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基础笔记

计算机基础笔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基础笔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基础笔记

计算机基础笔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对比法;计算机文化基础;Office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教学目的,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实践证明,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根据我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中应用对比教学的实践,谈谈看法。

一、Windows 2000的基本操作

为了使学生掌握好Windows 2000的基本操作,我把相关的内容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

1、窗口和对话框

窗口和对话框的最明显的区别是窗口有最小化、最大化按钮,而对话框有帮助按钮。

2、“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

他们的区别是:“我的电脑”默认窗口只有一个窗口,要查看某一部分内容必须再打开窗口;而“资源管理器”窗口有左、右两个窗口,这样操作起来就比较方便。

3、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和移动

在菜单中选择“复制”,然后把鼠标移到要复制的地方,选择菜单的“粘贴”;要进行移动操作时,在菜单中选择“剪切”,然后把鼠标移到要复制的地方,选择菜单的“粘贴”。

4、“剪贴板”和“回收站”

“剪贴板”保存的是经过一次复制或移动操作之后的内容,并且是最近一次的操作。

“回收站”保存的是硬盘中所有被删除的内容。

5、下拉菜单中各命令项的说明

如果命令名后面有符号“”,则表示选择该命令时会弹出对话框.

如果命令名后有顶点向右的实心三角符号,则表示选择该命令后弹出下一级的菜单选项。

如果命令名的右边还有一个键符或组合键符,则该键符表示快捷键。

二、Word2000的使用

在学习“Word 2000字处理”时可以把Windows里学习过的内容以提问方式导入新课。

1、“资源管理器”窗口与“Word 2000”窗口的比较

打开“资源管理器”和“Word 2000”窗口并横向平铺,对两种窗口进行比较。

2、“保存”和“另存为”

保存有两种情况:①新建文档的保存;②原有文档的保存。

另存为:屏幕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3、输入特殊符号

(1)使用标准输入法中的软键盘输入所需符号。

(2)用快捷菜单输入特殊符号。

4、文档的不同查看方式

(1)普通视图方式:只显示页面的文档内容。

(2)联机版式视图方式:窗口分成两部分,左边显示的是文档的标题,右边显示的是文档的内容。

(3)页面视图方式:可以显示文档地整个页面结构。

(4)大纲视图:它可以折叠文档,只显示标题。

5、段落的对齐:对齐分为两端对齐、左对齐、居中对齐、右对齐和分散对齐5种对齐方式。

三、Excel 2000的使用

在学习“Excel 2000”时可以把学过的Word 2000字处理的内容以提问启发方式,师生共同回忆一起来解答。如:

1、“Word 2000”与“Excel 2000”主要功能的对比

Word 2000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图形图象和它的“所见即所得”;而Excel 2000的主要功能有三方面:电子表格、数据库管理和制作图表。

2、“Word 2000字处理”窗口与“Excel 2000”窗口的对比

它们区别是Word 2000有表格菜单、而Excel 2000的菜单栏有数据菜单。

3、“Word 2000”与“Excel 2000”菜单的对比

先把两个窗口横向平铺出来,然后把学过的Word 2000的内容以提问式复习,最后进行比较。

4、窗口上显示约定名称的比较

Word 2000的约定名称为文档X,而Excel的约定名称为Book X;第一次保存时Word 2000的约定名称为文章的标题,而Excel 2000的约

5、数据的计算

Excel 2000的常用数据计算方法主要有(这里对各种方法不进行详细的介绍):

(1)行、列的自动求和:利用“常用”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

(2)使用公式计算:使用公式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等算术运算,字符的连接运算以及比较运算。

计算机基础笔记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学情分析;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161-02

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①曾经讲过:“顺应学情,是教育的生命线。”说明学情对于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情分析是系统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程序的设计,摸准学情,可以为有效地开展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教学依据。

根据学情分析的支撑要素: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认识水平和生活体验、学习兴趣和即时状态,学情分析可分为课前学情分析、课中学情分析及课后学情分析。

