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污泥处理新技术

污泥处理新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污泥处理新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污泥处理新技术

污泥处理新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污水污水厂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U6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我国在污泥建材利用发展方面有些落后,虽然在污泥制砖方面的研究确实不少,但缺乏实际的工程应用。总的来说,污泥建材利用在中国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大多还处于研究及尝试的阶段,技术成熟和推广应用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二.主要问题分析

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2005年)》,2005年全国661座城市共设有污水集中处理厂792座,设计能力5725万立方米/日,其中二级以上污水处理厂694座,设计处理能力4791万立方米/日(占总处理能力的83.7%)。由此每年排放的干污泥量大约为140万吨,而且还以每年大于10%的速率增加。根据相关的调查分析,目前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主要方法中,污泥农用约占44.8%、陆地填埋约占31%、其它处置约10.5%、没有处置约13.7%。而没有得到任何处置的污泥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危害是巨大的,这部分污泥处于一种无序的、混乱状态,大量污泥随意堆放、填埋,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尤其是污泥中的病原菌、重金属和有毒有害有机物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存在潜在的威胁。

污泥农用比例过大,存在风险。

我国污泥土地利用起步较早,如1961年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被当地的农民施用于土地。接下来几十年,随着污水处理事业飞速发展,2003年污泥年产量已达900多万吨(含水率80%),污泥农用的规模也逐步扩大。根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污泥农用比例约44.8%,是主要的处理方式之一,污泥农用项目存在隐患和风险。而目前,我国关于污泥农用风险的研究体系尚不健全,对于污泥处置的风险研究主要涉及污泥土地施用对植物的影响、重金属从土壤到植物的迁移和重金属、氮、磷在土壤中的迁移,可用数据不充分,这些数据通常是基于短期(1-3年)的实验获得,而长期(10年以上)的田间实验数据较为缺乏。若用短期的实验数据预测长期的影响,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此外,对于污泥土地施用后,周围相关暴露人群的消费资料,可用数据几乎为零。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其试验的土地上连续施用污泥达10年后,土壤中镉、锌、铜含量均很高,种植的水稻、蔬菜受到严重的污染。并且污泥施用越多,污染情况越严重。施用污泥的农田,虽然土壤有机质明显增加,土壤酸度基本无变化,但土壤中的汞、镉污染严重,能引起小麦、玉米的污染。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污泥农用规范,对风险性缺乏研究,污泥农用可能造成的污染问题还没引起应有的重视。多数研究表明,污泥的有害成分进入土壤后,一般不会立刻表现出其不利影响,但若长期大量使用,其负面效应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

污泥填埋环境问题比较多。

目前城市污水厂污泥填埋问题最突出。一是消耗大量土地资源,不少城市很难找到新的填埋场;二是产生大量渗沥液,由于含水率较高,污泥加剧了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污染,大部分和垃圾混合填埋的垃圾场存在拒收污泥的现象;三是对填埋气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填埋场较少,填埋气体污染大气,并存在安全隐患。调查还表明,建设规范的无害化污泥单独填埋场,投资并不如想象的节省。1座日处理垃圾1000t的污泥单独填埋场(20a使用期),需投资0.5~2亿元,每吨垃圾处理成本(含投资成本)达15-30元,而且对污泥填埋的后续环境管理与处理的成本还没有考虑在内。

污泥综合利用良莠不齐。

污泥建材利用是污泥资源化方式的一种,其内容包含了利用污泥及其焚烧产物制造砖块、水泥、陶粒、玻璃、生化纤维板等。目前,污泥的建材利用已经被看作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污泥处置方式,并在日本以及欧美国家逐渐发展起来。相比较而言,我国在污泥建材利用发展方面有些落后,虽然在污泥制砖方面的研究确实不少,但缺乏实际的工程应用。总的来说,污泥建材利用在中国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大多还处于研究及尝试的阶段,技术成熟和推广应用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三.在处置污泥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在引进外来技术和专利的同时,充分发挥和利用我们现有的技术发明,并镶入整体试点板块。

2.在处置污泥的地点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3.对污泥处置单位所取得的经济收益进行综合的考核。

