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高级技术

计算机高级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高级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高级技术

计算机高级技术范文第1篇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是根据《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通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组织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领域新职业国家考试。

劳动部已发文件明确指出,参加培训并考试合格者由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核发《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合格证书》,该证书作为反映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的基础性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获得操作员、高级操作员资格者,分别视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级、高级技术等级。

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面向各类院校学生和社会劳动者,重点测评考生掌握计算机各类实际应用技能的水平。

(来源:文章屋网 )

计算机高级技术范文第2篇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一些开办多年的老专业,随着市场的变化,技术的革新,这些老专业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脱离了主流的市场环境,招生和就业都面临巨大的困难,必须进行改革才能生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后面简称为计算机专业)就是这样的典型。这个专业一般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教学内容是计算机应用和维护技能,也学编程和网络技术,但每一方面都不精深,是一种“万金油”式的专业,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但是随着计算机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些基本的应用维护技能已经没有市场,现在需要的是各个技能更加精深的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愈发严峻,而临的选择是要么改新专业,要么改方向,要么被淘汰。相对于改换专业的伤筋动骨,改变方向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但是改到哪一个方向,才能不与其它的专业冲突,又能最大限度地存留该专业的传统优势和实训条件,是众多教管人员苦苦探索的难题,也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本文提取了多个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近年开办的新方向相关资料,希望通过比较分析,为大家找到解决方案,也为其它老专业的改革提供一点启迪。

1典型新方向的横向比较

以前的计算机专业就像“万金油”,学的技术比较多,但都不够精深,适合于计算机处于尚未普及,市场大量缺乏计算机维护管理和软件应用的环境。其核心课程一般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基础技术,平面设计与制作,数据库实用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等。新的专业方向需要在某一方面进行深入和拓展,学习精深的技能,以满足当前市场的需要。我们从多所高职院校近年来开办的新方向中获得材料,从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就业岗位这些方面进行分类比较,为后面的分析奠定基础。

1.1计算机系统管理和维护方向

计算机系统管理和维护方向与老计算机专业比较接近,课程变化不大,培养的是能从事计算机日常硬件维护、计算机系统管理、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管理、企业计算机网站管理和维护等工作的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硬件维护、系统管理、办公文档处理、企业网站运维等专业能力和团队合作、创新意识等职业素养。主干课程有主板维修、商务流程处理、Linux服务器系统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维护、关系数据库和SQL、网站设计与管理等课程等。主要就业方向是计算机系统管理员、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硬件检修员、数据库管理员、计算机系统运维工程师等岗位工作。这个方向仍然偏重于电脑维修、网络管理和信息管理技能,核心岗位偏多,对于这些技能学习得也不够精深。对于电脑维修,没有深入学习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知识;对于网络管理,对路由与交换的技术学得不深;对于信息管理,也仅仅学了关系数据库和结构化查询语言SQL,仍然保留着老计算机专业的学得多、学得浅、“万金油”的特点。

1.2企业信息管理

有些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开办了企业信息管理方向,该方向培养目标为面向企业信息化行业,培养具备ERP系统的辅助开发、实施、维护和运行管理能力,能在大中型企业从事企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项目实施和管理或在IT企业从事ERP系统的设计、实施和售后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有:生产管理、仓库管理、ERP项目实施、系统维护和管理、系统开发、产品销售。核心课程有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电算化、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数据库、ERP系统实践、ERP项目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方向有既定的国家职业标准,这个标准将企业信息管理师定义为从事企事业信息化建设,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复合型人才。该定义有几层意思:一是从事的工作是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而不是一般的技术工作,即该人才不是一般的技术人员或IT人员,而是信息化建设的人员;二是承担的任务是综合性的,不仅有通常的IT应用,还有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和管理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三是明确点出是复合型人才,而这尤其重要,在国家职业标准中,界定为复合型人才的职业是很少的,这才是该方向的要点所在。按知识和技能水平的不同将该职业划分为助理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三个等级,都有对应的资格考证,通过后国家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在生产、管理、销售中无时无刻不在与信息技术打交道,企业信息管理师是一个专门负责信息开发和运用的职位,在现代企业中信息管理举足轻重,直接对企业的经营决策造成重要影响,虽然我国的企业经历了近20多年的信息化,但企业信息化效果不佳,企业信息管理人才缺乏。

