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建设发展

社区建设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建设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建设发展

社区建设发展范文第1篇

一、努力加强社区组织和社区队伍建设

注重做好社区组织建设工作,努力加强社区管委会和社区居委会党支部建设,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搞好社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各支部定期召开党员大会,组织党员大力开展党建廉政文化进社区等各项活动,各居委会均成立了计生、文化、卫生、民调、治保等专门委员会以及青年志愿者协会、老年人协会、义务治安巡逻队等群体性组织,依托这些群体组织大力发展便民利民活动。为提高社区人员的工作能力,努力加强了对人员的业务学习和考核,利用培训、研讨、自学考核等方式,学理论、学业务、学习外地典型经验,组织社区人员学习《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相关法规。社区管委会组织2次部分人员到保定、河间参观学习。通过学习,掌握了有关的社区知识,提高了工作能力和服务理念,工作人员自觉地把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中。

二、大力推进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我们注重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手段的同时,丰富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家政服务、职业介绍、房屋中介、婚姻介绍、医疗服务、法律咨询、组织业余文化活动等。在服务手段上主要是通过热线电话搞好服务,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服务手段,在服务项目上坚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服务:

一是就业服务。通过劳务输出,扶持自主创业,加强与劳动部门的合作等多种渠道,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到目前,我们已帮助156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二是社会保障服务。为300户无能力就业的困难家庭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为508户住房困难的家庭办理了住房补贴手续,并为286名看病难的下岗职工进行了义诊,为近500户困难家庭办理了医疗减免卡。

三是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文化资源,积极组织居民开展文明、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和居民健康活动。先后组建了秧歌、太极、舞蹈、戏曲等文艺队伍,举办了街头戏曲晚会,迎“五一”、庆“八一”、“颂国庆”文艺汇演等节日联欢、城乡联合演出“夏日文化广场”等活动。在20*年举办的*市全民健身运动会中,献县京开社区管委会太极代表队获得了二十四式太极剑集体二等奖及个人6个单项奖。在20*年度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我们被授予“百家示范典型”的荣誉称号。

四是居民生活服务。为给社区居民创造一个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我们为居民建立了固定垃圾投放点165个,为居民清理垃圾600余吨,并聘请了45名卫生监督员监督小区卫生工作。对献县一中至北大街、水务局家属院、物资局家属院、法院家属院、城北新村原轴承厂等十余家近20公里的小街小巷进行了路面硬化,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和赞同。

五是做好安全服务。为了使广大居民能有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我们每逢雨季,都要对辖区内旧危房住户进行摸底排查,避免了房屋倒塌砸伤居民事故的发生;对学校、宾馆、工厂、企业、门店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不定期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保证了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我们还大力向居民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发放《应急宣传手册》400余本。宣传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全民安全意识,提高综合防御能力,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我们又从退休在家的热心义务治安工作的老党员、老干部及低保人群中选出156名,成立了10支义务治安巡逻队,并从4*0名下岗人员招聘了28名作为社区治安协管员,构建了以防促安、防治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

六是搞好综合治理工作。向居民开展普法宣传,开展法律讲座和咨询40余次,为居民发放法律知识手册5000余本。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开展矛盾纠纷、治安隐患和“大接访”活动,使居民的意见和问题在社区得到解决或反映给有关部门。今年“大接访”30余次,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全年未出现一例越级访,未发生一起。

七是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设立了医疗服务热线,对辖区居民每户发放了医疗手册和就诊优惠卡,并为200名60岁以上的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年免费体检一次。今年3月份举办了义诊,30余名医务人员给600余名居民进行了诊疗。5.12四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大力动员做好对四川灾区的各项救援活动,为灾区捐款近2万元。

此外在今年的社区建设中,涌现出十佳好儿媳、五好文明家庭、文明社区、安全小区、文明市民等130个,有力地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三、工作体会

县社区管委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民政局直接指导下,积极筹划社区工作,谋思路、定目标、促实施、抓成效。将社区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回顾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程度高是搞好社区建设的前提。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深谋远虑,根据我县城区实际,组建了社区管委会,成立了社区居委会,县领导从这个机构的成立到工作的逐步开展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协调有关单位想办法给社区解决办公用房,并配备了相应的办公设施及室外活动所需设备。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视察社区管委会工作。组织民政等部门多次调研,给予了社区工作极大的支持。

