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临床实习感想

临床实习感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临床实习感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临床实习感想

临床实习感想范文第1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脂肪肝患者866例,其中男496例,女370例,年龄30~63岁,平均45±11.2岁,均为2008年1~12月来我院体检科体检人员。同期在我科进行超声检查的非脂肪肝人数共1635例,其中男879例,女756例,年龄20~73岁,平均46±13.4岁。

2 脂肪肝超声诊断标准

肝实质回声增强,分布不均,近场光点密集,回声增强,远场回声衰减,肝静脉显示不清,门静脉分支回声减弱,严重者肝脏增大。

3 结果

866例脂肪肝人群中,检出胆囊结石89例,发病率为10.28%,769例非脂肪肝人群中,检出胆囊结石45例,发病率为5.8%,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胆囊结石发病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 =13.50,P

4 讨论

B超诊断脂肪肝与胆囊结石简洁方便,确诊率高,目前为首选方法。国内有报道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12.62%,非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 的发病率为9.20%,两组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 [1] 。笔者的观察结果显示,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9.7%,非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5.2%,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与上述报道基本相符。正常情况下,肝摄取血中游离脂肪酸,合成甘油三脂及少量胆固醇和磷脂,甘油三脂与载脂蛋白结合成脂蛋白进入血中。脂类摄入过量,超过血液清除能力,或者肥胖、过度饮酒、内分泌失调,导致肝脂质代谢异常,中性脂肪在肝细胞内聚集,形成脂肪肝。脂肪肝患者缺乏胆碱和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在肝内合成减少,胆固醇升高,使胆汁中的胆盐、磷脂、胆固醇三者比例失调,易形成胆结石。由于中性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肝细胞功能受到影响,不能产生足够的胆汁酸,也是促使结石形成的原因。因此,脂肪肝患者改变了他们原有胆汁的理化状态,而这种理化状态的改变正是胆囊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大样本人群调查发现,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本组3750例人群体检中,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9.7%,可见胆囊结石已成为临床一种常见的多发病。

关于胆囊结石与其他疾病的关系研究,国人曾有人尸检中发现肝硬化病人合并胆囊结石比非肝硬化病人要高两倍[2]。孟新等[3]150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发生率为28.7%。资料统计表明脂肪肝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生率为24.2%,且女性高于男性(P<0.01),非脂肪肝患者胆囊结石发生率则为4.6%,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

肥胖和高脂肪被公认为胆囊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本文24.2%胆结石患者伴高脂血症,从血脂分析看,TG及LDL-C浓度增高,胆结石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而TC及HDL-C浓度的改变,对胆结石的形成无影响。这与国外Scragy报道一致[4]。

脂肪肝的预后决非险恶,只要没有附加其他因素,几无可能进展为脂肪性肝硬化,因此,对患者而言必须注意合理饮食及运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控制及减轻肥胖,这对于降低脂肪肝的患病率及胆囊结石的发生率都将有所裨益。

由于脂肪肝患者容易并发胆囊结石,所以积极预防和治疗脂肪肝可以降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同时通过对脂肪肝胆囊结石的观察和分析,对胆囊结石的成因的研究将有进一步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 焱,黄朴忠,王小洋,等.超声对脂肪肝患者胆囊结石易患率增加的探讨[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4(8):597-598

