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行补充医疗保险

农行补充医疗保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行补充医疗保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行补充医疗保险

农行补充医疗保险范文第1篇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为切实做好我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我局给予了高度重视,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委、政府减轻城乡居民医疗负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来抓。充分认识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是帮助城乡居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有效途径做好这项工作,对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2015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参保情况

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我县广大城乡居民真切地体会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的好处,参加、支持、拥护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的自觉性有了进一步提高。

——城乡居民参保情况:2015年我县城乡居民自愿参加医疗保险的有85922人(其中城镇居民833人<选择一档缴费的有693人,选择二档缴费的有140人>,农村居民85089人)。农村居民应参合人数为85948人,参合率达99%。

——城镇职工参保情况:2015年,我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885人,参保达100%。

(二)资金到位、上解情况

1、城乡居民资金到位、上解情况

——到位情况:(1)2015年我县城乡居民(新农合)人均筹资达390元标准,全县应筹资总额为3318.47万元,截止10月30日实际到位城乡居民(新农合)资金2888.993万元(其中中央配套资金1421万元,省配套资金520万元,州配套资金136.82万元,县配套资金205.23万元,个人筹集604.254万元)。(2)到位2013年城乡居民大病赔付款75.88万元,到位2015年城乡居民大病赔付款10万元。

——基金上解情况:上解州财政城乡居民基金3578.24万元。

2、城镇职工资金到位、上解情况

——到位情况:(1)1—10月城镇职工资金到位814.16万元,(2)离休人员医保基金50万元。

——基金上解情况:上解2015年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参保费61.94万元。上解职工统筹基金1645万元

(三)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管理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保障我县职工、城乡居民享有医疗健康保障的权益和利益。按照《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暂行办法》、《藏族自治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及州医保局关于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有关规定,我局做了大量工作。

1、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服务协议》签订工作

3月26日,一是我局召集全县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负责人召开了“定点医疗机构(药店)医疗服务协议签订暨相关医疗保险政策培训会”。并签订了《2015年以来保险服务协议》。二是从“医疗报销单据不规范、过度诊疗、外伤报销把关不严、个人单次刷卡费用较大”等九个方面通报了去年我县各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在从事医疗服务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六个方面整改意见。三是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今后的工作开展,从“责任、义务、利益”三方面进行作了今后相关工作要求。

2、医疗监督检查管理工作

5月23日至28日,6月24-25日我局抽调审核、会计等相关人员,组成工作组,深入全县23个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和4个县级医疗机构2家药店,对医疗服务行为进行了监督检查。一是查看了各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保险经办服务窗口医疗保险业务流程和工作开展情况。二是查看了各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保险经办内控制度建设。三是查看了院内各科室医疗文书的书写及药品、诊疗项目收费等情况,并走访院内病人就医疗服务行为及价格进行了了解。四是听取了各片区医疗机构负责人对辖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的汇报。五是工作组在各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病人中进行走访了解。

针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工作组召集医疗机构负责人召开了“意见反馈会”,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存在在问题给予了指出,并提出了整改措施。

(四)医疗机构联网结算系统安装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提升县内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服务群众的能力,更好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促进我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州、县人社局的高度重视下,在州医保局和州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下,5月23-28日我局积极协助州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一是为我县4个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县人民医院、县藏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计生指导站)4个片区中心卫生院(洛须、虾扎、温波、瓦土中心卫生院)安装了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门诊、住院结算及门诊购药刷卡软件系统。二是5月31-6月1日组织各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医保经办人员共25人开展了“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门诊、住院结算及门诊购药刷卡软件系统上机实际操作培训”。三是截至目前,我县已有8个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医疗保险联网结算,告别了手工审核、手工报销的历史。

(五)基金管理情况

城乡居民医疗和城镇职工保险基金管好用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按照《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办法》和《基金运行暂行办法》,一是县财政设立了城乡居民医疗和城镇职工保险基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二是为了确保城乡居民医疗和城镇职工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行,县人社、财政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城乡居民医疗和城镇职工保险基金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城镇职工医疗基金管理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县外住院就医病人补偿资金支付办法,方便了参保农牧民群众,也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封闭运行制度;三是为确保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安全、有效,其实施效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的筹集、管理与使用的效率和效益。目前,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和审计制度的要求,我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基金坚持做到了专款专用、专户存储、封闭运行。

