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堂教学规律

课堂教学规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堂教学规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堂教学规律

课堂教学规律范文第1篇

一、运用心理学规律教英语

1.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英语伊始,学生对于英语这门新课程充满好奇,十分喜欢学习、模仿,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好奇心逐渐减弱。此时,教师就有必要在学生渐弱的“好奇之火”中加一点油,以重燃他们的火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比如今天的课堂我用两只puppy玩具对话,请学生做“木偶导演”,明天的课堂我就用“声控可乐罐”来进行语言操练,学生们看到自己大声说英语时罐子在扭动,当然更加乐意出声用英语表达了。这样,学生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高涨的积极性使他们更乐于接触英语,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2.用求新求异心理,提高思维扩散能力。

学生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他们见识广,也喜欢在新异中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利用这一心理,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求新求异中提高自己的思维扩散能力。如在教学leg一词时,我请学生指出leg,学生都马上拍拍自己的腿。为了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我提示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特别的观点。学生一点就灵,立刻指问图片上兔子的腿、青蛙的腿,还有学生指向桌子的腿。对于这些答案,我都给予奖励。学生也懂得了思维扩散会让自己运用起英语来更加灵活自如。于是,在学习long和short时,学生除了会比较铅笔、直尺之外,也能很快联想到头发,自己的手指等。有些学生还会将橡皮筋拉长或缩短表示long or short.很快,学生已学会在思维扩散时将英语中学到的“点”引申到了“线”。他们的知识含量很快得到了提高。

3.用自我展示心理,树立竞争意识。

小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开展活动,给学生提供学习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中互相竞争、共同前进。每周我都会设置一节英语展示课,它包括三个内容:(1)请学生轮流当“小老师”,教给其他同学自己所学到的课外英语知识(当然,这要请教师做到课前审核)。(2)让学生自编小小英语节目登台亮相(这包括了英语歌曲、英语故事、笑话、英语小短剧等)。(3)“今天我播音”(这是周末从学生送交上来的磁带作业中选出读课文最好的三个同学的录音进行播放)。这样的课程设置,恰当地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表现与学习机会,在建立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并能让他们感到英语是我的一技之长,“I’m the best!”从而推动他们能够奋发向上,在竞争中获取更大的进步。

4.用爱表扬心理,树立学生的自信。

对于学生的闪光点、努力、进步应该采取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进行肯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投其所好,只是表扬而忽视批评的作用,这样反而会引起未被表扬学生的反感。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钦佩中产生奋进的动力呢?这就要求老师善于表扬、深谙表扬艺术:对优秀学生,我常用“You’ve done a good job!”来表示赞赏;对中等学生,我常说“Great!You can do better!”;对后进生,则采取优点鼓励法,我会在看到他们优点时说“Oh,I’m glad to see that!”。有时,可采用体态语对学生进行表扬,如抚摸一下他们的头,搂一下他们的肩膀,来表示赞赏。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运用英语组织教学。

运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可以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在用英语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精确,再到熟练运用的过程。

2.运用直观情景,引起有意注意。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所采用的直观情景一般有:人(师生)、实物(教室里学生的各种学习用品)、图片(卡片或简笔画),这些直观的实物都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身体部位单词时,不能让学生对这些单词的认识,只停留在看图片、触摸身体部位上,而要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一个“人”的身体部位。虽然画不是很美观,但孩子们却在这个“丑人”的诞生过程中学会了对身体部位的认识,使他们的印象极其深刻。

3.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多媒体引入课堂。例如:在讲“Who is this?This is?摇 ?摇?摇?摇.”时,我把学生的照片录入电脑,此时,每个同学的桌面上都呈现了这张照片。然后问Who is this?由于是自己的同学或是自己照片出现在大屏幕上,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非常乐意向老师介绍自己的同学和朋友:This is Dong Ye,my classmate.This is Li Lu,My good friend.在这种相对真实的情景中轻松学会了本课的会话。此外,还充分利用一切条件给学生看一些英语动画片,因为动画片内容丰富、语言地道、通俗,集趣味性和故事性于一体,所以可以产生强烈的动态效果,为学生创建一个语言习得的自然环境。

