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金收支管理

资金收支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金收支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资金收支管理

资金收支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科研项目;管理;项目资金;预算

一、引言

从当前科技企业的实际情况看,企业科研管理往往对项目立项、上报经费的拨款、结题审计、研究等几个大的环节方面比较重视,而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及其效益关注不够。与事业单位经费管理相比,企业对拨付的科研经费和自筹的科研经费管理过于粗放,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收支核算的好坏和结题的财务审计报告是否通过直接关系到科研项目的完成质量。

二、企业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1.科研项目立项的预算科目缺乏合理的预算。根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经费管理办法》第三章规定,经费的支出范围中,直接费用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咨询费、会议费、管理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档案/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其他费用等十二个科目。首先,有些单位在申请课题时,为了争取到更多的经费,往往对课题研究工作中的经费支出情况不能客观地予以分析和估算,而是为了尽量增加申请经费支出类别和数额。其次,企业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由于缺少财务知识,所编制的项目预算经费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科研活动中实际所需的成本,造成预算编制科目与实际发生的费用不一致,实际经费超支。再次,有的企业管理部门对科研人员考评只认科研项目第一负责人、科研论文第一作者,致使科研人员在项目申报、成果报奖等方面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导致申报项目规模小而数量多,科技含量不高,没有一定的开发价值,企业匹配的自筹资金投入大,这样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困难,使得团队的跨学科联合科技攻关受限,科研创新的学科优势互补和交叉集成效应难以实现,影响了重大科技成果的投入产出和核心技术的竞争优势。

2.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规范。项目(课题)首先经费应当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实行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其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规范。尽管许多科技企业制定有详尽的科研经费支出范围和标准,但由于科研经费种类繁多,资金来源的多层次、多元化,尤其是在横向经费管理方面,不容易被监督控制,导致科研经费管理规定执行乏力。

3.科研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成本难以计量。科学研究与企业经营有着密切联系,把科学研究成果推向市场,用纵向科研经费作横向课题的实验经费或其他研发支出,使科研项目的成本难以准确计量;企业对从事科研所用的房屋、水电费、交通用车、仪器设备使用费以及科研人员的工资、科研津贴、奖金等都不计入科研成本,而是从企业成本费用列支,无形中加大了企业开支范围。科研经费管理中的“成本核算”,实际上是核算经费是否用完,至于将经费花在何处,用途是否与科研管理条例规定的科目有关,科研、财务等部门缺乏协作审核,加之科研人员普遍认为科研项目是他们争取来的,因而出现了科研经费支出无序性和随意性,“专款未必专用”,而且支出结构也不尽合理。

4.科研项目结余资金处理不明晰。科研项目在预算编制时,各单位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尽量多报预算,使得预算编制脱离实际工作;预算内容没有细化到具体开支项目上,缺乏可操作性;科技项目支出预算缺乏可比性和参考性,影响了预算编制数与执行数的差异性。预算编制的不准确、不细化导致科研项目资金不能按阶段及时用出去,形成结余。单位为了不使结余资金上缴,申请项目延期结题,集中采购支出经费,造成了大量科研经费闲置沉淀,使课题的预算收入和研发支出不匹配,同时也给财务核算和项目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5.科研资产管理混乱、材料领用大进大出、设备利用率低。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名义上由资产管理部门、财务处等部门共同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专用设备、仪器仪表科研用较多。其次,由于科研资金实行“专款专用”,有些科研项目购置了固定资产,课题完成后固定资产使用率低下,造成科研设备(尤其是专用设备)闲置长久不用,不仅占用了大量科研资金,而且设备利用率不高。再次,企业对科研成果转化和形成的专利权、商标权、软件等无形资产管理措施也非常薄弱,造成被侵权事件的发生和资产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6.科研项目资金流失严重。目前,研发机构科研项目资金来源主要由纵向、横向和企业自筹专项三部分组成。对于横向科研经费由于其来源的多样性,有科研收入、有企业与事业合作项目以及其他单位投资等等,大部分要以科技服务或科研成果作为企业的投资回报。纵向财政资金(无偿性)和企业自筹专项按规定纳入科研管理经费的管理范畴,科研经费监督管理失控。

7.科研经费绩效考评管理的监督机制不完善。首先,现存的监管体系不健全,对课题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规范作用不强。其次,企业普遍存在科研经费绩效考评管理监督检查意识不强现象,缺少对科研经费结题审计和效益分析;尚未建立经费监管下的科研项目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对科研项目技术水平与经费开支的综合考核没有开展,成为科研项目管理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加强科技企业科研经费管理对策

