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分析的概念

区域分析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域分析的概念

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焦虑;抑郁;自我概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患者病程时间长,住院期间经济负担重,在疾病稳定期回家治疗期间仍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情绪[1]。目前,业内许多研究将自我概念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2]。本组研究旨在通过对社区COPD患者的自我概念和情绪状况进行调查,探讨自我概念与情绪障碍的关系,以此为提高社区COPD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随机筛选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社区卫生中心管辖范围内稳定期COPD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40例患者全部经过我市三甲医院确诊,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提出的诊治标准。全部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对照组按照1:1配对原则,筛选与之匹配的健康人群4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40例患者均排除精神病史。研究组40例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1-81(65.61±11.32)岁;病程为(10.54±7.90)年。其中中度阻塞26例,重度阻塞14例。两组人群在性别、年龄、家庭状况等方面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两组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每组问卷发放40份,每组回收有效问卷为4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问卷调查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

1.2.2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包进行分析。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等对患者自我概念和焦虑抑郁状况进行描述性统计;用Pearson相关分析验证自我概念与焦虑抑郁状况的关系。

2结果

2.1两组自我概念评定结果见表1。

根据自我概念总分χ±s(265.690±40.11),将研究组40例患者分为三类:≥301.99分为良好(4例,10.00%);自我概念总分≥224.80且

2.2两组SDS、SAS评定结果见表2。

3讨论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自我概念是一个人通过对生活和工作经验的累积、进行不断的反省,逐步加深对自我的了解。它是由情感、态度、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人的行为过程。目前,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将自我概念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3]。一个人对于自我概念的认知,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适应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患者如果拥有正性的自我概念,会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生活压力,从而对其健康产生有益的影响,反之,如果一个人为负性自我概念,就会影响患者康复,降低其生活质量[4]。

由于COPD的不可逆性,许多专家认为COPD不是局限性疾病,而是将其视为全身性疾病,因此患者活动受限,易产生消极、焦虑、悲观情绪,随之出现负性自我概念[5]。本组研究显示,COPD患者自我概念水平较健康人群偏低。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的情绪下,会使患者的依从性下降,从而影响COPD患者的康复和治疗,使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本组研究表明,COPD患者肺功能受损程度与其抑郁情绪正性相关。此外,生活自理能力也是使COPD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理能力差的COPD患者抑郁程度严重,生活质量低下[6]。因此,作为社区医务工作者,我们应当加强COPD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时发现COPD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多与患者交流,消除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对患者的影响,这将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概念正向认知水平,对增强其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更好康复起到积极作用[7]。

参考文献

[1]毕艳玲.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方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6):846-847.

[2]谢馨予.社区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696-1697.

[3]王茂斌,王浩彦,朱亚玲.心肺病康复治疗图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9-10.

[4]姚婉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5):24-36.

[5]王雪芬.社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0):1716-1717.

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第2篇

一、运用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地理科学是一种空间的科学。尤其是在中学阶段,地理学科素养就是让学生建立基本的空间思维和空间意识形态。能使用生活中的各类地图,能简单分析现实中的空间现象,初步归纳出空间规律。地图在当今社会中正受到日益空前的重视和最广泛的运用。不仅军事、交通、旅游运用地图,政治、商业、科研等也要运用地图。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有用的地理。这样的一种理念和实际情况在近年来的初地理试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图为载体的题目和区域分析的题目数量逐渐扩大。初中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素质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每一节地理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地图,培养学生用图的习惯和用图的能力。“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此话并不过分。在现阶段可以说“没有广泛使用地图的课不能称为一节好的地理课”。

二、运用地图教学是完成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教学主体是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离开了地图,学生的主体就只能停留在表面形式。

1.运用地图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学习、主动学习的欲望。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初一年级的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知识,受限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绝大部分学生属于简单认知层面。没有地图的学科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高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会打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探索欲望。在学习地理前,首先要做的是带领学生游览我国的风光,喜马拉雅山,学生难以想象它的长和高,在生活中也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参照物,不好直接整体把握,教师可找一幅中国地形图,找出喜马拉雅山和学生熟悉的泰山、华山等,让学生比较。如果再配合山脉的具体数据,学生就能更直观地掌握,以后学习就有了兴趣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2.运用地图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记忆更快地把握学科特点,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

