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经济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研究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经济研究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域经济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研究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能源利用效率;VAR模型;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F407.2 文献标志码:A

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要素投入,是长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大国,能源短缺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内在矛盾日益突出。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有关能源利用效率问题,国内外学者已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经济体制改革等视角给出了很多解释,分析得到一些有建设性意义的结论与政策建议,但从经济开放的角度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国际贸易对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的文献相对较少。Allen等在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关系时,研究认为FDI是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随着中国在能源领域的FDI政策效应的衰弱,FDI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作用越来越小。Mielnik等利用20个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和能源强度等相关数据,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外溢效应降低了发展中国家能源强度,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能源利用效率。沈利生应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认为对外贸易有利于降低中国能源消耗,但因为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正在恶化,使得对外贸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正面影响逐渐变小,认为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不利于降低能源消耗。张贤等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能源强度的空间差异,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显著降低了本地区能源强度,而且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周边地区能源强度降低产生显著作用。李未无在探讨对外开放影响能源利用效率机理的基础上,利用中国35个行业1999—2005年面板数据研究对外开放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外开放显著提高了中国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能源强度结构分解,发现对外开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主要取决于高耗能行业的对外开放度。张少华等利用中国1998-2005年3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应用PCSE稳健估计发现投资一体化、生产非一体化和贸易一体化显著提高了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等也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产生了不同影响。

国内外现有研究关于经济开放对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献中,大多数都是从行业层面和国家层面进行分析的,从区域层面来考察经济开放与能源利用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几乎没有。而中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的空间差异非常明显,不能简单地照搬现有研究成果来解释经济开放对不同区域能源利用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而应针对不同区域实际情况作相应研究。正是基于此,从区域视角实证检验经济开放对江苏省能源利用效率所产生的影响,依据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1 研究方法、指标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由于大多数经济变量不稳定,往往导致出现伪回归现象,从而使得分析结论无效,因此,首先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变量的平稳性。然后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检验经济开放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协整关系。协整分析得到的经验方程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不能说明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需要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进一步验证经济开放和能源利用效率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最后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模型的动态特征。上述所有研究过程均通过Eviews6.0计算完成。

1.2 指标和数据来源

采用江苏省1985-2008年的相关数据,来考察经济开放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相关数据均来源于1986-2009年《江苏统计年鉴》,下面详细介绍各指标的选取。

1.2.1 万元GDP能耗

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能源消费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即用万元GDP的能源消耗量表示能源利用效率。

1.2.2 外资依存度

衡量经济开放度可以从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两个角度来考察。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溢出效应等方面影响东道国的能源利用效率,成为东道国能源利用效率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用各年实际FDI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衡量外资依存度指标。

1.2.3 外贸依存度

有关中国对外贸易与能源利用效率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几乎没有哺],尝试性分析对外贸易对江苏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对外贸易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衡量外贸依存度指标。

2 实证分析

2.1 平稳性检验

由于实证检验变量间协整关系的前提是变量均为平稳时间序列,而几乎所有宏观经济变量都是非平稳的,因此,进行协整方程估计之前,需要对模型中的各个经济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单位根检验法,具体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所有变量的原始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均没有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即是非平稳的。而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均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即是平稳的。所以,可以认为变量ENERGY、FDI、TRADE都是一阶单整的,即为I(1)过程。因此,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需要通过协整检验来验证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2.2 协整关系检验

很多经济变量虽然自身非平稳,但各经济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却是平稳的,则称这些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本文采用基于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经济开放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VAR模型的滞后阶数根据AIC和SC准则确定,通过不断模拟,得到VAR(3)模型,此时AIC和sC值均达到最小(分别为-9.69和-8.19),效果较好,Johansen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中的Johansen协整检验得到的迹统计量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变量之间只有一个协整关系,通过Eviews6.0软件估计得到变量间的协整关系表达式为ENERGY=-23.2271FDI+0.8242TRADE+1.8006。(1)

区域经济研究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高技术产业;人才培养投入,产业经济产出;投入产出;协调适配性;协调适配度;耦合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F22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4)01009508

一、引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是我国产业经济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方面全方位协调发展的重要成长期;同时,也是我国人才战略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机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人才建设作为首要发展任务。《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但我国当前的人才建设工作还存在诸多协调性和适配性问题,尤其是体现在结构性和区域差异化层面,如人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步调不一(李忠民 等,2008),区域三次产业间的就业偏离度差异较大(梁涛 等,2011),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现代工业人才和现代服务业人才严重匮乏(刘锋,2012),以及由于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缺乏而导致的人才不能有效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高子平,2010)等方面。以上研究反映出我国当前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协调适配性较低的现状。

