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遥感技术的起源

遥感技术的起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遥感技术的起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遥感技术的起源

遥感技术的起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结核病;药物性肝损伤;住院天数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hospitalization days for patients with 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and to analyze the the factors influencng hospitalization days.Methods 140 tuberculosis(TB)patients with DILI were studyed with mutiple linear regession analysis.Results The median of hospitalization days was 20.The regression equation on hospitalization days is Y=13.787-0.119 X8+0.923 X7(Y=length of hospital stay,X8=Age,X7=DILI treatment days).Conclusion The hospitalization days have positive corelation with the DILI treatment days,while having negative corelation with age.

Key words:Tuberculosis;Drug-induced liver injury;Hospitalization days

2011年中国结核病年发病数100万,是世界上第二结核病高负担的国家[1]。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是常见的临床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患者中发生抗结核药物性DILI病例140例。入选患者均按照相关诊断标准确诊肺结核或肺外结核[2],年龄为16~60岁,其中男性80例,女性60例。

1.2方法 采用查阅病历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统计分析使用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住院天数的的影响因素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

1.3结核病及DILI的诊断标准 结核病的诊断标准:结核病诊断按200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结核病》制定的诊断标准[2]。

DILI的诊断标准:按照"中华结核及呼吸杂志编委会"制定的DILI的诊断标准[3]。

1.4 DILI的治疗 确诊DILI后,参照美国FDA标准,若为0级或1级肝损伤,则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护肝治疗。若为2级以上肝损伤,则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并护肝治疗[4,5]。

2 结果

2.1抗结核药物性DILI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 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出现黄疸。按照美国FDA肝损伤程度分级,1级:31例,2级:60例,3级:38例,4级:11例,5级:0例。DILI治疗效果,治愈65例,好转26例,未愈49例,死亡:0例。

2.2抗结核药物性DILI患者的院天数 抗结核药物性DILI患者的院天数的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是20(15,27)。

2.3住院天数的的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使用SPSS17.0作为统计软件,以住院天数为因变量Y,以性别、ALT、AST、TBIL、DBIL、抗结核治疗天数、护肝治疗天数、年龄、费用类型等9个因素为自变量X。然后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在α=0.05水平上,有2个因素被选入方程(见表1)。可列出回归方程为Y=13.787-0.119 X8+0.923 X7(Y=住院天数,X8=年龄,X7=肝损治疗天数)。经残差分析,残差服从正态分布。而容差数及VIF均验证2个自变量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因此满足多元回归分析条件,该方程式成立。多元回归方程说明护肝治疗天数和年龄是影响住院天数的主要因素,其中护肝治疗天数为正相关,年龄为负相关,其他因素无相关性。

3 讨论

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研究结核药物性DILI患者住院天数的影响因素。对住院天数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中,我们发现肝损治疗天数与住院天数正相关,是影响住院时间的主要因素,提示肝损治疗时间越短,则总的住院时间也会缩短,因此在医疗管理的角度来说,对DILI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效的护肝治疗,从而缩短护肝治疗时间,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关键。另外我们发现,年龄与住院时间负相关。我们推测可能是由于年老患者DILI的自主症状较明显,因此也较容易被早期发现,从而及早治疗,进而缩短住院时间。但该推测目前缺乏数据支持。而且从回归方程式可看出,年龄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是次要的。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12[J].WHO/HTM/TB/2012,111:256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结核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诊断与处理专家建议[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10):732-736.

遥感技术的起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形测量;数字化技术;发展

0.引言

地形测绘是研究地球局部表面形状和大小,并将其测绘成地形团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测定小范围地表高低起伏形态和地物(如建筑物、道路、耕地等)的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经相应的数据处理、采用一定的测量符号按一定的比例缩绘在图纸上。从而获得与相应地面几何图形相似的地形图,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设计与施工的图纸资料。地形测量是为城市、矿区以及为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和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 现代测绘技术因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图精度高、图形属性信息丰富和图形编辑方便等优点,在地形测量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地形测量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谈几点粗浅认识。

1.常用的地形测量技术

1.1 GPS技术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开发,应用人造卫星所发射的讯号进行测时测距。GPS采用全球性地心坐标系统,以地球质量中心为坐标原点。具有对海、陆、空进行各个方面实时三维导航和定位本领,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的测绘工具。

