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研修学习收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义务,教师是教授者,更是学习者,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不进则退,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学业务潜力,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质量,县教育局、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校本培训。
这些校本培训无疑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促进我们迅速地发展和进步。在这一学年的时光里,我认真进行着研修,从自我的教育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我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端正思想,高度重视。
在校本研修期间,本人是以用心进取的精神去完成这次任务的,我相信任何的收获都离不开辛勤的付出,校本研修是我们提升专业水平的平台,也是把知识转化为力量的平台,只有在校本研修中认真实践从培训院学到的理论知识,我们的进步才能与日俱增,我之所以去学习是因为我渴望进步,进步还需要在一步一步的扎实的教学实践中去实现。
我很珍惜校本研修的机会,即使会遇到困难,也在所不辞,即使很辛苦,也不埋怨,不退缩。为确保研修任务的顺利进行,我一开始
就制定了研修计划,在研修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来实施,不管是个人的任务还是小组的任务,我都用心参与其中,尽最大的潜力去完成,从不因为私事而耽误研修的进展。
二、团队携手,共同进步。
校本研修是集群众和个人的智慧的修行之旅,要做到带动一方的教育,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才能到达必须的目的。我们的队伍不是很庞大,但大家是同心协力的,每次的群众活动都不可缺一,群众备课,群众评课中进行了智慧的碰撞,给我明亮的火花,这火花不能照亮天和地,但能照亮一间教室,一个课堂,也照亮我的心,能在这个群众中找到灵感,收集智慧,是我的幸运。
三、刻苦钻研,激流勇进。
(一)听课评课
作为一项校本研修的基本要求,听课评课是我的研修中最平常,最频繁的一项工作。每周一至两节听评课记录,我都按时完成,整个研修阶段听课共20节。听评课除了在本校进行,还在校外进行,比如“名师大篷车”教学活动、校际赛教、交流学习。
另外还在组里的群众活动中听课,每一位主讲老师的课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我所缺少的淡定和从容。在听课
的过程中需要敏锐的眼光,敏锐的眼光能够发现别人有的而自我没有的优点,也能够发现自我有的而别人没有的优点,便于课后相互交流,促使双方都得到进步。
(二)教学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我每上完一次课,都会静下心来对自我的课堂来一次深刻的反思,而且,平时的教学中就每一节课都会做不一样层次、不一样深度的反思,反思自我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等,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课堂调控,师生互动,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去进行反思,并认真地做好记录,作为以后的教学经验来储存。
(三)网络远程研修
网络远程研修是最方便最快捷的研修学习方式,在一个平台上,我们能够跨越时空交流经验,获取知识,交流环境简单自在,我很喜欢这样的研修方式。在这一学年里我参加了四次网上在线研修学习: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陕西省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等。在这些校本培训与研修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
(1)课程总学习时光不少于200小时。
(2)完成两个学习回顾题。
(3)阅读所有简报。
(4)完成本研修总结;观看所有视频答疑。
四、收获与体会。
经过一年的研修学习,我深深感到自我在教学上有着很大的不足,也感受到教育的复杂。教学设备的或缺,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师的思想没有提升,是整个农村教育落后的根本,真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农村教育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会一如继往地把自我的汗水洒在教育这片热土上。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在上级各部门领导的引领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加强集体研讨,充分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全面提升了教师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广大教师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作简单的总结。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我校所有领导和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理论的学习当中,领导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他们既是新课程实验改革的身体力行者又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人,因此,在课改实验中,他们切实做到了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自觉参加校内每次课改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报刊,广泛吸收课改信息。为了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我校首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新一轮校本研修的工作方案。
通过座谈,讨论,使全体教师明确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素质要求。广大教师通过深入学习,从而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增强了教师的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二、形式多样,讲求实效。