(1)提高科研经费管理认识,不断完善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企业科研部门、财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财经法规宣传力度,进一步明确科研部门、财务等各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不断完善科技企业科研经费管理体制。(2)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建立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制度。根据科研项目性质和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实行科研经费的分类管理和核算,避免科研项目支出挤占科技企业日益紧张的经营费用,保证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性;严格控制科研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与项目研究无关的支出坚决不予以报销,国家明确禁止的消费项目严禁在科研经费中开支,建立科研经费审批权限制度,减少科研人员报账的盲目性、随意性,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3)加强科研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利用科研经费或结题经费购置的资产,按照国家和省级有关规定均属国有资产,企业应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其进行核算、管理和处置,以达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目标,避免资产的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4)制定科技企业科研结算管理办法,强化结题经费管理。国科发财字[2005]462号《关于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经费使用和加强监管的通知》(通称禁令)的第六条禁令明确规定:“严禁课题结题后不及时进行财务结算,长期挂账报销费用”。科技企业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内部科研经费结算管理办法,明确科研课题的结账时间和课题剩余经费的使用方向,项目负责人应严格执行科研合同,按规定及时结题。(5)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建立健全科研经费核算和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企业要根据财政部制定的有关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努力构建以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为主管,资产管理部门、审计和行政部门参与的管理监督信息系统。(6)开展科研经费的结题审计和效益审计,完善科研项目的绩效考评制度。首先,课题结题审计是对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一种强有力手段。其次,绩效考评注重的是科研结果的评价,而对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科研支出目标的实现程度,很少有人将其纳入其中进行评价。因此,我国可以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科研评价制度的基础上,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科研经费评价体系和相关制度。

参 考 文 献

[1]张振刚.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会计.2007(5)

[2]姬长全,张文颖,翟祥.实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J].现代商业.2008(9)

资金收支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资金管理 收支 两条线

A企业是某集团公司的一级直属单位,是国内最大的油品产销企业,其产品已是知名品牌,被国际知名媒体评定为全球名列前茅的品牌公司。A企业规模大,专业性强,分布领域较广,其子公司遍及全国各地的特点。根据A公司的体制,用相同的方式设立子公司以及三级单位。A企业从加强集团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控制力,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和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出发,多年前开始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的资金集中管理,已形成了比较完整规范的管理模式,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A企业在收支两条线上的经验表明:把下属单位的所有收入按照相应的规定全部缴纳给总部,坚决执行下属公司不保存资金,公司本部根据预算下拨所有支出,所有收支差额留存公司本部,由集团公司统一使用“统一资金、统一支付、统一预算管理、统一内部转账”的方式进行管理。

1.事业单位与企业在“收支两条线”模式的异同

政府部门和企业“收支两条线”管理的相同点都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资金的合理使用。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有效办法是统一实行“收支两条线”。

设立收入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负责管理政府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财政非税收入,根据各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标准核定的资金,统一由财政支出。这种管理模式能有效地遏制行政事业单位随意支出的问题,能最大限度的使预算外资金合理使用;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将收入与支出两个现金流区别开来,有利于督促与控制考核资金的去向,有利于对部门进行绩效考核。

企业为了提高投入与产出的效率比,更准确地把握企业资金的管理,对资金管理普遍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之一。

政府部门和企业对“收支两条线”,在管理目的、实施目标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区别: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实施“收支两条线”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公共财产资金的安全性,准确准点如数地搞好资金回笼工作,遏制腐败源头,强化国家廉政建设。企业是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缩短资金的周转周期,减少现金的持有成本;通过高效的管理模式构建企业财务管理控制系统,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效益,实现企业价值的利润最大化,实行“收支两条线”。

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部门“收支两条线管理”相比较,企业的管理模式有着企业的特色,具有多方面的特征:

第一,企业的动机就是创造利润,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其收入与支出存在产值比之间,有必然的内在关系;

第二,企业对应收账款也必须进行管理,采用“收支两条线”管理,多收入环节不仅要对已到账户内的资金实行管理,账内账外资金同样重要;在支出管理体系中,支出环节必须根据企业的实力,要尽量降低成本;企业的资本运营与收支两条线管理相吻合;在行政事业单位,这个管理模式运用较为简单,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与支出相对来说比较固定,渠道比较单一。

2.实行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集团型企业加强对下属子公司资金运用的监督和管控,充分提高资金的整体效益和使用效率,即使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企业有着不同的具体做法,但是各个企业的思维模式和根本目的都是在集中进行有效管理下为了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现实中,各企业都摸索出了适合自己企业经营特色的资金管理方式,但也有相当大部分的企业没有相应的管理模式,对生产经营方面存在着难以突破的障碍,对资金集中地的管理模式还比较模糊。当今,集团型企业根据企业内部体制确立的“统一计划”模式和“统贷统还”模式比较成熟,在企业资金管理中也使用得较多,从A企业的研究分析,“统贷统还”模式优于“统一计划”模式,有利于企业内部职能优化组合,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发挥积极有效地控制企业投融资。“统贷统还”的模式也存在不足之处,不能很好地对成员企业进行成本费用支出的控制。