1.3多媒体技术方向

多媒体技术方向面向网页设计、多媒体产品设计、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等工作,培养能够从事网站策划、设计、开发、管理,动画设计、视频加工、交互设计等岗位的专门人才。主干课程一般有网站视觉形象设计、网站设计、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Flash游戏开发、VI形象设计、交互媒体制作、虚拟实境设计等。毕业生主要从事网页设计、多媒体产品设计、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等技能型专门工作。多媒体方向是目前市场的热门方向,但这个方向如何定位存在争论,是完全偏向美工、动漫的设计制作,还是学习多种多媒体的技术,不追求某一门技术的精通,各所院校有所不同。完全偏向美工、动漫,首先是与动漫专业有所冲突,而且对于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这个方向很难学好。广泛学习多种多媒体技术,每门技术都达不到精通,在这个行业又面临很大的竞争,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

1.4WEB程序设计方向

WEB程序设计方向面向WEB网站建设、网站前台界面设计、网站后台维护、WEB程序软件安装测试等工作,重点培养学生对WEB应用程序的需求分析、界面设计、后台管理程序开发、WEB程序集成等专业能力。主干课程有网页设计、图像制作、SQLSERVER高级应用、Windows程序设计、项目开发训练、程序设计、动态网站建设、企业网站制作等专业课程。毕业生主要从事WEB软件编写、WEB网站开发与维护、软件测试、软件销售、软件安装与维护等岗位工作。WEB程序设计在软件开发技能中难度偏小,比较适合高职生。现在互联网普及,以前的单机应用程序都需要开发成能在浏览器上运行的WEB程序,因此开发量很大,市场需求量也很大。对于基础较好的高职生来说,从事WEB程序设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业后找工作容易,薪酬上涨空间大。

1.5动漫方向

动漫方向培养掌握图文软件、三维软件和视频处理软件的操作技能,能从事办公事务、图文排版、平面设计与制作、网站制作、三维建模与效果图制作、动画制作与视频处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核心课程有构成与设计、素描与色彩、数字摄影、平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图文制作、影视制作与编辑、RIA程序设计、FLASH动画制作、三维图形设计、AUTOCAD建筑设计、广告设计。就业岗位包括网站设计师、网络信息编辑师、印刷和广告业平面设计师、动画和游戏设计师、音影视设计师、三维虚拟现实模型设计师等。动漫方向也可以看作是多媒体方向更加精深的一个方向。首先这个方向跟动漫专业可能冲突,只适合尚未开设动漫专业的院校。其次,由于动漫对于美术基础的要求,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学好这些技能。建议有这方面的兴趣,或者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同学选择这个方向。

1.6移动互联网方向

移动互联网方向培养掌握移动终端产品开发和应用技术、移动互联网业务平台开发和应用技术、移动互联网门户网站开发和应用技术的专业技能人才。核心课程有Android应用与开发、IOS应用与开发、移动Web编程技术、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移动测试技术等。就业岗位主要包括Android应用开发工程师、IOS应用开发工程师、手机游戏开发工程师、手机WEB开发工程师、手机测试工程师、手机软件移植工程师等。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崭新的方向。目前4G移动互联网正在掀起新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将成为继宽带技术后互联网发展的又一个推动力。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278.7亿元,同比增速66.7%。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2亿,占总网民数的74.5%;我国智能终端出货量达到2.58亿部,增速达167%,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国。在经历了大型机、小型机、PC、桌面互联网四个时代之后,伴随着4G应用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正成为IT行业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在未来多年内将都是热门的方向。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是我国未来发展战略的重点方向。我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人才严重匮乏,人才市场出现真空。不管是大型跨国公司还是小而专的软件开发商,移动应用领域企业都在轮番进行全国性的大规模人才招聘工作。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报告显示,移动软件工程师已居于职业收入排行榜榜首。所以就业好、收入高是这个方向的优点。但是这个方向偏向于开发,跟传统的软件开发专业有一定冲突,实际上部分高职院校的软件开发专业已经包含了移动开发方向。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针对于目前高职生的数学和英语基础,如果偏重于前台开发和测试技能,降低学习难度,可以适合于大多数的学生。

