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言的艺术性

语言的艺术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言的艺术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言的艺术性

语言的艺术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广播媒介 广播语言 艺术性 听众 传播

广播作为听觉媒体,通过有声语言向人们传递信息。与电视等媒介相比,语言是广播最重要的载体,语言是广播听觉文本中最重要的内容表达符号。因此,广播语言具有稍纵即逝、“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特点。另一方面,广播语言的“以声取胜、以情感人、以言绘景”,又能激发听众的形象思维,给听众以极大自由想象空间,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增强广播语言的艺术性,对提高广播的收听率和传播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口语化是广播语言最大的艺术特色

广播传播是单向、线性传播。在这种单向传播中如何提高广播的引导力、传播效率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广播语言上下工夫,提高广播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历史上,广播语言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从报纸、杂志的书面语直接转化而来,有着比较浓厚的书面语言色彩。因此,有人把广播称为“报纸的有声版”。随着时代变迁,广播在探索中不断“扬独家之优势”,口语化传播已成为广播传播的常态,这种传播不再是居高临下的传播,而是“面对面”传播。这种口语化传播打破了“你播我听”的传播格局,使广播鲜活生动起来,使传者与听众之间通过口语化的传播进行沟通和交流,大大丰富了广播的传播形式,贴近了听众,增强了广播的亲和力。

以中央电台中国之声为例,作为国家电台、权威传播平台,改版后的中国之声口语化传播已成常态。访谈、连线、谈话类节目已经成为中国之声最常见的节目形态。当然,口语化并不代表口水化。在口语化成为节目常态的同时,中国之声在广播语言的运用上十分规范。运用大众熟悉的、一听就懂的规范语言,清新、自然的口语表达来赢得听众。可以说,这种清新、自然、大气的口语化传播,彰显了广播语言的艺术性,也强化了广播有声语言的示范性和可听性。

口语化的广播语言绝不是日常生活语境下随意自由、信口开河、缺乏逻辑性的口水语言。它必须是凝练准确、清晰明了、生动活泼、富有逻辑性的表达。这就要求主持人对所涉事件或人物在播报前要充分熟悉和了解,“为什么说、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心中有数。前两个步骤的完成会使节目诉求及目标受众明晰,后两个步骤的完成则有助于节目内容涵盖明确,增强逻辑性。这样一来,主持人就能理清思路,打好腹稿,出口成章。

2011年山西王家沟煤矿发生矿难,广播媒体信息传递快速优势凸显,中央电台中国之声的报道迅捷准确,信息量大,主持人与记者连线问答内容要点清楚,语言准确生动,富有画面感。主持人语气焦急、语速较快,这也同时带动了现场记者的情绪,两人一问一答、良性互动,传达出灾难现场的紧张氛围,让收音机前的听众仿佛身临其境。

这里也有另外一个例子:某地方台女主持人,在现场采访20多小时,她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应该不少。此时听众最想知道的是随着救援工作的展开,被埋在矿井里的矿工被救出的准确人数,尚未救出仍在等待救援的人数,当时救援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遇险人员被救希望有多大,分期分批下井救援的队员能否安全返回地面,等等。可是这位主持人并没有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资料,打好“腹稿”。她的现场播报导语内容含混,现场描述不清晰,缺乏画面感,语言状态不积极,尽管语言口语化但重复过多,不精炼。她采访刚刚从井下上来的救援队队长:“您现在什么感受?”显而易见,她完全没有理清“为什么说,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这样的提问说明她在设计采访问题时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她没有意识到作为媒体人,特别是以语言完成媒体功能信息的主持人,拥有宝贵的普通人不能拥有的公众媒体话语权,应该成为大众关注话题的代言者和访问者。

二、生活化是广播语言重要的艺术表现

只有生活化的语言才能让人没有距离感,才能让听者感觉亲切、真实、自然,广播语言也不例外。如果我们的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装腔作势、扭捏作态、拿腔拿调,不仅会影响节目传播的效果,损害节目内容,还会让听众感到厌烦,直接影响传播效果。广播语言的生活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大众审美趣味随社会政治、文化环境改变的要求,是广播节目样态由录播转化为现场直播的要求,更是广播作为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互动性极强的新媒体争取听众,保持媒体影响力的要求。随着社会进步和新媒体影响力的扩大,新词汇层出不穷。广播语言的生活化就是要求广播传播要尽可能地通俗易懂,要运用大家一听就懂的词汇和语言。但通俗不等于粗俗庸俗,不等于把人民群众生活中的语言原封不动地在广播中传播出去,而是既要使用大众熟悉的口语,又要把口头语言中不确定、不规范、不合情理的东西舍弃,对口语进行去粗取精的加工。这样才能在广播媒体的信息传递过程中,语言生动、活泼、通俗、优美。这些语言是不断吸收当下大众熟悉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生活化语言。广播语言生活化的艺术美就在于从群众中来、从生活中来,贴近大众,反映社会实际,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语言的艺术性范文第2篇

1.运用同音异形(异义)词

广告英语常常利用同音异形(异义)词的语言特点,由此及彼,借题发挥,使广告显得活泼生动,幽默风趣。如:

(1)Don’t catch a cold, catch a plane to Fiji.

