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农村建设发展

新农村建设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农村建设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农村建设发展

新农村建设发展范文第1篇

1.1节约生活用能,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的四口之家,每年需要消耗的电费、燃煤费等需要1000多元。如果常年养3头猪,则猪粪便可用于建立1口8m3的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所用。不但减少了猪粪便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还可为农户节省电费和燃煤费1000元左右。另外,发酵之后的猪粪便还可作为肥料来种植作物或者养鱼。算下来,一口沼气池每年可为农户节省开支2000元左右。

1.2改变传统养殖方式,促进养殖增收猪粪便经过厌氧发酵生成沼气之后的残渣,是一种优质的饲料添加剂,可以添加到猪、鸡、鱼等养殖物的饲料中。不但可以加快动物体内肝糖、肌糖的积存,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缩短出栏时间,还可以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使农户在养殖中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3提供优质沼肥,促进种植业增收经过厌氧发酵之后的残渣和沼液,不但可以作为饲料的添加剂,还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当前,化肥的过度使用给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而使用有机肥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还能改善土壤,节约成本;同时,使用有机肥种植出的蔬菜具有更好的品质,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因此,通过发酵产生沼气的残渣,可以增加种植业的效益,给农户节支增收。

2沼气建设对农村农业持续发展的作用

2.1开发可再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沼气的发酵原料一般来源于牲畜粪便,也有部分来源于农业废弃物,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而沼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一个容积为8m3的沼气池,经过发酵每年可生产沼气约500m3,这些沼气产生的能量大约相当于0.35hm2森林一年生长的薪材能够提供的能量。当前,多数农村的能源仍以薪材为主。因此,一口沼气池便可以护住一片青山。发展农村沼气,对于保护自然环境,减少人们对于森林的破坏,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2.2培肥地力,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经过厌氧发酵之后的沼肥渣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植物必须的元素,还有大量的微量元素,而原本存在于其中的一些有害细菌、虫卵等基本都被杀死,是一种高效率、无公害的绿色肥料。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突出,人们对于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沼气残渣为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提供了便利条件。

3沼气建设对农民生活文明进步的作用

3.1改变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在没有发展沼气之前,多数农民都是使用秸秆和薪材,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去砍柴,在生火时还会产生大量的烟。在影响环境的同时,也给做饭人的身体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用沼气之后,减少了农民砍柴之辛苦,做饭时也更加干净整洁,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

3.2优化农村生活环境质量在发展沼气之前,农村的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及垃圾等到处乱扔,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活环境。而发展沼气之后,这些都可以成为沼气的发酵原料,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避免的环境污染,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3.3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沼气建设打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模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民通过沼气生态农业技术的培训、学习和实践,学到了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提高了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致富意识增强,致富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沼气建设能促进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沼气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陕西省绥德县沼气发展较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扬和肯定。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绥德县的沼气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促进绥德县沼气更好的发展。

4.1当前养猪效益下降肉猪养殖数量减少,不能满足沼气发酵原料的需求,导致部分沼气池不能正常使用根据实地调查,当前肉猪养殖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养殖成本上升而销售价格偏低,养猪没有利润甚至亏本。但当前,市场上猪肉价格一直较高,主要原因是流通环节成本过高。建议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减少流通环节费用,提高农户肉猪出售价格,提高农户养猪的积极性,保证沼气池原料供应。

4.2农民对于沼气池相关知识了解较少,不能有效对沼气池进行管理沼气池建成之后,需要进行必要的维护,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维修。但是农民对于沼气池了解不够,在出现小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当出现大问题时又没有能力进行维修。县农业局准备每年进行4~6次沼气池知识讲座,为广大农民朋友讲解沼气池的维护管理方面的知识,争取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小问题自己维修,进而完善沼气池的使用和管理。

4.3沼气池建造价格较低,导致部分技工劳动积极性下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当前工人工资上涨速度较快,但在农村建造沼气池所得的工资跟不上市场涨幅,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导致部分技工劳动积极性下降,优秀技工流失严重。建议政府部门对沼气池的建设进行一定的补贴,使技工工资与市场平均工资基本持平,以提高技工劳动积极性。

5结语

新农村建设发展范文第2篇

一、培养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教育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这是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而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素质提高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从而也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正因为如此,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所以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培育新型农民,尽快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新型农民队伍,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农、人才强农之路。

