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震演练简报

地震演练简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震演练简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震演练简报

地震演练简报范文第1篇

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一组织和协调全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

二、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在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制订并组织落实全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工程规划、实施方案;组织编制三年总体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每一栋建筑的加固改造方案;开展校舍安全排查鉴定工作,督促落实对工程建设收费有关减免政策;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程序进行中小学校舍建设管理,监督检查工程质量和进度;设立举报电话,协调查处重点案件;协调各部门支持重点工程建设,协调处理跨部门重要事项;建立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汇总和报送校舍安全工程相关统计信息;编发简报,推广先进经验,报告工作进展。

三、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区教科文委的主要职责:协调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拟定工程工作目标、政策;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指导做好校舍安全排查鉴定、工程规划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资金分配办法,加强工程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对工程实施进行指导、检查、评估和验收;开发并建立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汇总和报送校舍安全工程相关统计信息;总结工程实施经验,编发简报,推广经验,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指导各校建立健全校舍档案;认真做好工程的规划编制工作。

区发改委的主要职责:负责将工程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会同教育部门做好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编制工作;完善相关政策,协调其他部门为工程实施提供收费减免等政策支持;按基本建设程序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审批和指导。

区财政局的主要职责:负责统筹安排工程所需资金,制定具体资金筹措方案,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资金分配办法;积极落实本级工程专项资金;参与工程实施;加强资金监管,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区建委的主要职责:负责做好工程实施的技术指导,明确相关适用规范标准;组织技术力量做好校舍抗震安全排查鉴定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协助组织对相关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参加工程建设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监督检查事故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加强对工程建设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区国土资源局的主要职责:负责为工程实施提供地质灾害分布情况;指导、协调和监督工程选址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的同时,协调工程建设用地;协调确需征用或者变更用地性质的项目,密切配合工程实施。

区水利局的主要职责:负责指导根据需求提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所需的水情、汛情信息,提出应对措施和意见;为洪涝灾害易发区校舍选址提出防洪防涝要求;宣传防汛知识,提高学生和公众避险自救能力。

区科技局的主要职责:负责提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及以上地震高烈度区、地震断裂带和地震多发区域分布情况;指导校舍加固改造工程、校舍建设选址;负责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估的协调和技术指导,确定新建和加固改造校舍的抗震设防要求;指导中小学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教育,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培训和演练;督促执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强制性标准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

区公安消防大队的主要职责:负责督促学校严格执行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并对工程消防设计、施工及消防验收进行技术指导;配合教育部门在中小学宣传、普及消防知识;指导、督促对校舍工程严格依法进行消防设计防火审核、消防验收或者备案抽查,并对校舍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不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

区监察局的主要职责:会同教育等部门加强对工程的监督检查;协调查处工程建设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区审计局的主要职责:负责开展工程建设审计;对本级资金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和工程建设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组织开展工程建设专项审计调查。

地震演练简报范文第2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和有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注重打基础促规范。形成联动运行机制,构建齐抓共管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做好抗震救灾应急准备,切实推动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二、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凡在我镇发生的:(1)重大水旱灾害,冰雹、雪、等气象灾害;(2)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3)森林、民房、学校、商店发生火灾和重大动物疫情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性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三、工作规则

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求镇政府、镇属各单位、各村委会全体干部职工应做到:(一)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要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做好防御自然灾害的各项工作。(二)要落实责任,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好相关工作。(三)要严明纪律,凡因不听指挥调配,工作不落实,人员、措施不到位,出现因灾害造成群众伤亡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触犯刑律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四)各村要高度重视灾害排查工作,将本村的每个山体滑坡点,每户危房户都要做好登记并建立档案;凡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并及时向镇政府报告。

四、灾害风险

我镇辖区有自然资源局标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20个,如发生灾害,需紧急转移安置。

五、启动条件

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启动本预案。(一)发生洪涝、暴雨、干旱、冰雹、雪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启动本预案。(二)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六、指挥机构和职责