4.在污泥和沼渣沼液的农用过程中,必须杜绝重金属污染。

5.妥善解决老城区下水道经常发生窖井爆炸、着火等问题。

四.对新技术路线的反思。

多年来,我们的技术研究和资金投入着重在两方面,一是在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必要改造和国产化,使之适用于中国污泥处理处置;二是强化末端污染的治理,使之达到环境标准的要求。在这样思想下我们出现两种不同的技术方向,并且直接影响到了后续的污泥处置工作成效:

一是以污泥消化为主导的技术方向,但是由于污泥消化设施设计和管理上的复杂性以及使用的规范和标准跟不上实际的发展需要,同时重污水处理,轻污泥处理处置,污泥技术的更新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很多污泥消化设施被放弃使用。污泥消化工艺的应用在我国不能起到在污泥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方面的主导地位。

二、以资源化为主导的技术方向。污泥资源化从技术上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在上个世纪中叶我国就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将污泥进行机械化堆肥和制砖,烧水泥等各类资源化工艺和技术,但受成本,污泥所含重金属等因素影响,多数资源化的企事业单位不能持续运营。

从以上我国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来看,我国借鉴国外经验和加强污染治理是一种尝试和摸索,原则上正确的。但是一味引进不消化吸收,不结合实际,一味强调污染的末端治理已经不符合当前国家的要求和实际的情况。我们当前的技术路线值得我们反思。

五.建议。

对于我国的污泥问题,不是一天两天或者任何一种技术就可以解决的,污泥问题的解决更多的是人们观念的转变。在污泥处置问题上,建议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议有关部门牵头,召开专家座谈会,其思路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多听各方面的意见再进行深入论证,然后确定试点,统筹水污染治理的各项方案,把指标和治本的工作有条不紊的协调起来。

2.为了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形势所需,要加强广大干部对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并介绍国内外先进的理念与技术。

3.建立相关的政策,以确保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理能够顺利的实施。

4. 污泥处置以无害化为主,以资源化为辅应该是我们今后的方向。采用污泥焚烧无害化的方式处置污泥尤其是采用混合焚烧应该是我们提倡的思路。

5.积极利用目前现有的大规模的焚烧窑炉(如热电厂焚烧系统)和水泥厂焚烧窑炉进行,利用废弃的水泥焚烧窑炉焚烧污泥,既利用原有资料,又解决了污泥问题。

6.将污泥与垃圾、水泥以及热电厂掺混焚烧应充分考虑余热的回收利用。

7.充分利用现有的废气处理系统,使污泥焚烧达标排放。

8.对于污泥焚烧产生的废渣以及飞灰按相关规定进行鉴别,如属于危险废物,则按危险废物处理,如不属于危险废物,可按一般固体废物处置或综合利用。

六.结束语。

污泥可以制成园林有机肥,也可以作为新型建材的原材料,还可以制成燃料用于焚烧,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项目投产后,污泥污染环境问题将得到彻底妥善解决,利国利民,造福后代,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城市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余杰 田宁宁 王凯军 YU JieTIAN Ning-ningWANG Kai-jun城市污水厂污泥处与处置技术的新思路 [期刊论文] 《中国给水排水》 ISTIC PKU2008年6期

[2]潘学辉 张喜峰 王锐 PAN XuehuiZHANG XifengWANG Rui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新思路[期刊论文] 《科技传播》2011年5期

[3]平以双 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的新思路[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1期

[4]刘贵熊 城市污水厂污泥资源化处理之路[期刊论文] 《科学时代》2012年14期

污泥处理新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活性污泥工艺 膜生物反应器 超滤膜 微滤膜 污水处理 中水回用

1 引言

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CAS)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污水处理中。由于采用重力式沉淀方式作为固液分离手段,因此带来了很多方面的问题。如固液分离效率不高、处理装置容积负荷低、占地面积大、出水水质不稳定、传氧效率低、能耗高以及剩余污泥产量大等等。传统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难以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同时,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也迫切要求开发合适的污水资源化技术,以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在上述背景下,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Membrane Bioreactor,MBR)应运而生。随着膜分离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开发,(MBR)也更具有实用价值,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开发此项高新技术。

2 CAS

CAS是一种应用最广的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其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是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曝气系统(含空气或氧气的加压设备、管道系统和空气扩散装置)以及污泥回流系统等组成。

曝气池与二次沉淀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基本处理构筑物。由初次沉淀池流出的废水与从二次沉淀池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时进入曝气池,其混合体称为混合液。在曝气的作用下,混合液得到足够的溶解氧并使活性污泥和废水充分接触。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污染物为活性污泥所吸附并为存活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群体所分解,使废水得到净化。在二次

