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政教育规律

思政教育规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政教育规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政教育规律

思政教育规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 接受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5843(2012)03—0048一04

[作者简介]孙宇,北京大学学院硕士生(北京 100871)

“接受”一词,通常被理解为接纳、承受。英义中“接受”一词是reception,表示认可、吸纳、验收。笔者认为,接受指容纳而不拒绝,它标志着人作为主体对于信息的认同、承认和接纳的态度。受教育者的接受状况,是关涉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立足点和大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出于自身的需要,在环境的作用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行为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它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以精神形态和行为形态相统一的人的思想品德。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一切实践活动都围绕着“人”及其社会关系而展开,这能够较好地提升人的发展层次,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发展的理论讲得最多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人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的研究具有直接且现实的指导意义。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并把历史看作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人的问题是贯穿马克思思想体系的脉络,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是马克思人学的目标指向。这里的“人”指现实的、实践的和全面发展的人。首先,作为现实的人,从现实的个体出发,把其存在和发展视为一切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价值尺度;其次,作为实践的人,其自由状态就是从事着“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再次,作为全面发展的人,个体在不断占有自我的过程中走向自由和解放。“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者既是整个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最终的归宿,接受者的接受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诸要素之间同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的认识须建立在对接受内在矛盾的整体把握之上。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的规律体系,而非一个简单的矛盾定律。

一、需要驱动律

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在需要和实践的关系上,应该承认,需要作为出发点和目的,是推动人去从事社会实践和建立或改变社会关系的动力。”不同的个体需要会产生不同的动机,而动机则会产生一定的目标并最终支配人的行为。从“需要一动机一目标一行为”的过程链条来看,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始驱动力。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之间存在着相互表现的关系,可以通过外在的表象进行判断,也可以通过深度的调查分析进行探究。

需要驱动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需要是开展活动的动力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一个信息交互流动的动态过程,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之间以一定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为媒介的矛盾运动,存在着接受主体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矛盾运动,也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与环境的矛盾运动。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随之产生了自然和社会方面的需要。作为自然人,人有生存和与之相应的基本需求,自然性是人的存在基础。马克思说:“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作为社会人,人有社会交往和实现人的社会本质的需求,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对于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的比喻很好地阐释了人的社会性:作为“剧作者”,“人是社会这个大舞台的历史剧的创造者,他的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物质生产资料,而且还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相应的社会关系”;而作为“剧中人”,“人的活动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要受到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社会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除自然性与社会性外,人还具有精神性。人的需要不同于一般的动物,人固然有自然需要,但“已不是纯粹的自然需要,而是随着一定的文化水平而发生变化的自然需要”。根据这一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得以顺利进行,首先要有接受的需要,然后才能推动接受活动的展开。马克思强调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需要,这不仅表现为物质性需要,还表现为精神性需要。作为精神人,人有精神归宿与精神提升的需求。人的精神性立足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但又高于这两种属性,它构成r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发展前提。当前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精神素养却并没有跟上物质发展的脚步,“向数字看”等单纯追求物质层次的口号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无疑。人的一体两而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既重视物质需要,又重视精神需要,把广泛性需要同先进性需要结合起来,推动接受活动的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要更贴近人的内心世界,满足人内在的需求。

人的这三种属性表明人存在的复合性特征,而人的全面发展本身就是由人的属性内在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同马克思人学意蕴和人学价值如出一辙,因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是马克思人学的重要内容。从马克思人学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是具有现实需要的人,接受活动是在其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的,需要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接受主体的能动性。人的需要不仅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也是客观地被社会性所决定的。需要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发展性,还具有层次性。需要越强烈,主体接受活动所具有的内在驱动力就越强,这种驱动力所具有的强烈指向性和冲动性能够改变或重新确定接受的对象,选择接受客体,提出和设定接受目的,从而把接受主体系统中其他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接受活动的深入展开和顺利进行。

