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妇科护理新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手术对患者而言,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应激源,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一系列情绪反应,加之,妇科手术常涉及性生活、生育功能等有关问题,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多个方面的心理反应。这些心理反应不仅会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而且直接会影响术后康复。因此,了解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1 患者的心理特点
1.1 焦虑、恐惧
由于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缺乏了解,担心手术效果、害怕预后不良,以及环境及医护人员的陌生都会引起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甚至恐惧。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均证实,患者术前的这种恐惧和焦虑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术后伤口愈合慢等。
1.2 羞怯
患者在性意识方面有较强的羞怯心理,表现为人多的时候脸红,眼向别处看,医生询问病史时,说话吞吞吐吐,含糊不清,进行体格检查时,患者感到难为情,不配合。当明确诊断需要进行手术时,若患者得知手术室有男医生在场时,便断然拒绝手术或对手术产生抵触情绪。
1.3 悲观猜疑
子宫、卵巢、输卵管,均是女性特有的内分泌和生殖器官,由于患者对有关疾病知识不了解,常常存在错误的观念和认识,担心子宫切除后影响性生活,从而影响夫妻感情,造成家庭破裂,另外,患者自认为切除卵巢后将失去女性特征,担心会男性变,提前进入更年期,因此表现出对生活失去信心,悲观绝望,敏感多疑,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1.4 抑郁
由于伤口疼痛及物的影响,导致患者术后自理能力下降,自我形象紊乱而出现抑郁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型太紊乱、无助感、对生活失去兴趣等。
1.5 疑虑
中年患者害怕自己患有不治之症,担心给家庭带来负担,顾虑手术的预后及远期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护理干预
根据患者围手术期不同的心理反应,适时进行心理干预。
2.1 术前心理干预
2.1.1 热情接待,有效沟通
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向其介绍住院环境、管床医生、护士等,消除环境、医护人员陌生带来的不适感。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案、麻醉方式、手术的利与弊、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使患者及家属知晓疾病及手术的相关知识,减轻焦虑、恐惧情绪。
2.1.2 尊重患者的人格
遵守职业道德,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患者的病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病情,目前的治疗及护理进展,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应及时给予解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对有因治疗需要破坏生育功能及使用内分泌制剂时,需警惕副作用,并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情况,以免产生不良心理,造成夫妻感情恶化的后果。[1]
2.1.3 专业的心理咨询
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层次、社会背景、个体需求等提供个体化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告知患者良性肿瘤通过手术可以治愈,恶性肿瘤尽早进行手术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对进行子宫、卵巢、输卵管切除的患者,应向其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澄清患者错误的观念和认识,减轻患者的悲观情绪,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对于心理负担过重的患者,还可向其介绍临床上治疗成功的典型案例,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2.2 术中心理干预
2.2.1 主动宣教,耐心开导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麻醉师、手术医师、护士等,并承诺会尽力处理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进行麻醉和静脉穿刺时,动作要轻、快、准,减少患者的痛苦。对于一些情绪过于紧张或保持沉默的患者,护士应耐心地开导,主动询问,鼓励患者提出问题,了解事情的症结所在,并进行针对性的解释和安慰,让患者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使其更好地配合麻醉和手术的进行。[2]
2.2.2 保持术中安静,减少刺激
术中医护人员应紧密配合,全神贯注地进行手术,避免闲谈嬉笑,窃窃私语,以及手术器械的碰撞。[3]尽量减少走动,保持环境安静,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安慰。若术中患者出现意外,医护人员应沉着冷静,切忌大喊大叫,以免造成患者的情绪不稳及血压波动。
2.3 术后心理干预
2.3.1 告知手术效果,传递正面信息
术后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情况、预后过程、病理检查等,向患者介绍术后注意事项,如、饮食、休息与活动、大小便等。在这一阶段,护理人员应以正面的、积极的、肯定的语言进行安慰与鼓励,解决患者的思想顾虑、猜疑,使其产生积极心理配合术后治疗康复。[4]
2.3.2 缓解患者疼痛,主动给予帮助
疼痛是患者术后常见的症状,不仅与个体的疼痛经历、痛阈、耐受能力有关,还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等有关,患者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意志力薄弱均会加剧疼痛。护士应根据个体疼痛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改变、分散注意力、使用止痛药物等方法来减轻患者的疼痛。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应主动关心、体贴、安慰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医治疾病的同时,力所能及地为患者解决因疾病带来的思想顾虑、工作及生活上的困难。
2.3.3 尊重关心患者,消除负面情绪
由于妇科手术的特殊性,术后患者往往会因手术切除子宫、卵巢或输卵管后出现生理、心理适应不良,从而影响夫妻感情,甚至引起术后性生活障碍,导致婚姻关系破裂。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倾听患者的主诉,尊重患者的隐私,向患者说明切除子宫后月经虽不再来潮,但性生活不会受影响,待阴道残端愈合(术后2-3个月)后即可恢复正常性生活;切除卵巢后,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失调,如潮红、潮热、头晕、失眠等,但通过药物治疗可以缓解,从而消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顾虑。对于因手术而丧失功能的年轻女性,应着重向其介绍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老年患者应鼓励其子女悉心照顾,并给予精神支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结论
临床实践证明,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对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减轻术前焦虑,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及促进术后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及心理需求,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手术并发症,而且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效率,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李靖.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6.
