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技术新成果

新技术新成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技术新成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技术新成果

新技术新成果范文第1篇

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会以推进技术进步、服务教育现代化为主旨,不断让更多的教育用户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的最新成果、最新技术和最新理念,在服务参展企业的同时,不断促进供需双方信息交流、产品推介、开拓商机、合作发展。

>武汉鼎师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鼎师电子书包是一个产品,一个真正能为教育工作者解决问题的智能教学终端,更是一套真正为教育工作者设计的教学应用模式。既能向终端用户提供学习所需,更能将教学数据进行收集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为人人通工程解决最后100米的问题。

>成都永业有限公司

从实验室气流控制概述,通风系统的发展历程,通风控制设计方案及实验室智能化集中监控系统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成都永业实验室控制系统。

>北京中教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星球系统是信息时代的教学仪器之一,也是目前国内首先实现三维立体动态展示的单体数字化教学仪器。它通过国际先进的三维图像处理平台,方便教师将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转变为球面图像,结合精密光学技术,瞬间展示于数字化球形投影屏幕,动态立体的再现科学现象与过程。

>北京凌伊动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了《智慧校园给力搭档:数字学习解决方案》(最新一代数字化实验系统)新产品。

>国芯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芯云科技——校园云计算解决方案。云化系统机房应用的优势:云化系统可以适用各种新旧电脑;电脑原有硬件配置不需要改变;秒表实验验收大型绘图、工程设计软件的打开时间只需3~5秒。

新技术新成果范文第2篇

珠海越亚的主营产品为无线射频模块封装基板,下游客户为芯片企业。招股书显示,2011至2013年,珠海越亚营业收入分别为4.37亿元、4.96亿元和3.6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541.85万元、8270.97万元和1995.24万元。与众多拟上市公司报告期内优异的业绩表现不同,珠海越亚的经营状况却不尽理想,2013年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回落,其中营收同比降25.80%,同期净利润降幅则高达75.87%。

与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珠海越亚在招股书中大肆鼓吹自身的研发实力很强,凭借出色的技术创新,在中、美、韩、以色列等国家共获得了多项授权发明专利,成功跻身全国封装基板行业一线厂商。

然而,编者发现珠海越亚的专利均是来自于公司的控股股东通过增资的方式,将专利打包之后注入公司中,珠海越亚自身的研发实力并没招股书中说的强,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仅仅只是徒有虚名。

据招股书披露,2011年12月,越亚有限(珠海越亚前身)收到股东AMITEC公司以无形资产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1500万美元。其中无形资产是AMITEC公司以不同的名称分别在中国、美国、以色列、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六个国家或地区申请专利保护的13项,包括7项已授权专利和6项专利申请。资料显示,AMITEC公司持有珠海越亚38.36%股权,和方正信产并列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而在招股书中,珠海越亚称:截至本招股书说明签署日,公司已经取得13项发明专利。从具体的专利情况看,仅仅只有一项在韩国注册的专利名称为“MultilayerElectronic Structures with Vias Having DifferentDimensions”为公司自主研发的,其余都是从AMITEC公司转让获得。

值得一提的是,在AMITEC公司于2011年7月8日决定将无形资产注入珠海越亚的4个月后,珠海越亚就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显然,珠海越亚是沾了AMITEC公司的光。

业内人士认为:公司的研发成果基本来自于大股东的注入,而在后期公司的研发成果表现并不佳,这不能说明公司自身的研发实力很强。未来,公司若不能提高自身的研发实力,或将面临"坐吃山空"。

另外,虽然AMITEC公司已将与其主营业务相关的技术组合通过增资的方式投入到公司,但是AMITEC公司及其关联方P.C.B公司名下仍持有与制作互联结构或封装基板相关的专利,外界纷纷担忧这在未来或将给公司带来同业竞争。

对此,珠海越亚表示:AMITEC公司及P.C.B公司持有这些专利是对其早期研发成果的保护,并无具体产业化方案和具体行动。这些专利与本公司IC封装基板产品的技术路线有较大差异,且公司认为这些专利在其专利有效期内不具备产业化价值,因此,未将相关技术投入公司。

