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生哲学故事

人生哲学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生哲学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生哲学故事

人生哲学故事范文第1篇

人生,写满伤痛,只是快乐之人不为痛苦左右,幸福之心不被忧愁绕缠。我们可以多阅读一些优秀的哲理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生哲理的故事,供大家参考。

人生哲理的故事1时间一分一秒流走,光阴易逝.流沙一滴一点滑过,转眼成灰.照片一棱一角变黄,往日青春.旧物一片一面蒙灰,已过之年.时间,沙子,慢慢流走,慢慢吹散,在风中,慢慢走,抓不住,求不回,一朝一夕一点一滴,一时一分一走一飞.光阴,匆匆来了,又匆匆走了,留下的,只是点点白发,丝丝眷恋.成沙的光阴,细细的,来去匆匆,没有给人留下任何机会.回顾往事,在时间中,你赋予了欢乐,我给予了悲伤,过去了,随,友谊着沙,变成了心底的一片尘埃,这尘埃,却蕴养了亲情,友谊,才让生命之花变成了七彩的,扑朔迷离,如阳光,如暴雨,还如同,整个世界。时间之沙,在时间沙漏里岁月轮回,让生命之花蒙上迷雾,生如夏花,美丽,却不永恒,它在时间中度过盛季,在时间中秋,变黄枯萎凋零,留下的,也许是传说,也许是时间沙的收藏罢了.花,一朵又一朵,落,一次又一次,却永远不相同,无限不循环.这就是时间,如手中抓着的沙砾,你永远无法永恒握住,只有的,看见粒粒随风飘,也许有价值,也许,如那些已无用的"沙"一样,浪费了,失去了,却带来了懊悔与悲伤······

时间,沙子,一个转眼而去,一个随风飘荡,只在世界之巅,在时间沙漏里无尽的轮回着······

人生哲理的故事2一个人要像骑士一样勇敢,像蜜蜂一样勤劳,像老师一样默默无闻,像太阳一样无私为我们点亮光明。今天我读了一本有关人生的书,它的名字是《人生哲理》。

在这本书当中,有许多故事,有虚构的故事,在幻想中编造却又富有哲理,值得让人回味。有真实的故事,在真实上面琴棋书画,使故事更耐人寻味。我最喜欢的故事是《一条大鱼》。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孩子在和自己的家人亲戚出海游玩时,看见了一条身上有五彩缤纷纹路的鱼。当他指给大人们看的时候,却没有人看得见这条鱼。这时有人想起了一个传说,海中有一个怪物,除了他选中的人其他的人都无法看到他。而那个被他选中的人会因为他而死去,小孩听后再也没有去过海边。终于有一天,小孩成了老人,而明天就是他活着的最后一天,过了明天他就会老死。在这一天,这个老人抱着心中的疑问来到了海边,他坐上了小船来到了那只鱼旁,问他:"你纠缠了我一辈子,你究竟想干什么?”那只鱼说:“我想告诉你,海底的珠宝在哪里”老头说:“没用了,我就要死了。”第二天,人们发现他,死在了小船上。

这个故事对我有很大的感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孩一样,知道了一件事的困难就放弃了目标,而这种困难又是出自别人之口,做万事都要有分寸。这就是我学到,在一本书中能学到的东西很多,但是读更多的书学到的东西就是原来的好几倍。

人生哲理的故事3最爱孩子欢迎的经典故事,这本《哲理故事》精选了50个内容丰富,情节生动,画面生动,富有哲理的故事。

我喜欢植物,也经常做植物试验,我认为故事‘玫瑰花的朋友’中泥土充满香气是不现实的,我和爷爷在花盆中种过兰花、茉莉、鼠尾草,熏衣草这些充满香气的植物,可我们在换土时,从未闻到过泥土里的花香。

‘沙漠中的梨’,使我更加坚定了爱好植物的信心,是植物.梨子带给了沙漠中迷路人的勇气和希望。

‘小和尚装蘑菇’,小和尚听老和尚的话,把蘑菇分别装在了小袋中,才使蘑菇的的虫子只坏了一小袋。这使我明白了爷爷在指导我做植物试验时三次重复的重要性,不但增加了实验的精确度,还增加了实验的成功度。

读了‘最好的果子’,我联想到了爱好:书法、篮球、钢琴、植物……如果让我只能选择一种爱好,我该选择什么呢?

