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社会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长株潭;两型社会;区域物流竞合;区域物流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两型社会”建设给长株潭城市群乃至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十一五”期间,湖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8%;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7%和12.5%[1]。作为湖南物流业的中心,长株潭物流业被“两型社会”建设赋予了全新的历史使命。长株潭区域物流竞合是促进长株潭“两社会”建设的重要动力,为推动中部崛起并在中部崛起中实现新跨越发挥了重要作用。
1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背景和竞合条件分析
1.1 区域背景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核心地区,三市土地总面积占全省13.3%,人口占湖南省总人口19.6%。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8 270亿元,其中长沙5 600亿元,株洲1 550亿元,湘潭1 1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位居湖南省前列[2]。长株潭城市群以长株潭为“点”,以沿京珠高速、京广铁路、武广高速客运途经地为“线”,构筑湖南“一点一线”快速发展地带,被国家“十一五”规划列为重点开发地区。经过多年一体化建设,长株潭城市群成为了全国“两型”社会的示范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省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区,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加快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既关系到湖南自身发展,也是落实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需要,是促进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实践。
1.2 竞合条件
从全国范围来看,长株潭城市群地处泛珠三角经济区、京广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能直接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双重辐射,兼具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征,是促进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实践,也是落实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需要;从区内空间发展结构看,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既有绿色带隔离,又有高速公路网联接,内部结构紧凑,城市综合体特点明显,是国家不可多得的城市群资源,不仅具备长株潭区域物流实施竞合模式的一般条件且具有区域物流竞合存在的自身优势。一是长株潭三市地缘优势、资源共享互补优势明显,便于串连组合。具体表现为:三市地域相接、山水相依、依江相连、自然文化条件相似。特别是三市交通便利,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一应俱全,京广、浙赣、湘黔、湘桂等铁路干线在此交汇,京珠、上瑞高速及106、107、319、320四条国道贯通,武广客运专线铁路已投入运营,水运内联湘资沅澧四水、外达长江黄金水道,黄花国际机场2011年吞吐量达到1 368万人次,预测2012年旅客吞吐量将突破1 500万人次,并进入全球机场百强阵列,在中部地区仍排在第一位,快捷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二是湖南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长株潭物流业的发展。政府自2002年来先后制定和颁布《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长株潭城市群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关于促进生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物流业振兴规划》[2]。这些规划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长株潭物流业发展起到了促进和发挥了指导作用,特别是长株潭城市群获准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长株潭区域物流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也使其获得了更多的政策优势。三是区内资源得天独厚,拥有互补性资源是区域物流合作的基础条件。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省最主要的工业基地,工业体系较完整。三市在资源方面各有特色,形成互补,其中,长沙的工程机械、汽车及电子信息,株洲的轨道交通设备、有色冶金、陶瓷,湘潭的机电、钢铁等有较为明显的产业优势。相较而言,长沙的第三产业较为发达,株洲、湘潭则是以传统重化工业为主。这也为三市的自然结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长,服务设施基本配套等符合区域物流竞合的条件。
2 长株潭区域物流竞合格局
2.1 长株潭区域物流空间竞合格局
“四化两型”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长株潭物流区域合作,共同打造长株潭绿色物流圈,深入推进长株潭物流业发展。根据区域双核结构理论,长株潭物流竞合要分层次层层营造竞合格局,以资源为基础,以交通为纽带,既进行省内物流大区域联合,还要与邻近外省区域携手并进,打造新物流格局。一是长株潭区域内部的竞合。城市群核心地区呈现“一主两副环绿心”的空间结构,三市合作建立以长沙为主核心,株洲、湘潭为两个次核心的双极核模式,三市结合部金三角地区为绿心。也就是说长沙是全区物流竞合的协调中心和对外联系最重要的通道,株洲和湘潭资源丰富互补,而且通达性好,株洲和湘潭是区域内两个重要的二极物流集散地。同时,长株潭应运用空间上的相连性、文化上的同源性和资源上的互补性,加强与包括3个主中心组团、4个次中心组团以及15个片区组团和29个小城镇组团的物流合作。打造形成以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及湘江生态经济带为主轴;以319国道、320国道和上瑞高速为次轴;以湘乡至韶山公路和106国道为辅轴,以长沙、株洲、湘潭为核心和中心节点的放射状布局[3]。二是长株潭与省外相邻物流区域的竞合。除了加强省内区域竞合之外,长株潭还应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武汉城市圈等城市的资源共享、市场共拓、信息互通、地域互动,共同打造国际物流市场,实现互利共赢。特别是武广铁路的开通,对于长株潭深化省外区域竞合带来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2.2 长株潭区域物流产品竞合
长株潭除了区内外空间进行竞合之外,还要进行区域间产品竞合。因此,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打破了行政区域界限,集成整合长株潭区域物流系统要素,通过聚集整合区域物流设施资源和物流企业资源,以发挥这些资源的集群效应,突出物流产品的主题特色,实施品牌战略,实现区域物流整体效益最大化。以区域物流基地、区域信息系统、物流政策环境为平台,依托港口和交通枢纽,长株潭重点发展核心物流区以及环洞庭湖、大湘西和泛湘南等“一核三区”四大物流区域。据统计,长沙金霞、长沙空港、株洲石峰、湘潭九华、岳阳城陵矶港、郴州湘南国际、衡阳白沙洲、常德德山、怀化狮子岩、娄底湘中等10个物流园区都是省级重点,并将改造和新建一批现代化的仓储设施和配送中心,以体现长株潭两型社会城市群一体化物流节点在功能、规模、数量与选址等方面的要求,提升园区规模与聚集辐射效应[4]。加快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等企业进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强新建铁路、港口、机场、公路和管道转运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优化站、场布局,完善中转联运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形成层次清晰、衔接合理、运作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
3 长株潭区域物流竞合模式
政府和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其主导作用。长株潭地区在行政区划、经济、人文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但资源具有显著互补性。一方面克服行政区域分割,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充分利用区内各类资源特色,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整顿和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建立协调机制,统一规划管理,为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三市的发展各有特色但实力差距悬殊,要平等合作离不开政府和非政府合作组织的主导作用来构筑长株潭物流发展共同平台。另一方面在长株潭区域物流竞合过程中,政府和物流企业是主要的合作主体,以市场为主导的物流企业合作的区域性虽不强但作为竞合的核心动力应该发挥主角作用,在不违背区域物流发展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上,长株潭物流企业若能突出各自的个性,弘扬地方特性,开发出适应市场需要的特色产品,开拓特有市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竞争中谋求合作,在合作中提升竞争档次,共同打造长株潭区域物流企业品牌;在区域内形成有机的产业链和实现产业聚集,整合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在优化整个区域的物流产品结构和保持整体形象的前提下,建立跨区域的物流企业集团,选择竞争博弈下的市场运营方式[5]。
形成完整的具有长株潭地域文化特色和“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的物流产业链和产业体系。湖南物流产业由于缺乏规划,大多是属于竞争型产业,产业集群由大量从事物流货代、专线运输、企业外包物流、信息中心等类的中小企业组成,产业链不长。首先遵循核心主导、紧密辐射、网络联动原则,提升产品的资源功能承载单元之间的空间联动性,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产业聚集的合作性竞争两个层次,构建辐射不同地域的三级物流中心。与“一核三区”重点物流园区相对应,在长株潭三角地区、衡阳、怀化、常德构建辐射全国各省或部分省份的一级物流中心;构建以地级市为中心,辐射全省各其他地市或部分其他地市的二级物流中心,是连接一级物流中心、二级物流中心、三级物流中心的重要枢纽,承担起结合一级物流中心辐射过来的物流业务,还要将本地市的物流辐射到各个一级物流中心或二级物流中心;构建以县或县级市为中心,辐射本县以及本市各县的三级物流中心[6]。以区内三级物流中心依托,以区内城市间高速公路、快速干道、铁路和水路为骨架, 调整物流非生产性产品结构和服务,根据区内城市物流的需要,应该在城市的周边建立相应的配送中心,让他们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真正实现门到门的服务,形成柔性化、多元化、特色化体系,应对外来物流企业带来的巨大冲击。
创造有利于物流产业聚集的软硬环境,即基础设施共建、市场信息共享。加快机场、港口、高速铁路和公路、城市轻轨等城市通道和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配套与衔接,加速建设物流园区和仓储节点,打破地区经济壁垒,消除区域合作各种障碍,实现商品和高层次人才、信息各要素的自由流动,培育统一的区域物流市场和品牌,共享品牌形象,共享销售队伍和销售渠道;强调信息资源公开、透明、畅通、宣传、交流、推广工作,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成立长株潭经济区物流信息中心,把信息化作为产业集成的重要功能组成部分,以应用为突破点,鼓励引导企业应用互联网络、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把湖南各个物流产业集群(包括一级物流中心、二级物流中心、县级物流中心以及各个配送中心)整合起来,增强整体竞争力。从而形成区域统一、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和服务网络,实现区域物流的“同城效应”。
参考文献:
[1] 长沙市规划局.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C] // 城市规划:2009湖南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9.
