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文明经济建设

生态文明经济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文明经济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文明经济建设

生态文明经济建设范文第1篇

关健词:生态林区建设 可持续 绿色产业 林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011-02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来的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其中的重要一环,生态文明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和祖国的未来。同志在正定县就提出了建立合理的平衡发展的经济结构,强调发展多种经营是改变经济结构单一,使农民尽快富起来,实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他主持下制定的《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明确了林木权属,坚持谁种谁有,合造共有,维护林权不受侵犯,林果承包合同坚持15年以上不变等项措施,大大地促进了正定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志在正定的论述对于带岭林业实验局的发展具有同样的指导意义,如何发挥带岭林业实验局的生态优势,遏制日益减少的木材资源,寻找替代产业,使其走上林业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正确轨道,这是关系到带岭林业实验局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的大事。因此,摸清家底,充分掌握带岭林业实验局的现有情况,制定出符合带岭区生态经济环境特点的发展战略,是我们目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伊春市带岭林业实验局(以下简称带岭局)基本情况

伊春市带岭林区位于小兴安岭南麓,哈佳铁路中段,地理坐标为东经128º;37'46"129º;17'50",北纬46º;50' 8"-47º;21'32",年均气温0°C左右,年极端最低温-43.9°C,夏季最高温38°C,年降水量676mm,无霜期120天,为北温带湿润气候区。林业总经营面积96742公顷,有林地面积90879公顷,森林覆被率高达94.3%,主要树种有红松、云杉、冷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水曲柳、椴木、榆木、黄菠萝等等。目前年采伐量10.5万立方米。辖区内有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国最大的稀有树种红松种群就在其中;另有碧水省级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黑熊、马鹿、猞猁、水獭、飞龙、鸳鸯等240余种。尤其以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地最具代表性,它标志带岭有最好的适合野生动物、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中华秋沙鸭已被国际保护组织列为濒危物种,几年来,带岭省级秋沙鸭保护区开展的人工繁殖计划已经获得成功,为秋沙鸭物种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野生草药400余种,果类及山野菜30余种,这些野生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每立方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50000个每立方厘米,是北京、上海的1000倍。良好的生态环境,曾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伊春市带岭区于1937年开发,1946年建局,1952年定为原林业部直属实验局,1964年下放地方,政企合一至今。现既是国家大型二级企业、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的直属实验局;也是伊春市人民政府的一个县级行政区,辖一个街道办事处,9个经营林场,8个行政村,总人口37500人。结止目前,带岭局已向国家累计提供木商品材1000多万立方米。平均每公顷林业用地为国家生产商品材100立方米,为支援国家建设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经过多年的开发,带岭林业局可以开采的活立木蓄积不断减少,成过熟林蓄积减少了60%。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显著的混交林、成熟林蓄积量明显减小,森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由开发初期的130立方米下降到70立方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不断深入,以及黑龙江省经济建设工程的实施,为带岭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要保护好带岭局仍具有的地理生态环境,抓住机遇,寻找带岭局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走出一条适合带岭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之路。

二、创造发展环境

1.根据带岭的实际情况,要以生态建设的观念指导全局,寻找有利于带岭局发展的突破口,从舆论入手,打破传统的思维格局,更新观念,调整思路,两个文明一起抓,在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又要注重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体现政治、经济、文化内容,又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因地制宜以“发展低碳产业、建设生态城市”为发展目标,实施森林生态恢复保育、再造秀美山川。

生态文明经济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而经济的发展则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转变,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节约资源、友好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预示着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相互适应,对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之义,宣示着我国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到来,必须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当前的主要任务,提高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推动新能源的开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两方面的概述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处在对问题的初步论证的阶段,尚且没有系统化的体系形成,一些要素理论比如经济增长的方式、生活及生产的方式等等,仅局限于对单项内容的阐释,而经济发展方式应该从发展的意义做出整体的研究。生态文明是人们从现代工业文明中产生的文化反思,进而向诸如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等各个生活层面展开。建设生态文明,不论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或是从环境保护的价值层面,都对人类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现今更多的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问题阐释,对于深层挖掘其实践可操作性显得匮乏。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方向和目标的明确指引,生态文明建设不应只局限于理论、观念或原则上,而应切实的落实到具体实践当中,使其能够引领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人类社会文明不断的进步,生态文明的转向是必然的趋势,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与生态文明的理论联系起来,以作出相应的变革,从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提高,为未来的文明与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二、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思想的意义

