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阶段性总结

教学阶段性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阶段性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阶段性总结

教学阶段性总结范文第1篇

一、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当踏进赤马小学的校园时,你会发现:校园的走廊里、教室里、墙壁上有许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校园的宣传栏,内容丰富,更新及时;每间教室都有学生的书画作业展,这一切都在无声地言述着学生的自信和喜悦。为了给学生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图书角,藏书量达到人均5本以上,学校图书室藏书达两万多册。学校还设有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其中的书籍大部分由学生捐赠,每天都会吸引很多爱读书的学生。“好书与你分享”每个学期开展一次,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学生都愿意把自己的藏书捐赠到阅览室,现在学校的阅览室成了学生和老师们最“抢手”的地方。学校电脑室的42台电脑全部接通因特网,方便学生随时上网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我们力求让环绕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悬挂的每一幅作品、图画,每一个宣传版面,每一个舞台,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让学生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真正与文化结缘,时时刻刻能呼吸到文化的空气,得到审美的启迪。

振兴阅读,教师先行,围绕教师阅读行动,学校启动实施了“一十百千万”工程,即: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阅览十种教育期刊,钻研百篇经验文章,撰写千字学习心得,做好万字学习笔记,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育科研队伍。同时,我们还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引进校园,如:师生同台进行诵读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活动、报刊剪摘活动等,激发学生浓浓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

二、争取家长支持,开展亲子阅读

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地方,家庭是孩子栖息的港湾,家庭、学校是孩子一生受教育的两个重要阵地。家校携手,将“亲子阅读”进行到底!

首先,举办了“亲子阅读,书香伴我成长”摄影比赛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家长了解孩子阅读的重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活动共有108组家庭参与,经过评审组严格、客观的评选,共有36组家庭获得“书香伴我成长――亲子阅读摄影比赛”优秀家庭奖。颁奖仪式现场举行了气氛热烈的亲子阅读分享会,罗贤能校长作了“建设书香校园,创建阅读特色品牌学校”的讲话,课题负责人周霞辉老师就亲子阅读对家长提出建议,利用亲子阅读向孩子传递正能量,并邀请了此次活动的获奖家庭代表上台分享其亲子阅读美照背后的温馨故事。同时,为了打造亲子阅读的氛围与声势,我们向浏阳教育信息网以及浏阳日报撰稿,亲子阅读简讯后来在浏阳日报成长周刊上刊载,目的是向家长宣传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其次,为了解亲子阅读的现状,我们还进行了亲子阅读问卷调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班级学生“亲子阅读”的情况以及家长的观念。

为了帮助家长坚持亲子阅读,我们学校还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家长们将阅读进行到底!如亲子同台诵读经典比赛、我爱阅读亲子手抄报比赛等,让赤马小学的所有学生、家长、老师都爱上阅读,打造一种读书精神,让教育充盈书香,让书香浸润心灵!

三、反思与展望

两年多来,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改善了学生的阅读现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素养有了明显的提升。我校80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比赛,如:浏阳市读书征文比赛、浏阳市课本剧比赛、长沙市创新作文竞赛、全国书信比赛中屡次斩获奖项,同时喻佳佳等十多名学生的作文在各级、各类报纸、杂志上发表。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加强了相关教育理论的学习,充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参与实验课题的老师有三十多篇相关论文获浏阳市、长沙市乃至全国奖项荣誉证书,周霞辉、陆自豪老师的作文导写案例被选入作文导写教程;课题组的老师共执教了二十多节研究课,李霞老师执教了北区开放日教学课,道雪蓉等十多位老师在浏阳市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陆自豪老师被评为“湖南省优秀乡村教师”,罗贤能等三位老师被评为“浏阳市骨干教师”,一支阅读型、学习型、研讨型的教师团队已经初步形成。