[2] 邓爱民,周艳辉. 论长株潭城市群物流园区规划建设[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157):87.
[3] 彭云飞,邓勤,欧阳国梁.“两型社会”建设与区域物流一体化战略框架构建——以长株潭为例[J]. 经济地理,2009(10):21.
[4] 杨自辉,邓恩,林安源. 湖南物流产业集群系统发展研究[J]. 经济地理,2010(3):428.
[关键词]地方高等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科研成果转化
一、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不断提升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会为地方高等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和人才、科技需求,从而推动地方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1.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普通高校共有2263所,其中部委院校111所,地方所属所管高校2152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数量的95.1%。作为高校的主要力量和重要基地,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地方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重任。地方高校一般地处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各地市,最容易了解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和科技需求,而各类地方院校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地方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最快地响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社会事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而有力的人才保障。
2.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地方各类高校中聚集了大量的、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如果地方高等教育能立足地方特点和资源优势,为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合适的研究环境和有力的经费保障,就能有效引导这些技术人才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针对性的开展学术研究,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研究和技术开发,从而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二)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地方高等教育提供财政和就业支持
首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会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从而影响地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水平。一般情况下,经济越发展,地方财政收入越充裕。而教育支出是地方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地方财政的支持。以2005年为例,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总额8418.84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5161.08亿元,占61.3%,;其中地方教育经费支出总额为6814.09亿元,高等教育经费支出1881.61亿元,占27.6%。可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方财政收入水平,从而影响高等教育经费增长。
其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院校的就业状况。就业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由一国(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决定的。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劳动力会按照三次产业的顺序依次转移,就业结构的变化始终与产业结构的演进保持着紧密关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国家及地方政府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人力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化改革,推动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大批具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地方经济社会越发展,人才需求就越多,也就越能够解决地方高等院校的就业问题。
二、目前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生源扩招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评估,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也在发生变化,办学趋同的倾向越来越普遍,主要表现为“贪大”、“求全”、“攀高”,将办学特色定位为综合性大学或教学科研型大学,这不仅会失去地方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还会造成教学与就业的脱节,对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不利,同时也影响地方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高等教育的办学定位存在误区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院校为了在各类评估中得到认可和荣誉,盲目提高办学层次,扩大招生规模,如专科变学院,学院变大学现象较为普遍。为了招收更多的生源,很多地方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追求大而全,如很多冶金学院、化工学院也增设了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等。随着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人才培养越发粗放化,丢弃了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依托的办学特色和教学规划,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忽视了学生就业的市场需求,影响就业的稳定性。
(二)科研转化机制不健全
地方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应用性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但是调查显示,地方高等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还不够完善。首先,缺少便捷的科研转化平台。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政策支撑和制度约束,政府相关部门每年需要完成大量的课题研究,其中地方高等院校参与程度很高。但是目前在课题管理过程中缺少高效的科研转化评价机构,成果转化存在难度。其次,地方高等院校的自我调适机制不健全。很多地方高校在科研管理上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科研项目和成果重级别、重数量,地方导向不明晰,其后果是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但是能满足地方实际需求的越来越少。
三、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探讨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项主要职能。地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要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基础,立足地方,积极探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渠道,以带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这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地方高等院校要强化教育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
地方高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财力的支持,而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取决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并且地方经济生产部门又是地方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市场。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强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工作中要立足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科技需求,调整学校的办学定位并突出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性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学校拓宽就业渠道,以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地方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二)立足地方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才需求和流动呈现出市场化特征,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因此,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要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基础,立足地方特点和资源优势,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完善教学计划,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发展形式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会随之而变化。因此,地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设置不能只守着过去的传统而一成不变,也不能因为求高、求大、求全的办学思想而脱离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而是应该与时俱进地了解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变化的状况,根据地方社会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形成自己的特色,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人才的新要求。
2.以地方经济特色为基础推动课程建设
地方高等院校要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人才的培养以课程建设为基础,随专业设置而所开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课程与课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地方高校的教学管理者要协调好每一个专业所需要的课程的衔接关系,既要避免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又不要出现课程之间内容的空白断档。其次,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一定时期是相对固定的,但是随着地方人才需求的变化,课程内容的侧重点会发生变化;随着政府调节经济发展的政策变化,课程所涉及的政策内容也要不断更新,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另外,有些课程的教学素材可以来源于本地区实践领域的企业、行政管理机构以及社会中介机构,必要时还可以待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实习,使学生能够明确努力的方向,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首先,地方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应重视地方高等教育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科研转化机制。比如,构建一个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企业、地方相关管理部门与地方高等院校科研管理机构的联系,引导和支持企业与地方高等院校研发人员共同承担技术攻关项目,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其次,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功能。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起着连接高校科研技术人员和企业及相关部门的桥梁作用,因此,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应建立适应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积极构架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支撑保障体系,使地方高校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的技术服务场所。
在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地方高等院校要践行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和更广泛的科技支撑,谋求实现地方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张宏军. 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及协调发展[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08) .