面对单项理论研究所产生的不足,将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理论意义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及时转变思维,将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指引,这种相互的内在联系不仅能够使生态文明的理论范畴得以丰富与深化,而且为我国的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实践意义理论的研究对实践的过程具有重大意义。将经济发展方式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整体进行深入研究,产生了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新理念。一方面,有助于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指导,将生态化的文明建设思想贯穿于经济发展方式实践中,使经济发展方式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道路上;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原则表现到具体的实践中,作为一种手段、方式去推进,使其具有清晰的立足点和有效的可操作性,展示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对人类追求新的发展和进步道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实质上是相互统一的,但目前在一定的程度上,经济发展会对生态文明建设造成冲击,使得两者之间发生冲突,从表面上看,似乎处于对立面,这使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人口膨胀问题目前,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但人口膨胀问题突出,造成公民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或者就业呈现高峰等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严重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经济发展,致使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向实践落实的效率太低,使得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够协调促进、和谐发展。

(二)缺乏意识和认识我国是世界人口比重大国,平均人口对资源的拥有量小且利用率较低,从主观上来说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客观上缺乏对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的认识,从而未能在全社会树立文明发展的观念,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不高,不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的形成。

(三)技术经验短板,制度不完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技术,对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缺乏关键性的支撑技术,对开发相关的专业技术也缺少经验,造成技术上的短板。另外,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构建配套完整的标准法规及政策体系,对企业及社会采取的不同机制尚无明确的区分。

(四)盲目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虽然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依靠经济的发展,但若缺少自然环境这一条件,所有的发展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情形下,人们盲目的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却忘记了没有自然资源就没有人类的家园,经济也将无从发展,忽视生态发展的价值,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降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方式中的能动性,长此以往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例如,人类以文明的方式存在于自然,而文明的形态不断更替,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的文明,人类不断地改变自然,大量破坏森林,没有干净的水,就不会有鱼类,也不会有渔业的发展;酸雨、沙漠化、温室效应等生态危机都是人类为了单纯的工业文明的发展而造成的,这就是一味只追求经济价值的后果。

四、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应该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供给,单纯的紧抓一方面,将会造成社会的失衡,远离真正的发展目标,因此,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协调促进的。

(一)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要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充分的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摒弃传统的意识和认识,转变执政理念,在建设重大发展项目、发展城镇化、提高生产力的过程中都要首先考虑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坚持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树立发展是政绩,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是政绩的思维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的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

(二)坚持科学发展规律党的十报告指出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其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而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的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就是对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我们应时刻牢牢把握这一主题,紧抓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主线,把握生态文明发展的规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转变,大力推进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着力于将我国建设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文明的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三)倡导资源节约,合理开发新能源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内在要求是要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必须杜绝一切资源浪费的行为方式,包括体制性、决策性、观念性、管理性、标准性以及习惯性的浪费,完善体制设置的缺陷,弥补决策造成的失误,改进管理方法,正确树立价值观念,合理制定产品标准,养成良好的节约型生活习惯,倡导环境友好,坚决抵制对环境的污染或破坏,促进人与自然环境间的良好互动和生态和谐。常规能源不可再生,蕴含量有一定的限制,开采利用过程都会造成污染,破坏环境。我们要根据能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储存比,注重节约能源,遵循可再生、可持续、清洁多元的原则开发新型可替代的能源,立足国情、顺应大势推动建设生态文明。

(四)自主创新,产业优化要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创新型技术体系,即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支持自主创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的聚集,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走新型的工业化文明道路,发展现代化高新科技产业,对落后的生产力要及时更新淘汰,促使工业与信息时代相得益彰,推动产业结构快速优化升级,将主要依靠的第二产业带动转变为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的方式,改变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人才素质培养为依靠的经济发展方式,将出口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改变。

生态文明经济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西部;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可见,坚定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被提到了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的重要高度。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西部地区在我国的版图上跨度很大,自然条件有很大差异,由于历史的和经济上的原因,西部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建设直接关系着我国西部乃至全国农业生态文明的整体建设步伐。

