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园教师礼仪

幼儿园教师礼仪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教师礼仪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园教师礼仪

幼儿园教师礼仪范文第1篇

幼儿园教师礼仪规范细则一仪容仪表自然和谐、秀外慧中

1、头发前不挡眼后不披肩,过肩长发应束起或盘起,发型不夸张,不理过短的头发,不染夸张彩发(如:红、蓝、金黄等)。

2、手部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留长指甲,不涂色彩鲜艳的指甲油。

3、面部牙齿洁白,口腔无异味;保持眼部整洁,不戴墨镜和有色眼镜。

4、妆容日常生活化妆自然大方淡雅,与肤色相配,杜绝浓妆,不使用气味过浓的化妆品。

5、着装柔和大方、便于活动。不穿吊带背心、超短裙等过于暴露或透明的服饰。

6、鞋子带班时不穿拖鞋、赤脚,当班时间穿平底鞋。

7、佩饰带班时不佩带戒指、耳环和耳钉及太夸张复杂的胸饰,所戴佩饰应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文明语言主动热情、文明礼貌

1、接待来宾:

主动询问您好,请问您找谁?请问您有什么事吗?需要帮忙吗?

被动受问哦,抱歉,这个我还不太清楚,我可以帮您问一下。

2、打电话:

打电话先问好,然后做自我介绍,接下来再说事。如:喂,您好!我是X班的XX老师,您是某某的妈妈吗,是这样的

接电话先问好,然后做自我介绍,接下来再询问。如:喂,您好!北京市蓝天幼儿园X班XX老师,请问您找谁?有什么事么?

放电话等对方放下电话,然后再挂机。

3、对待幼儿:

无意过失耐心安慰,不指责埋怨幼儿。如:伤着没有?下次小心。

组织活动语速适中,指令简洁明了,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如:请吃好点心的小朋友轻轻地把小椅子搬到旁边。

师幼互动热情温和、积极应答、仔细观察、不断提示、给于评价、鼓励欣赏。如:您真爱动脑筋,真棒!

遇到困难鼓励幼儿增强自信,不讽刺挖苦。如:您肯定能行,试试看吧!别着急,我来帮助您。

有意过失坚持正面教育,及时解决。如:有事好好说,不能动手。相信您是好孩子,以后不会再做这种事。

日常生活亲切关爱,体贴入微,力求体现母爱。不讲粗话、脏话,不训斥幼儿,忌大呼小叫。如:有点不舒服是吗?让我看看裤子有没有湿了。

4、对待家长:

家长反映问题态度冷静,让家长把话说完,认真委婉。如:谢谢!让我们再了解一下。请您放心,我们再商量商量,尽量帮您解决。

家长之间发生冲突稳定家长情绪,分别与家长谈话。如:别着急,孩子在园发生事情,责任在我,您有什么意见和我们说。

孩子发生事故如实说清,表示歉意。如:真是对不起,今天麻烦您多观察孩子,有什么不舒服时,需要我们做什么尽管与我们联系。

家长晚接孩子主动热情,耐心接待。如:没关系,请您今后商量好谁接,免得孩子着急。

家长馈赠物品礼貌回绝。如:您的心意我们领了,照顾孩子是我们应该做的,您别这么客气。

找个别家长谈话态度平和,讲究艺术。如:对不起,耽误您一会儿时间。

与家长联系体贴关心、礼貌客气。如:您好!我是幼儿园园长.联盟的老师,今天**不舒服,您看是不是带他去医院?谢谢!给您添麻烦了。

行为举止自然规范、亲切优雅

1、脸部真诚微笑,神态自然,给人亲切、和蔼、可信之感,不故意掩盖笑容,忌面色阴沉、横眉立目。

2、眼神亲切有神,转动幅度适宜,合理分配目光,让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不可长时间凝视一名幼儿。