镇政府成立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镇长熊雪宇同志任组长,各村包村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各村支部书记、镇武装部、党政办、国土办、卫生院、司法所、派出所等机构组成。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协调各职能部门统一救灾,负责整个救灾工作的灾情收集、整理,负责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民政办是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构,在镇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各类灾害的救助、救济工作,指导灾区开展灾后倒塌民房恢复重建工作;相关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参与镇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防灾减灾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其组成单位和职能为:办公室组成单位:镇党政办、镇民政办、镇财政所、镇国土办、镇武装部等。(一)镇应急办、镇党政办主要职责:负责传达救灾应急指挥部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负责全镇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工作;协调、监督各部门和自然灾害发生地域的应急工作;收集汇总和上报抗灾救灾的有关情况,负责编辑灾情简报与对外工作;负责灾区抗灾工作的宣传报道。(二)镇国土办主要职责:负责做好灾害趋势的协商与预测;负责组织自然灾害评估,确定灾害等级。(三)派出所、镇民政办、镇财政所、镇司法所、镇卫生院、镇武装部主要职责:负责灾民的紧急抢救、转移和安置工作;负责灾区卫生防疫和治安防范及保障工作;负责救灾应急所需的交通、通讯、医疗救护、救援物资的调度、下拨和供应工作;负责救灾资金的分配和管理;负责救灾捐赠活动的组织和捐赠物的接收与发放。负责灾区灾后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筹措、使用和管理;负责制定灾民倒房重建总体方案;负责组织指导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和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四)镇财政所、镇纪检办主要职责:负责对各级、各部门安排的救灾资金、物资进行审计、监督,及时纠正、查处违规违规行为。

七、应急准备

(一)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需的救灾设备和装备,完善民政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健全与公安、消防、卫生等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培育、发展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队伍。(二)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知识,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根据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每年应根据灾害发生特点,适时组织民兵应急分队演练习,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

八、灾害预警

(一)根据水利、水文、地质灾害、林业、森林火险、有害生物灾害、农作物病虫害草鼠害、动物疫情等部门预警预报信息,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向全镇预警预报。(二)民政办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预警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库进行分析,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相关地区和人口数量及时提出灾情评估意见,向镇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向有关部门上报、向村上通报。(三)镇有关部门和各村应根据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量人员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的预警预报,提前做好应急准备或采取应急措施。

九、会议制度

为了加强平时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调度,建立我镇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一)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全镇防震减灾工作;(二)研究、审议防震减灾工作重大政策和措施;(三)协调各村、各科室涉及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大事项;(四)通报重要震情和防震减灾工作情况。联席会议建立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由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主持(根据情况需要,经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同意也可临时召开会议),主要是总结交流工作情况,研究部署防震减灾工作任务,协调解决全镇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困难问题。

地震演练简报范文第3篇

1.1编制目的

为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和救灾工作的领导,明确各村、社区和有关部门的职责,确保地震应急快速、协调、高效、有序地开展,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市地震应急预案》、《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订本方案。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发生在我乡或发生在邻区波及我乡的地震,及与之相关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活动。

1.4工作原则

立即响应,自行启动: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乡政府和相关机构立即自动按照方案实施地震应急工作,处置本行政区域地震灾害事件。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乡政府是处置本行政区域一般地震灾害事件的主体,乡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实施地震应急工作。

社会参与、协同行动:乡政府有关部门和村、社区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行动。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建立广泛的社会动员与救助机制;依靠和发挥人民、武警部队、基干民兵在处置地震灾害事件中的骨干作用和突击队作用;依靠科学决策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2地震应对组织机构与职责

2.1乡抗震救灾指挥部

2.1.1发生一般地震灾害事件后,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转为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在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指挥下,协调组织本区域内的地震应对与救灾工作。乡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如下:

指挥长:乡政府乡长

副指挥长:乡政府分管地震工作的副乡长

乡武装部负责人

成员:乡党政办、乡综治办、乡财政所、乡产业办、乡社会事业办、乡司法所、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办为成员。

2.1.2乡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实施地震应对方案。

(2)统一指挥全乡抗震救灾工作,组织乡有关部门和村、社区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救援,必要时派出现场指挥部。

(3)协调县人装部、县武警中队、全乡基干民兵参加抢险救灾工作。

(4)向市政府、县政府报告震情、灾情和地震发展趋势,视灾情请求市政府支援和对外呼吁援助。

(5)部署、协调、督促、检查各部门和村、社区的地震应急、应对工作。

(6)在上级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7)必要时提出交通管制、征用物资、灾区进入紧急状态等措施的建议。

(8)处置地震应对和救灾工作的各类突发事件,承担其他有关地震应对和救灾的重要工作。

2.1.3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及其职责

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办。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副乡长兼任。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1)汇集、上报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

(2)提出抗震救灾方案、措施和建议。

(3)贯彻市、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县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之间的应对救援工作,并督促落实。

(4)掌握震情监视和会商情况,分析、判断地震趋势。

(5)制定新闻、宣传工作方案,指导抗震救灾宣传,组织信息会,审核有关新闻稿。

(6)起草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

(7)承担乡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2.2乡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