地图是文字的载体,单独死背文字部分忽略地图,学生掌握的知识就是片面、枯燥的,往往过几天就将它忘记。画出简单的地图,将抽象记忆和形象记忆合二为一,其功效就不言而喻。如学生在学习“中国地形”这一节时,山脉是中图地形的难点,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如何让学生绘出山脉分布图,主要是学生相互合作完成,教师作适当的完善。将主要是山脉一 一画出,核对无误后在学生画的地图上填地形区(高原、盆地、平原),这样学生就能明了山脉是骨架,地形复杂多样的基本特点。

地图在培养与强化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学科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建构地理学科知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用。广泛使用地图教学科已很好的实现空间定位、区域分析等教学目标。

三、地图是地理教学实现“终生有用的地理”目标的唯一载体

地图以其直观性、现实性的特点,在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目标实现方面可以起到比言语和文字更好的效果。一系列的地图演示直接能给于学生在爱国情感、人地关系、人生价值等方面以真实的感受,产生情感的触动。

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第3篇

一、课程标准简析

1.“区域地理要素”的呈现体例分析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没有规定必学的区域,但规定了学习的区域要素。这些要素是认识一个区域的基础。“区域地理要素”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部分中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在世界地理中,要素呈现基于不同尺度的区域分别有大洲、地区和国家。课程标准对不同尺度的区域主要从哪些方面学习作了引导。对大洲的认识更宏观一些,要求的要素比较少。对地区的认识,涉及自然地理特征的要素比较多。对国家的认识则偏重于经济、文化、环境与发展的要素。这种安排主要基于不同尺度区域自身的特点和开展学习活动的可能性。

具体操作上如果只选择一个大洲学习,对该大洲材料的组织必须包括课程标准中“认识大洲”的所有条目;如果选择一个以上大洲学习,材料的组织可以包括所有条目,也可以只包括其中的若干条。但总体上所有条目都必须在大洲的学习中体现。一个地区材料的组织,可在“认识地区”的标准条目中选择适当的要素进行。因为要求至少五个地区,这五个地区可以有不同的要素组合,同样,最终五个地区的学习要能覆盖全部条目。“国家”材料的组织与“大洲”和“地区”相同。

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则采用要素性质归类的方式呈现,分为“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和“环境与发展”三个板块。在组织区域材料时,可在这三个板块中选择合适的条目组合,但也要覆盖所有要素。由于受时间和组织材料的限制,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很难像世界地理那样每一区域的学习内容包含或基本包含课程内容标准的各条目。受世界地理“认识区域”教学惯性的影响,一些教师认为: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教学应按地理尺度大小安排教学顺序,每一尺度区域的教学内容应涵盖课程内容标准三个板块的全部要求。

2.对课程标准的整体把握

“认识区域”是学习中国地理知识根本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是地理现象、事件成立的背景及前提,是学生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观的载体和具体内容。本部分规定选学我国部分区域,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及“环境与发展”三个板块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这三个板块的内容是一紧密联系的整体,只有很好地把握其内在关系,并按此思路引导学生进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分析,才能较好地掌握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一般方法。

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形成本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基础,是学习区域地理首先要把握的内容。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在此部分课程内容标准为“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这需要学生在对本区域的地理位置特征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辩证的优劣分析,这是对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要求。地理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一个区域的绝对位置是指它的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是指一个区域相对于其它地理事物的位置,主要从海陆位置角度来描述。某一区域地理要素分布特征是分析本区域其它地理环境特征的基础。通过对地理知识空间分布的学习,学生应能建立一定的空间概念,并具有一定的探究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的能力。本部分有四条内容标准,要求学生能够从地形、气候、产业、人口、城市等各方面,认识某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是显性的,与之对应的空间联系是隐性的,因此,空间联系的观念是在学习空间分布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区域内的自然地理要素不只是在空间上相互联系、在因果关系上有密切联系,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同样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区域联系的内容贯穿在整个认识区域的学习过程中。

地理环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区域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因此,认识区域间和认识区域内部的差异也就成为区域地理的重要研究内容。总体来说,区内主要指标有明显的一致性,区域间有显著的差异性。一个区域内部也是存在差异的,当把某一级区域又划分成更小的区域来讨论它们之间的差异时,这种区域内部的差异也可看作是区域间差异。本部分内容标准的表述为“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由于区域尺度大小不同,所以比较的范围既包括区域内,也包括区域间。不同区域比较的是同一地理要素,地理要素包括自然和人文的各要素。

