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毕业班级总结

大学毕业班级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毕业班级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毕业班级总结

大学毕业班级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辅导员

一、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依据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13日的《教育蓝皮书》称,今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量将初次突破700万大关,达到727万。我国高等院校扩招开始于1999年,扩招后的10年期间,高等院校招生数量以每年平均约30%的速度递增,大学毕业生由2001年的117万人飞快增加到2010年的630多万人,预计2015年毕业生数量将达到727万人。国家的扩招政策在圆了莘莘学子“求学梦”的同时,也使得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

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与毕业生日常交谈,以及与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沟通交流过程中,我总结出毕业生在就业过程当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大学生普遍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某些大学生在校时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在校期间,学生缺乏就业技能方面的培养,没有经过正确、系统的职场礼仪训练,毛遂自荐的能力较差,知识储备和实践动手能力匮乏,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组织协调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许多毕业生不符合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标准。而且许多大学生都是在没准备、没方向、没信心的情况下去参加应聘,所以面试结果可想而知。

(二)许多大学生就业观、择业观出现偏差

大多数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总是想找一份跟自己本专业相关工作,认为自己找不到一份本专业工作就是浪费了自己的大学四年时间。可是很多学生往往,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实践动手能力较差,达不到相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

大学生在择业时仍旧对发展稳定的企事业单位和一线、二线发达大城市趋之若鹜,但是大多数经济发达地区、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热门单位和部门现在对人才的需求层次很高,对人才需求已趋于饱和, 所以再想进入难度很大,近些年公务员考试竞争愈演愈烈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

学生对自身认识不明确,在找工作之前并没有认真地做自我分析,对当前社会需求了解不多,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加之大学学习期间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没有予以高度重视,没有掌握相关求职基本理论、方法和求职应聘技巧,因此在就业时会缩手缩脚,找工作四处碰壁。

(四)心理素质不过硬,抗压能力不强

当代大学生处于学习和就业竞争激烈、 压力较大、 情感起伏不定的时期,当在就业中遇到一些不顺和挫折时,往往会情不自控,从而产生沮丧、压抑、偏执等一系列不良心理,以及退缩、幻想、逃避等多种消极行为。这些心理素质不过硬,抗压能力不强的同学在面临就业压力的时候, 易把失败归因于外部环境,而没有真正从自身找原因,这种不良心态给就业与管理工作都增加很多难度。

三、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

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第一线,长期与学生接触,辅导员对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均有相关了解。因此,针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

辅导员对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基本情况都比较了解,于是毕业班辅导员在学生就业工作过程中,就可以采用个性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理念,采取灵活、有效的就业指导方法,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在日常学生教育的整个过程。通过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水平。

(二)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制订进行指导

辅导员在引导学生就业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对自我进行评估。在进行职业选择过程中要考虑性格、兴趣、特长与自己将要从事职业的匹配度。适合自身特点是毕业生就业的关键点。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一方面要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同时也要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通过多种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实力

辅导员能够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对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以“集体主义”为准绳,以“爱国主义”为内容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抓好班级建设和管理,组建一支有能力、有素质的班级干部队伍,在学生奖助学金、评奖评优等方面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学生缔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学生在融洽的班级氛围中,陶冶情操,取得“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毕业班级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艺术专业 学生就业率 提高

2009年是特殊的一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国就业工作面临着空前的压力,而2009又是我院艺术设计系成立的第一年,面对困难,我系上下一心,按照学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密切结合我系毕业生的就业特点,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克服困难,不断寻找创新和突破点,顺利地完成各项就业工作。现我就我系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分析如下。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2009年我系共有毕业生323人,其中三年制296人,五年制27人。7月初第一次派遣322人,首次就业率达到99%。我系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极大地鼓舞了全系师生,稳定了在校学生的情绪,减轻了他们的就业压力,为营造和谐的校风、系风、学风提供了保障。