1.2 GIS技术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将空间数据自动输入、存储、检索、运算、表现和综合研究应用。GIS是现代化办理的重要本领,更是遥感图像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支撑。GIS中的数据包括:地理背景信息(外业测量数据、摄影测量数据、现有地图和各种遥感图像);资源与环境数据(各种专题(是指某样方面的内容集中收集,就形成专题,网络上通常指游戏专题或者新闻专题)图,科学研究研究成果,各种图形和图表,航天航空图像的解译成果);社会经济信息(人口普查、国民收入情况、工业分布及土地应用分类图表等)。

1.3 RS技术

RS即遥感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不直接接触被分析的目标,感测目标的特征信息(一般是电磁波的反射、辐射和发射辐射),经过传输、处理,从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遥感包括摄影、陆地、卫星、航空、航天摄影测量等技术。现代遥感技术是空间技术,是集光学、无线电、计算等相联合的一门新技术。近20年,遥感技术迅猛发展,它作为一种空间探测技术,至今已经历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三个过程阶段。遥感技术依其波谱性质,可分为电磁波遥感技术、声学遥感技术、物理场遥感技术。遥感信息技术已从可知光发展到红外、微波,从单波段发展到多波段、多角度、多时相、多极化,从空间维扩展到时空维,从静态研究发展到动态监测。

1.4 3S的综合应用

RS为GIS提供信息源,GIS为RS提供空间数据办理和研究的技术本领(图像处理),GPS则作为GIS有力的补测、补绘本领,实现了GIS原始地图数据的实时更新。3S的综合应用充实发挥了各自的技术特征,快速准确经济地为人们提供所需的有关信息的新技术,三者紧密联合,为地形测量提供了精确的图形和数据。

1.5 RTK技术

地形测图一般是首先根据控制点加密图根控制点,然后在图根控制点上用经纬仪测图法或平板仪测图法测绘地形图。近几年发展到用全球仪和电子手簿采用地物编码的方法,利用测图软件测绘地形图。但都要求测站点与被测的周围地物地貌等碎部点之间通视,而且至少要求2-3人操作。采用RTK技术进行测图时,仅需一人背着仪器在要测的碎部点上呆上一、二秒钟并同时输入特征编码,通过电子手簿或便携微机记录,在点位精度合乎要求的情况下,把一个区域内的地形地物点位测定后回到室内或在野外,由专业测图软件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图。用RTK技术测定点位不要求点间通视,仅需一人操作,便可完成测图工作,大大提高了测图的工作效率。

2.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作业模式

地面数字测图系统,其模式主要有两种,即数字测记法模式和电子平板模式。

2.1数字测记法

数字测记法模式为野外测记,室内成图,即用全站仪测量,电子手簿记录,同时配以人工画草图和编码系统,到室内将野外测量数据从电子手簿直接传输到计算机中,再配以成图软件,根据编码系统以及参考草图编辑成图。使用的电子手簿可以是全站仪原配套的电子手簿,也可以是专门的记录手簿,或者直接利用全站仪具有的存储器和存储卡作为记录手簿。测记法成图的软件也有许多种。

2.2电子平板法

电子平板模式为野外测绘,实时显示,现场编辑成图。所谓电子平板测量,即将全站仪与装有成图软件的便携机联机,在测站上全站仪实测地形点,计算机屏幕现场显示点位和图形,并可对其进行编辑,满足测图要求后,将测量和编辑数据存盘。这样,相当于在现场就得到一张平板仪测绘的地形图,因此,无需画草图,并可在现场将测得图形和实地相对照,如果有错误和遗漏,也能得到及时纠正。

3.地形测量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3.1 3G技术及集成技术

积极普及3G技术的应用,改进3G技术中存在问题,更新3G及其集成技术测量的方法和手段,加强测量精度和准确性,使3G技术能在地形测量测绘技术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扩展。全球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GPS、GIS、RS和3S集成技术中的应用,对数码摄影测量和地形测量更加普及和深化,使测绘技术向电子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3.2测绘软件及数据库的更新

加强地形测量数字化测绘软件的研发,使测绘软件系统更加高效、灵活和功能齐全,使测绘软件技术在地形测量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更新完善信息数据库,将采集的测量数据转换直接进入信息数据库,数据管理查询方便,数据共享,实现全球数据更新和扩展空间基础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实现测量数据的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实现测绘数据的传输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使测绘技术走向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

3.3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测绘技术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综合,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测绘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计算机利用专家知识模拟人脑思维进行推理,从事智能化的数据、图形处理和信息管理工作,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使测绘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专家系统(ES)这5S技术的发展和相互结合,专家系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专家系统对整个测量流程进行控制,并执行相应的推理、分析和处理工作,并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时动态监测诊断,提高效率和质量,是测绘技术通向实时、自动、智能测量系统的关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地形测量是一种全解析的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将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模式正在替代而且必将完全替代传统的大平板仪地形测量,成为地形测量的主流模式,促进地形测绘工作有序、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志光.地形测量新方法的应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11.