沉淀池内,活性污泥与已被净化的废水(称为处理水)分离,处理水排放,活性污泥在污泥区内进行浓缩,并以较高的浓度回流曝气池。由于活性污泥不断地增长,部分污泥作为剩余污泥从系统中排出,也可以送往初次沉淀池。

3 MBR法

3.1 MBR及其分类

MBR是指将超、微滤膜分离技术与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反应器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的污水处理装置。这种反应器综合了膜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带来的优点。超、微滤膜组件作为泥水分离单元,可以完全取代二次沉淀池。超、微滤膜截留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微生物絮体和较大分子有机物,使之停留在反应器内,使反应器内获得高生物浓度,并延长有机固体停留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率。同时,经超、微滤膜处理后,出水质量高,可以直接用于非饮用水回用。系统几乎不排剩余污泥,且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能力。特别是1989年Yamamoto将中空纤维膜应用于活性污泥处理中,使工艺运行成本大大降低,实际应用前景广阔。因此,MBR是当今倍受国内外专家学者重视的一项高新水处理技术。

MBR的特点:

一、出水水质好

由于采用膜分离技术,不必设立、过滤等其它固液分离设备。高效的固液分离将废水中有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生物单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与已净化的水分开,不需经三级处理即直接可回用,具有较高的水质安全性。

二、占地面积小

膜生物反应器生物处理单元内微生物维持高浓度,使容积负荷大大提高,膜分离的高效性使处理单元水力停留时间大大缩短,占地面积减少。同时膜生物反应器由于采用了膜组件,不需要沉淀池和专门的过滤车间,系统占地仅为传统方法的60%

三、节省运行成本

由于MBR高效的氧利用效率,和独特的间歇性运行方式,大大减少了曝气设备的运行时间和用电量,节省电耗。同时由于膜可滤除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可显著节省加药消毒所带来的长期运行费用,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不需加入絮凝剂,减少运行成本。

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它利用膜分离设备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住,省掉二沉池。活性污泥浓度因此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可以分别控制,而难降解的物质在反应器中不断反应、降解。因此,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通过膜分离技术大大强化了生物反应器的功能。与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相比,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废水处理新技术之一。

从整体构造上来看,MBR是由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两部分组成。根据这两部分操作单元自身的多样性,膜生物反应器也必然有多种类型。膜生物反应器的一些基本分类见表1。

污泥处理新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污水;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和处置现阶段还刚刚起步,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还有着比较大差距。因此,我们要了解我国城市污水的处理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其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而在未来的发展中,使城市污水处理向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1、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1.1、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大多欧美发达国家城市污水处理率都已超过了90%,而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率还达不到70%,而且很多的中小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水质标准还较低。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水资源水污染问题的更加重视,对城市污水处理的要求日益提高。很多城市对建在市区内和靠近市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已经要求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出水标准,对处理后的出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都是沿袭了欧美国家近百年来的路线与处理技术:绝大多数都是照搬国外的活性污泥法二级处理。而以活性污泥法为主的工艺一般都难以达到该排放标准。而且以活性污泥法为主的工艺还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大,运行中有臭气产生等缺点,这些都不适合于建在市区内和靠近市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出水水质更好、占地面积更小、基建成本更底、运行管理方便并且卫生条件更好的污水处理新工艺。

1.2、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资金严重短缺 污水处理设施是城市建设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对于防止城市水污染,改善城市生活生产用水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如果想要短时间内提升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就必须要短时间内投入大量资金来建设足够数量的污水处理厂。按照1.25亿m3/d的处理能力、运行成本0.5元/m3计算,每年这些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就要250亿左右,而且还需要2000多亿的后续资金,短时间内要进行这么大资金的投入,显然比较困难。 1.2.2 缺乏先进的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 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事业的发展必须以新技术作为支撑和保证。而我国现有的设备、所采用的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所以,想要有效的提升我国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可以通过不断的改进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同时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的投入力度,生产不同水质的再生水,以满足生活生产的不同用水需求。 1.2.3 污水管网建设不合理 在全国已建成的3000多座污水处理厂中,因管网建设不合理的原因造成污水处理厂低负荷运行,或不正常运转的污水处理厂约占总数的2/3。造成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1)老城区生活污水和雨水共用管道,导致污水就近排人雨水管或水体;(2)通过改造的污水管道不能与接户支管配套,影响了生活污水流入城市污水主管道;(3)新建的污水厂将建设重点放在了污水处理设备污水流入主管道的建设,而忽视了对支流管道的配套建设,对污水处理的效率有严重的影响。

