在委内瑞拉。还有因为语言不通,碰到中途转机时移民局的故意刁难,中途受阻遣返事件也时有发生。
二、开启出国前风险管控教育模式
如何让境外员工随时随地有安全感、获得感,踏踏实实地走出去,安全健康地在境外工作,又平平安安地返回祖国,让自己安心让家人放心?企业又如何实现对境外员工的真真切切的关爱义务,同时使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风险,这些难题已迫在眉睫地摆着走出去企业的面前。这是一份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管理者对外派员工应尽的义务。为此,建工海外部结合遇到的难题,积极探索出国人员的派遣和管理工作,巳建立起事前培训、事中监控指导、事后处置的防范风险管理体系。尤其是把的工作重心和重点前移到对外派人员的事前培训上。通过一系列事先培训,使出国人员增强了防范意识,能够了解掌握相关知识和信息,做足各种出国准备,同时知道在突况下应当向谁求助,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帮助,从而更有效地降低各类风险的发生。
建工海外部制定了临时或长期外派人员不同的出国培训教育方案。方案突出事前的防范,确保出国员工切实有效地提高海外风险意识,掌握防范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临时出访人员在出行前须接受相应培训。培训包括:(1)前往国和地区的旅行建议、目的地安全形势评估、目的地医疗环境状况、地方常见病及治疗方法、疫苗接种建议、预防措施推荐、差旅安全建议及日常建议,如当地交通、饮食安全、饮用水安全等,另外还有当地大使馆信息、求助电话等。(2)机票行程单。包括航班信息、行李规定、转机注意事项、应急联系人、飞行及转机时间、机场信息等。(3)专业健康及安全机构给出的线路安全评估,为出行安全提供安全保障。(4)培训和指导安装紧急援助APP,遇到紧急情况可一键拨打救援电话,并在差旅中可随时接受前往国的实时医疗和安全情报、咨询建议,以便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2015年,市场经营部门商务人员因拓展业务需前往喀麦隆和当地官员进行高级别项且洽谈,得到此出国计划后,按照他们的出行线路,建工海外通过权威咨询机构给出了精准的安全提示:(1)晚间5点以后机场跑道维修保养,所有航班一律取消:(2)杜阿拉和雅温得两城市间高速公路晚间行驶存在高风险,有假警察沿途出没和人车被劫持的风险。果然一行人员晚间抵达的城市杜阿拉机场因跑道维修无法转机再次起飞前往首都。由于与当地高级别会谈约在第二天上午,他们为赶时间打算连夜驱车5小时赶往首都,但根据安全提示晚间高速公路行驶存在较高风险,商务人员最终决定采纳所提供的安全评估提示,不冒晚间开车的风险,并果断通知外方略作时间调整,改为第二天驱车前往首都。由于事先得到准确的信息,从而及时调整行程,并安全地抵达了目的地,圆满完成了此次洽谈任务。
前往让人望而生畏的高风险地区出差,各种担忧害怕是免不了的。出行前的安全防范技巧,也许能给商务人员出行助一臂之力。2015年11月,马里的一酒店大堂遭恐怖袭击,有中方人员遭袭击身亡,恰逄这当口,我方一女性商务人员即将途径马里并对其周边诸国进行商务洽谈。得知突发恐怖袭击后,建工海外除了给出常规的安全建议外,还请专业机构对线路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和紧急预案,调整并缩短了可能有风险的行程,从而消除了出国人员的疑虑。
二是长期项目驻外人员须接受系统培训。建工海外严格执行“不参加培训、不派出国”的制度,每个出国人员行前必须接受系统的培训。针对项目人员人数多、来自不同单位、而且很多出国人员是第一次出国的特点,建工海外制作了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出国教育资料光盘发放给每个单位并组织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项目概况、前往国与中国的关系、国家概括、护照、签证管理、外事纪律、乘机知识、航班线路、应急用外语,当地风俗及礼仪、禁忌、气候、目的地疫苗接种需求,使领馆信息,常住地安全形势评估,目的国的常规安全建议,突发事件的处置等。使出国人员在出发前对前往国有个初步的概念,知道出发前需要准备什么,路途中要注意什么,遇到突发状况该如何处置。就拿出行线路为例,目前的国际机票都为电子机票,多达几页纸的机票信息、里面的英文及阿拉伯数字代表什么,大部分出国人员不会外语,往往是一头雾水,而且不广外派人员是第一次出国坐飞机,有的转机次数达4次之多。为此,建工海外对每位出国人员进行行前系统培训与交底,在发放出国资料的同时,还给他们做好非常详尽的行程单,内容包括航班和航站楼信息、飞行时间、转机时间及转机衔接细节、手提及托运行李尺寸规定、乘机注意事项,国内外应急联系人电话、乘机途中的常用语等。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培训,建工海外近年来没有发生过一期因途中受阻而遣返的事件。
通过事前系统培训与教育,在突发事件来临面前,建工海外员工知道如何在第一时间寻求专业援助,不会因为陌生环境而感到孤立无援。如2016年底南太汤加项目发生员工因不慎跌落导致脑外伤,急需紧急抢救动脑部手术,而当地医疗条件无法满足,时间就是生命,通过紧急救援系统,在24小时内完成了赴澳大利亚签证手续、包机转运、紧急手术救治等一系列看似难以完成的工作,使该员工及时得到救助。