我系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部分学生选择如北京、广州等大型外省城市作为就业城市。在单位性质方面,我系学生大部分就职于广告公司、传媒公司等与我系专业密切相关的公司机构,个别少数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因此,我系毕业生就业具有择业方向趋同、就业单位集中的特点。

二、我系就业工作指导思想与工作方法

1.以制度建设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石。

我系领导把就业工作始终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在建立健全就业工作组织机构的同时,加大投入,做到“机构、人员和经费”三到位,保障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1)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系党总支书记负责的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策,制定本系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发动本系的教职工,齐心协力做好本系毕业生就业相关工作。

(2)定期召开就业工作小组会议,系部书记定期召开就业工作小组会议,两周一次召开毕业班班主任会议,并在每周系部教师会议上对有关就业工作作部署等;各毕业班班主任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及时将就业招聘信息传达给学生。

2.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一直是我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点问题。2009年,我系进一步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我系在所有班级都开设了就业择业观指导课程,并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渗透就业教育内容,如安排专业老师根据专业就业特点对学生的选课进行指导,在学生入学初就让他们有职业规划的意识,并且采取专题讲座和主题班会的形式,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困扰,系统剖析社会就业热点,讲授大学生就业知识,有的放矢地为大学生提供全面就业指导服务。该项方法自实施以来,效果明显,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3.增强教师就业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我系通过毕业生就业指导网站、毕业生就业信息栏等进行全方位宣传,及时把就业政策及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通过邮件、QQ群、电话等形式传达给毕业生,做好个别就业有困难、来寻求推荐的学生的推荐工作,并跟踪此部分学生在推荐岗位的工作情况,了解用工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及对学生一些能力的要求,并进行总结。

2009年我系进一步加大了就业市场的开拓力度,发动了全体教师为毕业生联系用人单位,推荐我系毕业生,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结构、人才素质要求等方面的信息,为系内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完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为进一步做好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系领导和教研室主任积极走访就业实习基地,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我系就业辅导员多次组织参加大型招聘会,并且联系用人单位到我系举行专场招聘会,有针对性地推荐工作,为我系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同时提高就业单位对我系就业工作的满意度。

三、工作中的创新

2009年系部就业办公室进行了调整,专门成立了就业领导小组,加大了工作投入和力度,在工作中不断涌现创新点。

1.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因此学院从一开始加大了宣传的力度,积极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认真分析就业需求,提早做好就业准备,积极引导学生“认清自己、挑战自己”,“先就业、再择业”。

2.注重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日常的教学和各项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他们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3.“以生为本”,做好“信息联络员制度”。系部和各班级对信息联络员进行了培训,使他们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了解了信息服务程序,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同学服务。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只有掌握较扎实的艺术基本功,具有较强的创意能力和市场意识,精心准备个人有代表性的作品,善于包装自己,才能在职场上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肖斌,夏迎峰.从高职生就业现状谈高职教育[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

大学毕业班级总结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学校由原来的管理职能逐步转变为服务职能,就业指导部门和人员应该努力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了解就业动态,转变就业观念,分析就业信息,掌握就业技巧,发展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服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的困难和压力也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为此,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和人员,要认清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正确看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探索毕业生就业新思路,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讲教育,是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成功就业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方法。

一、增强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就业指导工作质量

努力增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从业素质,增强从业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完成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升就业指导服务质量,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的重要保证。

(一)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必须站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度认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从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念,严格的政治纪律,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来对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具备熟知就业政策的能力

熟悉大学生就业政策是指导大学生就业的有利保证,同时能够较好地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提供法律支持。要想开展好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劳动就业的法律、法规和大学生就业政策,只有掌握了相应的政策、法规,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就业指导服务,满足学生择业过程中的要求。通过就业政策指导实现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统一协调,有效地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使毕业生择业更加合理,克服就业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从而使人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三)具备组织管理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一般性的日常事务工作,也是一门管理科学。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努力学习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人才学、公关学、法学等学科知识,不断提高就业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组织管理方面,要求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具备信息处理和运用的能力、人才需求的预测能力和与社会及用人单位较强的交际能力。