[2]冯麟增.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征文摘要汇编 ,1987

[3]孟新,邹宏丽.Ⅱ型糖尿病并胆囊结石的临床观察.临床医学,1997,17(8):58

[4]Scragy BKR. Br Med J,1984,289(5):521

临床实习感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综合临床干预;孕产妇分娩;影响;围产期

46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70-02

为保证孕产妇分娩过程的安全以及分娩结局的良好,本院于2012年期间建立了一套综合临床干预措施应用于孕产妇的围产期护理当中。鉴于综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使用的良好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于本院住院待产的孕产妇94例,年龄在22-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4.16)岁;孕周在37-42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9±2.25)周;所选94例孕产妇均为初产妇、足月妊娠、单胎、无妊娠高危因素。将94例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围产期行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围产期行综合临床护理干预,两组在年龄、孕周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在围产期行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行综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1.2.1产前综合干预产前综合干预包括心理干预、行为认知干预以及产科知识灌输等。首先,孕产妇在住院后,接诊的护理人员亲切、主动地向其进行自我介绍,并给予产妇住院各事项的介绍,再根据孕产妇及其家属需要,给予针对性的帮助,给孕产妇及家属们留下良好的印象。孕产妇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根据其年龄、家庭生活、文化程度、情感等方面资料的分析,给予针对、有效的心理干预,积极疏导,使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等待生产;其次,针对孕产妇及其家属对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等生产方式的误解与偏见,护理人员应于早期积极交流、沟通与解释,引导其能够正确看待各种分娩方法,并最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分娩方式;再次,给孕产妇及家属详细介绍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等分娩过程的知识、注意事项以及配合措施,并详细告知各种分娩方式的利弊,使孕产妇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1.2.2产时综合干预产时综合干预主要是指从出现规律性宫缩,到第三产程结束这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措施。首先,在孕产妇出现规律性宫缩后,护理人员陪伴在侧,详细告知产妇分娩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情况,并指导产妇掌握呼吸技巧和躯体放松技巧。此外,在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紧密地配合医生,实时、动态地监测产妇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并观察胎儿的娩出情况。如有必要,还需配合医生做好相应的异常处理工作,并加强护理,并防止胎儿窒息、窘迫等异常发生

1.2.3产后综合干预产后综合干预措施主要指从产妇第三产程结束后,直至分娩一周之内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首先,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及时地告知产妇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母乳喂养技巧,并加强对孕产妇催奶和母乳喂养的护理,尽量保证乳汁分泌正常,能够喂养婴儿;其次,严密地观察产妇在生产后,出现的产后出血、排尿排便困难、精神压力大等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对产妇及其家属的交流与指导,促进产妇身体恢复;再次,产妇在生产后住院这段期间,尽量推荐其食用促进身体恢复、保证奶水充足的营养餐品,并指导其进行相应的活动,给予适当的按摩,针对剖宫产产妇,还需严格注意切口的恢复情况,保证无感染无并发症。

1.3评价指标对两组孕产妇的剖宫产发生率、第二产程时长、新生儿Apgar,s评分,产后出血量、产后排泄困难、并发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χ±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2结果

通过对两组孕产妇分娩情况的分析发现,在围产期行综合临床干预措施的实验组,剖宫产发生率、第二产程时长、新生儿Apgar,s评分,产后出血量、产后排泄困难、产后并发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围产期行常规临床护理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从我国近年来的生育情况来看,很多年轻夫妻在响应国家“少生优生”的号召下,大多只生育一个小孩,这也导致了大多数的孕产妇属于初次生产,对生产非常陌生,从而也使得其在围产期生理与心理的变化非常明显。而在围产期间,如果未采取有效措施对孕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则很容易对分娩过程及结局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做好围产期的临床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本研究就将近年来在本院住院待产的94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在围产期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和综合临床干预措施。通过分析发现,实行综合临床干预措施的实验组各分娩指标明显要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由此可见,于围产期行综合临床干预措施,对降低剖宫产率、缩短第二产程时长、提高新生儿Apgar,s评分,促进预后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临床实习感想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十二指肠溃疡;中西药结合

Clinical analysis of different regimens in th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related duodenal ulcer YE Ying-chun, CHEN Wei-fe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Dongguan Dalang Hospital, Dongguan 52377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HP) related duodenal ulcer. MethodsChose 68 cases of duodenal ulcer patients between September 2012 and November 2012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and divided them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 observation group B and control group, 24 cases for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normal duodenal ulcer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A treated with omeprazole combined amoxicillin and clarithromycin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B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okui Pingtang Decotion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medicine, comparedHP eradicate rate and healing rate and ulcer recurrence in three groups. HP eradicate rate, the healing and ulcer recurrence. ResultsTotal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group (97%)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88.2%)(P