视灾情情况,成立乡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其成员如下:

指挥长:乡政府分管地震工作的副乡长

副指挥长:乡武装部部长

成员: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单位和村、社区负责人。

乡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职责:指挥协调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指挥协调抢险救灾队伍抢救被压埋人员;指挥协调公安消防部门迅速消除火灾及其隐患;指挥协调卫生部门紧急抢救、运转伤员;指挥协调民政部门迅速安置灾民生活、发放救灾款物;指挥协调通讯、供水、供电、供气部门迅速解决临时通讯、供水、供电、供气问题;指挥协调建设、交通部门迅速抢修重要市政和交通设施;组织协调有关方面做好保障和支援工作;向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及时反映震情、灾情处置情况,并负责落实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决定,处置现场其他事宜。

3预警预防

提前识别地震前兆,对一定时间和空间区域的破坏性地震趋势作出预测,及时预警信息,做好预防准备,落实应对措施。

3.1预警预防行动

乡(镇)政府根据地震预报,避震通知,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督促检查抢险救灾准备工作;防止地震谣传或误传,保持社会稳定。

3.2地震预警级别及

乡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按照国家和省确定的地震重点危险区执行。已经地震短期预报的地区,如果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下,乡政府可以48小时之内的临震预报,同时向县政府和县地震局报告。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4.1.1地震灾害事件分级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或造成较大直接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其它地区7.0级以上的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299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5.9级地震,发生在其它地区6.5—6.9级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49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4.5—4.9级地震,发生在其它地区6.0—6.4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4.0—4.4级地震,发生在其他地区5.0—5.9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其他地震应急事件,是指强有感地震(﹤5级的有感地震)、震情异常和地震谣传。应对其他地震应急事件,在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支持下,乡防震减灾办公室组织、协调地震应急工作。

4.1.2地震应对分级响应

应对县内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地震灾害,分别启动Ⅰ级、Ⅱ级、Ⅲ级响应。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在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县委的领导下开展地震应对工作。

应对县内一般地震灾害,启动Ⅳ级响应,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乡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地震应急、应对工作。

4.2扩大应对地震应对期间,在受灾区域发生相同、更大等级地震灾害事件,或受灾区域发生洪灾、传染病暴发流行、社会动荡等其他意外事件,产生更严重影响或破坏,灾区丧失自我恢复能力或现有的应急力量不足,可相应提高响应级别,迅速将情况报告县政府并提出应对建议和援助请求,同时部署乡有关部门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地震应对工作的正常进行。

4.3信息报送和处理

地震灾害信息报送和处理的内容包括:震情速报和灾情速报,乡政府有关部门的灾情报送和处理,震情灾情公告。

4.3.1地震系统的震情速报

接上级地震部门的信息后,10分钟内向县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报告。

4.3.2地震系统的灾情速报

地震灾情速报内容包括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等。地震灾情速报的工作程序如下:

地震工作部门迅速启动地震灾情速报网,收集地震灾情,并汇总上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灾情发展动态,按1、2、6、6、6、……小时间隔向上级地震局报告,直至应对结束,如有新的突发灾情,应随时报告。

4.3.3乡政府的灾情报送和处理

震区乡政府迅速调查了解灾情,及时向县政府和县防震减灾局报告。

乡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灾情进行初步核实,及时汇总统计,向县政府报告。乡政府各部门和各行业部门及时向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有关灾情信息。

发现因地震伤亡、失踪或被困人员有港澳台人员或外国人,乡政府要迅速核实并上报县政府和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县政府。

4.3.4震情灾情公告

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公布震情、灾情信息;有关震情灾情的新闻报道须经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审查后,涉及港、澳、台人员或外国人的报道,须经县外事台侨办同意后。

4.4指挥与协调

4.4.1I、Ⅱ级响应

在省应急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4.4.2Ⅲ级响应

在市应急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4.4.3Ⅳ级响应

地震发生后,乡政府和乡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应第一时间派人参加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乡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指挥和协调全乡地震应对工作。

乡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召开乡地震应急指挥部全体会议,通报震情灾情,确定应对规模,决策和处理下列事项:

(1)组织抢救被压埋人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2)组织实施紧急医疗救护,协调伤员转移、接收与治疗。

(3)组织抢修损毁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

(4)启动应急避难场所或临时避难场所,设置救济物资供应点,提供救济物品、简易住所和临时住所,及时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确保饮用水消毒和水质安全,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

(5)控制危险源,封锁危险场所,做好次生灾害的排查与监测预警工作,防范地震可能引发的火灾、水灾、爆炸、山体滑坡和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或者剧毒、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等次生灾害以及传染病疫情的发生。

