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口腔护理方式

口腔护理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口腔护理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口腔护理方式

口腔护理方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口腔黏膜; 综合护理干预

目前在临床上鼻咽癌为我国一种十大恶性肿瘤;对鼻咽癌的治疗临床首选放疗法。然而实践发现,在患者接受放疗的过程中,口腔黏膜很容易受到放射线的损伤,这不但为患者带来极大地痛苦,还由于严重的口腔黏膜反应最终使放疗中断,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得以延长,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和经济压力[1-3]。本次研究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对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展开分组护理,并对分析了护理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接受放疗治疗的临床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每组43例。对照组男32例,女11例,年龄24~72岁,平均(56.4±15.4)岁;观察组男31例,女12例,年龄25~71岁,平均(55.6±14.8)岁。两组一般资料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放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放疗前、放疗7周后口腔黏膜的反应。

1.2.2 护理措施 两组患者均接受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对照组:常规护理。即在放疗初期以单一形式展开健康宣教,主要内容为:介绍治疗方法、方式、并发症、可能出现的反应、饮食指导等;在放疗的中、后期或者是在发生口腔黏膜反应后,护士仅按医嘱对患者进行给药或者是给予口腔护理[4-5]。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为:(1)口腔黏膜反应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首先应做好放疗前的口腔黏膜反应预防宣教工作。护理人员可采取书面和口头方式相结合的宣教方式,对图文并茂的小宣传册进行合理制订,放疗前发给患者进行阅读,利用晨间交班时间以患者的个体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从而使患者对预防口腔黏膜反应的重视得到提高;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指导工作,对患者用软毛牙刷以及双氟牙膏刷牙进行科学指导,每次饭后和睡前均采取漱口液含漱,每次坚持2 min;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的饮水量控制在3000 ml左右,在外出时应将饮水瓶随身携带,经常对口腔进行湿润处理,避免发生黏膜反应[6-8]。(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关心和安慰患者,将疾病的知识、治疗方法和效果以及成功案例向患者进行介绍,使患者的消除得以顾虑,并将放射反应为一种暂时性的不良反应,坚持正确的口腔护理,症状能够得到减轻予以告知[9]。(3)针对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的不同分级展开科学合理的针对性的口腔护理[10-11]。

1.3 口腔黏膜反应分级标准 以肿瘤放射治疗学组(RTOG)制订的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为依据将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分成5级,0级:无变化;Ⅰ级:存在充血、轻度的疼痛症状,但不需采用止痛药进行止痛处理;Ⅱ级:发生片状黏膜反应,存在反应性血清血液分泌物,有中度疼痛等症状,需要采用止痛药进行治疗;Ⅲ级:存在融合的纤维性黏膜反应,合并有重度疼痛,需要对患者采取进行止痛;Ⅳ级:发生溃疡、出血、坏死等症状[12]。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进行 字2检验,P

2 结果

放疗7周后,两组患者的各级口腔黏膜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放疗7周后口腔黏膜反应情况统计 例(%)

组别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观察组(n=43) 13(30.23) 27(62.79) 2(4.65) 1(2.33)

对照组(n=43) 6(13.95) 19(44.19) 11(25.59) 7(16.28)

P值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过程中展开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个级别的口腔黏膜反应展开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发现,该组患者在放疗7周后口腔黏膜反应显著较对照组轻(P

参考文献

[1] 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350-1351.

[2] 雷新,杨晓霞,王东,等.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早期反应的对照观察[J].医学杂志,2009,30(11):965-966.

[3] 惠周光,徐国镇.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的临床应用[J].实用肿瘤杂志,2009,19(2):104-106.

[4] 吴绍勇,冉启志,朱宝芳.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9,18(11):73-74.

[5] 赵元华,傅小玉,皮正超,等.晚期头颈部癌放化同期治疗的几个热点问题的探讨[J].肿瘤防治研究,2009,30(13):174-175.

[6] 谷铣之,殷蔚伯,刘泰福,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9:443-444.