二、西部地区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制约因素

(一)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较严重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对森林资源进行了长达40多年大面积的掠夺性采伐,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森林遭到破坏后,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会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西部地区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沿袭着开荒种地的原始农耕模式,牛羊的生产绝大部分还停留在放牧式饲养上,加之个别地方由于急于发展,过度开采,超载放牧牲畜,造成森林、矮杆植物和草山的破坏甚至毁坏。据统计,西部地区以川滇地区天然林区森林资源破坏最为严重,森林单位蓄积量年均递减2.5%以上;其次是新疆天山地区和四川盆地周边山区。由于森林覆盖率过低,加之历史上毁林滥垦、陡坡开荒,使山区失去涵养水源和调节水源的功能,加剧了水土流失。西北地区占西部总面积57%,而水资源量只占18%,水能资源只占24.4%。干旱缺水日趋严重,据统计,90年代初以来,西部地区农田每年受旱面积达86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3,比80年代增加1/3,呈加剧趋势。

(二)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气候的原因,农业生态环境较差,加之耕地条件差,化肥的使用量大,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江河和塘库水体的污染及部分地区水源的水质恶化;同时不合理的施肥还造成土壤表层板结、土壤酸化等严重问题。目前农村点污染与面源污染并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日益突出。

(三)农业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较突出

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同时我们也使用了世界化肥总消费量的31%,全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农药残留超标使农产品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同样,西部近年来,农药施用量也呈增长趋势,一些农药甚至能在土壤中长期残留,这些农药的残留物还可以通过水的传递,将污染扩散到很远的地方,造成农产品严重污染。这些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直接危害国民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所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三、以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基本对策

(一)大力宣传、强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西部各地、各部门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如举办专题讲座、印发宣传品、经验交流会和采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手段进行全方位教育宣传,只有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农业循环对于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科学道理和经济、社会效益,才能转变单纯追求GDP的观念,提高西部地区各级干群增强农业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让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广大农民群众之中,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等活动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有利于西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按照农业循环经济“3R”原则,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按照“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农业循环经济“3R”原则,西部地区尽量减少进入农业生产的物质量,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减少土壤、水体和农产品中的有害残留;提高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等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如推行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从深度和广度开发农业资源再利用价值,实现土地、土壤、森林、草地、水体以及动植物等资源的良性再循环。同时在农业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和消费等环节,应特别重视循环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提升农业资源循环利用规模,逐步建立起西部农业资源全面的高效再循环利用体系。

(三)科学规划,探寻适宜西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

西部各地区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明显,农业类型多样,不同区域有不同农业生产类型,为此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不可搞“一刀切”,应根据西部地区实际状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既要考虑整体布局,也要考虑本地特点,探寻农业循环经济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如可以在具有区域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条件的区域,以农村特色农业型发展模式为主,建立高效独有的农业生态系统;在平原经济区域可以以农业生态产业园模式和农村庭院模式为主,即在农业生态产业园内通过对一定地域空间内不同农业企业间,以及其他企业、居民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与输出进行优化,从而在该地域内对物质与能量进行综合平衡,利用农村庭院这一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条件,独立地形成一个无废弃物的循环式结构。

(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确保西部农业生态环境及食品安全

科技创新是确保西部农业生态环境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撑,因此必须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开发和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农林牧品种遗传改良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绿色耕种技术、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清洁能源利用技术以及大力发展建造水源涵养林、护坡林、护堤林、防风林等防止水土流失技术等。同时必须正视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容量,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实施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工程和净土、净水、净气的“三净田”工程;加大江河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的科学性、持续性,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并同时做好农民的后续保障工作;创新手段,提高检测技术技术水平,进一步制止工业污染对农业环境的损害,加大农业污染的治理力度;进一步明确农产品准入标准,完善农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系统,确保西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完善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及法律保障制度

西部地区应加快完善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价格、财税、金融等与建设西部农业文明不相符的体制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法律保障制度,立法机构要组织专门人员,根据不同制度的性质和种类,加快步伐对已有的制度进行完善,对还没有的制度加快制定,同时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严肃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和生态破坏现象,确实保障西部地区以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的有效实施,并取得积极成效。