我们深知,农村小学阅读教学途径的研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我们只是刚刚起步。纵观学校现状,我们清楚地看到,教师年龄老化,部分教师的理论更新速度难以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很多阅读课仍是“穿新鞋,走老路”,没有将新课程理念真正融入课堂,部分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做得不够,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异较大,难以达到“让每个学生都自觉、快乐地读书”的目标。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的深入展开,这也将是我们今后工作中要努力改进的方面。

教学阶段性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班额 师生互动 教育资源 有效性

【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确定课题,制定方案

今年四月初,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地理教学的需要,经过讨论交流,最后确定课题名称为“大班额情况下,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在校领导的帮助下,一起对课题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修改,使本课题方案更加完善。

二、收集资料,学习理论

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确保从根本上认识师生互动,研究师生互动的方式。研讨学习并总结:现阶段我校地理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以及关于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理论知识和解决策略。学习途径则是多途径学习,如:通过网络搜集、查阅书藉、集体交流评析等。

(一)理论储备,充实自我。

在这期间,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学习。其一是关于本课题的国内外其他人的研究现状。我了解到在国内,现在有不少的单位或个人在做与本课题有关或是相关的研究工作,基本上还处于研究过程中,有些也已经形成一整套的完整的研究成果。但基本上研究的都是小班额或50人左右的教学班。我们希望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其二是关于进行本课题研究所需要用到的一些理论知识,以使课题研究能在有力的理论支持下开展工作,使得课题工作更加地科学和到位。我们课题组成员坚持在工作之余自觉地阅览相关的教育教学杂志,浏览最新的教育网页,以便更好地充实自己。

(二)找准根源,把握方向。

首先,探讨、寻找到目前我们的地理课堂中师生互动存在的一些问题:

1、师-生互动的目的不明确,即:教师向学生提问,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质。如这个知识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能为后面哪个知识点的学习做服务?重难点是什么?我们该从哪儿切入提问,只有准确把握知识本质,才能正确切入提问。

2、师-生互动的争对性不强。如:好些教师基本上是一人提问,全班回答,并且这类问题的回答大多数为:“是”“对”“不对”等诸如此类的词语。基本上是无效问题。

3、生-生互动的主观性太强、太随意。在有些课中生生互动多的可达4次,而有些课中却没有一次。在教师的随堂课上,这类问题非常严重,这是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合理。

4、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生-师互动很少。课堂上,教师一直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没机会提问,久而久之,就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更甚者学生不会提出问题,当然就不会出现生-师互动的情景,

由此可见,目前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中,不恰当的师生互动问题显得相当突出,有些不该生生互动的在进行着生生互动,有些开放性的问题本应生师互动的,教师却包班代替,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代替了师生互动等现象还较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依托课例进行实践,努力实现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为了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我们地理组有计划的开展了多节地理教学听评课活动(在重点班),同时结合我校的课堂观察,给每位听课的地理教师布置任务:如:刘明刚老师主要观察师对生(一名)提问的数量和提出的问题作好记录:李海老师主要观察师对生(全班)提出问题的数量和提出的问题作好记录:刘国统老师记录生生互动的次数和活动的内容以及活动的时间:李正发老师记录生对师提出的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次数,同时记录此时是生对师还是转化为了生(一名)对生(一名)等等;听课结束即对课进行评议,要求听课教师首先争对你所观察的内容进行反馈,共同商议,得出:有些师生活动可以转化为生生活动,可以把权力还给学生,他们有能力探究出我们想要的结论:而对老师的提问:要难易适度、提问要切中要害:避免一些无效的师生(全班)互动。

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作到以下:(1)不断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表扬。长期坚持,必定会形成良好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鼓励学生大胆置疑。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即使学生的问题很幼稚,也应给予积极的肯定。(3)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设计。在预习、学习或复习阶段,均须安排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的设计中来,因为学生提出的问提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才是他们的真正疑惑。教师允许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写出来,交给老师,然后教师以此为基础,将学生的问题设计到课堂教学环节中,这样会使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课堂才能活起来,也才能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四、总结现阶段课题研究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措施