三是出国人员须接受急救知识专业特色培训。有些国外项且现场地处边选,缺医少药,掌握了急救知识,对疾病预防、发生和处置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建工海外凡有新项目启动,都会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和新入职大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内容有心肺复苏、CAD(除颤仪)的使用、急救包扎、对各类外伤内伤及突发环境事件下的急救措施,徒手搬运伤员等实用的技能和救护常识,这些拯救生命的技能在境外项目现场突况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2016年12月初,地处南太平洋小岛.桑托岛一项目人员突发脑中风,由于当地无任何医院和急救设施,要进一步急救必须通过医疗包机紧急转运。得益于病人身边的项目人员出国前曾经受过急救知识专门培训,用学到的技能在第一时间对病人进行了急救处理,保持呼吸气道畅通,抬头伸颈,清理口腔异物,当时操作一刻钟起到的疗效,为专业救援人员和直升飞机来到,确保第一时间的救急处理、挽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黄金一刻钟时间,也为后续进一步转运至澳大利亚手术及最终转运到国内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建工海外通过事前的系统培训与教育,有效提升了出国员工的安全意识、防范技能和急救技能,为走出去员工起到了保驾护航的积极作用。
三、建立全覆盖安全健康信息网络
事前的出国培训与教育是风险管控最重要的部分。由于国际安全形势瞬息万变,行前的出国培训已不能满足在外人员Π踩及健康的需求,为此,必须尤其重视并积极做好事中覆盖整个出国期间的安全健康信息及培训网络。建工海外利用互联网,让出国教育如影随形,无论员工身处何地,都能随时获得实时医疗和安全信息以及安全教育:还建立了全天候、全覆盖的“海外部健康安全预警微信群”。目前由建工海外人力资源中心外事专员、境外项目、公司及常驻机构的36位安全管理员组成,群主24小时全年无休在群里来自安全与健康权威咨询机构的动态信息报告,国外各点也会将当地一些重大安全及健康信息在群里,供大家分享。如2016年底南太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域附近发生7.9级地震,通过微信群比媒体早一个小时在群里了海啸预警,即时通知到附近的印尼、萨摩亚、汤加、瓦努阿图项目人员,及时做好预防应对措施,储备好食品及水,往高处撤离。还如2017年3月份多哥首都洛美抗议燃油涨价,引起当地民众示威、进而突发暴力冲突事件。为此,建工海外及时提醒项目人员适度提高工作场所与随行安保等级,做好应急预案,注意潜在社会动荡风险。类似的提醒还有坦桑尼亚霍乱疫情爆发、特多工人联合会因燃料短缺而发起罢工、科摩罗与印度尼西亚州长竞选人活动可能引发的暴力事件及强硬派伊斯兰守卫者阵线集会活动、尼泊尔宪法修正案抗议活动等。还有第一时间了今年3月6日.10日法国空中交通管制工会与法航多轮全国罢工预警,使特多、几内亚项目的人员派遣预先做出了相应的出行调整。这些来自权威安全健康机构的预警,建工海外第一时间都在微信群里,让所在国人员做好充分的应急预案及措施,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在“海外部健康安全预警微信群”里,还不定期推送一些应景的特色培训课程,如在穆斯林斋月期间我们发送了如何尊重当地的宗教风俗礼仪:女性差旅人员在穆斯林国家的安全注意事项:在流行病爆发期间,推出健康安全方面的安全预防知识,如埃博拉,塞卡病毒,疟疾等安全预防知识。在埃博拉爆发的日子里,地处埃博拉爆发区的几内亚项目人员,积极防范,采取有效防御措施,不但没有停工,而且还在严峻的条件下圆满完成了项目施工任务,荣获国家商务部抗埃博拉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建工海外通过对外派的几千名不同类型员工事前、事中行之有效的出国教育培训,大大降低健康及安全风险,消除对于派驻地的各种安全及健康疑虑,增强了海外员工的风险意识、自我防范意识,并能够掌握各类自身保护及保护他人的技能,让员工真切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怀,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健康安全幸福指数。这些事前、事中的培训与教育,有助于在充满挑战的局面中准确预测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探寻新的机会,降低现有和潜在的危险,让走出去企业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据深圳高新区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国际科技商务平台的运作模式概括起来说,就是由政府投资建设,提供办公场所、专业化服务、优惠政策等三大要素,吸引境外非赢利的科技商务机构入驻,并依托其资源,大力开展“引进来”、“走出去”工作,促进对外贸易,为政府和民间组织对外友好交流牵线搭桥,推动深圳市国际化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如此一来,国际平台就先后引进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芬兰、匈牙利、以色列、朝鲜、韩国、缅甸、埃及、哥伦比亚以及我国香港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46家境外科技商务机构入驻。
“三步走”将境外机构“引进来”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引进来”方面,国际科技商务平台的做法是“三步走”。
首先,通过国际科技商务平台的入驻机构,引进境外项目、技术落户深圳和内地。在此方面,平台成效卓著,截至目前已经引进了473个境外项目和技术。
其次,国际科技商务平台依托入驻机构的资源及其他社会资源,衍生出高新区国际孵化器。现在,深圳把自主创新提升到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迫切需要高科技企业、项目、高校等创新要素。国际平台则要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源源不断地把各类创新要素聚集到深圳。