3、守时按时上下班,参加各类会议及活动不迟到、早退。

4、坐姿入座起座左入左出,动作轻缓,面对幼儿坐姿端正,双腿并拢,上身正直,双手自然摆放。

5、站姿身体挺直,挺胸收腹,抬头沉肩,双腿靠拢,双目平视,双手自然垂放,或交握在腹前。

6、走姿上身正直不动,双肩平稳,重心前倾,速度适中,步幅恰当,轻手轻脚,忌连蹦带跳或步履过缓,不可多人并排而行。

7、蹲身体直立,双膝靠近,臀部向下,脚掌支撑,不可在行走中突然下蹲。

8、手势准确适度、自然大方,忌拘谨僵硬、当众搔头、抓痒,带班时不双手交叉抱臂或双手后背。

幼儿园教师礼仪规范细则二一、 总体要求

依法遵守园内规章制度,服从工作安排,热爱幼教事业,坚持高尚情操和职业道德,语言规范文明,为人师表,发扬奉献精神。

二、 教育教学

每位教师要认真上好自己所授课目,完成本学期教育教学任务,每天的教学笔记中要写好当天课程的教学任务、目的要求。

作业认真批改,并要按作业好、差批填得星数。要克服幼儿小学化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业务素质,认真备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每天都要有教育教学笔记。

如没有填写教育教学笔记扣5分。

三、 安全制度

各班班主任要时常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上班期间教师不准聚集聊天,做到有学生在的地方,就有老师在,要确保幼儿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对幼儿有高度的爱心和责任心,课间要按分工,坚守岗位,做到眼快、腿快,遇到事要及时处理,并与家长及时沟通。

小事故1次扣1分,2次扣2分,依次类推,遇事不及时处理,与家长沟通不得力双倍处罚。

四、 岗位责任制度

园内老师要按时上下班,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不随便缺勤擅离职守,不迟到,不早退,因病、因事要请假,无特殊情况不予请假。

迟到、早退1次扣2分,病、事假每月累计超过2天以上的,每缺勤日扣40分,无故缺勤一天,扣60分。

按送学生缺一趟车扣20分,中午值班缺一次扣30分。

五、 教师职责

对本班工作要认真负责,不散漫,不准在教室内看杂志,做私人事情,更不允许教师在教师睡觉。对幼儿要有耐心、细心,态度和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要管理好室内教具、玩具、教师用书。

课间经常提醒幼儿大小便,帮助幼儿整理好衣服,衣服尿湿要及时更换,确保幼儿不穿湿衣服回家,放学后幼儿要衣服整齐,书包背好,手脸清洁离园,做到细心周到,不漏掉一个幼儿。

下午放学前10分钟进行评、贴星,并填写好当日本班好、差生名单。

如果没有填写好奖、评记录的扣5分。体罚幼儿1次扣2分,家长反应1次扣5分。

衣服不整齐,手、脸不清洁1人次扣1分。

尿裤子1人次扣1分,待家长有反应事件双倍处罚。

街内幼儿漏掉1人次扣1分,远路幼儿1人次扣5分。

六、 卫生制度

各班教师要确保室内卫生,每天打扫厕所冲洗干净,桌椅摆放整齐,幼儿毛巾、水杯每天清洗,关好电源,室外卫生由不跟车老师排班打扫,同时要对幼儿进行讲卫生教育,不乱扔垃圾,不带零食如愿。

卫生打扫不净1次扣2分;不关电源1次扣5分。

注:每1分按照1元计算,月底从活动工资中扣除。

幼儿园教师礼仪规范细则三礼者、敬人也,这是教师礼仪的首要原则,也是教师礼仪的灵魂所在。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教师的个人形象在这里已不仅仅只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团队的整体素质的反映。在创建和谐校园的今天,做文明教师,开礼仪之风,建文明校园、创素质之美。让我们用优美规范的礼仪行为,礼迎天下、礼行天下!

一、教师礼仪规范基本要求1、关心幼儿,平等相处;2、尊重家长,谦和有礼;3、关心同志,真诚坦率;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5、举止大方,仪表端庄;6、说话和气,语言文明;7、不化浓妆,不留指甲;8、讲究卫生,保持整洁。

二、教师礼仪规范细则(一)行为篇您的良好举止将给每位经过您身边的人们带去优雅和气度。

1、进出校门时,主动向值勤教师和学生问候。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指定地点,整齐摆放。

2、时刻保持大方的走姿、坐姿和站姿。挺胸、收腹,行走时不耸肩驼背,不东张西望,坐、立时双膝并拢。在孩子面前不抱胳膊,不翘腿。

3、进入他人办公室或房间,要先敲门,经允许后,方可进入;未经别人允许不翻动别人的东西;4、做好办公室的整洁卫生和物品摆放工作。负责卫生值日工作的老师,按要求自觉做好清洁卫生工作。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老师把门、窗、电器关闭。