(六)医疗保险关系转移工作情况

全年,办理州外医保关系转移2个,退还个人医保账户基金4800.00元(杜佳亮-广汉,程宇-德阳)。

(七)“二代社保卡”办理情况

按照2015年全州“二代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全年在县行政局的高度重视下,在县农行的积极协助下就我县第一批“二代卡”的发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截止10月30日共向全县78个机关单位、乡(镇、场)发放第一批“二代社保卡”1436张;二是对各单位未领卡人员进行了清理,并收集了二代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信息三是就“户籍在州外人员二代社保卡”办理程序及办卡、换卡程序和流程向全县各单位进行了通报。

(八)目标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参保率:一是2015年城乡居民(新农合)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9%,完了国家、省、州和医改办提出参合率达97%以上的目标任务。二是城镇居民参保人数达833人,完成了省州下达的800人目标人数。

——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今年我县城乡居民住院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达78.2%,完成了省州下达的75%的目标任务;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达64.3%,完成了国家、省、州和医改办提出达60%的目标任务。

(九)待遇支付情况

——受益人次:截止10月30日,一是城乡居民受益人次达23987人次(其中住院补偿3391人次,门诊统筹补偿20596人次)。二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受益人次达10593人次(其中住院223人次,离休伤残41人次,门诊刷卡10329人次)。

——补偿支出:截止10月30日,一是城乡居民共支付待遇1340.79万元(其中住院补偿1250.94万元,门诊统筹补偿89.85万元)。二是城镇职工支付待遇584.95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支付354,42万元,门诊个人刷卡支付153.2万元,离休<伤残>基金支付47.9万元,公务员<企业>补助支付29.43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住院政策范围内补偿比和实际费用补偿比偏低。

一是我县参合群众去年就医当年未来报销,在今年报销中按照去年就诊医院报销比例补偿,致使补偿比例下降,政策范围内补偿比较低。二是医疗机构,特别省级和省外医疗机构的用药范围广,超出了规定的药品目录范围,致使自费药品费用较高,群众住院就医实际费用补偿比较低。

(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补偿县外流向比重较大。

一是我县所处的地理和区域位置,地处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到青海等地就诊既交通方便,又无语言障碍,当地群众去省外就医的较多。二是到我省或州内路途较远,加上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技术较为滞后,无法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

(三)定点医疗机构监管难度大。

由于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少,在缺乏竞争意识的情况下,容易出违规行为。一是通过审核发现,个别定点医疗机构存在“挂床”住院的违规现象。二是经办服务窗口医疗保险内控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三是医疗文书住院清单项目填写不规范。四是个别定点医疗机构存在床位费不按医院等级收费,手术费偏高的现象。

(四)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由于我县地方财政拮据,工作经费紧缺,加上我县幅员25191平方公里,面大且广,交通工具缺乏,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宣传、监督工作难度大,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严重地制约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居民医疗保险难度大,扩面征缴困难。

主要存在群众对补偿政策和程序不了解,对政策期望值过高,认为报销比例太低,报销药品范围过窄。

四、2016年工作计划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是党委、政府减轻农牧民负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惠民工程。我局在做好医疗保险日常工作的同时,就2016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作如下安排:

1、进一步加强广大群众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报销办法、程序等宣传,提高全民参保意识,促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

2、进一步加强县内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确保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3、加大基金自查工作力度,加强基金运行分析力度,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4、组织开展全县各机关单位、乡(镇)人民政府会计、农保员培训,规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划拨工作和医疗保险保险程序。

5、进一步加强医保经办机构管理,督促规范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

农行补充医疗保险范文第2篇

作者:郭建昌 张秀岩 金盛红

论文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津制度 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居民养老保津制度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需要健全的社会保津体制作保证,如果占总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得不到保津,中国的社会保津制度就很难称得上完善。在本文中笔者着重探讨了农村最低生活保津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农村居民养老保津制度,通过对这三项制度的构建基本就构建了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需要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作保证,如果占总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得不到保障,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很难称得上完善。因此,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应尽快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需要建设的具体制度很多,就目前而言,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有所靠”因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三项制度建设是其构建的重点。

一、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人均收人低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标准实行补助的制度、是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主要措施,在