作者:方杰 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十八届五中全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吴季松.循环经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3]任正晓.农业循环经济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4]张梓太,张乾红.论中国农业发展机制的生态化-兼论农业与生态环境关系原理[C].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

[5]胡美伦.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4(16)

[6]周立,潘素梅.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农业发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7]方杰.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8]方杰,曹邦英,涂文明,刘应洪.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四川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路经研究.发展研究,2010(12)

生态文明经济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生态文明 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0-052.2 【文献标识码】A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要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过程。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依托创新型人才打破传统,开拓创新,传承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这要求高校根据地区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来承担社会赋予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使命。

创新型人才对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科学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技术支持。一是转变科学价值观念需要创新型人才。传统的价值观念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统治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要从根本上转变这一观念,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提高认识、改变实践的价值要求,以发展、综合利益的眼光来评价使用科学技术。二是生态技术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工业文明社会中,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成了破坏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的工具。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科学技术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服务,用生态文明的“保护技术”代替工业文明的“破坏技术”。只有创新型人才才能将技术真正彻底的改造。三是生态文明社会文化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要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生态价值观念确立和生态技术使用的前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观念,形成社会与人、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才算开始起步。所以,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生态文化,使生态文化转变为生产力。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发展的社会期望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文化支持。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着社会文明的高度。要建立生态文明社会,就要先培养生态文明人。创新型人才用社会的整体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特别是规范自己对于大自然开发的经济行为,并不断影响社会文化环境,形成环境保护良性氛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经济、社会、人口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要求,需要人类树立全新的现代文明观念。只有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自身意识,逐渐养成日常习惯的人,才会主动去树立、传播这一观念,才会产生生态文明的自觉行为。

中原经济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的观念引领。环境污染和地球破坏的日渐加紧,使我们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转变,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要调整思维方式,用生存环境伦理代替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走出传统意识的禁锢,重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新思维。生态文明是人类重新思考未来,建立新的价值观、科学观、环境观、资源观的开始,创新型人才才会树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观念,获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培养生存环境伦理观,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深层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环境问题。在个人的素质中,文明素质是重要内容,培养个人与自然共存,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既是国家、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未来的需要。人类只有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及其生命,才能明白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创新型人才培养在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使命。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平台,是实现河南迅速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需要改变产业结构,而且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也要提出新要求,创新型人才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要使中原经济区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各项发展中,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生态文明建设也只有深入到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中,才真正落地生根,从机制价值理念走向社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主要依靠人才,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曾指出,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人才培养注重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迫切需要。

中原经济区居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第一,居民主观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自身生态文明意识评价较高。大多数城市居民很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评价良好,对周边生态环境很满意。认为周边的生态环境良好,对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量、固体废弃物处理表示满意。城市居民生态环保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受学历水平、收入水平的影响,人们的环保意识表现参差不齐,但多数人向往提高个人环保意识,愿意做生态文明志愿者,希望能为环保做点事。大多数城市居民对污染环境的人或事表示反对,也能做出相应的举措制止。而且90%的被调查者很注重环境保护,主观上不愿意破坏环境。

第二,居民生态文明知识匮乏,缺乏有效的了解学习的渠道。多数人对于生态文明认识模糊,没有清晰牢固的生态文明知识,将生态文明等同于治理大气和水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技术行为,忽略居民生活质量、生存状态,人与自然和谐等重要内容。与城市居民生活关系紧密的相关生态文明知识也是相对匮乏的。人们对于自身生态文明知识的评价,54.9%的人认为很清楚生态文明知识,也有45%的人认为自己缺乏生态文明知识,并不了解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对个人生态文明知识的评价往往高于自身的实际掌握水平,反映出人们主观上有意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生态文明知识。根据对受访者的深入调查,我们发现,多数调查者在自我评价时有评价过高的现象,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已经很关注生态文明,了解了生态文明的知识,但和个人实际对生态文明的知晓度不符,可以看出,多数城市居民很希望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但由于缺乏周围环境的影响和自身文化经济水平的限制,没有合适的渠道去掌握这些知识。