校本研修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按照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我校采取了集中研修与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方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全面培训。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活动一次,把备课、听课、上课、评课、反馈、总结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把每一次“公开课”当作提高业务水平的一个机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教学案例的实效性,以及教学中的一些困惑、教学理念的理解以及各疑难题的解决办法、课堂教学改革内容进行研讨、交流,互说、互听、互帮,从而使教师树立积极参加教研的意识,真正发挥教科研的作用。
在研修方式上,形式多样。首先是行之有效的教研组活动,我校通过各教研组的活动,让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由各位教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定出每次教研活动的
内容,由教研组长负责,围绕每次活动主题开展活动。为了使研修更加生动,我们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如专题培训、主题研讨、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会诊等多种形式,务求取得实效。
三、继续努力,力求完美。
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虽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工作有待加强和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为建设一支合格稳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而不懈努力。
(一)继续强化教师素质意识,使校本研修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造就一大批名师、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三)深化教育科研工作,形成兄弟学校那种良好的科研氛围,并争取把我校的教师教育博客办成在当地有影响的博客群体。
总之,校本研修是我校教学工作的重点,通过校本研修,要力求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的健康成长,切实提高教师的教。
校本研修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校本研修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为了改进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为了提高教师的
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我校采取了集中研修与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方式进行了校本研修活动,回顾一年来的研修活动,我觉得有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一、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积极反思和发言。
积极参加学校的研修活动是教师专业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必由之路,是未来教师职业的基本生活方式。为此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我认真聆听别人的观点,做好听课笔记,在交互中学习,在交互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吸取别人的优点和好的做法,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促使自己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勤学教学理论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观是“传道、授业与解惑”。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复制教师所讲的内容。学生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使学生丧失了创造力。
整个课堂沉闷压郁,使教走向其反面,最终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爱学。因此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已成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转变,他的教学行为才能得到转变,只有教学行为的改变,才能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
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
7月8日至13日,由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处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办的全省高校本专科优秀辅导员暑期社会实践研修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顺利开展。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参与培训学习,此行既丰富了见闻,又增长了知识,还收获了友谊,虽只有短短一周时间,却感觉收获满满。
于秀美的巴东山水间和快速崛起的村镇里深入认识精准脱贫