新技术新成果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家核电 科研创新 基地 研发楼 新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02

1 工程概况

国家核电科研创新基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科技城南区,总占地面积228499 m2。总建筑面积289885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32075 m2,地下建筑面积57810 m2。本项目总体规划共设置17栋建筑,主要由研发楼和职工食堂、公寓等配套设施组成。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88919平米,其中地上71979 m2,包括技术研发主楼(8#)29118 m2;2号研发楼(10#)10847 m2;1号研发楼(9#)10859 m2;1号大型实验室(15#)21155 m2;地下16940 m2。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高效经济、优质适用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以确保结构长城杯金奖、北京市建筑长城杯金奖,力争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保证措施。工程应用了多项新技术。该文介绍了该工程的新技术应用体系及相应施工

技术。

2 新技术应用

2.1 建筑节能与新能源利用技术体系

2.1.1 建筑护结构保温隔热技术

建筑护结构保温隔热技术包括墙体、屋面和门窗。?

墙体节能技术:本工程干挂陶板幕墙、干挂金属板幕墙采用60厚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符合《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要求。本工程部分外墙采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辅以节点保温构造措施,可提高墙体自身保温性能。?

屋面节能技术:本工程屋面为上人屋面,局部设置休闲花园,局部为种植屋面。本工程屋面保温采用60厚SF憎水膨珠保温砂浆保温技术,满足建筑节能保温要求。

建筑门窗节能技术:断桥铝型材中空玻璃平开窗应用:本工程外窗采用PA断桥隔热铝型材和中空玻璃构成,各项性能符合国家和北京市规范要求,采用三元乙丙胶条密封。双银Low-E中空玻璃:本工程外立面玻璃幕墙、外窗全部采用双银Low-E中空玻璃(氩气),显著降低玻璃的热传导系数,达到优异的保温效果。

2.1.2 供热采暖与空调制冷节能技术

供热采暖与空调制冷节能技术包括以下9项内容:①室内采暖系统节能技术:本工程夏季空调冷源采用两台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和一台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每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制冷量为2110.0 kW,冷冻水的进出水温为12~7 ℃;螺杆式冷水机组制冷量为1045.7 kW,冷冻水的进出水温为12~7 ℃,冷冻机组设置在地下一层制冷机房。选用5台300 m3/h方形横流超低噪音冷却塔放置在8#楼屋面,冷却水进出水温为37 ℃/32 ℃。冬季采暖热源由市政管网提供的110/70 ℃热水通过两台热交换机组获得,单台热交换机组热量为2873 kW,进出水温为45 ℃/60 ℃,热交换机组设置在地下一层制冷机房内。②变流量空调技术:冷冻水系统和空调水系统为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双管制闭式强制循环,每台风机盘管上安装一个电动二通阀,每间房间安装一个温度控制开关,由房间温度控制电动二通阀的开启。在变流量系统中,冷冻水泵和热水泵全部为变频泵;冷却塔风机采用变频风机,由冷却水温控制风机转速。③多功能水处理设备技术:空调水系统上设过滤器,并设智能物化一体多功能循环水处理系统,对空调冷水进行除垢、防垢。④供热设备调速技术(供热风机水泵变频调速技术):空调热水系统运行采用一次泵系统,空调热水循环泵为变水量控制,以利于节能。⑤冷却塔开启台数控制:根据冷却塔出水温度控制冷却塔开启台数,达到节能要求。⑥散热器恒温控制阀:采暖系统的风机盘管均装置恒温器,恒温器在5~30 ℃之间可调,使室内温度保持在需在的温度,以达到节能需要。⑦集中供热热水采暖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在每组采暖散热器的进水支管上设置散热器恒温阀;在换热站内设置自力式流量控制阀或自力式压差控制阀。通过以上的组合控制,达到最佳节能效果。⑧空调(制冷、热)系统节能控制技术:空调系统设备控制设在弱电管理中心内。采用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对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和冷(热)源系统进行全面的调控,以达到最佳节能效果。⑨热计量技术:技术研发主楼与2#研发楼的的一次水总管,均设置计量总供热量的热量表,作为该建筑物采暖耗热量的依据。

