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专业培养计划

金融专业培养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专业培养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专业培养计划

金融专业培养计划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金融专业 本科教育 实践教学

论文摘要:现代金融学专业的发展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目前工科院校在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提高金融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应从思想认识、培养计划、师资队伍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

在理工科院校,因其重点学科是理工科,虽说开设了金融学专业,但对金融学的发展重视不够,投入较少,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无法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因此,实践教学成为工科院校金融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严重制约了应用型金融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素质不高,很难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教学计划的完整性,而忽略实践教学内容的关注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对金融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高校对每级学生都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包括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学时和学分要求,有些高校过分追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对实践性的学时和学分也有相应的要求。目前,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做为课程组成部分的各类实验课、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学年论文、金融模拟实习、生产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但这些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明确规定,规定了实践环节总学分的上下限,各实践环节也有规定。加之过分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英语、高等数学、思想政治类等公共基础课所占比重过大,势必要压缩专业课时,与专业课相匹配的实践环节内容的完成很难得以保证。

2.实践教学时间过短

目前,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中,理论教学仍占主体,实践教学内容相对薄弱,各教学环节相对分散,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性环节。有些实践性环节一般安排在理论课结束之后的假期,暑假天气过热,寒假忙于过春节,一些实习单位并不是很乐意接受,实践时间大打折扣,与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相比,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时间和效果就很难得以保障。

3.缺乏一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队伍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金融学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高质量的师资不能局限于高学历、高职称,普通高等院校师资为了应对教育部的教学评估,引进人才时更注重学历要求,目前担任专业课的任课教师90%以上具有研究生和博士生学历,高学历人才虽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从高校到高校,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的评定,更多注重的理论教学学时要求和科研水平,教师很难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知识的更新,导致教师缺乏进行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不佳,这样的师资队伍怎能符合当今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4.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为此,2005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开办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以及将实验室建设作为本科教学评估的重点考核内容,各高校才真正重视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金融学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以金融模拟实验室为主,它只是各高校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金融学专业要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难度大,一些重点高校以打包形式获批国家级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投入较大,学校投入也有较大的积极性,而对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侧重点却不同,因此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在各高校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实验内容较少等问题突出。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校外也建立起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但揭牌仪式多,实习内容少,由于金融机构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接受学生实习会影响到他们的自身工作,加之实习多安排在假期,学生数量多且集中,实践基地往往很难一次性接收,有些实习单位分批安排实习,但学生整个假期将被占用,实习带队教师时间也捆得过死,很难利用假期时间从事科研活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从而造成学生和老师的实习积极性不高。

二、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大量进入我国,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业的竞争可以说是金融人才的竞争,金融业务的开展很大程度取决于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激烈性和复杂性,对其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大多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操作能力欠缺。因此,要适应金融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就必须明确实践教学在金融学本科体系中的地位,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主线,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安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构建一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以下4个层面: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课程设计与实验、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写作、专业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1.专业技能的训练

专业技能是从事金融学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外语口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数据处理、金融软件的操作、点钞、珠算、银行会计实务操作等。尤其应针对银行电脑汉字输入、点钞及伪钞鉴别、计算器的基本技能考核标准来安排,技能训练考核标准参照工商银行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学生熟练掌握后走上银行工作岗位上手更快。

2.专业课程模拟操作与实验

金融学专业课程主要包含银行、证券投资、保险三大类,这些课程实务操作性都很强,可根据各课程的性质,在学习该课程理论课后,适时开设专业课模拟实验,通过建立的校内金融模拟实验室进行。目前有一些软件开发公司已开发出一些实际操作性较强的的金融软件,如股票模拟交易系统、期货外汇模拟交易系统、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系统、国际结算模拟系统、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模拟系统等软件,通过全方位的仿真模拟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理论教学不再枯燥无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都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运用,是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巩固和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学年论文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结束,字数要求比毕业论文更少,但要求论文格式规范,符合本科生学位论文的要求,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基础。毕业论文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可根据毕业实习搜集到资料撰写毕业论文,质量上应比学年论文要求更高,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