在来到巴东之前,我对于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等近几年的热门词汇的理解仅限于其字面意思,若让我说点实质内容,我怕是什么都答不上来。这次研修学习,我们终于不再像以往一样只是坐在报告厅里聆听专家的理论讲解或是案例分析,获得一些粗浅的感性认识,而是深入企业、社区、村镇,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思考,获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在野三关硒康养中心,我们亲身体验那里结合天然地势开发的各类运动项目,置身广袤的森林花海中,看着还有许多正在建设、待完善的项目,亲眼见证了当地结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富硒农业产业,实施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而成功脱贫的鲜活案例。在三峡酒博物馆,我们参观颇具规模的酒窖,品尝用当地苞谷酿造的美酒,领略中国酒文化。在野三关镇石桥坪社区,我们零距离接触这个全国文明村镇,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服务理念,“村民办事不出村”、“一门一网一次”让人直感叹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真幸福啊。我们还走访了清太坪镇八字岩村、绿葱坡镇野花谷、南柏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了解巴东县独具特色的专业合作社。巴东人民就这样充分利用天然的地理优势,发掘丰厚的物质资源,靠着他们的勤劳、智慧慢慢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与“五四”青年楷模袁辉老师面对面体悟初心的纯粹
此行最大的惊喜便是认识了这么一位看似平凡普通却有着不凡事迹的乡村支教老师袁辉。座谈中,他准备了简单的PPT,上面没放什么文字,多是在他看来有着纪念意义的照片。
大学毕业后,他放弃大城市优渥的生活工作环境,跟随心的召唤来到了大山里,做了一名光荣而快乐的知识传播者。演讲过程中,他始终面带微笑,淡定而从容。他讲自己是如何说服父母,背井离乡,怀揣着支教梦一路辗转来到巴东这里的一所小学实现自己的梦想;他讲自己初来之时生活是如何不便,日子是如何艰辛;他还说到自己被当地的村民误解,唯一一辆用来代步的二手摩托车也被放干了汽油……。但他说这些的时候由始至终都面带微笑,大有苦中作乐,甘之如饴的感觉,丝毫没有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一讲到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玩耍时的情景,袁辉老师的眼中便闪烁着光芒。他说田园作书,小草为字,乡村的孩子要葆有在田野自由奔跑、尽情撒欢儿的纯真快乐;他教孩子们写反字,引导他们去发掘自身存在的无限潜力;他还尽可能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当他在讲述这些的时候,我不禁开始反思自己对于学生和孩子的教育,是不是给他们设置了太多的条条框框,禁锢了孩子们的天性。袁辉老师自己活的那么纯粹,也想让山里的孩子们始终保持纯粹。山里的物质生活是匮乏的,但他为自己和孩子们营造的精神世界是无比充盈的。乡村支教七年,他真正活出了让我们所有人都羡慕的模样。
与同行的优秀辅导员交流取经,充实思想收获成长
此次研修安排了小组讨论环节,共两次。一次是培训第二天的晚上,一次是培训的最后一天。第一次讨论的内容主要围绕辅导员工作中的困难和疑惑展开,还记得那天晚上,所有组员畅所欲言,既分享自己学校在党建、团建、学生工作中的先进举措和各自在工作中积累的可供学习借鉴的经验,也讲述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困惑,再从其他老师的分享中收获答案。从晚上7点开始一直到9点半过了,大家还不愿结束讨论,感觉意犹未尽。毫无疑问,这次研修为各校的辅导员们提供了难得的交流机会。
第二次讨论是培训的最后一天,主要是让大家畅谈这几天的研修感受。大家既谈学习收获,也为巴东县的精准扶贫建言献策。每个人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从不同视角提出见解,这些看法虽然不一定成熟,但都是大家这几天努力学习思考的结果,让我感觉很受启发。
三年前,我怀着紧张而激动的心情踏入了四川省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培训课堂。第一次参加如此高级别的专业培训,我无数次下决心: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技能,做一个有厚重感的小学数学人。弹指一挥间,三年的研修即将结束,扪心自问:三年的培训,我究竟学到了什么,提升了多少?虽说是三年的研修,但坐在课堂中的学习时间加起来不足一月。然而就是这短短的二十几天里,专家们精彩的讲座,组织者高强度的培训安排,课后密集型的研修作业,让我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与洗礼。课堂中,张晓霞老师的"有眼界才有境界"道出了人的发展在于视野开拓,在于自我规划,在于勤学善思;博导孔凡哲教授那"一张火车票、一张报纸、一袋冷馒头"北京噌课的求学经历让人感动之余明白,经历人生历练的人方能改变命运,成就辉煌;心理学教授张皓解析幸福人生时,侃侃而谈使人如沐春风,举手投足尽显优雅气质,而这一切都如她说言"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平凡的工作岗位注定我们不可能有如专家们一样的辉煌成就和精彩人生。然而,在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的特性日益显现的今天,要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要发挥一名骨干教师辐射和影响作用,我们没有理由按部就班、原地踏步,没有理由不学习不提升。因此,走专业发展之路,做一个有厚重感的小学数学教师,当务之急!"厚重"相对于浅薄,"厚重"预示着积淀与提升。为着自身的"厚重感",三年来我一直在努力着。
一、在学习上积淀"厚重"
"充电"、"学习"是我在培训中感受最迫切的事。曾以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以现有的专业知识及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件驾轻就熟的事。然而,在培训的课堂中,当被问及
信息时代搭乘网络高速列车进修学习是现代人提升自已的一种捷径。为了开辟新的研修平台,我利用网络开通了"我的维普"学习平台。划动鼠标、点击页面,大量的专业书籍和教学期刊可以随时在线阅读。利用这个平台,我阅读到了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论述,利用这个平台,我阅读了全国特级教师朱乐平关于小学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的动态处理方法,利用这个平台,我收集了专题讲座所需的教学案例与解析,利用这个平台,我读到了"鸡兔同笼"问题中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方法及策略渗透(转化、猜想、列举、画图、假设、建模、代数等思想方法);利用这个平台,我找到了积淀厚重的途径……
书籍阅读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网上阅读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而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观摹更能为我们提供学习的范本。利用网络视频我还观摹了大量的名师课堂教学实录:数学王子张齐华的精典课堂《分数的初步认识》、《平均数的认识》、《加法交换律》、《倍数与因数》在演绎数学本质的同时,洋溢着浓浓的数学文化;特级教师徐斌在执教低段计算教学《9加几》、《9的乘法口诀》所展示出来的细腻与机智,让我明白了计算教学中算理形象化,算法抽象化的道理……厚厚的听课笔记记录了名师的智慧,记录了我学习的决心与信心。教师的思想有多深,学生就能走多远,希望自己在学习的路上,在积淀的路上能越走越踏实,越走越开阔!