【Key words】Helicobacter pylori; Duodenal ulcer; 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DU)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其发病多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十二指肠黏膜层和肌层的缺损[1]。本研究选取本院接诊的6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案治疗,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期间, 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 每组24例。观察A组男13例, 女11例;年龄21~65岁之间, 平均年龄(46.8±13.6)岁;病程1个月~3年, 平均病程(1.6±0.5)年;平均溃疡直径为(12.3±2.6)mm。观察B组男12例, 女12例;年龄23~65岁之间, 平均年龄(47.1±12.4)岁;病程1个月~4年, 平均病程(1.7±0.6)年;平均溃疡直径为(12.8±2.4)mm。对照组男14例, 女 10例;年龄22~65岁之间, 平均年龄(47.1±13.4)岁;病程1个月~3年, 平均病程(1.7±0.6)年;平均溃疡直径为(12.1±1.9)mm。本次研究选取的所有患者均已被详细告知研究内容, 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比较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方法, 给予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国药准字H20020330, 江苏豪森药业有限公司)20 mg, 1次/d。观察A患者采用西药治疗, 口服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059988, 河南羚锐制药有限公司) 20 mg, 2次/d;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C20090039, 香港联邦制药有限公司)1.0 g, 2次/d;克拉霉素(国药准字H20061104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0.5 g, 2次/d。观察B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联合中药消溃平汤剂治疗, 主要成分:公英20 g、白芷10 g、黄连10 g、黄芪15 g、茯苓10 g、大黄11 g、浙贝10 g、黄连10 g、乌贼骨15 g、甘草8 g。1剂/d, 水煎分成2份早晚饭后各服用1次。三组患者在治疗期间, 控制饮食, 食物以清淡为主, 禁烟酒, 均由同一医师行内镜检查, 疗程为30 d。

2结果

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HP根除率91.7%、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HP根除率54.2%(P0.05);治疗后2年回访中, 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的复发率8.3%、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37.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活节奏的加快, 使得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改变, 消化性溃疡疾病的发病率也日益上升, 而且发病年龄趋向于年轻化, 应当引起广大医学工作者的注意。如果说社会、生活等外界因素是消化性溃疡疾病的诱因, 那么生理方面的内在因素才是消化性溃疡疾病的真正病因, 只有彻底的根治幽门螺杆菌才能治疗该类疾病。

幽门螺杆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特殊的革兰阴性菌, 其具有较高的耐酸性, 而且能够在胃黏膜内自由游动, 并产生尿素, 二者在降解的过程中会释放处氨从而有效的中和胃酸, 达到在强酸下生存的结果, 一旦胃黏膜屏障功能被削弱就会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直接作用于消化道壁, 进而产生急慢性炎症的反应。由此可知, 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溃疡的机理就是彻底根治幽门螺杆菌, 达到消弱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功能同时增强黏膜保护作用[2]。中医认为十二指肠溃疡是因为脾胃虚弱, 肝脾失调, 气滞血瘀而导致的。治疗主要以需要PPI为基础, 采用中药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根除HP感染, 大大的提高了临床的治愈率。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消溃平汤剂, 临床效果十分满意, 既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 又可以增强胃肠的免疫功能, 还能有效的抑制和消灭胃幽门螺杆菌。

综上所述,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实施中西药结合用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不仅能够根除幽门螺杆菌、促进溃疡的愈合, 还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资料

[1] 陆代梅.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效果观察.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3, 12(7):217-217.