(6)依法采取维持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治安的必要措施。

4.4.4其他地震应急事件

我乡发生4.0-4.9级地震,由乡防震减灾办公室组织、协调全乡地震应对工作,及时收集震情和社会影响情况,提出震情趋势判断,并报告县政府和县防震减灾局。负责人为分管副乡长。

发生地震谣传事件,立即由乡防震减灾办公室牵头处理,迅速调查了解地震谣传缘由、影响范围、群众情绪等情况,及时向县政府报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平息地震谣传方案;安排布置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有力措施,追查谣传根源,快速平息谣传。

4.5紧急处置

地震灾害现场,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地震现场指挥部综合协调、各部门参与的应对救援工作体制。

现场紧急处理的主要内容是:沟通汇集并及时上报信息,包括地震破坏、人员伤亡和被压埋的情况、灾民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动进展情况;分配救援任务、划分责任区域,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组织查明次生灾害危险或威胁,消除次生灾害;组织采取防御措施,必要时疏散居民;组织协调抢修通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生命线设施;估计救灾需求的构成与数量规模,组织援助物资的接收与分配;组织建筑物安全鉴定工作;组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

各类救援队伍要服从地震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与协调,按照有关技术要求开展救援工作。

4.5.1抢险救灾

牵头单位:乡武装部

成员单位:乡、村、组干部、民兵应急分队、乡团委(青年志愿者队伍)等

应急工作:遵照乡抗震救指挥部命令,组织调动乡抗震、民兵预备队迅速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抢救国家重要物资。

4.5.2医疗卫生救援

牵头单位:乡卫生院

成员单位:各村卫生站

应急工作:组织调动医疗救护队伍迅速赶赴受灾现场进行救治,做好危重伤员转运、护送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及时清运垃圾、死亡牲畜,保持环境清洁,预防各种疫情,做好饮用水源保护、食品卫生监测检查工作,保障应急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

4.5.3交通运输

牵头单位:乡交管站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急工作:根据需要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对被毁公路、铁路、桥梁和有关交通设施进行抢修,消除路面障碍,设置醒目标志,保证救灾车辆通行,确保抢险救援人员、物资运输和灾民疏散,实行交通管制。

4.5.4城市基础设施与工程抢险

牵头单位: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办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急工作:组织专业人员对电力系统破坏情况进行检查,并迅速进行抢险、抢修,保障救灾电力供应;负责供水、燃气、排污、市政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检查抢险,负责水库、河道、堤坝等水利设施的抢险排险。

4.5.5通讯保障

牵头单位:乡产业办

成员单位:乡移动、联通、电信营业厅

应对工作:在通讯线路、设施遭受地震破坏时,开通备用的应急通讯设备,保证抗震救灾通讯畅通,并尽快恢复破坏的通讯设施。

4.5.6物资供应保障

牵头单位:乡社会事业办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急工作:做好救灾物资(帐篷、被服、食品、药品等)的储备、调运、发放、管理工作,保障灾区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4.5.7社会治安保障

牵头单位:乡综治办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急工作:加强灾区社会治安和国家重要财物、设施、次生灾害源以及救灾人员的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对灾区党政机关、要害部门、物资储备仓库等重要目标的警卫,预防、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4.5.8灾民救济及安置

牵头单位:乡社会事业办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对工作:设置、检查各避难场地,调集救灾资金和物资,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负责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4.5.9震情跟踪监测

牵头单位:乡防震减灾办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对工作:加强地震监测和震情跟踪工作,及时向乡政府报告震情信息和震后趋势判定意见。

4.5.10灾情调查与灾害损失评估

牵头单位:乡防震减灾办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工对作:及时收集震区受灾情况向乡政府报告,按照相关规范,迅速开展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

4.5.11应对工作资金保障

牵头单位:乡财政所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对工作:筹集、调拨应急资金。

4.5.12次生灾害防御

牵头单位: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办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工对作:对道路、桥梁、天然气、供排水等重要基础设施采取措施排除或控制险情,迅速组织力量对灾区的建筑物进行鉴定,圈定危房、竖立标示牌,对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危险地段进行排查,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或控制险情;对已造成堵塞沟道、挡水堤坝损坏的险情,要采取紧急有效处置措施排除险情,防止次生洪灾发生。对灾害性天气及时作出预报。各有关工业部门和有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的部门负责对灾区易于发生火灾、爆炸、毒泄、污染等次生灾害的物资、设施采取紧急措施,预防次生灾害发生。