区域的发展模式与区域的环境条件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科学评价区域发展的地理条件,才能选择合理的开发和发展模式。认识区域发展的关键,是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到地理区域的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的是一条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协调发展的道路,这种可协调发展表现在两大空间尺度上,一是全球可持续发展,一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可看作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特定区域中的体现。本部分的目标线索:区域环境―区域发展―人们生活。所谓区域环境,实际是指区域内各种地理要素的综合效应。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既包括区域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包括区域发展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影响。一个区域的发展主要指该区域内产业结构变化、城市发展、经济文化水平的变化等。区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对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这种影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是学生认识区域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中国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呈现的要素较多,一些教师不能吃透中国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的整体要求,主要存在两种教学倾向:一是严格按教材来确定学习的区域和区域学习内容;二是对每一选学的区域均按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经济发展的条目进行呈现。

3.对选择区域要求的理解

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目标是学会认识区域并掌握所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特征,而不是掌握某种区域的划分方法或指标体系,所以课程标准并未规定学习哪些具体的区域。《课标(2011年版)》明确规定:“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此外,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至少要选择九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选)进行教学。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敢大胆取舍教材中选择的区域,唯教材马首是瞻;而一些教师却只选择北京、台湾、香港、澳门和本省级行政区五个区域进行教学。

二、教学建议

1.“案例教学”的思路

世界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目的均为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因此,世界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均应通过案例的方式组织教学,“案例教学”为此部分教学中必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作为“特殊―一般―特殊”的教学模式,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教学中有一定的差异。世界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中地理要素的呈现基于不同尺度的区域,学习了某一尺度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学生就应能以此方法分析同一尺度其它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课程内容标准则是以要素性质归类的方式呈现的――“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教材中呈现的区域都是为实现某一条或某几条内容标准而服务的,学生形成总的中国区域地理分析的方法,需要建构在对多个区域分析的基础之上。有了这样的方法建构,才能更好地分析其它区域综合的地理环境特征。当然,教师在对中国地理“认识区域”每一个区域的学习过程中都应贯彻“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的整体思想与方法。

2.确定选学区域的要素组合

中国地理“认识区域”课程内容标准中所列要素是教师组织区域学习材料的基础,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区域把这些要素组合起来。由于“区域地理要素”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部分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在中国地理“认识区域”中,学生很难在一个尺度的区域学习中通过认识“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及“环境与发展”三方面的要素特征而构建出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学习方法,中国地理“认识区域”分析的方法需在对多个区域分析的基础之上建构,每一区域的学习均为区域某些地理要素的组合,所选区域的组合,要涵盖本单元的所有“标准”,但也要避免出现“用区域逐条解释要素”的现象。

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地理 有效 教学内容 教材 学习方式

地理学科的考查的内容多反映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表现出明显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战略性。它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载体,以地理学基本思维方法为主体,将数学、哲学的思辨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实验实证综合为一,并将研究对象落实在极为现实的“区域”上。区域地理内容在历年高考中表现出大概率,大题、大题切入点或较大分值的特点。在多年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笔者对其有效教学有如下的思考。

1.依据高考目标确定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有效内容

高考的性质和地理学科的教学目的,决定了地理学科高考具有如下的评价目标:①是否具备理解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能力;②是否具备运用地理工具和方法分析和评价地理事象的思维品质;③是否具备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评判地理事项的创新意识和能力;④是否具备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由高考的要求可知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是在区域上发生和发展的。因此,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内容如下图:

由图可见,区域位置为初中地理的教材内容,国土整治为选修二的教材内容,而其它的内容为地理必修上、下册的内容。初中地理部分更多的是解决“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区域,其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区域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2.区域地理教材的重组和开发

地理教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知识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对象。学生要借助地理教材这个平台和范例理解和建构,通过教材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有效的学习,提高综合素养。地理学科高考的内容,是围绕地理学科所研究的内容及其特点出考题,以保证地理学科的科学实质。因此,无论学校地理教材的形式、内容如何,其教学目的仍然是要忠实于地理学研究的根本目的。这就让教师可以主动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扩展。

教材的编写一般遵循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即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原理)――地理现象。而高考中试题的考查往往是:呈现地理现象――地理概念理解――地理规律(原理)探求。而学生对地理问题的认识一般是从地理现象入手,然后去探寻产生地理现象的原因,探究地理规律,最后才形成地理概念。例如:我们可以将选修二的内容拆分到中国分区的教学中。讲授完北方地区就直接讲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华北平原中低产田治理、东北农林基地建设。我们也可以在复习必修下册传统工业区时,复习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我们在重组教材的时候,要注意梳理其中主干,挖掘其中的典型案例。教学中更应注重知识的迁移,解读和剖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与规律,将高中教材中的原理规律巩固在区域地图上,使教学更接近高考的能力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重组和开发教材,使教材成为支撑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资源,而不是束缚教学的绳索。