二、驻区单位大力支持是搞好社区建设的关键。比较突出的有县代销社、劳人局、邮政局、网通公司、气象局、武装部、增祺幼儿园等部门和单位为社区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如有的提供办公用房,有的提供打印机、微机等办公设施,有的提供活动场所,为社区开展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社区建设发展范文第2篇

一、现状

建设国际化社区,本质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市民和国际友人享受国际化、高品质生活,核心是坚持国际理念、国际标准,重点是完善社区功能,提升生活品质。全域国际化社区建设是深化城乡社区发展的具体实践,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表达。党工委深刻剖析在“二次创业”大格局中的定位,结合实际,提出建设“具有新时代公园城市特点产业小镇”的奋斗目标,以“产业服务型、文创旅游型、商居生态型”为重点,推动国际化精品民宿、国际化业态提升、国际化志愿者服务站三大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

(二)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产业体系逐渐系统化。产业体系主要为农业依托型,同时以“小民宿”为方向的旅游业嵌入发展,逐步成为产业发展的趋势。当前的产业体系仍然以农业为核心,以休闲、旅游、观光、采果、文创、体育等为衍生产业,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链共同推动街道发展。一方面街道具有特色水果产业优势。枇杷、樱桃、葡萄三大特色水果产业规模成熟、运行顺畅,在规模不断壮大、技术不断更新、现代科技不断融合的趋势下,水果产业良好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凸显。同时地处龙泉山森林公园范围内,生态保育功能显著,充分体现街道在全域规划中的功能分区特点,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聚。在建设樱桃基地、葡萄基地、枇杷基地、桃源村特色民宿产业示范区等产业基地过程中不断增强创新,开拓路径。另一方面街道“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潜力巨大。商业、旅游业、服务业、文创业、体育业等第三产业皆是未来逐步占据产业版图的重点发展对象。体现“一三”融合发展的产业项目已不同程度投入运行。

特色水果产业是街道产业发展成果的初步体现,20年的产业发展所积累的成果较大提升了特色水果产业在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竞争力。2019年,街道枇杷种植共计19000余亩,年产量0.8万余吨,产值1.2亿余元,规模成熟,产量稳定;樱桃种植共计1000余亩,年产量50余吨,产值30余万元,附加效益强大,极具发展潜力;葡萄种植6000余亩,年产量400余吨,产值70余万元,融合科技兴农,更具规模效益。同时基于水果成熟季观光旅游,吸引20000余人前来观光旅游、体验采果,实现经济效益120余万元。

二是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初具规模。以x村为主覆盖街道全域的枇杷产业通过二十年的发展,成熟的体系、庞大的规模,在农业管理技术不断提升的加持下实现了强大的产业效力,是农户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x村樱桃基地建设十年,通过农学院的技术支撑,丰富了产业链,提升了果品质量,较大程度增加了当地百姓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x村以及街道发展带来较大的推动力,形成产业规模效应与独特的产业特色,并提升了街道在观光采果业中的竞争力。樱桃沟产业成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乡村公路的美观度,增强了停车场的便捷度,为前来观光采果的游客带来了更加舒适的体验。同时樱桃沟基地成为x大学硕士、博士教学基地,完成了集科研、教育、产业为一体的综合试验基地建设,x村葡萄基地引领了特色水果产业的发展新方向。基地将现代农业科技运用到基地农产品种植、管理、丰富、繁育等全过程产业链中,与农业科学院密切合作,通过科研院所推陈出新的农业前沿科技,促进葡萄种类更加丰富、产品质量更加优质、采果时间不断延长,引入先进品种,丰富产业链,不断提升葡萄基地在成都市水果产业中的市场竞争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干部对国际化社区建设缺乏深入理解

国际化社区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面向基层干部,更是新上加新,基层干部缺乏对于国际化社区建设的相关理念,无所适从,仍然遵循旧思想、老办法。干部缺乏国际化社区理念,理解程度不够深入,整体把握较差,站位高度不够,对于如何建设国际化社区亦是无从入手,就事论事。