“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有力的措施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途径。将企业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对资金的统筹安排和有效监控。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外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的效率,为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充分利用当今网络先进技术,创新信息技术新成果,企业实行集中度更高资金“收支两条线”,可以促进全面预算管理的全面执行。

3.如何构建“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

每家企业的性质不一样,其发展规模大小不一致,内部的企业文化建设程度也不一样,各企业的组织机构也存在差异,所以,每个企业在建立收支两条线的企业管理模式时,应考虑到适合企业自身的特点。

在建立“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时,遵循企业的基本原则科学准确划分收入与支出,进一步明确支出资金和收入资金的流动性管理,杜绝收支混在一起;加快资金的周转周期,减少现金持有成本,实行有效的集中管理;建立“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合理安排支出,保证企业持续经营,保证有现金余额,科学预算,合理规划。基于这些原则,企业构建资金管理“收支两条线”模式,重点把控掌握资金进出的流程、资金的去向和资金的流动数量等要素为抓点。

第一,关于现金收入与支出的流程方面:按照办事的规定程序,遵守并执行与现金流动有关的规定,认真管理好企业账户,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控制好账户资金的安全,防范在资金的收入与支出、结算与信贷等环节出现差错。加强组织职能保障,确保收支两条线运行畅通。

第二,关于现金收入与支出的流向问题:企业“收支两条线”,企业可以让当地银行为企业下属单位各部门设立收入户和支出户两个基本账户,授权或委托银行财务结算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各下属单位的收入账户与支出账户;资金必须按照相应的程序由收入户划拨。把资金从收入户向支出户划拨的方式多种多样,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为了集中控制,有集团公司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采取统一调拨;假如是为了平衡资金控制,由经营单位提出申请,有上一级单位统一划拨,如果为了灵活控制,可以由经营单位就地划拨。

第三,关于资金的流量方面:严厉杜绝部门有私设的账户外小金库,在收入环节上要确保所有收入的资金都进入收入账户。在需要支出的环节上、采取量入而出,或者事先约定资金的最低额度占用量,有限度地从收入账户中安排划拨一定的资金进入支出账户。但不能突破最低额度的限制。确保收入资金及时、足额地回笼,有效的资金流量管理将有助于有效调节各项费用支出和内部资金的合理控制;尽量减少资金在结算环节的滞留量,适当加快资金的结算速度;充分做好现金流量预算和资金收支计划的动态管理,确保实现对资金的精确调度。

4.执行“收支两条线”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其一,加强管理好银行账户,遵守银行账户开户规定,对企业部门在银行账户的设立、银行账户的使用情况实行集中规范管理,建立统一等级制度,同时重视定期清理不用或者几乎不用的账户,充分协调好利用银行第三方资源,充分维护收支管理的一致性,加入条件比较成熟的单位,如果设立了财务结算中心或者有集团内部银行的企业,可以不在银行开户,只要在企业财务结算中心或者集团内部银行开户即可。

其二,加强有关企业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规范的资金管理流程,建设运用相应的激励机制,执行有效地监督机制,确保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落实到位。

其三,严肃财经结算纪律,反复强调收入账户和支出账户的管理理念。原则上不采取现金结算,如必须采取现金结算,可按照公司统一规定执行,保证其款项不得用于支出。

资金收支管理范文第3篇

集团公司在公司总部设立资金结算中心统一负责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具体内容,资金结算中心是集团公司的资金统筹管理部门,指定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制度,建设集团资金收支系统,加强资金风险监控,对下属公司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指导、审核和控制。

资金计划是指集团公司的成员企业向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提交用款和收款计划,由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进行审核并据以安排其资金收支。集团公司成员企业在每个月月底都应根据其生产经营计划编制月资金使用计划,成员企业领导对资金使用计划进行审批,资金使用计划不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由财务部门重新调整资金月计划,通过审批后报送集团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按照内部审批流程进行审批,审批不通过的要由成员企业进行调整,审批通过后将资金使用计划存档以作为进行资金收支的依据。

资金结算中心根据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资金收付业务流程、以及岗位职责和内部控制制度,在资金收支流程、资金审批等关键环节设置控制节点,在资金收支岗位设置上严格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的要求,坚持定期轮岗制度、授权审批制度等,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制定的“集中管理、统一调拨、统一运用”得原则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