遥感技术的起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测绘,技术,改进,发展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现代测绘技术也得到不断发展,从而引起了相关学科理论、技术体系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并推动了工程建设的发展,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测绘的工作方式。目前,现代工程测绘技术主要是以3S为主要特征,它已成为了科学家对自然环境和自然现象进行研究的重要工具,通过利用工程测绘技术对自然环境进行研究,为解决自然问题、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做出贡献。下文主要对工程测绘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

1. 测绘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

1.1GPS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率先发明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已经成功利用卫星进行时间和距离测定,并成为新一代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其应用领域也不断地开拓。现在,GPS接收器的体积变得越来越小,这样能够便于进行野外观察。通过不断发展,GPS已经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作为一种改变传统测绘观念的技术,GPS已经成为大地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与其他地面测量定位相比,GPS的工作更加灵活,不会受到气候环境影响,能够在野外进行全天候持续作业,并能够提供完整且精准度高的数据信息。

1.2遥感技术的发展

除了GPS技术之外,遥感也是现代工程测绘中重要的技术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了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两方面,其中卫星遥感用于测图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航空遥感主要运用于地形图测绘工作当中,并得到广泛应用。

遥感平台包括了地球同步卫星、太阳飞船、航天飞机、升空气球、无人飞机等。传感器主要包括了全景相机、光机扫描仪、CCD线阵、雷达测高仪等,这些仪器能够有效覆盖所有的电磁波段。

1.3GIS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是多个学科以及多种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产物,它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美国与加拿大科学家在土地方面的地理信息研究中得出的。1998年,美国总统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进行演讲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由此GIS技术正式运用到实践当中。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对空间地理进行划分,从而对地理分布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系统)的发展,对工程测绘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是现代测绘技术的技术支撑。

2. 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

现代测绘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信息技术,它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下文主要介绍现代测绘技术在湿地测量、矿井测量、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2.1湿地测量方面

湿地测量主要是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利用该技术,对湿地生态资源的分布、湿地生物的发展状况进行估测。由于遥感技术具有多层次、多时相等特点,因此利用遥感的动态监测功能,能够获得实时、可靠的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技术)进行数据的及时更新和空间分析,从而能够有效掌握湿地的变化状况。专业人员通过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便能够有效获取湿地生态环境评价中所需要的相关数据。此外,专业人员还可以通过GPS技术对湿地的水质、土壤、植被等方面进行采样调查。

2.2矿井测量方面

对于矿井测量方面,遥感技术已经使用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因此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其中包括:如何利用遥感资料,对矿区信息进行实时获取,对矿区的周边环境进行有效监测,从而为保护矿区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持。专业人员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对矿区的环境、地质条件、煤层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这表明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矿井、矿山方面的测量,从而保证了矿山测量的先进性。

此外,专业人员还可以通过利用GPS技术对矿区进行移动、水文方面的监测,监理矿区控制网,并对控制网进行定期的复测和改造。还可以利用矿区资源环境信息作为平台,利用测量技术作为主要途径,对各项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分析、处理、输出,从而建立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系统,并促进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2.3水利工程方面

对一些大江、大河,可以使用遥感技术对水位进行检测,并及时监测洪水灾害的面积。其中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对洪水淹没的范围或干旱范围进行预测,从而为抗灾提供准确的依据。在水利工程竣工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对水库、堤坝、桥梁等建筑进行及时的监控。现代测绘技术为专业人员提供了实时的监控方法,通过利用数字摄影进行测量,或者利用数字测图技术,从而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决策分析功能,从而能够方便快速地进行水库大坝选址、库容计算、受益范围等设计工作。现在,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利用数字测图片技术建立起省市数字地形图,对城市进行各方面的设计:如排水管线、管道设计等。