4.扮演角色,在情景中表演对话。

课堂教学规律范文第2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探索活动。”古人又把迁移说成是“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巧妙地运用迁移规律,使学生产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数学迁移可作如下分类:数学知识、技能的迁移,数学思维方法的迁移和数学学习态度的迁移。下面就迁移规律性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认识。

一、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实现正迁移的基本规律

在数学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前面的知识应为后面的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使后面的知识成为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发展,促进正迁移的实现。教师要重视新知识引入的技巧,先组织好预备知识,用提问、回忆等形式,让学生造成良好的定势准备,接受新知识,教师应该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这样有了已有知识的铺垫,又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就可以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去接受新事物,掌握新知识。

例如教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时,先回忆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SAS”、“ASA”、“SSS”,再比较相似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的大小、比例,就容易过渡到对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只要求学生对概念、定理死记硬背,则产生正迁移的作用就不大,对于所学的知识也不能够灵活的运用。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复习提问、提示、启发、讲解方法等,为学生学习创造较好的条件,使他们能够把已掌握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使旧知识产生良好的正迁移作用。

二、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中运用迁移规律有利于对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独立性及正确思维习惯的培养。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适时提出有一定难度而经认真思考后,能解答的问题,要求学生注意审题,明确题中哪些是已有知识,哪些是已知条件,特别要启发他们注意分析题中的隐含条件,学生往往不注意这点而产生负迁移。

如学习公式= 时,忽略条件a≥0,b≥0产生=的错误。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把典型的错误进行分析后让学生自己说出错在哪里?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深入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另外,在练习作业和辅导时也要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例如,练习“方程mx2 -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取值。”学生往往根据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必须b2-4ac>0,得m>-1,而忽视了隐含条件m≠0。这时可启发学生思考:m=0时,是不是大于-1?m=0时原方程将有何变化?判别式适用于哪一类方程?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原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能等于零是题中的隐含条件,今后在运用判别式时就会注意二次项系数不能等于零的隐含条件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三、揭示知识间的异同,促进正迁移,防止负迁移

由于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对类同概念混淆而产生负迁移。教学中采用类比的方法来揭示学生容易产生负迁移的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与不同因素,注意克服学生思维中的惰性与呆板性,有预见地杜绝负迁移的产生。

例如,学生对二次根式()2与容易发生混淆而产生负迁移,教学时这样安排:首先提问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再重点归纳三个主要非负数:(1)任何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2)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是非负数。(3)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然后启发学生回答下列问题:两者的运算顺序有何区别?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是什么?这里的被开方数各是什么?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运算结果为什么后者要加绝对值符号,而前者不必加绝对值符号?这样把这些结论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使这些概念建立在正确的逻辑思维中,有合理的框架结构,学生容易掌握,且便于最后归纳总结,水到渠成。

四、系统整理,增进迁移效果

实践证明,对基础知识师生能及时小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构成一个概念体系,既能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概括水平,也便于学生识记这些知识。例如:四边形一章内容包含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多种图形,概念较多,负迁移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将它们的定义、性质、判定、作图等集中在一个表格之中,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之成为一个知识网络,就能使学生在大脑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不易遗忘,从而有利于防止这些学习的负迁移,促进正迁移。

五、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态度的有效迁移

中学数学的内容多,涉及的题型也很多,许多学生在复习资料的题海中东奔西突,浪费了时间、精力而学习效果不佳。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自觉运用迁移规律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举措,而这一方面往往被教师所忽视,教师比较重视教法的研究,而对学法的研究就少的多,其实学生学习方法的科学性比教法更为重要,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带着问题)、如何听课、如何复习、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才能提高学习效果。另外学习习惯也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因素,如指导学生进行解题后的思考可以提高迁移的发展速度,而且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使学生有规律地利用时间,学习时精力充沛,并有充分时间进行其他活动,使自己全面发展,培养多种兴趣以避免整天忙忙碌碌,又效果不佳。