[7] 金凤,文小平,吴庆芬,等.HPF与PF方案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9(15):464-465.

[8] 李青兰,刘莲花.新辅助化疗加放疗治疗鼻咽癌疗效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8,16(14):281-282.

[9] 闵华庆,郭翔.鼻咽癌研究回顾与展望[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10,27(14):111-112.

[10] 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640-641.

[11] 李光,勾宏图,夏兵,等.59例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35(13):326-327.

[12] 贾明轩,崔勇,纪天龙,等.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所受剂量的比较[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9,18(14):303-304.

口腔护理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口腔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28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72-01

口腔外科手术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手术,而且术后发生并发症较多,常发生的并发症有两类:一类是某些手术后特有的并发症,如颈淋巴清扫术后会导致乳糜漏,舌大部切除术后导致的吞咽障碍等症状,另一类是手术后常出现的并发症,如呼吸道梗阻、窒息、术后疼痛、切口出血、术后感染等[1]。术后积极做好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笔者现将56例口腔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术后预防及护理措施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口腔外科手术的患者56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在8-67岁,平均年龄为35.18±3.29岁。其中发生并发症的类型有舌后坠的患者1例,误吸患者1例,喉痉挛患者2例,术后出血患者3例,切口感染患者7例。

2 常见引起呼吸道阻塞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

2.1 舌后坠 术后舌后坠常见的原因是由于术中物的作用,术后导致颌骨和舌的肌肉松弛,术后患者处于仰卧位时,因重力原因,舌体常会坠向咽部导致呼吸道阻塞现象。一般常见症状打鼾,呼吸动作减弱、Sp02下降。主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术后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口腔内放置口咽通气道。也可以用双手托住下颌体将下颌向前向下托起,此方法均能够减轻舌后坠所导致的气道阻塞现象。

2.2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导致呼吸道阻塞 由于术后渗血导致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加之患者的吞咽反射功能及咳嗽能力未完全的恢复,引起呼吸道梗阻现象,临床症状表现为痰鸣音,呼吸困难。主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术后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将呼吸道内分泌物吸出。使用负压吸引器时注意动作要轻柔,防止发生口腔黏膜损伤,并且注意负压吸引时间过长而导致患者发生缺氧。

2.3 误吸和窒息 在术后麻醉恢复期间,口腔手术会出现呕吐物的反流。由于物导致呼吸道的保护性反射未完全恢复,呕吐物不及时吸引会导致分泌物误吸到下呼吸道会出现窒息现象。主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清理上呼吸道内分泌物,紧急急救,必要时配合医生做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2.4 喉痉挛 喉痉挛是手术导致声门闭合反射过度亢进的并发症表现,患者的咽部应激性增高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所致。临床表现为干咳或高调的吸气性哮鸣音常伴有吸气性的呼吸困难,甚至严重时会出现咽喉部肌肉完全性的挛缩,导致声门紧闭,呼吸道完全的梗阻。主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喉痉挛轻度时局部刺激解除后症状会自行得到缓解,喉痉挛严重者必须给予短时间的氧疗,或遵医嘱氯琥珀胆碱50mg静脉推注,能够速解除喉痉挛症状,必要时配合医生做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术。

3 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由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较为丰富,术后常会出现切口出血现象,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伤口敷料情况,观察血液浸湿的程度,而且要必须注意观察吸出的分泌物或引流物的颜色,如为鲜红色可以准确的评估术后出血的量及性质。一旦发生术后出血现象,立即告知医生,并采取相关的止血措施,可以选择压迫止血或遵医嘱正确使用止血药物治疗,完善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必要时配合医生再次进行手术止血[2]。

4 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术后切口感染较常见于术后的3-4天,术后观察切口有无红、热、肿、痛和局部皮肤波动感等典型的感染体症,认真听取患者术后的主诉,切口感染常会出现疼痛加重而且会伴有机体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经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出现不同的增高。