2各方向的分析和推荐

计算机高级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高速;公路;运用

Abstract: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of wide distribution, large scale, the construction unit personnel complex, number, file archives multiple (such as drawings, files and correspondence, notice, contract, various reports, records), a hu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ifficulty and high. The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ject is the paper as the carrier, the transmission mode is compatible with the pyramid of tradi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by the way of communication. This way many levels, low efficiency, high cos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s backward, slow information feedback, extremely easy to cause loss due to failure of communication.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It is a successful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is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part of.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image of highway industry, improve the industry efficiency, technical level and management level. The industry and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mprove.

Keywords: computer technology; high speed highwa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P3

一、计算机应用程序编程语言进行二次开发程序设计

高速公路施工路线复测及竣工测量工作中,在没有专业软件辅助的情况下,绘制公路纵断面图是非常繁琐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的操作,既费神,又容易出错。特别在公路进场复测阶段以及竣工测量阶段,需要在短时间内将所测量的中桩高程转化成纵断面图上的地面线,才可以进行路线复核。利用Microsoft Excel、AutoCAD都提供的VBA功能,编制程序进行绘制,即把Microsoft Excel表格中的桩号、地面高程等信息读取出来,在AutoCAD文件里以文字、线条的方式写出来,就可以快速绘制公路纵断面地面线。

二、应用程序编程语言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VBA)是Microsoft面向最终用户的应用程序编程语言。Office产品的组件、AutoCAD均支持VBA作为二次开发工具。VBA最大特点和最大优点是利用面向对象(OOP)的ActiveX Automation技术,使语言的引擎在技术上与开发环境分离。它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的客户显露的Automation接口。同时,由于VBA是基于ActiveX Automation技术,它可以使用任何Automation技术的应用程序共同工作。

基于AutoCAD的VBA应用程序就是高级程序语言的计算功能与AutoCAD的绘图功能结合,使用VBA程序语句来控制对AutoCAD图形的操作。VBA作为一个集成的开发环境,它提供了高质量的用户化编程能力,能够使AutoCAD数据与其它的VBA应用程序,如Excel软件,直接共享,实现无缝连接,顺利进行数据交换。

三、程序设计算法分析

在Microsoft Excel中,与表对应的对象是工作表(Sheet或Worksheet),与每一个表格方格对应的对象是单元格区域(range),它可以仅包括一个单元格(cell),也可以由多个单元格合并而成。工作表对象中的cells属性,在单元格的选择方面可以达到与range相同的效果,它是以行(row)和列(gol)作为参数的,对于行和列的选择可以采用变量的形式。在本例中,可设定工作表(Worksheet)的每一行第一列(cells(i,1))为中桩桩号,每一行第二列(cells(i,2))为对应的地面高程。

在AutoCAD中,没有与表对应的对象,但可以根据表中前后桩号定义水平距离,根据地面高程定义垂直距离,将表中数据理解为线条与文字对象的集合。这样,通过读取Microsoft Excel文件中的最小对象—单元格区域(cells(i,j))的主要信息,利用VBA建立AutoCAD与Excel的通信,然后在AutoCAD文件里指定的图层、位置画线条,书写文字。通过循环,遍历所有单元格区域(cells(i,j)),边读边写,最终完成纵断面地面线的绘制及桩号、地面高程的书写。

四、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与公路建设项目管理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是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收集、储存、加工、传递、处理、,并辅助决策的技术的总称。公路项目管理中推广信息技术.不仅仅是解决是否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问题.还要解决如何利用的问题 即使各部门都应用了计算机网络.如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仍需要纸介质来进行.就不能说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化。