课前学情分析

课前学情分析很重要,是决定备课、上课成败的重要因素,是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一般采取的方法是交谈法。通过交流,分析学情的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学生的“已知”。是指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等,明确这一点很重要,它决定着学习起点的定位。

二是学生的“未知”。“未知”是相对“已知”而言的,包括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所包含的未知知识,还包括实现终极目标之前所要涉及的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

三是学生的“能知”。就是通过教学,所任教班级的学生能达到怎样的目标,它决定着学习终点(即学习目标)的定位,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四是学生的“怎知”。即学生是如何进行学习的,它体现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法、习惯等,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教师通过以上几点学情分析,从而进行相应、有效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时,要从了解学生的现有状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学习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

教例1:中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第一次上课前的学情分析。

在第一次上课前,笔者找班级课代表(是班主任根据平时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推荐的基础较好的学生)了解了几个问题:一是班级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二是有一定的应用基础的学生占几成;三是学生学会了哪些计算机应用操作技能;四是学生期望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哪些知识。课代表回答我:同学们以前学习的理论课较多,对开设本课程抱有很大期望;班级里有一定基础的同学的情况他没有完全掌握,但有三四个学生计算机操作较熟练;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不是上网、打游戏就是聊天,对Office软件的应用很少;同学们期望本课程能尽快进机房,能让他们上网、打游戏。

笔者又找了该班的专业负责教师,了解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要求。教师告诉我,期望通过本课程能使学生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能顺利通过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操作员考证;二是能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具备灵活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尤其是在就业岗位上能熟练地进行相关运用,不希望出现曾有的教学怪象――学生顺利通过了考证,但是在岗位实际应用时不知所措。

通过学情分析,笔者对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规划和设计:一是肯定学生对本课程期待的积极性,表扬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在课堂上简单了解曾经学过这门课程的学生人数,对已经学习过计算机的学生进行了提问,了解其掌握程度;三是认真交待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和要求,明确学习目标,即通过资格考证和学会实际运用,强调本课程是毕业验印的必备条件,举例说明曾经有学生在就业时因缺乏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失去了很好的就业岗位,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以此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四是明确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学生要学习操作系统、Office中某些软件的应用,尤其是在生活中各种软件运用的案例,如用Wopd写信、写个人简历、制作小报,利用Excel进行成绩的统计分析、进行电器销售的统计分析,在商务营销场合利用PPT制作产品推广幻灯片、帮教师制作课件等,而非仅仅是上网、打游戏。

通过第一节课,要让学生既明确本课程的重要性,也了解学习目标,同时认识到教师的教学态度和严格要求。

根据课程的实践性、学生的基础、学习的主动性及应用的要求,笔者针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进行了整体备课:(1)因为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要进行弱化或适当忽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精讲多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因为学生是中职生,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不是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第一阶段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和Word文字处理软件时,要少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在中后期再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指导,使其触类旁通地掌握Excel和PPT的操作应用,实现知识的迁移。(3)因为有少数学生有一定的应用基础,因此,在座位上要合理安排,进行分组,让有基础的学生根据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的方式担任小组长,如此,既可以增加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加团队意识,也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另外,在教学中也要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有基础的学生,在课堂训练时任务要求要多于或深于其他没有基础的学生,使不会的学生变会,会的变优。(4)为了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任务驱动等有效的教学策略。(5)为了强化本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教学中的案例要密切关联相关专业,如所教学生是电子专业的学生,在进行Word教学时,项目实训可引入电子产业的某个产品的介绍,通过综合排版,让学生进行文字处理;在Excel教学中,可利用电子产品销售统计案例,让学生学会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在PPT教学中,可通过新电子产品的营销推广,使学生掌握幻灯片的制作技巧。

课中学情分析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的特征,一是学情具有动态性,会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难易程度、个人情绪的变化以及教师的指导提示而变化;二是学情具有可变性,是可以调整和改变的,特别是当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时,就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将学情调整到较好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有效提问、课堂训练等方法了解当堂教学效果,根据分析的学情动态,及时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