‘农民与庄稼’,我联想到过去在种植凤仙花中的失败,我把凤仙花的植株培养的过壮了,结果反而不开花了,爷爷说:“这是营养生长抑制了生殖生长。”

‘白牡丹’后,想起了我曾经找到了四叶草,可我没有像书中植物学家去培养了四叶草。所以不能把幸运带给大家。

最爱孩子欢迎的经典故事有十套,有‘榜样故事’‘聪明故事’‘道理故事’‘美德故事’‘启发故事’‘勤奋故事’‘温馨故事’‘智谋故事’,本本精彩。快去读读吧!变得更聪明!

人生哲理的故事4记得四年级暑假里的一件事曾给我过一个启示,使我永远忘记不了那件事。

那年暑假,我经常去我们小区的花园中去玩。有一次,我在大树旁休息时,我看到了脚下有一个个小沙堆,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个由蚂蚁的辛勤劳动修建出的蚂蚁洞。当我看见蚂蚁们进进出出都是从这些洞中爬出爬进的。于是,我想做一个试验,看看如果我把小沙堆填入洞中会怎么样。我将沙子刚刚填入了蚂蚁洞中,那些洞中蚂蚁就开工了,他们用“双手”将沙子一粒一粒地搬出蚁洞。我看它们很快就完成了工程。可是我想:虽然蚂蚁蚂蚁们这次会把沙子全搬完,可他们还会搬第二次、三次、四次……吗?我带着疑问又将沙子填入了蚁洞。之后我又看到蚂蚁们在努力的奋斗着,重建着它们的家园。我反复重新填了几次。可是蚂蚁们仍然凭着自己的毅力、恒心重建了蚁洞。啊!它们真是一群有恒心、毅力的小生灵啊!它们的恒心与毅力鼓舞着它们干什么事只要没干好,就决不罢休。我想:如果连着小小的蚂蚁都有如此毅力与恒心。那我们人类不也应该有恒心与毅力吗?

我们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具有像蚂蚁这样的恒心与毅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大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失败了一千多次吗?他失败了那么多次,不还是靠着恒心与毅力撑了下来走向成功了吗?让我们想一想如果爱迪生半途而废了,那他就不可能成功发明电灯,之前做的都是徒劳。我们只要干事有恒心、毅力,无论干什么事都能干好的。这就是我的启示。

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有恒心、毅力就会成功。让我们带着恒心与毅力走向成功吧!

人生哲理的故事5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事,这些时就像大海中的小鱼在我面前游来游去。不过,有一件事使我记忆犹新。

就在我很小的时候,我要玩滑板,就一直逼着妈妈给我买滑板。妈妈才算同意了,随后,便给我买了一款。他穿着一身红色的大袍子,下面有两个轮子,轮子还亮着五颜六色的的灯呢!我非常喜欢它。

人生哲学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悟净出世》;生命哲学;荒诞;怀疑主义

中图分类号:I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4)04-0076-05

《悟净出世》是中岛敦生命最后阶段的创作,也是其一生哲学思索的结晶。从个体生命价值来看,这部小说展现的是作者对自我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表现了相当的“深度”。从哲学史层面看,这部小说是对中西方几千年各种人生哲学的归纳与批判,显示出作者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思想光芒。然而遗憾的是,这部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的作品在中国并不受人关注,关于它的研究并不多见,即使个别研究者在论著有所涉及,也仅仅是将它视为中岛敦“怀疑主义”精神的体现,既没透过作品关注作者深层的生存焦虑,也没有关注作者对中西方各派人生哲学的理解与批判,因而有必要重新审视该小说的内蕴与价值,这对于深入认识中岛敦的思想与文学成就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荒诞”―自我的觉醒

荒诞既是一个心灵感受,也是一种生存处境,它是人类特有的,确切的说,他是一部分人特有的。自我意识是产生荒诞的前提,一只鸡作为人类的食物而活着,然而它并不觉得荒诞,因为鸡缺乏的是它自己明白它只是一只鸡的“自我意识”和超越能力。一只鸡拥有了自我意识和超越能力,鸡就会明白它只是一只鸡,作为人类食物而活着,不可能超越“鸡”的存在。“荒诞”于是便产生了。

