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技术的利弊

新技术的利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技术的利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技术的利弊范文第1篇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结合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1.信息技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教育学、心理学中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就能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自身内部的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所以要想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就必须利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比较单调,只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嘴进行单调的知识灌输,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比较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变得疲劳和躁动,继而发展为对学习的厌倦,学习效率自然也会随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的这种状况。

信息技术“人机交互、反馈及时”的特点,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通过教学课件中的画面的不断切换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让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快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有效的认知,取得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信息技术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思路,启发想象创造。

信息技术集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身,形象、直观、生动,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互动。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形,使大脑皮层保持兴奋,“声、图、文”并举,多渠道、多方位地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思路,启发学生的想象创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不可否认,这是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

3.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查阅到各种各样与学习有关的信息资料。比如:在讲某一课之前,先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资料,搜集信息,通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总结、归纳,形成自我认知,最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同伴交流,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我们不得不承认是网络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生动、丰富、便捷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确实带来很多好处,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下面谈两点体会。

1.影响孩子的视力健康。

当下,手机、学习机、电视、电脑等已经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了。许多家长为了保护孩子的眼睛,尽量缩短孩子观看电视和使用电脑的时间。可是在课堂上,经常是老师轮流上场,始终不停使用多媒体设备。有关实验研究表明,我们课堂上所使用的实物投影及多媒体所投射出的辐射远远超过了电视和电脑。因此,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些潜在的威胁,信息技术手段当用则用,以免忽明忽暗的光线变化、各种机器的辐射成为孩子的健康杀手。

2.无形之中给教师增加了压力。

如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老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不论是学校内部听课评课,还是各种级别的公开课、优质课,都无一例外地要求老师们使用多媒体,甚至出现了“优质课评选不使用多媒体教学一票否决”、“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上xx节信息技术课”等规定,并以之作为“晋级”“评优”等各项考核的必要条件。

新技术的利弊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绿色壁垒;技术创新;出口企业

中图分类号:F746.1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更是突出。很多研究表明,绿色壁垒对技术创新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出口企业要想从根本上跨越绿色壁垒,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加快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档次。而出口企业能否成功实施技术创新跨越绿色壁垒的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够正确认识绿色壁垒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二、绿色壁垒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一)绿色壁垒影响出口企业产品结构,刺激出口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绿色壁垒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环境规制,一般是由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首先提出适用于国内产品的,条件成熟后再将其适用于进口产品。而对技术落后的国家来说,绿色壁垒的实施无疑会使出口国企业为达到绿色标准而采取各种措施,增加生产成本,导致出口价格上升。但从长期来看,绿色壁垒的实施会改变出口国的产品结构,有利于出口国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图1来说明当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适用于本国产品和发展中国家产品时对一国国内生产中资源配置的影响:首先从封闭条件下的两部门经济开始分析,假定存在两个国家的两个相同企业,一个是污染密集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另一个是污染密集度较低的发达国家企业,两企业的产出是其投入要素的函数,同时由于环境规制的存在,两个企业都必须将这部分投入要素用于环境治理。在技术一定和生产要素投入及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产出的增加将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因为产出扩大一方面增加了污染排放量;另一方面减少了用于环境治理的要素投入。如图1,用纵坐标表示环境质量U,横坐标分别表示两个企业的产量Q1和Q2,假定企业一污染密集度高,企业二污染密集度低。当产量为零时,环境质量处于原始状态,即环境质量达到最优,位于OA,OD的水平,现有的要素投入可以使产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而保持环境质量不变,即图中AA’,和DD’是水平的,但由于要素不可能无限供给,所以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后,产出的进一步增加会带来环境质量的降低,图中表现为产出超过A’和D’后,环境质量随产量增加而向下倾斜,环境质量函数的一阶导数为负,U'(Qi)