六、改进教法,指导学生认识并运用迁移规律

在教学中,有必要指导学生认识并运用学习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用探索、研究、总结、改进的方法主动学习,采用启发、类比、联想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迁移速度。

课堂教学规律范文第3篇

就如何运用注意规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注意的概念、种类及特点

所谓“注意”,就是心理学所指的“人类大脑思维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自觉地确定目的的过程,是“永远伴随着人们的心理活动而存在着”的。

注意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预先考虑好的,有预定目的和必要时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学生为自己的梦想而学习,无论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也能克服它。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无任何目的、无任何计划,也不需要人们为某种目的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如,人们在大街上行走,看见公路上来往的行人和车辆,这时突然从远处驶来一辆发出尖叫声的救火消防车,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去。

注意的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它们集中地表现在,人的眼前一刻只能清晰地反应某些事物,而对另外的事物就反应得不清,有时根本不反应。如,当人们正在看一部电影时,开演前观众席一片嘈杂声,可当银幕上响起音乐并打出字幕的一瞬间,人们立即安定下来,把注意力都集中到镜头上。过一段时间,镜头忽然中断,无声无影,这时马上会把目光投向放映机,由开演前的无目的到开演后的集中精力看幕布上的镜头,到转而探寻机器发生了什么事的过程,就是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反应。

二、关于注意的规律

1.引起人们注意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1)与刺激物的强度大小有直接关系。如,黑夜中忽然出现一束强烈的光线;寂静中发出声响;空气中出现特殊气味等等。

(2)与刺激物的对比关系有关。黑板上写白字;人群中有一个高大身躯者;独特的颜色等,凡在对比中情况特殊者,往往会引起突出的注意。

(3)与变化的刺激物有关系。如沉静的夜空中,突然出现一颗流星;车辆行驶中,其中之一速度超过其他车辆等。

2.引起注意与人的主观因素有关

(1)与人的需要、兴趣有关。如果某些事物是人们急切需要,如,渴了想喝水,或者该事物正好适合人们的某些兴趣,也能引起注意。去市场买一件急需的东西,尽管该物品放在不显眼的地方,也能很容易引起购买者的注意;文艺爱好者喜欢文艺演出就会特别注意有关文艺作品的消息等。

(2)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注意。假如,该事物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所理解,那么,人们就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对他的注意。

(3)也与人当时当地的精神状态有关。身体疲乏或情绪不佳时,人们的学习或工作就会出现差错,这是因为减弱了注意的缘故。

三、关于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运用注意规律

1.必须充分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无意注意的规律之一是刺激物的强度大小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在教学环境方面,要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的不良因素。如,教室里不要布置得花花绿绿,贴满书画之类;上课时间内,不允许到教室找学生,即使课堂上有个别人违纪,如,不认真听讲或看课外书籍,教师有多种处理方法,但通过提问他答题或用暗示的方法阻止他的行动比大声训斥好得多,因为那样会中断其他人的思考,而把注意力转向被批评者,造成不必要的分心。

(2)教学方法力求灵活多样,防止单调呆板。首先,教师的语言要准确、清晰,力求生动形象。在现阶段,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靠教师的口头语言。但是在教学中也要避免陷入庸俗的兴趣中过分的造作,不必要的语调变化,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根据无意注意是由新异刺激物引起的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正确运用直观教学。

2.要不断教育学生善于培养自己的注意力

学习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但也应当要求学生强制自己完成没有兴趣的学习任务,培养自己自觉的、有目的的注意力。其办法就是要学生明确自觉的学习目的,因为学生自己清楚了目的与意义才会自觉加强自己的注意力,用有意注意对待自己必须完成的功课。

3.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运用

学生的学习,仅仅靠某一种注意是不可能很好完成的。首先,它不能单靠无意注意,因为整个学习过程都有兴趣的情况并不能一直保持;其次,单凭有意注意又往往会把人弄得疲惫不堪,难以持久。所以要善于引导两种注意的交替运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时机,正确运用注意的规律,既要认清客观条件,又要看到人为因素,既要细心钻研教材,又要严格要求学生,这样才能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热情,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规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问题设计