基于公路项目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不少项目规模长达数百公里,合同段数十个乃至上百个.工点可达数千个.使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施工管理,不仅可以快速、有效、自动而有系统地储存、修改、查找、传递及处理大量的工程信息,而且能够对施工过程中受各种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的施工进度、质量、费用进行及时跟踪管理。

五、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目前公路行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应用范围较窄.项目施工管理仍然主要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处理能力,缺乏科学性;在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费用控制方面的应用比较单一.缺乏系统化:未能充分利用Intemet带来的便利.实现网上材料采购、招标、项目管理、信息交换、信息等,电子商务没有真正开展起来:未能充分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自动传递.缺少信息互动;效率较低;网站大都以信息为主,缺少工具类网络软件,软件开发选题雷同。缺乏统筹规划,开发资金不足.而且多属低水平重复开发。

公路行业大范围应用了计算机.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了工具软件.对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各省高速公路项目不同程度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通过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一试验检测系统、质量评定系统;计划进度管理子系统;合同费用管理子系统、日常信息管理子系统等).80%的建设项目一定程度上开展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国外公路行业信息技术应用的成功经验

国外或我国一些地区公路行业信息技术应用较早.成功的经验很多,值得借鉴。在香港,主要应用有:采用因特网和计算机技术有效地获取和交换工程项目资料:利用电子方式进行工程图纸、资料管理及图纸审查管理:利用数码技术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适时动态管理;设定通用的标准和发展通用的数据基础设施.便于参与建设业务者能以电子方式通信:在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中采用“绿卡认证”(绿卡中包含有职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就业、技能等信息)等。在日本,近年来大力推进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即CALS/EC。

其特点是:以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对象.信息全部实现电子化;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的提交、接收;所有电子化信息均储存在数据库实现共享、再利用。达到降低费用、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和增强公路行业竞争力的目的

七、提高公路建设项目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对策

1、制定公路项目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原则通过调研,借鉴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应用经验,从宏观角度制定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战略和指导原则.对公路管理软件开发企业给予政策优惠.鼓励技术创新,评审监督项目开工前信息管理规划,审查工程样表制定等情况.为公路项目管理信息应用规范化、科学化、实用化、基层化、快速化奠定基础。

2、制定信息化应用方案公路行业信息化程度的核心主要体现在施工管理过程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信息化施工的特征是:信息收集自动化(传感技术、Ic卡技术)、信息存储自动化(光盘存储、DBMS)、信息交换网络化(局域网、万维网)、信息检索工具化(DBMS、搜索引擎)、信息技术集成化(多媒体技术、专家系统)、信息利用科学化(基于数据的各种分析)、信息管理系统化(管理信息系统MIS、主管支持系统E等)。业主应根据以上信息化的特征.结合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信息化方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各类施工管理信息集成系统。

3、重视基于因特网和局域网的项目管理集成系统开发公路项目管理信息技术离不开电子商务、网上项目管理(如试验检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工序控制系统、工序能力分析系统、质量月报系统、质量评定系统等)系统.通过广泛应用集成系统建立基于局域网、因特网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网上办公系统.实现项目管理全过程信息自动化处理公路行业运用信息技术的重点是采购信息化起步较早、系统集成能力强的专业工具软件:或开发以Inteinet为平台的项目信息管理集成系统.建立数据库和网络联结.实现网上查询、视频会议、网上材料采购、信息共享等。

4、加快和提高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和工艺控制软件的开发应用水平加快公路建设项目信息化进程.必须推进项目管理“五控二管”(进度、质量、费用、安全、环保控制,合同、信息管理)相关软件的开发应用。如在进度控制方面,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显示关键线路、机动时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特性.使用网络进度管理软件控制进度.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进行资源调整和时间优化 适应施工现场多变的情况,目前这类软件已较为成熟:在质量控制方面.工程质量管理作为施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具有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技术难度高的特点,质量管理软件与人手操作相比.其优越性非常突出:处理时间短,结果可靠性高。