从当前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以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形势看,也迫切需要加大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仅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全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而初中的占49%,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可见,当前我国农民受教育的年限的确较短,整体素质不高,亟需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农民素质低不仅难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而且也影响农民增收、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说,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既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又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

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要有一批懂市场、会经营的农民能人和一批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从城市统筹发展的需要出发,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民要融入市民行列,成为城镇和城市的居住主体,必须具备现代市民的意识,适应现代城市、城镇的文明要求和生活节奏。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因此说,培养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各级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造就一代新型农民:一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二是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三是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现代文明素质。

总之,培养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之策,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由之路,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从当前农村实际出发,最紧迫的是要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对农民的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鉴于农民科技培训是一项公共事业,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把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放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因此,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科技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二、农广校符合国情、农情、民情,已发展成为培养新农民的主渠道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农广校)是由各级政府的各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农民教育培训学校,是覆盖广大农村的远程教育培训体系,是我国重要的农业职业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中等职业教育、中专后继续教育和合作高等教育;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五级办学体系,开设种植类、养殖类、工程类、经济管理和服务类中等专业100多个,教学班延伸到乡村,拥有12000多个乡镇教学班,成为覆盖全国农村运用远程教育手段从事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门学校。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卫星网络等手段,采用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计算机课件、报刊、杂志等媒体,通过远程教育、面授辅导和生产实践,把科学文化技术传到千家万户和田间地头。25年来,为全国农村培养了400多万中等以上职业技术人才,开展多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已超过一亿人次,为提高农民素质、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农广校由多部门联合举办,有利于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利用各部门的政策和资源优势,形成办好农广校的合力,依靠重组现有教育资源,采用现代远程教学手段和统一的教学服务,教育成本低,政府办得起,农民学得起;通过五级办学体系和广播、电视等媒体,将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和农民的家里,学员可以不离乡、不离岗,既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又能节省开支,以最便利和经济的途径获得知识、技术和能力,且打破了时空限制,其容量是其他任何学校无法比拟的。我国农村,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使很多人失去了接收教育的机会,农广校通过重组教育资源,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科技发展关键在教育。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是不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知识的积累和技术进步的源泉是教育。要破解“三农”难题,必须要得到掌握较多较高实用技术的农民来支撑。据统计,在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培训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教育培训的竟高达76.4%,在农村中15-40岁的青壮年文盲半文盲有7200万人,小学文化程度2.07亿人,初中1.13亿人,高中和中专0.33亿人,大专以上仅36万人。

我国农村青年同龄人中仅有5%左右能够进入普通高、中等院校学习,每年农村有1200万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没有进入上一级学校学习的机会,大量的青壮年农民没有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回到农村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人口多、底子薄。中国以占世界1%多一点的教育经费,支撑着占世界20%的教育人口。全国农村每年不能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直接回到农村,加入到农业和农村劳动力大军。每年解决这1200万年轻一代农业人口的后续教育和培训问题,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一大热点和难点。同时,更重要的是面对量大面广的亿万农民的教育培训,压力非常大。另外,中国农村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加之中国广大农民仍然不富余,经济收入有限,这就是我们目前的国情、农情和民情。因此,要实现农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农广校所具有的覆盖面广、快捷便利、成本较低、学用结合、资源共享、机会均等、开放教育、技术先进等现代远程农业教育的明显优势,积极开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这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具有长远性、战略性的选择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农民教育已引起全党、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农民科技教育体系,农广校已经成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主力军,已经成为农民科技教育的重要阵地,已经成为培养新农民的主渠道。以农广校为主体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是我国农村教育的重要宝贵资源。农广校办学25年来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适应性人才,在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采用现代远程教育符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符合农民需要。从我国农村人口多、底子薄、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基本国情出发,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是解决“大国办大教育”、“穷国办大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所以说,农广校的举办,是由我国现实的国情、农情和民情所决定的,农广校的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发展趋势所决定的。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农广校,农广校在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中是大有作为、前景广阔的。

三、农广校肩负培养新农民的重大历史使命,要积极为建设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提出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为“十一五”和今后的农民教育培训发展指明了方向。把新农民定位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有文化要求农民具备良好的文化基础,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要知法守法、崇尚科学、勤劳致富;懂技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至少要熟练掌握一至多项从事农业和农村生产的技能和技巧,实现科学种田、养殖和从事其他生产活动;会经营要求农民应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能够合理组织配置家庭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经营活动,获得经济效益。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撑。