4.5.13对外呼吁与接受外援

牵头单位:乡社会事业办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工对作:按照有关规定乡社会事业办负责请求和接受社会各界向我乡受灾区提供的紧急救援和捐助,并及时向灾区发放。

4.5.14宣传报道

牵头单位: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工对作:按《乡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预案》向社会震情、灾情信息,及时、准确地报道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等方面的情况,配合地震部门加强地震科普知识、防震抗震和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凡涉及震情、灾情的报道,须经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审查同意。

4.5.15后勤保障与社会动员

牵头单位:乡抗震救灾指挥部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对工作: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4.6信息

地震事件的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地震预报和地震灾情信息通报工作。有关震情信息、抗震救灾和灾害损失情况的新闻报道,须经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审查后。

4.7应结对束

应对结束必备的四个条件:经地震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一般地震的可能;地震应急各项工作基本完成;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

乡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地震应结对束命令的,并及时上报县政府。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因救灾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讯设备等应及时归还;造成损失或无法归还的,按规定给予适当补偿。

5.2社会救援

乡社会事业办负责接受、管理、安排社会各界的各类捐赠物资,并登记造册,报乡政府备案。乡镇政府根据救灾工作的需要,制定救灾物资、资金的使用计划,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适时向社会公布。

5.3灾后重建

合理安排、严格管理救灾资金、物资,提出恢复重建的短期计划,并启动实施。乡有关部门和各村、社区协同做好灾区重建规划,加强房屋和工程建设的抗震设防工作。

5.4保险

乡防震减灾办公室负责协调县保险公司按照保险条款及时实施理赔。

5.5调查和总结

乡防震减灾办公室负责对地震灾害事件进行调查,对地震应对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并报送乡政府。

6宣传、培训和演习

6.1宣传

地震应急、应对宣传坚持“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在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地震、科技、教育、广播电视、新闻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强化配合协作,采取多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

6.2培训

各村、社区要加强地震应工对作培训;承担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任务的各村、社区,要加强救援队伍的培训,提高地震应对能力和水平;各村、社区要开展社会民众震时自救互救知识的培训工作;乡防震减灾办公室要加强对各村、社区防震减灾助理员业务知识及技能培训。

6.3演习

各村、社区、学校和相关部门、行业、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整合各种应救对援资源,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地震应对演习。

专业救援队伍有关管理部门应定期与不定期进行演练,必要时举行跨部门多种救援力量合练,检验应对联动、紧急集结、快速反应、协调配合、现场救援、后期处置等能力。

7附则

7.1定义与说明

次生灾害:地震造成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火灾、爆炸、瘟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以及水灾、泥石流和滑坡等对居民生产和生活的破坏。

生命线设施:指电力、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等系统以及通信、交通等城市公共设施。

直接经济损失:指地震及地震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房屋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物品等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设备、财物等破坏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置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文物古迹和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

7.2方案管理与更新

本方案由乡政府批准。乡有关部门和各村、社区应当根据本方案制订本部门、本辖区的地震应对方案,报乡防震减灾办公室备案。《乡地震专项抗震救灾应对工作案》的更新期限为5年。

地震应急方案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乡防震减灾办公室承担。

地震演练简报范文第4篇

1、学校组织党员干部及群众学习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根据统一部署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工作,正在进行第三阶段工作。经过督导组督导考核,教育工作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达到教育效果。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严于律己,敬业奉献,要求广大教职员工认清形势,把握时代脉搏,树立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在以人为本,以爱育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广大教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加大整顿师德、师风建设力度,坚决控制住个别教师上课讲课不认真,不讲透。课下暗示学生办班收费及乱订资料的反面典型。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对管理者的“四心”要求

(1)、虚心——向竟争对手学习;

(2)、用心——用灵魂来谋事,用生命去投入;

(3)、慧心——善于学习、不断反思;

(4)、恒心——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对老师的“四师”要求

(1)、铸师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2)、练师能——没有高超的本领就会误人子弟;

(3)、树师表——没有为人称道的形象就没有教师的尊严;

(4)、厚师风——没有敬业奉献的作风就不可能有学科的地位;真正起到了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作用。

2、坚持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将经典文化《弟子规》作为最佳读本,让师生从中感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加大“双德”工程开展力度,落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书香校园传承中华美德。熟练经典,读诵“弟子规”,并通过美德故事的资源,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故事,历代传颂的圣贤、伟人的事迹等等,让学生在良善的人文熏陶中养正自我,教师要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作则就是老师要带头师范,用心体验,才能达到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目的。相关专题:中学工作总结2010年中学工作总结2010年中学工作总结仅供范文写作参考,切勿完全照抄!