八、结语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实践证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是_种高效率低成本的公路项目管理手段,为公路项目管理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公路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在公路项目管理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David S.Cohn. The Complete Reference AutoCAD2002.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计算机高级技术范文第4篇

一、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计算机网络专业必须围绕岗位群设置课程群支撑体系,课程改革也必须围绕岗位群以知识建构和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对网络专业课程体系来说,按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顺序,其结构应该由基础素质性课程、专业能力性课程和专业发展性课程等构成,而且各阶段需有对应的课程群来支撑。基础素质性课程是专业能力性课程和应用性课程的基础,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智力基础;专业能力性课程是基础素质性课程的延升,是发展性课程的有力支撑,侧重于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构建能力的培养;专业发展性课程是前两者的目的,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它直接面对就业岗位群。网络专业职业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专业职业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根据目前就业岗位的情况,计算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基本可确定为:网络工程、网站建设与、网络编程等。其专业特色既区别于研究生、本科教育培养的网络软件技术开发师、网络系统集成师,更不同于中技类学校培养的网络操作员、网络维护员。其主要培养面向中小型企业、公司、学校、行政事业单位的网络管理员、网站开发设计员、网络安全与维护员,同时具备一定的网络工程设计能力、网络软件的阅读能力和初步的开发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锻炼将成为面向应用领域的网络工程师。网络工程重在网络技术原理、网络互联技术、网络产品与技术的销售、培训、网络管理与安全以及工程设计与实施等知识的应用;网站建设重在网页制作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网站管理与安全、信息等知识的应用;网络编程重在程序的阅读、程序调试与简单程序开发等知识的运用。

由此可确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IT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以铸造IT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中心,着力设置社会急需的、能宽口径就业的专业方向,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施工、商务应用开发、管理与维护第一线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计算机网络专业必须围绕岗位群设置课程群支撑体系,课程改革也必须围绕岗位群以知识建构和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对网络专业课程体系来说,按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顺序,其结构应该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扩展课程等构成,而且各阶段需有对应的课程群来支撑。基础性课程是专业课程和专业扩展课程的基础,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智力基础;专业基础课程是基础课程的延升,是扩展课程的有力支撑,侧重于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构建能力的培养;专业扩展课程是前两者的目的,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它直接面对就业岗位群,详情如图2所示:

三、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撑

(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是支撑课程体系实施的基本前提。教学系应千方百计提高教师水平,特别是实践课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到研究所、公司、企业进行工程或项目训练。所有任课教师分阶段经过专业培训,逐步获取多个厂方如华为、思科及神州数码等的IT认证证书、网络高级讲师证书等。图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二)科学的课程与教学计划

围绕岗位群科学制定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理论教学计划、实验实训计划以及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计划。特别是实验实训计划要针对岗位群,其内容要详尽,计划要有可操作性。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是条主线,它贯穿教学计划的始终,要围绕这条主线展开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教学系应聘请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技术骨干组建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不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指导专业建设、教学计划、课程改革、实践教学等,为人才培养制定规格。分析研究近些年来高职高专有关就业导向、订单式培养平台+方向、能力目标、岗位群所需等成功经验,融合这些特色,最终都要归结到教学计划上来。计划要体现静与动的结合。所谓静是指相对静止,具体来说对那些专业基础课是基础平台,对于基本操作基础理论、原理、程序设计思想等内容,在3年中除了对之进行调整、更新外,课程的本质性质不变;动是绝对的,指的是专业发展性课程群随岗位群需求而动,随行业技术的新发展而动,它设计得好与坏也是体现高职高专特色的一个主要因素。教学计划每年一大动,主要是指每年春季为新一届学生制定年教学计划;每学期一小动,又称为对教学计划的修订,根据行业技术发展、市场用人及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调整部分或个别课程。

科学设置课程,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课程群各组成课程之间应关系密切、逻辑性强,知识应具有递进性,内容切块相对科学,便于组织教学。教学内容应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先进性;大量使用CAI改善教学效果,增大教学内容的容量和技术信息量。对专业发展性课程应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总学时数之比接近1∶1. 2,体现以应用技能为主的思想,技能和素质培养体系更趋完善。