二、多位互动律

马克思人学强调人的实践本质存在于社会关系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多变的社会关系和复杂的社会结构中全面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主动关注个体的生存基础和现实需求,以“现实的人”为前提,把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培育人”和“解放人”的目的,继而引导人朝着更高的精神境界发展。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这就是说,人的交往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或者多向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也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双向互动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接受主体在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的作用下双向交流、交互作用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以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为核心形成一个境域体系。在这种境域下,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不是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二者在平等、互动的基础上表现为一种主体问的性质,各自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教育自身的价值并使得双方获益。马克思认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人的意识和能动性内在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倾向为一种主导性,在整个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包括目标的设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使用等,都由教育主体来确定,其自身的素质和水平会直接影响教育的实际效果;接受主体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一种主动性,他们在接受外在需要之时,也表现出一定的自主选择性和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既是自我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所谓“互动”,不仅仅存在于教育主体和接受教育主体之间,还同时是接受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之间的互动能进一步提升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如何营造一种良性互动的环境,对于教育主体而言很重要。马克思认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认识到人们之间的依存关系。

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一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形成初步的人格印象,对教育主体所传授的接受客体进行价值判断和主体选择,确定接受期待,并运用已有的接受图式对接受客体进行科学建构,并在不断的反馈和持续的调节过程中增减接受的内容,最终形成对接受主体的理解与掌握,并外化为个体的行为习惯。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一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组织教育活动、传导教育内容等活动中,要了解和熟悉接受主体的人格特征和接受期待,对接受主体的接受图式和接受心理等进行理性分析,对接受主体的接受程度进行质与量的评估。

三、相互制约律

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一论断证明人的身心发展受到了环境和时代的影响,而环境包含多种主客体因素在其中,从而形成一个共同体,“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系统主要由教育者(教育主体)、受教育者(接受主体)、教育内容(接受客体)、接受环境(载体)组成,彼此相互作用,紧密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标准的形成与确立、接受信息的反馈与选择、接受内容的内化与整合及接受内容的外化与践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作为接受活动的核心,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传导者和组织者,接受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承载者。教育主体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接受主体对接受内容的自主选择、整合内化与外化践行以及接受客体自身的科学性与合法性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是指教育主体运用教育中介,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下对受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过程制约着接受过程,施教活动是接受活动的前提和先导;另一方面,接受过程也影响和制约着施教过程,接受活动是施教活动的结果和表现。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过程与接受过程相互制约。首先,施教内容的难易程度、构成层次等问题与接受主体的接受能力密切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按照一定的发展顺序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不同的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有所不同,体现出适合接受主体特点的阶段层次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期间要经历启动发生、选择获取、整合内化、外化践行和反馈调节等接受环节的反复运行。在这一过程中,接受主体的主体性得以发挥,表现出其特有的接受期待和接受图式,接受过程因人而异。对相同的接受客体而言,其接受的程度和效果不尽相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必须充分考虑接受活动的进展,不能一味按照教育主体的主观意志来实施教育,对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等都要考虑不同接受主体的差异,以此来营造教育环境。在既定时代背景下,“横向环境影响人的发展的相对水平”,因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要。

四、发展导向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对于接受客体而言至关重要。只有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思维对于接受客体的多维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时,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被称之为是有效的。如果教育设计对于接受客体的发展是有限的、负面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达不到预期效果,也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最贴近、最关心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思想接受活动不是一种简单存在,而是一种场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于给人以思想政治观点的定向,就如同指南针一样,但指南针定向作用的发挥在于地球有磁场运动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针指向则要与受体的受教育磁场活动相一致。如何使得磁场设立良性引导人的思想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问题。