环境标准逐步提高会对不同污染密集度的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环境标准提高可以用最终环境质量水平线的上升来表示,图1的(a)图和(b)图中BB’上升至CC’,FF’上升至EE’。随着更多的要素用于治理环境和控制污染,对污染型企业来说,产量会下降,也就是说U1向左移动到U2。产量减少,环境质量提高。而且,这种变化与企业的污染密集度是正相关的,污染密度越高的企业,曲线移动的幅度越大,污染密度越低的企业,曲线移动幅度就越小。由于这样一种效应,会使得要素资源从高污染部门转移到低污染部门,如果要素资源配置发生了这样一种部门之间的流动,污染密集度越低的部门和产业将获得越大的发展空间,也就是在图1(a)中曲线U1向左移动到U2。因为只考虑两个国家,且不计生产资源国际流动的成本,因此,由于发展中国家该部门产量降低所闲置的那部分生产资源可能在利润的驱动下向发达国家的同一部门转移。发达国家这一部门的生产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表现在图1(b)中的U3向右扩展到U4,产量上升。随着环境规制的发展,环境标准的进一步提高,绿色产业将逐步取代污染密集度高的产业,成为朝阳产业,推动经济新一轮发展。当存在生产资源国际流动的成本时,发展中国家因减产而空闲下来的生产资源可以流动到该国的其他部门的生产中去。但同样是由污染密集度低的生产取代了污染密集度高的生产。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由于受资源、技术、卫生标准等因素的影响,质量偏低,有害残余物质超标,达不到国际标准;工业制成品出口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附加值低,属于污染密集型产品;反之,发达国家的农产品以深加工和现代物流结合取胜,制成品以高科技含量产品为主。绿色壁垒等环境规制的实施会使污染密集度高的产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企业受到负面影响,出口贸易条件恶化。这种资源由高污染向低污染行业的流动方式会刺激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出口企业不仅会对现有出口商品的生产方式等进行技术改造,还会发展高技术产业,增加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从发展趋势上看,谁的出口产品结构升级快,谁的技术产业化快,谁就在国际贸易中,特别是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中,拥有主动权。

(二)绿色壁垒影响产品国际竞争力,激发出口企业的创新主动性。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产品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两个直接因素:一是产品成本;二是产品差异化,绿色壁垒会通过影响产品成本和差异化水平间接激发出口企业的创新主动性。

1、绿色壁垒提高了产品成本。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内,污染是由于存在外部性而导致市场失灵的典型案例。经济学的分析认为,如果环境成本能够体现在市场价格中,贸易本身就不会造成环境问题,那么环境成本内部化就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绿色壁垒的产生就是顺应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要求,是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产物。实际上,一个产业的环境内部化程度取决于政府管制的强度和市场压力的大小,很可能会增加支出,但从动态的、长期的角度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它们也有可能通过效率的提高或成本节约的创新来减少支出,达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目的。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阶段的不同,他们在环境要素禀赋和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生产力水平较高,在环境成本内部化过程中,其受价格变化的冲击相对较小。而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较低,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再加上环保技术缺乏,资金不足,环境成本内部化后产品成本会大大增加,使得原本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比较优势减弱、消失甚至变成比较劣势。根据波特假设,由于环境法规和标准的提高而增加的成本,必须要由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来弥补和抵消,否则企业优势将难以为继,在竞争中被淘汰。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推动下,企业必然会主动采取先进的工艺来降低能耗,在短期内,创新开发资金的投入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但从长期来看,技术创新会减少资源的投入、提高废弃物的再利用率,在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形象的同时,还能带来社会效益,降低整个社会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程度,缩小国家与发达国家环境标准差距,提升应对绿色壁垒的能力。

2、绿色壁垒增强了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产品的差异化主要包括产品的质量、性能、品种、品牌、服务等方面,而绿色壁垒则主要是通过影响产品的环境质量来影响创新产品的差异程度。一般来说,绿色壁垒严格程度的增加都伴随着环境竞争力的提高。但产品环境竞争力的提高对产品整体竞争力而言并不一定是有效的,即环境竞争力的提高并不一定能提升出口产品的总体国际竞争力。这是因为产品的竞争力最终是由消费者决定的,消费者的需求是产品获得竞争力的最大来源。因此,倘若消费者没有对产品环境质量的需求,那么当该产品放到该地域销售时,其环境竞争力将无法凸显,对提升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起作用。对中国来说,我国产品的出口地基本都是环境标准较高的发达国家,那里的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较旺盛。总体上讲,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环境竞争力影响很大。同样地,企业为了达得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会认识到通过技术创新企业不仅能跨越绿色壁垒,还能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增加产品的差异化程度。

三、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产品的影响,得出绿色壁垒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激励作用。首先,绿色壁垒会使资源流向污染密集度低的产业,这会刺激出口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第二,环境成本内部化原则会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动性;第三,绿色壁垒会降低我国出口企业在发达国家市场上的差异化程度,使企业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最后,可以预见,随着出口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口国产业会逐步跨越进口国现有的绿色壁垒,但经济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对环保认识水平的继续提高(其中也会含有贸易保护动机),进口国将设置更为严格的绿色壁垒,为跨越这一全新的绿色壁垒,出口国企业又将开始新一轮的技术创新过程。因此,绿色壁垒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始终贯穿于国际贸易的始终。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贾晓蕾.环境规制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贸易,2003.3.