(三)完善的实验设备与实验实训环境

不仅要购置高中低档不同规格的网络设备,更要动手搭建实验实训的真实环境。我们今年与锐捷网络、神州数码等企业进行了尝试性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一步,我们将合作的层次向纵深发展,建立专业网络实训室,并合作举办网络大学教育和网络工程培训班,建立资格论证体系。

(四)考评制度不拘一格

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包括:课程考核总评:平时成绩(出勤+理论作业+实验)+实践成绩(实训或课程设计)+期末考试成绩,最后再折合为所修学分。另外,学院推出多证书、以证代考、免修免考等·政策,鼓励学生多拿证书,以证代考,坚持成绩评估持证者优的原则,实行近4年时间,效果很好。另外,职业素质教育3年不断线,主要以企业、公司领导、有成就的往届毕业生代表以及实习带队教师等作报告的形式,让学生走出校门之前在心理上和职业素质上作好充分准备,力争做到零距离对接。两年来,我们课题组围绕职业岗位群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职业岗位群的确定是一个长期、复杂、细致而又专业的工作,需要去做大量调研工作,但课题组成员身肩繁重的授课任务,往往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去做这项工作;网络技术本身具有高、精、尖、快的特点,如何保持教材和课程群建设相协调是课程群建设所面临的两难问题;实践实训环境如何满足培养方案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面向职业岗位的专业教学如何适应学校管理体制等问题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张 胤.基于Intemet的课程抉择与实施模式之初步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9).

计算机高级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专业群;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近年来,围绕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组织实施专业结构调整特别是专业群的整合,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强调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使专业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职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又要为学生提供未来职业迁移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应该在大的专业领域里设置公共技术平台和多个专业方向,将多个专业有机地综合集成,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整合成一批专业群,规范和加强专业的建设。每个专业群都要围绕核心专业,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也就是要建设好专业梯队、优质课程、教材和课件以及真实工程环境的实训基地,凸显核心专业的示范与辐射效应。从2003年起,我院信息工程系以“结合相关职业背景横向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类专业,依托计算机软件技术交叉开拓数字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主线,着力抓好计算机技术专业群的建设,夯实基础,提升内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根据信息工程系的专业建设具体情况,对高职计算机技术专业群建设工作谈几点认识。

2 计算机技术专业群的构建

对高职教育来说,所谓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专业群中的各专业或专业方向面向企业中的岗位链,均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基本的实践性教学。因此,专业群建设对高职院校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计算机技术专业群及其设置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教高[2004]4号文),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坚持“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进行划分,分设19个大类,下设78个二级类,共532种专业。其中,计算机类专业共分设10个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大类中的二级类专业体系可称为专业群,但高职院校专业群如何规划和建设则应该根据学院的行业背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学院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专业发展过程来确定。

计算机技术专业群是指与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管理以及软件开发与服务、网站建设与维护职业群相对应的,有共同资源基础、技术基础和社会关联基础的相近专业,主要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它是依据产业技术特色及企业岗位需求设置的。专业群内各专业在学生的能力需求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有许多的重合,人才能力结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可形成良好的合作和学习关系,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促进专业群整体水平的提高。建设目标如下:

・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开展项目式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丰富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内涵;

・立足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带动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教育;

・进一步推行“双证书”制度,完善专业技能认证培训和社会服务功能。

(2)计算机技术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建设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我院首批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并已组织完成江苏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双证融通”试点专业申报以及省级特色专业申报工作。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验实训条件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实现共享,辐射带动计算机技术专业群的整体发展。

该专业现有教师总数33人,其中专职教师21人,兼职教师12人。专职教师中,硕士7人,高级职称的教师8人,中级职称的教师11人,“双师”素质教师15人,形成了一支结构较合理的教学团队,并取得了丰硕的教科研成果;

该专业现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5门,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1本,正式出版教材8本,江苏省高校第三届“天空教室杯”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多媒体教学好课件奖2项;