(四)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适应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思想观念,创造性地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具有爱岗敬业、熟悉法规、公正办事、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

二、加强就业价值观念教育,培养毕业生的定位意识

面临择业的毕业生,最关心的莫过于怎样才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目前许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择业观和“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在一些人的思想中逐步模糊和淡化,许多人都把“自我完善与个人价值的实现”放在了人生理想的首位。当前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发达地区毕业生供需总量失衡,而许多需要人才的地区和岗位却少有人问津,从而导致了就业结构性矛盾极为明显。因此,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定位意识尤为重要。

(一)加强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

要教育毕业生从个人实际出发,主动适应社会需要,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的关系,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困难和机遇的关系,挫折和成功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要克服悲观急躁情绪,正确把握自己,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择业观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讲清就业形势,引导毕业生充分估计就业的难度,正确为自己定位,认清到西部去、到基层去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方向,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应向毕业生讲清国家鼓励毕业生下基层的具体政策措施,使毕业生做好应对就业难的思想准备,从而调动他们主动通过各种渠道,采取有效方式积极“推销自己”。

(二)加强对毕业生适应社会的心理素质教育

大多数毕业生往往对即将到来的就业岗位“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和竞争的激烈程度估计不足,一旦进入择业的现实中,很可能面对用人单位一次又一次的拒收,在缺乏承受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常常会有沉重的心理和精神压力,难免产生悲观失望,意志消沉甚至心灰意冷的失衡状态。因此,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该着重对毕业生进行适应社会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抵抗挫折能力的教育,引导毕业生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正确把握形势,客观面对现实,寻找受挫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调整好自我择业期望,以良好的心态主动选择既适合自己又为社会所需要的工作岗位。

(三)教育毕业生树立新的就业观念,找准自身定位

择业问题是毕业生个人的价值取向,实现个人价值的一件大事。对于面对人生重要抉择的毕业生来说,求职的成功固然要靠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离不开充足的信息和成功的机遇。培养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对于毕业生的成功择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毕业生的定位意识,就是要教育毕业生能够把自己放在最适合于自己的位置上,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科学地评价自我,树立一种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择业意识,到祖国最需要和最能施展自身才华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大学毕业生要摒弃传统陋习,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在就业时,对物质待遇和工作环境切勿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要看到,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如果都盯着东部沿海城市和大中城市,势必竞争更为激烈,就业空间会更小,就业会更加困难。国家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后,西部的地位日趋突出,国家在政策方面向西部大力倾斜,给西部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对处于严峻就业形势下的大学生来讲,去西部创业是难得机遇。作为当代大学毕业生,应抛弃自己的优越感,努力强化自身素质,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为谋求自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全面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必须正视高校扩招后所产生的变化,采取积极的措施勇敢地面对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努力学习掌握过硬的专业本领,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优越的自身条件适应社会的需要,为自己的事业谋求更好的发展。

(一)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凡是走向工作单位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得到器重的毕业生,绝大部分是在学校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只有学习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应当珍惜时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掌握好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除了学好本专业知识外,应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要求。在校期间如果放松学习,不具备较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倘若找到了工作岗位,也不可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只能是“废才”而已。

(二)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我们不能让社会适应自己,只能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去积极适应社会,主动迎接挑战。社会不仅挑选毕业生的学历层次,而且更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社会不仅要求毕业生学业成绩好,而且要求毕业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好学生、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普遍受用人单位欢迎。在校期间受过表彰的,有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也成为一些地区和单位招聘基本条件之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应该是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全面体现,它包括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社会工作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大学生必须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搞好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其他素质和能力的养成和提高。