2、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2.1、物理处理方法

(1)格栅法:主要分为人工清理的格栅和机械格栅,前者适用于中小型城市生活污水厂或所需截留的污染物较少时,后者则适用于大型城市生活污水厂或所需截留的污染物较多时。

(2)筛网法:其去除效果与初次沉淀池的作用类似。

(3)过滤:如石英砂等具有孔隙的粒状滤料层,将水中的杂质截留,进而澄清水。

(4)离心分离法:它在水中的悬浮物和水的密度不同的基础上产生的。

(5)沉淀池法:用于废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前的初次沉淀、生理处理后的二次沉淀及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池。

(6)浮上法:适用于颗粒直径比较小,难以用沉淀法进行去除时,主要有分散空气浮上法、溶解空气浮上法和电解浮上法。

2.2、生物处理方法 污水生物学处理具体来说是通过微生物所产生的酶、氧化分解有机物来净化水。它的主要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厌氧处理法、氧化塘法。在净化过程中,细菌起了主要的作用,胶体和固体等不溶性有机物先附着在菌体外,由菌细胞分泌的胞外酶分解成可溶性物质,再被菌体吸收,通过微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分解、合成等生化作用,把一部分有机物被氧化分解为CO2、H2O等简单的无机物,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成微生物自身组成物质,进而降解污染物质;菌体会直接吸收污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

2.3、污水处理新技术

2.2.1、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分析 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是投资较少的一种新技术应用典型。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经过改良的新一代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排放水质标准。它不但能够用于污水的二级处理,还能够用于处理出水需要回用等其它要求的污水深度处理。因为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结合了滤池和生化反应器,所以不再需要沉淀池;池容小,土建工程量比其它工艺少20%~40%;占地面积小,是常规工艺的1/4~1/5;无需放空滤池中滤料;上部出水为清水,滤头不易堵塞,易检修和更换;全部模块化结构,改扩建容易,工期短。除此之外,不需要单独的反冲冼水和反冲洗水泵,可使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降低;对厂区进行全封闭,无臭味污染,视觉和景观效果好;低温运行稳定,受温度影响很小;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少;由于其具有连续的物理过滤能力,一旦生物反应发生问题,滤池仍可去除绝大部分的悬浮物;而且仅需要几天即可恢复生物处理能力,而活性污泥法需要几个星期才能恢复。

2.2.2、 天然有机化学污水处理技术的分析 目前,人们已经认可天然有机化学在污水处理方面的优势。这种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磷、氮和颗粒物,使出水水质达到一定的水平。有些国家把化学混凝法加生物处理作为主要的处理方法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还有一些国家如美国和香港用一种叫做化学强化一级处理法,这种方法比化学混凝法需要的混凝剂量更少,但足够去除大部分磷,同时也增快了沉降的速度。化学混凝与生物法共同作用污水处理法已经成为了天然有机化学污水处理发展的新方向。

3.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3.1、高效率、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与设备是未来的首选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年,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国家目前还是把主要的资金和精力都放到经济的发展上,一些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企业在一定的时间内还会存在下去。虽然政府正在逐渐加大治污的力度,但一些投资高、运营成本昂贵的污水处理设备一时还难以承受。目前许多二级城市已经建设污水处理厂,但由于负担不起高额运行费,而不能使其正常的运转。要解决这些难题就必须采用高效率、低投入、低运行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与设备,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开发和利用具有以上优点的新技术工艺是重点。