教例2:在Excel数据处理软件中学习常规函数的应用。

在上课前,笔者针对学情进行了备课,找到班级数学科代表,了解学生对函数的理解与学习程度,科代表回答说:函数学过,学过三解函数等,不难接受。于是笔者在教学设计时,就想当然地根据科代表的回答及教学大纲制定了教学目标: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规函数Sum(求和函数)、Average(求平均值函数)、Max(求最大值)、Min(求最小值)、Count(求计数)的使用。笔者认为只要掌握一个函数的使用方法,其他的函数应该触类旁通,很容易就能掌握的。然后,通过多个案例训练,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加以巩固。

上课后,从导入到第一个函数Sum(求和)的学习都按照笔者的教学设计顺利进行,依据笔者个人所理解的知识迁移,理所当然地讲解其他相应的常规函数Average(求平均值)、Max(求最大值)、Min(求最小值)、Count(求计数),在讲解一个个小任务及学生练习时,热火朝天,掌握程度很好,笔者正为自己的教学阶段性成果自豪时,一个综合测试项目让我傻眼了。按常理,在学生掌握了各个函数的基础上,这个只需5分钟即可完成的综合项目任务,居然10分钟也未完成。于是,在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的同时,笔者单独找完成不顺利的学生进行了交谈,结果让我很出意料,学生对函数的理解、对其相应功能和操作方法也都掌握了,但是对各个函数对应的函数名却记不住,由于英语基础太弱,在众多的函数中选择自己所需的函数有很大的难度。笔者顿时觉得很难接受,在脑海中问若干个“怎么会这样呢?”但又立刻反思到,原来笔者在课前的学情分析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英语基础的强弱,虽然同是中职学生,但现今的中职生的文化课基础与4年前已经大不相同,时隔5年,笔者仍用过去的定式进行教学设计,完全忽视了学生英语水平的程度。于是,笔者立刻将计划本该进行继续强化的第二个综合任务的设计取消了,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临时加上对几个常规函数的函数名的学习。

课后学情分析

课后学情分析是课后教学反思的一部分,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容忽视的教学过程。课后学情分析的内容包括当堂课后分析、课程结束后分析及就业跟踪分析。

当堂课后分析要考虑本次课中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了,主体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教学目标完成了没有,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困惑。另外,也可充分利用课后时间,通过师生交谈、讨论、辅导等机会,检查教学目标的实施情况,通过对每次课的教学进行全面分析与反思,根据教学体会和学生反馈的信息,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及时修订教学设计,思考下一次课的设计,以促进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程结束后分析要根据学生考证通过率、考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平时在校时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时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反馈,从而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客观的分析与反思。

就业跟踪分析是指当学生踏上实习、就业岗位时,通过与实习指导教师或用人单位领导沟通,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的满意程度,为以后开设本课程的教学设计调整提供依据。

总而言之,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计算机应用基础》属于文化基础课程,但由于学科的特殊性,该课程的实践要求较高,实用性很广泛,如果处理不当,教学设计一概而论,往往会出现对相同的年级、相同的专业或不同的班级使用同一教学设计和同一教法,教学效果差距很大的现象。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提高教学有效性,优化教学效果,必须关注学情、研究学情、分析学情,顺学而导,因材施教,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在教学中减少无效劳动,提高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真正地提高教学有效性。

注释:

①靳家彦,男,1944年12月生,毕业于天津教育学院中文系。从教38年,现任天津南开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曾荣获天津市模范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国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学专家。

参考文献:

[1]周雪莲.科学有效地开展学情分析[J].北京教育,2008,(10).

[2]秦.例析学情分析的重要要素[J].语文教学通讯,2009,(3).

[3]傅梅珍.关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有效教学的思考[J].教学研究,2010,(4).

[4]任志蕾.《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刍议[J].山西科技,2010,(2).

计算机基础笔记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引导文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7-0000-01

Analysis the needs of Computer Teaching Reform

Lu Lina,Hu Jun

(Wuhan Ordnance Military Academy,Wuhan430075,China)

Abstract:"Computer Application"is a non-commissioned officers academy students to open one compulsory basis.Through the course of study,so that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computer from the foundation to gradually master the relevant concepts,basic knowledge,to master the common office software and networks operating,training students to use computer processing operation and in official capacity.Therefore,the strengthening of basic education,computer courses,students develop computer skills,especially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and creative ability,proposed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is imperative.