“引进的技术一定要是国际上领先或能填补国内空白,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源头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国际孵化器启动区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已有来自美国、芬兰、匈牙利、韩国、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近20个高科技项目入驻,总投资近1亿元,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环保等多个领域。
在做好项目和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国际科技商务平台立意高远,依托入驻机构和国际孵化器入孵企业的资源,着力推动境外政府和企业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和高科技专业园,向产业链纵深挖价值。目前,匈牙利创新与技术中心正与深圳市有关部门商谈建设“匈牙利环保技术研发中心”、“匈牙利环保技术产业园”等项目。
只需“两步”帮助企业“走出去”
“‘引进来’用了三步,‘走出去’则只需两步。”该负责人说,“开始,我们通过各入驻机构,逐个地帮助深圳和内地的企业在境外设立机构。后来,考虑到企业逐个‘走出去’的风险和成本相对较高,从2008年开始,我们通过入驻机构,动员他们的政府机构和企业,参照国际平台的运作模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设立‘深圳高科技企业投资研发平台’或‘深圳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设立‘深圳新技术新产品转移中心’,帮助深圳企业结伴成群地‘走出去’。”
最先实施的是“以色列中国企业研发中心平台”,该平台位于特拉维夫商业中心地带,由以色列向中国企业的研发中心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并委派专业人员向入驻的中国企业提供免费服务。这是以色列建国以来首次批准这样的国际合作项目,开创了一个新的合作模式。
国际平台的成立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创新的产物,在国内尚属首创。它不仅开创了国际化建设的新模式,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该负责人介绍,8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共帮助深圳企业出口16亿美元,进口3亿美元。未来几年内,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将在深圳市科技创新委的领导下,通过部市共建,有效利用科技部、商务部的国际资源,做大做强国际平台,真正发挥其集成效应、放大效应和共赢效应。
引凤来栖共育科技之花
时至今日,宝鸡高新区已走过了它波澜壮阔的20个年头。经过20年的建设与发展,宝鸡高新区在开发建设、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培育、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实现了由“制造”向“创造”的跨越,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和“全国之最”。盘点20年,宝鸡高新区通过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从1992年建区之初仅占地0.42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到如今建成区面积近30多平方公里的现代化科技园区和城市核心区。宝鸡高新区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区域。2011年,高新区实现经营总收入1?153亿元、工业增加值32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8亿元,生产总值375亿元。据统计:宝鸡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的综合排名比“十五”末提升了16位,上升至第37位。其中,知识创造与孕育创新能力跃升至第23位,可持续发展能力跃升至第33位。
在时不我待的中国现代化里程碑上,高新区抢抓在关中率先突破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开发建设”三轮驱动,充分发挥开发区的产业创新竞争优势、产业的规模竞争优势和全球竞争中产业的价值链整合优势,倾力打造国家创新型科技园。近五年,宝鸡高新区累计获准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创新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新产品、科技攻关等项目150余项,省级火炬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科技创新工程等900项,申报专利1?230项,获准授权1?020项。目前,随着宝鸡?中国钛谷被科技部列入全国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陕西省钛及稀有金属材料产业联盟在宝鸡的成立,以及钛专业孵化器大楼和汽车零配件创业孵化基地的相继建成,宝鸡高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由此带动的产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正在迈向又好又快发展的黄金期。
【关键词】海外工程项目;国际金融工具;财务管理