5、有来宾,办公室老师应起立热情打招呼;有家长来访时,要微笑接待。

6、遵守时间,按时上下班,有事(病)请假,带班不离岗。

7、升旗仪式时立正、表情庄重,不说话、行注目礼。

8、学习开会要求准时到会、专心聆听、认真做笔记、真诚交流、手机静音。

9、尽量不打扰集体教育活动,不背后议论其他教职工,不散布是是非非的事情,不闲聊谈笑。营造良好的学习、研究的环境。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10、使用物品轻拿轻放,节约水电,按需用电,及时关水。

11、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垃圾,幼儿园内随手捡拾地面上的垃圾,放入垃圾桶内。用实际行动给学生做榜样,一起维护校园的公共卫生。

(二)语言篇您的一口普通话,将为自己和幼儿园树立高素养的形象。

1、上课、游戏、与人交谈时,必须讲普通话。

2、充分尊重孩子,爱护孩子,一言一行,堪为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教师首先做好。不用教师忌语。学生主动向教师打招呼时,教师应面带微笑回应学生的问候。

3、师生平等,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要做到蹲下来与幼儿面对面谈话,做到心与心沟通,谈话时认真倾听。教师自己如有缺点,也应向学生当面道歉。

4、在客人和家长面前不直呼同事姓名,不议论同事长短,不随意谈论幼儿园内部事务;对客人要热情有礼貌打招呼,家长有事询问要认真回答,禁止说我搞不清楚,我不知道,不晓得。

5、家园之间产生误会要主动耐心做出解释,尽可能的消除误会;坦率、正直、自信,自觉接受家长的监督。

6、尊重家长,举止文雅,语言规范,给家长以亲切和信任感。对学生多一些表扬、鼓励,少一些批评指责;对家长应用商量的口吻,多给他们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多给家长一些表达意见和建议的机会。

7、注重家访礼仪。选好时机,预约前往;举止稳重,温文尔雅;用语合理,避免单纯的登门告状。

(三)仪表篇您的服饰就是您职业精神的最好诠释。

1、幼儿园内,穿正装或休闲装,微笑、素面、或淡妆,忌浓妆艳抹(浓妆、浓指甲油)。

2、不穿低腰、低胸、吊带、背心等太露的服装,不穿透明服装,夏天不穿超短裙、超短裤。

3、上班不穿拖鞋,不跻拉着鞋,带班教师不穿超短裙和高跟鞋。

幼儿园教师礼仪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礼仪教育;实施措施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礼仪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幼儿时期,儿童或缺乏一定的教育,在日后的礼仪行为中就会出现严重失范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幼儿在饭店等公共场所大声喧闹,随手乱丢垃圾,在幼儿园内抢夺玩具,霸占游戏器材或者在就餐时挑挑拣拣,哄抢自己喜欢的食物,却把不喜欢的菜夹给别人,去别人家做客时上窜下跳,把自己喜欢的玩具私自带走等现象。为了摆脱,儿童“小少爷”“小公主”脾气,学习一定的礼貌规范,掌握日常礼貌用语,在家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学会谦让,与伙伴们和谐相处,P者通过以下几个措施来开展幼儿园的礼仪教育。

一、从细节入手,开展一日活动,奖励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幼儿从早上进幼儿园,要进行学习、进餐、睡觉、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幼儿在从家到幼儿园这一过程,其实就是脱离低级趣味走向学会约束自己的过程,因此,幼儿园教师可以针对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规范做法的原因,让学生从心理上认识到关心伙伴、尊敬师长等基本礼仪是为了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并针对幼儿容易出现的不规范行为提出更为具体细致的要求,引导幼儿进行改正。例如,可以要求幼儿在校园内主动与教师同伴打招呼,不小心踩到别人要说对不起,麻烦别人要说谢谢,睡觉时不影响他人等礼貌用语,以及在进餐时按照一定的步骤,并且注意桌面的整洁,自觉收拾餐具,养成擦嘴漱口的习惯。

二、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

儿童在做游戏的时候,往往会将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发挥到极致,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可以融入社会道德观念在内,让儿童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例如,在《礼貌歌》里就体现了这一主题:“老师您好敬个礼,老师听了笑眯眯;同学你好真心意,花儿听了笑嘻嘻;谢谢你,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礼貌用语真神奇,温馨校园真美丽,老师恩情记心里,同学友谊要珍惜,我们要做好孩子,礼貌待人要牢记,要牢记!”儿童在唱礼貌歌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学习到礼貌用语,初步理解礼貌用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好和谐,并将这些礼貌用语带入生活,提升他们的礼仪交往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机智、活泼、外向的性。通过游戏这样的教育方式,既可以是儿童玩的尽兴,又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掌握文明礼仪