(三)树立诚信第一的意识

人无诚信,无以立身,诚信是大学生就业的基本前提。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人民满怀期望培育出来的宝贵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更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和诚信的品质。选择岗位时,大学生如实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是择业中的基本要求,只有取得用人单位对你的信任,才能有进一步洽谈、签约的资格。毕业生一旦与用人单位签约后,更应信守约定,履行自己签下的诺言,做遵守协议的模范。我们应教育毕业生签订协议一定要慎重,使他们懂得乱签协议是对用人单位的不负责,其后果是不仅使个人受到影响,用人单位也会对学校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会影响到其他毕业生的正常就业。大学生找工作诚信是第一位的,如果发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有作弊行为,有关部门应严惩不怠。

四、加强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指导工作

(一)帮助毕业生搞好职业生涯设计

职业生涯指的是“以个人在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引导学生了解现实社会的生存结构,领略现实社会各种各样的职业,积累社会工作经验,是高等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面。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根据毕业生各自的不同的就业需求,尝试从多个角度帮助他们搞好职业生涯设计,具体做法是:首先在毕业生群体中根据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和各方面的能力情况,划分不同的群体模块,如文化、专业知识学习特别优秀,多次获得优秀奖学金者为一群体模块,针对这一群体模块的学业优势,创造条件加强教学和服务方面的投入,引导他们瞄准考研方向,进行深化知识,提高层次的生涯设计;为文化、专业知识学习较好,文字、口头表达能力较强,具备从教品相的毕业生,锁定从师群体模块,这种将强从师德能的培养;为文化知识学习相对欠缺,但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较强的毕业生,设计高级技术人才模块,瞄准公司企业服务方向。不同群体模块的职业生涯设计工作,不宜过早亦不能过迟,最好在毕业前一年左右完成。摸索职业生涯设计是新生事物,要加大开展此类工作的可行性研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早地从尝试转向普遍推广,尽早地对在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运用先进的理论和高科技手段,并注重“个性化”的指导,对学生的心理、能力、爱好和基本素质进行综合测评,帮助他们不断调试心理,调整发展目标,为其初步规划将来的职业范畴,可以使学生理性的,全面的认识自我,尽早地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积极准备,减少择业过程的盲目性,从而可以做到毕业生合理而充分的就业。

(二)加强就业信息指导

信息指导是就业指导的基础,通过信息指导,加大就业信息的开发力度,实行多方联动,信息共享,让毕业生尽可能更多的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以便主动投身到择业过程中,避免茫目性。做好就业信息指导工作的首要前提是收集信息,为毕业生收集相关的就业信息当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者的重要的工作任务。近几年我们主要通过收集媒体信息、市场信息以及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加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沟通、选择。实行信息收集、指导工作责任制,明确系主管学生的领导、学生工作办公室、班级辅导员的信息收集、传递、指导责任,层层抓落实、抓效果,将信息收集、指导质量与本人工作绩效挂钩,与考核年度工作挂钩。

加强毕业生接受就业信息的指导工作非常重要。要教育、指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求职过程中接受到的各种信息,结合本人实际,认真进行筛选,客观冷静地分析处理各种就业信息,认清形势;根据市场晴雨表来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最终确定适合自己的择业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做好择业技巧指导

大学毕业班级总结范文第4篇

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

学生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把学习实践活动当作学生工作上层次、上水平的契机,经过学习、交流和研讨,学生工作处进一步确立了“稳定奠基、学风领先、文化铸魂、整体统筹”的学生工作理念,明确了工作目标:以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以全面实施辅导员制为重点,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落脚点,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重心,积极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推进学生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和法治化,为构建和谐校园,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做出贡献。此外,学生处还组织实施了几个在校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习实践活动:

1、举办学生骨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培训班。学生处在3月份举办了学生骨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培训班。培训班以提高学生骨干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对学生骨干成长成才的指导性作用,把大学生骨干培养成为科学发展观的自觉学习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实践者为目的,组织学员开展了“我为师大献一策”活动、学习交流活动和社会实践锻炼。同时,开展了“三个三”活动,受到省教育厅的好评。

2、举办“校长有约”学生座谈会。“校长有约”是我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中所开展的一项与学生零距离交流活动,是在第一阶段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继续倾听学生心声,彰显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具体举措,也是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实施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切实解决了学生们所关心的涉及到切身利益的问题。