临床实习感想范文第4篇

1 对带教老师的要求

首先应选择一些具有本专业高学历、临床经验丰富、急救技术熟练、工作能力较强、责任心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带教能力的护理人员作为带教老师的人选, 以提高教学质量。带教老师依据实纲和本科室的特点, 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带教计划。每次授课前要认真备课, 并有书面授课资料便于学生课后查阅。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展开讨论, 拓展学生写日记时的视野,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对于写日记的畏难心理。老师要鼓励实习护士说出不懂的内容以及还想知道的一些拓展性知识, 让教学目标的有一定针对性。

2 对实习护士的要求

在入科的第一天, 要求所有实习护士每人准备一本笔记本。从初入科室介绍急诊科的实习带教计划、强调规章制度、熟悉科室的布局到各室的功能;从物品、药品的名称、每种 抢救设备的作用原理、操作方法到保养与简单故障的排除;从急诊科遇见分诊的注意事项到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及急救护理;从基础的护理操作, 如肌内注射、静脉输液、吸氧、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急救及复杂的操作, 如洗胃、静脉穿刺置管术、徒手心肺复苏、输血、动脉采血及使用呼吸机、除颤仪等急救技能的培训;从老师的规范操作, 到如何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要求学生将每天在急诊科的所见所闻有针对性地记录在日记中, 当天进行整理。在工作空闲时反复学习, 逐渐熟悉。对于属于个人私密性的问题可以不在其中记录。

3 检查实习日记

以实习小组(一般为3~5人)为单位, 要求每周召开一次有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参加的小组座谈会, 内容主要是检查大家是否依据急诊科的实习带教计划按时完成日记的书写, 要求内容客观、及时、真实, 如实反映一周来自己的实习收获, 以及对下一阶段的实习有何要求, 尤其是医学专业术语的描述是否规范、病情的观察记录是否到位、对带教老师授课内容掌握多少等。对日记记录中语句不通畅, 未使用医学术语、病情记录规范等问题带教老师及时指出。通过调查, 随着时间的推移, 实习日记记录从格式、医学术语的使用到内容的深度都有了很大提高。事实证明, 拓展学生书写日记的内容这个十分恰当的教学重点的确是有的放矢的。

4 小结

临床实习感想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外科教学选修课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3-0029-02

外科学的范畴随着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变化。当代外科学新知识新技术突飞猛进,对外科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教科书的内容不能及时更新最新的医学进展,而外科教学就能够并应该传授外科学最新的理论和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适时推出《外科学新理论新进展》选修课,旨在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出发,以专家领衔、多形式创新教学手段,充分调动我院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创造力思维,形成师生密切互动,教学相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开展《外科新理论新进展》课程建设并总结相应经验和体会。

1.方法

自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开展的《外科新理论新进展》选修课。学生对象:临床医学专业2014级(五年制)、2015级(五年制)及2016级(八年制)共3个班级60名学生。

本课程设计(表1)由普外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血管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和骨科等专业组成,采用专家引领、理论授课,针对外科专业领域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进行专题授课和同步互动。全部课程任教老师均为本院外科专业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课程结束采用开卷笔试、实习巩固知识点、向学生问卷反馈及感想等形式,从而使学生了解外科学专业领域最新最前沿的知识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外科学教学效果。

2.结果

3个班级共60名学生全部考试合格。课后向学生发放问卷60份(表2),回收60份,回收率100%。

针对问题1:55名学生(91.6%)建议由专家授课,主要认为专家教授在专业领域造诣更深、平台更高外,也渴望一睹平时很难见到的大师们在讲台上的风采;问题2:学生们高度认可互动环节,互动时间选择不一,45名学生(75%)建议互动时间占课程时间的1/3。有关互动主题,可以学生提问,也可由老师设立几个讨论切入点;问题3:有56名学生(93.3%)要求将选修课安排在常规外科学授课结束后,其主要理由是选修课如穿插其中可能会影响常规外科学复习迎考;问题4:44名学生(73.3%)要求用中文授课,关键词和重要专业名词有英文注释就可;问题5:59名学生(98.3%)希望授课内容追求广度而非深度,授课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兴趣。学生认为老师可以就某一方面由浅入深,过分追求深度效果适得其反。