实习是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习主要包括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可采取集中与分散、校内与校外等多种组织形式进行。生产认识实习一般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结束后,学生经过三年的金融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生产认识实习,可加深学生理解所学的金融理论知识,同时也是找出差距的学习机会,学生更能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主动调整学习目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它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的大检阅,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大演习。可采取顶岗实习的模式,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同时,可根据毕业论文的要求,搜集资料为毕业论文撰写提供现实素材,写出的论文才能与实践紧密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毕业论文大肆抄袭现象。 转贴于

三、加强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1.制定出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金融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一定金融理论知识,熟练和掌握外语及计算机等基本技能,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按照协议,我国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开放金融业,金融机构、证券机构、基金机构以及保险机构,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业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金融业越向纵深发展,对金融人才复合性的要求也越高。因此,高校应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制定出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以及实践教学指导书,学生可通过实践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2.建立一支具有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达到教育部对师资的评估要求,我国高校引进教师时,过分强调学历、职称,无形中淡化了对实践经验的要求,这些老师虽具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逐步实现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优化,建立一支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一,学校应制定教师培养计划,每年安排教师有一定时间到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从事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熟悉该单位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与相关单位加强合作,从事科研活动。第二,建立一支有政策保障,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实验管理中来的实验队伍。要求实验室人员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取得相应培训资格证。第三,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国外的应用型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德国柏林科技大学的所有教授来自工业企业,都具有工程师资格。高等院校引进一批学历层次高、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从事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也可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或实验教学顾问,优化师资结构。只有建立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业务技能的师资队伍,培养应用型金融学人才才有保障。

3.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调动学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在金融学教学中实践教学只作为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实践教学未能起到真正作用,这种教育模式很难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倾斜,以提高教师指导实践的积极性。对于实践经验缺乏的教师,应加强自身实践经验的提高,同时,还必须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实践的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应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将来求职的关联度,还可以聘请本专业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友现身说法,以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只有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可缩短学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和社会人转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今后人生发展。

4.增加学生实践时间,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金融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务性较强的二级学科,且具有金融行业分布的广泛性,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应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在学生四年的金融学理论学习的同时,应安排总计不少于1年的时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一方面加大投入建立起校内模拟实验室,可通过购买相应的软件,实现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方位的模拟操作,使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模拟到时实务工作情景,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还可弥补金融企业因业务资料保密性造成的校外实习效果不佳情况。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与金融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定,建立稳定的企业、学校“双向互助”的实践教学基地,金融企业能够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节约人才选拔成本和培训费用,也可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金融企业的了解,从而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的共赢。

参考文献

[1]王家华,汪祖杰. 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思考 南京省计学院学报 2007(2)

[2]王东升. 金融业发展与实用型金融人才培养 浙江金融 2008(10)

[3]徐扬、戴序. 构建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现代商业 2008(17)

金融专业培养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AFP;卓越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保证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舞台,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这一步伐明显加快,主要表现在参与国际分工的领域不断拓宽、层次不断提高,2012年外贸依存度50%,这表明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在这一时期,国际上现代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产品创新和交易,业务经营由分业迈向混业模式,金融资产数额以几何级数递增,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虚拟化”的特征,而对应着这一形式,国内的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计划逐渐开启,AFP卓越计划培养模式正是顺应金融形式的发展而开展的起来的,卓越计划的提出宗旨在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一批创新能力强的技术人才。但是随着卓越计划的普及和发展出现了一些家具专业工程师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以及财务管理等等,而金融专业也需要利用卓越计划的优势,利用AFP与卓越计划相结合,培养造就一批高质量的金融专业人才。AFP是金融管理财师的简称,是一种新兴的个人理财职业,并且是基于内容本土化,水平国际化的资格认证,其主要职责是通过不断地调整各种金融产品的不同投资组合,投资理财设计合理的税务计划等理财规划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理财规划,进而满足客户的投资理财需求。该计划可以转变金融学习方法和思维拓展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构思能力等。而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为了保证和不断提高AFP金融课程教学质量,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教学保证体系与之相适应,并且从教学组织管理的情况出发,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AFP卓越计划培养模式为背景,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现行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的特点