在群体生活中,往往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自觉地掌握了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诵读《三字经》《弟子规》,来体味其中孝敬父母、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友爱伙伴,以及如何读书、学习、做事等,也许幼儿读不懂这些三言诗中的内涵,但是“熟读唐诗三百遍,不会作诗也会吟”,系幼儿教师要做的,仅仅是在幼儿心中播下一颗礼仪的种子,让学生有约束自己行为的意识。

四、引导家庭参与,紧密配合,共同进行礼仪教育

幼儿园教师礼仪范文第3篇

【关键词】依恋理论;家园合作;入园适应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3-0047-04

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依恋的生物意义在于个体可以从中获得关爱和安全感,社会意义在于奠定儿童日后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入园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关键一步。当家长把新入园幼儿送到幼儿园并离开之后,幼儿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而产生入园不适应问题。幼儿入园产生的种种不适应现象,不仅影响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还让家长感到担心和焦虑,而且给幼儿教师带来许多困扰。

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斯创设“陌生情境法”测量幼儿的依恋行为,将依恋划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焦虑一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和焦虑一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在这三种依恋类型中,安全型依恋是良好、积极的依恋,而焦虑一反抗型和焦虑一回避型依恋则是不良、消极的依恋。由于母亲是幼儿主要的照料和抚养者,母亲的照看态度对儿童依恋的形成具有关键的作用。在面对亲子分离时,不同依恋类型幼儿的焦虑表现是不同的。幼儿在入园初期表现的入园分离焦虑反映了幼儿与母亲不同的依恋类型特点。幼儿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个新入园幼儿在与母亲分离和相聚时以及母亲离开后自由活动时的表现情况,根据幼儿分离焦虑的不同表现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帮助幼儿稳定入园情绪,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一、不同依恋类型幼儿的入园适应表现及分析

(一)安全型依恋的幼儿

案例一:找妈妈的聪聪

聪聪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在妈妈带领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他对幼儿园的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和兴趣,看到班上有许多玩具就迫不及待地玩起来,嘴里还兴奋地说着话。聪聪妈妈在老师示意后离开了。聪聪玩了一会儿发现妈妈不在,带着哭腔问老师“我妈妈呢?”听到老师说“妈妈去上班了,老师带聪聪去外面玩游戏哦”,他虽然不太情愿,但很快转移情绪投入到户外活动中去。下午离园时间,聪聪一直朝门口张望,问老师:“我妈妈来了吗?”看到妈妈身影出现在门口,他赶快跑过去抱着妈妈,告诉妈妈自己“上幼儿园没哭”。

聪聪是属于安全型依恋幼儿,这类幼儿从外在的行为特征来看,情绪稳定、有自信心、与人友善、乐于探索,比较遵守规则。初入园时,他们对陌生环境表现出十足的兴趣,并能进行积极地探索。与母亲分离后表示伤感,但并没有出现强烈的分离焦虑,与母亲团聚时能寻求其亲近和安慰,主动引发交往。这类幼儿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虽然会在入园分离时哭闹或在活动中遇到挫折时有情绪反应,但经过教师稍作安慰就能缓解,焦虑反应强度较低,入园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安全型依恋幼儿的母亲在情感上往往给予孩子恰当、足够的关注,在态度上给予肯定、接纳和鼓励,在行为上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这类幼儿把母亲看作是探索的“安全基地”,对周围环境表现出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友好游戏,能遵守规则,较少出现反常的行为问题。当他们面对陌生人时,也能与其友好相处,表现出自信、独立、适应性强等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焦虑-反抗型依恋的幼儿

案例二:矛盾的凡凡

凡凡是家里的“小公主”,由于父母亲工作较忙,平时主要由爷爷奶奶照看。上幼儿园对她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她会找各种借口不上幼儿园,总是由妈妈抱着来幼儿园。凡凡一到教室就生怕妈妈离开,警惕性特别强,紧紧抓住妈妈的衣服不肯松手。老师将凡凡从妈妈手里抱走后,凡凡会大声哭闹,不能安心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凡凡胆小,在园闷闷不乐,不愿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当遇到进餐等困难时会哭泣。等到下午妈妈来接时,凡凡就会冲进妈妈怀里要求抱抱,可妈妈刚把她抱起来,她却又挣扎着要下来,抗拒妈妈的安慰和接触。