第三,居民生态文明行为易受经济利益影响。城市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度反映了一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人们的生态文明行为,根据涉及利益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一类是涉及个人利益的,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公共利益。第二类是不涉及个人利益,力所能及的事情,居民会倾向于保护环境。第三类是缺乏相关知识和引导,不知如何保护环境。

第四,居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观念淡薄,缺乏对自我的道德约束。很多居民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推给政府,缺乏自身的社会角色观念认同,意识不到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承担的责任。68.5%的被调查者会关注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28.5%的调查者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政府要考虑和关注的,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深入了解发现,这部分人群多数收入水平不高,他们忙于维持日常生活,没有闲暇的时间或精力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对生态文明知识的获得多是通过网络电视了解到一些粗浅认识,缺乏深入了解,了解的也只是片段的知识。通过深入访谈也发现,人们很渴望政府、社会多做生态文明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环境保护问题,提高大多数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和整体素质。城市居民普遍关注环保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有自己的看法。希望多接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但生态责任意识不强,把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不是个人所能控制的。普遍缺乏生态文明基础知识,对节能环保、垃圾处理等基本问题都是从电视、报纸中获得,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特点

中原经济区发展纲要明确提出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标志,而创新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动力。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加强生态建设、防止污染、节约利用资源、保障矿产资源,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中原经济区居民关于生态文明的认识不深、生态责任意识不强,生态行为“知行”脱离等现状,要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就需要培养引领社会风尚的创新型人才,带动生态文明建设者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一般创新人才的特点,还要具备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特点。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要具备创造性。创新不是凭空发生的,要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人才必须掌握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知识,了解地理环境、水土保持等中原经济区现状,具备环境治理、生态建设、防灾减灾、节约利用资源等能力。在前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意识、创造知识才是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才能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建设关注的都是工作多、收入少、收效慢的低产出事业,主要建立一种对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要在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学会负责、乐于负责、善于负责。当今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也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品质。有高度责任感的人面对新的问题会主动寻求各种途径去解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每个地区、每个环境、每个时间面临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用老思路、旧办法难以解决新难题,创新型人才应该善于学习,善于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既要标新立异又要懂得合作。创新型人才只有敢标新立异,不人云亦云,才能在环境污染、大气治理中出新思路、有新举措。这也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只有常常敢于标新立异,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也才能激发自己探索求知,才能发现新问题,做出新成绩,孕育出真正的创造性。但创新型人才一定不能是清高孤傲、难以相处的。因为环境治理、资源利用等生态问题都不是某一个人就能解决的,它往往牵涉部门多,涉及领域多,操作起来需要配合的人员也多,任何一个环节大家不配合,都难以有效果。所以,复杂的生态问题需要不同的知识,需要多方的合作,才能完成。另外,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城市居民生态文明状况也代表着中原经济区现有人才普遍的生态文明状况。要实现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就需要重视这一现状,弥补这一不足。要普遍提高居民的生态文明水平,不仅需要全社会重视,政府有力的宣传和普及教育,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力量的注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主要在学校教育,当然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始终。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给科技创新以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建立有利于师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二是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形成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性思维习惯,培养创新性人格。更新教学内容,将国际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开设绿色植物养殖、生态教育、创新教育的公选课,通过教师的传授使学生掌握基础生态知识,了解前沿生态文明发展装状况。三是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形成自主学习方式,培养较高的成就动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塑造个人创新素质。四是通过各类宣传渠道,广泛宣传,营造人人要创造的氛围。

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通过设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分要求等,使教师、学生共同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励师生积极参与到创新能力培养中。二是构建创新能力评价和激励机制。对参与各类创新竞赛获得奖项的师生进行表彰,给予相应的奖励。设立创新能力培养专项资金,成立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建立实践培训基地,建立培训机制。

建立课外创新能力活动广阔平台。一是搭建项目资助平台,构建系列化、项目化、多层次的课内实践教学体系,设立项目基金,鼓励学生申报项目,安排指导老师,给予相应奖励。二是利用科技竞赛平台,借助各类技能竞赛,鼓励学生参与技能竞赛。通过导师带学生科研指导,形成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践+低碳环保理念传播的课外实践教学体系。三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师生提供多样的实践机会,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根据专业特点,设立专业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依托科学研究,推进成果转化。一是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实践中加入项目开发,与研究院、公司深度合作,通过合作项目,互惠互利,达到既锻炼培养人才,又了解市场掌握科技前沿的目的,培养与市场无缝对接的创新人才。二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以学术创新为导向的资助体系,为创新型人才破土而出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破解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加快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科技示范和技术培训,把最新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及时应用到生态环境建设中。四是科研反哺教学,为生态建设输送人才。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开设学术前沿选修课。五是依托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大力普及和发展湿地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知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