(一)教学质量具有多样性

精英教育的同一目标、统一大纲和统一质量观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应该逐渐的发生转变,学校应具备更大的自主性。高等院校根据本校的实际发展来培养不同的学生类型,例如理论性、实用性和研究性等等,以适应社会上对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因此,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该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反映。因而,教学质量的多样性特点要求其不断根据本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发生调整。

(二)教学质量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我国加入WTO之后,该形式对高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英语、计算机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更加重视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能力。因此,原来一些陈旧落后的知识需要适时地进行更新,追赶时代的步伐。这正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复杂性所在。

二、卓越人才培养下凸显出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质量管理呈现“碎片化”,系统化程度不足

教学质量管理是一项多部门机构协调合作的工作,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呈现碎片化的状态,教学质量管理职能分散在不同的职能部门,而且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也不够紧密,有时还会出现工作交叉重叠的现象。各教学质量部门由于缺少必要的沟通,各自根据自身需要出台各类满足本部门需要的教学质量保证规定,这样常常出现脱节甚至相互冲突的现象,使教学质量管理出现了碎片化的倾向。

(二)教学质量管理出现“低效化”,标准化工作滞后

教学管理的标准化工作滞后,教学管理质量低。所谓标准化是指为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活动。而目前许多高校的大部分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着标准化程度低,标准实施力度较小,过度依赖具体工作人员的经验,办事的流程冗余复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粗放,管理效率较低。

(三)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失效”,监控与评价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可以有效地保证高校专业教学工作规范有效率地运作,对改进教学质量具有指导意义。但是随着高校人才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无法与改革后的相关教学模式相适应,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不能完全到位,这就导致了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失效,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比较重视教学环节的监控,而忽视了对于教学资源建设、专业课程与建设、教学管理等环节;二是评价主体的设置不合理,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主要以教务处或者教学督导部门等内部评价为主,从而忽视了政府主管部门评价、毕业生评价或者社会上的中介组织等外部评价;三是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不平衡,不尽完善,侧重于对面授学生的教学建立评价,对于实践性的教学环节的监控评价指标相对较少。

三、科学合理的卓越培养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构

(一)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丰富教学资源

1.教学课程安排。基于AFP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调整金融课程设置和改进教学内容,改革并更新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引入AFP培养模块培养新型实用性金融人才。AFP模式强调课程设置微观化,让金融教育更接近于现实;注重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多学科的“通才教育”使金融专业的学生增强对金融和应变能力实践的适应;加之国际化教材的选用使学生能够紧跟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发展的最新动态;启发式、专题讨论式教学以及案例教学和模拟实验教学方法的实践是学生的学习更接近于实战。

2.例题库。建立一个与AFP金融专业课程相匹配和扩大性并且具有开放性的教学素材知识库。这样既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又可以为任课教师提供备课的材料,而且方便教师制作符合自己和学生需要的个性化电子讲义。

3.教学大纲。根据AFP新的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和指导思想,制定出详细的教学大纲和规范的教学大纲,以此来保证基础理论课程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丰富的教学资源建设能够使长期以来积累的教学经验沉淀和传承下去,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享,与此同时提高了整体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了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满足了学生的多层次需求。

4.网络课程部分。参考教育部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项目,通过教师与学生对于某一个课程的摄像录课,并将整理好的视频课程传发到该校的网站图书馆在主页中,这样不仅可以供本校学生学习还可以为外校的学生学习提高方便的渠道。

5.虚拟业务实验。内容根据AFP的理论课程设置,编写相应的金融专业实验室板块包括校内实验室板块和校外实验室板块。校内实验室板块包括电子金融实验室板块和保险实验室板块;校外实验室板块包括保险公司实习板块、证券公司实习板块以及银行实习板块。

6.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丰富多彩、完善的多媒体课件,清晰明了的多媒体课件授课的形式既可以将其作为教师讲课的电子讲义,也可以提供给学生用于预习、复习和自学。

7.作业指导。制作专业版的电子作业指导,包含全部的习题,并且配备相应的模型,分别有解题过程的演示以及文字方面的提示、详细结题过程演示等多种方式,这样可以从思维层次上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重建标准,形成较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从教学组织管理的角度出发,积极建立与AFP卓越培养计划模式相适应的保证体系从下面三个方面考虑:

1.在教师岗位中专门设立金融专业教学骨干岗位,以此来保证基于AFP金融专业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可持续性发展。