此课题的实施,逐步改变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在课堂上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让教师从一个传授者逐步转化成引导者,由管理者转化成合作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其次,逐步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不仅感觉到地理不再那么枯燥,同时,有些学生在课堂中不唯书、不唯师,大胆提出问题,师生互相争辩,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1、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方式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2、成绩的对比:上学期对高一学生进行了实验,到期末,实施实验班的成绩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到本次期,学生升到了高二,在期中试实施实验的班级成绩略有突显。

(一)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

1、通过对这一课题的学习研究,让我们真正认识了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形式,明确了师生互动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同时在研究此课题的过程中,让我们更加用心的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提升了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增加了学生有效活动的次数。改变了学生对待地理相对被动的态度。

3、促使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同学们则在老师精心设计的“精问”、“设问”中争当学习的主人,改变了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开始积极思考、认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思维得到了锻炼。

(二)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学习,我们课堂互动的有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教师自身的理论功底不够扎实。

2、师生互动中,教师的问题设计不能层层深入,有些问题的设计无效,导致师生互动的无效。

3、师生互动中,教师对全体学生的互动表现的更多,及时是针对个体的活动也是指向性不够明确,目标不够具体。

4、有些生生互动(小组合作)没有调动起每位学生,只是部分学生的一个探讨、交流,而另一部分充当听众,没有达到真正的全员参与。同时有些问题设计的不到位,致使有时不需要生生互动的内容而花费时间在进行交流。

5、生一师互动相对较少。学生虽然敢问,善问了一点,但离“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尚有一段距离。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1、进行多渠道的学习,注重平时积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定期进行网上课堂的学习,学习更先进有效的教学策略。

2、继续狠抓教学研究。在这次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要求教师认真研究课标、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3、认真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明确教学设计中:什么地方需要进行师生(全体)互动,什么地方需要进行师生(个体)互动,什么地方需要进行生生互动等,强化互动的指向性和目标。

教学阶段性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片段;总结性;思考

对数学教学的研究可以发现数学教学的美,笔者任教初中数学多年,虽无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却从未放弃对数学教学的研究与思考. 因此也能偶有所得,在精心思考、设计并实施的课堂上,也常常能收获自己想要的东西,师生也因此可以共同享受愉悦的教学过程,现就近年来的教学中自认为成功的一些片段作一归纳性总结,期与同行分享.

重视课前五分钟,为成功教学奠基

在工作两三年后的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数学教师跟笔者说,“有一个经验你可以尝试一下,就是坚持提前几分钟进课堂,跟学生交流交流.” 这样的朴素经验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在那以后,只要有可能,笔者都会提前两分钟到教室,利用这两分钟跟学生交流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以及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同时设计三分钟左右的小训练,促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数学学习的状态.

两分钟的交流不限于数学,可以是学生生活方面的话题,也可以了解上一节课学生的学习状态等. 这种让学生感觉到无功利的交流可以更多地产生亲近感. 而三分钟的小训练,选择的多是解方程(组)、解不等式、证三角形全等、函数的变形等题目(并非变式,注意区分),基础性、典型性是这类题目的特点,分层次、分主题是设计这类题目的要求. 这些题目快的学生两分钟不到即可完成,慢的学生也就三分钟多一点,看起来简单,但效果却不容置疑,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这种成功中享受到数学学习的喜悦,从而为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堂打下基础.

注重知识应用,为成功教学增趣

多年的数学教学让笔者注意到一点,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感觉不到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数学多是符号的集合,学生无法有效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因此缺乏思维的载体. 在分析得出这一结论后,笔者在初中数学教学别注意从学生熟知的实例中去建立数学概念,进而引导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学模型,然后再通过概括、抽象等数学方法,从而丰富知识的发生过程.