“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个人的能力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引导。在选择教育内容时,须充分考虑接受主体的实际认知水平。当教育内容过分高于接受主体的实际认知水平、脱离接受主体的认知实际时,就很难被接受主体接受;教育内容低于接受主体的认知水平时,则因其不符合接受主体的需要而失去接受意义,也就无法产生良好的接受效果,甚至会产生负效应。正确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使其适当高于接受主体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使接受主体不会感到教育内容高不可及,有信心经过努力实现自身思想政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依据这一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要尊重受教育者的合理需要,如自由、平等、公民、民主以及正当的物质利益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对一些低层次的或不合理的需要应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给予切实合理的引导。同时,要将社会要求与个体合理需要结合起来,脱离个体需要、空谈社会要求,会挫伤接受主体的积极性;而一味满足个人需要,降低社会要求,不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只有将社会要求融入个体实际需要之中,找准教育内容与接受主体认知水平的契合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真正富有成效。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义利观的教育很重要,马克思曾谈到,利己主义和自我牺牲是“个人发展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同样是个人生活的经验条件所产生的,它们不过是人们的同一种个人发展的表现,所以它们仅仅在表面上是对立的。至于由发展的特殊条件和分工所决定的个人地位如何,他比较多地代表矛盾的这一面或那一面……这个问题也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时代内对一定的个人提出才可能具有意义”。那么,如何选择今天乃至今后经济条件下义利观教育的受众群体,如何使受众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益处,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马克思人学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方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对于人的切实关怀,需要一定的精神给养。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差,一方面来自于接受主体的曲解,另一方面也存于教育主体的定位和方法有缺陷。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个套子,把人束缚在一定的边界之内,相反,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思维方式进行梳理,让人们有一种良性的大脑问答方式,并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价值原则。而能否把握上述四个接受规律,将直接关涉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思政教育规律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主体间;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基本规律;双向适应超越统一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学科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但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对“究竟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仍然众说纷纭,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目前学界主要有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种观点:张耀灿、郑永廷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一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二是服务、服从于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二种观点:刘振安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就是知、情、意、行转化、统一、增值规律。第三种观点:刘杰认为,思想教育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适应社会与个人发展需要的规律、主客体互动同一规律、诸要素和谐一致规律以及知、情、意、行循环往复规律。第四种观点:王邵英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是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一定要适应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状况的规律。这些研究成果积极推进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探索,对进一步揭示基本规律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主体间视角中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的“解蔽”

那么究竟从什么角度入手“解蔽”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教育人、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决定性因素是人。因此,应从人与人——主体间视角来“解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一定的社会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中究竟包含了哪些主体?哪些主体之间的矛盾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中的本质关系?这一基本矛盾由谁来克服?从这些问题的解答中才能准确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基本矛盾中“一定的社会要求”隐藏其背后的是“社会要求主体”,即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及其政党和社会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只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此,隐藏在“一定的社会要求”背后的主体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及其政党和社会群体。而这一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主体和决定主体,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等,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要求主体”。

“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准”所指的主体是受教育者主体。基本矛盾中“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准”所指的主体则是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和受教育主体,我们可以称之为“受教育者主体”。

谁来解决克服“社会要求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指向教育者主体。

显然,从主体间视角“解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不难得出基本矛盾中涉及三个异质主体:社会要求主体、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社会要求主体”“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社会要求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的关系是这一基本矛盾中的本质关系,而教育者主体是“社会要求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的中介主体,其所面对的主体具有双向性。教育者既要面向社会要求主体的要求,也要面向受教育者主体的需要。教育者主体对社会要求主体而言是贯彻执行者。社会要求主体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决定者,它决定着教育者所教的内容等诸多方面。而对受教育者主体而言,教育者的主体是贯彻“社会要求主体”要求的施教者。同时,教育者主体在与受教育者主体的相互作用中,尊重受教育者的需要,不断改进教育的相关方面,激发其主体性,进而使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达至社会要求。教育者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同样也具有双向性,它既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服务、服从于“一定社会的要求”,又要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实际水准”出发,遵循人的发展规律,适应受教育者的需要,通过提高“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来达到“一定社会的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归纳中的几种“遮蔽”