Don’t get the flu this winter, be the ones who flew to Fiji.

Flu=influenza(流行性感冒)和flew(fly的过去式)这两个同音词的运用,加强了广告的艺术效果。这则广告的目的是提醒人们别感冒了(catch a cold), 并能有机会乘飞机去斐济旅游,因为气候宜人的岛国会使你免遭感冒之苦。

(2)When something borrowed, blew something blue… Comfort was there.

这是Southern Comfort 酒店广告的前一部分。广告中blew, blue 是同音词,使用在这里给人一种明显的节奏感。

(3)“VIP” Anatomical Comfort

Variable Impact Pressure Sole

VIPs 一般意思为:Very Important Persons(很重要的人物)的首字母缩词,而上文中VIPs的真正含义是Variable Impact Pressure Sole(气垫式鞋底)的缩写词。同音异义现象在这里能刺激消费者的虚荣心,鼓励消费者购买这种产品。

2、巧用押韵

音韵能使广告作品音调铿锵,琅琅上口,悦耳怡人,便于记忆,撩拨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同时,又能增加广告语言的节奏感和感染力。如:

(4)Murray Minta,Murray Mints,

Too-good-to-hurry Mints!

这是则薄荷糖广告,每行末都是Mints,合乎韵律,易于记忆。

(5)The choice is yours ,

The honor is ours.

这则广告结构整齐,句式简单,韵味十足,琅琅上口。

(6)All why yummy ,no tummy .

Sugar Free Fudgsicle Brand Fudge Pops ,

Sugar Free Popsicle Brand Ice Pops.and

Sugar Free Creamsicle Brand Cream Pops.

Half the calories,all of the fun !

这则冰棍广告利用yummy、tummy的类韵,很俏皮地点出这种不含糖份的冰棍,口味照样美妙,吃了又不用担心发胖的特点,“no tummy”形象生动,使广告妙趣横生。

3、借用拟声词

(7)Shhhh…

Super Silent Dishwasher

Shhhh 是模拟机器运转时发出的轻微咝咝声,它告诉人们此家电产品噪音低,质量好,肯定能达到消费者的要求。以此方法来吸引消费者,可见广告创意人很需要运用商业的精心,科学的慧眼,心理学的研究和艺术的魄力等方面来进行创作。

4、重复关键词

为了加强语气,向消费者“渗透”广告的内容,广告英语中经常重复一些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的有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如:

(8)Things go better with Coca-Cola.

Enjoy Coca-Cola.(可口可乐广告)

(9)I’ve had rich Scotch and I’ve had poor Scotch.

Believe me rich is better.

“Scotch”在这儿意为“苏格兰威士忌酒”。“have”作为“吃或喝”、“消费”解时,它可诱使消费者购买产品。

(10)Don’t show me the crystal.

Show me Galuay.(Galuay玻璃器皿广告)

(11)Double delicious.

Double your pleasure.(双份美味,双份开心)

(12)Extra taste,not extra calories.

(暗指不会使人发胖)

某些动词和褒义形容的重复运用,既能增加语言表现力,又能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一个模糊而又美好的印象。

(13)Tiny books for tiny fingers.

At a tiny price-just 50p.

重复使用tiny,一幅小手指翻小画书的可爱画面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磁强了艺术氛围。

(14)Cool as a mountain stream…

Cool fresh Consulate.

重复cool并用as连接作比喻,把Consulate牌香烟那种如溪流般清爽宜人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

形容词是一种开放性词不达意类,往往对其修饰的名词起着描绘作用,特别是褒义形容词更使广告骤然增色。英语广告中旨在赢得人们好感的此类形容词很多。重复往往具有一定的诱惑力,对仍处于犹豫不决状态的消费者来说,无疑就在其后猛击一掌,促其下决心采取购买行动。

5、选用外来词和感叹词

(15)Wow!TE ATATU SOUTH

Hot! hot! Hot! Only $110,000

Wow是感叹词,说明房子价格低得令人惊讶的程度。商品广告中经常出现外语字眼,以表示商品所拥有的迥异风味或较高质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如:

(16)Order it in bottles or in cans.