新技术的利弊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信息技术 学科整合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已经是大势所趋。英语是一门以讲解语言规范和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学科,在中学教育阶段占有重要地位。高中英语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可以轻松创设教学情境,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引导学生参与交流与讨论,突出教学的重难点。然而,过分的依赖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同样出现“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情形。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在充分的钻研教材教法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完成教学。

一、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全新视听材料

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师主要依靠粉笔、录音机、挂图来组织教学。不但课堂形式比较单一,而且师生交流活动较少,课堂容量较小,学生对所学内容感觉单调乏味,产生厌倦心理。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投影,实物展台等媒体设备将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呈现。特别是利用PPT、AUTHORWARE、FLASH、方正奥思等多媒体软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CAI,可以整合声音、文字、视频和动画等信息,能够轻松生动的创设出英语教学情境。为教学提供全新视听教材。

如在教学《That must be a record!》单元时,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这本书里面的一些内容,我通过网络搜集了一些影视频资料给学生进行播放,使大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全新视听享受,使大家完全陶醉在欣赏与赞叹中,由此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既增加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也放松了心情,增长了很多知识,培养了创新意识。

二、伯息技术与英语整合增大了课堂知识容量

传统的英语课堂,由于受课时的限制,教师只能按照教材的内容按部就班的组织课堂教学。学生所了解的知识从广度和深度上来说都是十分有限的。从客观上来看,教材所涉及的文字、图片信息几乎不能再次进行编辑,尤其是在讲某一单元内容时,由于前后文章在内容和结构上联系紧密,教师在实现对比教学时表现困难,只能进行线性比较。从主观上看,学生渴望能拓充自己的知识视野,希望能提供一个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由于教学设备的限制,学生只能听任教师的“摆布”,成为“忠实”的观众,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被无情的扼杀了。

信息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借助于网络或多媒体课件CAI,教师可以轻松的把音视频信息教学信息进行整合。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话题,用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结合文字提供给学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或练习材料。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通过观察、模仿、跟读、测试等环节进行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人文性关怀

在普通的教室空间内,学生在面对教师或同学进行口语交际时会产生恐惧心理。由于缺乏真实语境和强化训练,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吞吞吐吐,扭扭捏捏,唯恐出现错误时被同伴耻笑。在英语测试或考试环节上,由于成绩面向全班或全校师生公布,使得很多学生产生心理压力。随着网络技术日臻成熟,网络教育资源信息也在不断扩充和丰富,一大批英语学习网站如同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这些网站各具特色,内容详实,侧重点各有不同,为学习者分层次学习和评测带来了多样性选择。比如比较著名的网站有沪江英语http://省略/提供在线语言学习交流、相关资讯和服务的外语网络学习平台。谷歌http://省略全球最强大的搜索网站。在语言学习中,它的功能至少包括:搜索新词可用之语境、确认某种搭配或用法是否准确、通过同时输入中文及“English”寻找可能存在的双语介绍、查询文学作品译本、了解某一类事物的相关知识等。疯狂英语俱乐部http://省略提供英语学习方法、教程、各种最新资料。这些网站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网站完成阅读、听力训练、模拟考试、在线交流等活动。学生在一种“私密”的空间学习,消除了自卑感和紧张感,自学自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变得简便易行,学生始终保持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克服了畏难情绪,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四、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还需进一步完善

新技术的利弊范文第4篇

看了这本书,第一个感受是纠正了我对一些心理学原理的认识。具体地讲,以前关于教学方面的心理学理论自己是知道一点的,但是看书之后发现,有些理论不是自己以前认识的那样,以前的认识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

比如关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好多次用到这个心理学原理。在看杂志上的文章之时,偶尔也能看到作者引用这个心理学原理。然而,殊不知,艾宾浩斯是利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来得出这个遗忘规律的。后来的研究证明,如果学习材料是有意义的概念和原理,一旦学生理解之后,就很难遗忘。这个时候,显然不能用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来描绘概念和原理的学习与遗忘。这段论述对我的冲击是很大的。站在“心理学”面前,我感觉自己真得太渺小了。同时,这段论述也让我联想到了我们平时教学中要多多增加有意义的学习。对此,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例如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可知学习有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之分。在言语信息的一个亚类——符号学习中,因为符号学习属于机械学习,故学习者可以在无意义材料中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使机械学习易于记忆。这种改进记忆的方法被称为记忆术。那么我们可否作这样的推论,对于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材料,如果记忆者采取记忆术来记忆,那么其遗忘规律就不在是“先快后慢”了。