一、切实理解教材中为学生设计的科学认识过程

有些刚任教不久的教师看到中学教材中物理知识浅显, 就不再认真阅读研究,只取教材中的大小标题就完成了教案的设计,这是不理解教材的表现。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再认识科学过程,编写物理教材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一个认识物理概念、规律的过程,所以它的基本内容是:1.指导学生观察哪些感性材料;2.怎样使学生产生科学认识动因;3.怎样使学生用实验进行观察、探索或者验证假设;4.怎样使学生应用科学方法进行思维加工;5.得出怎样的结论。

我国物理教材由物理教育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编写,他们对物理学的知识结构有深刻的认识,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了解确切,经过精心设计加工为学生准备了切实可行又极富教育意义的认知途径。要进行教学问题设计就要切实理解教材实质内涵;只了解大小标题,那是取其皮毛。要理解教材设计的科学认识过程,应该注意:1.相关的物理科学知识结构;2.教材中应用的科学方法;3.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掌握学生学习心理特征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强调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学生的认知结构包括他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策略水平,对后者具体的说是指学生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的水平和特征,要注意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时认知活动的困难。要考虑如下问题: 学生学习本节起点是什么?形成学习本节内容的动机有什么障碍? 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新知识的感性认识?学生感知新的情境有什么困难?学生在回忆所学知识结论时有什么困难?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除了在教材上反映外,还要教师认真地观察分析学生的表现,长期积累,掌握学生状态对认知过程的提问很重要。

三、构建概念、规律学习的命题网络

依据教材提供的认知过程,以及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对认知过程作出调整和补充,将认知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学习可以获得相关命题,这些命题相互联系,形成命题网络。从学生原来的认知结构水平到新知识结论之间要设计若干命题,命题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两个相邻命题之间在认识水平上的差距要符合学生实际。

四、系列问题设计举例

例一:高中物理“功的概念”的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功的意义: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它反映了力对位移的空间积累效应。功用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来定义。其单位是焦耳。

学生对功的认识在初中学过,懂得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基本会判断哪些物理过程力是否做功。学生对功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正功、负功才刚开始接触,是学习的难点,因此需要逐步建立梯度进行学习。如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等。举两个特例: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时,W=FS和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时,从W=0出发,引入提出问题。在力的学习中,学生从效果力方面习得了阻力和动力的概念,为习得正、负功铺设了道路。而功的正负与力的正负又有了矛盾冲突,这是高中首次接触到标量的正负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问题,从而理解了正负功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理结合能力。

“功的概念”的命题网络

网络图中的箭头方向表示认识过程的方向,图中的命题是认识过程中的关节点,形象地说是认知的“脚手架”和“台阶”。最基层的命题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为基础产生,最上层的命题是这个教学任务的目标。其中由“力和位移与S的夹角为90°时,W=0”和“当F、S相同,功的大小随α的余弦值变化”两个命题综合出“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方向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这一命题。通过引导分析cosα,将学生的思维推向数学知识分析,比较力和功的正负,得出功的正负意义。这一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认知过程中应用了观察、比较、概括、综合、推理的科学方法。A层是经验回忆、复习旧知,用的是以旧引新方法;B层概括出新旧两个命题,用的是分析―比较―概括的逻辑方法;C层是由命题综合产生“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方向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的命题,主要是归纳功的完整的概念,本网络也渗透了物理科学研究方法中的特殊―一般,简单―复杂,等效替代等方法。

设计问题:

1)功的大小与力、位移有关,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2)力与位移的两个特殊方向求出功不同,我们如何研究功与位移夹角的关系?

3)力与位移的大小不变时,如何将这个力做的功等效于上述两种特殊情况下做的功?

4)怎样计算一般情况下力做的功的大小?

5)力与位移所成的夹角在什么范围内变化?

6)正功一定比负功大吗?

7)从功的公式说明,为什么说力对物体做功?

8)你有哪些求力做功的计算方法?怎样求总功?

9)如果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变化,怎样求变力的功?