[2]王立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是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
[3]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动态模拟;北京市山区
中图分类号:F1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2-0018-07
动态模拟是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动态模拟研究的是问题而不是实际系统本身。因而研究的问题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思路和动态模型。我们曾先后采用动态模拟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大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我国西部牧区草地资源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西部省区退耕还林与粮食供需平衡、天然林保护工程、西北内陆干旱区流域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吕晓英等,2001,2003,2006,2007)。本文以北京市山区可持续发展为例,再对区域动态模拟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探讨。
山区是典型的区域地理单元和行政辖区。在北京都市经济的建设中,北京市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京山区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要动态地把握具有复杂反馈机制的大系统的行为趋势,不仅停留在传统定性描述阶段的“这种只是叙述的分析形式对揭示系统的真实性是不够的”,即使“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已经被用于建立知识结构的数学,在处理重要的社会系统中所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方面,也不是完全适应的”(福瑞斯特,1968)。因而人们不得不另辟蹊径。而动态模拟尤其是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为此,我们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建立大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展示2005年到2025年期间,北京市山区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并通过各种情景下的发展方案比较分析,为山区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以下就山区可持续发展概念、研究思路、模型建构以及政策模拟等作一简介。
1.山区可持续发展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动态过程。它要求的是,不仅当前的发展是可持续的,而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甚至对于下一代来说,同样应该是可持续地发展。因此,研究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判断。北京市山区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山区林业、畜牧业、种植业、乡村两级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山区作为首都绿色屏障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的不断持续增长。这是研究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需要把握的基本内涵和研究的重点内容。山区可持续发展有许多评价指标。根据北京山区的功能定位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北京市山区可持续发展最基本和核心的评价指标是,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和农民以及乡、村收入这两大类指标。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指标,主要是指随着北京山区森林面积不断扩大,森林的防止水土流失、固碳制氧、净化空气和净化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的变化趋势。收入指标包括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以及乡、村两级企业和农村私营企业的收入变化趋势。这两大类指标值的不断增加,反映了随着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山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同时乡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可以看出,只要突出研究这两大类基础性指标变化的趋势,就可以对北京市山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作出基本判断。
2.北京市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思路
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要按照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北京市政府提出的山区发展规划为依据,通过调整农林牧结构和加快乡村两级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在实现山区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要促进山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实现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不断增长,构筑和强化山区对北京市的绿色屏障作用。
为此,本项研究建立了大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展示从2005年到2025年未来20年间,北京市山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乡村两级和私营企业、农村人口的发展趋势,以及山区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的变化趋势,并进行多种情景的方略比较和分析,为政府和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北京市山区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由种植业、畜牧业、林业、乡村两级和私营企业以及人口、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等六个模块构成。这六个模块之间的基本关联,如图1所示。种植面积、种草面积、荒山造林面积及其变化过程都要受到现存荒山荒地面积的制约,而且它们相互之间也存在使用面积的制约,例如林业中的退耕还林会直接减少耕地面积,荒山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也会使荒地中可用作耕地和草地的面积同时减少。草场和种植业为家畜提供饲草并对家畜存栏数量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在市场条件下,还可以通过异地购进饲草饲料减轻本地饲草料对饲养家畜的制约)。从生产函数来看,乡、村两级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受到劳动力、农业产品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等生产要素的影响。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取决于林地面积和质量。环境受到生态服务功能以及乡村和私营企业污染排放和治理的影响。可持续发展就是上述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和促进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北京市山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研究,就是以山区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极性为依据,通过上千个方程构建而成的大型模型,使上百个变量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用动态模拟的方法,展示出未来20年北京市山区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3.山区可持续发展动力学模型
下面概略地介绍种植业模块、乡村和私营企业模块、林业和森林服务功能及价值模块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结构。
3.1 种植业模块介绍
种植业模块主要研究荒地、耕地面积变化趋势,以及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产量和收入变化状况。
3.1.1 荒地面积。根据有关资料,2004年北京市荒地总面积为77.75万亩。今后荒地主要用于人工造林和作为草场,少量通过流域治理后形成耕地。荒地面积等于上年面积减去当年荒地减少的面积。荒地减少的面积主要是京津风沙工程造林面积、水源涵养林面积、山地种草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新增耕地面积。今后,每年可能新增加的京津风沙造林面积、水源涵养林面积和耕地面积,都采用表函数形式来赋值,而且通过变化这些表函数值可以达到对各种规划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的目的。
3.1.2 耕地面积。耕地面积是流位变量。当年耕地面积等于上年末耕地面积加上当年新增加面积,再减去减少的耕地面积。每年可能新增耕地面积以表函数形式赋值。每年可能减少的耕地面积主要包括:用于水源涵养林占用的耕地面积,耕地种草面积,果园新增面积,非农占用耕地面积,都以表函数形式赋值。
粮食作物中主要研究小麦、玉米和其它粮食作物的占用耕地面积、产量及收入。经济作物面积通过其占耕地面积的比例求得,主要研究油料和药材等。耕地面积减去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面积后等于其他农作物面积,主要研究蔬菜、瓜果类、青饲料和其他作物。在完成上述计算后,最后汇总得到粮食总收入、经济作物总收入、其他农作物总收入以及种植业总收入。
3.2 乡村和私营企业收入模块介绍
从货币角度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是一种资金周而复始,不断流转的过程。企业依赖一定的劳动力、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购买原燃、材料而开始进行生产,销售产品获得收入,除去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包括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营业外收支等,形成企业可分配利润,然后再提取企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应付利润等,最后形成企业未分配利润。利润是企业投入资本的增值,也是企业可以自有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筹资部分。企业上述资金流转过程,形成了资金流转回路,如图2所示。北京市乡村两级企业和私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运转过程及其扩大生产和增加收入的动态模拟,基本都按照这种分析思路所展开。由于企业资金流转和扩大生产的机理和过程基本相同,因此,可以采用系统动力学中高级DYNAMO的宏函数(宏指令)进行描述,然后在乡、村和私营企业的运算过程中逐一调用。
宏指令MACRO是具有特定功能和相应的指令名的一组方程。宏指令常常在下述情况时应用,即当模型中的一块结构多次重复出现,唯一的差别是可能具有不同的参数或输入值。把这些方程用一个单一函数的形式表达出来并命名,即形成用户自定义的宏指令。自定义宏指令简化了描述过程,缩短了程序请单,更便于阅读和理解模型。
3.3 林业模块
和其他生物体一样,林木的生长、发育过程也是一种具有反馈机制的动态过程。从整个群体而言,无论天然林还是人工林,当成过熟林枯死被采伐后,经过人工造林或迹地更新,林木便开始进入了幼龄林,再经过中龄林组、近熟林组后,又转入到成熟林和过熟林组。各个林龄组依次周而复始地循环,构成了森林群体不断繁衍再生的完整的大回路。
在这种往复循环的动态变化过程中,按林龄划分的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的变化都是一种累积过程,因而它们在系统动力学中被看做是流位变量。而林木的自然增长和枯损以及前一个林龄组向后一个林龄组的转移速度,还有人们对林木的各种方式采伐等,都具有流率(或速率)变量的特征。森林林分变化的过程和轮伐周期很长,因此特别适宜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建立相应的林龄结构模型,开展林分面积和蓄积量变化过程的动态模拟和政策分析。
按照北京市山区有林地林分来源,模型划分为天然林、人工林和飞播林,在每一林分中,又划分为幼龄林(1~2)、中龄林(3)、近熟林(4)、成熟林(5~6)、过熟林(7)等7个林龄组。以天然林为例,林龄结构动力学流程图,如图3所示。图中只包括了林龄面积和蓄积量及其与主要相关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在逐年计算出各林种的林龄面积和蓄积量之后,再根据林龄面积或蓄积量,利用不同计量公式,十分方便地计算出历年森林的直接价值、各种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以及人工造林和森林管护投资等多项指标。
4.动态模拟的政策分析――以林分变化及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为例
4.1 林分变化趋势
4.1.1 龄林面积变化趋势。北京市山区荒地面积为77.75万亩,主要用于栽植生态林、果园、牧草地和少量耕地。2005年,北京市山区有林地总面积为573.1万亩,从扩大牧草地为主、适当扩大林地角度,预计2010年有林地总面积可能增加到580万亩,新增面积6.9万亩,年均递增率为0.24%,2020年可能增加到586.5万亩,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0.11%,到2025年有林地总面积可能为587.1万亩,比2005年增加14万亩。
