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务管理技能

商务管理技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务管理技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商务管理技能

商务管理技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商务智能;第三方物流;数据挖掘;决策支持

一、商务智能概述

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是利用计算机、通信等现代科学技术,针对的是企业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分享商业信息的流程,目的是为企业提供信息,扩大信息受众范围,增加信息价值,使企业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或洞察力,为他们及时、准确进行决策提供服务,并促使他们做出对企业更有利的决策。 商业智能的基本功能包括个性化的信息分析、预测发展趋势和辅助决策,一般由数据仓库(或数据场)、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在线分析、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组成。

信息时代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数据爆炸。企业资源计划(ERP)、销售POS终端、市场调查、供应商、客户、Web、政府等都在不断地往我们的桌面添加信息,实际上,平均18个月信息量就翻一翻,但是我们能分析的数据究竟有多少呢?有些项目专家估计只有7%,并且我们能分析的数据来源仅限于数据库。各个企业面临这样庞大的数据,如何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快速准确地找出需要的信息,做出高明的决策,是商业智能发展的驱动力。

此外,更多成熟技术的出现,比如硬件上的大容量存储技术、并行处理器技术,软件上的挖掘工具、数据仓库环境的管理工具等,使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投资商业智能,进而得到更高投资回报率。再加上Internet 技术使得分销商、供应商、商业伙伴、零售商和生产主之间的数据访问和共享成为可能,因此商业智能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也就不足为怪了。

商业智能的实现涉及到软件、硬件、咨询服务及应用,其基本体系结构包括数据仓库、多维分析和数据挖掘三个部分。其中数据仓库用于抽取、整合、分布、存储有用的信息,多维分析可全方位了解现状,数据挖掘则是发现问题、找出规律、预测将来,达到真正的智能效果。因此,可以说商业智能的核心就是数据仓库系统。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商业智能的过程是这样的:从不同的数据源收集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清理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将数据经转换、重构后存入数据仓库或数据场(这时数据变为信息),然后寻找合适的查询和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OLAP 工具对信息进行处理(这时信息变为辅助决策的知识),最后将知识呈现于用户面前,转变为决策。

二、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所谓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见国标物流术语)。现代物流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追求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服务水平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随着社会大生产的扩大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应运而生。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3PL或TPL)是80年代中期由欧美提出的。其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Out-souring),意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将(Out-souring)引人物流管理领域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Contract Logistics),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其前身一般是运输业、仓储业等从事物流活动及相关的行业。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目前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已广泛地被西方流通行业所接受。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商务智能的需求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极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挑战,在很多方面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只有智能驱动型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物流企业也是如此,它对商务智能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长期以来,我国物流企业运作效率低、成本高,决策缓慢。由于缺乏科学的物流管理方法和技术,导致库存过高,运输成本高,资金周转率缓慢等严重问题。最近一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显示85%左右企业商品库存期在1 周至3 个月。现实表明我国物流企业需要象商务智能这样的技术支持。

2.消费者需求逐渐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求表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对商品品种、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进货方式、配送产生深刻影响,订货周期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高,配送要求也不断提高。科学的管理和快速决策变得更加重要。

3.物流的过程同时也是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过程。现代物流要求将这些过程有机的统一起来,减少重复、非效率、不能增值的活动,提高物流效率和物流服务的可靠性。

4.物流企业联系着生产和销售环节。物流企业不仅要做好内部管理工作,为企业内部从管理层到一般员工提供适时准确信息,促进企业内部效率提高。同时还肩负为企业外部用户如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资源,通过信息共享提升他们的价值。

5.现代物流企业打破传统束缚,具有勃勃生机,同时面临的竞争对手也日趋增多,国家也在酝酿把国外先进的物流企业引入国内物流竞争机制。我国物流企业如何才能利用后发优势,抓住机遇,领先对手而不是被对手甩下?从日常交易数据中获得更有价值信息,快速决策成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 商务智能在物流企业中的决策支持作用

对物流的将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系统将会成为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因素。对企业而言,速度就是生命。企业决策者如何在第一时间里就能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及时做出决策,是企业制胜的关键。企业拥有的信息越多,分析能力越强,速度越快,则投资回报将会更高。商务智能在物流企业管理和决策支持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查询信息。物流企业的各种数据分散于不同部门的各个数据管理子系统中,甚至用户界面,支持系统也不一样,而且很多原始数据是未经加工和整理的,这给企业充分利用数据资源带来一定困难。只有经过提炼和挖掘,分析和处理的数据才形成智能。通过商务智能,用户可以接入联网的关系型数据,也能接入其他数据库,并且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挖掘,这样各层次用户才能快速查询利用各种信息,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尤其是管理决策层可以摆脱计算机技术的束缚,经过简单操作,自动生成所需的报表、报告等。