3.用丰富的事实充满地理课堂,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式

文科学生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而考试要求用抽象的概念和规律来解释某个事实,这让文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难。区域地理教学有着丰富的事实与图象,学生学习区域地理感到越困难,他就越需要越多的阅读这些事实与图象。阅读能教给他思考,阅读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探究的刺激,这种刺激是理解与运用抽象概念与规律的一种强有力手段,有助于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

丰富的事实可以来自课本,也可以来自现实生活,列举这些事实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获得事实本身的知识点,它们是解读和掌握重要原理的载体,是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的一种方式。如高中地理选修二中,关于荒漠化的教学思路可以是:“什么是荒漠化?――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广西会有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类型吗?――广西的荒漠化”。通过学习西北地区荒漠化,能够用学到的原理解释广西的荒漠化,最终理解“荒漠化”这一抽象的概念。

4.指导学生抓住主要特征识记、思考

整体上看,高中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应该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一些地理事实材料,然后理解和应用。其核心在理解应用而非记忆。然而学生的识记也应当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事实的思考,同时也就是对概念的逐步识记。让学生在思考事实的过程中理解抽象概念和规律,并用这些概念和规律去理解这些事实,这样,这些抽象的概念和规律才能被很好地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思考和识记的统一表现得越鲜明,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越强。

由于各个地区所处的位置不同、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间的相互关系也不一样,因此便形成各个地区不同的地理特征,这便是地理学的区域性。我们在记忆的时候要选取每个区域最突出的特征,并对其进行提炼与综合来加深记忆。如:南方气候暖湿,植被葱郁,可称为“绿色中国”;北方有广阔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可称为“黄色中国”;大西北荒漠、戈壁面积广大,黄沙漫漫,瀚海无边,可称为“金色中国”;大西南有雄浑的青藏高原,冰川绵延,雪峰皑皑,可称为“银色中国”。关于国土整治,可作如此描述:“黄色中国”向“绿色中国”转变,“金色中国”向“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转变,“绿色中国”应更加“碧绿可人”,“银色中国”则主要是保护好原生环境。在区域地理学习的识记过程中,必须从大区域的角度,从空间综合的角度,了解地理事物,抓住主要矛盾和核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将地理要素逐级叠加,学会将复杂要素逐级剥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对地理学科综合性的要求日益突出。对于区域分析来说,综合分析更是不可缺少的。学习区域地理,不能把区域自然地理与区域经济地理人为地割裂开来,而要从综合分析的角度来看待区域的重大事物和现象,及其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发展。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载体,以地理学基本思维方法为主体,弄清区域地理事物的关键所在分析区域面临的地理问题,这是区域地理有效教学的核心。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B.A.

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紫金港校区;规划设计;环境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Zhejiang university zijingang phase ii (west end) planning analysis comments

LIAn

(Urban Arts School of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5)

Abstract: Zijingang campu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phase ii (west end) planning through the review has identified the winning solution. 10 scheme will be on campus function, zoning and layout arrangement and people, campus, environment and urban integration aspects beneficial discussion and evaluation.

Key words: Zijingang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environment

1.项目规划设计背景

每一个文化名城都应该有一所大学是它的教育文化名片,这对杭州来说也不例外,浙江大学紫金港新校区的建设对杭州来说不仅仅是文化教育的发展,同时它也是同这座城市的整体环境的提升息息相关的,浙江大学新校区的建设在规划、定位、设计的同时较多的考虑了社会的公益性,保留了地块原有的自然生态,建设了大量的绿地,实现了较底的容积率与建筑密度,使其建成后成为城市中的“绿肺”。同时在功能设计上积极实现大学内各专业学科的互动,并将建设紫金港校区西区,与东区合为一体作为未来浙江大学的主校区

2.项目规划设计评价

4月25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规划方案设计评审会”在浙大紫金港校区展开,最后确定10号规划设计方案入选。该设计方案不仅达到了标书的要求,而且对校园功能和区域划分总体定位明晰,布局合理,充分考虑了人、校园、环境以及和城市的融合。

3.项目规划设计分析

西区规划用地东至紫金港路,连接已建成的东校区;南至余杭塘路,不远处就是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北面为留祥路,路北为西湖区科技经济园;西面为绕城公路。区域内有大小河流18条,水塘315个,树林169片,预计西区的学生规模为高年级本科生6000人、研究生15000人、留学生8000人,规划用地面积366.7 hm2,总建筑面积183万m2。[1]由于基地内河流纵横,池塘密布,还有100 hm2湿地需要保留,因此该方案在组团式结构、园林化校园、生态化环境、人性化交通、开放式格局、多样化交流空间等设计原则上都进行了全面的考虑,做了很多校园功能和交通、使用和环境布局等方面的适宜性探索,同时在概念性规划设计中尝试了不同的案例分析方式,力使规划设计达到最大优化。