2.4农业方面

在农业方面,可以利用GPS技术对农田的信息进行定位,并利用遥感技术对农田中农作物生长情况、生长环境以及生长空间等信息进行获取;也可以利用GIS 技术建立土地管理,对农作物的种苗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模拟分析,同时分析农田内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从而为农作物的产量提供信息,为农民进行调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GP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土地现状、植被分布、生长情况、灾情分布、肥力等信息。农民能够有效将信息技术与农艺有机结合,并实现农业资源科学、合理的分配,从而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保护农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从而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利益。

3. GPS技术在工程测绘工作中的改进和发展

对于工程测绘工作而言,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非常重要。现在,GPS技术在实际的使用中依然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这些偏差很容易导致工程测绘工作出现失误。为了解决这种现象,将误差降至最小,需要将人工与机器化相结合,不断扩大测量技术,改进数据获取技术,提高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传感器混合测量系统将会是日后的一个发展方向。它有利于扩大测量的范围,从而让测绘工作变得更加方便。GPS技术是由美国发明的,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美国已经成功掌握了该技术。然而我国对于GPS技术的研发还不够成熟,这就需要我国的科技人员不断对该技术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自主创新,研发出适合我国发展的GPS技术。

要研发适合我国发展的GPS技术,相关部门必需要加大经费与人力的投入。由于目前我国只有少数的测绘生产单位,因此拥有的先进技术并不多。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要加大工作人员和经费的投入力度,让生产单位能够拥有最新的设备,并拥有更多的资金吸纳人才,从而提高测绘工作水平和生产能力。

结束语

以3S为一体化的空间信息技术体系已经逐渐成为了工程测绘的主要工作方式,它具有明显的科学新和先进性。有了空间信息技术体系作为支撑,现代测绘技术将会朝着更加科学、自动、智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淑萍.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研究[J].科技论坛.2011.06(02).

遥感技术的起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测绘技术;地质勘查;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质测绘是为进行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及其成果图件的编制所涉及的全部测绘工作的总称,主要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勘探网测量、勘探线剖面测量、勘探坑道测量、钻孔及地质点的定位测量、矿区勘界测量。

1控制测量

地质测绘中的控制测量任务将主要是在局部地区进行控制点加

密,建立能满足地形测量和地质勘查工程测量的工程控制网。控制测

量从内容上分为常规控制测量和GPS控制测量,具体内容如下:

1.常规控制测量。首先在全测区范围内选定一些控制点,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精确的测量方法,在统一的坐标系统中,确定他们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以这些控制点为基础,测算其他碎部点的位置,这就将控制测量工作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两种。

2.GPS控制测量。GPS之所以能成为建立各级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因为其具有全天候作业、测站之间无需通视、观测时间短、定位精度高、操作简便、提供三维坐标等优点。目前多数用GPS作为首级控制。多数用全球定位卫星系统GPS或一级导线作为二级控制。GPS网的设计除了测角、边角同测和测边网等的传统要求,它不需要点间通视,对图形强度要求也不高,亦不需要设置在制高点上,因此,GPS网的设计非常灵活,只要在测区内的适当位置安置GPS,

2、地形测量

地形测量是地质测绘工作重要的任务,大比例尺地形图是进行地质勘探和矿山规划设计所必需的基础图件资料,地质勘探和规划设计能否科学顺利地进行取决于能否快速准确地获得高质量的现势地形图。

2.1常规地形测量。用常规的测图方法(如用经纬仪、测距仪等)通常是先布设控制网点,这种控制网一般是在国家高等级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加密次级控制网点,再利用加密的控制点布设图根点。最后依据加密的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进行碎部测量,测定地物点和地形点在图上的位置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符号绘制成平面图。所需仪器多为经纬仪、测距仪、大平板仪、绘图板、塔尺、全站仪、棱镜等设备。

2.2地形测量。采用GPS-RTK测量技术,不需要进行加密控制,在首级控制网建好后即可进行碎部测量,基准站可以设置在已知控制点或者设置在接受卫星信号和无线电信通讯条件好的未知点上,流动站经已知点进行校准和检查平面坐标和高程满足限差要求时就可进行数据采集作业。一个基站可以支持多个流动站进行作业,一个流动站只需要1个人就可以操作,在沿线碎部点上只需停留几秒钟,就可以获得每点平面坐标、高程(固定解)。