二、在实践中充实"厚重"
学习是吸取,是积淀,是为了厚积后的薄发。在坚持多层面的学习同时,我还将所学所思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办讲座、搞教研、上公开课、指导青年教师……为的都是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各年级组滚动开展教研活动是我校校本教研的一大特色。作为分管教学的学校行政,数学校本教研活动由我负责。为了确保活动的主题性和研究价值,我以每个学月为一个活动周期,每个周期安排两次活动。结合教学进度解读未来一个月将上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是各年级组第一次活动的主题。各年级组的教材分析都由我负责完成。通过三年的研修,对教材解读的深度与与广度有了显著的提高。从前分析教材局限于谈教材的重难点,谈教材处理方法等操作层面的技巧。现在分析教材不仅要研究教材编排的意图,还要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第二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则是数学小专题研究,如低年级有"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低年级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研究",中年级有"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反思习惯的研究"、"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高年级有"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探究"、"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研究"……研究的形式既有专题讲座,又有案例分析,还有同课异构评课议课。校本教研在培训教师的同时提升了自己,利人利他的美差,我会乐些不彼地做下来。
亲历讲台,主动承担教学公开课。要管理和指导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脱离讲台就是脱离实际,就是纸上谈兵没有说服力。为了让自己保持"站讲台"的执教感觉,我经常要深入课堂上示范课或公开课。三年级教研组开展计算教学研讨活动,需要同课异构两节教研课进行评议,我主动承担了《xx》的课堂教学;五年级教研组研讨解决问题的策略,我执教《xx》的课堂教学,大胆尝试渗透多种数学思想;到分校指导新教师的教学,发现不少问题,抽象说教效果不好,脆在别的平行班上就同一内容进行教学示范。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每每上课我都会反思得失,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
独木不成林,跨校联片研修的价值自无需多言。但在很多地区,这种有价值的方式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除了观念的障碍,还有制度建设的不足。仅仅依靠教育管理部门的文件或口头推动,以及校长之间的个人关系,这种交流学习很难长久深入。
上海基础教育的务实和扎实有目共睹,长宁区在推动区内学校跨校联片研修上所积累的经验值得其他地区教育管理部门,以及有心的校长借鉴。
校本研修强调“校本”,绝不是囿于一校之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跨校联片的协作研修实际上是一种空间延伸、放大的校本研修,也是一种广义概念的“同伴互助”。长宁区近年来围绕不断深入推进校本研修项目实践,在跨校联片校本研修中所采取的主要实施策略是:
在区域内的中小学,共构成小学、初中“校本研修学校基地群”各两个,高中“校本研修学校基地群”一个,最终形成长宁区中小学整体推进校本研修的良好态势。
另一方面,由区教育学院和特色学校(优势学科学校)组成学科教学中心或基地,一是建立“小学学科基地”,二是建立“初中学科工作室”。依托名教研员和区域内的名师,建立了区域资源统整的初中语文、英语等学科的工作室;三是建立“高中学科中心”。
以项目合作的形式进行校际协作,是长宁区开展联片校本研修的又一方式。区教育局专门下发了《长宁区校际项目合作交流实施办法》,共确定7 所实验性学校与14 所普通学校结对,涉及到教研组建设、校本研修、数字校园建设、校园文化、青年教师培养、学校管理等23个项目。
此外,区内同质态的学校之间普遍加强教学互访,从而大大增加了教师间的交流机会,使教师间彼此了解熟悉,也使合作程度大大加强,目前,区内多数学校都自发地在同质的学校之间寻求合作伙伴系统,而彼此的教学互访普遍以“预约―准备―课例―研讨”的交流过程被固化下来,体现了一种真正的互动和合作。
在加强区域联片的校本研修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各个层面的制度建设,除了学校内部的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基于校际协作、联片研修的各项制度也在不断总结形成。
合作协议书
例如:愚园路第一小学与协作学校共同签订的《校际合作互动研修战略伙伴协议书(修改稿)》明确规定:
研修形式
1.在校际间开展单一学科不同年级的研究活动,如数学、英语学科。
2.在校际间开展单一学科相同年级的研究活动,如语文学科。
3.在校际间开展专题研究。围绕大家感兴趣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由各校名师领衔的专题研究项目组或工作室开展研究,从而使研究内容更加集中,研究资源更为丰富。
4.在校际间开展教师论坛。
研究内容
1.听课、评课活动。
2.课例、案例、关键教育事件研究。
3.教研组建设与研究的经验介绍。
4.各校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应用。
5.专家辅导报告。
6.教学流程的管理。
7.教研活动的功能与任务,组织与规范。
8.教师的个人专题研究的经验介绍。
保障措施
1.设立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顾问组、工作小组。
2.每学期制定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3.建立各层次的例会制度。
4.逐步建立校际合作互动研修的相关制度以及校际合作互动研修的课例、案例集。