2.建立起校、院、系对金融专业教师的三级考核制度,对金融专业的教师上岗实行严格的把关,只有三级考核全部通过才可以取得本课程教学任务的上岗证。

3.建立起完整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每一学期都会对金融专业的课程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细致的评估,并且以百分制的评估方式给出相应的结果,并且对于教学评估成绩排名前5%的教师,在当年的职称评定中给予重点考虑,以及对每年在教学评估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相应的鼓励和表彰;排名后5%的教师,则在当年不给予考虑晋升机会。其中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如上图所示。

(三)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保证教学质量

重点从监控体系、分段式监控与反馈和监控方式上考虑。监控体系的建立首先要对现有的监控情况进行整理,尤其是基于AFP的卓越金融培养模式中包含校企合作这方面,因而要建立起企业参与学生学习阶段的各个教学环节的操作规则和质量标准,建立好相对合理稳定健全的教学监控保证体系,其中需要包含教学完成情况、完成的质量以及质量反馈信息等内容。同时,做好关于本校相关专业教学监控部门之间的合作,密切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学校层面的监控和开展专业交叉检查等手段,可以实行学生座谈会、企业现场考察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实施AFP计划下的卓越教学质量监控。

四、结论与讨论

基于AFP金融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教学改革项目,它所涉及到的具体的改革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标准、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理念等一系列教育变革。而这一系列变革需要有两个突破口,第一个是根据卓越计划自身的变革特点提出的创立高效与行业中的企业联合起来培养人才的机制;第二个便是构建新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而教学质量保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将基于AFP的卓越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了目前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在结合AFP培养模式的专业特色和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完善使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评价指标符合实践的发展情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本专业的教学管理水平,这样也是保证高校、学生、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对高校所授予课程及学术授予的资格和质量符合国家学术标准和质量的要求。

[参 考 文 献]

[1]王敬.对金融学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J].财经科学,2002(7)

[2]陈锦昌.论本科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修订[J].工程图学学报,2004,26(3):101-105

[3]董泽芳.社会转型与教育冲突[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2)

[4]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5]曹照洁.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

[6]龚克.天津大学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10(8)

[7]陈春林,朱张青.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工程学科教育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10(1)

[8]杨辉,李翠霞,张永强.论高等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151-153

[9]杨辉.高等农业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148-150

[10]杨辉,张永强.“双创”视角下农产品市场营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研究[J].教书育人,2013(12):104-106

金融专业培养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业市场定位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自1998年被教育部列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以来,许多高校尤其是财经类大学,陆续开始招生,目前已经有几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向人才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进而导致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没有充分体现出财务管理的专业特色。因此,有必要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被人才市场接受,那么这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存在问题了。写作硕士论文那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教学方案中提出,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笔者认为,上述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过于抽象。结合目前人才市场对财经类大学生的需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可以定位为成为未来的工商企业的财务总监(CFO)、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师(CFA)以及金融部门的财务策划师(CFP),其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主要目标。

财务总监、财务分析师与财务策划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呢?虽然这三种职业服务于不同的单位和行业,但是都要求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以及资本市场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财务管理惯例。也就是说,虽然这三种职业的实务工作有很大不同,但是知识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以CFO的知识体系与业务技能来说,一位合格的CFO要有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资本运作(投融资)、内部控制、纳税筹划与财务分析。这些知识和技能也是CFA与CFP所必备的。这四个方面的知识要分别与相关的课程一一对应,而技能则主要通过案例教学与开展财务管理竞赛等手段来培养。有了清晰的人才市场定位,在制定或修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等具体教学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要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来安排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应当根据CFO、CFA和CFP需要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来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专业课程体系。

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现状与课程体系建设

自从1999年高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以来,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财经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这样财务管理专业就被打上会计学的烙印,课程设置以会计学系列课程为主,再加上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下面,与会计学专业并列,比如复旦大学设置财务金融系,招收财务管理专业学生。

培养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上。笔者通过对上海财经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对比来研究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海财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公司财务(上、下)、审计学、电算化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的专业必修课包括管理学导论、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财务分析、财务会计、金融市场、金融计量分析、投资学、国际财务管理、创业投资。从这两所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上海财经大学是在会计学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而复旦大学是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笔者吸收这两所大学设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经验,结合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提出财经类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建议(详见下页表)。