主要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4.1 术前充分的准备 手术前做好术区的皮肤准备,术前1天将手术区毛发剃干净,注意动作轻柔,绷紧皮肤进行剃毛,防止发生皮肤破损。备皮的范围要足够,一般手术切口的15-20cm范围,术前皮肤准备完毕后协助患者进行沐浴,注意保持局部的清洁。

4.2 术前及术后加强护理 术前要适当地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机体的手术受力;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手术前保证良好的睡眠,注意营养的供给,主要采取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术前及术后的蛋白质补充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如手术较大术后做好补液治疗,保证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正常饮食。

4.3 术后切口的护理 术后注意保持切口的敷料干燥、清洁必须无污染:在切口换药时及时观察手术切口的情况,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热、肿、痛等感染症状,及时观察,防止敷料脱落,如敷料被渗血及渗液湿透应及时更换。术后遵医嘱正确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

4.4 完善各项操作 对于各项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做好手卫生,严格执行洗手制度,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3]。并且注意更换敷料时严格做到无菌技术,防止发生医源性感染。

4.5 口腔护理 术后保持口腔内的湿润、清洁,防止发生口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针对口腔内的情况正确选择口腔溶液进行口腔护理,每日做好2次口腔护理,并选择正确的漱口溶液,防止发生口腔内感染;患者出现口腔内牙周炎时可以选择0.3%的双氧水进行冲洗牙周;患者出现口腔溃疡或者口腔内疱疹时,可以选择碘伏或者洗必泰进行漱口,并清洁后涂抹消炎止痛及促进溃疡愈合的制剂。

对于切口感染的护理:对于切口感染的患者加强口腔护理,病情及时更换切口的敷料,可以选择局部理疗、正确的使用抗生素等;切口出现脓肿者,做好切口引流,争取切口的二期愈合。

参考文献

[1] 姚翠兰.口腔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健康必读杂志,2012,8(8):490.

口腔护理方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口气管插管;方式;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疾病的手段之一。随着新的医疗技术的开展及抗生素的应用,口腔感染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清洁目的。经口气管插管具有操作简单、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对于大手术及危重患者,经常采用经口腔明视下气管插管的方法。但因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处于经常性开放状态,容易造成唾液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的自净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力减弱,造成口腔内的抗菌物质生成减少,大量牙菌斑积聚,以及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导致感染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也随之增多。因此,做好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国内的口腔护理方式

擦拭法是我国使用多年的口腔护理规范,是指应用止血钳夹取生理盐水棉球按照一定的顺序擦拭口腔。但是由于气管插管的阻碍,很难将口腔的每个部位都擦拭干净,且有插管移位和脱管的危险,影响病人的舒适度,因此有很多学者着手研究各种改进的口腔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冲洗法是使用去掉针头的注射器或注洗器吸取生理盐水或其他口腔护理液,分别从两侧口角对口腔各部位冲洗,同时在对侧口角做同步负压吸引将液体吸出。曹艳佩等指出冲洗法明显优于常规口腔擦拭,但蒋玉梅等的研究结论则相反,认为对ICU经口气管插管病人行口腔冲洗,其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显著低于常规口腔护理。但曹艳佩等在应用冲洗法时还辅以软毛牙刷刷洗各牙面,这可能是其结论与蒋玉梅等相反的原因,显示了牙刷刷牙法的重要作用。然而,新型的口腔护理方式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2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面临的困难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面临一定的困难与危险。一方面,口腔内的气管导管阻碍了护士对口腔状况的评估和护理操作,而且在实施操作过程中当护士间配合不当或病人出现烦躁、不配合时易出现导管脱出、移位甚至误吸。另一方面,有的护士对气管插管口腔护理干预的重要性认知不足,认为口腔护理对改善病人预后作用不大,因而出现不同护士在具体实施口腔护理时存在很大差异,口腔护理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目前尚无统一的针对气管插管这一特殊病人的口腔护理干预指南和相关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规定,护士缺乏该项技能的系统培训和应急事件处置培训,影响口腔护理质量及其安全。