再如,当前在讨论教学问题时,经常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说法。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一般的说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尊重学生,跟着学生的思维走,等等。这些当然是对的,但显然是不具体的。当今建构主义学习观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教学时应仔细考虑学生带到教学情境中的已有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同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教学责任。在“规则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一节中更是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完全由学生独立发现规则的情况较少,更多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这样的观点让我联想到,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的发起者是教师,同时教师也是确保这个“过程”得以顺利通畅的关键因素。

类似地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说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一直以为这种教学论是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然而事实是这些教学论就是哲学取向的教学论。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兴起。还有,如看了“学习心理”部分就会发现,机械学习在学习心理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强化刺激这些手段具有正统的心理学意义。

看了这本书,第二个感受是让我看清了我们平时一些看似“不太好”的做法,其实具有重要的心理学原理。具体地说,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有一些教学方法被“素质教育”或者“新课程”套着一些“帽子”,殊不知,在这些“帽子”下面,隐藏着重要的心理学原理。

比如桑代克根据迷箱实验,提出可以把学习看做是刺激与反应的联接,并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三大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这三个定律反应了学习动机、练习、强化和反馈在这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习的实质是条件反应形成和巩固的过程,其中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动机和强化。虽然这些研究成果与当今建构主义心理学具有一定的差距,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习的本质。据此我不得不联想到朱国荣老师在杭州的那堂《长方形面积》:课中,在学生已经发现“长乘宽”就是“每行几个乘几行”之后,朱老师安排了一系列的关于“每行几个,有几行”的强化练习。当时我觉得这个过程有点死板,或者说给予学生再次去体悟的成分少了一点,感觉“不太好”。但从今天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过程,才发现那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

看了这本书,第三个感受是增加了我对教学与心理学关系的理解。具体地说,以前只知道该这么做,但为什么这么做,有没有什么理论依据,是不知道了,而在看书之后,我找到了教学与心理学的联接。

看了这本书,第四个感受是增加了我做好教学研究的信心。具体地说,以前总认为教学研究是一件非常深奥的事情,是那些非常聪明的人才能有实力去完成的事情,但是现在,我想我也可以去尝试。

比如,国内外心理学家、学者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水平并无显着的相关,教师的知识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无显着相关。

新技术的利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整合 优势 弊端

现代信息技术集直观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图、文、声、像并茂,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改善了数学认知环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与感受,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但如果用心观察我们身边的课堂,就会发现有些教师误把信息技术当做万能钥匙,在教学中使用不当甚至滥用的现象屡见不鲜。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利与弊。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优势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由于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很短,课堂上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容易感到疲劳,而信息技术可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信息技术把学生最喜欢的影视所特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电脑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新的人机互动,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创造了多种感官的刺激因素,人为地给学生制造新的兴奋点,使学生入境动情,产生数学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高”时,老师创设了一个情境:出示两幢侧面都是三角形的房子,一高一低,老师让学生猜一猜哪个房子是长颈鹿的?哪个房子是小松鼠的?学生很快就回答:第一幢房子是长颈鹿的。老师追问:为什么?生答:第一幢房子高。师追问:哪里到哪里是房子的高?生答:从房顶到底面的高度。师立即演示课件,并及时板书“顶点底面”。多媒体辅助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整节课推向。在愉悦的气氛中,学生不仅了解了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的高是怎么画出来的,而且经历了学习的全过程,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图形绘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图形教学中,有些图形不好画,也难画标准。有了电子白板,教师不仅能画出标准而美丽的图形,还能展示学生的作品,更能节省时间,让师生用更多的时间学习更多的内容,从而增大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量角器”时,传统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再用量角器在黑板上操作。由于教具不透明,刻度又小,在量角的大小时,挡住了角,对应的角的度数只有前几排的学生能看见,有时没压住,量角器还会往下滑,影响角度的正确性。整节课既费时又费力,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差。电子白板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绘图功能,各种图形工具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能够让教师尽情发挥的专业舞台,从而使抽象的空间思维变得形象直观。教师只要点击一下量角器,就可以随意移动,刻度可以随意放大,把量角的步骤演示得很清楚,老师讲解后,学生也可以上台操作。这种教学方法的直观性、实用性很强,学生可以轻松理解数学方法,为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3.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就要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把图片情境由静态变动态,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课本知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时分有了不同程度的认知,但在课堂教学中,这些理论知识学生却不太容易掌握。因此,在上这节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一个龟兔赛跑的动态圆形跑道,龟兔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从而得出乌龟和兔子所用的时间一样,乌龟跑一大格,兔子正好跑了一圈。接着,把乌龟和兔子用FLASH幻化成时针和分钟,圆形跑道变成钟面,跑道上的绿树变成刻度,学生根据钟面上的指针变化,清晰地看到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所用的时间一样,时针走一格是1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从而得出1时=60分。这个环节的设计,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还能把一些比较抽象、难度大的问题还原为形象直观的动态过程加以演示,一边演示、一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启发诱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新知变得形象具体,化静为动,便于理解掌握。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我运用多媒体,把圆柱化静为动,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变成一个长方形。通过具体形象地演示,学生知道了原来圆柱的表面积就是两个底面圆的面积加上一个以圆的周长为长、圆柱的高为宽的长方形的面积之和。既较好地解决了“化曲为直”的认识过程,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圆柱的侧面和长方形之间的联系和转化的辩证关系,帮助学生发展了空间观念。从而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利用信息技术,联系生活实际,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华罗庚曾说:“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而多媒体能够使数学生活化,使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重量单位”时,我利用电子白板中的工具制作了课件,先给学生出示几个物体的重量,并展示相关重量的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之后,我利用课件出示一辆小轿车、一瓶洗衣液、一包“上好佳”等图片,通过课件展示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使学生凭借生活阅历认识到生活中很多的物体时需要用不同的单位表示重量的,将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中的动态数学,将丰富多彩的生活数学素材带到数学课堂上。从而使学生在直观的事物与抽象的数学之间建立起直接联系,进而揭示出数学知识的奥秘。