《悟净出世》中悟净的荒诞感的产生也开始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我到底是什么”“我从哪里来”。这些问题不断困恼着悟净,这些问题之所以困扰着悟净而非其他妖怪,首先是由于悟净对于自身独特性的深刻体认,他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只有我和大家不一样呢?”。对自我特性的认识让他从他者中超越了出来,这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条件。自我意识一旦觉醒,“意义”的需要便开始呈现,于是“为什么”的问题便出现了。接着,深刻的怀疑精神又让悟净拒绝接受那种未经审视的“约定俗成”的答案。比如大家都想相信“悟净曾经是凌霄殿的卷帘大将这个事实”,然而悟净自己“偷偷地对这种转世说抱有怀疑”。在其他妖怪那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都有约定俗成的答案,他们将这些答案视为最终的答案因而他们不会感到荒诞。悟净偏偏对这些长期以来被视为“不证自明”的东西发起穷根究底的追问――迄今为止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所有的东西都变得可疑而且不可理解。由于悟净所追问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无法解答的悖论,因而陷入意义的虚妄当中。正如老鱼怪对沙悟净所说的那样:

一旦得上了这种病,一百个人中有九十九个人将会度过悲惨的一生。……得上了这种病的人啊,不管看见什么,都不能够真诚地接受。不管看见什么,便马上会想到“为什么?”,一心想要思考这个只有真正的神灵才能明白的“为什么”。要是整天思考这些问题,有生命的东西将无法再继续生存下去。……最难办的事,得上这种病的人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为什么我要认为我是我呢?[1]116

“荒诞”从一定程度上说源自于对于世界和自我的深刻怀疑和追问――对世界(以及观念世界)产生了无法解释的疑问。故加缪在《西西弗斯神话》中认为,“荒诞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未能满足我们对于意义的要求”[2]19。然而意义的丧失或者不确定,并非是世界发生了什么根本的变化,而是自我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冲突。人类有一种特殊的超越能力,这种能力让人们从日常的琐碎中超越出来,“一旦如此,他们发现,支配他们行动与信念的整个辩护与批评系统所依赖的是我们从未置疑的反应与习惯。对于这些反应和习惯,除了循环论证以外,我们不知道如何去为它们辩护”[2]20。自我意识和超越意识的觉醒后,人们开始追问生命与世界的意义。而一旦去寻求意义,人们发现,以前被视为不证自明的东西现在都变得不可信。于是生命便陷入了一种处境――一方面试图寻找确定的价值体系以及确定自我与世界的意义,另一方面又发现那些价值体系都不可信。荒诞就是明知意义的虚妄,却要继续坚持。由于任何一个观念体系都可能产生这种无法解决的疑问,因此荒诞的产生的原因不在于外,而在于内心深处的矛盾。

荒诞意识一旦产生,便难以长久的生存在其中,悟净认为自己的周围“已经笼罩上了一层厚厚的讨厌的空气” [1]117不管碰到什么事,他都会觉得自己很讨厌。走出这种“荒诞”的生存境遇是悟净的必选之途,于是他便开启了漫长的求救之旅。

二、寻问――中西人生哲学的批判

主体一旦意识到荒诞就会陷入焦虑之中,因此没有人愿意长久的处于荒诞之中,他们总得想方设法为自己的生命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处。悟净就是在这种焦虑之中踏上了生命的精神苦旅,试图在流沙河底的各派妖怪的生命哲学中寻找那个安身立命的基石。

沙悟净最先拜访的老师是黑卵道人。这人是实利主义者的典型。在他眼中,生命的目的就是占据更多的财富,他们不会去思考悟净那种虚无缥缈的精神问题。因而悟净最终被这些妖怪当成“笑柄”赶出了“三星洞”。黑卵道人代表了一种世俗的存在哲学,本着这类哲学的人将人生归结为一系列主体的行动与选择,并将这些行动与选择的结果视为生命的结果。这种人的精神生命是混沌,自然理解不了悟净的内心困惑。

悟净拜访的第二个老师是沙虹隐士,沙虹隐士是一个经年的蛇精,它是虚无主义者,它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空的。”“我们只是在现在这个瞬间生存”“因此没有必要去思考那些复杂的理由”[1]122。这种人生观确实能缓解内心的荒诞感。因为“荒诞”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意义的不可确定性,二是对确定意义的执着。两个条件缺一便不可能有“荒诞”。沙虹隐士正是通过对永恒(确定)意义的彻底放弃来将自己从荒诞的焦感中解脱出来――对一切永恒都不抱希望时,主体才不会为意义的不确定性而忧虑[3]177。然而沙悟净不甘心彻底放弃自我与意义,相反,他试图重建起坚定不移的价值体系,于是他又开始了新的精神之旅。