3采用冲洗法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讨论

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处于持续性开放状态,同时插管可能造成咽喉部的黏膜损伤,使其完整性遭到破坏,屏障作用下降,削弱了其自身洁净能力和局部黏膜的保护作用,加之会厌的保护功能丧失,分泌物易流入气道,造成口腔内的细菌大量繁殖。尽管口腔护理已经被作为一项常规的护理措施,但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即用0.1%洗必泰溶液棉球擦拭法,不易对口腔进行彻底有效的清洁,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气管导管与牙垫的阻挡,难以对牙内面、舌下面、舌后跟等死角部位进行擦洗,同时洗必泰的特殊气味也给患者带来了口腔异味的感觉,对于插管患者,尤其在口腔干燥时,口腔内分泌物附着牢固,清除困难。而在此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冲洗口腔,可使分泌物变松软后易于吸除,冲洗的目的又可利用光滑的接管斜面对黄厚的舌苔进行刮吸,以改变细菌的生长环境,达到阻止细菌生长的目的,保证正常的口腔防御机制发挥作用。故冲洗时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合适的卧位。最好头低位,因此可减少因重力作用导致冲洗液往下流,积聚在气管插管气囊上端而引起呼吸道感染,同时生理盐水冲洗可清除患者口腔内残留的洗必泰的味道,使患者感到舒适,容易接受。生理盐水冲洗法虽然可有效的预防口臭、口腔霉菌病和口腔溃疡等,但在具体操作中应该注意几点:①充分取得清醒患者的理解和合作;②冲洗前先给气管导管的气囊充足气,约8-10ml,以密闭气管导管与气管的间隙,避免冲洗液流入气管,造成误吸致肺部感染的发生。同时,在气囊放气前应充分清除气囊壁周围积聚的分泌物,以免在气囊放气后误入气道,造成窒息或感染加重;③冲洗时尽量做到全面、细致、小心;切忌动作生硬;④冲洗后吸净冲洗液及分泌物;⑤操作完毕后听诊肺部呼吸音,必要时再次吸痰。同时在冲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指标,以及有无呛咳、发绀等现象的发生。

4小结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临床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行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已得到了认可,但认识和重视程度仍还不够。对护士的口腔卫生知识状况、口腔护理重要性的认识态度及对各层次医院、社区危重病人口腔卫生状况及其影响还缺乏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评估方法及口腔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实施的研究还很有限。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且已证明在护士中开展口腔护理新知识的讲座与专业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使用恰当、规范、适合经口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评估指标及应用完备的口腔护理计划,才能明显提高和改善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质量,减少或控制口咽部细菌定植,最终预防VAP的发生。因此,尽快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经口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操作规程,加强对不同层次护士口腔护理新理念、新知识培训已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口腔护理方式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探析颌面骨折术后护理工作中应用个体化口腔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颌面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3)、研究组(n=33)。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口腔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个体化口腔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3.94%,疼痛评分为(2.23±1.05)分,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的75.76%、(3.92±1.12)分、30.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面骨折术后护理工作中应用个体化口腔护理的效果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口腔环境,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护理方式。

[关键词]颌面骨折;术后护理;个体化口腔护理;护理效果

口腔颌面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头面部外伤,多发生在各种交通事故中,发生率约57%~60%[1]。一般而言,口腔颌面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对面部外形、吞咽、咬合关系、视力等均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一定要给予及时治疗、细心护理,这样才可以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康复。个体化口腔护理作为一种针对性更强的护理方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该文通过对该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颌面骨折患者的分组研究,探讨个体化口腔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颌面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3)、研究组(n=33)。参照组患者中,女性15例,男性18例;年龄在18~62岁之间,平均为(38.12±6.54)岁;单一骨折25例,多处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13例,开放性骨折20例。研究组患者中,女性16例,男性17例;年龄在20~61岁之间,平均为(38.74±6.43)岁;单一骨折23例,多处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14例,开放性骨折19例。对两组患者上述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予以比较。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口腔护理,即颌面骨折经常并发软组织损伤、牙外伤,致使口腔和创口相通,而口腔中滋生着大量病原微生物。因为骨折后患者张口受限,口腔清洁较差,再加上吞咽困难,致使无法及时清理分泌物,易诱发创口感染,所以,必须加强口腔护理。在口腔护理中,通常用注射器予以口腔冲洗,至少2次/d。在冲洗时,取患者半卧位,头部前倾,胸前围塑料布,用弯盘接水;先用软毛牙刷轻刷上下牙齿的侧面,之后经磨牙区将冲洗液注入口腔,展开反复冲洗。研究组患者应用个体化口腔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病情评估与观察