在上述方案下,总体看,林分面积结构将逐步趋于合理(图4)。有林地面积中,幼龄林地面积将呈现出逐年减少的总趋势,2005年幼龄林地面积为336.1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58.64%;2010年预计为292.23万亩,2005年减少43.77万亩,所占比例下降为50.40%;2020年减少到198.91万亩,所占比例下降到33.91%;2025年再减少到160.54万亩,25年间共减少了175.56万亩,所占比例下降到27.34%。总体看,中龄林地面积变化较小,2005年中龄林面积为141.17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24.63%;2010年面积略有增加,预计为141.63万亩,2020年略有减少,预计为141.16万亩,到2025年预计减少到133.24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22.69%。近熟林、成熟林和过成熟林地面积都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它们占林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由2005年的9.10%、6.28%、1.34%,提高到2010年的13.24%、9.51%、2.43%;到2025年分别提高到19.51%、21.61%和8.86%。
4.1.2 林地蓄积量变化趋势。和林地不同龄林面积变化趋势一样,不同龄林的活立木蓄积量结构,也逐步更加合理(图5)。2005年以前,北京市山区林分龄林蓄积量结构很不合理,林分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幼龄林和中龄林地面积较大且活立木蓄积量较多,而近熟林和成熟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都较少。2005年北京市山区有林地活立木总蓄积量约为884.55万米3,其中幼龄林和中龄林地蓄积量分别为255.71万米3和263.58万米3,分别占有林地总蓄积量的28.91%和29.80%,而近熟林、成熟林和过成熟林分别占总蓄积量的15.26%、19.66%和6.37%。到2010年,幼龄林和中龄林地的蓄积量合计占到总蓄积量的51.43%;到2025年,幼林龄和中龄林地的蓄积量占总蓄积量的比例,才分别降低到17.68%和16.72%,届时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地的蓄积量分别占总蓄积的19.24%、29.64%和16.71%,龄林立木蓄积量结构变得比较合理,林分质显著提高。
4.1.3 天然林地龄林面积和蓄积量变化趋势。2005年北京市山区天然林地总面积为276.59万亩,今后基本保持不变。天然林地龄林面积的构成很不合理(图6)。2005年幼龄林地面积占天然林地总面积的64.39%,也就是说,在天然林地中,约有2/3是近些年里成长起来的幼龄林; 中龄林面积占27.88%,近熟林和成熟林才各占5.38%和2.11%。到2025年,天然林中的幼龄林面积可能减少到99.5万亩,仍然占天然林面积的35.97%,也就是说,经过25年的龄林转化,幼龄林面积还要占到天然林面积的1/3以上。中龄林面积基本上保持在77万~79万亩之间,所占比例大体在29%左右。2025年,近熟林和成熟林面积分别占天然林面积的20.25%和13.98%。可见,虽然经过25年的生长,天然林各龄林面积结构仍然不合理,表明对北京市山区天然林需要进行更长时期的保护和加强抚育。
天然林地各龄林立木蓄积量结构也很不合理(图7)。2005年幼林蓄积量占天然林总蓄积量的47.01%,中龄林蓄积量占37.38%,幼龄林和中龄林地合计蓄积量占到总蓄积量的84.39%;而近熟林蓄积量占10.62%,成熟林蓄积量仅占4.52%,可见,幼、中龄林蓄积量明显偏大。到了2025年,幼龄林蓄积量所占比重仍然达到38.63%,中龄林蓄积量比重为25.04%,近熟林蓄积量比重上升到19.39%,成熟林蓄积量比重也仅上升到14.75%,即经过25年的生长和抚育,天然林各龄林立木蓄积量结构仍不合理,林分质量仍然较差。
4.1.4 不采伐方案人工林地龄林面积和蓄积量变化趋势。2005年人工林总面积为262.53万亩,2010年可能增加到268.74万亩,年均增长0.47%,2020年可能增加到274.77万亩,年均增长4.45%,2025年可能达到275.13万亩,比2005年增加12.6万亩。从各龄林面积来看,2005年人工林龄林面积结构极不合理,幼林和中龄林地面积所占比重过大(图8),幼龄林面积占人工林总面积的49.31%,即人工林地中将近有一半是幼林地;中龄林面积占到22.92%,近熟林面积占13.60%,成熟林面积仅占11.50%。到2025年,预计幼林地面积占人工林总面积的比重将下降到18.91%,中龄林面积比重下降到17.14%,近熟林面积所占比重上升到18.41%,成熟林面积比重提高到29.11%,过成熟林面积所占比重也上升到16.43%,龄林面积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2005年,人工林地立木总蓄积量为511.93万米3,2010年增加到620.24万米3,年均增长3.91%,2025年可能达到1013.8万米3,25年中年均增长率为2.77%。人工林龄林蓄积量相对比较合理(图9),2005年,幼龄林蓄积量占人工林总蓄积量的15.59%,中龄林蓄积占24.55%, 近熟林蓄积占18.35%,成熟林蓄积占30.82%,过成熟林蓄积占10.68%。此后,龄林蓄积量结构逐渐向过成熟林演化,到2025年,幼龄林蓄积占人工林总蓄积量的比重下降到4.34%,中龄林蓄积比重下降到11.25%,近熟林蓄积比重为19.02%,成熟林蓄积比重为39.11%,过成熟林蓄积比重上升到26.27%。龄林蓄积量结构的这种变化表明,人工林可以适量采伐,以便减少过成熟林蓄积量所占比重。
4.2 人工林采伐方案的林分变化趋势
根据前面对人工林龄林立木蓄积量分析,设计从2005年开始,对人工林的成熟林(第6级)和过成熟林的立木蓄积量分别按其存量的10%进行采伐,并叫做方案2。采伐以后,对有林地林分及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动态模拟情景分析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4.2.1 采伐总面积和总蓄积量变化趋势2005年采伐总面积和立木蓄积量为1.81万亩和12.46万米3,2010年为1.92万亩和11.62万米3,2020年为2.96万亩和14.43万米3,2025年将达到3.50万亩和17.22万米3。可以看出,采伐面积将逐年增多,采伐立木蓄积量先是逐年减少,到2010年以后,又逐年增多。
4.2.2 采伐后龄林面积和蓄积量变化趋势。由于采伐后迹地更新,新造林面积增多,方案2幼龄林地面积比不采伐时呈逐年增多趋势(图10)。2010年,方案2幼龄林面积为121.09万亩,比不采伐面积(112.36万亩)增加8.73万亩,2025年方案2达到83.66万亩,比不采伐面积(50.03万亩)增加了31.63万亩。与不采伐方案相比较,采伐后成熟林面积和过成熟林面积将比不采伐时的面积逐年减少。2010年方案2成熟林面积比不采伐时面积减少了4.32万亩,2025年减少面积扩大到13.44万亩。2010年方案2过成熟林面积比不采伐时面积减少了4.56万亩,2025年减少面积扩大到33.01万亩。
与不采伐时相比,采伐方案2人工林立木总蓄积量减少数量呈逐年扩大趋势。2010年方案2立木总蓄积量比不采伐时减少了59.84万米3,2020年减少量继续增加到182.61万米3,2025年减少数量进一步扩大到257.53万米3。
4.3 人工林采伐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
一般认为,森林资源价值可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大部分。其中,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包括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和选择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指与森林产品和生态服务的利用直接相关的价值,例如木材、非林木产品、游憩等。间接使用价值指人们间接从森林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中获得的效益,例如流域保护、固碳制氧、净化空气等。选择价值是人们为了将来能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森林资源的某种服务功能所意愿支付的价值。存在价值是人们为确保森林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继续存在所意愿支付的价值。遗产价值是人们为子孙后代将来利用森林资源所愿意支付的价值。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还很不规范,计算结果相差很大。李忠魁等(2001)对北京市森林资源价值作了初步测算,结果表明,林地价值、木材和果品产出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及社会效益价值四大部分的现值分别为20.8亿、159.16亿、2 119.88亿和13.53亿元人民币,总计为2 313.37亿元。其中,环境资源价值占总价值的91.63%。余新晓等(2002)对北京市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面积为4 056.64km2 的北京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每年为167.78 亿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为91.67亿元,净化水质价值为15.3亿元,保持土壤价值为2 806.92万元, 固碳制氧价值为2.24亿元。净化环境价值为48.65亿元,游憩价值为9 074.98万元,林果品价值为8.73亿元。高云峰等(2005)对北京市山区森林资源价值评价结果是,2003年北京市山区森林资源整体价值(现值)为3 143.51亿元。其中,使用价值为2 974.96亿元,占94.64%;非使用价值为168.55亿元,占5.36%。在年直接使用价值中,林地总价值为7.47亿元,林木总价值为23.58亿元,经济林产出价值为12.23亿元。间接使用价值中,涵养水源总价值为50.46亿元,保育土壤价值为1.01亿元,净化环境总价值为17.74亿元,固碳和制氧价值分别为4 781.60万元和3 541.93万元(合计为8 323.53万元,)防风固沙价值为602.88万元,游憩价值为7 543.34万元。
目前,在森林资源价值估算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一是,大多以林地总面积和总蓄积量去计量功能价值,而很少从龄林组成角度进行估算。其二是,现有的价值计算中,有些功能,如涵养水源中森林蓄水功能与净化水质和调洪等功能价值重复计算。其三是,大都没有开展动态模拟,因而也很少进行有关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吕胜利等,2006)。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很多,从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目的考虑,我们以龄林变化为基础,动态地研究了北京市山区有林地森林涵养水源、保土、保肥、固定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吸引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等)等主要功能及其价值。在不采伐森林情况下,2005年初步测算的上述森林主要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为32.34亿元,其中森林涵养水资价值为26.50亿元,保土价值为0.67亿元,保肥价值为3.68亿元,固定二氧化碳价值0.73亿元,制造氧气价值0.65亿元,净化空气价值0.11亿元。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也具有动态特征。到2025年预计北京市山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将达到45.07亿元,比2005年增长39.39%,年平均增长1.34%
人工林采伐方案,虽然每年可得到一定数量的木材和薪柴,但是整个山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将逐年减少(图11)。2010年预计方案2全市山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为35.04亿元,比不采伐时生态价值减少近0.8亿元,减少了2.23%;2015年方案2生态价值为37.59亿元,将减少1.67亿元,减少了4.26%;2020年方案2生态价值为39.69亿元,将减少2.68亿元,减少了6.34%;2025年方案2生态价值约为41.24亿元,比不采伐时减少3.83亿元,减少了8.51%。可以看出,分别采伐成熟林和过成熟林地立木蓄积量的10%,在2015年以前对全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的影响小于5%,而在此后影响将越来越大。所以,在2015年以后,对人工林的采伐比例应不超过成熟林和过成熟林立木蓄积量的10%,并要逐年有所减少。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种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我们又假设从2005年开始北京市山区有林地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增加100亿元,达到132.34亿元,但此后不进行人工林采伐,称之为不采伐方案3。同时,在方案3基础上,又假设和方案2一样进行采伐,并将此称为方案4。对方案3和方案4运行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2010年采伐方案4比不采伐方案3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2.16%,2015年减少了4.19%,2020年减少了6.83%,2025年减少了8.84%。这说明,即使在估测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增大的情况下,在2015年以后,北京市山区人工林地成熟林和过成熟林的立木蓄积采伐比例,同样不能超过10%,否则山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将显著下降。
5.结语
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用于了解系统行为和设计系统,并非用于预测未来。实际上,用模型去设计一个系统也就是在创造未来(福瑞斯特,1987)。系统动力学导取内部的观点,认为系统的行为是由系统的内部结构和政策变量引起的。因此,系统动力学研究问题的最终目的,就是找出哪些政策变量和结构的变化可以改善系统的行为。同时,在现实社会里,经济、社会、科技的管理和发展的决策,都面临着长期目标和短期行为之间的抉择。几乎每项决策或政策,如果从长远来看它是有利的话,则它的短期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反过来也一样,有利于短期利益的政策,则往往使长期发展的环境恶化。因而判断某项政策或决策是否恰当的标准,一般来说,不应着重于它的短期效应,而应着眼于是否能促进系统的中、长期发展(福瑞斯特,1987)。通过上述对北京市山区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建模思路、模型结构的介绍,尤其是对林分龄林结构变化以及人工林采伐方案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影响的动态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意图,不是偏重于一般的经济数字预测,而是在于通过对各种可能情景下的系统行为趋势的比较,寻求更加有利山区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因此,如何在情景分析中能够体现决策层的经验和想法,是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动态模拟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加强的重要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是北京农学院三项基金资助项目“京郊山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模拟研究”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吕晓英等.退耕还林与西部省区粮食供需动态平衡问题.甘肃社会科学,2001.(2):10~14.