只有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新型农民队伍,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潜力,形成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将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因为培养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所以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成立25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全国农广校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职业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着重大使命。希望农广校要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加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因此,全国各级农广校必须认真落实回良玉副总理的指示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在今后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实践中,要紧紧围绕“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这个中心任务,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工作。

新农村建设发展范文第3篇

一、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不容动摇。从一定意义上讲,当前“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事业的真正主力军,依靠农民辛勤劳动,确保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地位,充分调动农民建设自己家园的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中央多次强调,要遵循“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和“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的原则.突出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益设施投资投劳。

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的立地条件不同,脱离实际建设新农村必然不会成功,因此,建设新农村,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一定意义上讲,从实际出发就是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意愿,同时根据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新农村。就准格尔旗而言,就是要让农民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最适合本村的项目,政府决不越俎代庖,替农民决策或大包大揽,而要通过宣传动员、制定规划、组织协调、提供服务以及给予财政、技术支持等措施,倡导和支持新农村建设。同时,要积极组织企业、社会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实现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

二、坚持党的领导.完善政策环境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出台惠农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准格尔旗旗委、政府对“三农”问题格外关注,不断在政策层面和实践方面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2003年,准格尔旗在全区率先免收农牧业税,实现了农民“零负担”;2004年,在全区率先开展了农村低保工作;同年,准格尔旗作为全区的试点旗县之一,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5年,准格尔旗又在全区率先启动实施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8年,准格尔旗在全区首家启动农民养老保险制度,首批实现了12年免费义务教育和免费职业教育。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准格尔旗开始了以工补农、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和实践。这些探索和实践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准格尔旗应加大对“三农”资金的投入力度,按照“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的要求,投入2亿多元,建成十二连城6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沿河高效农牧业经济带,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牧业区,深入推进以肉羊、饲草料、蔬菜和林沙产业为主的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和循环农牧业,大力扶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培育和规范各类专业协会,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现代化,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土地整合,实现规模化经营。按照以上发展思路,准格尔旗出台了《加快准格尔旗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准格尔旗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意见》、《准格尔旗发展现代农牧业实施方案》、准格尔旗《心系农村、服务百姓》活动和各种惠农、支农政策,通过政策支持,必将大大加快准格尔旗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三、夯实产业基础.促进生产发展

根据全旗自然条件的不同,新农村建设应主要分为三种类型:①以农牧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北部黄河冲积平原为主的新农区建设;②以矿区资源丰富的东、西部丘陵沟壑区为主的新矿区建设;③以薛家湾沙圪堵两镇等重点镇为主的城郊区建设。新农区建设要与其发展优势产业相结合,根据不同地理特点,立足一产,建设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牧业区;通过政府引导和企业化运作,加快土地整合,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转包、出租、人股或者其它符合法律、政策的方式流转,允许企业跨苏木乡镇整合土地,使部分种植能手成为经营者,其它农民再去打工成为生产者,这样双重收入,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新矿区的建设要依托煤炭资源,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实施集中搬迁建设,大力发展服务业,同时,要加大矿区生态建设力度,实行“一企一矿治理一山一沟”的政策措施,达到“地企和谐、企民共富、交通便捷、生产安全、矿区整洁”;城郊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发展城郊农牧业、观光农牧业、花卉农业、特色餐饮业,逐渐形成规模,开拓周边市场,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具体来说,就是要建设以十二连城为中心,辐射大路、布尔陶亥、龙口镇部分地区的20万亩高效现代农牧业区;以薛家湾、沙圪堵两镇为中心,辐射大路、龙口的城郊特色种养殖业区;以暖水、准格尔召为中心,辐射纳日松、龙口及沙圪堵部分地区的生态经济区。全旗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20万亩,其中设施农业达到5万亩,建成20万亩饲草料基地,5万亩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基地,200亩花卉、苗木生产基地,50万亩以山杏为主的核果类生产基地,5万亩绿色精品小杂粮生产基地等。同时,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建设富有特色的农业旅游景区,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

四、坚持规划先行。加大经费投入

规划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前提。有一个好的规划,不仅能加快发展速度,而且能提高发展质量,使发展建立在有序、健康、全面、协调的基础上。新农村建设同样离不开科学规划的指导,新农村建设应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现代乡村理念,科学合理、全面细致地进行规划。