5.双方的合作方式没有排他性,双方在合作的同时,都可以和其他相应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
6.双方的合作关系是互利互惠的,所有内容与服务提供均为免费。
在制度层面加强联片研修协调运作、整体提高区域校本研修水平的基础上,长宁区校本研修工作得到了比较深入、有效的开展。
最初,长宁区的新古北中学、新光中学、教院附中等同质态初级中学逐步聚合到一起,探讨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话题,后来,这一群体逐步发展到区域内的十四所初中。目前各校正在研究以合作互动形成教学研究合作的共同体,即建立“多校联动工作室”。
所谓“多校联动工作室”,也就是以学科为单位,由同质态学校中的学科带头人领衔,凝聚同质学校同一学科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进行专题性校本研修的联合组织。以发现与解决同质态学校在本学科教育中碰到的困难问题为落脚点,合作互动、资源共享,以强带弱、整体推进。
为规范和确保“多校联动工作室”的校本研修,“十四校”课题组制定了相关具体制度,限于篇幅,我们在这里择要展示一部分:
1.备课要求
(1)要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备课思路,依据“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思路进行备课。
(2)工作室教师备课要备三维目标,要备个体学生,备教学情景的多种可能性,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3)工作室成员集体备课要努力做到“四统一”、“四突出”和“一体现”。“四统一”为教学内容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统一;“四突出”为突出重点、难点、疑点和知识点;“一体现”为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动起来。
(4)工作室主任要关心研讨课的备课,落实备课专题,重视集体备课,多校联动备课组要加强对教材、教法、学法及练习的研究。
2.听课要求
(1)听课教师要提前三分钟进入教室,听课过程中不交头接耳,关闭手机或调至振动状态,上下课应与学生一起起立,以示对执教者的尊重。
(2)听课前一定要先了解教材内容要求,要带着明确的目的听课。
(3)认真听课,不做与听课无关的事。
(4)听课过程中要有较详细的记录,包括教学过程、板书和简短评论(或建议)。
(5)听课时注意发现并挖掘“关键教育事件”。
(6)听课时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结合。听教师的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记教学实录和教学评点;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错误的地方,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影响。
(7)工作室成员每学期校际听课不少于开课总数量的三分之二。
3.评课要求
(1)在评课时,先请开课教师说课,即叙述自己课的设计思路、反思上课效果。
(2)所有教师要对公开课发表看法与感受,积极发言,对优化课堂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
(3)评课要有方向,学会评教学思想、评教材处理、评教法运用、评学法指导、评教学过程、评教学效果。
(4) 听课教师要对本节课提出多种设计思路,提出多种情景创设的可能。让与会者都收获不同层面的体会与感悟;对于听课中发现的需及时解决的问题,评课中应坦然地向教师反馈。
(5)工作室主任要以商量的态度和教师共同分析和评议,不以检查、组织者的身份自居、不把自己观点强加于教师,评课对事不对人,力争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评课文化。
制度既是一种规范,也是一种引领,它推动着我区“十四校”课题组由一个松散的组织向高效、合作、协调的联合体迈进提升,也带动了学校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聚焦关键教育事件
把“关键教育事件”的实践研究置于联片乃至区域性校本研修活动的重要位置。所谓“关键教育事件”,是指那些能强化当事者(或者参与者)的原有教育认知、或引起当事者(或者参与者)原有教育认知冲突的事件,它可以是一个完整的事件过程,也可以是一个重要的片断,或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关键教育事件往往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或团队教学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我们按“关键教育事件”的属性或范围进行分类,从课堂教学领域、学生养成以及教师教育和专业成长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关键教育事件解剖。
例如在课堂教学领域中,课堂教学各个流程、环节中的关键事件及其影响(如“导入”、“探究”、“总结”等),课堂教学中相关教学方法运用中的关键事件及其影响(如“教师的提问与理答能力”、“小组的交流讨论与有效合作学习”等),影响学生学科学习效果的若干非课堂教学技术中的关键教育事件(如“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心理健康”、“良好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素质习惯”等)都很值得研究。
【关键词】文化生活;二七一教学模式;导学案本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走过的路,收获很多。研修教会我如何指导课堂教学、如何把自己的热情投放到学生身上,让学生喜欢我、喜欢政治。在研修学习中,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慢慢养成了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进步,现将我一年的校本研修成果总结如下:
一、校本课程的教材开发