二、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强化校风学风建设,切实抓好学生安全稳定工作。

本学期,学生工作处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围绕建国60周年等重大事件,在学生中深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形势政策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其政治辨别能力。

1、深入开展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活动。本学期,学生处结合实际情况在广大学生中继续开展以“躬行小善、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活动。为突出专业特色,提高主题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学生处面向各学院开展教育方案立项申报工作,16项方案获准立项资助。各学院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面向全校或学院开展的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充实、形式新颖、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并开展了相关教育活动。

2、开展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确保毕业生安全离校、文明离校。为进一步加深毕业生与学校、毕业生与师长以及毕业生之间的情谊,教育引导毕业生文明离校,在全体届毕业生中开展了“文明留给母校,感激留给老师,关爱留给同学,信心留给自己”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处向全体毕业生赠送了纪念册,顺利举办了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3、坚持学生工作队伍值班制度。在学校申博失利、“”敏感期、毕业生离校期间,学生处明确要求各学院值班人员坚守岗位,文明执勤。同时要求值班人员深入到学生中去,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方方面面的情况和意见,便于及时解决问题,消除隐患,有预见性地开展工作。尤其在学校申博失利和毕业生离校期间,学工处及学生辅导员实行双重值班制度,值班人员深入学生生活区及教学区巡视,检查学风及安全稳定情况,督促学生勤奋学习、正常作息,并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4.加强假期安全教育。清明、“五一”、暑假前,及春游季节到来时,学生处都召开学生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假期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假后对学生返校情况进行及时统计,强调学生的安全管理,加强检查和督促力度,确保学生安全离校,安全返校。制定了“学生节假日去向表”,对不在校的学生进行登记;对于暑假申请住校的学生也要填写“学生暑假住宿申请表”,有力地加强了学生的安全管理。

5、切实关心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学生处在网上开设了“处长信箱”和学生留言板,及时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都召开学生思想状况座谈会和学生代表座谈会,倾听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将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向学校有关部门进行信息反馈,千方百计予以解决。本学期,学生处又实行了处领导接待日制度,及时倾听学生的心声。

6、充分发挥学生自治组织、网络、报刊主阵地作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本学期,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在学生工作处的指导下,秉承“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以教育为目的,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形式,充分发挥了其作为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本学期,《学生工作》共出版四期,与全国60余所高校展开交流并受到好评。《同学之友》共出版四期,发行量大(每期印发5000份),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已经成为校园内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报刊之一。

三、积极完善激励机制,扎实做好评奖评优工作。

本学期,学生工作处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重新修订或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明确要求,规范管理,认真做好学生违纪处理与教育工作。顺利完成学生各类评奖评优工作,通过树立、宣传学生典型,更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榜样的示范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1、根据省教育厅和团省委有关要求,认真做好省先进班集体、省三好学生、省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推荐工作。06化学师范班等13个班级被评为省先进班集体,储东巍等17名同学被评为省三好学生,陈遥等13名同学被评为省优秀学生干部。

2、开展和谐班级、和谐宿舍评选工作。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班级建设和宿舍建设,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根据学校整体工作安排,开展了和谐班级、和谐宿舍评选工作,102个班级被评为和谐班级,1052个学生宿舍被评为和谐宿舍。

3、组织开展了优秀女大学生评选表彰活动。组织召开了年度优秀女大学生表彰大会,隆重表彰了体育学院女子跆拳道队等3个优秀女大学生先进集体,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何颖等85名优秀女大学生。

4、开展各种奖助学金评定工作。学年度共评出朱敬文奖学金371名,朱敬文助学金6名;安康奖学金135名;中国移动奖学金49名。

5、开展届优秀毕业生的审核与评定工作,共有897名同学获得“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6、开展—学年度的学生个人成就奖的评定工作,有303名同学获得个人成就奖。