凡凡属于焦虑―反抗型依恋幼儿,这类幼儿从外在行为特征来看,情绪不稳定,排斥与接纳并存,依附性强,缺乏自信。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显得困惑和谨慎,过分依附母亲,怯于探索环境。他们对母亲的离开表现出极大的伤感和焦虑;与母亲团聚时,又表现出寻求亲近与拒绝两种相互矛盾的行为,有时甚至对母亲表示出愤怒。一般来说,焦虑一反抗型幼儿的母亲看护不连贯、不规律,常常错误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对待孩子的态度也视自己的心情而定,对孩子有时很亲近,有时又很冷漠,导致孩子的情感出现混乱和矛盾。幼儿对外界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增强了他们寻求安全的需要,在这种需要得到适当满足之前,幼儿难以进行自我环境的探索和社会环境的开拓,并且容易形成攻击、多疑、孤僻、畏缩的性格,表现出对幼儿园新环境的严重不适应,难以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

(三)焦虑-回避型依恋的幼儿

案例三:“省心”的佳佳

佳佳是一位让家长和老师很“省心”的孩子。与班上那些哭闹的孩子相比,她显得很“平静”。入园后,老师拉着她的手,提醒她跟妈妈说再见,似乎妈妈的离开对她没产生任何影响。佳佳自理能力较强,进餐、午睡都能自己完成,但不关注老师组织的游戏和提供的玩具。在与同伴交往时比较主动,但是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会动手抢,根本不管同伴的反应。当妈妈来园接她时,她也不理会,继续玩自己玩具,有时会对着妈妈笑笑。佳佳的妈妈骄傲地认为孩子“不粘人”。

佳佳属于焦虑-回避型依恋幼儿,这类幼儿从外在的行为特征来看比较独立,情绪活动水平低,缺乏对爱的反应。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能自主地进行探索和游戏,但显得不专注、浅显、缺乏情感投入。他们能够接受陌生人(如教师和同伴)的关注,在母亲离开时未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与母亲团聚时也不力图去接近。(也称之为“无依恋”幼儿。)表面上来看,他们能比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虽然他们能够接受陌生人的关注并能主动地进行探索和游戏,但是关注和探索的程度并不如安全型依恋幼儿。焦虑一回避型幼儿的母亲对孩子的情绪与行为表现不敏感、反应迟缓,倾向于拒绝,有时缺乏耐心。由于发出的需求信号得不到回应,久而久之,幼儿对母亲的情感也变得冷漠。有研究指出,焦虑一回避型依恋的婴儿比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在以后的幼儿园环境中表现出更多敌对的、愤怒的、侵犯的行为。

二、家园合作,促进不同依恋类型幼儿的入园适应

(一)重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确保良好亲子依恋关系的形成

1 提高母亲照看的质量是关键

母亲照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依恋的安全性。因此,要使儿童获得安全型依恋,母亲应该做好两方面努力:

第一,及时满足孩子各种合理需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安排孩子的生活。包括采取合理的喂养方式满足孩子进食的需要,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食;满足幼儿的各种心理需求,增加与孩子身体接触的机会,如拥抱、抚摸、亲吻;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母亲的关心,经常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多对孩子微笑,以温柔愉快的声音与孩子交谈,用信任支持的眼神与孩子交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触觉、视觉、听觉的刺激。

第二,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做出合适、积极的回应,温柔细致地照顾幼儿。当幼儿发出各种社会信号时,母亲应正确理解并给予及时反应。母亲要经常关心孩子在做什么,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要求,如当孩子哭时,能根据哭声判断出,孩子是肚子饿了还是尿布湿了,亦或是因为寂寞需要有人陪伴,从而采取恰当的行动给予回应。