[2]吕晓英等.中国主要牧区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甘肃社会科学,2003.(2):115~119.
[3]吕胜利,吕晓英.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价值的动态模拟与投资的费用-效益分析[J].开发研究,2006,(3):11~16.
[4]吕晓英等.西北内陆干旱区流域综合治理方略的动态模拟.甘肃社会科学,2007.(3):114~118;新华文摘,2007,(16):28~31.
[5]Forrester,Jay W.1968.Principles of Systems.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
[6]Forrester,Jay W.1987.系统动力学及其在城市区域发展研究中的应用.深圳:华夏文化交流中心编.
[7]李忠魁等. 北京市森林资源价值初报[J].林业经济,2001,(2):36~42.
[8]余新晓等. 北京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2002,(5):783~786.
[9]高云峰等.北京市山区森林资源价值评价[J].中国农村经济,2005,(7):19~29.
关键词:广东;本科学校;结构;布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高领域。高等学校通过展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人才保证、智力贡献、科技支撑、文化繁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本科学校①的结构、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关系。根据地理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广东省可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4个区域,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粤东包括汕头、汕尾、潮州、揭阳4市,粤西包括湛江、茂名、阳江3市,粤北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5市。截至2014年8月,广东省共有本科学校46所,占全省高等学校数(含独立学院)的32.6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32%)。就区域分布看,珠三角38所、粤东2所、粤西4所、粤北2所,分别占本科学校数的82.60%、4.35%、8.70%和4.35%。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在全面把握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总体情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和适应性,提出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策略。
一、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研究② (一)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运用SPSS 19.0对全省2001―2013年本科学校数、在校本科生数、常住人口并对全国2001―2013年常住人口、本科学校数和2005―2013年在校本科生数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从全省层面看,常住人口与在校本科生数、本科学校数二者的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小于0.05),表明常住人口与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三者之间均为正向影响和强烈的线性关系;同时,常住人口与在校本科生数的相关程度(相关系数为0.992)高于常住人口与本科学校数的相关程度(相关系数为0.927),这些均与全国总体表现情况相同,但同比全国常住人口与本科学校数的相关程度,不如全国高(见表1)。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③层面看,常住人口与在校本科生数相关系数于珠三角及深圳均表现为同升现象;粤东、西、北地区则存在个别相反现象。由于2001―2013年粤东、西、北地区本科学校数未发生变化④,深圳未发生明显变化⑤,故粤东、西、北地区常住人口与本科学校数无相关性,深圳则为不显著相关(见表2)。
综上,珠三角常住人口与本科学校数、在校本科生数二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深圳市的常住人口与在校本科生数相关性较强,但与本科学校数相关性不显著;粤东、西、北地区常住人口不仅与在校本科生数的相关性相比珠三角和深圳市弱,而且与本科学校数也不具有相关性。
(二)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经济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运用SPSS 19.0对全省2001―2013年本科学校数、在校本科生数、GDP及全国2001―2013年本科学校数、GDP和2005―2013年全国在校本科生数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从全省层面看,GDP与在校本科生数、本科学校数二者的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小于0.05),其中与在校本科生数的相关系数为0.986,与本科学校数的相关系数为0.931,均呈现出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三者之间均为正向影响,具有强烈的线性关系,这与全国的表现情况是一致的,但同比全国2001―2013年GDP与本科学校数的相关程度,不如全国高(见表3)。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看,GDP与在校本科生数的相关系数在各区域均表现为同升现象; 2001―2013年粤东、西、北地区本科学校数未发生变化,深圳未发生明显变化,故粤东、西、北地区GDP与本科学校数无相关性,深圳为不显著相关(见表4)。
(三)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用Matlab软件)对全省2004―2013年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与各学科专业在校本科生比重进行量化分析,采用典型相关方法对全省2001―2013年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数与三大产业生产总值进行相关分析,以进一步明晰广东省本科学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从全省层面看,就学科专业而言,农学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密切相关,相关系数达r9=0.5041;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与第二产业就业结构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r8=0.8230、 r7=0.7228、r11=0.6323、r2=0.6017;文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工学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r5=0.8306、r11=0.7965、r7=0.7289、r2=0.6512、r8=0.5436。就学生层次而言,各层次学生与三大产业间都有很强相关性(见表5)。
(四)小结
1.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人口规模之间,在省域层面整体上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特别是在校本科生规模与人口规模的相关程度高于本科学校数与人口规模的相关程度(与全国总体表现一致);在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上则表现有强有弱,特别是本科学校数与人口规模在有些区域无相关性或相关性不显著。
2.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经济规模之间,在省域层面整体上仍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特别是在校本科生规模与经济规模的相关程度高于本科学校数与经济规模的相关程度(与全国总体表现一致);在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上则不明显,特别是本科学校数与经济规模在有些区域无相关性或相关性不显著。
3.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一是因学科专业而异,如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均与第二、三产业具有相关性,但与第一产业相关性弱,而农学正好相反。二是虽然各类层次的人才培养在省域层面和多数区域层面上与三大产业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在个别区域则有所差异――或者因缺少研究生培养资格而无法为所在区域提供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如粤北;或者因受区域内本科学校数量及人才培养规模所限,无法适应本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各层次人才需求量激增的态势,如深圳市。因此,在本科教育资源与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地大力地调整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及层次结构,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会进一步弱化。
二、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未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研究 (一)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未来人口趋势的适应性分析
1.基于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⑦的分析。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即每所本科学校对应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越高,说明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本科入学率越低,反之越高。
从全省层面看,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⑧在2005―2021年间呈下降趋势,2021年后又开始上升;2015―2024年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在2.77万―3.76万人之间。假定2014年之前广东省本科学校数量尚能保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本科入学率逐年上升,则从2015―2024年间广东省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最高值(3.76万人)仍低于2014年之前的数值来看,本科学校数量可以适应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但仍高于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实际上这一状况在2011年已出现),尤其是远高于我国东部以及东北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一般在1.14万―1.64万人之间,中部地区一般在2.40万―2.65万人之间,西部地区一般在2.19万―2.73万人之间,东北地区一般在1.74万―0.91万人之间)。如图1所示。
注:缺2010年数据。
图1全国主要区域及广东省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2005―2024年)(单位:万人)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看,除了珠三角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外,粤东、西、北地区和深圳市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见图2)。
注:缺2010年数据。
图2广东省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2005―2024年)(单位:万人)
因此,在保持现有本科学校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本科入学率将远远低于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如果要在2024年分别达到差距相对较小的中、西部地区2024年的平均水平,需分别新增本科学校10所、20所;要分别达到差距较大的东部和东北地区2024年的平均水平,需分别新增本科学校43所、143所。可见,广东省本科学校数量缺口仍然比较大,对粤东、西、北地区而言缺口更是巨大。
2.基于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数的分析。2013年,广东省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89.21人,而北京为232.52人、天津为219.54人、上海为150.20人,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海南、重庆、陕西、甘肃等省(市)也均在100人以上,都高于广东省。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看,2013年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数珠三角最高,为94.03人,可勉强达到我国中等水平,但深圳仅为25.86人;粤东、西、北地区偏低,粤西略接近2013年新疆(66.84人)、(68.55人)、青海(57.63人)的水平,粤北较低、粤东最低,表现出本科学校数严重不足(见图3)。
因此,从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数来看,广东省本科学校数与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具有较大不适应性,特别是深圳市。