7、做好违纪学生的处理工作。组织开展届毕业生中受处分学生的处分评议工作,共有51名同学在毕业前解除处分,同时做好日常学生违纪的材料梳理、文件起草、正式文件印发等工作。

8、组织开展本科学生第八届延期课题结题工作、第九届科研课题中期检查、毕业班课题结题工作,顺利完成第二届学生工作科研课题结题工作。

四、继续完善立体式资助体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本学期,学生处积极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继续完善立体式资助体系,关心和解决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强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进一步调研学院勤工助学基金使用情况,调整学院勤工助学基金分配标准,划拨本学年资金。

2、配合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开展贷款毕业生还款情况跟踪统计,整理相关材料并归档。

3、整理补充2000级以来3886名学生贷款信息,并上报国家教育部,将相关信息输入学生贷款系统。

4、年我校生源地贷款办理人数和办理金额居全省高校前列,生在全省贷款总金额缩减一半的情况下,我校贷款金额反而比去年超出20%,保质保量完成了年源地贷款的组织培训、报名统计、证明打印工作。

5、完成05级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确认工作,并与贷款学生签订了还款承诺书。

6、圆满完成年春季困难补助和伙食补贴工作。向1376名困难学生发放了32万元的春季困难补助,解决了困难学生冬春季交替之际的生活困难。向3165名学生发放了63.3万元伙食补贴,帮助经济困难学生缓解了因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

7、做好学生的医疗保险理赔工作。本学期为63名学生办理了医疗理赔。

8、做好敬爱助学金、助学金、福彩助学金的发放工作,召开了助学金获得者座谈会,总结了助学金获得者上一学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认真完成了签订-2010学年陶欣伯助学金捐助协议的相关准备工作。

五、加强就业指导,优化服务流程,积极开拓就业市场。

本学期,学生处积极落实有关就业的具体政策,组织筹办了就业工作推进会,继续做好大学生村官和年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选派工作,加强就业指导,优化就业服务。

1、认真完成师范大学年就业工作推进会的筹备工作。在学生处的积极推动下,本学期学校召开了就业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了就业工作的生命线意识,并且明确了各学院就业工作责任人,出台了一揽子就业工作相关文件。

2、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力度。本学期,在学生处的积极推动下,我校在全省较早地开设了“两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并将“两课”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通过就业指导课、专题讲座、服务咨询、模拟求职和职业测评等方式,对毕业生进行形势教育、国情教育、政策教育、思想教育、诚信教育、创业创新职业意识和求职技能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已经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就业指导和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全面提高了就业工作水平。

3、推行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开展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设立常态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咨询和日常咨询辅导活动,继续发挥好网上职业规划测评平台的作用,为毕业生提供职业发展测评及辅导服务。为届6000余名毕业生办理了派遣方案及档案邮寄工作。发放了职业技能培训助学卷,此举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光明日报》等媒体做了重点报道。

4、继续探索学校与用人单位的经常性联系的新机制,开展就业市场拓展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赴等地拓展就业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协助地方人事部门做好我校未就业籍毕业生进入省级见习基地就业见习相关工作。继续强化毕业生就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确保毕业生充分顺利就业提供条件。承办了省年高考招生咨询会(会场)。

5、做好届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相关工作,全校共计1499人申报,顺利为学生办理了相关手续,并在全校范围内及时宣传省教师资格认定有关政策。

6、顺利完成省选调生和各市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报名、面试、政审工作,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

7、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25名同学获奖,并选拔出优秀选手参加第四届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

六、充分发挥中心辐射作用,继续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本学期,学生工作处以构建和实施心理健康安全监护体系工作为主线,在狠抓工作落实上下功夫,在全员覆盖上下功夫,在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和工作机制支持,增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1、继续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加强与心理咨询教师的联系与沟通,开展好门诊咨询服务,在成功疏导有心理障碍学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潜能,本学期,三个校区共有800余人次接受了专业教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

2、举办了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会议总结了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的工作,传达了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确定了“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论坛”、“地区高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巡讲”、“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征文”等四项活动为第八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内容。