2.1.3 绿色照明节能技术

本工程光源主要采用了高光效T5细管荧光灯,紧凑型节能灯。照明用的荧光灯采用高功率因数的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功率因素大于0.9。走道、门厅等公共场所设置智能照明控制器。对灯光进行定时控制、传感器控制、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2.2 建筑节地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体系

2.2.1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地下建筑空间开发利用技术、地下工程):①城市干道市政、公用管线敷设的共同沟技术:本工程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市政管线进入统一的地下管廊,组成共同沟。②桩基工程:本工程技术研发主楼及2#研发楼的核心筒部位基础为CFG复合桩地基基础,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③地下室停车库:本工程地下室主要功能为停车库,合理利用地下空间。④箱式变压器供配电技术:箱式变压器位于本工程地下室变配电室。

2.2.2 屋顶空间利用技术

屋顶空间利用技术(屋顶停车场建设技术、屋顶绿化技术等)。屋顶绿化技术:本工程屋面为上人屋面,局部为种植屋面。

2.3 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体系

2.3.1 节水技术

节水技术包括四方面。①城镇供水球墨铸铁管道系统:室外供水管网采用球墨铸铁管,柔性连接。具有较强的韧性和抗高压、抗氧化、抗腐蚀等优良性能。②陶瓷片密封水嘴:建筑内给水龙头均采用陶瓷片密封水嘴,密封性能好,耐磨性好,使用寿命较长,有利于节水。③节水型坐便器系统(≤6L):建筑物内坐便器冲洗水量均在6L以下,分两档冲水。④红外线感应节水装置:小便器、洗手盆等均采用感应式出水。

2.3.2 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

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建筑中水利用技术)。建筑中水回用系统:中水处理站设在地下室,中水水源为卫生间盥洗废水,处理后的中水主要用于室内冲厕。

2.4 建筑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体系

2.4.1 混凝土工程节材技术。

混凝土工程节材技术,内容包括以下7点。①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本工程混凝土使用高效减水剂和活性掺合料,严格控制水胶比和水泥用量,具有良好的工作性、适宜的强度及优异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②预拌混凝土技术:本工程全部使用预拌混凝土。③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应用:本工程混凝土外加剂采用聚羧酸系新型高效减水剂,具有对水泥分散力强、减水率高、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小、与水泥适应性好等优点。④矿物掺合料应用:本工程混凝土中应用适当比表面积的活性和非活性矿物掺合料,起到增强和密实的作用,也可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⑤商品砂浆应用技术:本工程全部砂浆采用预拌砂浆,可节约水泥,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⑥HRB400级钢筋应用技术:本工程结构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⑦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本工程结构≥Φ16的钢筋全部采用滚压直螺纹接头连接,达到I级接头的标准,保证钢筋连接质量,提高效率。

2.4.2 新型与绿色建材技术。

新型与绿色建材技术包括:①金属遮阳板:本工程外墙局部采用金属板幕墙,板材为铝板遮阳板,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和隔热性能。②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本工程部分内墙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外观规整、施工方便等特点,同时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作用。③新型防水材料: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II型)、聚乙烯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改性沥青耐根刺防水卷材、橡胶沥青防水卷材、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④新型建筑涂料: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弹性建筑涂料、建筑室内用耐水腻子。⑤新型建筑粘接剂:环保型粘结剂、单组分聚氨酯泡沫填充剂、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硅酮建筑密封胶、聚硫建筑密封胶、聚氨酯建筑密封胶、丙烯酸酯建筑密封胶。⑥污水排水管道系统:公共卫生间污水管、通气管及地下机房的废水管采用铸铁管,耐腐蚀,接口密封性能好,不渗漏,可有效防止对地下水的污染。⑦建筑给水管道系统:室内给水管采用PE给水管、室内冷热水给水管采用PE钢塑复合管。⑧金属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室内通风管道支管采用共板式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板材料厚度为0.5~1.2 mm。