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

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建立科学、高效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编制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条件好的应高起点规划建设,条件差一些的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建设模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也可城郊集中式。要提高房屋建设质量和设计水平,务求新颖别致,美观大方,经济实用。要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先规划后实施,做到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切实可行,使农民真正体会到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好处。在规划到位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安排,迅速启动实施,保质保量确保新农村建设见到实效。

同时,新农村建设必须有资金保障。从准格尔旗的实际来看,加大经费投入主要有以下四种渠道。一是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二是加大项目资金的投入,统筹移民、扶贫、以工代赈、农牧业、林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专项资金,集中投向农村;三是从企业中筹措资金,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四是帮扶部门、社会各界捐助,推进城市带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

五、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中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并不否定政府参与的重要意义,政府尤其不能“无为而治”。概括地说,政府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更好地为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借此帮助农民减少从事新农村建设的成本与风险,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旗乡两级应成立建设新农村工作领导机构,通过宣传动员、制定规划、组织协调、提供服务等措施,积极探索和实施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为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切实加强领导,把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摆上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旗、乡两级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机构,负责本地区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具体指导协调和督促,掌握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好农民群众关心并急切盼望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认真总结各地的成功经验,总结推广好的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不断扩大和巩固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果。

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搞好服务,形成合力。规划建设部门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及时做好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并提供尽量多的村镇规划、房屋设计图纸供各地参考,并负责对从事规划工作的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国土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交通部门应抓好村镇公路勘察设计,协助搞好中心村主干道的规划设计;卫生、城建、农业部门应抓好环境整治、改水改厕所和沼气池建设;供电、电信、广播电视部门要协调配合,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落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工作;金融部门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简化贷款手续,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

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民主政治文明

近年来,随着准格尔旗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陋习、赌博以及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一些地区广泛存在。有病不到医院看。而是请神官讲迷信;攀比修建坟墓,甚至出现豪华的活人墓;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农闲时聚众赌博、婚丧事大操大办等等现象屡见不鲜。针对农村这些不文明的现象,通过广播、电视、“三下乡”印发宣传材料等手段,深入开展农村形势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普及科学技术、法律知识,积极发展农村文化,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村风,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2-0056-03

一、农村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 农村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主要形式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一种比土地、资本、劳动力数量等物力资本更为重要的一种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远大于物力资本的投资收益。首先,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一般的经济增长模型都能很好地表现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其次,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经济结构的优化与经济的增长都十分强调人力资本的更新与进步,人力资本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先导;再次,人力资本还是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自然资源的约束、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都要有人的聪明才智来完成。因此,资本积累应从物力资本积累转向人力资本积累。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发展首先依赖于高素质人才的增长,人才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主要形式。人力资本与教育都起着基础性作用。然而从现阶段的国情来说,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使得农村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相对物力资本稀缺。生产要素的不平衡必然导致经济的畸形发展,影响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2 农村教育对农民增收有明显的影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必须以“农民增收”为根本。按照持久性收入假说,人力资本状况对预期收入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必然具有稳定的和较高的预期收入。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根据对1997年农村住户调查的分户资料研究表明,家庭常住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收入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文化程度越高,对收入的促进作用越大,各种形式的收入水平都高。在其他各种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若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从小学提高到初中,这些家庭的现金收入比以前平均增加6%;若提高到高中,增加11%;提高到中专,增加15%;提高到大专,增加19%。由此可见,农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从而相应提高农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文盲半文盲率从1983年的35.5%下降到2002年的7.59%,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例也有所上升,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3年的5.26年提高到2002年的7.87年。随着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提高,农民收入也相应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由1983年的309.8元提高到2002年的2 475.6元。

二、目前中国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几经改革,但“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依然严重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政策制度、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村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存在“城市中心”取向,为农服务的自觉意识不强。农村教育只是城市教育的翻版,农村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的问题,不少农村学校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奋斗目标,重普通文化知识的传授、轻职业生活技能的教育,农村教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最终结果是使大多数农村学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在客观上为“读书无用论”提供了佐证,挫伤了农民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如何在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视野中,在城市化的背景中认识农村教育,仍将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2 “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虽初步建立,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仍是影响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

农村教育经费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的展开将会陷入更大的困境。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了“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把农村基础教育的事权由乡级政府提升到“以县为主”,有利于县域农村教育的发展。但从实际的效果看,“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并不能切实保证农村教育的发展。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县级财政能力与其所担负的责任不相称。因此,“以县为主”的新体制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但对贫困地区来说,薄弱的财政能力仍然无力保障教育的投人,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