2.突破认知极限。个人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对问题的看法及洞察也有片面性,同时个人所拥有的信息也不全面。有一半以上的管理人员承认,为弥补信息不足,会用个人直觉代替事实做出决策。商务智能通过整合、挖掘、分析存储在不同部门、不同应用系统中的数据,为决策提供了更多的事实和信息。

3.多角度、全面分析。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化,企业日常业务生成了大量的数据,如订单数据、进出库数量、作业准确率、仓库面积利用率、运输配送数据等。但是,大部分用户对现有数据除了做一些简单的、局部的和浅层次的查询外,还缺少对企业财务、业务进行全面、历史和多角度的分析,数据被有效利用的还不足7%。商务智能通过对数据淬取、加工、挖掘、切片分析,从多维度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关键因素,为决策提供更为准确、信度高的信息。

4.信息增值。信息价值如知识一样随着使用频率的上升而上升,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信息价值计算方法类似于迈凯特定律中的计算机网络价值的计算方法,价值呈几何级增长。商务智能提倡信息民主化,倡导组织内外成员共享信息。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决策应该在组织的最下层做出,并尽可能接近决策的执行人”,物流企业的运作需要从上到下的协调一致,既要搬运、装卸、保管等基层人员作业,也需要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计划、管理、协调工作。商务智能最大限度的扩大了信息受众对象,使得信息不断增值,为决策制定和执行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总之,商务智能通过获得高质量,有意义的信息,帮助企业分析问题,及时、准确做出决策,提高内部运作效率,提升了物流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文德.商务智能浅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5(6).

商务管理技能范文第2篇

“未必儒冠能见误,灯窗努力继书芳。”上一句是:男儿立志要轩昂,莫共闾阎较短长。

原文:

《勉子》朝代:明    作者:黄淮

男儿立志要轩昂,莫共闾阎较短长。

未必儒冠能见误,灯窗努力继书芳。

商务管理技能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商务英语专业 跨文化交际能力

1.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能力变得日趋重要,大学生是否具备这一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我国较高层次的劳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劳务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对人数占据高校半壁江山的高职学生而言,该能力也绝非可有可无,特别是毕业后将直接从事涉外交际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关键。研究如何加强这一能力的培养,并将研究成果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已成为高职商务英语学生培养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

根据著名交际学者Gudycunst(1984)的理论,一个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必须同时具备认知能力(cognitive component)、情感能力(affective component)与行为能力(behavioral component)。我国跨文化交际学者贾玉新(1997)对Gudycunst的理论作了概括与引申,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至少由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和交际方略能力系统组成。对高职商务英语学生而言,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一门国际性的语言(英语)为主要信息媒介,以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为对象,以商业、贸易甚至日常生活为内容的完成人际交流活动的能力。涉及国际贸易专业,还必须具有该专业中一定层次、领域内的专门知识或能力,并基本通晓国际行业规则。

3.高职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及其成因

为了了解高职商务英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际情况,我们根据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以问卷、面试、笔试的形式对浙江省一所高职院校行将毕业的商务英语专业的250名大三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发现,受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相当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1)信息沟通能力不强,语言与非语言交际技能都比较薄弱;(2)相互交往能力(interactional competence)不高,对语言的社会功能与语言和情景的适应性感知模糊,对交往规则或语用规则(interactional rules or pragmatic rules)不甚了了;(3)不能灵活应用交际策略以避免交际中断;(4)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欠缺,既缺乏对他国文化包括西方文化的相当了解,又对本民族文化认识不足,因而缺乏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和宽容,以及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的灵活性。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受试人的国际意识不强,全球观念淡漠,不能以恢宏的眼光去看世界,跨文化交际人格不够健全。造成国贸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中、小学基础教育中一些消极因素(如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造成的负面影响外,高职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分析起来,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理念问题,过于强调工具性,忽视了人本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强烈意识;(2)外语教学问题,未能有效提高学生灵活使用英语及其非语言手段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3)在重视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缺乏考虑商务英语人才应具有的国际人文修养与本民族历史文化修养,文化陶冶过弱,人文素养和思想底蕴不够深厚;(3)缺乏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门课程;(4)没有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充分和有效地利用涉外实践活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4.提升高职商英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