从主体间视角中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解蔽”的结果,理性审视目前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认识的四种观点,它们在基本规律概括归纳中主要存在几种“遮蔽”。

1.主体“遮蔽”

所谓主体“遮蔽”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概括归纳中,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中所包含社会要求主体、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主体归纳其中,具有片面性。第一种观点:强调了社会要求主体的要求,而忽视了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而第二种观点和第四种观点则与之相反,在基本规律概括归纳中侧重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而忽视了社会要求主体的一面。

2.过程“遮蔽”

所谓过程“遮蔽”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概括归纳中,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归纳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从主体间的角度考察,“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同人的实际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侧重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和静态考察,这一基本矛盾中,社会要求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的关系是基本矛盾中的本质关系,而教育者主体是社会要求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关系的中介主体。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掌握的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展开,其侧重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和动态考察,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关系,而社会要求主体则隐藏在教育者主体思想内的“影子主体”。显然,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看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是混淆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间的本质关系。

3.具体“遮蔽”

第三种观点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概括归纳中,尽管有把社会要求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统一其中的思想闪光,却和第二种观点一样把属于界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本质关系的具体规律看成基本规律。即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规律“知、情、意、行转化、统一、增值规律,主客体互动同一规律,诸要素和谐一致规律,知、情、意、行循环往复规律”也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三、“双向适应超越统一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向性。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面向社会要求主体,又要面向受教育者主体。因此,在概括归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时也必须包含双向性,并把矛盾双方统一其中。这样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概括归纳才能全面反映其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普遍联系。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应是: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既要适应与超越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现状,又要适应与超越社会现实要求相统一的规律,可以简称为“双向适应超越统一律”。“双向适应超越统一律”之所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基于以下三点:它全面揭示了基本矛盾的本质内涵,符合了基本规律规定的四大本质特征,兼容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本质属性。

1.全面揭示了基本矛盾的本质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双向适应超越统一律”全面揭示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本质内涵。一是它兼容了基本矛盾的全部主体,具有科学性。“双向适应超越统一律”兼容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中所有参与主体,兼容了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运动的社会要求主体、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它既兼容了社会要求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这一基本矛盾中处于本质关系的主体间需要,又明确了教育者主体的中介主体地位,去除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归纳中的“单向主体遮蔽”。二是它揭示了基本矛盾的双向要求,具有全面性。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双向适应”,又要“双向超越”。“思想政治教育是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的实践活动。”适应社会现实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现状(简称“双向适应”)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超越社会现实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现状(简称“双向超越”)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在承认立足现实、实现“双向适应”的同时决不能满足于、拘泥于现实。而是要面向未来,为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改变社会现状,提升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培育一代又一代新人,实现对现存社会和现实人的“双向超越”。“双向适应”和“双向超越”统一能很好地归纳概括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中“一定的社会要求同人们实际思想政治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的运行规则,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双向性。三是它揭示了基本矛盾的对立统一,具有统一性。“双向适应超越统一律”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的科学概括。它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所有参与主体完美统一于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既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又明确了教育者作为中介主体的“双向”责任和使命。

2.它符合基本规律规定的四大本质特征

判断某一规律能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就要看它是否具备基本规律应有的本质特征。“基本规律范畴有这样几个特征:它是基本矛盾的运行规则;它在某一现象特有的规律体系中处于总体上的最高层次;它在某一现象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某一社会现象的基本规律,具有历史性。而其中最根本的则是第一个特征。”[8]思想“双向适应超越统一律”不仅全面揭示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本质内涵,还符合基本规律规定的四大本质本质特征。

(1)它全面揭示了基本矛盾的运行规则和必然趋势。“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同受教育者的实际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是不断“肯定-否定”过程,是不多去除不良旧质、增加先进新质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双向适应超越统一律”正好揭示了这一矛盾的运行规则和必然趋势。正是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不断的“双向适应”与“双向超越”统一中,“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同受教育者的实际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不断被克服,从而积极推进了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的实际思想品德水准不断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这既使受教育者形成了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社会发展中不断彰显自身的价值,并获得与时俱进的发展。