霍 影,籍丹宁,于 丹:区域人才培养投入与产业经济产出协调适配性研究

但已有成果对于区域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间协调适配性的研究,多是基于单一维度内三次产业之间就业与产出数据的比对,并以三次产业之间的就业偏离度这一指标作为评价基础。然而,不同区域间三次产业的不同发展状况及由此导致的各产业就业人员的数量差异显著地与特定区域的地缘禀赋和城市化特征相关联。产业经济基础较好和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我国的东部各省),第三产业发展得较为迅速,因而其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也较高,以此为评价基础而折射出的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适配性也较好;反之,西部各省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适配性却较差。然而基于这样的研究前提,所得出的结论对于地方政府的实际参考价值却并不显著,因为地缘禀赋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多基于历史因素,且其中不乏体制性因素,各地方政府实际上并不可能在地缘和城市属性层面实现较大的突破,因此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改变本地区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协调适配性的状况。此外,大多研究结论的给出是基于特定样本空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而对具有横向比较意义的截面数据的研究不足。

鉴于当前研究的不足,本文将从能够对“就业人员”产生一定落地影响的地方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投入角度着手,从人才投入与产业产出之间的关系层面来进行研究,以期能丰富和拓展有关研究,并尽可能增强研究成果的实际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为地方政府的有关决策提供借鉴。

二、区域人才培养投入与产业经济产出协调适配性评价模型

1.研究假设与方法

结合有关研究成果(李彬,2007;韩宝平,2010;郑彩莲,2010;霍影,2011;戴云龙 等,2012)本出如下3个假设:一是区域人才培养的投入与区域产业经济的产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关联,且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和资金等手段对人才投入过程加以调配;二是区域高技能人才的产出主要来源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人才培养的投入;三是区域高技术产业R&D从业人员可以良好表征高技能人才的总量规模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其中,将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划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三种基本类型,而“鼓励类”中,无一不涉及高技术因素。因而,“高技术产业”及作为其重要智力支撑的“高技能人才”可以良好表征我国产业结构以科技为引领的基本调整方向和进化方式。 。

基于以上的研究假设,有理由认为,以研究和发展为导向、以高等教育为载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将对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体现于区域高技能人才在数量上的积累,以及区域高技术产业在发展规模和效益产出方面的增加等方面。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可以用“耦合”(Coupling)的分析范式良好描述这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发展应因。基于此,本文建立如下耦合系统:“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区域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耦合构成“区域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耦合系统,“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区域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分别为“区域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耦合系统的子耦合系统,耦合维度为二维。

“耦合”分析范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经济学领域中的协同、协调和适配发展关系,定量研究层面,主要有几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变异系数法和方差法四种描述并计算协调适配度的方法(刘维林,2011;许高峰 等,2011;王海杰 等,2012;姚瑶 等,2012)。其中,几何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较多地被用于测度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间的协同适配关系,本研究所构建的耦合测度模型亦基于这两种方法。

2.评价指标体系

耦合系统分析框架下,“区域人才培养投入结构”与“区域产业经济产出结构”互为依托,并在高技术产业约束条件下构成具有投入和产出意义的耦合系统。依据上述研究假设和约束条件构建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协调适配性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基于截面数据的评价结果与分析

按照既定评价指标体系(表1)遴选基础数据,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1》《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1》《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1》《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1》以及《2011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功效函数的转换关系消除了不同类别数据原值的量纲差异,商值赋权的计算结果如表1最右的“权重”列所示。基于2010年度的截面数据,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所组成耦合系统的协调适配性进行实证测度,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参见表2所示的协调适配性评价等级与对应标准,由表3所示的评价结果(D列)可以看出,全国31个省区中,评价结果为“勉强协调适配”和“濒临耦合失谐”的各7个,评价结果为“初级协调适配”和“轻度耦合失谐”的各5个,评价结果为“中级协调适配”和“中度耦合失谐”的各1个,评价结果为“良好协调适配”和“严重耦合失谐”的各2个,评价结果为“极度耦合失谐”的1个()。