4.1改进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对于培养商英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说,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通过外语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根据跨文化能力构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但由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复杂,因素纷繁,外语教学应择其要而攻之,先加强学生基本交际能力的培养。基本交际能力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能力(verbal and nonverbal competence)、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相互交往能力(interactional competence)及认知能力(cognitive competence)(贾玉新,1997,480-482)。首先,在语言能力方面,要特别注重听说技能的培养。要克服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处理好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尽一切可能促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第二,非语言能力的培养对高职商英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非语言交际在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德惠斯特尔曾对人们在对话中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做了一个量的估计,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占整个交际行为中的30%左右。萨莫瓦则更肯定地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Samovar et al.,1981:155)。另一方面,由于商英学生课程繁多,不可能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外语学习,要把外语学得炉火纯青、流畅自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加强非语言能力的发展,以非语言能力之强补语言能力之弱不失为明智之举。第三,在文化能力方面,要注重对文化差异敏感性的培养,既要传授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知识,又要加强本民族的人文修养。在相互交往能力中,应突出语用规则的教学,特别重视会话合作原则与人际交往礼貌及面子原则和方略。最后,认知能力作为跨文化交际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因素,必须引起外语教学的高度重视。应培养学生正确区分认知过程在交际中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描写(description)、解释(interpretation)和评价(evaluation),因为很多人正是由于不能正确区分这三个方面而造成交际失误的。

4.2进行多渠道文化教学

文化能力,即相关的交际知识和行为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文化能力由五个部分组成:(1)与作业程序相关的知识;(2)获取信息的技能与方略;(3)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处理不同的情景和关系的能力;(4)对文化差异高度敏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5)对文化取向、价值观念、世界观、生活方式等有充分的知识。要提升商英学生的文化能力,除了外语课堂外,还可以利用其它渠道来进行:(1)文化讲座(lectures)。文化讲座的内容应尽量选取那些与商务活动比较相关的材料。讲座要有系统性,应由一系列不同的文化主题构成,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此外,为了避免冗长乏味,设计讲座应力求简明扼要、生动有趣,且要辅之以其他方法来强化讲座内容。(2)关键事件(critical incidents)。比如通过商务活动中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典型案例,来阐明跨文化交际失误的原因,帮助学生了解两种不同文化在某个方面的不同期望和表现。由于案例来自真实的交际,对学习者来说生动有趣,而且案例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意义,能够刺激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有利于跨文化敏感性的培养。(3)文化包(culture capsules)。即向学生讲述本族文化与目的文化之间的某个本质差异。主题选择可非常灵活,既可以是习俗、日常语言交际或非语言交际行为,又可以是抽象的思维模式或价值系统。文化包更多地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并通过视频和音频让学生获得更强烈的感官刺激,使知识更深刻地烙入学生的记忆中。(4)文化群(culture clusters)。文化群由讨论同一文化主题的若干个文化包组成。比如,可以将英美教育这一文化主题细分为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等支题,每个支题可设计成一个或多个文化包。文化群方法的采用特别有利于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和了解目的语文化。(5)模拟游戏(simulation games)。这是一种亲身体验式活动,旨在挑战遐想,扩大视野,促进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模拟游戏可以感受一些自己尚未经历过的情景,从中获取经验和知识,这对于文化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4.3在专业课中融入文化知识

专业课比较突出工具性,强调对工具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对人本性与人文性不够重视,往往导致过重的功利导向,以致文化陶冶过弱,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底蕴不够深厚,不利于学生整个素养的提升,很难达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在高职商务及其他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既能在专业课内部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有利于学生整个素养的提升,又能通过加强文化知识的熏陶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商务谈判课程为例,可以在课程中适当地介绍一些其它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诸如历史渊源、政府组织、主流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社会习俗、商务礼仪等;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讨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人的谈判风格,从而可以更好地认识中东人的精明、欧洲人的严谨、美国人的开放;甚至可以引入一些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知识,如儒、释、道等思想与其它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思维方式、语言行为、交际风格等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跨文化交际类型之一的商务谈判中的表现,加深对自身的文化的了解。既能提高有关本民族的文化素养,又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其它文化,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实,在商务谈判的所有因素中,文化背景是最根本的,它决定了其他方面,只有了解文化背景,才能决定谈判的技巧、时机和谈判方式,才能取得交易的成功(胡文仲,1999,153)。