二、不断强化德育管理,真正净化育人环境。

继续加强班主任管理和研究: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研讨各班教与学的情况,交流各班管理经验,探讨学生的思想动态,总结本周各班成绩及存在的不足,认真开展优秀班级的评选活动。

继续坚持学生养成教育主题教育活动:学期一大主题,学月一主题,每周一小主题。同时要求各班经常对学生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每月评选一次养成教育之星。通过不懈的努力,学生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得以培养和养成。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校园文化精神表述词“厚德自信”的宣传贯彻,开展了“美丽环境靠文明言行打扮”活动,师生精神面貌好,一个团队的精神已基本展现。政教处、团委会继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黑板和校园广播站等宣传工具,在渲染校园文化等方面做出良好成绩。配合学校的各阶段工作重点,充分利用宣传橱窗进行宣传,举办如“交通安全”、“生命科学”、“反对迷信”等专题展览;继续编辑出版初三简报加强对学校大型活动、校园动态、校友风采的宣传和学生心理、理想、方法、道德等方面进行教育。 加强德育常规的建设和检查。

2、认真开展活动促发展:认真组织和开展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的评选活动,并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组织全体师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3、加强对校园环境卫生、班级文化建设、课间操、学生仪容仪表及生管工作整顿和检查,进一步完善德育常规制度,本学期,学校校容校貌有了较大的进步,为形成健康文明、高雅向上的校园奠定基础。 开展丰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政教处、团委会、还组织举办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 《弟子规》知识答卷,

“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4、年级工作计划性强。年级组在学期初便制定详细的计划,然后根据教学进度适当调整部分计划,年级管理一直狠抓了德育工作,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纪律制度,为学科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各学年,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了工作重心:七年级,以学习习惯和纪律养成为重心,狠抓不良苗头,加强正面的诱导教育,以班主任为核心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取得了家长的支持;八年级,以学习方法的教育为重心,营造勤学守纪的级风,大力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提倡发挥个性特长。九年级,以前途理想教育和个性心理辅导为主,安定学生情绪,调动学生的拼搏精神。教初三教学三种精神:一、吃苦精神,二、牺牲精神,三、钻研精神。

三、务实教学常规管理,打造高质量教学特色品牌。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学校继续组织全体教师实践先进经验,摸索出“打造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收到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学校组织全体教研组长和教学骨干为老师们献课,对促进年轻教师专业化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在已经基本形成质量兴校,以教学质量论英雄的良好局面。

(1)

【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抓教学质量首先从常规教学抓起,我们坚持抽查教案,每月集体检查教案的作法,倡导集体备课,坚持提前两天备课。我们一直要求老师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一月一检查一公布,对不认真负责的教师在全体教师会上通报批评。对每次考试,严格采用中考要求进行,实行交叉监考,严肃考风考纪,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通过有效管理,全面提高班级、学年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坚决消灭干做生。每学期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动及课件制作大赛,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学新秀、能手、骨干、名优教师的教学风彩和课件制作能力,为我们一直倡导的打造有效课堂,提供了保证。

鼓励教师撰写教学体会和教研教改论文,学校初步实现了教师由“教书型”向“研究型”的转变,教研教改成果显著。本学期有多位老师的教研文章在各级刊物及网络发表。

四、严防群治创建文明,齐抓共管美化校园。

在安全防范上,学校加强了门卫的管理,加强了学生进出校园管理。

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利用课间操、学生集会、国旗下讲话、班团课、黑板报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制定《安全工作预案》,组织学生开展地震、火灾紧急疏散演练。

结合各级各部门的相关要求做好季节性安全工作。学校制定了消防、防雷击、野外实践活动、防地震、防洪防汛等各种安全预案;制定了“百日安全活动方案”等安全工作管理方案指导落实安全工作。

加强安全工作资料建设,在每个班级明确一个班干部负责记录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有关安全讲话,汇集为班级安全语录。相关专题:中学工作总结2010年中学工作总结2010年中学工作总结仅供范文写作参考,切勿完全照抄!