3工程测量

地质勘查工程测量包括勘探网测量、勘探线剖面测量、勘探坑道测量、定位测量、矿区勘界测量等。

1.常规工程测量。采用常规测量方法,勘探线端点、工程点、剖控点,由其附近的控制点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经纬仪视距极坐标法布设于实地。布设后的勘探线端点(即剖面线端点)及剖控点的定侧,用光电测距经纬仪极坐标法、侧角交会法等施测,作业程序繁多,精度差,特别是采用经纬仪视距极坐标法进行测量精度无法控制。钻孔、槽探端点、坑道近井点等工程点的定测一般采用测角交会法、光电测距极坐标法进行定测。野外测量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检核,然后进行手工展绘勘探线剖面图、实际材料图、勘探工程布置图及地形地质图等。由于地质点大部分采用视距极坐标法测定,误差大,粗差出现率高,在制作地形地质图时地质点和地形图矛盾重重,解决起来非常麻烦。

2.GPS 工程测量。在GPS和GPS- RTK技术在测量方面得到应用后,使原来比较_复杂的地质勘探工程测量变得简单,精度大幅度的提高。一个基准站可以支持多个移动站进行放样或者定位测量,特别是RTK的线放样功能在勘探网、勘探线剖面的施测中更是游刃有余,彻底摆脱了常规的勘探线测量中勘探线上障碍物的对测量的影响。RTK灵活的测量方法使得勘探网的布设、勘探线剖面测量以及工程点的定位等测量能够同时开展。

4、数字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4.1GPS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GPS即全球定位系统。属于新一代

卫星导航及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技术(RTK)是在GPS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可提供实时流动站的三位定位情况,其精度可高达厘米级,是一种全新GPS定位方式,也是GPS应用与发展的里程碑。通过RTK测量技术,主要在已知点安装一台GPS接收机,对GPS卫星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将采集到的载波相位观测量,调制到基准站的电台载波位置,然后由基准站的电台向外发射;当流动站观测GPS卫星情况的同时,采集到载波相位观测量,并接收到基准站电台发射出来的信号,经过一定调解后,可获得基准站载波相位观测量;流动站中的GPS接收机可以应用运动中求解整周模糊度的计算方法(OTF),通过基准站中与流动站获得的载波相位观测量而获得最终基数,并计算出可精确到厘米级的流动站位置。

4.2GIS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收集、整理、分析、管理地理空间数据的全新技术、学科及工具,由于其可操作性强、方便快捷,已在地质勘探中得以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脚步不断加快,GIS技术已经可以很好地解决地质勘探中的诸多问题,已成为一项集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与综合处理的技术系统。

4.3GRS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遥感技术(RS)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可不直接接触被研究的目标而获得相关数据,其感测获得的信息,经过传输及处理,最终提取人们需要的信息。遥感技术包含航天、航空、陆地、卫星及摄影等技术,根据遥感技术的波普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物理场遥感技术、声学遥感技术、电磁波遥感技术。目前,遥感信息技术已经从过去的可见光发展成微波、红外,由单波段发展为多角度、多波段、多极化、多时相,由空间维延伸至时空维、由静态分析延伸至全过程动态监测。

结语:

综上所述,地质测绘是地质勘探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包括控制、地形、勘探、勘探线泡剖面、勘探坑道、钻孔以及地质点、矿区勘界等工作的测量。因此,发展高科技、实时化、自动化、多功能和数字化的地质测绘技术是未来我们需要做的工作,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包振杰,李志成.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5)

遥感技术的起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测绘综合技术;应用研究

前言

2 0 1 4年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随着《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出炉,确立了" 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土地制度改革方向,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1 ]三权分置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大创新,既保护农民承包权益,又放活土地经营权。数据显示,2 0 1 4年我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在安徽、山东、四川三省整省开展试点,在其他各省整县开展试点,目前试点覆盖面积已达3 . 3亿亩。据悉,2 0 1 5年,我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将进一步扩大,再选择8~1 0个省份开展整省试点,其他省份每个地市选择一个县开展整县试点,覆盖面积将达到5亿亩。因此,"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的工作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范围广、难度大的重要工作。"[ 2 ]采用测绘综合技术,可以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成本、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管理制度,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进而达到加强土地管理,防止和减少土地权属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对落实党和国家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确保确权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及权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不同领域之间技术能力弥补,各种先进的信息化的测绘技术被研发出来,并且广泛的应用于不同领域的测绘工作中,如GPS 技术、GPS 连续运行参考站、遥感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全数字测量技术,以及3S 技术。新技术在土地确权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实现了高精度、高质量的数字产品与高水平,高规格的纸制表册资料产品互补。