资金收入和资金支出是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两项主要内容,集团公司在资金管理方面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规定进行资金收付业务。由集团公司为各子公司、分公司开设账户,所有资金收支业务都通过集团公司为子公司、分公司开设的银行账户进行,尽量减少现金的使用,转而采用转账、刷卡、银行代收代付等方式,符合现金使用范围的业务要做到当天送存,严禁截留、挪用等,禁止子公司、分公司在公司开设的账户之外设置账户,需要开设账户的要经集团公司审批并将新开账户交由集团结算中心管理。各部门、子公司、分公司等下属分支机构要严格按照资金计划来使用资金,不得超额使用,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资金使用额度的需要提前报送公司审批。定期核对、不定期盘点下属机构的资金存量情况,在出纳工作平台和总账平台上进行现金额度核对,杜绝账外资金的存在,保证集团公司资金使用计划的落实。

二、资金收款流程及账务处理

(一)归集收款 资金结算中心按照规定的资金管理办法将纳入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范围的且在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设有内部活期账户的成员企业存在商业银行子账户中的资金统一划拨到集团公司的银行总账户上,实现资金的归集完成“蓄水”过程。

(1)归集收款业务流程。结算管理岗进行上划单制单,结算审核岗审核录入内容是否正确,经审核无误后由结算管理岗提交银企互联系统,银行系统根据企业申请完成款项上划,并给结算中心及成员单位提供回单,结算管理岗进行上划单确认,确认后自动在系统内给成员单位生成一张付款单,并自动增加成员企业内部账户余额,结算中心和成员单位根据银行回单进行账务处理。资金结算中心的人员应保证资金上划的合理性,以及资金上划后的头寸调拨是否正确。

(2)账务处理。本业务数据的录入、审核在资金结算系统中操作,当业务审核完成后,财务人员在财务系统中进行账务处理时,需附上银行回单作为依据。集团及成员企业账务处理具体规则如下:集团公司:会计摘要为“上收××成员企业资金”。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银行”,贷记“其他应付款——成员单位存款——活期存款(××成员企业)”,所附单据:银行回单。 成员企业:会计摘要为“上存结算中心资金”。会计分录为:借记“其它应收款——上存结算中心——活期存款”,贷记“银行存款——××银行”。所附单据:银行回单。

(二)票据收款 票据收款指纳入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范围内且在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开有内部活期账户的成员企业使用支票向集团企业付款的业务流程。

(1)票据收款业务流程。成员企业将支票交给集团资金结算中心,集团接收到支票到银行入账,合作商业银行收到支票后,根据支票进账。交易成功后,成员企业银行账户余额减少,集团总账户余额增加,生成银行回单一式三联,一联银行存档,一联交成员企业,一联交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成员企业根据银行回单记账,并在资金系统中录入收款单提交结算中心,结算管理岗根据银行回单,接收成员单位在资金管理系统中录入的收款单,生成对外收款结算单,并提交结算审核岗审核。集团资金结算中心结算审核岗人员审核业务数据,审核不通过返回结算管理岗重新修改后再次审核,业务审核通过后,系统自动增加成员企业内部账户余额,打印对外收款结算凭证两份交成员企业和结算中心分别记账。

(2)账务处理。当业务审核完成后财务人员在财务系统中进行账务处理时,需附上所有相关的内、外部单证作为依据。集团及成员企业账务处理具体规则如下:集团公司:会计摘要为“收到××成员企业票据存款”。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银行”,贷记“其他应付款——成员单位存款——活期存款(××成员企业)”。所附单据:银行回单,内部凭证(对外收款结算凭证)。成员企业:会计摘要为“存集团公司票据”会计分录为:借记“其它应收款——上存结算中心——活期存款”,贷记“银行存款——××银行”。所附单据:票据存根,内部凭证(对外收款结算凭证)。

(三)汇入收款 汇入收款是指纳入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范围内且在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开有内部活期账户的成员企业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向集团付款。

(1)汇入收款业务流程。成员企业向银行提交汇款指令,合作商业银行收到成员企业提交的付款指令后根据指令进行转账。交易成功后,成员企业银行账户余额减少,集团总账户余额增加。生成银行回单一式三联,一联银行存档,一联交成员企业,一联交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成员企业根据银行回单记账,并在资金系统中录入收款单提交结算中心,结算管理岗根据银行回单,接收成员单位在资金管理系统中录入的收款单,生成结算单,并提交结算审核岗审核。集团资金结算中心结算审核岗人员审核业务数据,审核不通过返回结算管理岗重新修改后再次审核;业务审核通过后,系统自动增加成员企业内部账户余额;打印对外收款结算凭证两份交成员企业和结算中心分别记账。

(2)账务处理。当业务审核完成后,财务人员在财务系统中进行账务处理时,需附上所有相关的内、外部单证作为依据。集团及成员企业账务处理具体规则如下:

集团公司:会计摘要为“收到××成员企业银行汇款”。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银行”,贷记“其他应付款——成员单位存款——活期存款(××成员企业)”。所附单据:银行回单,内部凭证(对外收款结算凭证)。

成员企业:会计摘要为“向集团公司汇款”。会计分录为:借记“其它应收款——上存结算中心——活期存款”,贷记“银行存款——××银行”。所附单据:银行回单,内部凭证(对外收款结算凭证)

三、付款管理流程及账务处理

(一)下拨付款 下拨付款是指集团资金结算中心根据纳入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范围内且在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开有内部活期账户的成员企业的付款预算或付款申请,将资金从商业银行集团总账户下拨到成员企业银行账户上。

(1)下拨付款业务流程。成员企业向集团上报预算,结算管理岗根据审批后的预算录入下拨单,结算审核岗审核下拨单是否正确。审核不通过,返回结算管理岗修改后重新提交。结算管理岗向银行发送下拨付款的指令,银行接收指令,进行转账操作。交易成功后,集团银行总账户余额减少,成员企业门户总账户余额增加,并生成银行回单一式三联,一联银行存档,一联交成员企业,一联交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成员企业根据银行回单记账并存档,资金结算中心根据银行回单记账并存档。

(2)账务处理。该业务在资金结算系统中进行业务处理,由结算管理岗进行业务办理,由结算审核岗进行业务审核,业务完成后集团及成员企业账务处理具体规则如下:集团公司:会计摘要为“下拨资金到××成员企业”。会计分录为:借记“其他应付款——成员单位存款——活期存款(××成员企业)”,贷记“银行存款——××银行”。所附单据:银行回单成员企业:会计摘要为“收集团公司资金”。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银行”,贷记“其它应收款——上存结算中心——活期存款”。所附单据:银行回单。

(二)票据付款 票据付款是指集团资金结算中心根据纳入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范围内且在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开有内部活期账户的成员企业的付款申请,通过票据的形式将资金从商业银行集团总账户下拨到成员企业银行账户上。

(1)票据付款业务流程。成员企业向集团提交付款单,结算管理岗接收付款单生成对外付款结算单,结算审核岗审核业务信息内部是否正确,如业务信息不正确,则返回结算管理岗修改,重新提交审核。审核通过后,成员企业内部账户余额增加,打印内部凭证交成员企业存档。集团结算管理岗开立支票,交成员企业,成员企业接收支票,将支票交给银行办理入账业务。银行收到支票,办理转账交易。交易生成的银行回单三联,一联给成员企业记账并存档,一联给集团记账并存档,一联由银行存档记账。转账交易完毕后,银行的集团的总账户余额减少,成员企业的子账户余额增加。成员企业根据票据存根、内部凭证记账并存档,资金结算中心根据内部凭证和银行回单记账并存档。

(2)账务处理。此业务在资金结算系统中进行业务处理,由结算管理岗进行业务办理,由结算审核岗进行业务审核,业务完成后集团及成员企业账务处理具体规则如下:集团公司:会计摘要为“交××成员企业票据“。会计分录为:借记“其他应付款——成员单位存款——活期存款(××成员企业)”,贷记“银行存款——××银行”。所附单据:票据存根,内部凭证(对外付款结算凭证)。成员企业:会计摘要为“收集团公司资金”。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银行”,贷记“其它应收款——上存结算中心——活期存款”。所附单据:银行回单,内部凭证(对外付款结算凭证)。

(三)汇出付款 汇出付款是指集团资金结算中心根据纳入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范围内,且在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开有内部活期账户的成员企业的付款申请,通过银行汇款或者银企转账的方式将资金从商业银行集团总账户下拨到成员企业银行账户上。

(1)票据付款业务流程。成员企业向集团提交付款单,结算管理岗接收付款单生成对外付款结算单,结算审核岗审核业务信息内部是否正确,如业务信息不正确,则返回结算管理岗修改,重新提交审核。审核通过后,成员企业内部账户余额增加,打印内部凭证交成员企业存档,通过银行汇款或者银企转账的方式将资金从商业银行集团总账户下拨到成员企业银行账户上。银行办理转账交易。交易生成的银行回单三联,一联给成员企业记账并存档,一联给集团记账并存档,一联由银行存档记账。转账交易完毕后,银行的集团的总账户余额减少,成员企业的子账户余额增加。成员企业根据银行回单、内部凭证记账并存档,资金结算中心根据内部凭证和银行回单记账并存档。

(2)账务处理。集团及成员企业账务处理具体规则如下:集团公司:会计摘要为“付××成员企业款”。会计分录为:借记“其他应付款——成员单位存款——活期存款(××成员企业)”,贷记“银行存款——××银行”。所附单据:银行回单,内部凭证(对外付款结算凭证)。成员企业:会计摘要为“收集团公司资金”。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银行”,贷记“其它应收款——上存结算中心——活期存款”。所附单据:银行回单,内部凭证(对外付款结算凭证)。