Perrier…with added je ne sais quoi.

这是一则介绍法国软饮料的广告。其中“je ne sais quoi.”法语意思为“I don’t know what.”,使用这句法语增加了该饮料的正宗法国风味。

6、创新拼写,增强吸引力

在英语广告中,一些广告创作人员故意把某些大家所熟悉的字或词拉错(misspelling),或加上前缀(prefix)、后缀(suffix)。虽然新造词与原形态不同,但意义仍存,这既可达到生动、有趣和引人注意的目的,又可有效地传授商品信息。同时,人们往往认为用词富于创新的广告,其宣传的产品也常具有独特之处。

(17) We know Eggsactly How To Sell Eggs.

Eggsactly是exactly的变形,并在形态上与“egg”相对应,偷梁换柱,是为了给产品(鸡蛋)以极大的魅力,给读者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从而达到了“于幽默中见智”的效果。

语言的艺术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教;幼教语言;艺术性

【中国分类法]:G610

幼儿教学是教学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和智力的特点,充分运用教学语言的艺术,能促进儿童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语言艺术,提高教学效果,这是广大幼儿教师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幼教语言艺术性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在幼儿教学中,教学语言艺术运用,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1、促进教学有效性。幼儿教学的目的首先在于通过教学使儿童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为以后中小学的学习做好准备。在幼儿教学中,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运用,能增进课堂气氛,激发儿童兴趣和积极思考,因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2、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实践证明,经常运用亲切的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开发。在幼儿教学中,教师用亲切恰当的语言能让幼儿感受到关爱的气息,产生亲切感,使他们在温馨平和的环境中,愉快自主、无拘无束地学习和生活,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3、培养儿童创新能力。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艺术地运用语言,能调动儿童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儿童积极思考,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其今后的发展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幼教语言艺术性在幼儿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心理特点以及教材的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艺术因素,艺术地运用语言,下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谈谈我的做法:

1、把握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在幼儿教学中,幼教语言中的艺术性首先体现在幼教语言的准确性。事实证明,儿童对生动、形象的拟声词接受度较高,但如果在儿童期间以拟声词代替准确的词汇表达会使儿童在言语发展上产生问题。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在教学过程中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事物并影响儿童去正确的使用语言。如我在教儿童掌握“要紧”这个名词时,针对本地很多儿童受方言习惯性的影响说成“紧要”的情况,进行解析和纠正,使他们准确掌握的这个名词的用法。

2、增加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在幼儿教学中,教学语言的形象、生动、有趣,能吸引儿童的兴趣,使儿童的注意力和精神到最佳状态。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借助多媒体设置情境,采用带有游戏成分以及启发性的语言,力求形象、生动、有趣。如我教学儿童认识四季时,首先播放充满四季树木叶子变更的片段,进而创设问题情境:“一年四季的树叶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不同?”。这激发了儿童的兴趣,我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思考,等他们回答后,我再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四季树叶情况和原因。这样,儿童探究事物的兴趣非常浓厚,并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力求教学语言的多样性。在幼儿教学中,教师需要使用更多的语言形式向学生传达所讲述的内容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不仅需要用到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还需要用到表情和肢体语言。儿童对于夸张的表现形式更喜欢,因此注意力也更集中,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也更高,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准确适用语言的同时将语言表达的方式扩大,多使用鲜明的肢体语言,使儿童在课堂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更高,使教学有效性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常常运用多种语言进行表达,即通过使用多种形式的语言,来刺激儿童对语言交流的敏感性,从而使教学目的更容易实现,使教学效果更好。如在教儿童学个人卫生清洁有关的名词时,将口腔细菌形容成“黑色的拿刀枪的小恶魔”,在牙齿上“挖洞”,这样的表述能够使幼儿记忆深刻,并很快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讲的内容的主要含义,增强儿童判断是非的能力,推动他们的情感体验,启迪他们的思维。