(二)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未来经济规模的适应性分析
1.基于本科学校校均GDP⑨的分析。从全省层面看,本科学校校均GDP在2005―2013年间一直保持增长态势,远高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见图4),分别是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1.66―1.77倍、2.28―2.59倍、2.56―3.13倍、3.02―3.28倍之间(见表7)。由此可见,广东本科学校数相对于经济规模发展而言一直处于偏少的状态。伴随着未来广东经济规模的良好发展势头,本科学校数量将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看,2005―2013年本科学校校均GDP整体都呈增长态势,珠三角略高于全省总体水平,其中深圳约是全省总体水平的倍数保持在4.54―7.90倍之间;粤东始终高于全省总体水平,粤北在2006年后高于全省总体水平,粤西则一直低于全省总体水平。同时,粤东、西、北地区本科学校校均GDP水平都高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这表明,广东省各区域及深圳市本科学校数量相对于经济规模发展而言均显不足,如果本科学校数量没有得到明显增加则与未来经济规模的不适应性将更加明显。参照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2013年校均GDP水平,广东省本科学校数量可新增20-147所,其中粤东可新增3-11所、粤西可新增1-11所、粤北可新增2-10所、深圳可新增6-20所。
2.基于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生数的分析。2005―2013年,广东省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生数仅为15.28―19.00人之间;虽然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生数呈下降趋势,但广东仍低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特别是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差距较大。可见,广东省在校本科生规模相对于经济规模发展而言偏小,整体上未适应经济规模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广东省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学生数不仅无明显增长而且还略有下降,这将使得在校本科生规模与未来经济规模发展的不适应更加显著(见图5)。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看,2013年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生数,只有粤西超过全省总体水平,但仍低于我国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珠三角略低于全省总体水平,但深圳市仅为1.90人;粤东、北地区都在10人以下,粤东地区还不到5人,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有较大差距。这表明,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的在校本科生规模与经济规模发展有较大的不适应性;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在校本科生规模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粤西可适当放缓在校本科生规模的发展;粤东、北地区在校本科生规模仍需着力提升;深圳市应大力扩大在校本科生规模(见图6)。
(三)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未来区域产业结构、水平的适应性分析
1.基于层次布局结构的分析。根据《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2010―2015年)》,广东省将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定位,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六大主体产业,力争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到10%以上、34%、23%、12.5%和约13%,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在人才需求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对具有交叉知识的科技研发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对具有一线工作技能、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逐步增加。可见,未来广东既需要更多数量的研究型大学,也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本科学校。然而,广东省本科学校不仅占全省高等学校比例低于全国,而且“985工程”、“211工程”等高水平大学占本科学校的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均接近4个百分点,这两方面与北京、上海、江苏、陕西、湖北等高等教育发达省份相比更是差距甚远。由此,也导致广东省本科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偏低。从2013~2014学年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占在校生(指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下同)比例看,除了粤西在校本科生占在校生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广东省及其各区域整体上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但与当前广东省经济地位不相适应,更使得未来产业转型升级后继乏力(见图7)。例如深圳市目前仅有3所本科学校,其中包括了近三年新建的南方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为此全市每年要从外地引进约4万名大学毕业生,其中市外院校理工类毕业生约占深圳市接受理工类毕业生总数的90%。
如果以生产总值比例作为本科学校设置依据,在全国本科学校、“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数量以及校均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广东省需新增本科学校约54所,其中珠三角及粤东、西、北地区需分别新增41所(含深圳需新增18所)、5所、4所和4所;高水平大学需新增约9所,其中珠三角需新增6所,粤东、西、北地区各需新增1所。
2.基于类型布局结构的分析。从全省层面来看,1978年以来,广东省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呈现出徘徊、下降、上升交相替代且在一个狭窄区间波动的状态;第三产业比重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3年首次超越第二产业,三次产业按照“三、二、一”方向发展。根据发展趋势,预计2015―2030年间广东省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仍将逐步降低,第三产业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在区域产业结构上,珠三角第三产业发达,比重超过50%,其中深圳市达到56.54%;粤东、西、北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大。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珠三角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粤东、西、北地区将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转移集群。由此可见,未来珠三角第三产业的比重将不断提升,粤东、西、北地区第二产业将不断显示优势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海洋经济将在2015年达到1.5万亿元,占全省GDP总量1/4,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到2020年,全省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
因此,未来全省层面高校需要大力发展的学科门类是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学。珠三角未来几年最需扩大的学科门类为文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工学,对应的学校需求类型为理工院校和财经院校;粤东、西、北地区的学校需求类型则以理工院校为主。2013~2014学年,从全省本科学校共计开设的2370个专业来看,工学专业数量最多,其次为管理学专业,之后依次为艺术学、理学、文学、经济学、医学、法学、教育学、农学、历史学、哲学专业;在校本科生94.96万人,按规模排序依次是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理学、医学、艺术学、法学、教育学、农学、历史学和哲学。仅从专业设置和在校本科生比重看,基本符合产业发展需求,但艺术学、法学和教育学的专业占比和在校生占比都过大(见图8)。
在区域层面,2013~2014学年,珠三角本科专业按照设置比例排序依次为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理学、经济学、医学、法学、教育学、农学、历史学和哲学等专业,在校生规模除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理学依次排在管理学之后,其它学科与其专业设置比例排序相同。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存在艺术学和教育学培养规模过大的问题,其专业设置和在校生规模比例分别达到10.82%和6.53%、3.06%和2.22%。粤东第二产业发展所需的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专业设置比例过低,分别仅为18.99%、11.39%和3.80%,而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历史学专业设置比例过高,分别为17.72%、13.92%、6.33%和1.27%,与此相对应,其人才培养规模难以适应地区第二产业发展需求。粤西经济学培养规模过小,专业设置比例仅为2.79%,而医学、艺术学和教育学专业设置比例过高,分别为6.98%、11.63%和6.51%。粤北工学、经济学培养规模较小,专业设置比例分别为23.08%和1.71%,而艺术学、教育学专业设置比例过高,分别为14.53%和8.55%,师范类在校本科生比例高达92.24%。
(四)小结
1.人口是决定本科学校数量、在校本科生规模与布局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广东,无论是从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还是从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数来看,本科学校都表现出与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不适应性,特别是对于目前本科学校偏少的粤东、北地区而言更是如此。如果考虑到除人口之外的与高等教育发展相关的其他因素,如高等教育入学年龄的放宽、高等学校招生政策的变化、高等教育毛入率的现代化指标等,广东省本科学校数量与人口规模的不适应性将更加明显。
2.从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的本科学校校均GDP和每亿元GDP负担本科学生数来看,各区域的本科学校和在校本科生规模都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因此,在未来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上,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规模的承受能力,使区域本科学校数和在校本科生规模都能处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内。
3.在省域层面,迫切需要增加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本科学校。这些学校应以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为主,着力控制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培养规模。在区域层面,珠三角本科学校设置应该着力提高办学层次,尤其是深圳、珠海等中心城市要注重高端发展;珠三角及粤东、西、北地区新增本科学校应以理工院校、财经院校为主。考虑到海洋产业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应在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惠州、湛江等市择地再建1-2所以海洋学科专业为主体的海洋院校,满足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对高层次涉海人才、智力、科技的需求。
三、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的对策建议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面临严峻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全省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前列(2008年以来均排名全国前6位,比广东排名靠前的仅有北京、上海、天津、新疆、),本科学校校均GDP远高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平均水平,财政保障扎实,但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数、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生数却排名全国倒数,与巨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本科学校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仍然相当短缺;二是目前全省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转型升级急需学科专业如工学教育规模比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科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仍不合理、不协调、不适应;三是从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高等学校尤其是本科学校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本科学校区域发展不合理、不协调情况仍然突出。因此,必须坚持不懈、科学合理地做好广东高等学校尤其是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相关工作。