1 测绘综合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中的具体应用

农村土地的调查与确权是一项复杂繁重的基础性工作,测区面积大,精度要求高,传统的调查方法不仅周期长、精度低,而且费用较高,已不适合当前工作的需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空间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技术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以" 3S"技术集成为代表的数字化测绘技术和数据通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型测绘技术手段逐渐在土地调查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所谓"3S"技术,既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 P 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和RS(遥感)技术[ 3 ]。灵活利用"3S"技术,通过专业的绘图、遥感、G IS软件,实现了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逐渐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可以更快更准地获得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数据成果,"3S"技术目前已成为国土部门解决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重大问题的重要工具。

2 实时动态测量技术的应用

"实时动态测量技术(RTK),也称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 S测量技术,它是GP 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4 ]在运用实时动态测量技术进行测量时,"需要对相关地点进行界址标记,可用木桩在多条权属界线交汇处、重要转折点等设立界址点的标识。"[5]GPS采用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对界址点进行测量,同时,工作人员要对测量的界址进行拐点坐标的测量,并将界址点位、界线走向及界址类型上图描述,并通过卫星信号接收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将测量的坐标及相关参数发送出去,再由软件解算系统算出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得到的相对定位模型可以算出所在点相对于基准点的精度及其坐标。作为测绘发展更新的新技术,实时动态测量技术与常规地面测量定位相比,除具有对测站选择更灵活、更适应不利条件、全天候连续作业外,还具有比任何地面常规技术供数量更多、精度更高的数据信息。因此它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土地的调查与确权的最先进技术手段。

3 以获取R S 与G I S 相结合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RS)是现代一种高效能的信息采集技术,包括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其中航空遥感作为地形图测绘的重要手段已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卫星遥感影像测图也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 遥感技术已从可见光发展到红外、微波;从单波段发展到多波段、多角度、多极化;从空间维扩展到时空维;从低分辨率发展到高分辨率、超高分辨率,成为集多种传感器、多级分辨率、多谱段和多时相为一体的信息获取技术。"[ 6 ]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土地和交通方面的地理信息研究。作为多种技术、多个学科交叉结合的产物,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提出到现在还不足5 0年的时间,但在与民生和经济息息相关的行业,如城市规划、交通、人口普查、物流、疾病分析等领域,G I S技术的运用得到空前的发展。G IS技术是一种进行地理信息管理和空间分析的先进工具, 具有信息获取的瞬时性、信息的丰富性和信息的周期性等特点,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中采用G I S技术,"可以通过它所具有的多目标数据库,分析软件和应用模块,可实现信息查询、检索、空间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地图和各类专题图的制作, 区域地理的综合研究和评价, 环境动态监测以及区域开发管理和规划决策等。"[ 7 ]使所得数据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满足国土管理部门管理农村集体土地的需要。

4 结束语

综上所诉,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中,采用GP S技术布设控制测量界址点,可以提供必要的测绘基础数据,减少实际调查中的繁琐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采用RS技术制作高分辨率的正射影像作为工作调查底图,找出适合的融合、镶嵌、配准方法。采用G I S技术平台进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管理系统建设,从数据采集、检查、处理、编辑到更新管理,计算汇总到图件、报表、土地证书的输出,从查询统计到专题分析等,可为国土部门的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但是,几种测绘技术还有一定的缺点,如在测量作业中会受到大气电离层干扰、磁场噪音干、通讯信号影响及卫星数量限制等,在土地确权作业中要尽力避开这些干扰,灵活的运用,从而提高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参考文献

[1] . 定调农村: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J].第一财经日报,2014(9):30.

[2] 赵亚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的意义及工作措施[ J] .吉林农业, 2014( 1 4) .

[3] 王永乔.基于"3S"技术的违法建筑及设施影像监测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J ]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1 ( 3 ) .

[4] 梁润生.G P S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测量中的应用[J ].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4( 5) .

[5] 田昌妮.测绘综合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中的应用[ J ] . 中外企业家, 2 0 1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