例如,在“扇形的面积”一节知识中,考虑到班上学生的生活经验,笔者让学生首先到生活中寻找扇形,学生找出的扇形有纸折扇、贝壳、银杏叶、扇形装饰品、统计表中的扇形统计图等,还有学生到黑板上按住粉笔转动一定的角度,就形成了一个扇形;然后,笔者要求学生自己做出一个折扇,然后计算扇形的纸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的兴趣是不言而喻的,他们积极动手做、积极动脑思考. 在寻找出扇形的半径、圆心角等要素之后,他们很快就能找到计算面积的方法. 令人高兴的是,这些结果都是学生自主探究出来的,因此无论从学习结果上,还是学习过程上,还是学习态度与方法上,都可以认为是成功的一个教学片段.

在解决了上述问题后,笔者再提出新的问题,给学生出示一个纸锥,然后去计算纸锥展开后扇形的面积. 虽然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变化,但却符合心理学上的“变式”思想的运用,也能让学生在形式变化的过程中体会实质不变的意味.

注重数学方法,为成功教学护航

初中数学的魅力之一在于其思想方法,新课程背景下的日常数学课堂中,思想方法的运用有时会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均有收获,均有享受.

以初中数学中常用的分类思想为例,我们知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数学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以探讨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分类思想运用的过程当中,可以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思维能力.

整个初中数学的内容中,可以从以下几个部分着手实施大体上的分类:一是多解类的数学问题;二是通过分类定义数学概念的内容;三是含有变量的数学问题;四是与数学定理、数学规律相关的数学内容. 据此进行分类,可以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而在引领学生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形成缜密的思维,从而增强解题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以“有理数的比较”为例,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可以引导学生对比较类型进行分类,如正数与负数的比较,正数与正数的比较,负数与负数的比较,正数、负数与零的比较等,其中负数与负数比较是重点,可以放到最后进行. 这样的例子虽然简单,但这种简单内容恰恰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契机,因为学生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上.

再如,“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的教学中,一般形式的方程需要转变为标准形式ax2+bx+c=0;在利用求根公式判断方程是否有解时,实际上也利用到分类的思想方法:有“>0”“=0”“

在初中几何中也存在丰富的内容,可以作为包括分类方法在内的数学思想方法教育的契机. 如学三角形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在小学阶段就学过的三角形的分类;在学习直线与圆的关系时,可以让学生先行探究直线与圆的关系,笔者基于经验得出的结论是: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增强探究能力,也能自行探究出直线与圆的相离、相切、相交的关系. 有意思的是,有时学生画出了两种不同的但均属分离关系的图,然后还进行争论,在争论之后恰恰能够发现虽然形式不同,但确实均属分离这一类. 笔者在教学中非常珍惜这样的争论的例子,因为对于学生而言,通过争论获得的结论印象将更为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在解题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思想方法的渗透,因为有时一种方法的掌握意味着一类问题的解决. 仍然以上面所说分类思想为例,在对七八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分析之后,笔者发现由于分类思想的缺失,导致很多存在多解的问题缺解、少解,因此在九年级的总复习过程中,笔者加强分类思想的教育,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利用分类方法解题的意识,这样在很多次考试中学生就不会造成因为不会分类而造成无谓失分的现象,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较好的基础. 这样的习题在历年各地的中考题中非常常见,此处就不举例了.

关于成功教学片段的总结与反思

教学阶段性总结范文第4篇

1. 制度性资料。学校工作包括很多方面,有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等等。但不论是哪方面的工作,我们都应有个规范,有个制度,科研工作就更不例外了。学校要搞科研,就应该制定出科研工作制度。这可以包括很多方面,如科研评价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教师培训制度、课题组会议制度等等,还有科研室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能、学校科研领导小组机构及职能、课题组成员及职能等。这些就是学校科研工作的“制度性资料”。

2. 基础性资料。基础性资料也可以看作是课题的前期材料。包括申报材料,立项批准书、开题会材料以及实验之初的背景材料等等这些最基本的资料,就构成了课题的“基础性资料”。