接着,悟净来到了“坐忘先生”那里求道。坐忘先生常常在禅时睡去,一睡就五十天,醒来不久又会睡去。在坐忘先生看来,现实的世界是虚幻的,忘我的无意识世界才是真实的。在坐忘先生的世界里是不存在荒诞的,因为“自我意识”是产生“荒诞”的先决条件,如果连“自我意识”都没有了,何来荒诞。因此消除“自我意识”是缓解荒诞感的重要方法,“要么从来没有它(自我意识),要么遗忘它”。坐忘先生代表东方文化中的人生哲学,即“放弃人们尘世的,个体的,人类的生活。以便尽可能完全的认同那种使人类生活显得随心所欲,无足轻重的宗教观点。如果人们做到了,他们就不必拖着那种高傲的意识,过着一种紧张而庸俗的生活,而荒诞就将会消失”[2]24。为了阐明这个观念,中岛敦还仿照《庄子》塑造了一个丑陋的乞丐形象。这个乞丐“以无为胸,以生为背,以死为臀”,超脱了普通的形体进入了不生不死之境。相较于前面的各派哲学而言,悟净对这种人生哲学报以了极大的赞赏,认为这个乞丐或许才是真人,然而悟净发现自己做不到这一步,因为“坐忘”与“逍遥”并不是由我们意志能控制的。

除了上述人生哲学外,《悟净出世》还描述了一种“愤青”式的人生哲学。这种哲学认为日常生活中的琐碎、渺小事情是无关紧要的,没有意义的。因为人都是被戴上了枷锁的死囚,在每一个瞬间,我们当中便会有几个在我们的面前被杀死,我们没有任何希望。他们认为只有将自己投向某个比他们自身更大的事业或价值体系中,才能获得安全与永恒。当人们以自己在这个伟大事业中的作用与职责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时就会以为从那里就不能后退了――找到安身立命的基石。古往今来,这派哲学常常鼓励人们投入为国家服务、为革命服务、为历史进步服务以及为上帝服务的事业来实现人生的意义。人们常常以为“当自己成为一个更大的存在的一部分时,他们最终会感到它也是他们的一部分。他们不太为自身的特有的东西操心,而是把自己认同于那个更大的事业,在它的实现中发现自己的作用”[2]18。于是人们便停止刨根究底的怀疑,心安理得的将自己交付于这个更大的事业。然而这对于悟净来说,却是无效的,因为他缺乏的正是那种能够让他安身立命的更大的事业。他对身边一切“伟大”事业的伟大之处都持怀疑态度,“对每一件事进行概念性的解释”[1]117,这种怀疑态度一旦产生便永远无法消除。

时代并不缺各种理论与人生观,而是缺少那种真正能够经受得住怀疑论的挑战,让悟净真正信服的观念。正如他所说,“哲言就如同治病的药一样,患了疟疾的人即便服下了治疗肿痛的药,也是没有用的”[1]126。当任何一派哲学都没有最终解决沙悟净的疑问时,这场寻求终极意义的精神之旅的实质就演化为作者对世界各种人生哲学的总结与批判。

三、行动――存在先于意义

流沙河底下的妖怪们要么将生命价值定义为物质财富的占有或生理欲望的享受,以此来抗拒对于生命意义的追问,要么汲汲于“忘我”或者沉迷于自然,通过自我意识的消退来缓解生存的荒诞感。然而这些做法都不是悟净想要的。故《悟净出世》中写道:

就这样,接近五年,在反复愚蠢的徘徊在对于同一个人,开了不同处方的很多医生之间之后,悟净发现自己一点也没有变聪明。根本谈不上聪明,反而觉得自己连是不是自己都不知道了。以前,虽然自己很愚蠢,但是,比起现在,至少能感觉到自己的肉体,至少觉得自己是有重量的。但是现在觉得自己完全没有重量,被风一吹就能飘起来的感觉。从外表看有模有样,但是内部却是空的。悟净想这样下去,绝对不行。除了依据思索去探索意义之外,难道就没有直接的解答吗,悟净这样预感到[1]136。五年来的追问和求教,丝毫没有减轻悟净心中的荒诞感,反而加重了他对自我的怀疑。然而,五年来的徒劳让悟净意识到“依据思索去探索意义”是绝对不行的。这种认识让他踏上新的建构生命意义的途径,于是他来到了女氏家里。女氏将人分为聪明和愚蠢的两类,聪明的人“通过他人获取知识”,“愚蠢的人是通过自己获得知识”[1]137。不过女氏并不褒扬聪明的人,反而认为“自己的病必须自己治”。她认为悟净最大的弱点就是耽于思辨,而怯于直面问题,采取行动,总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在思索一个完全凭思索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陷入了思索的泥沼”无法自拔。这个观点引起了悟净的极大共鸣,五年来悟净所求教的老师“无论是谁,看上去都很傲慢,其实什么都不懂”。只有女氏给悟净指出了一条突围之途,于是悟净放弃了四处求教,折向了自己。