近年来,我所在的建筑企业集团公司虽然承揽了不少海外工程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海外项目管理粗放,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仍然突出。在海外项目运营初期、项目中标建设中期和项目完工后期,经常面临工程承包困难、项目融资困难、建设资金紧张、垫资施工、资金无法有效集中、外汇管制、汇兑损失、应收账款拖欠等各种财务管理问题。掌握和运用日趋繁荣的各种国际金融工具,可以在我们面临困难时,助推项目承包和运营,给予信用及资金支持,防范和化解风险,从而促进集团海外项目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一、国际金融工具的类别和国际金融机构的选择
1.国际金融工具的类别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国际信息技术和金融领域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目前与海外项目运营密不可分的金融工具仍然是国际融资、国际担保和国际结算三大传统工具,不过这三大工具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了更加广泛的运用和多层次的创新,主要包括几方面:一是国际融资类,主要是出口卖方信贷、出口买方信贷、优惠贷款、内保外贷、银团贷款、营运资金贷款、应收账款保理等。二是国际担保类,主要是国际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关税保付保函、质保金保函等。三是国际结算类,主要是远期结售汇、付汇理财、外币掉期、短期定存等。
2.国际金融机构的选择
海外项目运营管理的成功离不开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国际金融机构如何选择,首先得分析每个海外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项目的金融需求,再根据公司自身的国际管理水平,找到公司与金融机构合作的切入点,最后再通过比选金融机构的资产实力、业务规模、产品种类、网点建设、国际信用度、国际化程度等条件来确定拟合作的国际金融机构。
国际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几类:一是国内的政策性银行和出口信用机构,如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二是国内的大型商业银行,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三是国际金融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四是国际知名的商业银行,如:花旗银行、巴黎银行等。五是项目所在国信誉和实力好的当地银行,如非洲的标准银行。
二、国际金融工具在海外项目运营过程中的体现
1.海外项目运营初期
(1)由于国内建筑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白热化,现汇项目投标更是竞争激烈,项目融资、带资承包成为了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趋势。作为资金比较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更希望和欢迎带资承包商来建设项目。我集团把目标市场定位于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这就需要与商业银行、出口信贷机构、国际金融组织、保险公司等密切合作,利用出口卖方信贷、买方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工具,确定融资模式,提升国际竞争力。
(2)在国际工程招投标阶段,为表明投标人有信用和诚意履行投标义务,业主往往要求投标人必须通过国际性银行向其开具担保书,即投标保函后,才有资格参与项目投标。按照国际惯例,征得业主同意,选择国际性商业银行开具投标保函,确定银行服务费率是海外项目获得的必然条件。
(3)工程项目中标后,在项目正式实施前,一般根据业主要求,需要向业主开具银行履约保函,承诺在合同执行期间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这时公司需要尽快安排银行授信事宜,以便顺利开出履约保函或签订融资协议,若不能顺利开出履约保函,则不能顺利签署商务合同。
2.海外项目建设过程中
(1)海外项目正式建设阶段,在业主支付工程预付款前,公司还得向业主开具担保书,承诺按合同规定偿还业主预付的工程款。当公司涉及大量设备进入项目所在国需要申请临时免除关税、采购大宗材料物资需要业主追加预付款时,可以采用关税保函、材料预付款保函,以减轻公司资金压力。
(2)一些海外项目由于业主资金紧缺,不能提供工程预付款,只能靠公司先行投入资金购置机械设备,购买材料物资,垫资进行施工建设,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公司可以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或商业银行,运用银团贷款、内保外贷、境外低利率贷款等金融工具获得资金,保证海外项目的正常运营。
(3)随着海外项目的增多,工程项目分布于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资金监控的难度比较大,资金集中筹划、协同运营较为困难,如果任由项目资金实行分散管理,公司将难以进行统一协调和调度,不能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导致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增加。利用国际银行金融服务,开设离岸账户、国际银行电子支付系统,建立公司国际资金收付体系尤为必要。