[2]葛蓓.浅谈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6.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8年5—12月共施行102台妇科手术。重点观察30例妇女手术前后的临床表现和心理变化规律,其中年龄最大65岁,最小22岁,有60%为城市居民,其中包括国家干部、商业工作者、教师、工人、家庭妇女、学生,有40%为农村妇女。手术种类为:子宫全切术、子宫次全切除、卵巢双侧(或单侧)切除等。通过临床观察:一般患者都存在一种、两种或多种有害心理,其中紧张恐惧型者较多,其次为羞怯型,再者为依赖型。
2 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
2.1紧张恐惧型
手术前一天,患者心情复杂,既盼手术又怕手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有的患者表现为焦虑害怕,忧心忡忡。
2.2羞怯型
女性患者在性意识方面有较强的羞怯心理,尤其是有生殖系统疾病的女性患者。
2.3依赖型
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因素,这些患者因病住院,突然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住院后常表现为退怯,被动依赖性增强,情感反映脆弱、敏感、幼稚。
3 各种心理状态的护理措施
3.1紧张恐惧型
患者最根本的需要是手术安全,没有并发症。因此,医护人员在患者面前要表现出充分的信心,帮助她们熟悉医院环境,对择期手术患者,注意术前访视、多谈心,在交谈中就手术的目的、方法、术中配合、术后注意事项恰当地为患者讲解,并介绍手术医生的情况,以增加安全感,还可以请已手术过的患者现身说法,树立起信心,引导患者对手术充满希望。通过上述护理的患者,情况稳定,能较好地配合手术,术后恢复也好。
3.2羞怯型
首先要加强暗示性心理引导。因为这类患者虽然其心理特征表现是消极的,但她入院的动机是求助医疗帮助,具有从消极向积极转化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在护理中要以姐妹的身份去同情、关心她们,要理解她们难以言表的苦衷,有意识地提供一些关于女性生理、解剖等知识给她们,使她们了解这一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手术的必要性,并积极地做好其丈夫的思想工作。在护理的各项操作中尽量避开旁人,当男医生为她检查时,我们主动陪伴。经以上护理,患者消除了羞怯心理,在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各项操作中,均能主动配合,精神也很愉快,出院后随访治疗效果满意。
3.3依赖型
首先要理解她们这种心态,对待她们要热情、耐心,尽量满足其依赖心理的需要。其次,正确引导她们,选择恰当的机会,告诉患者依赖心理属于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它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其讲解术后锻炼的必要性,以使她们很快康复。
【关键词】 骨外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康复
骨外科手术是治疗骨科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患者具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微妙的刺激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因此,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与护理是一项重要的综合应用模式,对于护士而言,更要有过硬的护理知识,也要有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知识体系和耐心,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的骨外科手术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先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的骨外科手术患者4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35.4岁。其中引起骨伤的原因有:交通伤14例,挤压,切割伤12例,坠落伤3例,其他伤11例。四肢和脊柱骨折14例,合并重要神经,血管及肌腱损伤15例,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伤5例,一般软组织损伤6例。手术治疗情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6例,神经,血管,肌腱修复术14例,人工关节置换术4例,截肢术6例。
1.2 方法
1.2.1 手术以及护理方法 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通过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进行定期的手术治疗。同时,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在手术之前,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对不同患者在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情况下,尤其是对于有截肢手术的患者以及手术之中可能有并发症出现的患者,要及时加强与患者以及家属的沟通,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同时,护理人员及时认真的分析患者的病因,根据患者的病情、受教育的程度、年龄、工作背景等多方面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让患者及时了解手术方法以及结果的可能,实行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在手术之中也要做好各项康复护理,让患者及时熟悉手术室的综合环境,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通过语言、抚摸等方式拉近与患者的关系,不要大声喧哗,让患者感受到一种亲切感和满足。在手术之后同样要做好护理工作。做好心理康复护理。在手术之后,让患者采用舒适的休息,抬高患肢,细细观察患者说的每一句话,并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在护理过程中,要有开朗的微笑等表情,不要有嘲笑等行为,以免给患者带来心理阴影。同时,要告诉患者做好手术之后的各种功能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序的、分阶段的、循序渐进的练习,让患者感受到康复带来的心理压力释放。
2 结 果
40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以及心理健康护理等结合,其中,1例骨折不愈合二次手术,1例肢体肌力减退,1例人工关节术后感染,1例截肢后残断痛,其余患者获得较满意疗效,总有效率为90%。
3 讨 论