参考文献:

资金收支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收入控制;资金管理;医院

医院的各项医疗服务活动的进行都伴随着医院资金的收支,而资金是医院持续经营、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医院财务管理主要是对医院资金运动的管理。所以提高资金管理水平是现代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评价医院整体竞争力、发展力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一、医院财务管理目标

医院不同于企业,医院不是盈利部门,不以盈利为目的。随着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明确了“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为根本目标。公立医院不以盈利为目的,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开展财务管理。我国公立医院的现状是投入不足与浪费并存,资金成本高而使用效率低下,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医院的财务管理来改善。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是其直接目标。

二、医院资金运作的特点

医院的资金活动是资金流入与流出医院,以及资金在医院内部流转的总称。医院资金流入途径主要有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利息、进修费)、财政补助收入等。医院资金流出主要为采购药品、设备、耗材、科研经费、人员费用支出等。

1医院资金运动具有双重性质。公立医院的资金一部分是上级单位发放的具有补贴性质的预算资金,是由医院申报,上级单位根据申报医院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给予相应额度的拨款,与其他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相同的形式。然而医院的资金又不是全部来源于上级拨款,即医院还要有一部分经营资金,通常这部分经营资金的比例大于上级拨款的资金比例,这部分资金具有与一般工商企业资金运作相同的特点,即通过加工制造或者销售等行为加快资金的周转,资金在周转的同时增大了原有的价值。总体来讲,公立医院的资金主要分为上级医院拨款和医院自身经营两大类,这两类资金在获取渠道、使用以及经营效果上有着很大的区别,这是医院具有的独特的资金运作形式。掌握医院资金运作的规律和特征对于加强医院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起着基础作用。

2医院作为服务性质的医疗机构,具有和其他服务行业相同的资金运作特点。作为服务业,医院在运作的过程中由采购活动和服务活动两个活动连续循环构成。医院购买医疗设备,货币资金伴随着活动的发生转变成了固定资产,医疗设备在为病患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消耗本身的价值同时向患者收取一部分的服务费用,伴随着交易的发生固定资产转变成了资金形式,而且往往转变的资金不能弥补购买设备的资金金额。一般的服务企业其一切经营活动的目的就是获取利润,所以在消费者收取费用的时候会高于设备本身的消耗值。我国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要求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决定了其收取的医疗费用往往不能抵消设备的消耗成本。

3医院在销售药物的过程中具有和一般工商企业相同的特征。医院的运作由采购药品和销售药品两个连续的活动构成。医院向制药厂购买药品,货币资金形式转变成了商品资金形态;医院把药卖给患者,伴随着这个活动的发生,商品资金形态又转变成了货币资金形态。因为药品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药品采购和销售需要经过药监和卫生主管部门审批,公立医院改革前医院采购和销售药品的过程具有较大的盈利性。现在县级公立医院大部分已取消药品加层,医院已无药品利润。

三、医院资金来源

1门诊医疗收入主要是医院在门诊医疗服务活动中向患者收取的药品费、检查、治疗费等所需费用。收费形式主要有现金结算、银行卡、医疗保险卡刷卡结算。在当前电脑办公化普及的年代,大部分医院已采用电脑规范化收费和手工发票应急备用方式。收费人员按自己领取的发票按顺序收取现金或刷卡结算,当天按已收取的收入金额减去刷卡结算金额后缴存银行。

2住院医疗收入主要是医院在住院医疗服务活动中向患者收取的品费、检查、治疗费等所需费用。收费形式有现金结算、医疗保险卡刷卡、银行卡刷卡、转账结算等方式。住院病人由于存在入院先交预交金、出院再结算的程序,因此住院缴款人员当天的应存款金额=当天的预交金+出院结算收入一出院结算退款一刷卡结算金额。

3国家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及融资资金收入现阶段大部分医院属于非营利性公立医院,每年财政会安排相当于医院总收入的2% ~5%的资金用于人员经费开支、基础设施改造及发展规模建设、国家实施的惠民工程项目如白内障复明工程、为降低贫困孕产妇死亡率的降消补助、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等的项目支出拨款;此外,医院为了自身业务的发展和新项目的开展,也会积极向银行或融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借贷资金,形成医院的借款或融资款。

4引进资金为了寻求合作与发展,进一步扩大区域服务范围,引进资金投资新技术新项目。按比例或按股投入、分期或分成归还本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资金筹集方式。