(4)根据公司资金调控安排,海外项目资金经常需要调回国内或调往其他国家,但是由于我国或项目驻在国存在外汇管制,资金不能自由出入境,给资金调度带来了风险。选择信用好的国际性银行和资金汇划路径能够规避风险。
(5)海外项目资金在汇入汇出国内,发生各种外币和人民币结算业务时,工程项目的各项支出与工程收入之间产生币别差异和时间差时,会产生汇率风险。如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公司用取得的以美元支付的工程款在国内采购设备、材料物资,支付国内分包人员工资,将项目美元收入汇回国内结算人民币时,就会产生汇兑损失,使成本增加。选择国际性远期外汇和货币掉期等金融工具,可以减少资金损失。
3.海外项目完工后期
(1)海外项目在建设基本结束,项目进入竣工收尾阶段后,业主为使承包商能担保对完工后的工程缺陷履行维修义务,会扣留一定比例的质保金,通过银行开具维修期保函或质保金保函可以尽快收回资金,减少项目风险。
(2)许多海外项目在竣工后,应收账款往往由于业主资金短缺支付困难,或工程款支付手续繁杂,业主上级管理部门或贷款金融机构审核过长等原因造成拖欠,致使工程款和质保金不能及时收取。分析欠款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催收方式,运用金融工具,可以缩短收款周期,加快应收账款的收汇速度。
三、运用国际金融工具提升海外项目运营效益
1.转变经营方式,提升国际工程经营开发能力
目前,我所在的集团公司海外工程项目经营开发的能力较弱,通常是与其他外经单位合作,靠搭船出海方式分包工程,缺少自主开发国际工程项目的能力。为实现集团海外战略,首要的就是转变国际工程承包经营方式,适应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由传统的设计与施工分离的方式快速向总承包方式转变的特点,同时针对国际市场带资承包项目大量出现的情况,加强与国内国外金融机构合作,提高融资能力,增强工程项目承包竞争力。
(1)加深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合作,充分运用买方信贷、卖方信贷和对外优惠贷款等多种融资方式,扩大国际工程项目承包业务。
(2)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国的意愿,针对项目的特点和规模,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融资能力,逐步学会利用出口信贷、项目融资、BOT等方式,发展和扩大工程承包的业务领域及规模。
(3)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做好项目可行性分析,确定项目融资期限、金额、利率等关键环节,计算借款利息和筹资费用,分析国际工程项目的融资成本,选择最好融资模式,降低海外工程项目承包风险。
2.运用国际担保,助推海外项目全过程管理
国际担保的表现形式即银行保函,是以银行信用替代商业信用作为承诺货币支付的保证书。随着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不断繁荣,银行保函出现在国际工程承包的各个环节,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1)海外项目运营管理中,必须对银行保函的基础知识及具体运用有所了解,熟悉保函开立当事人、担保金额、担保有效期、责任条款和索赔条件等基本内容。在选择金融机构开立保函时,还应了解保函的具体费率,对成本费用进行策算。
(2)注意防范保函的索赔风险。在开立保函时,应对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进行调查;要了解项目所在国的经济、政治、外汇管制、市场规范和国际标准执行等情况;了解具体受益人的资信情况,项目资金的保障情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自身的管理,防控违约情况的出现,保函到期应及时注销保函。
3.构建国际资金集中管理平台,提高资金管控效益
海外项目的运营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而各种风险最后都将转化为资金风险,将海外资金集中管理是防范风险、强化财务控制、节约资金成本的重要手段。
(1)集团应建立国际银行资金平台,可以在香港选择业务覆盖面广,资信等级高的大型跨国银行作为开户行,设立集团离岸外汇专用账户,健全外汇管理机制。
(2)海外各工程项目在报集团审批通过后,可以在集团外汇总账户下设置子账户。集团可以利用跨国银行的电子银行系统和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来掌握各工程项目的实时资金动态情况,将海外资金集中管理、统一筹划,实现对海外资金流的监控,发挥集团整体资金优势,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大限度降低营运成本和融资成本。
(3)通过国际银行资金平台,将来源于多个国家的海外承包工程资金集中存放,便于规避工程所在国的汇率波动和政治风险,防止因工程所在国的外汇管制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资金无法正常流动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利用外汇创汇,使资金收支进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
(4)当海外项目基金紧缺时,通过国际银行的资金平台,拓宽企业海外融资渠道,利用银行内保外贷、优惠贷款等金融工具,获取多种外币的低利率贷款资金支持,保障项目资金需求,降低企业的境外融资成本。
4.积极利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海外工程项目一般是以外币计价签定的合同,合同工期较长,在执行合同过程中会出现汇率变化的风险。积极防范和合理规避汇率风险,是海外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