骨外科患者是由于身体部位受到不同程度的外力打击,就会出现肢体伴随有疼痛感觉甚至出血等现象,这是患者的心理底线是最弱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表现出恐惧、烦躁、冷漠甚至轻生等念头,尤其是一些酒后受伤者还会有激动、狂躁等心理表现,因此,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要针对这些不同的心理反应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并结合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采用及时的治疗与护理,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从本研究的整体效果来看,通过在手术治疗中使用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治疗的方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总有效率达到了90%。
在具体的心理护理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方式。对于新入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上,要对患者要热情接待,对患者的合理要求要及时解决,可以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决心。并做好手术前的心理护理。要想对患者实施术前的心理护理,必须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不同年龄、性别、手术类别、职业等心理状态差异做出正确的判断,应用心理护理启发患者与疾病抗争、解除心理障碍,提高抗病能力,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对于不同个体患者的心理护理,尤其是有些性格怪僻、自重好强,怕病情恶化,容易消极,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儿童易表现对疼痛的恐惧,有些癌症患者表现绝望,不接受治疗,甚至拒绝。护士应主动热情,耐心细致与患者交谈,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护士必须具有同情心和责任感,让患者产生亲切感、舒适感、安全感和信任感。积极配合治疗。在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上,要耐心做好术后的心理护理,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安慰鼓励患者,讲解手术情况,详细交待术后注意事项。注意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不要滥用抗生素等等,并做好出院的康复护理,告诉患者在家里做到定时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注意清洁卫生,做好石膏护理,发现问题及时联系,有条件时要随时电话联系,让患者处于最佳治疗状态,尽快康复定期进行回访,实行人性化的护理管理。
总之,通过在骨外科手术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治疗的运用,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做到又细心、耐心、信心。通过医护人员的整体护理,及时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整体改变手术患者的心理因素,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让患者加强与医生的配合,提升手术的整体质量,并未康复治疗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撑,更好的促进患者的整体疗效。通过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并结合手术治疗,对于骨外科手术患者的康复有着很大的疗效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崔东辰,耿军.择期性手术病人的心理应急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6,31(12):692-695.
[2] 贺旭,洪军,解亚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调查[J].现代康复,2001,5(5上):102.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干预; 妇科介入手术; 心理;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7-0094-03
doi:10.14033/ki.cfmr.2016.27.049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研究出妇科介入手术治疗方法,其具有创伤小、临床治疗效果好、治疗风险小等特点,属于一种新型的妇科疾病治疗方法[1]。但是这种手术方法在我国临床治疗当中应用并不广泛,还没有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患者对于新型治疗方法存在一定戒备心理。对妇科介入手术患者予以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尤为重要[2]。本次试验选取88例妇科介入手术患者,对其中44例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将具体试验数据进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88例妇科介入手术患者为试验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的44例患者年龄21~50岁,平均(35.5±1.5)岁;对照组的44例患者年龄22~51岁,平均(36.5±1.3)岁。对于本次试验两组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并且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平均年龄等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的44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法。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患病情况进行询问,并且为患者建立资料档案,安排患者进行常规指标检查,将检查数据记录到档案当中,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
1.2.2 研究组护理方法 对研究组的44例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其中包括两方面,首先第一方面为患者的心理护理,另外一方面是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
1.2.2.1 心理护理 一般行妇科介入手术的患者多会伴有焦虑、烦躁的不良情绪,临床治疗依从性较低。医护人员要格外注意这一点,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讲解患病机制、临床症状及具体的手术方法和术后的临床效果等,减轻患者的疑虑,安抚患者的情绪。患者在接受手术的过程中,一项治疗环节为腹式深呼吸放松治疗,这一治疗方法需要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高度配合,对整个手术过程及临床效果都至关重要。医护人员需要通过语言安抚、行为暗示等方式提醒患者加强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3]。接受手术之后,医护人员与家属要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情况,以免患者出现抑郁等情绪。