3、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在幼儿教学中,幼教语言的艺术性在于教师教学语言的感染力。同小学中高年级和中学的教育不同,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感染力来源于教师对教学本身的理解和对幼儿的发自内心的爱,这种艺术性作用于幼儿教育课堂中,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表达向幼儿传递的关爱、理解和鼓励,这也是语言的交流艺术的表现。因此,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使用温柔的语言、和幼儿需求接近的肢体语言并对幼儿的学习行为给予积极的鼓励,都是教学语言感染力的表现。如我在教儿童绘画《春天》活动时,我设置了问题情境:同学们,请你们描述春天的美丽景色,我细心聆听他们的发言,对他们的发言表示赞许和表扬,同时适时地插话:“你所描绘的东西是真的吗?怎么我没发现这么美丽的景色呢?你们观察能力真好哦”。这时,我的亲切的语言给同学们极大的鼓舞,激发了他们绘画的积极性。在绘画过程中,我十分注意同学们忽略了的一些细节,并用温和关切的语言和他们交流,当他们遇到问题时,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这样,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既激发儿童探索的欲望,又帮助他们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的艺术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语言艺术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学科,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高效的一个关键。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席谈吐,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以及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掌握程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学语言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师要会运用语言艺术,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达到完美的教育学生的目的和高效的教学质量。

一、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时,往往喜欢上机操作课,对课堂理论性教学感到单调,尤其是在学习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时表现较突出。此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或采取简单批评指责的方法要求学生注意听讲和积极思考,效果不好。如果采用电视节目预告中使用的“悬念”手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会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讲循环语句时,我手举一张纸,设其纸厚0.5mm,接着问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多少?此时学生会异口同声回答出来。这时学生已经产生了一个疑问,一张纸和珠穆朗玛峰有什么联系呢?接下来话峰一转:就用这样的纸(足够大),对折若干次后,就可以达到或超过世界最高峰的高度?学生马上会瞪大了眼睛、张开嘴发出惊讶的声音。此时悬念已产生,兴趣也调动起来了,他们会怀着急切的心情要编出程序来验证一下这个问题。教师这时恰当地点出编这个程序的几个主要环节。学生会怀着极大的好奇心,一定要把程序编出来验证一下,预期的教学效果达到了。

二、幽默──轻松愉快掌握知识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学中最高境界的幽默一定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而不是随意的插科打诨。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

在计算机课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或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杂化为简洁,沉闷化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在讲到数据库文件记录的删除时,有三个命令:逻辑删除,物理删除,恢复删除。巧的是当时正是7月,天气炎热,又是下午的课,有些学生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我说,被逻辑删除的记录并没有从数据库文件中消失,仍然占有物理位置,只是不能参加集体活动了,就象现在我们全班同学大多数都在听老师讲课,而个别同学在睡觉,老师讲的课不能听了,同学们回答的问题也听不到了,他自己已经把自己DELETE了,我们是将他PACK呢还是RECALL呢?此时同学们都笑了起来,大声说:“RECALL吧。”同桌已经把睡着的学生弄醒了。醒来的学生不知所措地看着大家笑,一会儿明白了,就不好意思地看着老师。见此情况我又接着说,既然大家都不同意将你PACK,你也已经被RECALL了,那么我们全班这个数据库继续工作。笑声把困意都驱散了,同学们在笑声中理解了三个命令各自的含义和功能。

三、含蓄──提高批评的实效

教学批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许多学生由于定势往往对此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使得教学批评收效甚微。学生在学习中发生差错是难免的,此时,教师若厉声厉语,指责、批评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是口服心不服。如果教师采用温和含蓄的语言能使学生消除窘态,缓和气氛,跳出困境,深化理智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一次,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几个学生抄袭作业,怎么处理呢?在课上我讲了这样一段话:人们常说,天底下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可是这次在批改作业时,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天工造物,奇妙无比,有好几个人的面孔是一模一样的,就像是用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一样,简直把我惊呆了,难道克隆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中学了?请大家帮助我解答这个问题。开始学生都煞有兴趣地听着,听着听着那几个抄袭作业的学生表情就显得紧张起来了,当大多数学生笑着说:“抄”字时,他们的表情就更不自然了。至此,一个“抄”字正是教师批评的主题,借学生之口点了出来,基本目的已达到了,教师这时就可以顺势而下,点到为止即可。从始至终没有点名批评,也没有厉声指责,而是用含蓄的语言开导学生,让他们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四、故错──启迪思维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过:“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故错”是置疑,制造矛盾,达到引思的一种方式,以此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程序设计课堂教学讲到二个变量值互相交换的问题时,我采用了“故错”的教学方法。首先将题目列出,然后让学生自己先编程序,找一个直接采用A=B:B=A这种错误方法的程序展现在黑板上(多数学生采用此方法),而后引导学生一起分析程序,当讲到这一语句时故意加上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至此就会有学生提出质疑了,如何解决呢?此时就可将其比喻成二杯饮料,要交换,而饮料不能丢失,学生会马上说出“再拿一个杯子来。”这时,必须借助于第三变量,问题就提出来了,程序也解决了。从而引导学生由个别到一般,进行概括、总结,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编制这个程序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教师通过一个错误的语句一步一步启迪学生的思维,最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表面上看是口才问题,实质上是教师学识与修养的问题。正如人们常说的:言如其人。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根据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采用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科学的思维,深化理智,强化教学内容,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语言的艺术性范文第5篇