这时候悟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种直面荒诞的勇气油然而生。荒诞是一个意义“不确定”的泥沼,安于这种境遇,生命的价值将永远是模棱两可的。然而如果拒斥这种模棱两可的境遇,直面虚无或实有,尽管有可能得到彻底的“无”从而陷入绝望的境遇,但是也可能获得终极的“有”而可能被救。以前悟净总是被“无”威胁,畏惧直面现实,徘徊在有无之间,现在悟净获得了一种“赌” 的勇气――“在犹豫痛苦之前先尝试。不管结果如何,为了尝试而全力以赴,即使注定失败也没关系” [1]140。终于,悟净实现了“转世新生”,过去因为害怕失败而犹豫的他终于上升到“不再讨厌受苦的损失的境界”。

这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哲学,尽管带有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子,然而中岛敦并没有将它演绎为西方现代派文学,而是借助观音菩萨的点化,将这种人生哲学融合到了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以及传统中国佛教哲思当中。观音菩萨认为,悟净犯的错误是“增上慢”,即“非要去求证不可求之事”[1]144。这是让悟净遭遇三途无量苦恼的真正根源。要摆脱这种困境,悟净应该向悟空学习,在观音看来悟空虽然“无知无识”,却“对任何事情都是深信不疑的”,因此悟空是不会遭遇“荒诞”感的。悟净因“心相羸劣,陷入邪观”,“已经不能通过观念来获救的了,所以不如抛弃一切观念,只是要通过身体的行动来实现自我救赎了” [1]144。接着,她阐释了之中的理由:首先,在她看来,时间是人的作用,然而“只有当直接作用于世界细部的时间开始后才具有了无限的意义”,以行动作用于世界的细部才是意义的启端。其次,要作用于世界,应找一个适合的栖身场所,“用切合自身的行动把自己融入进去”[1]144-145。存在先于意义,如果只是纠结于“为什么”的问题将永远陷入泥沼。对于悟净来说,适合他的栖身场所正是唐僧取经队伍,只有在那个取经的事业中,他才能将自己融入有意义的时间当中去。

“出家”本来是一种“出世、循世”的行为,在这里却是开启自我与世界意义的积极的因素。悟净通过“取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栖身之所,并以之为契机将自己与世界联系了起来,以自己的行动融入到无限的意义当中,因而出世的佛教哲学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人生哲理。中岛敦以其深厚的西方哲学功底点化了中国古典小说题材,并以存在主义思想重新阐释了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使得古典故事获得了现代主义品格。

[参考文献]

[1] 中岛敦. 中岛敦全集2[M]. 东京: 筑摩书房, 1994.

[2] 托马斯・内格尔. 人的问题[M]. 万以,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3] 朱良志. 真水无香[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Life Philosophy in The Rise of Wujing: Living Anxiety and Spiritual Breakthrough

BAI Yu-lan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chang, 330000)

人生哲学故事范文第3篇

和新人职的朋友们聊天,谈到最多的是人生规划。后来,我认真总结了一下,关于人生规划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一个主题:人生可以顶层设计。巧合的是读印刷工业出版社的《北大人生哲学》时这一点又得到新的印证,那些北大的先哲们无一不是有着明确的人生规划,并且坚持不懈地走在追逐理想的路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在《北大人生哲学》这本书中,作者细心挖掘了大量北大知名学者和教授的真实故事,生动地再现和讲述了这些已经融入北大人骨髓的哲学智慧,尽管在很多公开场合和著作中,很多思想早有阐述,可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暇去品味和顿悟。其实,我们欠缺的不是智慧也不是聪明才智,而是停下脚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那一刻。