一些欠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生活困难甚至不具备维持生存条件的情况。特别是这些地区的老年人,他们的养老保障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欠发达地区建立和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解决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们可以制定农村低保标准,由省一级政府的社会保障机构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地方可以根据省定标准结合地方实际确定自己的低保标准,但不得低于省定标准。在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要注意合理、科学的原则。若这条保障线过高,一方面地方财政可能会承受不起,另一方面可能造成最低生活保障养懒人的情况出现,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如果保障线过低,就不能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目前的现实生存问题。国际和国内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方法较多,但笔者建议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的45%左右作为各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比较适宜。这是由于一方面通过对表(A)的分析可知:近几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人逐年增长,表示食物支出占总支出比重的恩格尔系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且逐渐向40%逼近,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统计的数据比较科学、准确,在各地统计上报的基础上,又经各农调队矫正,比较接近实际水平。n1如河南省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的45%为1149元,按12个月平均则为95.8元,基本上可以满足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需要。

关于农村居民低保待遇我们可以把它可分为全额享受和差额享受两种形式:农村“五保”对象按照当地农村居民低保标准全额享受低保待遇;其他低保对象按照其家庭年人均收人低于农村居民低保标准的部分予以差额补助。同时强调要确保社会保障金按时足额的发放,保障金发放由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负责,原则上做到按月足额发放。当然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为关键的是建立稳定的最低保障资金筹措机制,农村居民低保资金应该由各级政府列人财政预算,实行财政分级负担,村级原则上不负担,对于相对困难的县(市),省财政可给予适当的补助,必要时可有国家给以补贴。

二、建立符合农村杜会经济发展特点的合作医疗制度

在建立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合作医疗制度方面,各地可以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积极探索,积极实践,摸索经验,最终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人手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在于加强宣传力度解决农村居民的思想顾虑并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强制实行。另一方面加强政府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机构自身的管理而使农村合作医疗走向正常的轨道。

其一,加强宣传晓之以“利”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和集体经济的扶持下,以农村居民为保障对象,按照自愿、适度与受益的原则,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建立的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险制度。为防止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我们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宜传动员工作,实行分类指导方针,增加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农村发展合作医疗,完善县、乡、村三级合作医疗体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要克服“变相摊派”和“等待农村居民自愿’,的思想,做好农村合作医疗的宜传、组织动员工作,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意愿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医疗,共同抵御疾病风险,逐步形成以村合作医疗组织为基础,乡镇合作医疗组织为重点,一定范围(如大病及康复医疗合作)的县市联合的多级合作医疗组织体系。逐步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的社会化程度,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合作医疗的互助互济功能,满足农村居民医疗的需要。 转贴于 其二,加强合作医疗各个方面的管理。

确立县、乡镇、行政村、农村居民个人四级出资制度,县、乡镇两级政府出资部分进人社会统筹账户,行政村、农村居民个人出资部分进人个人账户,合理确定四者的年出资总额及年出资比例,让农村居民切切实实从合作医疗中得到实惠,使之成为农村居民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当前卫生系统要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使农村居民享受得到低成本的优质的医疗保健卫生服务,农村居民才会自愿加人合作医疗,并确定不同地区的医疗费用重点补偿方式。农村合作医疗能否长久不衰,其中重要的一环是要建立长期、稳固的基金管理制度:一是要实行专款专用原则,不得随意挪用或挤占医疗基金;二是要综合考虑农村居民年人均医疗费用实际支出与农村居民愿意交纳的保险额等因素来确定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只对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村居民持有的医院开据的正规发票进行事先确定比例的报销,并且严格规定每年对参保人报销的最高金额。三是要与医疗体制的改革结合起来大力整顿农村医疗卫生市场、加强对乡〔村)卫生院〔所)的财务监督,加强对个体医生的管理,杜绝见利忘义、销售假药、非法游医的坑农行为,做到合理就诊、合理用药,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正当利益,减少医疗基金的浪费。

三、建立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制度

在建立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制度方面,我们可以依据国家的总体实力和各地的具体实际情况而采取统一保障和差别保障相结合的制度。