Keywords:Computer-based courses;Teaching reform;Guide teaching text

一、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指导,激发学员实践创新能力

以能力素质为核心,以知识素质为主体,是军校学员综合素质结构的主体。“能力本位”教育是任职教育的体现,主要培养学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主要是建立既能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员是认知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学员的自身特点和课程的改革目标,我们尝试将原来的《微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操作与维护》及《信息安全》三门课程合并成一门课程《计算机应用与维护》,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内容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变化,同时保持教学的相对稳定性,强调精练教学内容,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强调学员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课程在内容的编排上遵循认知规律,在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既满足计算机技术发展对军队士官人才的能力要求,又适应参训学员的个性和职业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的学习,以满足各级部门岗位任职能力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不再明确划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专修室成了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一体的专业教室。教员除了理论教学,还需要进行实践操作指导,边讲边练、讲练结合、适时讲评。学员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共同协作来完成教学任务,并对完成情况进行互评和自评。授课过程中教员更加注意宏观调控、控制节奏、注重引导,而学员则需要提前预习、注重协作、及时反馈。

二、针对军校士官学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

目前,军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一些不合理性。例如,开设的课程较单一,课程学习时间较短,课程学习较孤立,与其他课程特别是专业课学习联系较少等。这种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学员不能系统和完整的学习计算机知识,不能及时地掌握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缺乏计算机能力培养的连续性,不利于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课程建设是军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这类应用型课程而言,学习的方向应瞄准应用,学习的目的是学会动手实践,这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充分考虑学员信息技术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员的潜力,实现学员个性化发展。教学手段应呈现多样化,并与实际工作案例相结合,语言上通俗易懂,使所学内容简单明了。

三、积极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从认识计算机到逐步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办公软件及网络的使用,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最终达到提高学员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大力提倡“精讲多练”,“精讲”要求教员讲出内容的精髓和基本知识点,“多练”要使学员有机时、有目标、有实效。因此,计算机操作环节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要作统筹安排,形成较完善的操作课教学体系,以利于培养学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具体因素,我们应该选择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类似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遵循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指导思想,注重实践环节,面向应用,努力提高学员实际操作运用能力,掌握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调整,重点围绕着贴近实际应用,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即以提高技能为宗旨进行内容整合和提高,使课程内容既体现了先进性、实效性和应用性,又照顾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员。

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性教学

引导文教学方法是“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教学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之一。为适应这种教学方法,本课程专门编写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活动实施手册,为各情境、各任务编写了详细、全面的引导文。在课前下发给学员,供学员自学,完成引导文中设置的问题和任务。教员检查学员完成引导文所布置的任务的情况后,根据学员真实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相比,知识更新速度快,若计算机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员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则学员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而教学的注重点应从“教”转向“学”,逐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员指导下的“以学员为中心”,即以学员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员的能动性,主动建立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教学模式上去。

总之,观念创新是方向,只有观念创新才能确立正确的目标;思维创新是方法,寻求思想方法和行为方法;知识创新是目的,创造新的知识实体。实现三个创新的中心环节是思维创新,而思维创新的核心则是学会运用非逻辑思维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因为只有变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这些非逻辑思维方式才有可能导致差异,从而提出新问题,确立新观念,创造新的知识实体。军校任职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是质量和特色随着任职教育从观念更新与模式转换向教学过程深入,这样的改革方向是一种必然。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对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邵玉兰,李红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及对策[J].成才之路,2008,22

计算机基础笔记范文第4篇

关键词:比较优势法;出口;纺织品

中图分类号: F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2-0021-01

一、显示比较优势法的采用

“显示”比较优势法是分析比较优势计量方法与模型中最著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它侧重出口实绩分析,避免了国家保护所造成扭曲的影响。虽然它只涉及出口一方面,从短期看,易受政府政策的影响而扭曲,但从长期分析,若一国某种商品无论有无比较优势,即使受了扭曲暂时发生贸易偏离,但市场的竞争最终会使之正常。而且,“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方法简洁明了,能避免许多繁杂的运算及近似估计,使之成为一种最常使用的衡量方法。