3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很差,教育质量不高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在样本小学、初中,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分别占37.8%和45.1%;实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和70.3%;教室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分别占22.3%和28.8%;教具、墨水、纸笔、粉笔不足的分别占到32.55%和35%。截至2002年底,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六省市以外,全国其他地区中小学D级危房总面积为4 000万平方米。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勉强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再加上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等因素,中国农村教育的质量远远低于城市。

4 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协调不够

近年来,中国农村和农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农村面临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大量富余的劳动力需要转移,这些都对农村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农村教育在办学模式和培训内容等方面应该加快改革。应当说,中国目前的农村教育还远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求,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弱化的趋势。有的学校以职业教育的名义行普通教育之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脱离农业生产实际的现象。因此,认真总结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三教统筹”,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已刻不容缓。

5 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

目前,中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师的整体数量和结构也不尽合理,农村教师流失严重,代课教师还普遍存在。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比较低,而且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屡禁不止。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02年底,各地累计拖欠中小学教职工国家规定标准工资共134.41亿元。2003年1月,有11个省(区)新欠农村教职工工资2.59

亿元。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工作环境条件差,其生存现状和精神状态令人担忧。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进修学习和培训机会缺乏。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目前的状况,远没有达到农村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建设和管理。

6 城乡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初中辍学问题严重,义务教育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东、中、西部农村教育存在较大的差距。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已全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中、西部地区普及初等教育仍困难重重,学生的辍学率还比较高。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调查,2001年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初中阶段男童失学率为8.5%、女童失学率为12.4%。此外,同一地区农村教育的差距也不容忽视,县镇的教育明显优于农村。据有关研究表明,在县域内,农村与县镇相比,辍学率明显偏高,大大高于“普九”将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目标。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建议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从农村长远发展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在三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发展。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涉及到管理体制、课程教材、经费投入、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问题,但最根本的是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政策导向的转变。

1 继续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端正农村教育的服务方向。提高“为农服务”的自觉性

农村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应当为谁服务?这是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农村教育就不能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弱化了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功能,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中国新世纪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农村教育应牢固确立为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一方面,普遍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另一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培养大批的农村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2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以县为主”主要是指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而不是投入体制,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责任。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农村基础教育更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加大公共服务支出,将农村基础教育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畴并优先予以保证。目前,中国正处于劳动密集型经济向技术密集型经济转型的时期,优先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加大中央、省市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不仅有利于稳定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而且有利于基础教育在更大范围和更大区域内均衡发展。

3 积极探索农村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

课程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载体,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从一定意义上说,要转变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取向,关键在于加强农村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农村教育的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问题既是困扰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难点,也是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结合的难点。2003年9月2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农村教育课程的开发要适应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从实际出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尤其要关注农村并结合现代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把现代农业技术、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内容纳入到农村课程体系中来,发挥农村学校课程传播农业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的作用。种植、养殖、园林花卉、农产品加工、温室栽培、机电维修、市场营销、美容理发、烹饪、驾驶、建筑、家政、农业环保、美术摄影、农业经营管理等,都可以而且应当成为农村学校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农村学校的课程和教材建设要遵循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同时结合农村教育的多样性、适应性和实用性,把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加快培养和造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的新型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4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师的待遇,在广大农村,教师已经成为一个受欢迎且具有吸引力的职业。但与此同时,教师队伍素质和整体水平不高已成为当前突出的问题。必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农村教师质量。具体而言,要做到:继续提高教师的工作待遇和社会地位;依法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建立教师职业准入机制;切实有效地开展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工作;统筹城乡教师资源,加大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师的力度;继续做好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教师对口支援工作。

5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教育差距扩大的原因,其根本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种制度安排的不合理。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条件下,城市和农村在教育方面的公共服务差别很大。因此,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具体的措施可考虑:第一,在城市的中小学应不加歧视的接纳农村的孩子入学。笔者调查,很多进城打工的农民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打工所在地就近入学,但苦于找不到愿意接纳的学校或为在城市入学收取高昂的择校费等附加费而苦恼。第二,城市的大、中专学校应对进城打工的农民在打工所在地的城市进行职业培训工作,并在农村设教学点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第三,城市大、专院校应考虑农村教育的具体情况多吸纳农村生源地学生入学,对定向农村合同招生或读农科专业的大学生可降低分数录取。

