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发展观核心

科学发展观核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发展观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发展观核心

科学发展观核心范文第1篇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一是在开展好邮政服务上下工夫。邮政业作为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公民的基本通信权利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邮政事业的发展过程,也是我们丰富服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享受到邮政发展成果的过程。因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开展好邮政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扎扎实实做好邮政服务工作,提高邮政服务工作水平。

二是在与职工共成长上下工夫。企业职工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统一的思想认识,没有良好的文明规范,也就无法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分营之初,__邮政企业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提出了“职工依靠企业生存,企业依靠职工发展”的“双依靠”理念。目前,在__邮政发展登上新平台的情况下,又提出了“职工依靠企业成长,企业依靠职工发展”的新“双依靠”理念,就是深刻认识到了发展要依靠人,并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统一全体职工的思想,凝聚大家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同时,我们更应该意识到,以人为本更重要的内涵是发展要为人谋福祉。只有切实改善职工福利待遇,有效解决职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实实在在地为职工办一些好事、实事,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做到统筹兼顾

一是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__邮政,我们致力于为职工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比如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职工培训,为企业人才发放优秀人才津贴,将优秀的劳务工吸纳为聘用工等。我们要继续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使职工充分享受到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物质上、精神上的成果。通过追求职工的全面充分发展这个目标,来调动职工热爱企业、积极为企业发展作贡献的积极性,通过追求职工的全面发展来推动__邮政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也只有企业发展了,职工最终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二是增长与发展的关系。要处理好增长与发展的关系,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速度和质量、效益的关系,一手抓发展速度,一手抓经济质量。如果只注重速度,不注重质量和效益,那么这种发展不会长久而且不会有成效。这些年来,我们在发展的时候,既注重了速度,实现了年均两位数的增长,又注重了质量,业务收入从分营之初的不足1.9亿元,到今年有望突破5.6亿元,而且效益较为明显,企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职工也直接从企业发展中受益。

科学发展观核心范文第2篇

党的*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正确理解和掌握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并贯彻和运用于财政各项工作的始终,不断提高财政工作水平。所谓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具体来讲,就是要从中国发展全局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兼顾的哲学基础是关于社会发展的整体、系统、联系、协调的思想。统筹兼顾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实现途径。要实现“发展”,要做到“以人为本”,要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都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财政综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且常处于改革与发展前沿。近年来,随着财政综合业务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自己从别的岗位来到综合部门,学习业务学习政策成了做好工作的当务之急,所以,学习是我这一年来的重中之重,结合此次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有必要加以重视。

财政综合工作的重要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沟通和协调的任务较重,可用“新、急、杂、难”四个字来加以概括。上述工作特点,决定了做好财政综合工作,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第一,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要做到统筹兼顾,首先要牢固树立全局思想,任何时候,想问题、看事情,都要自觉主动从大局出发,不能只顾一头、不顾其他,搞“单打一”,更不能搞本位主义,从本部门、本单位和个人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制定政策。例如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工作、彩票管理工作、解决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等工作都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兼顾,才能做好这些工作。第二,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要从错综复杂的问题中,抓住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第三,要兼顾各个方面,平衡各个环节,协调各种关系,往往面临两难甚至多难选择。

这就要求我们统筹规划时,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出发,研究提出多种可行方案,比较分析每种方案的利弊,提出倾向性的意见和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第四,要注意主动沟通协调。综合科每项工作,都涉及多个部门,局内也涉及多个科室。要把工作做好,离不开相关部门和科室的支持与配合。但由于各有关部门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同一问题的意见也往往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分歧较大,需要反复沟通协调。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主要坚持两条。一条是“主动上门”。我们与其他部门或科室沟通协调、交换意见时,基本上都是主动上门,既耐心解释我们的想法,又充分听取对方的意见,上门沟通达成共识,以达到工作中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第五,要注意拓宽知识面。如果缺乏适应业务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也不可能做好综合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全面掌握与本人、本单位工作直接相关的知识和政策,还要主动学习了解与本人、本单位工作间接相关的知识和政策。近年来,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一直不懈地在工作中学习,与同事交流、探讨,从书本上学习,收到了一定效果。

科学发展观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模式 构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两课之一,承担着建构大学生道德情操与法律意识的重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各高校同行都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然而,如何将科学发展观很好的引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并能在学生中间产生积极的反响,却仍处于探索之中。不难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宏大视野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等要素,本身就对该课程的设计提出了不小的要求。鉴于这一事实,笔者提出:应优化课程内容设计,使得科学发展观能“入耳、入心、入脑”。