问题1)为A层所设,问题2)3)4)为习得B层命题所设,5)6)7)8)9)为习得C层命题所设。

例二:高中物理“楞次定律”的课堂问题设计。

楞次定律是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在电磁现象中的反映。楞次定律现代的表述与楞次当年的表述有很大的区别,高等物理学中直接使用楞次定律,没有定律建立的过程,因此在高中阶段只能应用实验归纳建立定律。

学生学习过“右手定则”,认为感应电流方向已经会判断了,再次提出磁场变化时的感应电流方向问题,与学生原来的知识结构不协调。在实验中怎样观察感应电流方向,怎样观察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学生感知有困难。因为观察对象不直观,要靠规则和仪表的指示来想象。

“楞次定律”的命题网络(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当实验得到磁铁和线圈运动的四种情况后,原磁场、磁通量变化,感应电流方向的状态显得复杂,根据这些状态归纳出“感应电流磁场阻碍磁通量变化”的结论,需要一个综合过程。“阻碍变化”是很精确的语言,学生理解有困难。当得到楞次定律结论后要将陈述性的命题转换成产生式表征的一系列操作,部分学生会有转换困难,需要问题指引。否则,有些学生会用死背操作步骤的策略应对,这会失去将命题转换成操作的受教育机会。当学习楞次定律之后,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则就有两套,学生面临建立新知识结构的任务。若教师不提示,部分学生不会主动构建新知识结构。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与楞次定律是普适规律与具体规律的上、下位关系,需要建立两个规律的联系,两个规律的关系可以用实验或者是逻辑推理来揭示,无论哪个途径对学生理解都有困难。

上图A层是将实验结果进行初步归纳,因三个物理量关系复杂,需要将感应电流的方向转换为它的磁场方向,三个物理量都是磁场量,容易比较,B层就是这个转换过程。C层初步归纳出φ增加,φ减少两种情况下的两个结论。D层是将这两个命题再综合成楞次定律。E层是建立楞次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的推理过程。

设计系列问题:

1)如果用条形磁铁插入线圈产生感应电流这样一个实验来总结,这套装置能做几个不同的实验?实验应记录什么? (对后一个问题与学生讨论后,教师展示表格,并提问:为什么将磁通量的增加与减少分别记录,而不统计为磁通量变化?我们为什么将插入线圈的条形磁铁的两个不同方向分别记录?由于观察感应电流方向需要指引,线圈的绕向需要引起学生注意,从而设计以下问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怎么观察感应电流方向?用电流表怎么观察电流方向?

3)线圈上的塑料线指示线圈导线的绕向,知道线圈的绕向有何意义?

实验后面对磁通量的增减、磁铁N极指向,感应电流的逆时针、顺时针方向这些繁杂的材料,教师请学生找出规律。教师指出它们不是一类物理量,所以它们的关系很难被发现,而感应电流也会激发磁场,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其他两个物理量都是磁场中的物理量,容易发现它们的关系。问题4)是为完成转换而设。

4)怎样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我们掌握的这些资料能知道感应电流磁场方向吗?

采用归纳法寻求规律,学生对这个方法不生疏,然而用于问题仍有困难,学生不知如何归类。为了形成科学探索的意境,不直接提出怎样归类。

5)我们可以原磁场的不同方向归类,就要找出原磁场在某一方向时,磁场量中的变化情况与感应电流磁场方向关系;也可用磁通量的变化归类,那要找出在磁通量某一变化情况时原磁场方向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关系。

用磁通量的变化情况归类,找出了磁通量增加两磁场方向相反,磁通量减少两磁场方向相同命题后,为了加深“磁通量变化是关键”的认识,教师提问:

6)我们为什么以磁通量的变化情况归类,就能找到简明的规律呢?

下面是应用楞次定律操作相关的问题:

7)怎样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呢?

教师指出可以用任务目标指引的方法获得操作步骤,提出问题:

8)要想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应该先找到哪个相关量的方向?

接着以“要想…就…”的模式设问而获得其他的操作步骤。

下面的问题是为建构知识结构设立的。

9)现在我们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有“右手定则”和楞次定律两种方法,什么条件用“右手定则”?什么条件用楞次定律呢?

10)能用楞次定律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吗?右手定则与楞次定律是什么关系呢?