(2)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体系中处于总体上的最高层次。“双向适应超越统一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体系中处于总体上的最高层次,它制约和影响着具体规律的实现程度。它包含三个具体规律的子系统:一是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适应与超越社会现实要求的规律子系统。例如:服务、服从于社会发展的规律等。二是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适应与超越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现状的规律子系统。例如:内化外化规律,知、情、意、行转化、统一、增值规律,教育主体间互动同一规律等。三是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适应超越社会现实要求和适应超越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现状如何实现统一的规律子系统。例如:诸要素和谐一致规律等。这些具体规律的实现程度无一例外地受“双向适应超越统一律”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双向适应超越统一律”充分具体了基本规律规范的第二个本质特征。

(3)它在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在众多规律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体系中,“双向适应超越统一律”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在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充分具备作为基本规律的范畴的第三个本质特征。首先,它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始终。在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不论是内化阶段,还是外化阶段,“双向适应超越统一律”都始终存在并发挥作用。只有当“一定的社会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被克服和消失,它才随之消失。其次,它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低级向高级、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基本趋势。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双向适应”和“双向超越”相统一中不断推进教育活动与一定社会要求主体的要求之间、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现状之间,由“不适应”到“适应”,再由“适应”到“超越”的发展趋势,起到对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主导作用。

(4)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具有历史性。从思想政治教育诞生之日起,思想政治教育就承载着一定社会发展要求的使命,同时也承载着思想政治道德发展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一定社会现实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现状”的“双向适应”与“双向超越”相统一中呈现了精彩的历史画卷。“双向适应超越统一律”具有历史性。因此,“双向适应超越统一律”充分具备了作为基本规律的第四个本质特征。

3.它概括兼容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本质属性

思政教育规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协同理论;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现今,协同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创新中运用,能弥补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能力不足,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与时俱进发展,使高校思政教育保持一定教育前瞻性与先进性,对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能力、教育实践水平起到关键性作用,切实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多元化开展,为后续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时代机遇。

一、协同理论应用于思政教育创新的优势

(一)提高思政教育多元化教育创新能力

德国人哈肯首创的协同理论,主要思想是协同造成有序,即外部世界力量对体系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多子系统会互相作用,体系中每个要素之间会出现耦合的状态,让体系从无序状态变为有稳定有序状态[1]。这其中,不同个体及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并形成影响,使物质能按照一定规律有序运动。将协同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学习诉求更好地进行系统化教育整合,使思政教育从更高维度进行教育布局,强化不同个体之间学习互助能力。

(二)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系统化教育渗透

近年来,加强思政教育渗透成为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重点。思政教育渗透是指利用多个渠道,通过不同学科、不同方法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使思政教育能运用课程思政中心思想,更好地提高多学科的思政教学水平,为思政教育高质量推进打下坚实基础。协同理论运用在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方面,无疑为高校思政教育渗透开辟了新的路径,促使思政教育能以全新的姿态融入现有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提高思政教育课程实践教育的培养能力,提升思政教育多节点教育交互能力,充分解决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不足的问题,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系统化开展[2]。另外,协同理论关乎事物影响与合作关系,通过了解事物本身的运作逻辑,能解决部分客观性问题。高校思政教育渗透一体化联动,也可以运用协同理论中心的逻辑,通过教师、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与合作,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及教学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思政知识,强化高校思政教育渗透。

二、协同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创新难点及问题

(一)高校缺乏统一的思政教育实践规范

协同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必须基于完善教育实践体系的基础。然而,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实践规范尚未统一,教育方法及教育模式滞后,相关课程实践内容与课程教学方向并不一致,难以形成的良好的思政教育循环,导致协同理论的教育应用有效性大打折扣,难以发挥根本性的作用,从而影响思政教育质量,使协同理论下思政教育创新仍然无法突破现有教育模式的限制。对此,未来阶段高校的思政教育布局,应以协同理论的教育模式推进为载体,进一步将协同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通过优化协同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路径、创新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使高校思政教育能围绕自组织原则及序参数逻辑开展系统化的教学实践工作。