该专业现建有校内实训中心10个,校外实习基地6个。另外,该专业是江苏欧普高校软件人才培训基地、江苏LINUX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培训基地;目前正与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筹建锐捷网络学院,计划实施“一考双证”认证培训体系。

3 专业建设与工学结合模式改革

专业群建设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一个或若干个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为重点,深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1)计算机技术专业群的工学结合模式改革

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要做到“一元”、“多样”、“多赢”。“一元”是指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必须体现职业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多样”是指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不能简单地“拿来就用”,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行业背景和需求。工学结合模式的推进,必须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者找到校企合作的结合点,都能从中得到利益,体现“多赢”,这是工学结合模式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根据各自专业特点,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是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主动与行业、企业加强联系,根据各专业不同要求,设计工学结合方案,同时要对学校进行配套制度改革,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一般的研究型或操作型人才培养都不一样,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法和师资建设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从三个工作层面作为切入点,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

1.突出专业培养目标多元化,面向对象实施工学结合教学。高职学生生源的基础差异很大,社会对计算机人才所要求的规格也有所不同,计算机职业岗位批量化集中需求的很少,计算机技术发展面广、更新快,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按照同一目标要求培养就很难适应。因此,计算机专业要提出分方向模块化教学目标,可以通过专业群内整体互动建设,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便于学生就业分流,便于开展校企对接,为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提供外部实施条件。

2.加强项目式课程资源建设,立足校内开展工学结合教学。当前,职业教育实施项目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项目课程要求将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职业活动的真实场景引入到教学中来,并以学生胜任工作 任务为核心形成学习项目或课题,并将之根据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进行组合和顺序编排、构建项目课程,这就体现了就业导向的方向。但改革过程中有很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其中教学设备和环境制约也是因素之一。对计算机专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理实一体化教学、学习项目与职业标准衔接、教学场地建设等方面基础条件很好,教学资源共享性好,教学成本较低,组织教学相对方便,全面实施项目课程教学大有作为,为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提供了成熟的内部条件。

3.引进嵌入式校企合作教育,围绕技能认证促进就业服务。国内外很多主流IT企业都在寻求与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大力促进了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课程置换――嵌入式教学,突出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项目经验和职业素质等三个方面的训练,共建学生专业实习基地,将企业专业技能认证体系引入专业教育,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强调“在校即做准职业人”。课程内容注重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既能体现技术发展趋势,又能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并能带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2)计算机技术专业群的“工学结合”平台建设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带来很多利益。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从我们现有的基础条件来看,搭建三个“工学结合”平台,是继续深化这项改革的重要任务。

1.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平台建设。有效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必须开发专业群的优质核心工学结合课程,并以职业群作为专业计划编制的出发点和基础。对众多不同的企业,工作任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要总结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任务,并以此作为项目设计的基础。设计学习项目的标准应该是学生通过项目的实施,能掌握基本胜任企业工作任务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体验经历企业生产和工作过程,提升对职业工作的感悟,增强对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和统筹能力。学习项目既要贴近企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又要贴近学生和学校实际,具有可行性。这种课程模式有两个优点,一是学生具有较大就业弹性,二是学生具有较大适应性。根据计算机技术发展特点,计算机专业课程开发维度多、频度高,但项目要求相对单一、投入成本低,具备全程系统开发条件。

2.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发挥计算机专业群的整体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建设专业与合作企业的开放式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一个专业教学和研究的共享平台,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优秀的虚拟课堂。从“点”到“面”搭建三层专业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精品课程、专业群管理网站),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五个“渗透”(渗透德育教育、渗透专业建设、渗透教学管理、渗透学习管理、渗透就业指导)。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并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建设。

3.工学结合质量管理平台建设。尝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现途径,还需要建立适应“工学结合”模式运行的制度保障体系。工学结合模式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对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教师聘用和培养制度等都需要重新构建。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阶段实训特别是顶岗实习比较分散的特点,要组织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一体化的项目教育教学综合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可操作的工学结合教学管理办法,加强动态质量管理,能够做到目标、学习、评价三环互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