在表中,笔者将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两类:专业基础课是所有一级管理类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必修的,课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学年;专业主干课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学年的上半年。写作医学论文将选修课也分为两类:一类是类别选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的延伸或补充,为达到限选的目的,给出不多的可选项供学生选修;另一类是专业选修课,有较多的可选项,供不同兴趣的学生选修。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不同的院校甚至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路,存在较大争议。主要争议有:如何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区分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区别,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国际视野;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应该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1.如何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包括公司理财或者财务管理、投资学、金融市场学三个部分。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公司理财,金融专业侧重于投资学和金融市场学。对于财经类大学来说,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往往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因此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在市场定位明确之后,还要设置比较灵活的教学计划,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培养未来的CFO而设置,但是考虑到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相近,可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部分主干课程,比如中级和高级财务会计、投资学等课程,为一部分喜欢会计学或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总之,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一方面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设置上。

2.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不少院校借鉴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经验,开设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财务管理原理课程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很难泾渭分明,存在很多重复的部分。因此,笔者建议将财务管理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开设财务管理课程。另外,还要对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进行划分。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可以将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结合起来考虑,首先制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可以考虑以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财务成本管理课程中的财务管理内容为基础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关于财务管理课程的教材使用,建议采用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的译本。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又克服了学生的语言障碍,便于学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学习财务管理知识。国内翻译比较好的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主要有两本:一本是吴世农、沈艺峰等人翻译的《公司理财》(StephenA.Ross等著);另一本是方曙红、范龙振等人翻译的《公司财务原理》(RichardA.Brealey等著)。由于这两本教材内容充实,足够一学年使用,所以可将其中与国内财务管理教材内容大致相同的部分,作为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剩下的内容作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在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鼓励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对照英文原版教材学习(机械工业出版社同时出版了这两本书的英文版本),培养学生直接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提高专业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意识地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些财务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如何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很重要。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时间比较短,缺少历史经验积累,教学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点力不从心。写作留学生论文再者,不同的财务主体,其财务活动有很大不同,强调在学校里培养出较强的实践能力也不太现实。因此,在教学中还是着重利用案例教学以及财务管理知识竞赛等手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习惯。

4.是否需要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针对现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重术轻道”问题,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毫无疑问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减少社会贪污舞弊、提高社会诚信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有教师建议开设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程。

笔者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当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教师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首先,任课教师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让学生耳目一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可对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准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其次,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这门课程中,可以对一些财务舞弊案例进行分析,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基于以上考虑和安排,笔者认为没有必要专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主要参考文献

①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5;12

②向德伟.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会计研究,2003;3

金融专业培养计划范文第4篇

一、金融硕士专业双导师制概念

金融硕士专业是我国目前40种专业硕士中的一种,2010年开始设立,时间较短。目前,金融硕士的培养借鉴其他学科的宝贵经验引入了双导师制。

金融硕士培养中双导师制是指由校内具有丰富经验的,长期从事理论知识研究的专职导师和校外聘用的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联合指导,完成对金融硕士的培养。简单的说就是校内学术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联合教学的制度。

二、金融硕士教育中双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校内导师将金融硕士的理论水平引领到一定高度,而金融硕士校外导师有银行、证券公司、金融集团、担保公司等行业背景,凭借其在该领域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研究生提供实践能力的指导,有效地弥补了校内导师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欠缺,使得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加强了学生的综合思辨能力。但金融硕士双导师制的培养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现实实践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问题。

(一)校内导师观念陈旧,指导方式落后,实践环节参与不够

校内导师可称为学术导师。金融硕士是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必然要符合社会的需求,强调实践性与社会接轨。而仍有部分校内导师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采用科研模式指导金融硕士专业研究生,单方面注重学术,以纯学术研究为目的,所讲内容不结合实际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术导师掌控申请项目核心的研究,学生并不能真正的参与其中,不能获得理论知识实质性的进步以及高层次、专门化的应用技能。简单地认为实践环节是校外导师的责任,所以对实践环节参与少,甚至不参与,对专业学位导师的认识片面。