(二)高校学生的思政学习积极性不足

协同理论要求从结构分子及子系统角度出发,明确系统中各个环节及构成元素的顺序逻辑,从而了解系统内部自组织形成的全过程。其中,每个环节之间必须产生互相影响。然而,因为高校部分学生思政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不足,所以在子系统内部自组织的形成无法得到充分协调,各类元素与分子结构各自为战,朝着不同方向推进课程教学工作及参与学习实践,使得协同理论难以有效运用于高校的思政教育培养工作。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做好深层次教育铺垫,根据协同理论中伺服原理快变量服从慢变量的中心思想,强化高校思政教育组织能力。通过提高学习适应能力及构建课程学习新生态等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践,使思政教育系统内部各个分子与各类元素得到积极调动,借此形成良性的教育发展循环。

(三)高校教师思政教育互动能力缺失

协同理论中的协同效应,需要基于复杂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产生集体效应,在集体效应的作用下推动协同作用的形成。这其中,开放系统需要形成中心逻辑,使子系统按照现有规律在有限空间内不断聚集,达到临界值之后即可形成协同作用的内驱力,驱动子系统按照有序的逻辑进行运转。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引导者,必须要利用积极教育互动,提高课程教学的凝聚力,使学生能按照教学规划逐步从无序学习向有序学习迈进。然而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并未在基础环境上做好教育优化,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缺少基础的互动,导致课程教学枯燥无味,降低了课程教学的凝聚力。对此,高校应重视面向协同理论的思政教育创作,做好教师队伍的培训,强化一流教师队伍建设,为协同理论更好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于协同理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及策略

第一,加强高校一流的思政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协同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程度,使协同理论可以进一步在思政教育培养方面发挥优势。并且,要强化高校思政教育对协同理论的应用能力,高校应积极做好师资团队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对协同理论学术研究及教学实践运用能力,定期开展教师内部教学讨论,相互汲取思政教育经验,并逐步做好协同理论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应用和渗透,使协同理论能打破现有教育模式限制,更好地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稳步前进[2]。第二,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协同教学培养机制。建立思政教育协同教学培养机制,目的在于在教育方面突出协同理论中自组织基础的特征,围绕大学生进行思政学习的自主化培养,提高大学生之间学习沟通能力,使积极开展思政学习交流,并创新思政知识共享的学习新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做好积极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在学习交流过程中掌握基础学习技巧,并运用学习实践增强学生对关键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协同理论能在思政教育方面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除此之外,高校必须根据协同理论中心思想,优化思政教育考核,尤其要加大对大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考核力度,通过多层次考核提高学生思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伺服原理为基础,运用协同理论中简化原则优化现有的教学体系,为后续思政教育工作高质量的开展奠定良好根基。第三,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多平台互动实践能力。多平台教育实践互动是提高大学生思政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的核心和关键。协同理论强调掌握系统中大量子系统演化规律。高校思政教育多平台互动,实际上是给予子系统一定的活动规范,使其能按照既定规律进行演化。大学生作为系统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需要通过高校多平台互动实践,在现有框架内按照基础规律寻找适宜的课程学习方法[3]。然而,方法的获得要通过课程实践积累学习经验。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多平台互动实践的能力提升,本质上是通过协同理论逻辑支配,提高大学生对多种不同学习方法的运用能力。第四,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元素、新内容。长期以来,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及教育体系创新,始终是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重点内容。高校对教育内容创新重视程度不足,会导致思政教育缺乏内在驱动力,无法满足新时代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协同理论下思政教育创新,应注重对思政教育元素及内容的创新,提高新内容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并基于哈肯协同理论中的物态变化,开辟多条新的思政教育路径,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与时俱进。为此,高校应提前谋划思政教育多元化的布局,将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思政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学习的主动性,弥补当前阶段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上的不足。同时,高校应采取学生自主管理及教师干预管理两种方式开展教学管理工作,使思政教育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能更好地从教育内容创新角度进行教育突破,从而为未来阶段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思政教育规律范文第4篇