(一)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按需设置。根据全省及各区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口变化趋势,统筹规划本科学校的新建、更名、合并、分立、转设和退出。妥善处理好存量与增量、规模与条件、当前与长远、发展与效益的关系。以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契机,加大对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从严控制起点低、一般性的高等职业学校的设立,鼓励办学思想端正、实力强的举办者兼并重组办学水平低的高等职业学校,政府和有关社会力量集中更多资源发展适应全省及区域经济社会需要的本科学校,既要有一批能直接对应产业、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本科学校,也要培育更多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术型高水平本科学校。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全省各区域的人文环境、财政能力、智力资源、产业支撑等因素所构成的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的需求指数,因地制宜制定不同区域的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方案,着眼于较大区域而不谋求每个地级市不顾条件地都设立本科学校,努力使本科学校设置与区域功能定位、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发展需求相协调,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投入能力相适应,以确保本科学校能够办得好并能充分发挥适应、支撑、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作用。
3.坚持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既要充分发挥省级政府统筹作用,通盘谋划和推进全省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特色、效益协同发展,又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保证教育刚性投入,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发展保障水平。同时,还要突破各种政策壁垒,积极探索混合制、股份制办学体制,推进实力强大的行业企业兴办本科教育,引进国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
(二)主要策略
1.珠三角要以服务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导向着力办好高水平大学,同时要新建一批小而精的特色本科学校,构建以广州(辐射佛山和肇庆)、深圳(辐射东莞和惠州)和珠海(辐射中山和江门)为中心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第一,总体上应新增20所左右(不含深圳市)以理工类、财经类为主的本科学校,其中珠海、中山、惠州等经济发达、本科学校较缺乏的中心城市应新建或由独立学院转设多所本科学校,同时鼓励支持其他市按需新建或转设应用型本科学校。第二,鉴于区域内土地资源相对紧张,新建本科学校应主要定位于规模较小、富有特色、学科专业与区域主体产业群关联紧密的特色本科学校。这种特色本科学校,一要突出需求导向,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务求与经济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对接匹配;二要突出专业导向,按照“小而精”的原则,坚持特色化、专业化发展;三要突出开放导向,引进国内外一流高等教育资源,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教学和管理经验,加快成长步伐。第三,继续加大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努力将中山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将华南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理工类大学,将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建设成为办学特色明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将南方科技大学建设成为国际化特色突出的研究型大学。第四,广州要下定决心积极推动和支持所辖区域内的省内知名本科学校与世界排位前200名的高水平大学合作举办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或二级学院。
2.粤东、西、北地区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条件和能力统筹举办若干所高起点、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学校,构建以汕头、湛江、韶关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的高等教育体系。第一,粤东以汕头市为中心,以服务汕、潮、揭产业一体化发展为目标,重点新建包括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汕头)、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揭阳)在内的5所左右的理工类本科学校,其学科专业设置以能源与动力工程、航海技术、海事管理、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航道工程技术、油气勘探和开采技术、石油化工、渔业综合技术、旅游管理等为主,现有本科学校要逐步减少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招生规模。第二,粤西以湛江市为中心,根据粤西城市群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实际需要,新增1―3所应用型本科学校,在适当控制新增数量的同时,把工作着重点放在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和扩大办学空间上。在积极巩固提升已有专业特色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与钢铁、石化、能源、海洋运输、海洋生物等产业相关的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油气开采与储藏技术、材料(成型、高分子)、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水产养殖、海洋地质和矿产、海洋工程、海洋文化旅游、船舶工程等学科专业,可建1所以上与这些学科专业密切相关的理工类本科学校,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的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医学院的作用,注意加快扩大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办学空间。第三,粤北以韶关市为中心,把握振兴粤北的重大机遇,着力培育若干所理工类和财经类本科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以冶金工程、材料成型、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制造、车辆工程、电气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农产品加工、旅游管理等为主,逐步减少文学、法学、经济、教育、历史、艺术、计算机、外语等专业设置。
3.深圳市应以更长眼光、更大魄力、更强举措、更多形式举办本科学校。根据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未来一个时期,深圳市应新增15所左右的本科学校,其中既要优先发展若干所起引领作用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又要着力建设一批应用型本科学校,加快扩大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规模。第一,积极推进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招收本科生并逐步扩大规模。第二,积极引进国内高水平大学到深圳举办研究生院、分校或整体搬迁某个学科来举办特色学院,重点推进在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金融等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领域特色学院建设。第三,创新体制机制,创造引进世界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的良好条件,在加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建设步伐的同时,再引进2-4所国(境)外知名大学来深圳合作办学。本科学校设置应主要定位于发展小而精的特色本科学校。
研究和解决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问题,既需要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勇于改革、大胆创新,调动一切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参加本研究的还有黄崴、刘建伟、耿景海等)
注释:
①本研究所指本科学校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和成人本科学校。
②对于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
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分析,本文如无特别说明,拟用本科学校数、在校本科生数指代本科学校结构、布局,用常住人口指代人口规模,用GDP指代经济规模。如无特别注明,本部分数据来源均为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市2001―2013年统计年鉴、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2001―2014年国家统计年鉴,同时缺少2003年广东省在校本科生和在校专科生数据。
③鉴于深圳市是我国经济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之一,因而本文特别将其列入研究范围。
④分别为2所、4所、2所。
⑤2012年由1所增加到2所。
⑥因粤北无研究生培养单位,故只研究其在校专科生、本科生与三大产业之间的相关性。
⑦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等于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除以本科学校数。
⑧本报告以1993―2012年广东省各地市小学招生数作为2005―2024年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统计基数;2015―2024年本科学校数以2014年本科学校数计,依此对本科学校数量能否满足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本科教育需求进行趋势分析。
关键词:贫困地区;中心城市;智慧城市;建设
党的十报告提出,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黔江区作为全重庆市唯一的少数民族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四化”同步发展的新形势下,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加强信息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探索一条贫困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之路。通过智慧城市建设,黔江将成为渝东南的信息中心,成为武陵山地区重要的信息枢纽。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创建面向未来的城市,黔江的居民将真切的感受到智慧生活的幸福。
一、黔江建设智慧城市重要意义
城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目前国内,北京、南京、广州、重庆南岸区、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等地区相继展开智慧城市的有益探索,并取得了解决城市发展困境、升级发展的良好效果。
1、建设智慧黔江是强化黔江作为渝东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必然选择