3.2、对产泥量少且污泥处理方便的技术研究是主要方向 污水处理之后会产生数量巨大的污泥,如何处理这些污泥是除污产业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一些污水处理企业不得不在进行完污水的处理之后,继续想办法对污泥进行二次处理,这对污水处理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负担。“在国家环保部门公布的2010年污水处理的数据中显示城市污水的平均含固率为0. 02%,湿污泥产量为965. 562×104t/a”如此大的污泥量,再加上污泥成分复杂且含有有毒物质,如不进行合适的处理,同样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污泥处理水平不容乐观,有的污水处理企业没有完整的污泥处理工艺,甚至不能将污泥进行干化,这些都为污水处理企业的正常有效运转设置了巨大的阻力。对待这样的问题一般是采用两种手段,一是从源头减少污水中的泥沙含量,减轻后续的污泥处理量。二是增强污泥处理能力。从这两方法来看,显然是第一种方式更能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我国现在已经有部分企业能够做到这一点,如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BIOLAK工艺、水解一好氧工艺等,但是这些还远没有达到我的要求,未来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会继续。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应高度重视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开发,以保护资源、节约成本为目的,不断总结经验,学习外国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而提高我国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污泥处理新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城市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截至2010年,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1.22亿m3,城镇污水处理厂已达2600多座,“十二五”期间还将增加污水处理能力9000万m3,增建和在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达1800多座,为污染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投运伴随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以含水率80% 计,全国年污泥总产生量很快将突破3000万t。按照预测,到2020年污泥产量将突破年6000万t[1]。未经恰当处理处置的污泥进入环境后,直接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不但降低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处理能力,而且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构成了严重威胁。

但是,受城市污水处理建设发展水平和认识程度的限制,我国对污泥的处理处置始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面对污泥处理处置实际工程需要的冲击和国际诸多技术产品片面促销的局面,管理体系及技术支撑等领域已经呈现出混乱的趋势。而且,管理体系的欠缺、系统研究的缺乏和技术体系的紊乱等,已经给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造成了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背景

据估算,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的污泥量(干重)大约为130万吨,而且年增长率大于10%,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几个城市与地区,污泥出路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如果城市污水全部得到处理,则将产生污泥量(干重)为840万吨,占我国总固体废弃物的3.2%[2]。

目前,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主要方法中,污泥农用约占44.8%、陆地填埋约占31%、其它处置约占10.5%、没有处置约占13.7%,这些所谓的“处理”和“处置”基本上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估算的,严格来说以上数字将会有很大变化。据统计,我国用于污泥处理处置的投资约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20~50%,可以看出,污泥处理处置处于严重滞后状态[3]。

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已经在大城市中显现出来。早期的污水处理厂,由于没有严格的污泥排放监管,普遍将污水和污泥处理单元剥离开来,为了追求简单的污水处理率,尽可能地简化、甚至忽略了污泥处理处置单元;有的还为了节省运行费用将已建成的污泥处理设施长期闲置,甚至将未做任何处理的湿污泥随意外运、简单填埋或堆放,致使许多大城市出现了污泥围城的现象并已开始向中小城市蔓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不安全的隐患。

二、污泥处置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污泥处理处置责任主体不明确。污泥处理处置责任主体不明确,是制约污泥处理处置管理体制得以理顺的关键因素。责任主体体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传统的污水处理厂并非一个民事法人主体,而是事业单位,是为政府义务服务的附属实施机构,无法独立承担有关责任;二是污泥处理没有专门的经济支撑体系,一般城市污水收费尚不足以维系运行,污泥处理运行费更无着落,使得责任被旁置;三是过分强调“资源化”技术路线,误导了企业和政府把污泥处理处置作为有价值的资源,而非一种责任。

二是污泥监管严重缺位。由于政府忽视污水处理厂产生污泥的以及污泥排放的间歇性造成了监控的难度,与污水处理的监管相比,政府对污泥处理处置的监管更为困难。污泥处理处置的管理缺位还表现在缺少系统规划。国内各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尚未涉及到污泥处理处置内容,更无专项规划。目前仅深圳、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初步尝试了污泥处理处置专项规划的编制,但仅限于技术性规划。专项规划是污泥处理处置的指导性方针,它的缺乏必然使污泥的处理处置处于无序状态,给监控、管理带来混乱。

三是相关标准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系统的、科学的污泥处理处置标准是监控污泥处理处置、选取合理技术路线和采取有效技术政策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与污泥处理处置相关的标准仅有《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三项。《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为 1984年制订颁布,距今已有20年,从未进行过修订。其中重金属指标需要重新研究,有机污染物指标明显不足,病原菌指标更是空白,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更起不到控制污染的作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是控制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排放的标准。其中多是原则性的文字,仅对脱水后污泥含水率有明确的要求(小于80%),而对有机污染物、病原菌并没有准确、完整的指标,对重金属更是没有任何的限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是最新的比较综合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污泥脱水、污泥稳定提出了控制指标,对农用污泥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提出了限值。但是,对于污泥稳定化指标缺乏测试手段相配合,从而实际上无法检验[4,5]。