(一)学者伍揆祁在与上述学者有相似见解的同时对人文关怀还有其独特的看法,他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中指出,人文关怀更侧重于实践,是实现人文精神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是王东莉和伍揆祁,他们二位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做出了详尽的阐述。前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应从关心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要,提升精神品位、丰富心灵世界,唤醒主体意识、塑造独立人格,培养伦理情操、完善道德境界,建构精神家园、引导终极关怀等几个层面来全面推进人的发展”。后者认为要“尊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唤醒主体意识、培养德性伦理、提升文化品位、丰富心灵世界、导引终极关怀”。总之,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应注重个体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突显人的价值,满足人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使人达到自由全面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合格的“四有新人”。(二)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多数学者的见解基本一致,认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而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是其现实活动功能和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如有学者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运作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与出现正向结果的效能属性”。学者林琳提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通过相应的教育方式、手段,对受教育者所实施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所达到的实际效果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效果相契合的程度”。学者沈壮海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有效性,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的三个基本方面”。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坚持贯彻人文关怀的理念,是社会发展和思政教育学科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提高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实施。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人的本性的需要。哲学认为内因决定外因,“人的本性需要得到人的承认与尊重,需要得到人的挖掘与激励。正是由于人的本性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要注入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求,而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培养人成为“四有新人”的教育,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在本质上有很高的契合度。二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化步伐加快,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泛滥,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只有坚持人文关怀理念,高校思政教育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抓住人的本质,实现人的发展,才能提高自身的实效性,突显自身的价值,才能符合我国发展的要求。学者韩华强调:“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在综合国力竞争、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尽管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很多,但缺乏人文关怀无疑是重要的一个,加强人文关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创新基点。”三是思政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实际调查可以得知,思政教育理论空洞,忽视学生的自身需求,导致学生的反感,严重影响了思政教育的发展。加强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将重心转移到关注学生自身全面发展方面,有利于使思政教育贴近学生实际,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人文关怀是思政教育摆脱低效的内在诉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良性运行的必要支撑。”由此可见,学者们对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都做出了相应的论述,加强人文关怀不仅是时展的要求,更是大学生思政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不理想的状况下,我们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人文关怀对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应该把人文关怀理念贯彻落实到实处。

三、人文关怀理念下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现状

人文关怀理念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在得到提高的同时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实施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人文关怀理念在绝大多数高校受到重视,大学生主体意识明显增强,思政教育得到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认可,大学生与思政教育者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等。对于存在的不足,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人文关怀缺失严重、人文关怀的理念在部分高校仍未得到高度重视、人文关怀理念重形式轻实践的情况严重等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不强。例如学者李自维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角度阐述这一问题,认为在教育思想上,仍然欠缺“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在教育目标上,体现“个性发展”的具体要求还严重不够;在教育内容上,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在教育方法上,没有完全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在教育环境上,没有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氛围。对思政教育实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绝大多数学者如林琳、李向军、史佩宇等认为目前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不理想是由于思政教育的价值定位、内容、教育教学方法等缺乏人文关怀造成的。李向军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目标制定、内容设计和方法实施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四、人文关怀理念下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在增强人文关怀理念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措施方面,目前学术界做出了较多研究论述。(一)坚持以学生为本大学生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居核心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要“因材施教,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让大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彰显能动性与创造性,使大学生形成独立和谐的人格”。(二)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教师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居主导地位,是大学生的领航员,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进行心理疏导,全面关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三)丰富教学内容及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超越灌输式教育方法,坚持理论灌输与实践养成相结合。例如学者李向军提出“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在教育内容上的体现就是要实现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回归,关照人的生存状况,考虑人的生存境遇突出人格完善。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从人的现状出发选择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学者杨林指出“在方法上要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把人文关怀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将思政教育渗透到人文教育的全过程中去。在内容上要关注传统文化精神,加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注重培育学术文化”。(四)优化思政教育人文环境优化思政教育人文环境,积极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例如学者王利军提出“大学的人文环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最重要的场所。……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学生获得在课堂上得不到的更加广博的知识和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真正成为个性丰满、和谐发展的人”。(五)拓展管理方式和方法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针对人的教育,除了刚性管理之外,必须有柔性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刚柔并济,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制度,坚持“柔性管理和感染熏陶相结合,丰富思政教育的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目的。