2 父亲的作用不可或缺

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中国家庭模式和现实社会竞争激烈的影响,父亲往往缺乏教育子女的认识,把教育年幼子女的责任全推给母亲;或是以应充当“严父”或扮演“黑脸”的角色去教训子女,无视孩子的人格,导致孩子对父亲敬畏有余、亲爱不足。其实,幼儿不仅会依恋母亲,也会天然地依恋父亲,与父亲建立安全依恋的年幼儿童在同伴互动中较少表现出焦虑和退缩行为,能较好地调节学校的压力,这表明儿童对父亲的依恋和他们在学校的社会情绪能力具有一致性。研究发现,形成双亲依恋的孩子具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父亲的安全依恋甚至可以补偿与母亲的不安全依恋关系的负面影响。如果父母双方都是不安全依恋者,其子女为不安全型依恋风格的可能性更大。由此可见,父亲应当多与孩子互动,发挥父亲的作用,呈现男性特色,扮演孩子的玩伴,开展独特的亲子方式,积极培养与孩子的依恋关系。如,带孩子到户外去,到大自然中去,教孩子踢皮球、打篮球、打雪仗、爬山远足、捉迷藏、摔跤等运动和游戏,满足幼儿对探索外部世界的需要。

3 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氛围在个体成长的历程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温暖、和睦、互助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幼儿安全型依恋的形成;而冷漠、疏远、拒绝的家庭氛围则易使幼儿形成不安全依恋。父母应尽可能地为孩子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爱与关怀。目前祖辈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婴幼儿的看护中,这种非母亲看护的出现意味着母亲和幼儿的相处时间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会削弱母亲对幼儿的熟知程度以及幼儿对母亲可得性的自信程度,进而导致亲子依恋的安全性降低。为此,母亲在不得已与幼儿分离时应持谨慎态度,尽量在情感上进行一定的关照和补偿。同时,母亲要为孩子慎重选择替代看护人(祖辈、保姆),如果替代看护人的基本的生活习惯、教养信念等方面与父母能保持一致,将有利于幼儿良好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关注师幼间信任的建立,逐渐形成新的依恋关系

按照鲍尔比的幼儿分离焦虑三阶段论(即反抗阶段、失望阶段、超脱阶段),教师应逐步成为幼儿的替代依恋对象。由于儿童在学校和教师、同学一起度过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师生关系会成为儿童建立同伴关系的模式,而且良好的师生依恋关系能够对安全性低的亲子关系起到补偿作用。

1 允许家长陪同入园

对婴儿依恋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幼儿在妈妈在场时能与陌生人一起玩。这说明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幼儿园)、见到陌生的人(教师)时,通常也不会产生分离焦虑。因此,可以让幼儿在家长陪同下提前适应幼儿园环境,使他们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开始探索和认知外部事物,逐步建立依恋关系。另外,在家长的陪同下,幼儿更容易与教师在潜移默化的交往中建立起信任,从而形成新的依恋关系。具体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在幼儿早晨入园时,教师应热情迎接幼儿和家长,并与家长主动交谈,让孩子了解到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亲密关系;离园前家长来接孩子时,家长不要急于立即带孩子回家,可先带着孩子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上玩一会儿。

2 表现出对幼儿的关爱

依恋对象不是单一固定的,幼儿可以建立多重的依恋,依恋对象可以是父母,可以是祖父母,甚至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人。教师是幼儿入园后的“重要他人”和“权威人物”,幼儿对父母的依恋情感是否能转移到教师身上,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幼儿的照料态度和方式。对孩子来说,当他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觉察到有一位或多位被称作“老师”的成人,关注自己的生活,满足自己的感情需要,对自己温柔友好,就会觉得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并会逐渐把老师作为自己新的依恋对象。

因此,教师应关注幼儿需求,做出积极的回应。由于幼儿早期触觉较为敏感,教师可多与幼儿通过身体接触进行互动,如拍拍幼儿的小脑袋,拉拉幼儿的小手,抱抱幼儿,和幼儿说几句悄悄话等,都可让他们对教师产生深深的亲切感和依恋感。当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时,幼儿就会喜欢上幼儿园,从而顺利地实现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生活的过渡。

3 营造幼儿熟悉的氛围

为营造一个幼儿熟悉的环境,教师可以在墙面开辟专栏,粘贴幼儿的全家福照片,缓解幼儿焦虑的情绪。在区域布置时,教师可以模拟家庭布置,如布置娃娃家时,允许幼儿带自己的玩具来幼儿园;请幼儿围坐在教师身边,一起看电视、听故事、玩玩具;还可以设置母子对话的情景,一起说说悄悄话,让幼儿有在家的感觉,感受家的温馨。此外,还可以根据幼儿不同的性格、兴趣等进行分组活动,使之在最短的时间找到朋友。