三、解决污泥处置问题对策

从以上分析开看,现在对污水处理厂产生污泥的处置存在较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下面几点建议:

一靠产业政策。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政策及相关制度,要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瞄准国际发展动态,明确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把污泥处理处置产业的发展列入优先发展领域,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新兴行业加以扶持,不断增加投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强化政策法规引导,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宏观调控体系。从宏观上,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政策导向,坚持政府服务、监督与市场化运作并举的方针,积极推动污泥处理处置产业的健康发展;微观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泥处理处置价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处置方式。

鼓励对污泥处理处置给与税、费优惠政策。建立有利于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的减免税、国债、贷款贴息、设备折旧等税收、财政措施,推动污泥处理处置的发展。对于污泥处理处置过程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及对外来技术消化吸收后生产的产品,在新产品、新技术投产后除享受法律、法规规定的减免税待遇外,还应该给予税前还贷的优惠条件。同时随着污水领域政企分离逐步到位、污水收费逐渐实施及技术路线逐步明确,应在政策上明确污泥处理处置的直接承担主体是污水处理企业,污水处理企业负有对本企业所产生污泥合理处理并最终达标处置的责任[6]。

二靠技术政策。污泥处理处置应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原则,按照地区差别实行分类指导,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选择处理处置方式。鼓励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尽可能利用过程中的能量和物质,禁止污泥随意倾倒和无控制堆放。

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规划及城市污水处理厂规划的要求,按照在污水处理的同时,必须对污泥进行最终处置的原则,做到规划先行,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布局和设计规模。污泥处理到最终处置是一系列工艺技术的组合系统,必须总体规划考虑,不能分离整个处理处置过程而强调某一局部单元工艺技术的效果。其组合系统应根据环境容量、污泥特性、处理处置规模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优化组合确定。

三靠政府管理。政府在污泥产业发展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服务与监督,包括承诺、保障和协调三个方面。政府应该明确将污泥处理处置的运营费用列入污水排污收费范围,单独核算,切实保障处理经费的及时支付。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偏低,收取率不高,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逐步实现污泥的经济价值,以此为基础建立科学的价格补偿机制。另外,政府可以承诺涉及与特许项目有关的土地使用、相关基础设施的提供、防止不必要的重复性竞争项目建设及必要的补贴,但不承诺商业风险分担、固定投资回报率及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事项。政府为项目的建设与稳定运营提供资金、建设用地、电价、税费等方面的保障,协调污水净化厂、运输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关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7]。

总之,为了解决国内污泥处理处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污泥资源,必须大力发展污泥处理和利用的各种技术,以及建立与完善污泥处理相关的技术、产业政策、制定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相应的标准和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戴晓虎.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思考[J].给水排水,2012,(2).

[2]杭世,刘旭东,梁鹏. 污泥处理处置的认识误区与控制对策[J].中国给水排水,2004,(12).

[3]岑超平,张德见,韩琪.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政策分析[J].科技中国,2007,(04)

[4]唐小辉,赵力.污泥处置国内外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03).

[5]王宏元.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分析[J]. 广州化工,2007,(04).

污泥处理新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字:中小城镇 污水处理技术 低耗

【分类号】:TF046.6

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偏移,中小城镇的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中小城镇的崛起也带了新的问题。由于小城镇的发展是片面的,尤其是环境保护问题做得并不是很到位。关于污水的排放与处理,中小城镇缺乏相关的污水处理设备,导致污水乱排乱放严重影响了中小城镇水环境的健康发展。目前中小城镇的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多并且得不到有效治理,形势十分严峻。鉴于我国的发展现状,中小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并不富裕,大多数污水处理设备陈旧、机器老化。这就要求我们尽快找出简单可行、节能环保、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新方案来治理中小城镇的生活污水难题。

一、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小城镇的生活污水主要是洗涤和沐浴用水,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清洁剂、沐浴用品等化学试剂,我们在处理时必须针对这一鲜明特点来有针对地处理。当前最常用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可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1]。每种大方法下又包括几种具体的小方法,但是总体来看这几种方法不仅建设成本大,建成后运行成本也高并不符合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情况。因此研制开发污水处理效果好,耗资少,运行成本低的中小城镇污水处理方案是重中之重。