本文并不打算分别就以上三个要件进行讨论,而是从整体上指出:应将科学发展观的知识转换为学生的行动力和实践指导。不可否认,现有文献中对该课程的教学探讨已广泛展开,却未能就某一具体的课题进行深入研讨,从而有泛泛、形式之嫌。克服这一不足,也成为了本文选题的出发点。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目前存在的现状

考察当前教学现状不难发现,面对宏观视阈下的问题往往缺乏逻辑起点和归宿点。或者说,针对科学发展观知识点的讲授,未能很好的遵循校本原则。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现状描述。

(一)教学目的。科学发展观作为第四代领导集体的集体智慧,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包括现在所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走低碳发展道路实则都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远不止这些,这就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把握带来了难度,即内容边界的确立。在难以把握内容边界的情况下,就使得教学目的无法清晰的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其结果必然是,将上述知识点纳入到一定的课时内来讲授,侧重于宏观叙事的教学风格。这样一来,就弱化了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行动力和实践引导的效能。

(二)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所包含的要件比较丰富,这里只取教学形式这一要件作为考察对象。教学形式包括课堂和课外教学两种形式。从两课的功能定位就可知晓,其不仅需要在思想意识层面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更需要激励大学生从科学的视野去考察身边的社会。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知行统一”吧。将目光转移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中可知,教师在一学期的课程安排中除了有课堂理论教学外,就剩下视频播放教学了。而走出课堂之外的教学形式,却很少被实践。这就导致了,科学发展观能够进入学生的耳朵,却难以进入他们的心中和脑中。

(三)教学反馈。任何一门课、一个知识点的讲授,在结束前都应进行教学反馈。这不仅是正常的教学流程安排,也是两课教学自我评估与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步骤。从目前各高校的情况来看,大多以期末考试、小论文、报告等形式作为反馈渠道。这就难以使教学、学校管理层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上述反馈形式也难以形成有效的倒逼机制来推动教师教学创新的开展。

二、针对现状的思考

上述现状具有普遍性,表明它的形成具有历史积累性,也具有环境促使性。因此,改观现状惟有遵循“先易后难”的顺序,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效果。具体来说,笔者做以下三点思考。

(一)满足校本原则要求。所谓校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一切为了学校、一切依托学校。将其转换为科学发展观的教学来看,则要求将学校所在地域的实际发展情况纳入到案例的构建之中。如,当地的产业发展、城乡经济特点,以及民生问题等。与此同时,考虑到大学生所来自的区域差异性较强的特点,也可以请他们在班上谈谈自己家乡在发展中的成绩或是不足。这样一来,在与学生切身感受发生联系的背景下,就能激发他们对科学发展观知识的自我认知转换,从入耳转换到入心、入脑。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其内在的生命力便在于不仅来自于实践,并指导着实践。惟有把握这对辨证关系,才能充分理解该体系的核心要义。正因如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应作为该知识点的教学形式而遵循。上文已经指出了现存的不足,这也成为实现本文主题要求的关键。

(三)改革现有考核形式。根据笔者的体会,一定的考核形式不仅是推动教师进行课改的驱动力之一,也是调整学生学生态度的重要因素。结合这一事实,应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考核形式进行改革。从单一考核形式,转换为多样化考核形式;从期末考核形式,转变为包括课题、期中、期末的考核形式。从而,针对科学发展观的课题教学中,就能通过调研报告的形式作为课题教学效果的评价载体。

不难看出,以上三个方面的思考就为下文的模式构建提供了思路。

三、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

这里以内容设计作为考察环节。内容设计包括:内容在实践中的联系,以及如何向学生来展示这些内容;而对于教材本身所具有的知识点,在这里则存而不论。

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内容的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科学发展观却是较难讲授的内容,主要就在于它的内容的深刻性、系统性;并且,蕴涵着我国目前各项事业发展的状况。为此,可以引入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耗费之间的关系。在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只需要介绍我国目前的现状,以及基于科学发展观要求应建立怎样的关系。除此之外,不需要在学理层面进行展开。

在内容展示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演示PPT或是播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从整体上展现:我国西部沙漠化,以及其他生态危机的现状。如:反映山西煤炭产区的环境污染、反映西部矿区的地质灾害。通过具体的图片以及影象资料,就形象、具体的为学生建立起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特征。之后,教师在分部分讲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的音频播放功能,以小节为单元分别播放。当每一小节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对该段视频所要表达的内涵进行阐述,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对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意义的理解。当分部分播放完毕以后,再从头至尾连贯播放,就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体系。最后,教师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教材部分;并从学生能够理解的程度上,对科学发展观的意义进行总结。