对患者病情予以准确评估,制定个体化口腔护理方案。评估内容主要为:①各项生命体征、麻醉方式、手术类型、呼吸道顺畅度;②口腔黏膜及组织是否存在异味、异物、溃疡、出血、死腔等情况;③口腔留置物是否脱出或者移位,固定物是否损伤组织等;④根据患者年龄、痛阈、病情等判断口腔操作耐受性。⑤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情况,并对留置引流管患者的引流液性状、颜色、量等进行观察,引流管是否扭曲、受压等。

1.2.2个体化护理措施

①血痂护理:用棉球蘸取温生理盐水与双氧水(浓度为1%)交替擦拭伤口部位,有效清理患者口腔,避免残留异物。②牙弓夹板固定护理:对于采用牙弓夹板固定的患者,应用纱布进行擦拭,不可用棉球擦拭。因为使用棉球进行擦拭的时候,易在钢丝上残留纤维物质,影响固定效果,同时也会对口腔护理产生不良影响,而用纱布进行擦拭,就可以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如果患者口腔中残留食物残渣及其他异物,应用牙科探针予以清理,以免出现细菌感染[2]。③口腔内伤护理:若患者口腔存在内伤,不可擦拭,以免伤口出血,影响伤口愈合,此时,应选择含漱及喷洒进行口腔护理。④颌间牵引护理:对于进行颌间牵引的患者,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口腔,以此清理口腔,防止食物残留[3]。⑤口腔肿胀护理:口腔肿胀多出现在创伤反应、皮瓣转移后,若患者口腔肿胀程度比较严重时,应详细分析诱发原因,之后给予针对性处理,如移植组织瓣最低位置,拆除缝线;放置引流条;解除张力等等[4]。⑥口腔感染防控:术后给予清洗液与漱口液清理口腔,若患者口腔存在内伤,可选择抑菌作用强的漱口液,以此防范细菌感染的发生。

1.2.3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真实心理状态,给予恰当的心理疏导,必要的情况下调动家庭支持系统,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保持联系,时刻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建议患者家属多鼓励与安慰患者,让患者可以快速摆脱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克服心理障碍,树立信心。同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提供各种信息,如植入义齿、整容手术等促进恢复的方法。此外,调整患者期望值,让患者在心理上感到需要重建健康,从而主动配合,恢复到病前状态。

1.2.4饮食护理

在手术之后,患者经常因为疼痛、张口受限、畏惧等因素而不愿进食,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饮食指导、健康宣教,保证患者得到充足的营养。开始时,指导患者食用流质食物,口中存在创伤者,给予鼻饲7~10d,并辅助静脉营养;口中无创伤者,可用特制橡胶管经磨牙后进食。在进食的时候,应少食多餐,缓慢喂食,并保证饮食温度适宜,不可过快,以免患者出现呛咳,甚至引起窒息。

1.2.5并发症护理

①感染:选择适合的漱口液、清洗液,不可盲目使用。先测定患者口腔pH值,若呈中性,选择1:5000的呋喃西林;若呈酸性,选择1%的过氧化氢溶液或者2%的碳酸氢钠;若呈碱性,选择2%的硼酸,保持颌面部敷料干燥,并进行定期更换。针对口中存在创伤者,选择具有抑菌作用的漱口液,在含漱之后,在辅助以其他方式进行口腔护理。②伤口渗血或裂开:针对皮瓣移植后或者创面广、触之易出血的患者,应在明视下进行操作,并且保证动作轻柔,不可采用擦拭法,进行吸引操作时,应避开伤口。③口腔留置物易位或脱出:当患者口腔留置物较多的时候,应在多人协作下进行操作。完成操作之后,对各留置物进行详细检查,比如,观察结扎丝是否松脱、易位、折断、刺伤唇颊黏膜、压迫牙龈等,一旦发现问题,应马上进行矫正处理。