5其它资金收入如社会捐赠、引进外资、向职工借资等资金筹集方式进行设备购置、项目研发、基础设施改造。

四、医疗机构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

医院资金管理问题包括资金流入与流出医院,以及资金在医院内部流转各方面的问题。从医院资金流入来看,医院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业务收入,即医疗服务收入、药品收入和其它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90%以上。由于业务收入实现过程涉及人员比较广泛,除财务部门人员和门诊收费及住院结算人员外,还包括挂号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和药品服务人员以及患者。具有流量大、流动性高、经手人多和内容复杂的特点,因此医疗机构收入管理主要是业务收入管理。这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资金收入过程没有必要的监督,导致业务收入流失、资金挪用或者舞弊行为。

医院大部分业务收入是通过收费窗口收费人员完成的。一些收费人员利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财务监管不力、电脑收费系统允许重复打印收据的缺陷,截留收入;或与部分科室相互勾结,在退费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合伙贪污收入款项。有些病区为了减少药占比、收入等指标对科室绩效考核的影响,在月末会出现退药现象,造成医院业务收入流失。部分科室甚至利用患者不报销及财务知识的欠缺,直接向患者收取低于应缴数额的现金,入科室小金库或私分,变相侵吞医院业务收入。另外,应收医疗款和医疗欠费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现行的医保政策,医院先行垫付应由医疗统筹基金支付费用。由于结算的滞后,使医院的账面收入与现金流入存在时间性差异,造成医院资金被侵占。

五、加强资金流入环节的管理和控制,保证医院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1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

医疗机构应健全收入、价格、医疗预收款、票据、退费管理制度,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例如:提供服务与收取费用岗位分离;价格管理与价格执行岗位分离;收入票据与使用岗位分离;办理退费与审批岗位分离;收入稽核与收入经办岗位分离,这是收入管理的基本要求。

2加强业务流程控制

医疗机构收入流程控制的重点内容是门诊收入和住院结算收入的流程控制。门诊收入流程控制包括:挂号流程、挂号费用结算、挂号费审核、门诊收费流程、收入印章控制、收入退费控制、收入日报表控制、收入审核控制等。住院结算收入流程控制包括:病人入院流程、在院病人费用结算控制、住院结算日报表、审核控制、会计核算控制、病人出院流程控制等。

3合规性控制

要求医疗机构应在符合法规的前期下积极合理组织收入,做到应收则尽收,应收不漏,控制不合规、不合法收入的发生。这不仅是对医院遵纪守法的基本要求,也是维护患者利益不受侵犯、保证社会秩序正常进行的要求。

4收入票据控制

医疗机构收入票据包括定额票据和非定额票据,由财政部门、卫生主管部门统一监制和印制,单位统一购买。加强收入票据的管理和控制,对于保证收入的安全与完整、防止由于因票据管理不善造成资产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票据管理制度中对票据的登记要素、登记方式、保管地点、核销程序、作废票据、退费程序均要明确规定。票据核销要求核对每张票据收款是否入账,往来票据要记录入账凭证的号码。门诊住院收款票据要收银员建立分户核销登记簿,对作废票据要重点审核。票据管理员应定期填写票据报表,不同的人员负责清点核对,避免票据流出医院,套取现金。

5收入结算时间控制

医疗机构收入结算起止时间非常关键,医院业务收入每天24小时基本都有发生,只是发生的频率不同。门诊、住院收入每日、每月没有结算起止时间规定,就不能及时反映当日收入的状况,影响当月的收支核算,造成核算不准确、收支不配比,财务记账与科室核算收入核对困难、不能及时发现收入流失隐患。

6退费控制

由于医院业务收入活动中收费频率高、项目多、内容复杂和受内外因素的影响,经常有退费发生。如果没有退费审批管理制度,很容易造成多退、虚退、冒领等收入流失黑洞。

医院财务部门应设置退费稽核人员,退费稽核岗位独立于门诊、住院收费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门诊、住院收费、退费全过程进行稽核监督;对每月各检查科室出具的“科室月工作量统计表”与财务部门出具的“科室月收入统计表”进行核对,审核财务收费、退费金额与检查科室执行数量是否吻合。财务部门每月对各科室的收入金额、退费金额、执行金额、执行人次等数据进行分析,对异常较大退费金额、退费频率高的收款员和执行科室应及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防范因退费而造成收入流失。同时,医院审计部门应定期对退费情况监督检查,以确保资金流入的安全、完整性。

参考文献:

[1] 张肖峰关于做好医院财务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5)