立足教学第一线,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使我们的学校的校本课程能融合新思想、新知识,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使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既能加强基础又能培养能力,既能提高素质又能发展个性,成为二十一世纪具备高素质的公民;也使我们的教师能够在课程专家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通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我们把思想政治必修“文化生活与陕西的人为特色”历史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更具特色的文化生活。
我们将主要进行两个层面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践。
第一个层面是以基础课程为载体的课程完善:即根据学校的情况,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和需要,挖掘现有课程的优势,弥补现有课程的不足,填补现有课程的空白,拓宽现有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第二个层面是以拓展本土文化为载体的课程开发:主要是通过构建生活化、本土化、社会化的校本课程来体现学校鲜明的办学理念,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构建师生发展的平台,提升师生的主体性。要使教师在学习反思中转变课程观念,在研究探索中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导引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其灵感思维和创造思维,去研究发现、猜想验证、感悟体验、内化生成,成为能够独立思考、富有个性、充满自信、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新课程倡导的主旋律是“师生互动,师师互动。”而平时,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多数情况下还是自己研究,自己思考。通过这次这次校本课程开发运用,我们彻底打开了固步自封的思想,无所顾虑的和同学们、同事们共同交流、共同研讨,开拓了教研视野。通过反复的学习后,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对教育教学的影响非常大,教师必须要学会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使之处于健康、和谐的状态,这样才会有利于自身的健康,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也才能培养出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
在讲授思想政治课程文化生活中,我们摒弃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采取了“二七一教学模式”,已达到更贴近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一、总体要求:
1、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教育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提高。
2、抓好学习小组建设:
(1)每组六人,分上中下三层,首先分层一对一讨论,后分层解答疑问;
(2)担任小组长得同学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热心、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的;
(3)培训好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
(4)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杜绝为评价而评价,用恰当的评价培养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学习的学习精神,把评价变为一堂课的佐料,自然顺畅。
3、编好用好学案:
(1)学案编制要符合新课标要求,重点突出,按“271高效课堂”要求,注意问题设置的层 次性;
(2)学案编制要走程序。提前一周确定好编制人,每周一编制人开始编制学案,周三与两位备课组长和包科领导研讨修改定稿,周四发给各位老师,每位老师要都做一遍,周六最后定稿印发给学生。周一集体备课最后再对学生的使用进行通研,对内容再修改。学校检查用红笔修改了的学案;
(3) 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 堂 检 测 等 内 容 , 其中自学指导部分尤为重要。学案设计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4)每个学案都要有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日期、编号;
(5)每个学案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4、认真备课:按“271”课堂的五个环节,精心设计,确保课堂大容量、快节奏,围绕学习目标,加大课堂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每一个目标下的学习内容,老师都要对时间、方法、过程、结果有明确、具体、严格的要求,每堂课的容量和强度都要达到学生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
5、每节课都要板书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切 忌 模 棱 两 可。板 书 要 认 真、工 整、醒 目,写 在 黑 板 右 上 角,不 能 擦 掉。学习目标 要 贯 穿 课 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6、强化落实、注意整理:当堂内容要当堂落实,每节课都要清出底子。每节课后要跟上巩固性练习,不怕重复,把知识和能力落实到学生身上作为唯一目标。
第二、课堂步骤及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