(二)特色产业根基需巩固,产业深入融合程度不够

特色水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特色特显不够充分,特色产业优势发挥不足,特色产业需提档升级。一是传承发展二十年的枇杷产业,出现产业园区“老化”现象。枇杷园区管理精细化程度低,果树老化、病虫害等问题较为普遍。二是x村樱桃产业基地已使用十年,综合经济效益较好,但目前规模较小、果期较短、品种单一,规模效益体现不够。三是葡萄产业虽然已达到一定规模,但存在品种丰富、农业设施良好、规模化种植的农户较少,全域内单体小农户较多,以种植某类品种为主,缺乏市场竞争力,销售渠道不够多元,且受气候影响大,抗风险能力不够强。

(三)国际化社区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不清晰

国际化社区建设虽然已经推动了大半年,但理念宣传不够到位,思想接收程度不够,导致国际化社区建设的规划存在一定的问题。国际化社区建设是全域全方位的工作,xx国际化社区建设核心便是特色产业的“一三”融合发展,以社区为链接形式。但表现出来却是产业是产业,社区是社区,没有一个融合发展的清晰路径。

三、对策及建议

(一)夯实产业根基,加快发挥产业集聚规模效用

自古以来,农业便在文明发展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资保障,是“二、三”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夯实农业根基,方能推动五千年文明永续。于xx而言,特色水果产业是农业中的主要产业,是整个产业体系中的关键核心。夯实产业根基,便是巩固好特色水果产业根基。要坚持科技兴农,深化与农科院、x大学的合作,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成立合作试验基地,发挥科技产品效用,淘汰低产、老化果树,丰富特色水果樱桃、葡萄、枇杷的品种,推广高产、抗病虫害品种,加快产业的连线成片工作,打造好品牌化建设工作,发挥好产业集聚形成的规模效用。

(二)推动产业深入融合,健全都市观光农旅文产业链

要充分结合自身禀赋,发挥好特色水果产业的优势,推动产业深入融合,发挥体制优势,加快步伐集中力量建设健全基于特色水果产业的现代都市观光农旅文产业链。加快建设步伐,抢占特色模式发展阵地,争先建设好一个产业链发展模式地区,做好宣传工作,快速形成人流集聚地。提档升级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配套,加快完善标识标牌、停车场、道路增花添彩等配套实施,提速推动观光采摘步道、观景平台、展销点位等硬件设施建设。

社区建设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者 农村社区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以来,我国的农村社区建设就一直在探索中发展。农村社区的建设涉及到农村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急剧变迁,大量农民走出农村,农村社会已变得越来越开放、多元,传统的农村社会管理体系已无法满足现代农村社会的管理与发展需要。因而,当前的农村社区建设除了需要党和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之外,还需要健全的农村社会管理体系保障,需要充足的社会资源包括广大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作后盾。动员大学生志愿者自愿为当前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这不但有利于促进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而且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1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和功能定位

1.1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

自1993年“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以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公益行动之风,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的主要力量,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能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入社区积极开展大量的服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好评。但是总体上说,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的主要在城市,广大农村较少,主要包括“西部计划”、“村官计划”等,从常态化和普遍推行的角度来看,这些服务农村基层的服务形式因成本较高、对专业能力、素质要求较高的原因,还未能充分整合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规模资源。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农村志愿者参与的是“弱势群体服务”,这无疑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的城镇化、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深化,农民对于如何提高生活品质等精神层面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因而当下农村社区的建设需要更多的来自社会的健康力量,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参与。

1.2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

(1)弥补社区资源不足,创建优良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社区环境。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民的经济收入、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对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农村公共事业滞后、公共服务不足,这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和城乡关系和谐的最大变量。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民间一股强大的健康力量,能够将自身的专业优势、奉献精神就近就便发挥到周边农村社区建设中,提供环境保护、医疗保健、心理咨询、网络信息咨询等多样化服务,充分弥补农村社区建设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公共服务不足的缺陷,提升了农村社会的精神文明风尚,对创建优良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社区环境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2)丰富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经验并提升其专业技能,增进了其社会化的进程。大学生在为农民服务时,他们走出狭窄的校园生活圈子,大大开阔了眼界,不但能将所学知识与技能与农村发展的实践相结合,获得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更多地了解农村社会,而且在农村社区的有效服务活动也能使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格、心理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与提高,从而更有利于促使其成为较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加快了他们社会化的进程。