因此,本文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法对江西五种主要纺织品进行实证研究。其方法是将江西省的出口纺织品和相应的全国纺织品相比较,即把江西省该类纺织品出口值(ai)占江西省出口总值(A)的份额与全国该类纺织品出口值(bi)占全国出口总值(B)的份额相比较,其公式为:

RCAi=ai/A÷bi/B

通过对江西省1998-2007年等五大纺织品(指针织或钩编服装及衣着附件,非针织或非钩编及衣着附件,棉花,化学纤维短纤,其他纺织制成品、成套物品、旧衣着及旧纺织品、碎织物,以下简称)出口贸易与全国同类产品出口状况的比较,用显示比较优势计算出江西省主要纺织品的比较优势情况,具体结果在表1.1中列出。

表1.1 江西主要纺织品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对比表

原始资料来源:《江西统计年鉴》(1999-2008),《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8)。

二、江西主要出口纺织品的分析结论

(一)针织或钩编服装及衣着附件的实证分析

针织或钩编服装及衣着附件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但优势地位不稳定。

表1.1中的数据表明:从总体上来看,针织服装是这五种纺织品当中最具比较优势的产品。10年的RCA值都大于1,平均超过2.5,特别是2003和2004两年,RCA值分别为3.91和4.28,远远超过1,这说明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较明显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10年间,针织服装的RCA值波动也比较大, 最低为1999年的1.70,最高为2004年的4.28。同时从2004年后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这表明在刚入世时,受配额取消的利好,江西的针织服装出口迅猛,但随后受国际和国内竞争和贸易壁垒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逐渐在减弱。

(二)非针织或非钩编及衣着附件的实证分析。非针织或非钩编及衣着附件出口具有中等比较优势,但具有发展潜力。表1.1中的数据表明:从总体上来看,非针织或非钩编及衣着附件的RCA值都大于1,常年在1.5左右,比较平稳。这说明最近几年江西非针织服装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一直处在稳定状态。

(三)棉花的实证分析。棉花生产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从表1.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998-2007年10年间,棉花的RCA值都大于1,且RCA平均值仅次于针织服装,这说明棉花作为特色农产品,在江西省是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2002年开始RCA值有下降的趋势,具体是从2002年的3.32下降到2007年的1.2。

(四)化学纤维短纤的实证分析。化学纤维短纤出口比较优势较明显。1998-2007年10年间,化学纤维短纤的RCA值都大于1,且总体上有上升的趋势,从1998年的1.47上升到2007年的3.73,其中1999年的RCA值最低,为1.14,2007年的RCA值最高,为3.73。这说明江西省的化学纤维短纤出口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五)其他纺织制成品、成套物品、旧衣着及旧纺织品、碎织物的实证分析。其他纺织制成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中等且处下降状态。从表1.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998-2007年10年间,其他纺织制成品的RCA值都大于1, 1998年最高为2.09,2007年最低是1.05,这充分说明江西的其他纺织制成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形势不容乐观。

计算机基础笔记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计算机 数据存储 备份 分类 对比

中图分类号:TN710.34 文献标识码:A

1 数据存储分类

计算机的数据存储技术经过了不断地发展,存储系统也在不断地进步。早期使用的存储技术是基于服务器的存储,后来逐渐的出现了基于磁盘阵列的存储,现在则更多的使用的是基于网络的存储,集NAS、SAN,无论是从数据的读写速度上、还是存储的容量的大小上面,都有着巨大的进步。

早期的基于服务器的存储,即DAS是以服务器为中心的一种存储方式,DAS中存储设备,是直接的与各种服务器或者客户机的后面链接在一起的,服务器/客户机能够直接的对其进行控制。DAS的本身内部没有操作系统,它守在服务器上的操作系统负责管理。也正是由于这样,导致这种存储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用户的数量增加或者服务器在提供服务的时候,使用这种存储方式的计算机的响应速度会变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ATM以及以太网的普遍性的使用,服务器本身就成为了数据的I/O的一个问题根源所在。