(1)关注国际市场动态和国家政策的变化,跟踪美元、 欧元等国际结算货币与人民币的汇率走势,选择合适时机,安排外汇资金收取和支付,及时进行外币兑换,规避汇兑风险,获取汇兑收益。
(2)积极与多家金融机构进行沟通,探索多种业务渠道,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将外汇风险有效转移。规避外汇风险的几种常用金融工具:
①远期结售汇:与银行签订协议,约定将来办理结汇或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时间,在约定的结汇日,按照当初约定的币种、金额和汇率办理结汇或售汇,以提前锁定汇率成本,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②外汇掉期交易:与银行签订掉期协议,按照约定的即期汇率和交割日与银行进行人民币和外币(或外币之间)的转换,并按约定的远期汇率和交割日与银行进行反方向转换,以达到规避汇率风险的目的。
③外汇贷款:海外工程在实施中,为购置设备和进口原材料,常需要向银行贷款获得资金支持,在目前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可以选择用美元贷款置换人民币贷款,同时通过远期或掉期交易锁定还款汇率,美元贷款到期时用人民币购汇还款,这样能有效降低汇率风险,节省财务费用。
5.创新思维,引入金融工具降低应收账款风险
海外工程项目应收账款增多,将会增加坏账风险,降低资金周转速度,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影响工程项目正常实施。集团在加强自身管理,加大应收账款清收力度的同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引入金融工具,采取灵活多样的收款形式,降低坏账风险。
(1)对于业主暂时资金周转不畅的情况,可以采取延期付款的方式,要求业主出具90天至一年的信用证或远期支票等方式来支付工程款。在业主资金紧张、负债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贴现方式,给予业主一定的折扣而收回逾期债权。
(2)考虑应收账款的收账成本,若自行催讨成本高、收款难度大时,可采用委托收款方式,委托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代为收款。
(3)当资金紧张急需周转资金或收汇风险较大时,可以选择国际保理及福费廷等方式,将远期应收账款变为当期现金流入,以改善现金状况,降低远期汇率风险。
(4)通过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购买相应的风险担保产品,最大程度地降低债权风险。如购买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政治险”产品,如果因政治原因造成工程款无法收到,则保险公司应对企业进行赔偿。
四、结语
在“一带一路”战略构建的新的对外开放格局下,我国政府强力推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基建原材料等行业“走出去”的同时,也对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出口信用保险等机构的跨境金融服务创新给予鼓励和支持,着力为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加强与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把国际金融工具充分运用于海外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是促进精细化水平,提高海外项目管理效益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高宙.母公司加强境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国际商务财会,2007年
[2] 刘敏奎.国际工程项目承包融资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关键词 国际外汇资金池 外汇风险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由单边升值转为双边波动扩大,从单一盯住美元转为盯住一篮子货币。国内现有的外汇管理体制已无法满足本国工程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参与国际竞争的需求,2015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印发《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汇发〔2015〕36号),允许跨国公司可同时或独立开设国内、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集中管理境内外成员企业外汇资金,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与境外划转自由,无额度控制,国内、国际两个账户资金可以有限融通。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国际外汇资金池(以下简称资金池)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也对相关公司的外汇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建立国际外汇资金池的目的及所需条件
(一)国际外汇资金池的设立目的