五、加强卫生安全工作,力控传染疫情流传。

今年,当甲型h1n1流感袭来时,学校积极组织师生进行教育。我们一手抓教学工作这件大事不动摇,一手抓“甲流疫情防控”与“常见传染病防治”不松懈,每个人都坚守岗位,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主动出击,确保各项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我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食堂管理、卫生管理、寝室管理已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六、党员发挥带头作用,工会群团共谋发展。

学校工会经常性了解教师的疾苦,主动为老师办实事,办好事,我校工会工作真正起到了教职工与学校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曹新是我校的体育老师,由于第一个孩子是个脑瘫儿,久治不愈身亡,为孩子治病借了很多外债。第二个孩子是个早产儿,体弱多病。今年五月孩子由于阑尾炎误诊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单,给这个原本困难的家庭又一致命的打击。得知这一情况后,党支部、工会马上组织教职工捐款。董校长1000元,校级领导张兵、张会影、张平各500元。其他领导和职工300、200、100元不等,不到一小时捐款14400元。为曹老师解了燃眉之急。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友爱精神。同时也见证了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明显效果。

全体党员在支部的带领下,积极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为全体老师树榜样,个个勇挑重担,个个教学成绩优秀。一大批教师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七、办学成绩有目共睹,学校形象得到提升。

1、校园甬道、水泥地面篮球场投入使用。完成教学楼内墙壁粉刷,办公室地板铺设、办公桌椅换新、走廊文化建设、还有正在进行的学校围墙亮化工程和教学楼楼面维修与改造工程。

2、我校初三经过师生的艰苦努力创造了奇迹,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600分以上的同学有51多名,达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同学有164人;为完成县职业高中招生工作,全校动员每位老师落实指标,并纳入考核、评优、评聘之中。从目前情况看送生任务好于往年。

总之,我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绩,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我们深感欣慰。从今年中考这个结果看原因,说明我们的领导作风、教学管理、师资水平,工作精神等等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精神。面对辉煌的成绩,回顾一个学期来的点点滴滴,我们深深感到:办好一所学校,必须有一流的管理水平。形成合力非常重要,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沟通是形成合力的重要途径,我校在管理中注重沟通,在和谐中奋进,实行人本立意的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才能取得一流的中考成绩。才取得了学校各方面的长足发展。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工作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在硬件建设上,我们的设施与一些先进的学校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软件建设上,尽管我们在校本培训与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上,做了一些工作,成绩也有一点点,但我们很多老师科研意识还不够强,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会真正进行教育研究的还只是少部分教师,而大部分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把课题研究和教研看作一种硬任务去应付,需要督促才会完成,缺乏原动力。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经过这几年学校组织的培训和自身的努力,我们有一大部分的青年教师成长较为明显。但存在于我们一部分教师身上的较为共性的问题是不思进取,固步自封,没有危机感。而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及课堂教学的评价已有较大的改革,可我们一大部分教师却还在原地踏步。加快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是我们全体教职工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机遇与挑战共存,希望与困难同存,我们坚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定能战胜挑战,排除万难,把第二中学办得更好。

【相关阅读】

地震演练简报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层学生公寓;层次性;管理

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校的迅猛发展,学校硬件建设得到较大改善,学生公寓设施获得极大改进,高层学生公寓的普及率也逐渐增高。在这种新形势下,关于高层学生公寓管理体制的思考是高校公寓管理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层学生公寓的含义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划分为:1层~3层为低层住宅;4层~6层为多层住宅;7层~10层为中高层住宅(也称小高层住宅);11层~30层为高层住宅;30层(不包括30层)以上为超高层住宅。其中,高层住宅是城市化、工业现代化的产物。高层学生公寓是用于集中居住阶段性学生的高层住宅。

二、学生公寓管理体制的常见模式

(1)托管模式

这种管理体制模式是全部托管给物业管理公司。例如:中国民航大学住宿学生17000余人,中国民航大学学生公寓管理公司是民航大学直属编制、学生公寓管理的处级单位,成立于2001年1月,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经学校授权,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划拨的房产、设施、经费、人力等资源。托管型公寓管理社会化、专业化符合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但在管理过程中托管型公寓管理客观上侧重对物的管理,忽视对学生的引导,弱化了公寓文化功能的发挥。

(2)自管模式

这种管理体制模式指学校办后勤,依附于学校管理公寓一切事务。例如: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在院领导和学生工作部、保卫处、院团委的关心支持下,建立实施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大学生公寓自治管理委员会,简称“自管会”。此管理模式是由学校后勤或学生部门单一为主管理学生公寓,但是也存在着管理上的难点,如学校后勤与学生工作部门和学生思想政治系统在对学生管理的协调和配合上存在一定问题。