6.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尾,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进程发展的最后的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经历了40分钟的高强度学习,普遍呈现疲惫状态。虽然短暂,但是教师最难调控课堂教学时间的阶段。在课结束之前,我运用多媒体课件,配上轻音乐,重新回放了整节课的PPT,让学生更系统地认识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在放松中对刚刚有点遗忘的知识又重新回想起来,教学效果比较好。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弊端

1.内容过于花哨,影响教学效果。

有的课件,画面美轮美奂,达到声、光、电的有机结合,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漂亮的画面,过分地追求声像效果,不仅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扰乱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有位老师上了《小数的加、减法》后,设计了一道练习:4.28+0.72,可老师在课件上画了一个漂亮的小朋友,小朋友的头挡住了“2”和“8”这两个数。学生做题时发现这个问题并问老师,老师自己也一时看不清楚,翻教案看,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利用多媒体设计的课件应简洁明了,避免花哨。

2.片面追求直观,忽视动手操作。

一些年轻教师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课件,课前去网上下载了和本节课相关的PPT,没有考虑创设的情境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学生的需要,没有根据学生的学情,没有抓住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的认知新知只停留在表面,整节课似乎都在看表演,缺乏亲手实践,导致学而不能致用。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积”时,课堂上老师用FLASH课件,演示圆柱从它的直径分成两半,再把分的两半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得出圆柱的体积就等于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整个环节动画演示得很完美,学生赞叹声一片。但做练习时,如:将高为5分米的圆柱切拼成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圆柱增加30平方分米,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只有几个学生会做。原因是该老师只注重课件演示,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完美的课件演示很直观、形象,学生都能清楚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但在课件上学生看不出将圆柱拼成长方体后,多了几个面,多出来的面是什么形状。如果课堂上教师利用圆柱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后,再进一步延伸,让学生摸一摸,就清楚了圆柱拼成长方体,多了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这样学生求解表面积和体积就得心应手了。

3.预设不足,制约使用效果。

精心设计的课件往往是设计者“个体式”地操作,难以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资源。而有些老师平时不注意学习计算机理论和实践,只懂皮毛。上课之前,在百度文库中顺便下载一个课件,在没有吃透教材,不了解学情时,上课时只点鼠标,从第一张点到最后一张。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课件虽然灵活生动,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制作课件的时候如果没有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充分预设,遇到课堂上的意外又缺乏应对策略,教学中就会发生“死机”现象,从而弱化使用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可以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给教师提供有力的教学支持,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整合是非常关键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把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性,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添上画龙点睛之笔。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冬梅,张松廷.浅谈多媒体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6).

[3]黄爱勤.新课标下数学课堂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3(4).

[3]陈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误区与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7).

相关期刊更多

石油商技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海峡科技与产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哈尔滨轴承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哈尔滨工业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