请闭上眼睛,想象着在我们的脚下,是出发的起点,要往哪里去呢?无论是谁,都会向前迈步,经过一小段跋涉后,大家都会陷入到人生的“圆心磁场”,这个磁场的中心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它有隐形的力量,会改变人们前行的方向,使其转弯、转弯再转弯,最终形成以一点为中心,以一定距离为半径的圆。于是,很多人很多年都在沿着这个圆不停地跋涉,把这当作生活的全部,风风雨雨前行,但从起点出发的直线距离仅仅是一个半径,却浑然不知,有太多的人,这样终其一生,其才华,其美貌,其青春被庸碌消磨殆尽。其事业原本之高度根本没有达成,在小富即安中度过年富力强的余生。这样的人生他是缺少目标,缺少顶层设计的人生,因为一个徒步的人行走的时间越久便会越容易忘记最初的梦想,目标就像沙漠里的绿洲一样,时刻警醒旅人,要时刻铭记最初的目标。

请把眼睛睁开,一起动作:伸出左手,将手掌摊平,所谓的圆心磁场,正是掌心,这是人们从不同起点跋涉到这里的第一个驿站,来路上,有人取得了大大小小的成功,有人经历过不一而足的失败,也有人仍然在迷茫地求索中。但是,谁都不能逃离圆心磁场的魔力。在圆心磁场驿站,追求高度或力图重塑的人会获得正能量,对事业高度的渴望会引领其不断想象自己的未来,并试图将现实坐标与理想坐标连线,从而找到通往人生最为辉煌的坐标点的最近路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不断发问:我这一生到底要什么?未来的我是什么样子?终我一生能实现多么宏大的目标?通过不断发问,他们勾勒出自己人生的未来愿景,这个景象来自天际,别人不会看到,只会出现在当事者眼中,渐渐清晰。

在有了两年以上的工作阅历后,我们就可以给自己做人生顶层设计,这个概念比众所周知的人生定位还要高级。曾经很多次,当灵感闪回的时候却稍纵即逝,直到读完《北大人生哲学》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发现曾经丢失的灵感恰是书中提到的北大精神,何不抓紧时间给自己做好人生的设计。

给人生做顶层设计的第一步是勾勒未来愿景,在夜深人静的时刻,认真地、反复地问自己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然后反复论证这个“未来图景”是不是你终其一生值得努力付出的,是不是可行的。给人生做顶层设计的第二步是确定现实坐标,也就是确定通往未来愿景的起点,如果是本业当然简单,如果是异业就一定要勇敢地打破现状,进入轨道。原理如此,过程复杂。给人生做顶层设计的第三步是反复固化未来图景,可以通过与朋友分享,给家人讲解,在QQ上做标签等方式不断强化自己对未来图景的理解,当未来图景真正印刻在你的脑海中后,你就会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去制定计划、完成目标。否则都是空谈。给人生做顶层设计的第四步是分解目标,可以按照5年、1年、1个月这样三步分解,不用制定过于复杂的目标,只要能够说清楚就可以了。这个过程相对艰辛,因为有的小目标的确很不起眼,但坚持住,它们就是沙子水泥,组合起来就是高楼大厦。给人生做顶层设计的第五步是打造成功案例。作为这样一个追求未来图景的人,成功应该随时相伴,因为已经勾勒了这样一条路,就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专业的选手,第一次成功往往很重要,成功的人会再成功,成功的人思考方式绝对会和一般人不一样。这样软性的因素将有助于伟大目标的更好实现。请记住,未来图景是神圣的、圣洁的,在那个突破了风雨云层的境界,不再有烦恼与纷争,心灵可以自由翱翔。

人生哲学故事范文第4篇

到了晚年,先生成立了"嗟叹社",开始讲学。他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本社学员,人人须抛弃杂念,不许言笑,我们要研究的,惟学问而已。"讲起课来,不是洞明世事,便是练达人情。听了他最经典的课程--"距离"和"省略",台下的学生个个是江州司马,珠泪涟涟。三月的一天,先生望着窗外缤纷的落英,停下了对"黛玉葬花"的赏析,十分伤感地对众学生说道:"我出一个上联,看你们哪个能对。'饱谙世事慵开眼'……"学生们一片静寂。先生环视着每一个学生,大有座上三千客,不见意中人的失望。这时,一个名曰"无厘头"的学生对答道:"会尽人情常聚首!"学生们掌声雷动,连声叫好。"你、你--玷污了老夫的人生哲学!"枉自嗟先生连连摇头,不停地摆手,再三强调"常聚首"应改为"只点头"。有学生正想说什么,只见枉自嗟先生直挺挺地倒了下去。"一代宗师,呜呼哀哉!"有人为他作了最后的哀悼。?