2.4.3 施工节材技术。

核心筒墙体、框架柱支模:本工程核心筒墙体支模采用工厂定尺加工的大型钢模板,框架柱采用定型可调截面钢模板,可大大减少材料用量,增加周转次数,龙骨为多次循环利用。

2.4.4 建筑垃圾与工业废料回收应用技术。

建筑废旧木料回收利用技术:通过建立固定的建筑废旧木料回收系统,收集、分拣建筑废旧木料,使之得以回收利用,并采用木料对接使短木方对接为长木方,重复利用资源。

2.5 环境友好与保护技术体系

2.5.1 室内环境技术

室内环境技术包括:①厨房烟道变压排气系统:本工程地下一层设置厨房,采用厨房烟道变压排气系统,由变压排气道、防串烟部件、屋顶防倒灌风帽及吸油烟机(或通风器)组成。②防火隔声门:本工程空调机房采用防火隔声门,兼具防火、隔声性能。③室内环境质量保障技术:我公司有完善的室内环境质量保障系统,从严材料购置、施工机械、器具选用、环境监测、检测等多方面对室内环境质量提供保障。

2.5.2 室外环境技术

室外环境技术(建筑环境园林绿化技术等);

建筑环境园林绿化技术:本工程室外环境绿化根据场区状况及建筑物特点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专项设计。

2.6 信息化应用技术体系

2.6.1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①城市规划辅助设计信息化集成技术。②勘察设计:工程勘察成果计算机辅助技术、工程地质勘察CAD技术。③建筑设计:本工程外立面造型曲线采用计算机模拟完善,造型独特,极富美感。建筑图纸全部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建筑节能设计采用建筑节能设计软件辅助设计。④结构设计:结构弹性分析软件主要采用:美国加州大学 CSI 公司和金土木公司联合开发的 ETABS V9.70 版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发的PKPM、SATWE等系列软件。⑤建筑节能设计采用建筑节能设计软件辅助设计。

2.6.2 计算机辅助施工技术

计算机辅助施工技术。①进度计划:进度计划编制采用计算机辅助进行,包括Project及梦龙网络计划编制系统。②施工安全设计:模板、脚手架设计采用“PKPM”等软件辅助设计计算;塔吊基础采用PKPM软件辅助设计计算。③幕墙二次深化设计:本工程幕墙造型复杂,二次设计及施工难度大,幕墙采用三维立体软件辅助排版设计。④建筑设备安装管理:建筑设备安装管理主要采用梦龙、project等软件管理施工进度;采用CAD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管线综合布置和大型设备吊装模拟;应用PKPM资料管理软件管理资料;应用广联达软件进行经理管理控制。⑤建筑工程量计算、钢筋统计及概预算报表软件应用技术?计算机测量控制技术:本工程测量全过程采用计算机辅助测量。

2.6.3 计算机辅助管理技术

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我单位有完善的OA办公管理系统,“集约化”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模式,采用数据集中管理方式,具有单一项目和多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的功能。具有企业综合管理信息和工程综合管理信息处理功能。

2.6.4 建筑智能化系统。

弱电管理中心内设有:①建筑设备管理系统,采用基于以太网的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平接各网络控制器;②远程计量计费系统由计费管理工作站、计费单元和数字式计量表适配器组成;③信息引导系统包括播放控制子系统、电子显示屏子系统、多媒体查询子系统;④智能卡应用系统主要用于出入口控制、考勤管理、电梯管理和汽车库管理等;⑤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由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梯管理系统、汽车库管理系统、电子巡查管理系统和无线对讲系统等组成;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办公自动化系统、资源信息数据库管理、电子邮件、报表处理、财务管理、安全防范系统、远程多媒体会议系统等信息化应用系统提供平台;⑦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具有下列功能:探测剩余电流、过电流等信号,发出声光信号报警,准确报出故障线路地址,监视故障点的变化,存储各种故障和操作试验信号。