(3)促进社会合作与互助,推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及公民社会的培育和成长。大学生志愿者不计报酬,在参与农村社区服务中体验并付出,激发了其社会责任感和为公众服务的意识,增强了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提升了社会道德评价。同时,大学生志愿者在为农民提供了服务的同时,也为农民呈现了服务他人、服务公益的价值理念和实践途径,从而有利于促进农民参与村民自治,进而有利于推动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沿着健康的轨道蓬勃发展。

2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途径

根据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和自身的优势,以及农村社区建设的特殊情况及现实发展需要,本文试图对大学生志愿者如何有效参与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如下几方面的基本途径:

第一,设立农村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在农村社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以及农民工集聚的城中村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资源较为稀缺,大学生志愿者可以立足社区发展的需要,建设农村社区志愿服务站,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农村社区志愿服务站的设立,能够积极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关注三农问题、关心农村公益、关注农村在社会变革中不断产生的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留守老人和儿童的管护和教育欠缺等焦点问题,充分利用高校各方面的有利资源,促进农村发展。

第二,充分结合专业优势,建立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基地。大学生志愿者应注重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将所学知识与农村的生产、建设充分结合起来。农村普遍存在耕作模式不科学,销售模式较为单一等问题,大学生能充分结合其专业知识,为农村提供包括诸如教育、心理健康、法律、农业技术、电子商务、营销策略、节能减排等多方面的服务内容,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创收,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高校可以结合学科特色和人才资源优势,与农村社区合作,将农村社区发展成为高校专业实践的重要基地,从而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志愿者探求专业知识的兴趣,推进其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同时,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农村社区的科技含量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第三,发挥高校文化的辐射功能,推动高校与社区文化共建。农村的文化建设普遍存在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匮乏,文化消费整体偏低的情况,农民对于精神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大学生志愿者能充分带动发挥先进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与农村社区管理部门以及辖区内的单位联合开展文艺汇演、知识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推动校园文化与农村社区文化的融合,传播农村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时代的新型文化,充实农村文化的内容,创新其形式,赋予时代性、教育性。这样既可以丰富学校学生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其精神生活的层次,同时促进了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3 促进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经过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合作,我国大学生志愿者已经深入社区民众的日常生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参与社区服务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不利于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精神。因此,探索如何整合大学生志愿组织的服务资源,完善社会志愿服务的有效机制,从而推动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显得极为必要。

3.1 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培育和扶持社会志愿组织

要发扬大学生志愿精神,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政府必须对社区志愿组织给予必要的支持。首先要减少对志愿组织直接的行政干预与控制,努力营造其健康良好运行的外部环境。其次要积极引导志愿组织参与社区事务治理,帮助树立志愿组织的公信力,完善监督和考核体系。再次加大对志愿组织的资金支持。此外,政府和社会应该对志愿服务给予道义和关系上的支持,形成政府、社会、高校良性互动的协调机制,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农村社区建设搭建一个运行通畅的平台,为其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3.2 完善法律与政策的制定,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提供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

推进志愿服务在法律与政策方面的完善,有利于界定清楚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有利于保障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结合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农村社区建设的相关条例,对于志愿服务事业的地位与作用、志愿者的来源与职责、服务对象的构成与领域、物资保障等方面应做出明确的法律界定,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从自发状态上升为自觉状态,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促进志愿服务活动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化发展,从而推动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事业更加深入发展。

3.3 健全培训制度,充分挖掘农村志愿服务群体资源

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素质决定着志愿服务的经济社会效益,他们对志愿精神的正确认识、对社区工作环境的充分熟悉以及服务技能的掌握程度等因素,决定着志愿者能否有效参与志愿服务,因此,高校各团组织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时期、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以便让大学生逐渐更新思想认识,将理论知识与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情况有效结合起来。

3.4 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志愿者服务是一种无偿无私的奉献,但这并不代表志愿者不需要任何回报。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必须探索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设置丰富多样的荣誉奖项,纵观国内外的志愿服务经验与发展来看,社会给予志愿者的精神激励能够使志愿者感受到奉献社会的满足感,获得参与融入社会的学习机会,以及一种被人需要的自我实现的价值感。因此,不断完善激励机制,适当地表彰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将不断地激励大学生志愿者乃至社会其他志愿力量无私参与农村社区服务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孙元.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制度化的建议[J].青年探索,2008(1).

[2] 贺红霞.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

[3] 马冀.农村社区建设和大学生志愿服务互动关系研究[J].兰州学刊,2010(1).