二、 处理中小城镇生活污水需要注意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总体来说并不是全面的,大城市如此,小城镇亦同。我们在解决中小城镇污水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经济发展这一个大背景,不要为创造功绩修建大规模完全脱离中小城镇发展实际的、毫不实用的污水处理工程。这样不仅造成了资源不必要的浪费也影响到生活污水的处理。在处理污水问题时,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把资源完全调动起来为我们所用。我们也要注意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不要闭门造车,及时调研国内外已投入使用的、污水处理效果好的方案为我们所用,不断提高完善我们中小城镇处理生活污水的能力。争取做到节能高效、成本低、效果好的污水处理工程,为我们的居民营造一个来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也让我们工业的发展无后顾之忧。

三、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新技术

1 百乐卡(BIOLAK)工艺

百乐卡艺是一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2],其工艺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尤其适合处理中小城镇的生活污水。国内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的山东省招远市污水处理厂、深圳市龙田污水厂烟台市莱山辛安河污水厂等等均是采用该项技术。

BIOLAK工艺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低负荷工艺:BLOLAK工艺污泥负荷较低。

(2)低成本:曝气池采用土池结构来减少投资节约了土建费用。

(3)高效:在进行污水处理时也可以同时开展设备检修与维护,双向工作两不误。

(4)污泥处理:污泥处理工作做得较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5)维修简单易行。

鉴于上述几个特点,自从1999年BIOLAK工艺自从外国引进来后,在处理污水方面效果得到了一致的好评,性能尤为稳定,在中小城镇得到了广泛推广和使用。

2人工湿地系统

湿地系统主要是利用土壤、水分、人工填充物质以及其中的植被微生物等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等来达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类似与自然湿地系统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机理,人工湿地系统的作用机理包括吸附、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及各类动物的作用[3]。基质是人工湿地最基本的构成,它包括土分、沙粒、石子等。可以给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提供适合的生长环境和需要的营养物质。人工填充物质使污水得到沉积,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还可以消耗掉污水中的有机物,从而有效过滤出有机污染物。

人工湿地包括无植被和有植被两种类型。有植被的系统主要依靠植被的根系吸收污染物作为自身的营养物质,并为微生物提供生存空间能够有效吸附部分重金属和有毒物质。水生植物的根系生长情况和其高度和长势都直接影响到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处理功效。不同的植物处理污水的效果不同,我们根据需求建立我们的湿地系统。无植被系统,基质成为主要的净水装置,污水在基质层中会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来脱氮除磷。用人工湿地系统来处理污水要求较为宽松,没有什么要求,应用较为普遍几乎适合所有的情况。

3 活性污泥法技术

该项技术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污水处理技术。它主要是利用好氧生化作用进行污水净化。对污水进行进化作用的是微生物,它在进行新陈代谢时消耗掉其中的有机污染同时也在进行着繁殖过程。活性污泥中存在的微生物可以吸收利用污水中的一些有机物转变为CO2等产物[3]。污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经过可溶性转变后再进行氧化处理即可。并且随着该项技术几十年的应用和研究,现已产生出多种新的运行方式。

4氧化沟活性污泥法

氧化沟又被称为氧化渠或者又叫循环曝气池,它是完全封闭的。这项技术是对第三种活性污泥处理法的创新和改善。它把生物反应池用氧化沟来代替,氧化沟内的封闭空间能够保证污水和活性污泥不断地循环流动。氧化沟在充分混合和循环过程中,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可能逐渐由高到低发生变化,甚至出现缺氧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污水和污泥中的生物可以迅速的凝聚。氧化沟中可分为两种区域,富氧区和缺氧区。污水经过硝化和反硝化的处理,可以除氮。此项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对外界环境的的变动如水温、水流速度等适应性强并且其脱氮功能显著、处理水质优良、污泥产率低等优点。不过该项工程需占地面积稍大比较适合规模不大的污水处理。

三、结论

通过分析目前中小城镇的发展现状,我们提出了治理中小城镇的生活污水情况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根据相关调研和学习,我们提出了包括百乐卡工艺、人工湿地系统、活性污泥法和氧化沟活性污泥法四个较为符合中小城镇实际情况的常用污水处理新技术。上述几种新技术的污水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且成本低,是符合国家大力倡导的高效低耗节能政策的,非常适合用在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中,我们应做好它们在我国中小城镇推广使用。

四、 参考文献

【1】 郭英卓.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