通过以上的教学形式,便能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储备下完成课堂教学。由于丰富了案例内容,学生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知识后,就能入耳、入心、入脑。最终,建构起他们的行动力和实践引导机制。诚然,本文无法穷尽与之有关的全部措施,但仍从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四、结论

科学发展观的宏大视野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等要素,本身就对该课程的设计提出了不小的要求。鉴于这一事实,应优化课程内容设计,使得科学发展观能“入耳、入心、入脑”;或者说,应将科学发展观的知识转换为学生的行动力和实践指导。在进行模式构建时,应围绕着满足校本原则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革现有考核形式等方面下工夫。

可以引入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耗费之间的关系。在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只需要介绍我国目前的现状,以及基于科学发展观要求应建立怎样的关系。在内容展示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演示PPT或是播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从整体上展现:我国西部沙漠化,以及其他生态危机的现状。最后,教师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教材部分;并从学生能够理解的程度上,对科学发展观的意义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1]赵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进德育教材的模式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为例[J]

[2]马佩英.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以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3]林巧渝.直面冲突价值引领培理明德——谈“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教学[J]

[4]王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关系研究[J]

[5]司岩.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大学生科学发展能力的培养[J]

科学发展观核心范文第4篇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指出“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做到“五个统筹”。总书记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深入的阐释,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作为社区干部要自觉树立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其武装自己的头脑,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实际行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蓄力量。结合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我社区实际,谈点个人浅薄认识。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认真学习,把握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本质,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学深、学透、学扎实。科学的发展观,应该成为今后指导社区工作的永恒的理论主题。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改进作风,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的发展观一方面可以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另一方面,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如果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就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而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就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过去,我社区在这些方面也有过深刻的教训:牺牲长远利益,追求眼前利益。要有一个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在目标规划上,要切合实际,不能好高骛远、脱离村情,在具体工作中,要真抓实干,不能急功近利,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核心范文第5篇

一、站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

首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促进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只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机关创建活动,扎实做好人的工作,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才能富有成效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其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日益强烈,对生活环境、服务质量、文化教育、人际和谐等有了新的期待,我们必须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牢固树立服务群众的观念,始终把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着力点,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不断满足群众的需求、实现群众的愿望、维护群众的利益。

第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两型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实践表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升公民素质、优化发展环境、改善对外形象,特别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于增强湘潭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对于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步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

首先,从内容上讲,要着眼于建设和谐文化。一是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今年我们要以庆建国60周年为契机,开展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的系列群众性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形势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二是要构建公民思想道德体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营造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要从基本行为规范抓起,继续依托“市民素质讲堂”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题的系列讲座,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同时,我们还要紧扣实现赶超科学发展遇到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务员的从政道德教育、全社会的诚信教育和公民的公德教育。三是要构建社会舆论调控体系。要始终坚持正确导向,有效调控大众媒体,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四是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 生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其次,从对象上讲,要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去年,中央颁布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我们按照测评体系的内容将各项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下一步关键就在于落实。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对照体系逐条进行对照,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存在问题要进行及时整改。从我市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我们要继续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满足需求和治理整顿结合起来,积极营造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二是从坚持公益性原则、落实免费开放、完善基础设施、实行校馆衔接入手,切实加强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努力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三是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总结推广我市各地形成的经验,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明确社区定位,搭建社区教育平台。四是要特别关爱农村未成年人,切实扭转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薄弱的状况。

第三,从方式上讲,要广泛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创建,创建活动和评比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要实事求是、符合实际、注重实效。一是要大力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虽然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离最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我们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决破除工作到头的思想,在思想上坚决反对应付检查的形式主义,按照“巩固、拓展、延伸、提高”的方针,切实做到工作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在防反弹、防回潮、求巩固上下功夫,以更宽的视野,更新的思路,更高的起点,更大的力度,努力把我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二是要充分运用“文明创建进农家”活动这一有效载体,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三是以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广泛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

三、站在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一是要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上下功夫。要充分发挥各方面、各部门的职能作用。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做到纵向落实到城乡基层,横向落实到社会各个方面,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文明委要切实履行牵头、组织、协调、服务的基本职能,发挥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以指导的作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各文明委成员单位和各部门要按照齐抓共管的要求,各司其职,守土有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真正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各方面都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层层都有人负责抓精神文明建设,人人都自觉关心支持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