2.7 新型建筑结构技术体系

包括新型混凝土结构与新型砌体结构技术①?新型混凝土结构技术:现浇框架―抗震墙结构:本工程地下室及地上结构均采用现浇框架―抗震墙结构,可以实现较大柱网的开阔空间,配合使用轻质隔墙和保温外墙板技术,达到较好的使用功能,符合相关标准,综合效益好。②新型砌体结构技术:本工程部分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质量轻、保温隔热性能好。

3 结语

新技术的大量应用是现代建筑施工的必然。该工程采用了7大项新技术体系,不但加大了工程施工的科技含量,同时也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原材。建筑智能化系统在现阶段已成普及之势,该研发楼工程也在各项新技术应用尤其是智能化方面走在了时代前列。自2011年12月27日开工以来,通过基础、结构及部分装修阶段采用以上新技术措施,效果良好。其工程所采用的新技术措施和方法应用得当,给以后的类似施工提供了经验。2012年,该工程被评为北京市文明安全样板工地,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杯。

参考文献

[1] 岳鹏,于五星,韦伟,等.司法部办公楼新技术应用[J].施工技术,2011(增刑).

新技术新成果范文第4篇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中,把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从未来滨海新区在环渤海区域中地位和现实情况看,能否建设成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中之重,这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产业升级呼唤技术创新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天津市委市政府“八年嫁改调”和“产业东移”战略的实施,使天津滨海新区集聚了大量的高水平制造业企业,形成了电子通讯、石油开采及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和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集群。近些年来,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在滨海新区工业发展中,除了传统的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之外,其他优势产业基本上以外资企业为主体。作为一个外向型的经济区域,截至2006年年底,全球500强公司中有10个国家和地区的57个跨国公司在开发区投资127家企业,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机械和化工四大优势产业群。

由于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时间不长和外资占主导,存在着产业集聚度不高和缺乏自主创新等不足。一是产业链条缺乏足够的延展性,尽管2005年丰田汽车正式开始生产锐志和皇冠牌高档轿车,但是许多重要零部件的生产却不在滨海新区;二是由于外资企业的技术控制和发展的时间较短,中国本地企业主要为跨国公司从事分包和OEM加工生产和服务,仅仅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如何通过自主创新提高产业的发展,是未来天津滨海新区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产业发展能力主要指某一产业的产业链在该区域的延伸和形成产业集群的能力,而产业创新能力则是指某一产业的技术研发及其对新兴产业的孵化能力。在微观层次上,经济增长集中表现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某一地区的延伸、扩张和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而提升产业发展能力的关键,是通过自主创新和制度创新延伸现有优势产业的产业链、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并不断孵化出新的产业增长点和新兴产业。随着天津滨海新区逐渐成为中国北方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必将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提出强烈的需求。

科技成果转化条件得天独厚

基于天津滨海新区制造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强烈需求,天津市委市政府出台专门政策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孵化器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现已建成包括4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和3个国家级创业中心在内的较为完善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孵化体系。

经过10多年的努力,这一孵化体系已培育出子午线轮胎机械、工程机械、纯电动汽车、中空纤维膜组件与成套设备、锂离子电池和系列现代中药等一大批在国内居领先水平的自主品牌产品。除此之外,目前尚处于孵化中的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微生物检测生物芯片、抗艾滋病的创新药物和干细胞研究等方面,都已经显现出明显的自主创新优势。这些成果的成功转化将推动天津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在天津若干重要的创新孵化器中,天津高新区国际创业中心最为典型。在短短的5年时间,就创造了创业孵化器的六项全国第一,已成为享誉国内的精品孵化基地。

国际创业中心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2000年至2005年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0.38亿元,利税5.28亿元,每万平方米孵化面积所创造的产值、利润和税收名列全国第一;截至2005年底,在孵企业先后有85个项目在“863”计划等国家级计划中立项,90个项目在天津市各部委计划中立项,累计获得国家专利1208项,实现了每万平方米孵化面积的在孵企业项目立项数和专利持有量全国第一;国际创业中心共有64个受孵企业项目累计获得科技部及天津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无偿资助2565万元,占天津市获科技部创新基金无偿资助立项总额的28%,每万平方米孵化面积获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资助金额名列全国第一;国际创业中心累计孵化企业295家,毕业企业123家,每万平方米孵化面积实现的毕业企业数量名列全国第一;国际创业中心受孵企业和毕业企业在天津市和高新区内已购买了两千余亩面积的土地用于建设产业化基地,并安排各类就业人员近1.8万人,实现了在每万平方米孵化面积中建立产业化基地及安排就业人员数量全国第一;国际创业中心帮助受孵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融资1.6亿元,有效地扶植了一大批初创型企业快速发展,在每万平方米孵化面积中实现企业融资额度全国第一。