下面的问题是为习得楞次定律与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关系的命题而设。

11)请大家想一想感应电流的磁场为什么要阻碍磁通量的变化?为什么是阻碍而不是促进呢?如果不是阻碍而是促进会得什么结果呢?

教师:如果磁铁插入线圈的过程中,忽略磁场力以外的其他力的作用,当“促进”时,感应电流的磁场力将对插入的条形磁铁吸引而做正功,条形磁铁的动能增加,而同时产生感应电流又获得电能,这样能量不守恒。

12)刚才我们讨论问题使用的方法叫“反证法”,用实验的方法也可以说明楞次定律符合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教师用尖针支持的横杆两端各设一个金属环,一个闭合,另一个断开,当磁铁插入两个金属环时现象不同。)该实验怎样说明楞次定律与能量转化守恒定律的关系呢?

课堂教学规律范文第5篇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钟启泉教授认为:“有效教学”研究最终的衡量标准是学生成长,而不是单单用成绩高低来作为衡量标准;叙森教授认为: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和能力,获得了更加丰富积极的情感体验;孙传远教授认为:有效的课堂应是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应是动态生成教与学的智慧的教学,应是关注师生双方生命健康的教学。综上所述,我认为“有效性课堂教学”应该就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规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小学生的发展,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提高教学有效性应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针对目前的课堂教学弊端,现从以下几方面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究: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

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体验性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体验中学有所得。

新课程理念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主导”关系处理好。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倡导学生养成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老师要做的应是给予点拨和引导,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欲望和热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优秀的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教师让学生有可能提出好几种解释。然后在实际中去对所提出的每一种假说进行肯定和否定。”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使教学活动符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二、注重思维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问题,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尝试探究性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就是一种注重教学过程的学习体验。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等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知识。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随着社会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调整教学行为和策略,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他们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递者,而应该是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改变强调死记硬背的教法,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注重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终使学生精神境界得到提升,智慧品质得到发展,达到为学生的终身健康发展奠定坚定基础的目的。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它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对此,巴班斯基曾指出:“现代课堂教学的鲜明特色乃是有意识地选择某一课题的主要教学方法,所选的方法要能很好地解决相应的教学和教育任务。”而“如果不理解各门学科的现代教学法,就不可能有教学内容的最优化。”所以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恰当地选择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

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轻松学习

语文的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传统的“一味灌”的教学模式,教师取代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让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死气沉沉,这样的教育模式只能培养学生的“写”的能力,其他的语文学习能力变得非常薄弱,“哑巴语文”也就应运而生。从教育心理学可以知道:学习依靠的根基是课堂环境,要想教学更易实施,则应营造一个生机活泼的课堂。课堂氛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老师的教学效果。老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就是课堂中的导演,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的作用,应该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教学素养:第一,老师应该充满精神,保持仪表端正,上课的时候风趣生动,富于激情,应该保持微笑;第二,老师应该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如此可以使学生充满上进心,维护学生的自尊,可以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对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具有很大帮助。只有教师真正做到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期望带给学生,把爱心留给学生,平等对待,真心实意,尊重、理解、宽容学生,从而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用自己真情与爱心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从而渲染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富有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五、关注个体差异,增强教学有效性

教学活动是一个需要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双向的教学活动中,合理利用并优化资源,既能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又可以合理地调整教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个班级,学生不可能都是一样的人,他们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关注个体差异,利用差异更好地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新课程将“实现学生充分的、有个性化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强调注重个体差异,要求承认“学生是发展的、有潜力的、有差异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施教,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面向差异,分层施教是分层递进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开展适应各层次学生差异和开发利用这些差异的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部分,也是最富有创造性部分。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主攻基本目标,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同时,要重视学生的主动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与问题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设计一些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施教时,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多种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上课的每一分钟都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达到各得其所的目标。

教师要有知人之明,要善于把握学生个性上的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能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学生个体差异带来的影响,作为教师,应积极主动将差异的复杂性转化为有利的教学切入点。分层教学,除了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科学的分层以外,还要采用分层备课、分层上课、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