3. 计划性资料。课题研究其实跟我们的常规教学工作是一样的,首先对课题的整个研究过程有一个规划,那就是课题的实施方案,这是一个总的计划,所以把它归到计划性资料里。因为课题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的时间段很长,我们可把这个时间分成几个阶段,一般来看,可按年度分,也可按学期分,这个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每个阶段之初都要写出阶段性的计划,使一学期或一年的工作有个目标,有个方向,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年末或期末写出阶段性总结。学期初拟定的科研工作计划、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研究阶段计划,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方案等等,分装起来就变成了“计划性资料”的档案了。

4. 过程性资料。过程性资料主要体现在课题研究中期阶段,它是课题档案材料的核心部分,反映了研究的扎实程度、管理力度。

(1)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分析:在研究初期进行相关调查,可以掌握原始情况,日后进行对比。在研究中期进行相关调查,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认识问题。这些都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手段。如果要整理档案的话,这本档案里就应包括样表、原始表、数据统计、分析及改进建议。

(2)组织培训,召开会议的记录。作为课题负责人应该定期对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实验的相关培训,组织课题小组的研究活动等。每次组织活动都要有时间、地点、人员、主题、主持、会议纪要等基本情况记录。不管是培训还是会议,都要有活动方案、活动总结、培训讲座材料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发设计适合本校的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如不能成本,至少成表、成册。而且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培训及研讨活动,并有专人负责做好记录。这样每个学期的研究过程也就一目了然了。

(3)阶段性总结展示会议等材料。在课题实施过程当中,我们必不可少的要开展研讨或展示等一系列活动。这就涉及到活动的一些材料。如教学素材、各种竞赛活动资料,包括教师的教学活动,如观摩课、汇报课、教师的课堂设计、反思,学生竞赛等方面的资料。这里要强调的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课题负责人设计组织好各年级、各阶段的活动,并且每开展一次这样的活动,都要写出活动的方案,在方案中讲清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同时做好课题实验活动记录,活动后有总结,要写出此次活动的收获。这样一项活动就有了系统性。

5. 总结性资料:每学期或每年度的课题阶段性总结、实验教师阶段性总结、课题的中期报告、阶段成果报告等所有总结性的资料都属于这一类。

6. 效果性资料:效果性资料是体现课题研究效果的材料。如个案变化、群体变化资料、检测统计成绩、实验前测与后测对比资料、教师和学生的获奖情况、荣誉证书统计等都属于这一类。

7. 成果性资料。我们研究课题的目的是取得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一个课题如果没有最终结果,那课题研究就没有完成。所以课题研究必须取得最终的成果。那么成果性的资料就包括:结题审批书、课题实验报告或叫研究报告,研究论文集、成果体系、课件集等。

档案中有了这些材料,不仅使文档丰富而有质量,同时,它还可以使管理者对各个研究项目有了细致的了解和把握,防止研究者将研究流于形式,为督促与检查提供了事实依据。

二、课题组成员个人研究档案材料的积累

为鼓励和培养研究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们积极提倡各校,根据学校的研究课题,建立教师个人的课题研究档案。

1. 参与课题研究总的实施方案;

2.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3. 每学期的计划、总结;

4.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素材、课件(软件)、学生的作品、获奖证书等。

教学阶段性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Java Web;软件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8-0100-02

在学校转型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双重推动下,2013年,软件工程专业提出了一体化教学改革,即把“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引人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以此为契机,JavaWeb开发课程实行了一体化教学。

1.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Java Web开发课程是软件工程方向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应用程序设计的思想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提高职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传统的教学中,Java Web开发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实验课在实验室上以学生练习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导致了以下问题:

1)理论实践脱节: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理论课上老师讲过、演示过的知识,不能及时的练习和消化。2)知识重复:实验课上学生对理论课上学过的知识印象不深刻,不能独立完成实验作业,教师就必须把理论课上讲过的知识重复讲述。3)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学习积极性不高:知识点的学习分散、不系统,很多学生搞不清在实际开发中所学的知识点有何作用,如何应用。只是单纯的为学习某个知识点而学习,时间一长,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学习积极性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是“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不再分理论课和实验课,统一安排在实验室里上,从而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做,同步进行,并且要求教师知识的讲解采用任务驱动方式进行,学生的学习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行,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能学会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因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JavaWeb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2.一体化教学的课程整体设计

为了实现培养知识应用技能的培养目标,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应先对课程做如下设计:

2.1整体模式设计

结合课程性质和学习目标,教学中要求所有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应用技能。为此,课程前期教学以每个学生为主体,以学会知识点为目标;后期教学以项目小组为主体,以技能提高为目标。

2.2授课方式设计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学做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课堂组织形式为任务驱动方式,教师先讲解知识点,接着使用一到多个任务体现知识的应用,最后学生实践项目。在综合项目的实施上,采用“一多”学习模式,成立项目组,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2.3考核方式设计

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结论性”考核的方式进行。其中过程性考核包括:考勤成绩考核和三个阶段性项目考核。结论性考核包括综合项目考核。

3.一体化教学的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为了贯彻一体化教学理念,达到良好的一体化教学效果,在JavaWeb课程的教学中,从教学课堂的组织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等环节进行设计。下面分别介绍:

3.1教学课堂的组织

首先回顾上次授课内容,并引出本节授课内容;然后新知识点的讲解按下面步骤进行:

A.讲解核心知识;

B.采用任务驱动法设计不同任务,任务中应用核心知识;

C.布置实践内容,学生动手实践,使知识应用于实际;

D.根据学生实践情况进行总结。

3.2教学内容安排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内容安排为五部分,分别为Web UI、JDBC、Servlet、JSP、MVC。在Web UI知识学习完成后,安排阶段性项目一的练习及考核;在JDBC、Servlet两部分知识学习完成后,安排阶段性项目二的练习及考核;在JSP知识学习完成后,安排阶段性项目三的练习及考核;在MVC知识学习完成后,安排综合性项目的练习及考核。具体知识的安排如表1所示。

4.一体化教学的考核方式及标准

4.1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结论性”考核的方式进行。其中过程性考核包括:考勤考核和三个阶段性项目考核。结论性考核包括综合项目考核。

考勤是基础、保障。没有良好的出勤就没办法保障效果。因此考勤成绩占总成绩的20%。考勤考核以点名次数为依据。

阶段项目考核:课程划分为五个知识模块,第一个知识模块完成后进行项目一考核,占总成绩的10%,第二、三知识模块完成后进行项目二考核,占总成绩的15%,第四个知识模块完成后进行项目三考核,占总成绩的15%。三个阶段性考核项目每位学生独立完成,若学生认为提交结果不满意可多次提交项目,成绩为最近一次成绩。但是当最新提交项目差于最近一次提交的项目时,不再接收新的提交,最终成绩仍为最新提交项目成绩。

综合项目考核:在第五个知识模块完成后进行,综合项目由学生分组完成,占总成绩的40%。每个组由组长完成任务分工,一个组提交一个项目,并包含项目报告和答辩文档。综合项目成绩由项目源码、项目报告和答辩三部分构成。组长成绩由教师评定,小组成员的源码成绩和项目报告成绩由组长和教师共同评定(各占50%),答辩成绩由教师指定。

4.2阶段项目的考核标准

阶段性项目一主要考核HTML、Javascrip、CSS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阶段性项目二主要考核JDBC和servlet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阶段性项目三主要考核JSP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三个阶段性项目主要体现阶段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主要从是否完成项目功能要求、知识模块的掌握、项目报告的撰写、回答问题等情况进行考试。阶段性项目一、二、三的考核采用统一的标准,详细考核标准如表2所示。

4.3综合项目的考核标准

综合项目是对整个课程知识的融合贯通、将从选题、工作量、设计过程、功能的合理性及答辩等情况进行考核。详情如表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