社区建设发展范文第4篇

一、抓组织,夯实社区团建工作基础

搞好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工作中的作用,既是社区团建的重要内容,更是全面推进社区团建的重要组织保障。一是积极争取党委对团建工作的领导和支持。街道团工委紧紧依靠街道党工委的领导,在街道党工委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工作进程中,及时向街道党工委写出了改进社区团建工作的报告,争取街道党工委的支持。街道党工委在接到团工委的报告后高度重视,把加强团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给予了全面指导、帮助和支持。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将社区团建工作纳入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与社区党建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在工作中我们建立健全了社区街道两级组织网络,形成以街道团工委为核心、社区团组织为基础、各种青少年社团为纽带的组织体系。首先,街道党工委将团建工作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在党员的发展规划上,给予了团工委发展青年党员的推荐权和优先提名权;在社区班子建设上,优先吸收社区团支部书记进入社区“两委”,使一批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正、业务能力强的优秀青年走上了领导岗位,扩大了社区团组织的影响和作用。其次整合社区团建工作资源。按照分类调整、灵活设置、集中建团,不断扩大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覆盖。对经济发达、团员人数超过30人的老社区,及时由团支部改建为团总支;对新建社区积极调查,将在居民小区居住的个体户、下岗职工团员的组织关系转到街道。三是选好配强团干部。我街道采取了从街道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原村居干部留任、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办法,为社区配齐配强了团支部书记。对团干部年龄、文化结构等进行了严格规定。采用了两委成员、团支部书记、青年星火带头人“三位一体”的做法,将热心团的工作、有知识、有能力的优秀青年选拔到团的工作岗位上。到目前我处21个社区中,团支部书记进两委班子的19人,比例达到80%。团支部成员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为35人,比例达到75%。通过不断加强团组织建设,使社区建团率由原来的80%增长到100%,社区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为社区团建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建制度,形成良好的社区团建工作机制

为推动青年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在全街道深入开展,街道团工委在认真调查研究和搞好社区团建试点工作基础上,着力从三个方面加强了团建工作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强有力的城市社区团建工作领导协调机制。我们首先成立了集青工委、少工委等工作组织、活动阵地功能于一体的金雀山街道社区青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加强社区团建的工作规划》,明确了新形势下社区团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提出了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活动方法和要求。为理顺街道团的工作运行机制,我们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原街道团委的基础上,吸收驻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团组织参加,建立街道团工委,从而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团组织体系,有利于社区团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创新社区团组织运行机制。在团组织干部选拔机制方面,本着扩大团内民主的要求,实行按期对社区团组织进行集中换届。对社区团支部书记采取不指定侯选人,团员自愿竞选,公开竞争的办法选举产生。同时,认真落实《团章》有关规定,保障团员对团的工作和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积极探索有利于社区团组织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方式,完善以团组织为核心、以青年文明社区等为延伸的青年工作体系。三是创新团员管理工作方式。针对城市社区青年团员工作学习单位与居住社区单位不一致的特殊情况,实行多重组织覆盖,允许团员的组织关系和团的活动适当分离,允许团员同时编入多个社区团组织,大力推行团月活动制度、重温入团誓词制度和规划团的活动制度,使团员青年可以参与不同单位的团组织的生活,增强了社区团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四是加强了目标考核机制,街道团工委将青年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建立健全了社区目标考核体系,严格创建标准,注重创建过程,狠抓创建质量。