农行补充医疗保险范文第3篇

一、刻苦钻研,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始终把业务知识学习钻研放在首要位置,学习形式以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自学相结合,学以致用,学中干、干中学;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不断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服务能力和工作执行能力。同时,遵章守纪,以司为家,积极参加公司和营业部组织的各项活动。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二、夯实基础,努力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今年一至九月份,我在电脑部担任经理担任客服部副经理,因此,全方位管理营业部机房,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不发生任何故障,是自己职责所在。一年里,自己用制度管理员工,以流程规范员工,靠理念教育员工,是大家做到严格遵守公司有关工作要求和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机房操作流程》、《应急计划》、《维护工作计划表》等明确规定的技术维护要求,及时升级操作系统和病毒库,定时对各个系统的备份系统进行演习测试,制定详细周全的应急措施和方案,切实保证了公司信息系统的良好运行,为公司业务正常开展和开辟拓展新的业务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技术保障。全年没有发生一起行情中断事故,发生了一起现场委托中断事故。

三、精益求精,全面做好信息系统改造

为了适应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并促进公司业务的发展,必须不断改造、完善和升级公司现有的信息系统。为此,我们机房一年来主要完成了主要几个工作:一是营业部IB业务系统安装使用和测试。二是公司OA系统营业部的安装使用和测试。三是完成公司账户管理系统的安装,多次测试,上线使用。四是进行交易所应急演练测试。五是进行营业部维稳应急全面演练。六是安装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测试,上线使用。为了完成这些工作,在繁忙的日子里,自己主动加班加点,与同事们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工作,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让新上的系统早日投入使用,进一步加强我部信息化建设。

四、外树形象,做客户的贴心人

作为一名客户部副经理,我的工作理念是“以心换心,热诚服务,塑造形象,合作双赢”。在网络在线实时咨询工作上,自己一视同仁,做到任何客户和任何咨询问题,都能做到耐心、仔细地回答客,让客户满意,让社会满意,让领导满意。同时,我们注重创新服务方式、延伸服务功能,将行情资讯信息等客户感兴趣的内容、对客户有所帮助的内容通过短信,QQ,EMAIL等发给客户,实行“微笑服务,承诺服务”。工作时间做好客户可能流失时的情况了解及劝留工作,落实公司及营业部推出的各项业务活动,完成公司及营业部的各个产品的营销任务。并且按照公司有关规定,对营业部分配给我服务的核心客户,定期进行电话访问,特别是进行了节日问候、生日祝福等上门拜访,增进了公司与客户的感情,提高了客户对公司的认同感。在CRM系统建立完整的客户档案信息,撰写工作日志,周总结,客服记录等。经过努力,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客户群体,外树起良好的营业部社会形象。

五、补充新人,提高素质,加强团队伍建设

1、组织招募新人。

根据员工自身应该具备的条件,通过媒体广告、店前贴广告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招收新员工,真正选拔出名新店员,在岗位上试用,期满通过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统一签订劳动合同。

截止2014年12月1日共参加大型招聘会7次,通过各种渠道招聘,收取简历368份,在营业部面试175人,电话面试108人

2、建设团队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时时处处关爱员工,在学习、生活和工作方面,把员工当成企业的宝贵财富,善待员工,爱护员工,帮助员工,营造和建设家园文化;

3、加强工作人员政治业务培训,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实务流程的规定做好各项工作。

学习新的客户经理管理办法以及绩效考核与补充医疗保险实施细则、企业年金政策解读、沈总上半年总结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组织员工系统学习了营销技巧和专业技巧方面知识。公司产品方面,先后组织了阳光私募产品、单户多存管、账户诊断系统使用以及推介培训、终端机营销方案解读、财慧版手机证券系统上线学习、金色钱塘2号营销培训、财通基金产品推介培训、营业部投顾产品推介以及金融产品知识的视频培训。

组织户外拓展、建党90周年踏青游、工会小组成员天台两日游;

六、激励考核,做好日常管理

建立和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客户提供规范化的服务,维护保险公司形象,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规范》《仪容仪表规范》《员工守则》《劳动纪律》《学习及会议制度》等项,进一步提高了营销部的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效果。同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将业务工作与个人收入挂钩,公开公平,奖优罚劣,重用骨干,激励大家争先创优,多做贡献。

七、开辟渠道,应对市场,积极开展营销活动

1、业绩情况

截止12月末,客户经理团队名下客户日均资产万,同比增长%;新开客户名,同比增长%;新开客户日均资产万,净创收万。经纪人团队名下客户日均资产万,新开有效客户名,净创收万,业绩情况基本稳定。

2、渠道建设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巩固银行传统营销渠道的基础上,尝试向社区、市场及其他渠道建设:全年新增银行网点有农行处、建行处、中行处、招行1处、兴业银行1处,温州银行网点处;在新增网点的同时,加强了与老网点的深入合作。