4.4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

给高职商英学生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对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课程开设本身就突现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使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意识得以强化。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跨文化交际课程应更注重实践性与实用性。课程可以按照四个步骤安排教学内容:跨文化意识的觉醒、跨文化知识的吸取、跨文化情感挑战的应付及跨文化技能的获得。这四个步骤之间的关系是:(1)跨文化意识的觉醒是跨文化交际学习成功的先决条件;(2)跨文化知识的吸取是跨文化意识觉醒后学习者的内在需求;(3)跨文化情感挑战的应付是学习者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经阶段;(4)跨文化交际技能的获得是跨文化交际学习的最终目的。课程教学目的可以通过模式化、角色训练、表演反馈和训练迁移四个步骤来实现。

4.5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可以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实践性教学可分模拟性实践教学与田野式实践教学(field instruction)两类。模拟性实践教学指以虚构跨文化交际的场景来进行教学。具体的跨文化交际的任务应围绕商务活动来设计,比如建立贸易关系,进行商务谈判等。为了凸显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可以将交际活动设计成“任务包”。每个“任务包”都包括两个要素,即交际对象与交际目的。交际对象涉及具体的文化类型、风俗习惯、文化禁忌、交际风格。为了使交际更有效,学生需要迅速调动自己平时学得的关于该文化的知识,调整好自己的交际行为与模式。如对该文化认识不足,比如对其最基本的风俗习惯、文化禁忌等方面一无所知,就要迅速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因特网进行了解,以避免出现文化休克。交际目的涉及交际手段,比如书面语与口语的选择,以及使用何种文体,需要使用哪些词汇与句型等。每个“任务包”中应根据具体的交际对象与目的设置若干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而学生通过各种手段逾越了那些“障碍”,就意味着通过模拟性的实践教学,知识转化成了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了实质性的提高。田野式实践性教学(其实是一种隐性教学)指的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跨文化交际机会让学生直接参加跨文化交际活动,比如有计划地参与学校的外事接待工作,参加当地的国际商品博览会,去涉外商务单位实习一段时间等。必须指出的是,既然将上述活动看成教学活动,就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性,有监控,有指导,有评价。

5.结语

提升高职商英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关系到高职商英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关系到我国较高层次的劳动力的素质,而且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人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完满、人生价值的实现。在高职商英专业建设中能否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从教育教学能否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否坚持人本主义的原则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因此,高职院校商英专业必须进一步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工具性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人文教育,对教育的人本性予以足够的关怀,而想方设法提升高职商英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正是在教育教学中重视人文性与关怀人本性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Kim,Y.Y.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a systems-theoretic view[A].In S.Ting-Toomey & F.Korzenny(eds.)Cross-cultural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C].Newbury Park:Sage,1991:259-275.

[2]Gudykunst,W.B.&Ki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New York:Mcgraw-Hill,1992.

[3]Knapp,M.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Human Interaction.2nd ed.Holt,Rinehart & Winston,1978.

[4]Levine,D.&Adelman,M.Beyond Language.Prentice-Hall,1982.

[5]Samovar,L.et al.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adsworth,1981.

[6]Lange,D.L.Implications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incipl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In R.M.Paige(ed.),1999.

[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8]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商务管理技能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岗位;技能;招聘广告;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9—0097—04

一、引言

近年来,关于电子商务就业岗位及其核心技能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界的重视。梁春晓认为电子商务人才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其类型可以分为技术型、商务型和战略性人才;杨荣明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能力概括为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两个层次;石彤将电子商务行业人才细分为商务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综合管理型人才;邵兵家基于招聘网站的300条网络营销岗位招聘广告的内容,对我国网络营销人才所需要的核心技能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我们前期的研究中,基于招聘网站的1035条电子商务岗位招聘广告的内容分析,对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岗位人才所需要的核心技能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然而,对于不同的岗位类型对核心技能需求到底存在怎样的具体差异,我们在该文中并没有进一步的挖掘。本文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二、研究设计

(一)内容抽样

本文基于文献分析和招聘广告小样本抽样的初步分析,将电子商务岗位划分为技术类、商务类和综合管理类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又进一步细分为三种代表性的具体岗位,最终选择了9个电子商务具体就业岗位,其中,技术类岗位包括网站设计、网站编辑和网站美工3个具体岗位,商务类岗位包括网络营销、网站运营和网站推广3个具体岗位,综合管理类岗位包括电子商务专员、电子商务经理和电子商务主管3个具体岗位。