三、搞活动,积极参与和推进社区建设工作

城市社区建设从本质上讲,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化系统工程。在社区建设中,我们着眼于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以社区活动为有效载体,使社区团建在稳步推进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一是突出搞好青少年教育活动。各社区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社区团校等阵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科普知识等。倡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倡导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了青少年图书室,定期向社区青少年开放。依托大企业集团成立了青少年文学、书画、摄影等协会,在华泰集团公司我们成立了青少年书画、摄影协会,并定期开办展览会。二是突出搞好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街道团工委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大力开展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建立健全了社区志愿者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目前,金雀山街道团工委注册青年志愿者已达800余名,成立了红领巾志愿者、中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民兵志愿者、夕阳红志愿者等6支队伍。其中有100余名志愿者与辖区的特困户、军烈属、孤寡老人签订了“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协议。在21个社区组建了民兵志愿者小分队,分别为6所小学进行白天和夜间义务治安巡逻。组织街道青年志愿们,利用节假日为辖区的100多户居民进行了油烟机免费清理。自城市社区建设以来,街道团工委组织志愿者们积极开展免费义诊、建立健康档案、家电维修、接送煤气、义务清扫等400余次。三是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了“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活动,以“大家唱、大家演、大家练、大家写”为主要形式,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在每年的“五四”前夕,组织全街道团员青年举办联欢活动和各种形式运动会。在2001年建团80周年之际,在青少年宫举办了300余人参加的社区青少年联谊会;在中学举办了200人参加的“金雀腾飞”趣味运动会。在每年的“六一”期间,在街道中心中学和小学举办读书读报演讲比赛。每年的国庆节举办大型的庆国庆联欢会和“华泰杯”书画摄影展。通过各种形式活动,丰富了社区青少年的文化生活,营造了健康文明的社区文化氛围,受到社区居民和青少年的普遍欢迎。四是积极参与平安社区建设。团工委结合青年自身优势,积极成立了以青年团员为主体的社区青年站岗巡逻队,为社区进行白天、夜间义务站岗巡逻,进一步促进了平安社区的创建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社区建设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安全社区现状问题对策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 communities, as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is an effective carrier to strengthen, as inju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an effective way,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after more than 10 years of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This text is from the our country saf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main body, object and standard proceed with, brief overview of China's construction of safe communit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 analysis present stage existence main question and reason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 communities, how to keep healthy development trend.

Key words: safe community, status, problem,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S97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这其中,安全社区建设的作用开始逐步显现。2011年,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随机抽取了178个已命名的全国安全社区,对他们近两年的各类事故与伤害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与2008年相比,生产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和社会治安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9%、40%、45%和38%;受伤人数分别下降34%、21%、47%和30%。其中,68%的街道、乡镇连续3年没有发生生产死亡事故;29%的街道、乡镇连续3年没有发生交通死亡事故;85%的街道、乡镇连续3年没有发生火灾死亡事故;73%的街道、乡镇连续3年没有发生社会治安死亡事故[ 张宝明在2011年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通过2年多的安全社区建设,辖区生产安全事故、家居伤害、老年人伤害、体育运动伤害、残疾人伤害也分别下降12%、21%、50%、68%和84%。实践证明,安全社区建设已经成为减少各类事故与伤害,保障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促进安全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1.安全社区建设发展现状

1.1安全社区建设单位

2002年3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上海举办“建设安全社区”研讨会,正式引入并推广“安全社区”理念。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的大力推进下,我国安全社区建设经历了长足发展(图1)。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在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备案的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单位累计达到1394个,涉及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山东、辽宁、河北、山西、江苏、广东、浙江、四川、云南、宁夏、陕西、湖南、甘肃、河南、福建等19个省区,占省级行政区的59.4%,覆盖人口约1.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6%;全国已有289个创建单位被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46个创建单位成为国际安全社区网络成员。

图12007-2011年全国安全社区建设每年递增趋势

图2 全国安全社区覆盖率

1.2安全社区建设主导部门和支持机构

2003年,为促进国内安全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委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COSHA),负责在国内推广世界卫生组织的安全社区理念,并为积极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创建单位提供咨询、培训、指导等技术支持工作。随着我国安全社区建设发展对于技术支持需求的逐步增加,截止2011年底,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依据《全国安全社区地区支持中心管理办法(暂行)》的相关要求,又相继在全国建立了6个地区支持中心(表1)。地区支持中心受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委托,推进当地安全社区发展。各地各级安全监管部门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要以北京为主),也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的督促、指导下,稳步推进当地安全社区建设。

表1全国安全社区地区支持中心

1.3安全社区建设标准及指标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 9001—2006)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关于印发的《全国安全社区现场评定指标》(中安健协文字〔2010〕12号),是我国现阶段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规范性指导文件。《评定指标》是在《基本要求》基础上,对其的诠释和细化。该指标自2007年首次印发以来,历经3次修订,最终形成目前现行的12项一级指标,50项二级指标。它不仅是各创建单位开展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参照依据,也是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进行现场评定的基本准则。

2.现阶段的主要问题

我国安全社区建设经过10余年的持续发展,已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共建氛围。由于全国范围的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发展迅速,原有工作机制以及相关配套措施与安全社区建设发展不相适宜的矛盾逐步凸显。

2.1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职能职责缺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