活动及拓展方面

1、社区与市场方面:

陶瓷品市场、数码广场、谢池手机商城、汽配市场,城南小学,宝马宝诚等一系列进社区,走市场营销活动。此系列活动起到更广泛的宣传作用,也陆续开发了一部分客户。

2、银行合作

与招行、农行、建行、浦发、工行及兴业等进行了月度、季度等一系列的三管活动,在上半年与银行合作进度不力的情况下,下半年结合公司转向产品销售的营销方针下,成功与兴业、农行、工行合作,完成了慧安私募、金色钱塘2号以及财通基金的销售,实践了新的银行合作思路。

八、强化风控,合规经营,提升风控合规管理层次

合规创造价值,合规防控风险。2014年,营销部主要从三方面做好风控合规管理工作。

1、开展日常风控

截止2014年11月底,营业部共成功排查单项风险事项-营销人员名下客户股票集中度63条。单项风险事项-营销人员名下客户股票同时操作30条。

2、组织合规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a、客户经理的合规及风险管理;b、反洗钱知识培训;c、片区客户经理岗前培训;d、营销人员日常合规培训

3、进行专项自查

2014年营销部配合合规专员进行4项风险自查,主要内容为:一是营销人员执业风险自查;二是营销人员网络营销自查;三是客户服务关系建立表与开户资料客户签名一致性核对;四是专项营销活动自查自纠。对照专项营销活动自查自纠表中的各项内容,我部除新开户存在同联系方式账户情况外,未发现其他不合规事项。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是工作中仍然存在部分员工不重视学习、部业务督查力度不大、个人管理上有些放松等问题和不足,亟待在新的一年,更进一步。

九、2015年工作计划

1、团队建设方面

a、待遇留人,继续做好人员建设

在公司的客户经理薪酬改善及不断提高福利待遇的工作下,进行优胜劣汰的机制,构建稳定及发展的团队。

b、以老带新,加强团队合作建设

建立合作机制,构建以老队员带新队员,以新队员接老队员的合作发展的局面。

2、营销任务方面

a、加大与银行渠道的合作力度,以日常的三管开发来保证公司金融产品的营销任务,变被动为主动。继续挖掘与银行的各项业务的深入合作,把握机会,实现共赢。

b、坚持多渠道发展的方向,继续尝试走出去营销的团队建设,坚持多渠道开拓,达到营销与宣传双效果并进。

农行补充医疗保险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金融选择;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建有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20个民族自治县(旗),1,173个民族乡。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1%。建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历史、自然和现实的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少数民族地区金融组织体系现状

(一)银行分布密度小,金融服务范围收缩

1、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机构收缩,服务缺位。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农、工、建等纷纷调整经营战略,将重点转向城市,而在民族地区的作用逐渐弱化。1998~2001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撤并3.8万余家地县级以下基层机构,而且原主要承担农村金融服务的农业银行也转变了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呈现出明显的收缩趋势,在资源配置上对西南、西部,特别是民族地区撤点。随着农行与这一地区的居民之间距离不断扩大,这一地区的客户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只能享受一些传统的金融服务,缺少信贷服务品种创新。

2、全国性或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没有延伸到少数民族地区。如民生、兴业、浦发、招商等全国性或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只在少数民族地区省会(首府)设机构,在市(地)、县一级基本没有设分支机构。

3、地方性中小银行难以承担重任。一方面地方性中小银行大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但股权结构单一,这种单一的产权结构严重扭曲了公司治理,使银行产权约束化,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另一方面由于产权制度、管理体制以及对地方性中小银行监管相对滞后等原因,在发展过程中积累大量的风险,严重地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银行的发展。加上地方性中小银行又把服务对象定在地方国有企业等优质客户上,这样以来,地方中小银行为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提供的服务大大减少。