(1)掌握项目资金变化,保障资金安全。在境外经营过程中,集团公司参建的项目大多位于亚、非等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及地区,通常与集团公司总部存在一定的时差,总部可以通过搭建资金池的SWIFT系统监控所有项目的外汇资金变化情况,从而及时准确地掌握集团总体外币资金状况并采取相应的资金归集措施,有效防范资金风险。
(2)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境外项目间实现外汇资源共享。集团公司应建立资金池以利用跨国银行国际化网点归集存量外汇资金,以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实现项目之间的外汇资金头寸资源共享,降低集团公司的外币借款总体需求,有效降低外部融资费用。
(3)打通境内外资金池,满足国内生产经营需求。根据汇发〔2015〕36号的第二条规定,“境内银行通过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吸收的存款,可在不超过前六个月日均存款余额的50%(含)额度境内运用;在纳入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前提下,允许账户内资金一定比例内结售汇。”
(4)确保境外项目及机构资金结算便利。与普通外币结算账户相比,国际外汇资金池主账户可以自由对外支付,且无额度限制,更能满足集团公司的集中支付需求。
(二)建立国际资金池的条件
第一,主账户所在地具有国际金融中心所具备的资源和软硬件条件,例如北京或者上海自贸区。第二,以渣打银行及中国银行等作为全球合作伙伴搭建基于SIWFT系统的资金池平台。第三,以集团公司海外项目等作为外汇资金集中的服务对象。
三、国际外汇资金池应用中存在的困难
(一)部分账户授权困难
第一,在非英语的小语种国家因交流不畅导致授权困难。例如,官方语言为法语的摩洛哥。第二,以集团公司与合作方名义共同开立的账户因账户控制权问题导致授权困难。
(二)公司缺乏高水平的外汇风险管理人才
集团公司管理人员在2005年7月汇改之后依旧专注于自身的专业领域,对跨领域的外汇风险管理缺乏学习和研究,进而导致公司缺乏外汇管理高级人才。
(三)使用基于市场预测的方法管理外汇风险
集团公司部分海外项目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基于对相关外汇汇率的中长期走势预期,放弃运用套期保值等手段进行成本锁定,希望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以致集团公司可能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
四、对资金池应用中出现问题的管理建议
(一)对内积极培养外汇风险管理人员
集团公司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储备外汇风险管理人员。近期目标应有助于提高集团公司现有外汇风险管理人员国际金融理论知识水准,开拓其国际化视野,满足公司当下的现实需求;远期目标应有助于集团公司建设外汇风险管理人才梯队,满足公司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在需求。
(二)加强与中国银行及渣打银行等专业机构的合作交流
集团公司应积极开展与中国银行、渣打银行等专业机构的合作,不仅可以借助他们的专业能力,弥补集团公司外汇风险管理高端人才的不足,提升集团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水平;而且通过与其合作有助于集团公司对外汇汇率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判断,以便采取有效的外汇风险防范措施。
(三)采用基于规则的对冲方法来对冲外汇风险
集团公司伴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项目最多可能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的外汇风险日益复杂,因受自身外汇风险管理水平限制,亟需一种简单有效的策略以防范相关外汇风险,个人认为集团公司应采用德国汉莎航空集团的风险对冲策略,因为该公司作为全球性的大型跨国企业有着成熟的外汇风险衡量和管理经验,其风险管理策略除了操作简单的优势外,基于规则对冲后的外汇风险还能形成风险组合,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整体外汇风险,这种对冲方法已在德国汉莎航空集团被证明是成功的策略,特别是在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
五、总结
我国集团公司国际外汇资金池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集团公司通过对国际外汇资金池的运用增强了自身的外汇风险控制能力,帮助集团公司将主要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增加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作者单位为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李世骏(1973―),男,湖北武汉人,本科,会计师,就职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研究方向:资金管理。]
参考文献
[1] 杨青.跨国公司海外资金池管理浅析[J].现代会计,2013(5).
[2] 宋国栋.集团公司外币资金池运作管理的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10(12).
[3] Roland Kern .采用基于规则的对冲方法[J].国际财资管理,2014(5).
[4] Jean-MIchel harlepi .为现金集中和控制开展合作[J].国际财资管理,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