五、结束语

思政教育规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思政课程贯穿于学生的所有课程当中,并且能够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向学生不断的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思政课程能够达到目前学校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因此如何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学元素,并将其有效地衔接在一起,我们目前还在探索当中,我们将以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为案例,为思政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

1社会心理学课程融入思政教学的优势

1.1二者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时常遇到学业、生活、情感方面的挫折,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成为大学生成长和成才道路上的阴影,因此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开始积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纳人了思政教育的体系之中。而社会心理学中的很多内容都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习社会心理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社会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来分析自己和他人在社会中的一些心理和行为,正确的看待自我。社会心理学教师可以挖掘出社会心理学课程中蕴含的很多的德育元素,例如正确的沟通方式、合作能力、价值观的培养、自制力的培养等,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綜合心理素质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标。

1.2思政元素可以渗透进社学心理学中

课程思政是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这就需要找到二者的契合点,而社会心理学与思政教育之间具有非常多的契合点,二者可以实现自然的融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社会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以及其内在的心理活动规律,而这些都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的,这个背景就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文化背景,可以说这些因素都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而这些都与思政教育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社会心理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例如教师在讲解社会政治制度、角色规范等内容时,都可以适时的引入思政内容,引导学生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等进行了解与思考。

2社会心理学的思政教学策略

2.1精准提炼社会心理学中的思政元素

在社会心理学课程当中不断的挖掘其所存在的思政元素,教师还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找准思政元素的契合点,不断的将社会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入到一起,在挖掘思政教育元素的同时,还要在不影响专业课程的情况下限制课时。教师还应当研究人们在社会传言中所在的心理状况以及行为规律,并结合专业进行学习,精准的提炼社会心理学当中的思政元素,使得社会心理学和思政教育不断的融会贯通,也不会受到专业教学的冲击。

2.2积极应用网络平台,适时引入思政内容

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平台,适时的引入思政内容。当前网络信息技术非常发达,网络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社会心理学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师在讲授“自我意识”这部分教学内容之后,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起一个小词论,让学生谈谈什么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的发言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的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特别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理想的自我,以及现在的我与理想的我有哪些差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并引入一些革命先烈和当代奋斗者的事迹,鼓励学生勇于追求自我,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融为一体,实现自我的价值。

2.3创新社会心理学课程评价机制

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保证目标能够顺利的进行并完成,因此这个过程一般我们将其称之为过程性的评价。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使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将其作为结果性评价的重要补充,注重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在设置社会心理学考试时也要加入一定的思政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思政内容的重视。

2.4教师要加强自我综合素质的提升

如果想要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健康完善的发展,教师就应当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并不断地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教师要不断的调整是自我的心态意识,并且完善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建设。教师每天以乐观的态度,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地感染学生,对学生的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社会心理学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师德、正确的价值取向、饱满的教学热情对学生产生影响,实现显性思政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的融合。

3结语

我国目前对于思政课程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就目前情况来看,社会心理学的课程思政还是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社会心理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初步优势进行探索,不断的挖掘教材当中所原有的思政元素,将其和专业知识融入到一起,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教师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海鹰,刘听.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分析与设计[J].大学教育,2020(0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