如果不将纳入到考评范围,则全国其他30个省区中,处于“临界协调”区间的共有14个,而处于“协调适配”和“耦合失谐”区间的分别各有8个,总体上呈现出正态分布特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总量上占有优势并处于正态分布波峰区间的14个省区处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耦合协调效率相对较低的得分区间。0.478的全国得分均值,说明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整体上濒临耦合失谐。即使在高技能人才汇聚能力较强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较好的东部地区,协调适配度均值也仅为0.605,处于初级协调适配的评价等级;而其他三个大区的总体评价得分(东北地区为0.519、中部地区为0.509、西部地区为0.346)均不同程度地处于耦合协调性失谐的状态。这也就意味着,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的经济产出未能产生应有的、良好的互动效应,即在高技术产业统计范畴内,我国区域人才培养投入与产业经济产出的协调适配性还相对较低。

1.全国维度的分析

虽然本文所构建的测度模型的静态评价结果在短期内具备动态可延续的评价预期,但在基于中长期时间序列的历史继承性和全局可预测性方面,本文所提出的静态评价模型却无法充分应对。这也是进一步研究值得关注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戴云龙,戴跃侬.2012.地方高校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1):137139.

郭显光.1998.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8(12):98102.

高子平.2010.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研究:以上海市信息产业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7):8487.

韩宝平.2010.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地方高校特色发展之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1):17.

霍影.2011.问地方高教效能:人才培养模式应如何嵌入区域经济发展[J].学术论坛(7):199202.

霍影.2012.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发展效率测度方法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7(10):7883.

姜达洋.201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领域:与海洋产业的结合[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1):2531.

李彬.2007.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8(8):6468.

梁涛,刘会贞,李乃文.2011.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匹配度实证分析――以辽宁省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12):8085.

刘锋.2012.产业结构调整下的浙江省人才结构探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6 (1):13.

刘维林.2011.区域物流系统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耦合机理与实证仿真[J].经济地理,31(9):14931510.

王海杰,周毅博.2012.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新型城市的耦合机制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J].当代研究(9):5863.

许高峰,薛白.2011.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耦合机制――以浙江舟山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6):120125.

姚瑶,左斌.2012.产业位势与社会资本耦合――怎样给高创业导向企业带来成功?[J].科学学研究,30(10):15271536.

张胜冰,吉宇.2008.中部现有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及策略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4):2830.

区域经济研究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 NASH 大鼠 氧化应激 脂质过氧化 枳椇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脂质过氧化损伤是NASH最主要的打击因素。本实验旨在通过高脂饮食建立NASH动物模型,检测肝组织中MDA、SOD、GSH-PX含量,探讨氧化应激对NASH发病的影响,评价枳椇子水提取液的干预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SD雄性大鼠60只,清洁级,体重200~250g,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为 SYXK(浙)2005-0074,饲养于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1.2 主要试剂 超氧化歧化酶(SOD)试剂盒、丙二醛(MDA)试剂盒、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试剂盒(美国ADL公司),购自上海浙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药物制备 枳椇子水提取液制备:取枳椇子适量(产地陕西),压扁,置小型提取器中,加水提取2次,合并滤液,制取0.2g/ml浓度枳椇子水提取液;硫普罗宁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混合药液制备:硫普罗宁片(商品名:凯西莱,批号:061207,河南省新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片(商品名:易善复,批号:D8096,北京安万特有限公司)分别研粉,加蒸馏水配制成每毫升含凯西莱6mg、易善复13.68mg的混合药液。

2 实验方法

2.1 造 模 正常实验大鼠每天用高脂饲料(普通饲料+100g/kg猪油+胆固醇)持续饲养12周,诱导实验性NASH大鼠模型 [1]。

2.2 分组及给药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枳椇子组。模型组按上述造模方法造模同时,每天给予蒸馏水10ml/kg,分2次灌服;正常组以标准饲料喂养,并每天给予10ml/kg蒸馏水,分2次灌服;枳椇子组在造模同时,每天给予枳椇子水提取液10ml/kg,分2次灌服。对照组在造模同时,每天给予硫普罗宁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混合药液10ml/kg,分2次灌服,均连续12周。

2.3 观察指标 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加生理盐水(1∶9) 匀浆取上清液,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歧化酶(SOD)、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取肝组织HE染色,参考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2]观察病理改变。

2.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用(±s)表示,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肝组织脂肪变、炎症程度积分 模型组肝组织脂肪变及炎症程度积分较正常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3.2 肝组织MDA、SOD、GSHPX含量 模型组肝组织MDA较正常组明显增高,SOD、GSHPX较正常组明显减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4 讨 论

目前治疗 NASH主要应用降脂药、抗氧化剂、保肝药以及胰岛素增敏剂等,由于NASH 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和诊断的特殊性,疗效不佳。