4.项目规划设计理念与原则分析

校园与城市环境的关系:超大规模的大学校园或者大学城将高等教育从原有城市相对分散的区域中剥离出来,并重新组织,迅速改变了城市郊区与城市边缘的生态面貌,引发了新一轮的城市扩张,同时也给校区内部的设计带来更多的挑战。功能与区域划分问题,整体布局安排问题,交通问题,整体校园环境和与城市融合问题等。

4.1功能与区域分析评论

从校园功能和区域划分上来看,整体上西区的规划设计突破了以往的简单分区,通过更加完善的道路分级系统和建筑组团体系把一个未来大型大学的多学科性、交叉性、共促性较好的融洽起来,通过主入口系统安排相关的科技孵化大楼进入校区的中心区。中心水系的开发设计不仅是校区内部景观功能的需要,也是整个水系自净的要求及和西溪湿地相关联的内容,同时也是与东区的水系区块相呼应、相平衡,沿着中心水系布置三层不同层级的校区内部园路逐渐发散联系东区的交通系统,同时构筑、围合、联系不同的教学功能院落、组团空间。使之相互间既联系,又形成一个相对的整体。环境布置学生公寓、体育场馆及农科用地在校园的功能使用上达到相对完善合理的要求,尤其是在联系整合超大尺度的校园空间上使其更有层级性、条理性和联系性。可以说规划设计在从人、校园、环境和城市的角度,认识到西区用地规模的地貌特征和整体规划的影响。

4.2布局安排分析评论

在布局安排上通常校园空间形态主要有围合型(核心型)、长院型(线型)、鱼脊型等几种。简单地将其放大,势必会超出其合适的应用尺度,因此需引入多层级的复合结构。

针对西区研究型的模式和东西区超大的校园尺度,此次规划中采取了“多模型共享”的空间规划模式,各个组团自成核心,在组团及结构上由内部各个建筑和庭院围绕核心的布置形成内聚型的组团空间结构,多个组团共同围合成校园核心。

在组团规划设计方面,紫金港西区其规划结构体现为由若干组“聚落”型教学组团结构为核心的多中心结构。通过校级道路的合理设置,使这些“聚落”组团有机地坐落在连续开敞的自然环境中,每个组团自成体系,包含相对完整的教学和研究功能,并与生活服务区联系便捷,以实现大尺度校园内合理的学生活动半径,组团与组团之间通过校级道路连接,通过绿地和水系分隔。

4.3整体设计规划方案分析评论

该规划设计方案总体上能充分认识到了西区用地规模和地貌特征对规划的影响,更多地从城市概念和东西两区的整体性去审视校园布局,更多地注重生态景观环境和开放交流空间的营造。在功能上也突破了以往的简单分区,通过更完善的道路分级系统和建筑组团体系以适应大学的发展需要。

本次参与评审的共有10个规划设计方案。经过对现场的实地踏勘,观看设计模型、展板、等我们能够从规划设计中感受到设计对学校事业发展、和谐示范、传承文脉、组团式布局、人性化交通、多样化空间、节约土地以及可操作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学校将在2015年达到4.8万人的规模,在如此规模的校区中,将分块进行逐步建设实施,同时学校将于不久的将来建设成为世间一流的大学。因此,规划充分考虑了这一发展的需要。在校区未来功能要求上和校区整体使用安排上及交通联系上都实现了统一的规划布置。同时把整个西区与东区相结合在东区设计的经验基础上,更着力把西区打造成一个自然山水人文校园的典范,使之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校园具有中国建筑的元素,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并同时与西溪湿地景区相融合,相促进,对城市的区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大型校园园区规划设计成功的一面。在园区内部通过各不同学院的要求,学科交叉的要求,合理布置教学组团内容和规模尺度,使其更富有使用价值和人性化的空间。同时多样化的空间设计结合合理的交通布局,使其达到更具实效性和使用价值。

5.结语

紫金港校区西区规划方案正式确定后,学校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进一步细化项目实施方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争取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将紫金港校区建设成为更加开放的求学和创新胜地,更加优美的一流大学园林,以彰显浙江大学这座世界级大学的特色,同时结合西溪湿地景区的环境特色把该城市区块建设为更加和谐的生活品质城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