学生们对问题6都谈了对本课程的看法,以下摘录一段某同学的感想:“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AI下的MR技术:外科医生的黑科技》一课。在高大上的教室里,罗蒙老师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前沿及趋势,并讨论了“未来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医生”这个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推动医学进步的重要力量,以及我们应如何去适应医学现代化的趋势。我还上台体验了模拟解剖仪器,它能将复杂的人体解剖分解后呈现在我的面前,让我这样空间想象能力不佳的人也能轻松地学习人体解剖。罗老师传达给我一种新理念,一种发展的、不断学习的、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医疗力量的理念。”(图1、图2)

3.讨论

外科学的范畴随着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变化,其涵盖的范围与其他学科也多有交叉,外科学的内涵也从强调手术技巧发展到理念上的创新。当代外科学新知识新技术突飞猛进,对外科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我九院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外科学新理论新进展》选修课,通过更新更广泛的知识熏陶,锻炼学生发散思维、开拓视野、突破专业壁垒,力争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显著的作用[1]。本课程根据我医学院的实际情况,以专家领衔、多形式创新教学手段,充分调动我院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创造力思维,力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对课程建设的教学质量评估,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很有参考价值。本课教学反馈学生总体上给出较高的评价。学生普遍希望专家领衔,渴望借此机会能和专家教授互动。授课时通过问题导向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互动。根据反馈意见,我们要求授课老师响应学生反馈,注重课堂反应,提升教学效果。力求使本课程“立意高一点,题材广一点,内容新一点,思考多一点。”

经过两年的课程建设和实践,我们归纳如下经验体会。

唯“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医学教学不仅要培养有学识、有技术的人才,还要为社会输送品德高尚的人才[2]。本选修课所选定的任课老师均为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博士生导师,可谓是真正的大师。例如李幼生教授是全国闻名的胃肠外科专家,李青峰教授是全国专业排名第一的整复外科专家,他们不但在专业领域具备很高的造诣,而且拥有很高的教学热情和人文情怀。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几乎都选择希望由专家领衔授课,也是渴望能和专家老师有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我们的专家老师为本次选修课挤出宝贵时间,积极备课准备,发挥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积淀,展示丰富的教学经验,体现了这些大师们教书育人的“真性情”。

求“新”:本选修课课题的拟定力求内容新颖,始终把握外科学新理论新进展的最前沿。例如医学虚拟现实技术正在逐步形成集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材料学、计算机图形学、数学分析、自动控制等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交叉研究领域[3],與此同时,以组织工程及干细胞研究为主体的再生医学掀起了新的医疗技术革命[1]。本课程中有5堂课内容涉及这一领域,把握了外科新理论新进展的时代节拍。学生们既通过常规外科学授课学习了经典的外科学理论和技术,同时通过外科选修课学习了最新的理论和进展,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外科的兴趣,拓宽了他们外科学习的视野和切入点,同时也能体会到科学的理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变化发展及推陈出新的。

务“实”:传统授课缺乏师生交流的时间。本课程一方面设计强调了实时师生互动,使学生们有机会就他们的理解及问题能和专家面对面交流,从而激发出许多思想碰撞的火花;另一方面,本选修课专家担任外科学常规教学的任务并不多,平时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比较少。此课的开展实实在在的创造了学生和专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对学生将来面临的专业选择和研究方向能得到专家们确切有益的指导和建议,同时我们的专家也可以借此机会发现优秀的学生苗子;再一方面,可以通过实习的机会温故而知新,巩固知识点。例如李幼生教授的《腹腔高压与腹腔间室综合征》一课,是对“急性腹膜炎”知识点的延伸,在随后的实习期间老师讲解外科重症感染,学生们在外科重症监护室看见由于腹腔高压而腹腔开放病人,其真实的场景印象深刻,教学效果也显而易见。

总之,我们认为专家引领授课,选修课课题内容新颖并把握外科学新理论新进展的最前沿,强调师生课时实时互动、密切交流、外科实习时温故而知新是提高课程质量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孙玫.通识教育不忘与时俱进——论高校开设医学前沿通识选修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科教文汇,2018(10):84-85.

[2]杨志强.发挥教师教育特色探索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9):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