1.2.6疼痛护理

根据患者疼痛敏感性展开相应的护理,对于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可采用安慰疗法,即转移患者注意力,如听音乐、看电视等;对于疼痛程度较重,甚至影响睡眠的患者,可严格按照医嘱给予镇痛剂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①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分为无痛,0~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②并发症主要有口腔感染、伤口渗血或裂开、口腔留置物易位或脱出。

1.4护理效果

评定标准无效:护理后,患者伤口少量出血,口腔中存在异味,残留异物,但无感染,骨折愈合良好,咬合关系正常,面型对称,张口不受限;有效:护理后,患者伤口未出血,口腔中没有异味,残留少许异物,但无感染,骨折愈合良好,咬合关系正常,面型对称,张口不受限;显效:护理后,患者伤口未出血,口腔中没有异味,未残留异物,清洁度良好,且无感染,骨折愈合良好,咬合关系正常,面型对称,张口不受限,有效率与显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5]。

1.5统计方法

在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输入两组患者的观察数据,用[n(%)]表示计数资料,并进行χ2检验,用(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5.7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

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为(2.23±1.05)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的(3.92±1.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4,P=0.000<0.05)。

2.3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明显少于参照组患者的30.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颌面骨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的创伤,还会给患者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颌面骨折会使面部外形、咀嚼吞咽、语言功能、视力功能等出现很大的改变,使患者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同时,患者术后易出现口腔感染、口腔留置物易位或脱出、伤口渗血或裂开等并发症,导致患者口腔功能恢复受到影响,进一步降低了治疗效果。所以,医护人员除了要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与专科诊治技巧之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护理技能。口腔护理是预防与消除口腔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手段,临床价值非常高。一般而言,常规口腔护理易致使患者伤口裂开、出血,且清理不彻底,易诱发感染,临床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而个体化口腔护理的实施,可极大的提高口腔护理效果,有效预防口腔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使口腔护理工作更加安全、有效,同时具备很强的专业化、人性化,临床应用效果更好。该文研究结果为: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5.7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为(2.23±1.05)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的(3.92±1.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明显少于参照组患者的30.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6-8]非常相近,数据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0%,疼痛评分为(2.24±0.35)分,并发症发生率为7.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80%、(3.09±0.77)分、24.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个体化口腔护理对颌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综上所述,颌面骨折术后护理工作中应用个体化口腔护理的效果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口腔环境,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王仙.颌面骨折术后对患者施行的个体化口腔护理效果评价[J].今日健康,2016,15(9):230.

[2]李辉辉,高菲菲.颌面骨折术后对患者施行的个体化口腔护理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3,20(41):192.

[3]杨声,李冬梅.62例颌面部骨折切开钛板内固定围术期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4(10):898-899.

[4]陈少英.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869-1871.

[5]谭秋红.经冠状切口手术治疗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围术期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7):1641-1642.

[6]谭艳丽.颌面部骨折术后对患者施行的个体化口腔护理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2):215-216.

[7]刘晓艳.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6):68-69.

口腔护理方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口腔炎症;口腔护理;心理护理;保健护理;环境安全隐患;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选择2011年01月份至2012年01月份期间,就诊治疗的各种口腔炎症患者的原始病历资料作为本次活动的分析依据,共计105例。在这10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6岁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7岁±5.12岁左右;患者的身体体重在25公斤至84公斤之间,平均身体体重在62±3.16千克左右。