国际创业中心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在实践中国际创业中心已经摸索出了一套科学创新孵化管理模式 ;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天津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着对科技创新的强烈需求。许多企业技术创新的创意来自于滨海新区企业生产中的实际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难看出,天津滨海新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条件得天独厚。

产业创新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为了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天津市政府正在努力建设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

第一,由政府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确定并公布重点支持项目。例如,近年来,天津市政府围绕做大做强六大优势产业和建设十二大产品基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在全市组织实施了产业技术开发、产学研联合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等五大专项共358项技术创新项目。这些项目涉及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医药、轻工、纺织、自行车和建材等行业,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

第二,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建立多层次的研发机构体系。据统计,“十五”期间,天津市建设完善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国家级成果推广中心6家。建成市级研究中心8个、工程技术中心17个、企业技术中心90个。在这些研发机构的建设过程中,特别强调产学研的结合。例如,天津滨海新区与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合作,已经建立了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等多所研发机构。这些机构正在为推动天津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和保障体系。这一科技创新服务和保障体系包括:1.以滨海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泰达创业中心、华生生物园、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和大港石化科技园等为主体的科技产业孵化体系;2.建立多种类型的科技咨询机构,形成从研发、孵化到产业化一条龙科技成果转化咨询服务体系;3.建立和利用北方技术、人才、产权交易等市场,加速科技成果和要素向滨海新区聚集;4.成立和吸引各种产业基金,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融资问题。

新技术新成果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 技术转移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5-138-02

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有很多,有些专家认为在表面上看来,金融危机的到来原因是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不利所导致的,可是真正的一个内部原因却是因为在上一轮科技革命中产生的、现有的科技产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衰退阶段,很多金融资产从科技产业转向了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次贷市场。所以,凭借全新的技术变革,将全新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培养起来,乃是引导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的根本渠道。因此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显得极为重要。

1 技术转移工作的背景和原理

技术在一个地方借助某种形式转移到另外的一个地方就是技术转移,即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涵盖了国家同国家的技术转移,技术生成部门(研究机构)向使用部门(企业和商业经营部门)的技术转移,使用部门彼此间的转移。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进行技术转移,基本的技术转移形式可以大概概况出下面几种:技术帮助、信息传播、技术许可证、创办新企业、产学研结合、企业孵化器、购置设备和软件等。技术转移和其定向性的内在依据为空间方面技术的不平衡发展。

技术内容在技术效率和功能层面,可以主要被定性的划分成尖端技术、先进技术、中间技术、初级技术、原始技术这五种级差形态。所有特定技术都能够在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次序是不会变更的,通常在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表现出逐一后移的态势。由于技术效率及功能方面存在“级差”,所以导致不同技术有着自己特有的“势位”,同时也给予了它特有的运动“惯量”以及特定的运动方向。只要技术形态间具有技术势位的“落差”,技术才能够从高向低进行转移,主要是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地区、行业、企业向技术不先进的国家、地区、行业、企业进行的技术转移,持有先进技术的为技术的溢出者,技术相对落后的为吸收者,在技术转移实践方面,技术转移的“惯量”、成术和效应在技术定向转移过程中同技术之间势位的“落差”为正比关系,可是转移的频率以及成功率同技术势位的“落差”成反比的关系。