1.2.2.2 健康教育护理 首先,专业健康教育。医护人员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向患者介绍具体的手术方法、手术设备及手术过程等,同时向患者列举妇科介入手术的临床治疗成功案例。针对不同的妇科疾病,这一治疗方法能够起到不同的临床效果。临床治疗是患者与医护人员相互配合的过程,治疗时间漫长,但是治疗效果较好,医护人员要安抚患者担忧、急躁的情绪,提高其治疗自信心。同时针对术后情况医护人员也要予以介绍,包括临床效果、并发症或者是出院后的自我护理方式等。其次,疼痛健康教育。行妇科介入手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与疼痛感,针对这一点医护人员要予以告知,其中包括疼痛的时间点、持续时间段及疼痛的特点等,使患者全面了解后缓解害怕的情绪。同时医护人员对患者予以腹式深呼吸放松法的疼痛缓解指导,并且指导患者家属使用镇痛泵,患者出院后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感,家属可以适当采取措施[3]。最后,性健康教育。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及其配偶共同教育,向双方讲解女性生殖系统的相关知识,并且鼓励配偶对患者予以支持,保证夫妻双方生活和谐,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身体恢复效果。
1.3 观察指标
(1)对妇科介入手术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后,医护人员应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患者的相关生存指标进行评分检测。生活质量测定表包括患者的个人信仰、社会关系、生理功能、及另外3项独立性、环境精神和心理状态[4]。这6项指标属于6个维度,与此同时还有24个条目。在评分的过程中一共有100个问题,每个问题的最低分值为1分,最高分值为5分。患者接受调查的分值数越高,说明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越高,两者呈正向关系。(2)患者术后心理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5],两个自评量表均含有20个项目,得分在50分以下为正常,得分越高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生活质量平均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平均评分分别为(16.8±1.6)分和(17.5±1.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总生活质量平均评分(38.7±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5.3±3.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与进步,妇科介入治疗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是并没有普及,主要是由于其属于一项新治疗方法,有很多患者及家属对这种治疗方法不够了解,同时这种治疗方法临床治疗费用较高,会造成患者较大的经济负担,很多患者在接受这种方法治疗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担忧焦虑的心情[6]。其中包括治疗流程的担忧、治疗费用的担忧及临床效果等不同方面的担忧,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自信心造成较大影响。与此同时又由于妇科疾病的患病部位具有一定特殊性,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比较害羞、不好意思,甚至有个别患者觉得患有妇科病是一种耻辱,不愿意配合接受临床治疗。通常妇科疾病多会引起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发热、呕吐的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状态,使患者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近年来,妇科介入手术作为新型治疗方法,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患者接受手术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与不适感[7]。为了达到预期临床效果,在应用妇科介入手术治疗的同时辅以个性化护理干预,这种护理方法主要从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等不同方面入手,根据患者家庭背景、文化水平差异及临床症状表现和心理变化情况等各方面进行护理操作,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妇科介入手术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手术流程、手术方法及手术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及具体的应对措施等,通过丰富患者对妇科介入术相关内容的了解缓解患者担忧、害怕的情绪。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向患者及家属列举妇科介入术治疗的临床成功案例,以此提高患者的治疗自信心和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达到预期临床效果[8]。
本次试验选取88例妇科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生活质量、SAS、SDS平均评分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两组生活质量、SAS、SDS平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行妇科介入手术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方法,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其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付丽群.个性化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干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6):86-87.
[2]邱菊芳,廖新彬.介入手术室医疗风险的防范[J].全科护理,2010,8(12):1101-1102.
[3]袁牧玲.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改善妇科手术患者睡眠状况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2(3):155.
[4]赵玉芹.个性化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0):107-109.
[5]叶玲珍,杨薇.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的作用与意义[J].健康必读(上旬刊),2013,12(1):359.
[6]杨丽娟.系统护理干预对妇科癌症患者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8,22(21):1883-1884.
[7]王文芳.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3):119-120.