1.2门诊观察通过对105例口腔炎症患者进行门诊情况分析,主要临床表现症状为以下几个方面:患者口腔中29例患者出现溃疡现象,其中口颊8例,舌边11例,上腭6例,齿龈4例,12例患者溃疡面已经溃烂。24例患者存在牙龈肿痛,54例患者均出现了牙龈出血,22例患者伴有口腔异味,15例患者的牙龈部位坏死,18例患者牙齿为松软光亮情况。此外部分患者还患有其他疾病:高血压患者12例,心脏病患者15例。

1.3口腔检查通过对口腔患者进行牙科X光片检查、牙龈沟出血指数、龈沟液检查以及口腔病灶观察,对患者的病症进行了确诊,105例口腔炎症患者中:鹅口疮14例、疱疹性口腔炎25例、牙龈炎32例、细菌性口腔炎26、口角炎8例。

1.4治疗方法对105例患者采用罗红霉素:以口服的形式,剂量0.2克,3次/日,采用青霉素治疗,以静脉注射进行,剂量为80万u,每日2次注射。配合服用牛黄解毒片,每次口服3粒,3次/日,7日为一个疗程。对于口腔炎症患者均口服维生素C。[1]

1.5护理方式在治疗过程前后,我们根据患者口腔炎症的类别和严重程度,随机将105例患者分为两个实验组,其中:治疗组患者:55例,该组在采用常规口腔护理的同时,还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采取心理护理、保健护理以及环境安全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方式。

1.5.1常规护理对于牙龈炎、鹅口疮患者,采用百分之四的碳酸氢钠和生理盐水分两次进行口腔清洁,清洁时要求患者漱口时间不少于2至4分钟,清洗完毕后,取制霉菌素和维生素B片,各10粒,碾碎后与食用油向调和(比例1:3),涂抹在口腔患处,每日一次。对疱疹性口腔炎的护理:采用双氧水洗漱,再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护理人员要用医用棉签蘸取双氧水,棉签不可药物蘸取过湿。

1.5.2心理护理口腔炎症治疗前,护理人员尽力为患者提供方便,让患者感觉到就医环境的舒服感,治疗前可以播放舒缓悠扬的音乐,将患者的紧张感降低到最低限度。为患者讲解口腔炎症的知识,让患者清楚治疗的过程,使其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治疗中,尽可能地降低患者的恐惧感,对于老年患者、儿童患者以及体弱患者,可以允许有家属陪护,为患者预先提示治疗的内容,让其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为了杜绝意味事故的产生,对患者的身体体征例如:脉搏、心率、血压等等进行随时的监控。治疗后,要对患者详细介绍麻药消退期疼痛的原因和持续时间,使患者心态能够保持平稳,同时向患者介绍口腔保养的方式方法。

1.5.3保健护理保健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知识讲座,主要包括①刷牙方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牙膏、牙刷的选择方法,刷牙的正确姿势。②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养习惯,例如每日刷牙不少于2次,饭后或吃完食物后要及时漱口等等。

1.5.4环境安全预防护理①提高医院牙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加强业务能力培养。②改善牙科治疗环境,使用的治疗工具采用一次性检查工具。对常用治疗仪器做好消毒工作,防治出现医源性污染。③对患者做好药物的过敏性反应实验,防止出现医疗事故。

1.5.5对不同疾病患者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在治疗中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时刻监护患者血压状况,保持在收缩/舒张压160/90毫米汞柱。护理人员根据情况可谓患者注射一定量的镇定药物。对于拔牙操作,要求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暂缓拔牙,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2]

另选择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式,护理方法同上不再重复叙述。

1.6统计学方法对各种数据进行统计计量工作,P

2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105例口腔炎症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经过30日的跟踪追访,得出以下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55例,治愈52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愈率96.30%,总有效率98.13%;对照组患者50例,治愈4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治愈率88%,总有效率94%。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口腔炎症状况以及原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上述口腔炎症医学治疗研究,我们可以看到采用综合性的口腔护理方法的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因此,在口腔炎症治疗过程中,配合综合性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口腔炎症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值得各家医院在今后的口腔治疗过程中进行广泛应用。[3]

参考文献

[1]计惠民,方成根.口腔护理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10):45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