而网络存储系统的出现则很好地解决了DAS中的问题。NAS技术是以网络为中心的一种存储方式,是面向文件的,这个的存储设备能够单独的作为文件的服务器和网络连接在一起,而数据的存储应用部分则没有在同样的服务器中。因此使用这种存储方式进程数据的存储,数据都是在设备中存储的,设备通过网络的LAN接口和文件的系统服务器连接在一起。因为NAS的本身的属性,使得其克服了DAS的缺点,在用户的数量增加或者运行的服务变多的情况下,NAS的服务器仍然能够正常工作而不受到影响,其运行的响应速度也不会受到影响,因此使用这种存储方式进行数据的存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可靠的。

SAN的原理则是依靠光纤通道的高速的传输速度以及其内部交大的容量,将服务器和存储的设备很好地连接在一起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网络结构,二者之间能够通过高带宽的交换机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在网络中的访问,即使不通过服务器也能够很好地使得存储设备中的数据进行交换,从而使得数据交换以及传输之后产生更少的网络冲突,网络堵塞也会因此而大大的降低,这样服务器在运行的过程中压力会大大的降低,从而系统的整体能够更加的灵活并且更加的具有伸缩性,因此SAN技术现在十分的受欢迎,在目前来看是使用的比较多的一个技术。该技术主要的有点在于能够使得数据的存储速度更快、同时操作也更加的简便,而且能够对这些数据资源进行集中地管理,使得应用起来更加的方便,因此其应用前景很好。SAN还有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在扩容方面容错性能较好,只需要在其中加入新的SAN的设备就能够进行简单的设置从而实现在线的扩容,就算在存储设备被损坏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整体数据的损坏,因为只需要对已经损坏的硬盘进行更换就可以了,不需要对磁盘阵列进行重新的启动,因此这种存储技术在数据的备份以及容灾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2 数据存储系统对比

NAS技术目前来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存储介质了,它和以往的磁盘阵列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有着自己的核心的、操作系统以及磁盘系统的服务器。传统的磁盘阵列往往需要通过服务器或者是第三方的软件来进行控制,这样实施下来则会比较缺乏自我的管理的核心,并且使用的操作算法有着很低的效率,尤其是在对一些大流量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时候很容易直接的造成服务器的超载的负荷,这样就会使得响应的速度十分的慢。而NAS与此有着极大的不同,它自身有着相对来说很完整的文件管理系统,所采用的磁盘操作算法也再以往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优化以及提升,能够使用多个磁头臂同时来进行读写,这样的运行速度明显的得到了提升,响应的时间大大的缩短了,并且同时文件读写中可能产生的错误也大大的降低了,这样有利于使得网络以及服务器的运行的性能得到很好地提升。而和SAN相比较而言,NAS管理的文件是在RAID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条件了存储操作系统,以及TCP/IP的访问协议。但是SAN作为一个独立的数据管理网络,其和交换机之间进行数据的访问时不需要通过服务器进行的,是通过光纤通道以及交换机来进行数据的访问的,其所追求的目标是保证存储性能更加的好,处理速度更加的块,因此SAN与NAS相比较,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有着更多的优势,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数据的存储备份成本也会随之而有所增加。

3 分类与对比

计算机中对数据的备份效果与很多种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的,比如说用户的备份要求、用户投入的资金的多少以及对于效果的预估等都能够对数据的备份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如果想要能够出现效果较好的备份方案,那么首先应该对其投入较多。总而言之就是,对于计算机中数据的备份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一些性价比比较高的方案来进行,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目前来看,使用的比较广泛的两种对于数据进行备份的方案如下所示。

3.1冷备份

冷备份相对来说技术结构比较简单,并且成本也比较低,主要是使用磁带机这一类设备定期的对计算机内部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从我们对其进行的描述方式就能蚩闯隼矗计算机的冷备份方式是一个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的方式,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其存在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这种备份方式在备份的过程中进行数据的转移十分的麻烦,一旦数据遭到破坏就难以进行恢复,因此需要慎重的应用。在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一些中小型的企业或者是个人经常会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数据的备份,毕竟其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3.2热备份