(二)校外导师、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低,影响金融硕士培养的质量

校外导师对金融硕士研究生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影响重大。现实实践中,由于校外导师都是有银行、证券公司、金融集团、担保公司等行业背景的高管,除了教课、指导学生外,还得利用大部分的时间工作,精力有限,指导学生的数量有限,未形成规模,很多学生得不到校外导师的指导,致使校外导师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很多高校并未对校外导师进行补贴,学校认为校外导师属于聘任的兼职教师,对其没有行政管理权,未给予同专职教师同等的权利,没有相应的激励制度和评价监督制度,管理存在严重漏洞,严重挫伤了校外教师的积极性。很多学校教育计划中如选拔录取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设置、学位论文选题和担任授课教师等环节工作都没有让其参与其中,使得校外导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低。校企合作企业不深入,企业关注短期利益,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在银行机构实习的金融硕士,往往接触的是简单的业务,涉及不到核心业务,成为企业单位的打杂工,不能真正了解前沿理论和实践,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校内外导师缺乏沟通,责任不明,合作不深入

双导师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校内和校外导师的优势培养优秀的金融硕士,通力合作,共同探讨培养金融硕士的最佳培养计划。现实实践中,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几乎不沟通,甚至从未见谋面,无法及时处理一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双方各自为政,何谈共同探讨金融硕士的培养。没有明确的制度界定校内外导师的责任、职责,诸如金融硕士的实习鉴定、中期考核、毕业答辩等环节的导师责任及侧重点都没有明确规定,使得相应责任缺位,影响硕士培养质量。校内导师注重科研,认为实践导师只是起“协助式”作用的导师,没有给实践导师科学合理的定位,没有认识到与实践导师实质性合作的重要。

(四)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金融硕士培养双导师制落实不到位

2011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倡导高校全职教师与实践部门具有良好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为共同导师,实行“双师制”。但只是做了概括式指导,在制度、资金上并未给予支持与协助。各级地方政府也基本上停留在意见指导上,在制度、资金等照顾上也没有具体的措施。

金融专业学位设立时间短,各高校对其培养未予以足够重视,尤其金融专业双导师制度的实践形同虚设。调查显示,多数的学生没有校外的导师,未参加校外的实践基地,即使确定了导师,也是挂名的较多。学校缺乏相应的组织管理措施,促进校内外导师的沟通合作,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未形成统一、可循环的评聘模式调动企业,校外导师的积极性。

很多学校不注重对教师的遴选和培训,例如,未对校内外老师的聘任做具体的规定,即使要求了校内教师的职称、的数量、项目研究等,但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在实际的招聘过程中操作性不强,遴选教师往往不符合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

三、构建金融硕士完善双导师制的对策

(一)组织校内外导师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观念的转变,增进责任意识

培训是增强校内外导师对金融硕士培养的目标、规律、政策的认识,转变陈旧观念,促进教学创新的有效手段。通过培训,转变校内外导师对金融硕士培养认识的不足和误区,有针对性地增强校内外导师的指导能力。通过各类适时的多样化、长效化、常态化的培训,促进校内外导师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转变校内导师唯学术论的片面观念,侧重校内导师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促进校外导师增强教育责任意识,针对其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相对欠缺的特点,培训侧重加强金融硕士培养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加强金融硕士教育相关政策和规定的讲解。不断优化导师结构,促进强强联合,以强带弱,增强青年教师的实际指导能力,增强教师教学活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加强沟通,协同创新,通力合作

双导师制的核心思想是充分发挥校内外导师的各自优势,促进金融硕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校内外导师的交流,探讨学生的能力结构,有针对性的培养、发挥双导师制的优点。考虑校外导师并不是专职的教师,工作性质特殊,校内导师需主动与其通力合作,优势互补,提高金融硕士的培养质量。校内外导师可以组建导师团队,共同研讨学术和社会实践生产,促进校内导师提高社会实践的认识。同时,让校内导师参与学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各方面的制订。学校组织相应的研讨会,为校内外导师沟通创造条件;开设校企合作课程,促进校内外导师之间、师生之间合作与交流,校内外导师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合力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实践、科研为一体的依托国家需求项目的新型课程,促进金融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三)完善创新制度建设,政策支持,促进双导师制的落实