[关键词] 妇科护理; 安全隐患;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189-01
“保证医疗安全、确保患者安全”是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护理安全指的是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者是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是死亡[1]。在妇科护理工作中怎样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消除安全隐患,为患者营造和谐的就医氛围,成为临床护理人员值得深思的问题。
1 安全隐患
1.1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如产妇住院期间护士只重视解决母婴健康问题,忙于处理急症,却忽视了潜在法律问题,如未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产妇知情权、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等问题,易引起纠纷。现护理专业多招收中学毕业生,录取分数不断下降,多数护士欠缺学习、沟通与处理问题能力,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意识不强,缺乏通过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并提供相关证据保护自己的意识。
1.2 护理制度落实方面的隐患 部分护理人员对于工作的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个别护士缺乏责任感,将交接班查对、登记等制度仅流于形式,难免造成无菌物品及药品过期,影响急救时应用,甚至带来严重后果。比如,新生儿出生后手镯上的记录与母亲信息查对不严格,甚至出现书写错误,未严格按要求指导母乳喂养等,以致出现新生儿呛咳、窒息等现象,极易引起护理纠纷及事故的发生。
1.3 护士业务能力较低,专科护理知识欠缺 临床护士多数未经过内、外、急诊等大科轮转,经验相对局限,观察病情与操作技术方面受专科知识所限,科室收入合并心血管或内分泌疾病患者时,护理过程难以准确客观的体现观察、处理病情的所有措施。年轻护士有时来不及系统培训就仓促上岗,技术操作不熟,缺乏自信,难免引起患者的不信任、不满意。护生在学校教学中,妇科护理教授内容有删节,似乎更重视内、外科护,一旦进入临床,专科理论知识则突显不足,加之妇科实习时间一般相对较短,为临床带教也带来一定困难[2]。
1.4 护理人员欠缺保护隐私意识 妇科病人因其特殊性,在搜集资料与护理操作时,需尊重患者隐私。然而现部分护理人员当问及婚次、妊娠、性生活等隐私问题时甚至有第三者在场;操作时,暴露过多或是有其他家属在场,为患者带来一定的不便与顾虑。现部分患者有意、无意地隐瞒孕产史,医护人员再三强调的注意事项也不予以配合,如宫外孕患者观察期间擅自离院,输液过程擅自改变输液速度等也给护理工作带来风险。
2 防范对策
2.1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与自我保护意识 科室内应制定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明确各级各类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加强劳动纪律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工作中强调无菌技术操作意识以及消毒隔离管理。重视对护士的护理安全与卫生法规的宣传教育,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需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刑法》、《民法通则》以及《护士条例》等相关法律条文,学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母婴保健法》、《献血法》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知识[3],同时须明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操作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防范护理纠纷。伴随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护理人员须加强法律意识,做到学法、知法、守法,而且能够应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2 增强护理管理与质量监控 护理人员具备安全意识与风险意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基本条件。护士长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与风险管理意识,及时对护理单元内的高危因素和潜在隐患进行评估,管理好高危环节、高危时间与高危人群等隐患,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与安全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提倡安全文化氛围,启发护理人员树立爱心,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对意外的预见性,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2.3 加强业务知识与技术培训 护理人员不但需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操作技能水平,管理者应鼓励护士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进而拓宽知识面,汲取国内外的新知识、新动态。伴随医学进步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患者疾病的复杂性、多变性与患者对医护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过硬的技术水平,才能适应当今社会护士角色的多元化职业需要。故护理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主动接受继续教育,精通护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专科护理要点,熟悉新理论、新技术。
2.4 遵重患者隐私,注重沟通 年轻护士应多向经验丰富的护士学习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护士长也应适当在患者面前维护年轻护士,增强其自信心,教其关心、尊重患者,切实为其解决问题,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询问病史时,往往涉及性传播疾病、未婚多次人流等隐私问题,对患者的健康情况、今后生育问题以及社会均有较大影响,故询问病史时应避免第三者在场,以防揭穿患者隐私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4]。患者床头卡上不写诊断或写替代诊断,既可尊重患者隐私,又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压力。对于妇科合并性传播疾病的患者,应安排单人房间,做好保密与消毒工作,避免引起其他患者的恐慌与散布隐私。
3 结语 护理安全是妇科患者的基本需要,本文通过对妇科安全隐患的分析,让我们理清了工作思路,规范了护理行为,同时加强了护理安全教育。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都对妇科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应该为患者及其护理人员营造出一个更安全、更能够体现出人文关怀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 吕玉兰,占惠鸣.妇科病房护生带教中的护理安全及对策[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