本文以9个具体的电子商务岗位名称为检索词,选择国内知名的招聘网站——智联招聘网()进行搜索,通过人工识别过滤掉重复的以及信息不完全的一些招聘广告,最终获得有效样本1035个,其中9个具体的岗位招聘广告各115个,也即技术类、商务类和综合管理类三种岗位类型招聘广告各345个。

(二)类目构建

经过广泛的文献研究,同时基于对招聘广告小样本抽样的初步分析,本文将电子商务岗位技能分为技术技能、商务技能和综合技能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下又包含若干不同的技能指标和具体的能力,总共包括9个技能指标和55个具体的能力,其中技术技能维度主要包括A硬件安装与维护、B网站建设与维护、c搜索引擎优化以及D办公自动化4个技能指标,商务技能维度主要包括E网络销售、F营销管理以及G人际交往3个技能指标,综合技能维度主要包括H职业素养和I专业资历2个技能指标。限于篇幅,技能指标及其具体能力可查阅我们前期的研究论文。

(三)内容编码

通过对招聘广告的读解来找出所提及的技能并采用直接打分法记录频数,某项具体的核心技能出现即计1分,否则计0分。当所有招聘广告读解完毕后,各项技能得分就是该项技能出现的频数。

三、内容分析及结果

(一)技术维度技能需求分析

为了研究不同的岗位类型在技术维度核心技能需求方面的差异,本文使用SPSS19.0对每种岗位类型345个样本进行技术维度技能指标得分频数和平均数统计,括号外的数值为频数,括号内的为平均数,如表1所示。

使用SPSS16.0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岗位类型:F=20.681,P=0.0000.05,表明企业类型效应不显著,不同企业类型对技术维度技能需求无显著差异;岗位类型×企业类型:F=0.289,P:0.991>0.05,表明岗位类型与企业类型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不同岗位类型和企业类型的交互作用对技术维度核心技能需求无显著效应。

为了进一步明确三大招聘岗位对技术维度核心技能需求的具体差异,试探性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检验P=0.000

表1显示,电子商务技术类岗位的技术维度技能要求最高,平均达到4.19个指标;商务类和综合管理类岗位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弱,每个广告平均只有2.24个和1.36个指标。相对而言,技术类岗位特别强调“B网站建设与维护”技能指标,商务类岗位则重视“c搜索引擎优化”和“D办公自动化”技能指标,综合管理类岗位对技术维度技能指标需求不太突出。

(二)商务维度技能需求分析

为了研究不同的岗位类型在商务维度核心技能需求方面的差异,本文使用SPSS19.0对每种岗位类型345个样本进行商务维度技能指标得分频数和平均数统计,如表2所示。

使用SPSS16.0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岗位类型:F=9.434,P=0.0000.05,表明企业类型效应不显著,不同企业类型对商务维度技能需求无显著差异;岗位类型×企业类型:F=0.238,P=0.996>0.05,表明岗位类型与企业类型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不同岗位类型和企业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商务维度核心技能需求无显著效应。

为了进一步明确三大招聘岗位对商务维度核心技能需求的具体差异,试探性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检验P=0.128>0.05,即方差齐性假设成立,因此接受方差齐性假定下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F值为9.798,P=0.000

从表2可以发现,电子商务综合管理类岗位的商务维度技能要求最高,平均达到3.23个指标;商务类岗位次之,平均达到2.62个指标;技术类岗位最弱,平均只有1.45个指标。相对而言,综合管理类岗位特别强调“E网络销售”技能指标,三类岗位对“G人际交往”技能指标都较为重视。

(三)综合维度技能需求分析

为了研究不同的岗位类型在综合维度核心技能需求方面的差异,本文使用SPSS19.0对每种岗位类型345个样本进行综合维度技能指标得分频数和平均数统计,如表3所示。

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岗位类型:F=0.102.P=0.903>0.05,表明岗位类型效应不显著,不同岗位类型对综合维度核心技能需求无显著差异;企业类型:F=0.375,P=0.894>0.05,表明企业类型效应不显著,不同企业类型对综合维度技能需求无显著差异;岗位类型×企业类型:F=0.184,P=0.999>0.05,表明岗位类型与企业类型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不同岗位类型和企业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综合维度核心技能的需求无显著效应。

四、结论与建议

针对企业对电子商务不同岗位核心知识与技能需求的差异,我们对人才培养提出如下的建议:

(一)明确学校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

目前企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大专和本科层次。因此,高校在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时要结合企业需求实际,不好高骛远,而应量身打造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