资金收支管理范文第5篇

    应收账款实质是我们为了扩大销售而向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有着相似的地方,都是为客户提供的一种信用,不同的是银行信用以担保、抵押、客户信誉为基础,应收账款以商品或劳务的交易为基础。赊销与收款构成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当赊销出去的商品通过收款最终变成企业的货币资金时,才真正称得上销售活动的完成。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借鉴银行的信贷政策,制订一个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以降低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应收账款回收制度中应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目前社会各界谈论较多的话题。什么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保证各部门经济活动协调有效的运转而形成的内部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系统。那么如何抓好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这要从销售与收款的业务流程说起,销售与收款的业务流程包括向顾客接受订货单、核准赊销、发运商品、开列销货发票、记录收益和应收款,以及记载现金收入等程序和方法。此项内部控制,应坚持审批与执行分管原则,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如接受客户订单的人,不能同时负责核准付款条件和客户信用调查工作;填制销货通知的人,不能同时负责发出商品工作;开具发票的人,不能同时负责发票的审核工作;办理各项业务的人,不能同时负责该项业务的审核批准工作;记录应收账款的人员,不能同时负责货款的收取和退款工作;会计人员不能同时负责销售业务各环节的工作。此项组织规划控制与订单、价格、发票、收款、售后服务、内部审计等控制一起组成一个销售与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系统。一个有效运行的销售与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不同岗位的牵制与协调及时传送、反馈销售与收款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是防范、降低应收账款回收风险的前提。

    二、客户资信的调查与评价,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客户资信程度的高低通常取决于以下五个方面,即人们常说的5C:信用品质(Character)、偿付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经济状况(Conditions)。根据这五个方面设计一组具有代表性,能够说明客户信用品质、付款能力和财务状况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如赊购付款履约情况、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等等,作为信用风险评级指标,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确定其相应的风险权数,然后对客户资信展开调查,计算各客户累计风险系数,按照客户累计风险系数进行排队,给客户打分,评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并对客户档案资料实行动态管理,实时更新。这样可以及时获取有关外界环境变化的信用,调整客户的信用等级记录,改变自己的销售策略;同时还可以审查旧的信用标准是否需要调整。对长期往来的客户,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客户资料。

    三、销售合同的签定、信用条件的制定。对赊销的客户一定要签定销售合同,销售合同里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给客户什么样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包括信用期限、信用额度和现金折扣。宽松的信用条件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反之,偏紧的信用条件会减少应收账款的资产占有率。应收账款的余额大,则风险大;余额小,则风险小。当我们决定给客户赊销时,给予客户什么样的信用条件呢?我认为应当以客户为我们所创造的边际收益作为主要标准。边际收益是赊销额扣除变动成本和信用成本后的余额。综合客户的年购货额、信用等级,比较不同信用条件下客户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收益和企业为客户付出信用的机会成本、坏账损失、收账费用,选择给企业带来收益最大、坏账风险最小的方案,最大限度地防止客户拖欠账款。制定信用条件时,还应结合企业自身的资金运转能力和承受风险的能力以及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加以考虑。

    四、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对于已发生的应收账款,我们还应当加强日常管理工作,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日常管理的工作需要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分工协作完成。

    1.应收账款追踪分析。市场供求关系瞬息万变,客户以赊销方式购入商品后,客户所赊购的商品能否顺利地实现销售与变现,履行赊购企业的信用条件,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市场供求状况;客户的信用品质;客户的现金持有量与调剂程度。但不管何种原因,每一笔赊销业务发生后,为了按期收回应收账款,顺利地完成从商品到货币的转换过程,防止应收账款遭受拖欠甚至发生坏账损失,都需要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

    2.定期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企业应收账款发生的时间不一,有的尚未超过信用期,有的已经逾期。一般来讲,逾期时间越长,越容易形成坏账。所以财务部门应定期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向业务部门提供应收账款账龄数据及比率,催促业务部门收回逾期的账款。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都应把逾期的应收账款作为工作的重点,分析逾期的原因:客户的信用品质发生变化了吗?还是因为市场变化,客户赊销商品造成库存积压?客户的财务资金状况因什么原因恶化?等等。考虑每一笔逾期账款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收账方法。

    3.实行滚动收款。根据每一笔应收账款发生时间的先后滚动收款,可以及时了解客户赊购商品的销售动态,及时了解客户的财务资金状况,及时处理有关业务事宜,还可以减少对账的工作量。

    4.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无论一个企业的货款回收政策制定得多么完善,落实得多么彻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坏账损失仍然是无法避免的,有的是因为债务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有的是因为债务人破产,有的是因为债务人突然死亡,有的是因为债务人涉及诉讼案件,有的是因为新实施的法律法规对债务人不利,有的是因为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商品供过于求等等原因而导致债务人财务状况暂时或长期的恶化。这些都会导致该项应收账款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因此,按照财务谨慎性原则要求,应根据账龄逾期的程度或应收账款的总额合理地估计坏账的风险,并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当发生坏账时,用提取的坏账准备金抵补坏账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