黔江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渝东南中心地带,东连湖北省咸丰县,南临重庆市酉阳县,西接重庆市彭水县,北界湖北省利川市,素有“渝鄂咽喉”之称,是国发〔2009〕3号文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定位的渝东南及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具有金融、信息、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具有引领、辐射、集散作用的主导性城市。最基本的核心仍然是信息中心,而网络、通信则是信息中心的基础。然而,黔江目前只承接了原来作为四川省黔江地区行署所在地政治中心的部分功能,在信息、公共服务、金融方面还不具备向周边区县辐射、引领功能。在要加速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需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来推动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①建设智慧黔江将推进黔江作为区域信息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能让市民充分享受广电、电信、有线、无线、4G通信网资源,并实现网络融合,物联网应用。通过建设智慧黔江,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实现行政村(居)全覆盖,100%的行政村(居)通互联网,90%的行政村(居)通互联网宽带,光纤到户(FTTH)覆盖能力家庭达8万户,旅游景区、汽车站、火车站、机场、4星级以上酒店等重点区域实现WiFi热点覆盖。宽带用户接入能力基本达到每秒10兆比特以上,商业楼宇用户接入能力基本实现每秒100兆比特以上。建立起以黔江为中心连接武陵山地区其它区县骨干光纤网,提高骨干网间互联互通水平,提升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从而增强黔江在信息资源和要素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渝东南及武陵山地区其它区县。
②建设智慧黔江将提升黔江综合服务能力,服务周边区县发展。通过智慧政务建设,建立政府门户网站,推动公共权力的透明化与城市决策过程的公开化,提升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运转效率,让服务变得更高效、合理。 通过智慧医疗建设,整合医疗信息,医院可以随时查阅每位患者的历史病历,从中发现病症规律,确保渝东南各区县的患者在不同医院得到快速、准确的医护。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建立起服务学生、教师和行政管理的系统,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现代化,从而增强渝东南地区在武陵山区的核心竞争能力。
2、建设智慧黔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黔江区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黔江区城镇人口达26万人,比2000年增长了 72.56%,年均增长1.93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了19.3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 开始凸现,建设智慧黔江将解决这些“城市病”。
①解决“城市病”需要智慧黔江。一是可解决交通拥堵。通过智慧城市中的智慧交通建设,使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向道路使用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便捷的服务,改善交通负荷、保证交通安全,从而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如驾驶员可通过路况预报,选择合理的交通线路,实现人、车、路、信息一体化。二是可控制环境污染。通过智慧环境建设,建设水、气、土壤监测网络,保障人们生活在健康的环境中。通过智慧黔江建设还可以解决更多的“城市病”,为城市提供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城市将从单纯追求物理空间“粗放式”“蔓延式”的扩张转变为“集约式”“内涵式”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②加强社会管理需要智慧黔江。通过智慧黔江建设,城市公共管理的信息让政府和民众共享,提升了对于城市规划决策过程的监督能力与影响能力,最终实现了城市管理结构的扁平化,促进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绩效竞争与企业化管理改革。与此同时,城市管理的“自治”特征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公众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公众将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信息的者。
③破解城乡一体发展难题需要智慧黔江。当前,黔江城市和农村差距仍十分大,城乡一体发展需要智慧黔江建设。通过智慧农业建设,搭建起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的有效沟通平台,让农村和城市融为一体发展。如农业信息网,整合商业、物价、工商等部门的涉农信息,拓宽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针对农产品从生长到销售各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进行及时采集上传,为消费者提供及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查询服务,为食品安全部门提供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和手段。
二、黔江建设智慧城市可行性分析
现阶段,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宜推行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有它的规律性和内在要求,盲目建设会形成摆设,形成大量浪费,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
1、建设智慧城市所具备的基础和条件
黔江的信息化基础较好。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实现行政村(居)全覆盖,100%的行政村(居)通互联网,90%的行政村(居)通互联网宽带,光纤到户(FTTH)覆盖能力家庭达8万户,宽带用户接入能力基本达到每秒10兆比特以上,商业楼宇用户接入能力基本实现每秒100兆比特以上。互联网普及率60%,移动互联网用户达20万户。100%的街道镇乡实现内部办公自动化,100%的街道镇乡实现公文交换处理无纸化、公共服务电子化。云计算中心云计算”项目建设已于2013年9月启动建设。
2、技术上的可行性
智慧城市所需的物联网、云计算,黔江已基本建成。目前已试运行一年多的“数字城管”,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用于设备的监视与控制)、控制系统(传感网络)、信息处理系统(分析收集的信息为主的系统)三个方面都没有问题,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加以功能拓展。
3、操作上的可行性。黔江区已成产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来统领智慧城市建设,并在不同领域进行分步组织实施。金融、市政、政务办公、气象、卫生等系统都已开发具有智慧城市特征的系统平台,为下一步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目前黔江区已建立起财政、人社、工商、税务、国土房管等部门的网上申报、审批等政务系统,提高了办事效率。2011年建成的“数字城管”主动发现问题率提高到98%,从发现问题和立案派遣到相关处置单位需30秒,与传统方式相比效率大大提高,基本能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派遣问题、快速处置问题城市管理要求。
4、经济上的可行性。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投入100亿左右,按6年期进行分批投入,黔江区财政预算应该能消化。2013年,黔江社会生产总值达到16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7.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44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60元。建成以后,每年能产生20亿左右的收益,节约城市运行成本10亿。
三、黔江建设智慧城市的路径选择
当前智慧城市在全球许多城市开始探索,有的已经初见成效,为后建设的地区提供了经验。黔江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既需要学习其它地方的经验,也需要根据地方的特点进行智慧城市建设。
1、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国外以荷兰阿姆斯特丹为例,2008年启动“Amsterdam Smart City”计划。建成了先进的智能建筑――ITO Tower大厦,实现了家庭节能,实施了用Enregy Dock项目利用交能工具充电,其目的就是把阿姆斯特丹建设成绿色智慧城市。国内以北京怀柔区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为例。怀柔区以智慧镇乡建设为抓手,从智慧政务、智慧服务、智慧生活和智慧农业五个方面进行建设,促进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东胜从居民需要出发提升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服务功能,建设智慧城市努力让居民享有更好的教育、更丰富的文化生活、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2、黔江建设智慧城市要达到的目标。建成一批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系统,筑固黔江通信枢纽地位,成为渝东南乃至武陵山片区的信息中心。在全区各镇乡建成智慧农业系统服务三农,架起城市和农村的信息桥梁――推扩新型农业和推销农产品。在条件成熟的居民小区如阳光花园、碧桂园等建成拥有智能的安防系统,更便宜的社区服务的智慧生活小区。黔江社会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外网与交通、公安、环保、国土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在解决交通拥堵、应急指挥等方面充分发挥信息集成优势,提高管理效率,做到科学决策。
3、建设模式。智慧城市建设既可以用传统政府自建自营模式,也可以用新兴商业建设运营模式。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建立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户管理和财政监督机制,统筹安排配套建设资金,落实项目建设和运营维护资金保障。而政府投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关键是以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争取发挥政府投资导向作用和市场导向作用,建立投融资新机制,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采取BT、BOT、BTO等模式,吸引各种资本,引入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国内外大型企业参与建设,解决从资金到技术的一系列问题。
4、建设阶段。智慧城市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13-2015)实施基础信息资源建设重点工程。推进城区光纤到楼入户,并向乡镇和行政村延伸。加快互联网升级改造和有线电视双向改造,构建具有宽带化、多媒体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第三代多媒体移动通信网络,实现3G信号全覆盖,4G信号城区覆盖,重点区域WiFi热点覆盖,建成宽带无线城市。推动符合条件的广播电视企业、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三网融合。第二阶段(2014―2016)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完善全区性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实现横连机关,纵连重庆市电子政务外网,下连到乡镇、村(社区),实现市、区、乡(镇)、村(社区)四级网络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2015年,建成区政府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和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实现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与人民防空、公安数字联动、消防、市政、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电子政务等各分指挥系统的互联互通。第三阶段(2015-2017)实现企业和农村信息化。构建农业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打造黔江农业农村信息网及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网、农村电子服务平台。建立全区农业综合信息数据库及支撑平台,完善土地、劳动力、产业分布、农产品价格及供求等信息,对农业生产提供综合服务。到2014年,构建完善区级农业综合服务呼叫中心,完善区、乡镇和村社三级专家视频咨询诊断服务体系。区类各大零售企业推进电子商务建设,建立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网上交易。鼓励制造企业与专业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对接,推进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物流业务的有序外包,提高物流业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实现旅游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和多媒体(包括语音、照片、数码叙述和DV等)旅游数字化形式,建立数字化旅游信息管理平台,率先实现WIFI网络覆盖,提供方便快捷、定位准确的旅游咨询、旅游商务、旅游投诉、旅游救援和旅游信息等全方位的旅游管理和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林.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皮埃尔・雅克,劳伦斯・图比亚娜和拉金德拉・K帕乔里共著的《看地球2010城市:改变发展轨迹》 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王辉,吴越.智慧城市.清化大学出版,2012
[4]谢学宁.广州智慧城市建设.广州出版社,2013
[5]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全球智能城市发展模式比较.2011
[6]叶亚芝.智能城市建设及评价体系.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