(二)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上,应着眼于就业岗位对不同维度核心能力的需求差异,改革教学内容。既要有统一的共性课程,也要有突出自身人才培养层次、方向的特色课程和选修课程,形成共性与个性兼具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企业在招聘电子商务岗位时,对综合维度的核心技能需求都较为重视。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时,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网站建设与维护、搜索引擎优化、办公自动化、网络销售等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应该关注其人际交往、商务沟通、团队合作等人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商务管理技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043-02

作者简介:许尤佳(1973-),女,浙江富阳人,副教授,硕士,从事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管理研究;陶勇(1973-),男,浙江诸暨人,讲师,硕士,从事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一、明确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目标

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掌握现代商务管理、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网页设计、网络贸易以及国际商务等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和商务工作与管理能力,能从事企事业单位的网络调研与策划、网络营销、网页制作、网站维护、进出口贸易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本人才规格是面向企业,培养可从事电子商务系统的策划、建设、维护与管理、网络营销及调研等工作的实际管理和操作人才。

此外,我们认为,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职业素养可以量化为“职商”。一个人的职业素养,除了应具备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敬业的精神,二是合作的态度。

二、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内容的改革

电子商务实践技能培养内容的改革,一要注重理论课内容的改革并要把与培养目标紧密相关的内容,如客户关系管理、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等课程的讲授与应用紧密结合;二要把实训和应用以及校内外实践教学放在突出位置;三要注重校企结合的实际操作教学内容的安排。具体见下表。

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内容一览表

序号实训项目实训内容与要求1客户关系

管理实训和某企业合作,让学生通过技能操作,使学生具备售前客户开发、售中客户关系维护、售后客户服务、客户信息管理等能力2程序设计综合应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项目开发。使学生在实践中领会和掌握项目开发和编程的方法,理解管理计算机及其网络化的意义,培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3数据库设计

与应用综合应用本课程所学知识设计数据库并建立一个销售管理信息系统。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据库应用方法,并理解数据库管理在实际业务中的作用4网页设计

与制作综合应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和相关前导课程知识设计一个企业商务静态网站。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商务网站的规划和页面设计知识,培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5电子商务

网站开发综合应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和相关前导课程知识进行ASP方面的实践开发和应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Web动态设计技术在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应用。培养综合应用知识、建设和维护商用网站的能力6网上支付

与安全综合应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和课程知识,熟悉网上支付环境,进行网上支付和结算的实际操作,领会网上结算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实务特征7网络营销

实践综合市场营销和网络营销所学知识,利用真实企业业务进行网络营销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8企业信息

系统实训基于用友ERP软件,进行某企业信息系统整个流程的实训9物流管理

实训基于物流软件,进行物流业务流程当中的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的实践操作10淘宝开店

实践综合本专业所学知识,熟悉电子商务环境,进行网上电子商务的实操创业,理解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和实务特征。培养专业应用技能。学生在这个环节能经历整个淘宝开店的程序,提高综合运用电子商务的知识和能力11毕业综合

实践1深入企业,熟悉企业、公司或政府部门电子商务的运营、实际操作和管理过程12毕业综合

实践2通过电子商务相关课题的规划、设计及其在实际商务中的综合应用设计,掌握本专业的实际分析、应用和拓展能力三、师生共建校内电子商务实训平台

鉴于学生在校学习的特点,他们不可能直接深入企业进行实地工作,因此在校园内部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打下坚实专业基础是必不可少的选择。建立校园内部电子商务平台,是有效发展校园电子商务的最佳选择。校内电子商务平台以学生实验实习为基础,以校园内二手商品及学生常用商品为主要商务活动产品,以校内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与推广为主要目的,在学校政策的支持下,师生共建的一种校园内部的电子商务平台。

当然,这样将电子商务引入校园,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很难真正发展起来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因为一者参与人数较少,规模不能得到放大,二者没有和真实的企业产品及市场的结合,学生很难感受到那种实战场景。为此,我们需要给校园内发展电子商务有个合理的定位。校园内部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前期主要是针对学校内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让师生进行互动,由此改变教学模式,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给学生一个真仿的电子商务环境,可以大大提高人才的培养力度。当然不是盲目地一开始就让电子商务的完整运作模式整套搬进校园。这样可避免因追求电子商务完整地搬进校园而导致的产权问题、人员不足和管理不善和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解决的路径是,先从校内电子商务开始,依托学校及专业发展,并结合区域经济的校企合作,引企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