3、举办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论坛。论坛邀请了谭顶良等知名专家学者授课,通过讲授、交流等方式,指导高校教师、学生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等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与基本技能。

4、开展第八届“5.25”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月系列活动。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断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学生处在全校开展第八届“5·25”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月活动。各学院也根据活动主题,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开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

5、举办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周活动,通过展板、报纸、传单等向学生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引导教育学生关注心理健康。

6、认真指导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以及各班级信息员开展工作。

七、扎实做好士官征召和大学生预征入伍工作,国防教育工作有声有色。

本学期,在认真分析新时期高校武装工作任务与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学校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围绕学校的全局工作制订阶段性工作计划,使军事理论教学、学生征兵等与全校的教学和新生入学教育等工作有机结合,合理调配时间、使用资源。

2、广泛联系驻徐部队和军事院校,搞好军民共建,争取一切可以为我校军事训练和军事教学服务的资源。

3、坚决贯彻落实总政治部、总参谋部和国家教育部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改革我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并按学校要求完成了标准化课程建设。

大学毕业班级总结范文第5篇

晋人袁宏在《后汉记·灵帝纪上》中说道:“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由此可见“人师”的标准不仅仅是讲述道理,传授知识,还要有更高的要求。西汉韩婴在《韩诗外传·卷五》上有一句话说:“智如源泉,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由此则明确的告诉了我们为“人师”所要具备的更高素质就是为人师表。正如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这里也正是强调了以身作则、正己正人的“身教”的重要意义。

以上所举的这些先哲们的金玉良言不是为了掉书袋,而是希望能从中引发我们的思考。虽然时隔千年,然而教育的真谛不变,欲为“人师”的师心不变。从落后的封建社会进入今天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已高度发达的科学时代,在沾沾自喜人类的智慧之后,我们是否也该适当的冷静下来反思一下,那遗失在功利背后的信仰。究竟为何为师?又该如何为师?或许是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已经从教三十四年了。至于最初为何为师,我真想把理由说的像社会上宣扬的那么高尚,说什么我从小就已立志要成为一名高尚的人民教师,并且以此为最大的荣耀;说什么自己在教坛默默耕耘,不为名利,不辞劳苦都是出于要为祖国培养人才的一腔热忱;可惜那样的话我真的说不出口,因为我必须承认,当年的我没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教师这个职业对我来说也仅仅是一份可以领到薪水,供养一家生活的稳定工作。事实上,我并不喜欢教师这份职业,因为我并不是一个口才出色,善于言谈的人,所以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当老师。

记得我刚上班的第一个月,由于当时毕业班的班主任休产假,学校一时找不到人手接替,所以就只能安排我这个新人临时代班。那时我才十八岁,自己也还是个刚出校门什么都不太懂的学生,一下就要站在讲台上去面对那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对我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尽管我的知识储备已经足够应付小学五年级的课程,但是学和教毕竟不同,自己会做的题不一定能够准确的表达出来,教会学生。记得当时最让我为难的就是分数应用题,那些题用方程是很容易解的,可是要用算数的方法求解,这可真是难倒了我。同学们拿着书本来向我请教,而我却急的满头大汗,不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解答。当时的尴尬即使隔着三十年的岁月再回想起来,仍旧心酸。从那天起,我就暗下决心,绝对不能让作为教师的自己再如此丢脸,也绝对不能再让我的学生失望。于是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后,我都坐在灯下刻苦钻研那些难解的应用题,先用方程解,再根据答案去反推算数的解法,再一遍遍练习讲解的方法,以便让同学们能更容易听明白。就这样,虽然每天都熬到深夜很辛苦,但是当看到学生们学到知识后的满足模样,我的心虽苦尤甜。

就这样,在看着学生们一天天成长的过程中,我也一天一天的成长起来。从第一天站在讲台上对着几十名学生生涩发抖的小姑娘,成长到到今天可以面对上百师生侃侃而谈、从容镇定的人民教师。这一路走过来,我已忘了再问自己为何为师?又适不适合为师?我只知道,既然我已经选择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那么,我就要尽到为人师的责任,不仅要用心教,要教好,更要不偏不倚,爱生如子。