枳椇子是鼠李科植物枳椇的成熟果实和种子,无毒,为药食两用物品,《本草纲目》记载该药“甘,平,无毒。止烦除渴,去膈上热,润五脏,利大小便”。我国民间也常用该药养肝保肝。实验研究证明,枳椇子对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防治作用[3]。近年来,笔者临床使用枳椇子作为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高脂饲料持续喂养12周后,肝脏发生了明显的脂肪变和炎症;同时肝组织MDA明显升高,肝组织GSH-PX活力、SOD水平均下降,提示脂质过氧化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枳椇子水提取液治疗后肝脏脂肪病变、炎症程度明显改善,肝组织MDA水平均明显下降;肝组织GSH-PX活力、SOD水平明显提高,提示枳椇子水提取液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具有较好预防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肝脏SOD水平、GSH-PX活力,阻断脂质过氧化的链式反应,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形成、缓解氧化应激,保护肝细胞作用有关。

【参考文献】

1 徐正婕,范建高,王国良,等.高脂饮食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模型.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10):392-396

区域经济研究方向范文第4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主线,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本文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视角入手,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联系做出评析,并基于对重庆市区域经济结构现状的评述,提出促进重庆市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可行对策。

一、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关系

区域经济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区域经济结构包含区域需求结构、区域城乡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区域总量结构与区域所有制结构;而狭义的区域经济结构主要指区域的总量经济结构。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和区域经济结构的概念来看,二者是有区别的。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模式,主要涵盖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等,而区域经济结构则主要强调区域经济发展中各次级区域的经济总量结构。由此,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将侧重于区域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提升等,而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将侧重于次级区域经济增长的优化以及区域经济总量的匹配等方面。当然,二者之间更多的是联系。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将是实现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可行路径。

二、重庆市区域经济结构现状分析

目前,重庆市的区域经济格局基本呈现出“一圈两翼”的发展格局,这也是目前学术界和决策层在重庆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问题上形成的基本共识。其中,“一圈”是指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1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两翼”是指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翼)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渝东南翼)。

通过对比分析重庆市各区县生产总值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重庆市区域经济结构呈现出一种稳态的非均衡增长特征,这种稳态的非均衡增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庆市区县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且基本上呈现出典型的“金字塔”型发展态势。从2007―2009年重庆市40个区县的GDP占全市比重来看(表1),“一圈”地区各区县GDP占比基本上都在2%以上,而两翼地区则基本上在1%以下,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增长态势。

其次,从“一圈两翼”发展格局来看,“一圈”独大,“两翼”失衡。从2007―2009年“一圈”地区和“两翼”地区GDP占比情况来看(表2),“一圈”地区的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大致维持在77.7%左右,呈现出“一圈”独大的发展态势;并且,两翼地区的发展也并不均衡,其中,“渝东北翼”地区生产总值占比大致恒定在为16.8%左右,是“渝东南翼”地区生产总值的3倍还多。

与此同时,重庆市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是稳态的。这首先体现在区县经济非均衡增长的稳态上,从近3年来各区县GDP的排序来看,人均GDP排序始终处于前10位的区县有8个;始终处在第10―20位的区县有4个(永川区、长寿区、南川区、荣昌县);始终处在第21―30位的区县有6个;始终处于第30―40位的有9个。这说明重庆市区县人均GDP整体排序情况较为稳定,重庆市区县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正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同时,“一圈两翼”地区的非均衡增长也是稳态的,这可以从“一圈两翼”地区的GDP占比相对稳定而且环比增长率也相对较为稳定中得出。

综上所述,重庆市区县经济结构发展极不平衡,呈现出了典型的“金字塔”格局;而区域发展呈现出“一圈两翼”的基本格局,但一圈独大,两翼失衡;同时,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稳态的非均衡增长态势。然而,这种稳态的非均衡增长对于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而言,将可能是一种灾难。毕竟按照增长极理论和累积因果关系原理,这种极核式非均衡增长将意味着对极核周围地区的资源吸附而导致极核周围地区发展的滞后。

三、促进重庆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结合重庆区域经济结构的稳态非均衡增长特征,以及以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内在传导机制,本文认为,促进重庆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将主要包括:

从区域空间结构优化视角来看,重庆市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路径:首先,在“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格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圈”地区对“两翼”地区的扩散效应,弱化其集聚效应,同时,充分发挥作为重庆“一圈”地区中心增长极的主城区和作为“两翼”地区内部中心增长极的万州区和黔江区对“一圈”和“两翼”内部其他地区的扩散效应,并弱化其集聚效应,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极由集聚过程向扩散过程的转化。其次,在加快“1144”国际贸易大通道战略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区域贸易通道,充分改变传统主要依赖外向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起主要以区域贸易通道、兼顾国际贸易通道为基础,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潜能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而从区域空间生产力布局优化的视角来看,首先,促进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潜能发挥。在构建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的基础上,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大对“一圈”地区和“两翼地区”生产要素的补偿性引导,同时,充分发挥各次级区域生产要素潜能,加大吸引内外资、人才以及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力度。其次,促进次级区域产业发展体系的合理配套。最后,优化区域经济发展平台。积极探索“两江新区”发展新模式,优化产业发展平台,促进产业发展布局于合理的区域板块和功能区划。

参考文献:

①张慧霞,杨卫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1999(1):65―67

②李青.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基于东中西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杭州: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③吴柯,刘钟吉.江西区域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研究[J].理论导报,2004(12):8―9

④卢艳,刘治国,刘培林.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研究:1978―2005[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7):54―66

⑤杜家廷,冉茂盛,罗富碧.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收敛度分析[J].经济纵横,2008(24):102―104

区域经济研究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交叉学科;创新

区域经济体现了国民经济的地域单元或者空间单元的构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关系的协调问题已经成为了地方政府以及理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运用其独特的视角来看待经济问题,为区域经济问题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得到了广大学者的一致赞同。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国民经济区域规划的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而区域并没有规定一定的具体范围,可以是一个州、一个省或者是几个州、几个省,甚至可以是县级地区,或者是不按行政区域划分,而是在自然地理条件或者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经济地区。因此,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 区域经济学中区域的含义

根据对区域考察对象的一些不同特征,可以把区域分成很多类型,但是最常见的类型有三种:自然区域、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第一,自然区域。自然区域按地理环境划分的,根据不同的地域差异,地表的空间来分区。因此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地表区域划分成不同的系统,然后按照从属关系来总结出一个区域等级系统。而区域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个要素都有内在的联系,即使一个要素的区域发生了变化,也会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第二,行政区域。所谓行政区域就是指行政管理的地域范围。由于行政区域在进行划分时有一些主观因素,所以与自然区域相比起来,有着可变性和不稳定性。第三,经济区域。经济区域主要是以大中城市为核心,把交通运输作为纽带的经济区域。其划分是客观的,并且相对有稳定性。经济中心、经济网络、经济腹地是其较为重要的几个要素。一个经济区域内的要素都是相互联系却又彼此制约的关系。

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只包含区内经济学,而广义的区域经济学还包括区际经济学。区际经济学主要基础是地域分工理论,区际经济学为制定区域经济协调政策所服务的,它解决的是区域之间的资源如何优化配置的问题,通过探讨经济合作的联系,来揭示区际经济的动力机制和分异的过程,而区内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单一区内的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区内经济学是以区情分析为研究的开始,然后把战略、规划等的编制作为其研究的主要部分,把区域经济的政策制定和管理实施当做研究的“归宿”。而许多区域经济学的著作却没有对区内和区际、研究的内容做出严格的区分,导致许多著作都没有完整的体系。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学科。

3 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随着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西方的经济学界又出现了新区域经济学,很多经济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到提到了区域、地理以及空间的问题。

3.1 新区位因素研究

传统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地理位置、生产技术、社会经济条件以及自然资源等,在研究过程中只重视了劳动成本、运费等因素,却忽视了社会经济条件。尤其是随着跨国公司和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兴起,经济学家把新区位因素的研究提高到了新的台阶,并且试图使用数学模型来揭示新区位因素的作用。

3.2 全球区位论的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全球区位理论逐渐兴起。它研究的是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它把企业的活动范畴从国内引向了全球,所以企业的选择范围也从国内转向了国际。但是对于特定的地域来说,是要根据首位区位因素对地域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

3.3 新地域运动规律研究

新区域经济学形成主要是靠信息技术、跨国公司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此,它们的地域运动规律也就成为了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的是新地域运动的影响因素、空间模式、演化规律以及城市效应。

3.4 新空进集聚研究

第一,对报酬递增和空间集聚的研究,一些使报酬递增的因素的形成是通过区域或地方的经济集聚形成的,而在空间集聚过程中,研究学者强调的只是报酬递增形式不同。第二,对区域成长和空间集聚的研究,一个国家中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因素具有相似性,会导致地区间的集聚比国家间的集聚更简单。

4 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面,而每个层面的研究内容都可以进一步分成许多理论系列和理论层次。

参考文献

[1].李帆;傅劲松.论资源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体系[J].资源与产业.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