4、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定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由于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较小,难以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业务范围的局限性造成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如农发行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农业产业化、农业开发等功能并没能运作起来。此外,政策性金融机构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目前,除国家财政核拨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主要依靠向商业性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和向中央银行再贷款,发行金融债券和向中央银行融资占其资金来源的80%以上。由于资金来源不足,政策性金融机构很难有更多资金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5、邮政储蓄银行提供服务有限。虽然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社区和农村乡镇都有邮政储蓄银行分支机构,但由于邮政储蓄银行刚刚成立以及其业务范围的限制,目前除存款业务、中间业务外,只开办小额贷款业务,还无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民间金融活跃,但游离在法律之外。在少数民族地区民间金融主要形式有:一是自发的民间借贷。这是少数民族地区最常见的形式,一般发生在亲戚、朋友、乡亲、邻里等关系熟悉的人之间,这种借贷形式是建立在共同生活而形成的相互信任基础之上;二是以各种“会”的形式或以私人钱庄、典当行等形式存在的民间借贷组织;三是以互助担保协会形式存在的金融互助组织。民间金融虽然缓解了少数民族地区资金紧张局面,但其扭曲了市场供求关系,且使金融产品的供求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政府一段时间将其视为非法,限制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民间金融只能艰难地在法律缝隙间生存。由于缺乏法律保护和监督约束,少数民族地区由借贷引起的纠纷不断,从某种角度来讲,这增加了借款人债务负担和金融风险。由于民间金融无法正规发展,其也难以有效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需求。

(三)保险业务处于边缘境地。由于、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地区保险发展落后,尽管近几年寿险和财险业务有一定发展,但仅仅在城市有所发展,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发展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适合少数民族的农牧业的保险产品较少,特别对农作物的生长保险、牧兽的成活保险、农(牧)民增收保险等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另一方面人寿保险业务的发展落后。少数民族地区保险机构不健全,各保险公司推出的险种大多侧重于城市市场,真正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险种较少。如,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除了在城乡结合部和部分经济发展较好的郊区县有一定程度的拓展外,在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四)直接融资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发展落后。直接融资比例低,上市公司数量少,筹资规模小,市场融资能力较弱。在少数民族地区尚无较大的区域性资本市场,证券化融资渠道不畅,证券发行量低,发行规模小。现在沪深两市的中小企业板块对象主要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民营中小企业,少数民族地区的民营中小企业很少。而且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县、乡镇没有证券交易网点,这一地区想利用资本市场实施证券融资非常困难,因此这一地区无法进行直接融资,融资能力较弱。

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选择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金融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适当增加少数民族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加并不是简单地进入新的金融机构,而是在提高原有金融机构质量的基础之上,增加这些金融机构的网点或分理处。一方面使政策性银行(如农业发展银行)从政策角度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另一方面继续保持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支农惠农的性质,大力改善其服务质量,拓宽服务范围。此外,随着村镇银行在部分农村试点的不断成功,加快村镇银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立也是增加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的途径之一。

(二)拓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保险业务。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鼓励并补贴商业保险公司开办涉农保险,引导建立互助保险组织,对涉农保险业务实行再保险,建立健全统计分析、评估体系研究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对涉农保险业务实行再保险。

(三)规范民间融资,加大少数民族地区直接融资力度。创新农村融资渠道,合理引导民间借贷支持“三农”发展。民间借贷是我国目前农村金融的一项有力补充,为了更好地引导民间借贷规范运作,国家应制定出台政策,正确引导民间融资,稳妥发展信托租赁,开拓少数民族地区资本市场,逐渐培育农畜产品期货市场、农牧区产权交易市场等。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人行西宁中支课题组.对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J].青海金融,2008.5.

农行补充医疗保险范文第5篇

关键词:拆迁安置;政策分析;成都市

一、前言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目前国内关于农村拆迁和集中安置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集中安置现状和集中安置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如,,瞿忠琼教授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民集中居住满意度研究》中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农户集中居住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计算了各因素的影响权重。孙宇杰,瞿忠琼在《发达地区农民对于集中居住的积极性调查与研究》中以江阴市农民为调查基础,分析了农民集中居住积极性的现状及影响农民积极性的主要内、外在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农民积极性的可行性建议,总的来说,我国对拆迁安置区农民满意度的研究比较零散,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较少,更多的是从政府的角度对安置区居民就业、补偿等物质基础方面进行分析,而未从农民的角度把拆迁与集中安置结合起来分析。因此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出农民对拆迁集中安置的满意度就显得很有意义。

本文以成都市各农村拆迁集中安置区农民为对象,以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和住房安置政策为中心,通过实地走访,了解该政策具体实施效果,弄清成都市拆迁补偿和住房安置政策实施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各区域间实施效果产生差异的问题根源,寻找相关对策措施,以维护农村拆迁集中安置区农民的基本权益,并希望借此为成都市城乡一体化战略贡献微薄力量。