(3)协管模式

这种管理体制模式指学校组建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与学工处其及下设部门联合管理。例如:沈阳师范大学于2002年和南北生活区物业公司对于后勤社会化条件下学生生活区的管理工作达成一致,共同签署了《沈阳师范大学生活区共建方案》。该方案对生活区学生管理工作参与的组织机构、分工及具体职能、责任划分,如何运作,如何地进行检查、评估与奖惩等做了规定,成立了生活区管理委员会,明确了学校和物业方责任:物业公司负责物业管理,对生活区学生公寓、餐饮、安全等各项管理与服务工作负总责,学校学生处负责学生管理、对物业公司进行监督、检查、协调学生和物业公司之间的关系等。联合管理机构设置即实行学生公寓管理按物业管理和学生管理相分开的原则,由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和学工处其及下设部门分别负责。

三、我校两江校区高层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概况

(1)独具特色的楼层式分级管理

我校的公寓管理模式采用的是协管模式,即学生自律委员会和学生社区物业管理共同工作的管理模式,相互间明确分工职责,学生自律委员会主要负责学生工作的进行,物业管理主要负责学生公寓设施的管理和维修工作。

学生自律委员会的工作分为公寓文化建设和公寓秩序管理,主要分属行政职能部门和楼层长部门。楼层长部门设楼长、层长,采用学生干部管理学生的方式,设置寝室安全联络网,根据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灵活针对性的安排管理时间和工作方式,从而突破上传下达,缺乏沟通的传统呆板的管理体系,减少大学生对于学校公寓管理的抵触心理,有效解决学生与公寓物管人员间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管理矛盾,增强了公寓楼层管理的安全性。

(2)楼层式管理的运行方式

在公寓管理模块中楼层长部门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采取以楼层长主席为核心,各楼长各自分别管理,双方相互比较、相互监督的竞争式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的运行下,极大地调动了楼层长工作的积极性,也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管理意识,使他们的能力在工作中得到很大的提升。不定期的技能培训,定期例会的召开,部门工作的计划总结,对管理方式的讨论,奖惩制度的不断完善,加上楼长与层长、层长与室长的有效沟通,全力合作打造出一支齐心协力团队化的管理队伍。

(3)楼层式管理的工作方式

在当前的大学生公寓管理过程中,部分大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匮乏,甚至违反高校的相关安全要求,造成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使事故频频发生;部分大学生自我控制力和判断力不强,将很多时间都浪费在虚拟的网络上,沉溺于网上聊天或游戏等,以至于荒废了学习等等。针对这些情况建立层长每日分段检查、自律委员会每周统一检查的检查制度;每周一次简报告知带班辅导员老师,每四周一次通报批评的通知制度。

(四)以公寓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大学生公寓管理

(1)挣脱寝室个人主义的束缚,增强寝室集体意识。

为了丰富学生的寝室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寝室为家”的寝室荣誉意识,开展了寝室文化节系列活动,包括寝室文化装饰,寝室文明公约等多个方面的评比,使寝室各成员各自发挥特长,增加了室友相互间的沟通,促进了室友间的感情。

(2)实施大学生寝室安全观教育

对于高层公寓来说,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是重中之重,特别是火灾、地震的疏散演练更是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节课。在两江校区系列主题班会中,以学生自律委员会代表发起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开展得如火如荼,同时开展消防知识讲座和演习,加强大学生的综合安全观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将会减少高层学生公寓中的安全隐患,极大地推动大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走出寝室,摘掉宅礼帽

大学生有70%的时间在公寓度过,在各种APP泛滥的情况下,足不出户也能满足生活基本需求,走出寝室,在操场拼博的时间大幅度减少。为此,自律委员会组织了学生寝室趣味运动会,使大家走出寝室,在比赛场上奋起拼搏。将公寓文化与体育文化相结合,这种公寓管理文化建设的创新,有利于学生增强寝室荣誉感,加深室友感情。

(五)楼层式管理的初步成效

重庆理工大学两江校区总计1537间寝室,总计6000余人;在学生自律委员会层次性的特色管理领导下,各楼层、各楼栋之间相互竞争,弥补相互间的不足,学习其他楼层的优点,促进共同进步,共建和谐寝室。在2015-2016学年,从40多件大功率电器的缴纳减少到10件左右,通报寝室从最初的50多间减少到10间以内,评出年度优秀文明寝室80余间。

四、楼层式管理的引申思考

(一)楼层式管理的新型模式虽然达到了相互竞争、相互进步的管理效果,但由于楼长个人能力和管理要求的不统一,易造成不同楼层对自己工作成绩判定的标准不一致,引发部分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排斥感。

(二)不仅针对于公寓管理,对于自律内部也应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完善成员的考核制度,使之有明显的责任意识,明确的工作目标,而不是无追求不积极的工作状态。规矩是用来束缚人的行为但同样也是用来激励人的一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