朋友,人人都渴望心灵相交,都渴望快乐、幸福,那么,不要孤高自傲,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枉自嗟叹……

点评:读罢此文,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文笔水平。其一,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本文意在批评讽刺那些不做实事、只知抱怨浪费时光的人。按照惯常思路,一般会写成议论文,这样又容易走入空发议论的误区。相比之下,本文显然技高一筹。文章虚构了一位"枉自嗟先生",以其一生经历为经,以其性格特征为纬虚构故事,借叙写其人其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观点含而不露,让故事本身去说服读者,实在高明!其二,文采繁富。全文洋溢着飞扬的文采,成语、对联、长短句、对偶句、诗词名句、文言句式,作者运用起来驾轻就熟。如果没有很好的古典文学修养根底,是不可能有如此高超的文字功夫的。其三,语言含蓄隽永。文中处处以含蓄之语隐藏观点,渗透在枉自嗟先生的一言一行中,先生的书叫《浮生岂不若梦》,获的奖叫"红尘感伤杯",成立的文学社叫"嗟叹社",等等,婉而含讽,文笔老练,耐人寻味。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你是否曾经为人际交往不顺,得不到他人理解而烦恼呢?你是否有孤芳自赏的彷徨呢?你是否为知己难求而伤神呢?让我说个故事给你听吧。?

枉自嗟先生是位著名的学问家,他饱读诗书,只可惜没有知己。他平生有三大成就:一曰抱怨,二曰抱怨,三曰抱怨。先生少年时面对不高的作文分,常常感叹:"曲高和寡啊!高山流水如何遇?长路漫漫,俯瞰人世,哪一个有才能与我共寻真理?"几年后他走上了自学的道路。先生悲悯过"锄禾日当午"的农民、"蜡炬成灰"的教师,哀叹过白领的"朝九晚五"以及莘莘学子的为分数忙碌……总之,悲尽世间人,叹尽天下事。先生有《浮生岂不若梦》《天涯梦断何处》两本著作,并且凭《一把辛酸泪》获得"红尘感伤杯"金奖,据说在一次辩论赛上还获得了"思辩人生"悲苦擂台的"辩王"称号呢。?

到了晚年,先生成立了"嗟叹社",开始讲学。他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本社学员,人人须抛弃杂念,不许言笑,我们要研究的,惟学问而已。"讲起课来,不是洞明世事,便是练达人情。听了他最经典的课程--"距离"和"省略",台下的学生个个是江州司马,珠泪涟涟。三月的一天,先生望着窗外缤纷的落英,停下了对"黛玉葬花"的赏析,十分伤感地对众学生说道:"我出一个上联,看你们哪个能对。'饱谙世事慵开眼'……"学生们一片静寂。先生环视着每一个学生,大有座上三千客,不见意中人的失望。这时,一个名曰"无厘头"的学生对答道:"会尽人情常聚首!"学生们掌声雷动,连声叫好。"你、你--玷污了老夫的人生哲学!"枉自嗟先生连连摇头,不停地摆手,再三强调"常聚首"应改为"只点头"。有学生正想说什么,只见枉自嗟先生直挺挺地倒了下去。"一代宗师,呜呼哀哉!"有人为他作了最后的哀悼。?

人生哲学故事范文第5篇

岑松江夫人小学

连月如(六年级)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精神上不可缺少的食粮。读尽天下才子书乃人生最大乐趣。我敬仰那些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感慨他们傲视一切的气度和高深莫测的思想境界。于是,读书成了我接近他们的重要途径。

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的种类自然不必细究,《三国》、《水浒》固然让人津津乐道,散文随笔又何尝不是让人沉迷其中?《封神演义》堪称中国“神曲”;唐诗宋词更是博大精深;《红楼梦》背景重重、情节动人、内涵深远;《巴黎圣母院》饱含美丑哲学;《双城记》故事曲折,扣人心弦……

在书中,我领略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体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在书中,我参与了重大决策的谋划,目击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在书中,我参悟佛学禅机,感受人生哲学;在书中,我兴奋过,流泪过,怨恨过,畅想过…….多么神奇的书呀,薄厚不一的几十页或几百页的纸,却为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令人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