二、拆迁安置中存在问题

1、资金赔偿不足。首先,由于征地补偿标准沿用的法律条例过旧,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以原有的增补标准来对征地拆迁安置进行赔付让农民难以接受。以人员安置为例,如果按照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土地征用拆迁补偿办法的规定,两三年后,拆迁农民将沦为新的贫困人口。其次,土地赔偿没有严密的相关制度作为保障,甚至造成一个地区邻村间出现不等的补偿标准等问题。而农民自身法律素质偏低,对自己在拆迁过程中享有的权利都不知晓,加上地方政府对相关条例宣传解释不到位,造成部分农民看到地区的赔偿的不一致后,形成反差,从而产生“不公平”心理。再次,安置区带来了生活成本的增加。农民从食物自给转变为消费市场,使得生活费用增加,另外,安置区农民还须承担水电气费、光缆费、物业等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必需成本,使得调查者中抱怨“生活成本增加”成为普遍现象。另外,调查发现,政府在以廉价征用土地后将其用高价出租或拍卖给土地开发商,但是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只能得到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增值和补偿,农民的利益在支持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被长期漠视和牺牲。

2、现行社保制度不足。实地调查发现,失地农民对社保的关注程度较高。按年龄划分的社保五类享用的社会保险优惠各有不同,而政府给出的土地补偿金是一定的,随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保费用必然会增加。大部分青壮年农民担忧,自己没有能力购买社保,同时又没有土地作为生活保障。被调查安置区农民普遍反映政府出台的社保政策,让现在的老年人可以安享晚年,对年轻人考虑欠妥。所以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保政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再就业问题突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影响拆迁安置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年龄与就业影响交叉分析过程中发现,年龄段在33-45岁,45-55岁,55及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拆迁对就业产生影响占同年龄段人数的比重均已过半,分别是825%,714%,542%。同时反映出年龄与失地农民再就业压力大致呈负相关,尤其是女性35岁及以上和男性40岁及以上者,由于年龄、知识、技能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就业竞争能力低,求职比较困难。因此,解决好大龄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对于提高拆迁安置工作的满意度具有巨大作用。

4、政府信息不透明。通过调查发现,政府相关部门在很多方面的信息公开度较差,农民权益没有得到充分的维护。拆迁过程中对于集体土地征收和新居选点等问题政府相关拆迁小组许多时候都没有充分征求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仅仅告知农民,只有29%的受访者表示开会讨论过相关问题。

5、拆迁安置政策的制定不完善。房屋拆迁安置中,拆迁安置程序不规范、拆迁安置补偿不到位引起政府、开发商和房屋所有人之间纠纷不断,甚至引发野蛮拆迁行为。另外,补偿安置、征地补偿费分配使用管理监督不到位,土地方面的法律制度和优惠政策不健全。

三、拆迁安置对策建议

本文针对调查结果发现的问题设计了4个基本角色,依次为政府、企业、农民、资金。它们相辅相成,共同解决拆迁安置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四个基本角色设计出“G-E-P-F四项一体循环”模型。循环模型中政府(Government)占主导地位,政府的主要职能为改变主导模式、完善政策制定、招商引资、增加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企业(Enterprise)是政府和农民间重要的一环,企业的主要内容为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和相关福利保障;农民(Peasant)是整个拆迁安置工作中的核心,农民的主要内容为提高自身素质;资金(Fund)为政府部门与安置区农民之间产生分歧的一个根本点,资金的主要内容为资金赔偿与资金筹集。现分别针对以上四个基本角色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转变政府主导方式,完善拆迁安置相关政策

1.将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有机结合起来。政府主导模式的好处在于有政府的推进,改革的进程一般比较快,能有力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的进程。但是这一模式使得政府资金负担过重,财政压力大,并且不利于调动农民与村集体的积极性,容易产生政府与农民的矛盾,难以保障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市场主导模式使得土地资源转向土地资本,农民能获得长期固定租金和在非农行业就业的机会。在拆迁安置过程中,政府应当将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较发达的一、二圈层实行政府主导为主,市场主导为辅的主导方式;在经济较不发达、离主城区较远的三圈层实行市场主导为主,政府主导为辅的主导方式。