2 技术转移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2.1 技术转移是自主创新的必经之路

内生力量主导了自主创新,把知识转变成为新的产品、新的工艺、新的服务,同时让它变成产业化、市场化的过程。知识的创造、流动、更新以及转化仍旧是其本质所在。所说的自主,一个指的是自主的主体由民族企业或民族资本进行主导;另一个指的是自主设定创新目标、自主控制创新过程、自主拥有创新成果。自主创新并不是不包含对外部的知识、技术和人才的充分利用,知识流动以及技术转移身为自主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自主创新战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

2.2 技术转移为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和流动

技术转移的源头就是技术创新,可是技术转移同时也是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或流动,为实现及放大技术创新价值的途径。技术创新能够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就应该凭借逐渐扩散和转移技术创新成果的过程将其潜在的力量充分的发挥出来,技术转移使技术创新成果的商品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还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技术创新凭借实现技术转移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寿命周期也可以将技术创新同技术转移之间的关系反映出来。技术的寿命周期指的是一项技术或者技术成果从进入市场开始到退出市场为止的时间跨度,因为新技术的应用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盈利水平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为了能够使技术生命周期的影响被克服,就应该将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不断的进行下去。也就是说要在一项技术进入技术转移时期的时候就应向市场推广新的技术,进而使由于某项技术进入衰退期后对企业效益造成的负面影响的问题得到解决,新的技术同原有技术的紧密结合及叠加,就能够将由于技术落后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低谷持平,最终让企业效益可以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3 技术转移中的创新策略

3.1 模式创新

技术转移工作应该一直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根本前提,既要对结构进行调整,重新组合资源布局,将优化配置实现;又应该实行集成化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如下特点:不同学科和领域彼此交叉、彼此渗透,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对这些特点进行利用将集成发展实现。因此,我们在技术转移工作中应该对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同个性化的服务内容相结合、服务地域发展规划同国家整体规划相结合、服务产业集群同服务中小企业相结合、做好服务政府同新增长点的建立相结合。

3.2 建立“产学研”互动机制

企业应该凭借产学研合作占领领先产业的上游技术和产品。科技人员面对面的沟通交是技术转移的核心,同时也包含根据合理的程序进行的人才转移。英国知识产权协会主席、英国技术集团(BTG)前 CEO Lan Harvey 在谈及技术转移经验的时候对两个 95%进行了强调,95%就是95%的技术转移都是发生在大学、科研机构同企业的直接合作研究开发过程中,仅仅有5%的技术转移是凭借技术许可或者创办新企业加以实现的;在这仅仅的5%的技术转移中,中间有95%是技术许可(主要是专利许可),仅仅有5%是创办新企业。所以,我们应该将产学研联盟的研发平台重视起来,凭借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和大学将重大计划项目勇敢的承担起来,占领领先产业的上游技术和产品。

3.3 思路创新

在技术转移的工作思路方面如果没有创新,那么工作的实行就不可能有创新;在工作的实行方面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思路创新是实践和服务创新的基本前提。进入21世纪后,我国加入WTO,参加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和范围越来越大,扩大了对外经济交流,更好地应用国际资源与国际市场的良好形势,中央确定了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以及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都是自主创新。国家构建创新体系和技术转移体系显得日益重要。因此,技术转移工作在新形势下的第一要务就是建立机遇意识,把握好国际技术转移发展的良好机遇,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这同实现科技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其次,因为科技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转移和流动速度加快,科技服务机构的运作空间及市场机会也日益增多,但如果要获得这些成果,我们就应该拥有广阔的视野,吸收先进的理念。最后,思路决定了出路,格局决定了结局。如何将新形势下单纯的技术交易避免,提出并实现网络化运作构想,从网络化探究集成化、国际化转型,为另一大挑战。在探索中继续前进,不断的加强对技术转移内在规律的认识,我们应该将现有格局开放,打开思路,开拓新领域。

我们趋向全球化战略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凭借引进国际化理念来引领全球范围的技术转移,不断加强国际技术转移事业规律的认识;通过国际技术交流活动这个平台,构建机构合作以及信息沟通的长效体制;将国际合作网络建立起来,把和世界先进技术区域合作交流的有效覆盖实现;以技术项目的引进为核心,将服务平台的深度开发实现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石油商技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海峡科技与产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哈尔滨轴承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哈尔滨工业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