教师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安排一定的户外活动,让幼儿自由玩耍,如玩沙、玩水、滑滑梯、做游戏等。此外,让幼儿学习一些他们容易接受的儿歌、故事、舞蹈,既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又可以利用这些游戏活动缓解幼儿想家的情绪,让幼儿在自由、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逐渐感受在幼儿园里的乐趣。

(三)家园共同努力,帮助不同依恋类型的幼儿顺利度过适应期

教师与家长双方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在教育方式与措施上达成一致形成合力,做好幼儿入园之前的各种物质和心理准备;根据幼儿在适应过程中的不同表现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帮助不同依恋类型的幼儿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安全型依恋的幼儿一般分离焦虑程度最低,能较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面对这类幼儿,可采取转移注意法或表扬鼓励的方法,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在教室里投放丰富多彩的材料,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些新奇的事物中去。另外,还可以提供大量的玩具、图书,组织有吸引力的活动,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让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幼儿园这个新的环境中去。家长对幼儿的入园表现要及时加以表扬、肯定,如“今天你得了一朵小红花,真棒!明天我们上幼儿园,再得一朵好吗?”“老师说你能自己吃饭,可喜欢你了。”用积极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多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以帮助孩子和教师、同伴之间建立情感联系,让孩子感受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幼儿园教师礼仪范文第4篇

一、立足基础,思考内涵

1.树立问题意识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提出要“培养儿童终身受益的品质”,我们在研讨中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广泛,适合幼儿教育的文明礼仪内容有哪些?我们怎样去获得更多幼儿文明礼仪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信息?通过哪些途径在幼儿园中更好地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2.思考研究内涵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探究》的研究价值主要是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我们研究的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在幼儿园“绿色、生态、和谐”的理念背景下,通过我园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转变教师观念,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塑造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提升教师和家长的文明素质,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二、理论先导,把握研究方向

课题研究需要先进理念、科研理论、教育教学论著支撑。我们采用上网收集资料、寻找理论依据来解决课题研究中的难点与困惑。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交流,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记录。我们学习了《江苏省未成年人文明礼仪规范》,从中了解了一些文明礼仪包括的具体内容及各年龄段儿童文明礼仪的规范要求,《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幼儿园实施文明礼仪的方法和策略》等经验论文中学习到实施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一些途径、方法等,一本本摘抄、一份份漂流书留下了我们学习的痕迹,在各类理论著作的启发指引下,老师们对课题研究的目标更明朗化了,研究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三、以人为本,深入实践探究

实践是课题能够深入研究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多途径渗透,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形成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合力促进发展。

1.多途径渗透文明意识

(1)环境创设中渗透

物质环境:幼儿园利用宣传版面、宣传橱窗、幼儿园长廊等大环境及班级教室、寝室、活动区角等布置了形象生动的文明礼仪的宣传画、三字经儿歌图片、楼道上贴礼貌用语的标语“互助友爱、合作共进”的提示,让孩子随时都能看到。在区域环境创设中,娃娃家、表演区、阅读区等也有图文并茂的温馨提示、班级公约,还让幼儿自由展示自己的手工、绘画作品等,进行文明礼貌的创造。

精神环境:教师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发展,首先,教师自身必须提高文明礼仪素养,我们除了让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全体教工还进行相关礼仪专题培训,并提出了要求,全体教师做到互相监督互相促进,通过互学互促使得自身良好行为逐渐内化。

(2)一日活动中渗透

幼儿入园、进餐、睡眠、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离园等一日环节中,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我们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针对每个环节从幼儿、老师、家长入手制订了礼仪目标,确立了指导策略。如晨间时,我园以班为主组建了一个晨检礼仪队,为的是让幼儿能更好地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每天早晨有几名幼儿早入园做礼仪生,戴着文明小标兵的绶带和帽子迎接入园的小朋友和家长等;将文明礼仪的教学活动纳入幼儿园的教学计划之中,开展集体活动“神奇的话”“我是家庭小主人”,学习“请、谢谢、你好”等礼貌用语,促进幼儿良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

2.丰富文明礼仪活动,体验文明实践

教师篇:文明礼仪 我先行

我们幼儿园组织教师每两周一次的师德案例交流、每月一次爱生案例分享、开展师德故事、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演讲活动、幼儿园微笑之星评比、定期邀请专家来园指导教师仪表打扮、行为规范讲座等,以提升教师的文明素养。