2.完善政策制定

(1)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制定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土地征收制度,严格规范征地行为,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要切实向农村和农民倾斜,逐步改革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建立统一、开放、竞争和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多种流转方式,缓解城乡统筹进程中的用地供需矛盾。

(2)根据安置区农民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政策。完善社保政策,建立就业援助热线,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加强就业观念宣传,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安置区农民的知识水平,加大对安置区农民创业的财政补贴或者无息贷款等资金措施的力度;加强对安置区农民进行生活方式改变过后的心理辅导。

(3)加强信息公开力度。政府应该主动建立资金使用管理机制,主动公开资金使用信息,加强舆论监督,从而实现政府与安置区农民之间的信息对称公开,这样可以更有利于解决安置区存在的问题,利于双方解除误会,达成一致意见,实现两者的双赢。

3.有规划的进行招商引资。按照成都市十二五规划及各级区县政府十二五规划的相应建设内容和三农政策,为招商引资制定相关政策,制定政策性规范,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

同时,顺应国内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浪潮,部署各圈层产业发展布局,根据安置区农民的文化层次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招商引资。

4.增加就业岗位、健全社会保障。政府在处理安置区问题时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为安置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大力拓展创业培训,积极引导失地农民自主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另外,政府应当提高拆迁安置农民对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关系到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的自主参与度,为失地农民提供相应的养老、就业等方面的制度保障,以便为失地农民构建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使其尽快融入到城市的异质生活中去。

(二)强化企业社会职能,增加农民收入

1.建立多种形式的企业,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结合各圈层的特点和战略规划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失业农民提供更多更适合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在贷款、税收、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相关的政策倾斜,鼓励乡镇企业广泛吸收安置区农民,让安置区农民充分就业。

2.提高安置区农民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发展状况提高安置区农民的工资,创建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另外,企业应该积极落实国家规定的法定强制利,按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安置区农民购买退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劳动保险等。另外,企业可根据经营状况提高自愿利,比如:提供免费工作餐、提供交通服务或交通补贴、补充养老福利及教育福利等。

(三)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完成角色转变

拆迁安置后,安置区农民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过程中,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环境的差异,出现城市适应能力差、自我心理排斥等现象,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是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提高其城市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安置区农民自身要加强主人翁意识,关心国家发展方向,响应国家号召,配合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积极参与到整个工作中来。其次,安置区农民应增强自身法制观念,知法、懂法、用法。主动了解国家在征地拆迁安置中的各项法律规定,明确自身享有权利,当权利受到侵害时,要捍卫自己的权益,而不盲目抱怨。再次,主动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拓展与城市生活相适应的能力,积极接受促进就业及城市生活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同时转变就业观念,逐渐成为城市产业中的创业者和现代职业体系中的就业者,从而使安置区农民群体在角色内涵上实现真正的转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

(四)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增加赔偿资金

政府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与安置区农民之间存在的分歧,归根结底就是资金问题,资金问题解决,安置区所存在的其它问题亦可以得到较好解决。

1.拓宽资金筹集渠道。要开拓新的资金来源,政府需要与成都市的整个发展战略相结合,针对成都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大政策,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有选择的吸引大量社会资金,积极将社会资源投向拆迁安置工作中。中心城市要发挥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开展与拆迁农民结对帮扶,参与拆迁安置区的产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部门吸纳个人、企业、国际金融机构和国外投资者,采取“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等市场化原则参与投资,以弥补政府在拆迁安置中的“缺位”,从而扩展市场化资金渠道。

2.增加赔偿资金,让利于拆迁安置区农民。在拆迁赔偿上政府应当充分考虑农民的生活实际需求,增加赔偿金额,在政策上要同地同价,宅基地要等额补偿给农民,而不是现在施行的每人35平方米的标准。同时,还应当让农民享有充分的处置权,在遵循规划的前提下,农民可以自己集中起来办企业,或者退出宅基地,让别人来做。政府不得无偿、低价夺农民土地,要注重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以上建议从政府角度出发,以民本思想为主导,着力解决拆迁安置中存在问题,维护拆迁安置区农民根本利益,同时缓解政府与拆迁安置区农民意见分歧,提高农民对拆迁安置工作的满意度,实现政府与安置区农民双赢的局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统计局统计信息技术与数据挖掘重点开放实验室(SDL201210))

参考文献:

[1] ,瞿忠琼,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民集中居住满意度研究――以南京、常州、镇江为例,2010,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