生态文明经济建设范文第5篇

贵州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同志就亲自倡导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毕节试验区,对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率先探索,走在西部地区前列。随后全省各地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区域发展战略来推进,形成了多个试验区同时试验、各具特色、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日前,贵州省获批建设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这是国家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加强。近年来,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呈现“高、快、实”的特点,多措并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生态文明建设探新路、作示范,持续释放“生态红利”,促进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和谐,百姓富和生态美的共生。

一、主要做法、经验

(一)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

1.完善法律法规,依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

2013年,贵阳市出台了全国首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近年来,贵州省制订了《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贵州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贵州省清洁生产推进条例》、《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和举措,从法律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依法推进。

2.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查处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目前,贵州已在省级层面率先成立公、检、法、司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专门机构,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职能集约、功能完善、衔接紧密、运转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体系。如:贵阳市开全国先河成立了中级人民法院环境审判庭;贵州省率先在全国建立环保法庭和审判庭;贵州省高院在全省范围内实行生态环保案件集中管理模式,也属全国首创;贵州检察机关从机制上创新,在省市两级设立了生态环境检察机构,率先在全国开辟了生态司法的“绿色通道”。另外,大数据助力生态环境执法,为其提供了技术层面的保障。

3.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良好的区域发展统筹体制

2009年以来,贵州省着力实施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先后在清水江、红枫湖、赤水河、乌江等流域实施了生态补偿。截止到2015年底,补偿资金达到2.5亿元,有效调动了地方政府履行环境监管职责的积极性。六盘水市大力实施“绿色贵州”建设六盘水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水城河综合治理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乡镇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重点流域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4.深化改革,创新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考核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干部是关键。贵州省着力给领导干部戴上“紧箍咒”,装上“加速器”,2015年,贵州省取消对部分贫困县的GDP考核,但增加了石漠化面积减少程度和森林覆盖率等“生态考核”指标权重。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行政问责22人。在流域推行环境保护“河长制”,将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政绩考核重要内容。这些都是贵州省大胆探索实践,针对薄弱环节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重大创新。

(二)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崛起。贵州省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风电、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积极支持贵安新区信息产业园加快发展。贵安新区成功引进中国第一家以展示、推广绿色技术的“中国贵安・生态文明创新园”,作为贵安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最新科技及成果的展示平台和科研平台,集中展示整个园区30余项绿色创新技术。此外,贵州省还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创建了20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点,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70万千瓦。“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累计淘汰落后产能3080万吨,提前2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450万吨目标任务。

二是山区生态农业稳步发展。生态资源化,产业特色化,农旅一体化,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并成为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劲动能。贵州省严格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特色”的发展要求,在全省范围内推行草田轮作、立体种养、生态果园建设、生态养殖、有机农产品生产、观光休闲农业等生态农业模式及其配套技术。贵州省启动和加速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六盘水市盘县哒啦仙谷生态农业示范园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不仅与农业观光休闲体验旅游联动发展,还充分挖掘民族民间传统农产品加工工艺,并用现代技术加以创新,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高端精细农产品。

三是大健康新医药产业逐渐兴起。贵州省将大健康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增长极进行打造。2015年,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项目开工380个,完成投资430.19亿元,基本建成项目59个,苗药产值突破300亿元,苗药成为全国销售额最大的民族药。有21个县开展了温泉养生,产业链进一步延长、产业幅进一步拓宽,大健康产业增加值以20%的速度持续增长。

四是全域生态旅游蓬勃发展。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7%。进入“十三五”,旅游业迎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期,仅今年上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就达2.5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41.35亿元,均创历史新高。贵州省一方面坚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如凯里市生态建设效果显著,苗寨古建筑、苗寨文化保护完整,相辅相成的生态旅游景区给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六盘水盘县娘娘山生态旅游示范园也同样坚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并重,相互促进;另一方面注重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多彩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如贵安新区积极借鉴瑞士、德国等生态文明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打造以屯堡为代表等历史文化和民俗民间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