教学语言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针对客观的学生对象,在一定的时间之内,为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言语。它既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基本工具,也是教师最为基本的教学技能。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由此可见,教学语言的重要性。体育教学作为教学系统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学过程同样是以语言教学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但是,体育教学的教学语言特点并不同于其他的学科,而是有着其独特的艺术性。

一、教学语言的专业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语言具有明显的专业性,这是由体育学科其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并且每个不同的体育项目都有其独特的技术动作和整体风格,必须用一些特定的词汇来表达特殊的具有某种约定性的含义,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大量的体育专业术语,例如围棋比赛中的天元与星位,篮球比赛中的阻挡和带球撞人犯规,足球比赛里的越位,更明显的还有跳水比赛中的数字动作代码,如107C,等等。这些专业术语都是具体特定运动中技术动作的代表和完美诠释,但是离开了这个运动的整体客观环境,它们所包含的意义便有所不同甚至不复存在。

二、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体育教学最为基本的任务,就是通过体育教师对具体体育动作的准确阐述,让学生充分理解运动的流程和规律并亲身操作实践,达到强身健体和愉悦身心的作用。体育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吸取体育知识的过程,同样也是身体记忆的过程。身体记忆不仅包括人脑对于动作流程的记忆,也包括人体对动作的肌肉记忆,但是无论的人脑记忆还是肌肉记忆,它们的共同前提都是对体育知识和体育动作的充分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语言具有绝对的准确性。只有准确的语言,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的内容和体育动作的要领,才不至于造成理解的误区甚至导致体育实践过程中不必要的伤病。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科学教学的前提,也是现代教学的最基本要求。

三、教学语言的启发性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催化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也就是说,教学语言不仅是简单地叙述,还应当发人深思,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中国的教学自古以来便讲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教学思想在体育教学上同样可行。虽然体育运动项目多种多样,但是许多不同项目的要领都是具有共通性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需要具有启发性,更加清晰地阐述这些动作要领的共通之处,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贯通,并学以致用。另外,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要生动具体,同样需要具有启发性。生动形象的语言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事半功倍,更容易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对教师教授的体育项目也会有更加清醒正确的认识。在这一方面,汉语言有着极其明显的优势,许多外来体育项目的术语翻译成汉语,反而更加易于理解。比如,篮球虽然是起源自美国的运动,但是汉语对这个运动的阐释显然更加形象具体。例如,在篮球战术教学中,英语单词cut-in without ball表示进攻方球员在进攻半场的弱侧无球情况下向篮筐跑动,但是这个单词却被汉语赋予了更多的延伸义,不仅有字面上的“空切”的含义,还有顺势进攻篮下等意思。还有pick and roll这个篮球专业术语,其含义是指进攻方一名球员为另一名球员用身体挡开防守球员,并顺势获取有利进攻空当的战术,中文对这个战术的翻译是“挡拆”,不仅简短,而且从字面上就可以轻松地理解其中含义。

四、教学语言的鼓舞性每个学生都有被老师信任和赞扬的心理需要,当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学生就会感到鼓舞和振奋。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体育教师应该善用鼓励性的语言,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以此消除学生的畏惧感,拉近师生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并最终形成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难免会遭遇打击和挫折,产生紧张、低落甚至恐惧等负面情绪。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一些学生由于自身身体条件或心理问题的影响,在学习新的体育课程或技术动作时会产生恐惧、紧张等心理问题,以致学生体育学习的消极,直接导致体育动作的不规范,甚至对体育运动的产生抗拒感,这时候就需要教师适当且真诚的鼓励,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一次正确动作击节叫好,或是讲述一些经典的体育轶事来激励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波动,并用具有鼓舞性的语言加以调节,因势导利,使学生的情绪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得到舒缓和改善,更加积极地迎接学习和生活的挑战。体育教学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无疑是这个交流过程中的主导者和引领者,而教学语言则是交流的最重要媒介。所以,教师对于教学语言的应用就显得极为重要。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是一门知行合一的学科,体育学科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教学语言的特殊性。对教学语言特色的理解和应用,决定了教师的语言水平,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则直接制约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合理可行的教学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拉近师生的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并达到形成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