幼儿篇:文明有礼 文明有你

开展各主题活动,如:中班的“文明礼仪伴我行”,制定了文明礼仪网络图、确定了科学明确的方案目标、活动过程等让幼儿了解一些具体的生活礼仪等;游戏活动:创造性游戏“溧阳旅游更精彩”让幼儿了解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游览之礼;借助每周一次的升国旗x式,让幼儿理解国旗的庄严,懂得仪式之礼;“自主间餐、自主午餐”让幼儿懂得有序、卫生、节约等餐饮之礼;组织幼儿“观看木偶剧”“观看故事《陶淘暴宝向前冲》”借助观看有关文明礼仪的故事和木偶剧知道保持安静、仔细观看的观赏之礼;结合“爱牙日”邀请人民医院的医生开展“爱护牙齿 从我做起”活动,让幼儿懂得保护牙齿、注重个人卫生的仪表之礼,还开展“经典诵读、无车日的宣传活动”……

幼儿园教师礼仪范文第5篇

她把自己全部的母爱播撒在每个孩子的心田。高尔基说:”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的事业。”对于一名幼儿教师来说,要真正做好这份工作,首先要爱上许许多多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

幼儿刚入园时,总会有哭闹的现象,甚至害怕到园,孩子缺少的是安全感。我们班上有一名小男孩,年龄偏小,又是插班生,说话吐音又不大清晰,平时也不大说话。最初的日子里,他天天尿裤子,乱用别人的东西,高兴时则在地在爬来爬去,不高兴时则躺在地上哭闹,表扬或是批评对他来说毫无意义。而且他的家长最初对我们的工作不支持,不理解,还横加指责,有时候,我觉得很委屈,甚至想放弃他。但是彭老师总是耐心地开解我,告诉我他其实和其他孩子一样可爱,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她总是鼓励其他孩子和他亲近,与他结伴玩耍,并耐心地教会他生活自理能力。游戏时,还主动牵他的小手,不久后,小男孩的眼睛渐渐明亮起来,态度渐渐友好起来,脸上时常挂着微笑。

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既是严父,又是慈母;既是教师,又是保姆,应该把自己全部的爱奉献给每一个孩子。在工作中应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尊重他的个性,因材施教,引导幼儿健康发展。刚开园时,班上有一名小朋友,父亲常年在外,跟随母亲长大。孩子从小在狭窄的圈子里生活,性格孤僻,少言寡语。彭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先与孩子的母亲谈心,让孩子多与身边的人交往,请小朋友到家做客。同时又在班上开展|”比一比,看谁有礼貌”、“找朋友”等一系列活动,并对于他在活动中的点滴进步都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他充满信心。在一个阳光明明媚的早晨:”彭教师早!”他边跑边冲着彭老师叫着。他的母亲也充满感激地说“我的孩子变开朗多了,你们为我们操了不少心,老师,真不知该怎么感激你们。”

幼儿教育需要家园共育,自是少不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充分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并与之达成共识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免不了与家长沟通和交流,有的需要电话联系,有的还要当面交流,甚至在不了解时还会遭到误解,但是为了班上的孩子,彭老师始终着默默坚持着,直到最后受到家长的认可和欢迎。

她把自己的友爱不计回报地给了身边的同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爱别人也是爱自己。在不知不觉的相处中彭老师和同事们建立了浓厚的感情,大家不仅仅是同事,更是朋友和姐妹。同班老师丁杰因兼教务主任之职,平时工作比较忙,有时课上到一半,领导来电,彭老师二话不说,马上就捡起来上,从没有抱怨过,总是全力支持。无论是端饭打水还是搞卫生,她也总是脏的累的抢着做,有是丁主任很不好意思,她还反过来笑着安慰她:“没事,你力气小,我力气大,累不死人”。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去年丁主任腰痛几乎有一周没有上班,又恰逢学期末,园里实在抽不出人手,她一个顶着做她们两个人的工作,还经常打电话给丁主任,噱寒问暖,叫她不要担心,宽心养病。平日谁累了,烦了向她发牢骚,她也总是默默在笑着,耐心地听着。接学生时,哪个老师抽不开身,跟她说一声就是;哪个同事有什么情绪,她也是快人快语,真诚相劝。大家都说和彭老师共事是幸福的,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