(三)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贵州省大力实施生态博物馆和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项目。在自然生态环境整体保护较好、具有民族传统文化典型特征和代表性的民族村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博物馆和村寨博物馆。在生态文化遗产丰富、保持较完整的区域,建设一批生态文化保护区,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另外,贵州省提倡生态文明教育从孩子抓起,全面推进大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知识教育活动。预计到2020年,全省省级中小学“绿色学校”达500所左右,绿色大学达20家左右。

(四)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与合作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论坛。主要通过高规格论坛一方面对外宣传贵州,另一方面向世界宣传贵州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贵州省充分发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而独特的作用,积极加强与生态文明相关国际组织和机构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和务实合作。并借鉴引进瑞士等欧美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及技术,建立与泛珠三角、成渝、长三角等经济区的广泛联系,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碳排放权交易等领域开展合作,提升合作层次与效益,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二、对我区的借鉴及启示

我区拥有辽阔的土地空间、纯净的自然环境、广袤的森林草原、丰富多样的生物,在绿色资源占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同时我区又是绿色发展矛盾大区,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与能源重化工产业体系和欠发达的基本区情之间存在着难以回避的矛盾冲突。贵州省探索出的资源能源富集、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区位重要、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模式,对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强的借鉴作用。结合我区实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快推动我区生态文明建设。

(一)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制度缺失尤其是法律不完善是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作为全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省区之一,建议内蒙古要继续加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引擎的全区生态文明制度改革。通过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给官员念“紧箍咒”,促使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富区、绿色惠民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健全政绩考核制度方面,建议取消生态脆弱地区的GDP考核,相应增加现代高效农业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指标和权重;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方面,尽快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加快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拓宽生态补偿渠道,将受益企业更多纳入补偿主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应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土地、水利、森林、矿产、审计、统计、环保等部门协同推进,形成改革合力。

(二)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内在属性。我区作为生态屏障和资源富集地区,更需要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对绿色化发展的引导。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草原、森林为主体,重点建设沙地防治区、沙漠防治区、草原保护与治理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区,建设大兴安岭、阴山和贺兰山生态防护屏障,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等禁止开发区域保护,实施重大生态治理和保护工程,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三)坚持绿色增长,推动生态产业转型升级

一要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生物制药、蒙中医药及特色生物保健品为重点的生物产业,以绿色大数据中心为平台的电子信息产业,以体现生态治理、精准扶贫等社会效益为地方特色的新能源产业,以清洁能源产品、高端化工产品生产装备为主要依托的特色装备制造业,以服务当地产业为基础、以服务全行业为目标的节能环保产业。

二要促进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业提质增效。我区拥有质优量多的农畜产品,突出绿色品牌,推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业提质增效。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创新,推进农业物联网在设施农业技术、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三要促进生态服务业发展。围绕我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绿色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绿色服务业的核心,实现提档升级;围绕产业绿色转型对节能环保服务业产生的巨大需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实现服务业与工业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围绕绿色生物和绿色资源环境,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围绕绿色资源资本化开发,发展绿色金融业;围绕建设秀美河山,发展林草产业,努力推动生态建设与林草产业发展互促共进、长效发展。

(四)推动绿色科技创新,强化生态人才支撑

生态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较高的领域,特别是对自然生态的挖掘利用,既要立足自身天然优势,更需要现代科技研究的支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区要加快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在生态修复治理、新能源、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特色优势领域,努力突破一批重大技术瓶颈,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健全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培养本地区生态文明“人才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急需专业人才引进,发挥高校院所科技人才的作用,建设相关领域人才“小高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五)大力繁荣生态文化,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挖掘传统生态文化思想。传承与弘扬我区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文艺精品。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传播效应,积极开展以宣传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文学、影视、戏剧、书画、摄影、音乐等多种艺术创作,宣传倡导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唤起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正义,使公众自觉承担生态责任和生态义务,带动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提升。

(六)加强跨省区和国际合作,共建生态文明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