之所以要赘述我的教学经历,其实是想用我个人的从教经验来给如今的广大青年教师做个参考,同时也敲个警钟。从前都说教师苦,工资不高,工作辛苦,成不了名,又发不了财,所以愿意坚守教师岗位,默默耕耘的人并不多。可是近几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再加上国家对教育行业的重视,教师反而成了一个热门的职业。这几年,我校也陆陆续续分来了一大批的年轻教师,他们大多是毕业于师范院校,文化水平都很高,也具备很丰富的理论知识,按理说应该比我们那一代“半路出家”的老教师们干的更加得心应手,然而据我实际的观察,情况却并非如此。

从城里来的小张工作一点都没有热情,三天两头的请假,不是感冒了,就是家里有事了,根本没把心思放在工作上。给她分配工作,她不是嫌这门课累,就是嫌那个班的学生调皮,挑三拣四,从来没有满意过,而她的工作也从来没有干好过。刚当上班主任的小李倒是一腔热血,每天起早贪黑,一心想提高班级的成绩。可是他对学生要求过分严格,有一丁点的小错误就要严厉责罚,而且根本不跟学生沟通,只是一味的逼迫他们学习,甚至把体育、美术等课都占用了来给学生上数学语文。对成绩好的学生他倒是关爱有加,可是对那些学习较差,爱捣乱的学生,他却总是冷冰冰的板着脸,从不露半点笑容。由于他的这种“强迫式”教育,他班里的同学们全都不喜欢他,而且对他的教学也产生了逆反心理,所以辛苦半年下来,班上的学习成绩却反而下降了。而这残酷的现实也深深地打击了小李的工作热情,他现在对工作也越来越没有了积极性。至于名牌大学毕业的小王,则总是一副高人一等的模样,也不愿意跟同事和学生沟通,成天不是抱怨领导不重视自己,就是抱怨工资太少,还总是把跳巢挂在嘴边,说什么要去大城市挣大钱,根本不能安下心来踏实工作。

身边这些年轻老师的工作状态,深深地引起了我的反思。我私下里问过他们为什么要当老师,他们大多数的的答案都和我当初一样,为了一份工作。现在工作难找,老师的工作相对稳定,可以说是铁饭碗,而且相对福利和收入也算不错。这种从教动机也不算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可是和那时的我们相比,为何如今他们的工作态度如此消极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深入分析,我渐渐发现,这些高等学府毕业的大学生们身上有一些共同的缺点,值得引起注意。

首先,这些大学生们,大多数都是从小娇生惯养,养尊处优,根本吃不得苦,更不愿吃苦,在工作中则常常表得拈轻怕重,挑三拣四。正因为如此,就会导致出现小张那样,三天两头请假,总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现象。其次,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们还常常表现出太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毛病。凡是都以自身的利益出发,因此根本不能和班上的学生打成一片,更不可能和同事们融洽相处。因此就像小李那样,虽然一心想干出一番成就,工作也努力,可是他却只是把学生的好成绩当成自己升职提干的手段,根本不是真心真意的在为学生着想,因为他对自己的学生缺少爱心,学生自然也不会喜欢他。而一个让学生讨厌的老师,是注定要在教学上失败的。第三,就是像小王这样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觉得像自己这样名牌学校毕业生,仅仅当一名不起眼的小学教师实在是有些屈才,因此不能安心于基层岗位,总想一步登天。

以上这些只是我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总结出来的,也许还不够全面,但是也算能够反映我们年轻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通过这些,我想强调的是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其实之所以有很多教师不能安心于岗位,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缺少这份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责任感。刚才之所以讨论“为何为师”这个问题,其实是想告诉大家,不管我们为何为师,是因为崇高的理想也好,还是因为功利的原因也好,这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为师,如何为“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