这种备份方式目前来看,效果是最好的并且数据的恢复是最快的。这种备份方式需要设置专门的灾备设备以及技术中心,使用光纤作为通道来连接需要进行备份的服务器,在这个系统安装完成以后就不需要再进行任何的人工操作,机器能够自动的进行备份,完成数据的转移,并且这些数据转移是在被监控的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发生的。虽然其备份的效果很好,但是目前来看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使用的专用的容灾设备价格太高,并且其安装的程序过于复杂,往往需要有专业性的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并且安装的技术十分的复杂,往往需要设备的提供厂商进行技术上的问题的解决,并且其使用的范围也比较窄。由于这些缺点的存在,使得热备份的方式没有得到大范围的使用,往往在一些对于数据的存储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下才会使用这种备份技术,或者是一些规模十分庞大的应用系统以及企业的计算机数据服务中心才能够使用它。

3.3暖备份

暖备份则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折中的技术,其备份的技术难度处于冷备份以及热备份之间,也是目前来看使用的范围最广的一种方案。这种备份技术主要是通过设置硬盘的远程镜像、对数据库的复制以及灾备中心等来实现对于计算机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完全备份的。

其中,硬盘远程远程主要是通过对比主服务器差一点的另外一个服务器以及那些磁盘阵列的硬盘进行设置来进行数据的存储的,并且通过光纤通道以及RAID技术来进行数据的传输以及备份,这种备份方案的成本比较低并且技术难度也不是很高。虽然其实现起来的技术难度比较低,但是进行光纤的设置也是需要花费很大一笔开销的,并且由于使用光纤进行传输,因此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有使用的距离的限制。并且,这种暖备份的技术使用的并不是同步的复制技术,因此在进行数据的同步存储方面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总体来看在较大的范围内这些问题并不是很严重,并不会干扰到这种技术的应用。数据库的复制技术和这种远程影像技术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主要的区别在于具体的存储方式的不同,数据库的复制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存储不同步的问题,能够使用数据库的软件的恢复功能进行备份,这种备份方式比RAID更加的可靠,实现起来更加的具有优势。因此,数据库的复制技术有着一些优势,能够解决灾备问题,但是由于不同的厂家的数据库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进行跨厂商的数据库操作十分的困难,因此实际的应用时需要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暖备份的灾备中心的概念和热备份中提到的概念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暖备份中,灾备中心主要是在企业的内部设置的,其本质是一个比较大的数据备份中心,以这个中心为核心对整体的结构内部的所有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因此这种实现方式导致其对于数据的管理不存在距离的限制,能够实现远程的数据存储以及管理,并且在不同的网络架构中都能够得到很好地应用,并且在投资的过程中与热备份相比较而言也比较低,并且其扩容性也会更好一些,实现起来需要的技术相对来说难度更低一点。这种备份技术的主要缺点在于在际的实现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比较完备的计划,否则在备份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4 结论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个人数据、企业数据的存储问题逐渐的获得了更多的关注。没有对数据进行备份,在计算机的硬盘遭到损坏时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计的。因此,本文主要对于计算机的数据存储的备份方式进行了介绍,包括其分类以及各种方式具有的特点,并且做出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希望能够对于防止数据的破坏和损失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使得人们更加的正确的应用数据的存储备份技术,使得技术更加的安全与可靠,得到更大范围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姚晓毅. 计算机数据存储备份技术探析[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5,(10):63+68.

[2] 李宁. 计算机数据存储备份的分类与对比分析[J]. 现代电子技术,2015,(03):149-151.

[3] 陆丹. 基于P2P云存储备份系统设计及日志恢复实现[D].吉林大学,2013.

[4] 韩猛. 白云鄂博铁矿计算机数据网络存储和备份的实现[A]. 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冶金自动化》杂志社.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0年会论文集[C].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冶金自动化》杂志社,2010:5.

[5] 魏强. 一种网络备份系统的存储优化研究与实现[D].信息工程大学,2009.

[6] 陈洁. 银行数据中心数据存储管理的实现与优化[D].复旦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