金融专业培养计划范文第5篇

80年代金融教育的起步

80年代初,国家提出“银行是一门大学问”,从此国内以银行体系发展带动的金融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各家专业银行陆续同“大一统”的银行体系中分离出来,随着业务不断扩大,规模也在扩张,对金融从业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当时,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大框架下,专业部门和教育部门都开始搞起了金融教育。

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兴办金融专业本科教育的部门除了人民银行外,还有财政部和国家教委(即现在的教育部)。财政部在所属的几大财经院校,如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学院等,开设了金融专业本科的教学,并逐渐招生规模。同时,在国家教委(即现在的教育部)所属的一些综合性大学里,也将金融学科升格为独立的本科专业,并且增大了招生规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之后,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这3所高校的金融学科点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又称为国家级金融重点学科。

此外,在初级金融人才培养方面,为了短、平、快地培养本行或本地金融机构基层管理人才和业务操作人员,人民银行各省区市分行、各商业银行省区市分行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银行学校培养中专生。

这一阶段,国内金融教育与人才培养呈现了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办学资源少且未能得到很好利用。

各部门各机构为了培养各自的嫡系金融人才,“统招统分”,近亲繁殖比较严重,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的金融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教辅材料很稀缺且内容陈旧。师资少且力量薄弱,除了少数几位金融学界的泰斗,从事金融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主要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各高校毕业留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银行业务操作与运行。培养层次特征明晰,以金融机构基层管理人员与业务操作人员为数最多,而培养硕士、博士的数量很小。

90年代金融教育的大发展

90年代之后,我国投融资体制逐渐由“大财政、小银行”演变为“大金融、小财政”的格局,而且金融体系也出现了较大的结构性变化,比如证券的发行与交易、商业银行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出现了“股票热”、“金融热”,对金融人才特别是本科以上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膨胀。

在此背景下,许多部门与机构掀起了金融办学的热潮,不仅财经类院校和原来就有金融学科的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而且很多理工类院校以及其他一些院校也相继新设了金融专业。

这一阶段金融教育与人才培养特征表现为层次明显提高,办学资源不断增多且利用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以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五道口”)为首的金融教育领先的教学科研单位扩大了硕士、博士的培养规模,其他一些高校也相继获得了硕士、博士授予权。财经类院校和原来就有金融学科的高校在扩大本科招生规模的基础上,相继取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一些人民银行省区市分行、商业银行省区市分行以及地方政府设立的银行学校逐渐脱钩、升级转型或者撤并。

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以及各级政府对金融教育与人才培养投入的资源相对从前更多。

国外先进的专业教材被大量翻译引进,而且国内出版了很多专业教材与资料,教辅材料非常丰富,教学内容更新很快。

许多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学成回国,以及国内培养的硕士、博士陆续加入到金融教学与科研队伍,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各金融学科点加强了沟通、合作与竞争,金融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规范化。

新世纪金融教育的大跨越

90年代末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小平同志提出的“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理念深入人心,金融业市场化、国际化、电子化、工程化不断加快,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不仅吸引了大量国内各类学科背景的人才加入金融业,而且很多海外学成回国的人士也首选加盟金融业,金融业的人才竞争出现了白热化。金融教育进入空前的繁荣期,国内除了原有的金融学科点之外,许多其他院校包括理工农医类院校、各高校下设的二级学院、民办院校等也竞相新设了金融专业,招收本二、本三学生。

这一阶段金融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特点更加突出。

各高校特别重视金融学科的发展,教学科研实力比较雄厚的高校将原来的系、所陆续升格为了学院,或者新设以金融学科为主体的管理学院,加大优秀教学科研人才的引进力度,想方设法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且扩大了招生规模,以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金融高端人才。

原来隶属于人民银行的财经类院校逐步脱钩和转型,比如湖南财经学院并入湖南大学、陕西财经学院并入西安交通大学,成为“985”高校的一分子,充分利用了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优势,金融学科建设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国内各金融学科点的沟通、合作与竞争得到进一步加强,以硕士研究生联考为契机推进了金融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数理化、工程化、标准化、规范化,比如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等逐步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