6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优化农村教育结构,逐步建立具有农村地方特色的教育体系

新农村建设发展范文第5篇

果园村以果树多、品种全而得名。在这里春天观花,像置身于花的海洋;夏天赏绿,绿得让人陶醉;秋天采果,果香四溢;冬天赏雪,银妆素裹。全村幅员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0亩。全村86户,218口人。其中朝鲜族68户,占总户数的79%,朝鲜族人口192人,占总人口的88.9%。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这个村以朝鲜族民俗特点为依托,在充分保留民俗、民风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村建设。先后投资1500万元,对旧村进行整村改造,新建具有朝鲜族古典建筑风格房屋43栋86户。新村建成以后,该村依托浓郁的朝鲜族民俗特色,充分利用长白山天池、鸭绿江源头、望天鹅峡谷、朝鲜异国风情、民俗文化、历史景观、自然生态、民族艺术、朝鲜族特色食品等旅游资源,大力开展朝鲜族民俗旅游产业,建设朝鲜族民俗旅游村。

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该村还建设了60平米的军警民图书室,拥有图书1000余册、光碟上千盘。先后投入扶持资金120多万元,购置了朝鲜族传统的民族民间乐器、服装、道具等240多件(套)。建造了民俗博物馆、游客接待中心、购物中心、酒店等配套设施,发展家庭旅馆47户,还建设了文化墙、演艺广场、民族体育运动场、停车场以及和睦石、喜鹊桥、阿里郎、祈福亭、斗笠亭、奇石园、巨矢城、稻香居、牌楼、鸭绿江漂流等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不仅为游客提供舒适、高雅、纯朴的食宿和购物环境,而且为游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和娱乐服务。

经过几年不懈努力,该村各项基础建设不断完善,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村里房屋整齐划一,街道宽阔笔直,高标准绿化、美化、亮化为山村增加了无尽的景观,每当夜幕降临,造型典雅的路灯、璀璨夺目的霓虹灯更为山村旅游增加了亮点。朝鲜族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门多、锅多、炕大,特别是家庭卫生和摆设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干净、整洁、朴实、大方。朝鲜族民族、民间、传统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幼儿园的儿童人人能歌善舞,大多会吹洞箫。他们创编和表演的四物乐、农乐舞、手碟舞、水瓢舞、扇子舞、洞箫合奏、溪琴合奏、朝鲜族唢呐合奏以及组织的篝火晚会等既弘扬了朝鲜族民族、民间艺术,为旅游提高了档次、增加了内容,又彰显了民族艺术的魅力。朝鲜族特色餐饮充分体现了朝鲜族传统的饮食文化。当场压制冷面、打制大糕、制作辣酱、腌渍辣白菜、烹煮狗肉等,既展示了朝鲜族传统的制作工艺,又使游客食欲大增。朝鲜族婚礼和寿筵是朝鲜族传统礼仪和餐饮文化的集中体现,在果园村游客不但能够享受到朝鲜族最高礼遇,而且能够品尝到朝鲜族各种传统的美味佳肴。那宏大的场面、隆重的仪式、动人的氛围、醉人的佳肴会令您置身于梦中的世外桃源。

果园民俗文化旅游村的旅游业由村民俗文化旅游公司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实行了公司加农户的管理模式。公司通过制定《家庭旅游服务规范》、《文明服务用语》、《家庭旅游服务星级评定标准》等八项制度和措施,做到管理规范、制度健全、价格合理、服务周到。公司组织村民成立了舞蹈队、器乐队、声乐队和婚寿庆典协会,创编了具有浓郁的朝鲜族民俗特色的四物乐、农乐舞、手碟舞、水瓢舞等传统节目20多个。公司设有游客接待中心、购物中心、家庭旅馆服务部、餐饮服务部、旅游产品开发部、营销部、鸭绿江漂流服务部、演艺服务部、财务部等机构。健全的制度、规范的管理、周到的服务既体现了果园民俗文化旅游的正规化和规范化,又确保了村民和广大游客的切身利益。为果园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永续利用,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果园民俗文化旅游村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配套的基础建设,规范的旅游服务和管理,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旅游业已经成为全村不可替代的主导产业,旅游成为村民步入“小康”的助推器和加油站。目前,该村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各类演出达200多场,旅游综合收入100多万元,人均旅游收入达到3000多元。2008年被国家授予4A级景区、2009年被评为“中国民族建筑――朝鲜族建筑文化示范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