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控系统实训总结

数控系统实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控系统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控系统实训总结

数控系统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控;改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09-01

一、数控教学改革的目标

随着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数控设备以其先进的技术优势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机械加工设备,社会迫切需要一大批能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数控人才。我们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为了适应市场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对数控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投入人力物力购买数控机床,重点培养学生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数控加工工艺编制、CAD/CAM操作、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的能力,以培养高级数控操作工、数控编程人员、数控机床维修人员等为目标。

二、数控教学改革措施

(一)教学内容改革

数控专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教学与实际工作需要脱离。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在课程体系中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对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按照“够用”的原则进行综合化的整合,将理论与实践渗透融合,强调知识间的联系。

数控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不仅在课堂上为学生灌输专业知识,更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在此理念的驱动下,教委及学校投资兴建数控技能实训中心,购进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基地。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将实践课程的比例提高至40%,将理论教学过程中的某些教学环节也放到实训室进行,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学生可以看到实物和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为了使学生在一开始就对自己所学专业及今后就业有所了解,在第一学年增设一周认知实训,带领学生去工厂各个生产车间参观,对每个车间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介绍,提高学生今后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材改革

1、教材中所讲解的内容要尽量和学校所配备的设备相符合。比如,当前市场上关于高职高专的数控加工及编程的教材有很多,内容也是围绕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两个方面来讲解的,但讲解时所采用的数控系统是各不相同的,如FANUC数控系统、SINUMERIK数控系统、华中数控系统、广州数控系统等。不同数控系统在编程指令的使用和机床操作上会有些区别。如果教材和学校所配备的数控系统不吻合,可能会使学生混淆不清,严重的将会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学生不能适应,达不到教学目标。

2、教材的内容要能满足实际应用需要,难易程度适中。数控专业实践性较强,而且是针对高职高专开设的,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中,较强的理论性内容不宜较多。例如,数控原理、数控插补计算等理论性强的知识不宜过多。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1、项目教学法。在数控专业中一些课程采用师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教学方式。进行的过程可分为项目设定、项目分析、项目实施、项目测评四个过程。首先由教师提出一个项目,将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都包含在任务中,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必需时进行监督和指导,最后进行项目的展示与交流,有教师、学生、项目组共同对项目进行评价,教师对整个项目活动进行总结。

采用项目教学法,如何合理的选择教材,如何在设计项目时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融合进项目,都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探讨及研究的内容。

2、案例教学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与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最终得到的这个结果后能进行展示及自我评价。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将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引导者。这种教学方法一般在数控操作实训过程中使用。

3、其他教学法。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法,可给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官效果,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而实物模型教学法则是将学生带到实物前进行讲授,比如在讲抽象的数控传动结构、机床典型部件等,就将授课地点置于实训室。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书面考核方式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创新能力,在本专业中,采用课业考试为主,多种考核方式并存的方法,以此来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业情况。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用的考核方式,比如,对于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我们采用“操作+上机编程+试卷”的考核方式,而CAD/CAM技术则采用“技能测试+作品分析”的考核方式。

(五)融入职业技能改革,实现“双证”教育

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安排和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可靠的保障,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实施“双证制”教育。在相关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证,以此来提高学生今后的就业竞争力。

三、总结

数控专业应该实践与理论并重,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应穿行,避免时间间隔过长,出现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的现象。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总计经验,不断探索,将经验用于教学,使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联系,为社会培养适合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福荣.高职高专数控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09,(2).

[2]付桂环.谈数控专业以工作为导向的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9,(4).

数控系统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一、直观法

所谓直观法,就是利用感觉器官注意发生故障时的各种现象,如故障发生时有无火花、亮光产生,有无异常响声,何处异常发热及是否有焦糊味等。这是处理数控系统故障的第一步,往往也是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一般情况下的简单故障,通过这种直接观察,就能解决问题,这在CNC装置故障诊断中就常常用到。直观法一是问,问开机情况是否正常,走刀是否正常,切削用量是多少,常用的轮滑油是什么,以便核实保养。二是看,看保险丝有无烧断,空气开关有无跳闸,元件有无损坏,线路有无灰尘,插座、接头有无接触不良等。三是听,听各种异常的声音。如电源变压器、阻抗变换器与电杭器等因为铁心松动、锈蚀等原因引起的铁片振动的吱吱声;继电器、接触器等的磁回路间隙过大,短路环断裂,动静铁心或镶铁轴线偏差,线圈欠压运行等原因引起的电磺嗡嗡声或者触点接触不良的嗡嗡声,以及元器件因为过磨或过压运行失常引起的击穿爆裂声。还有主轴转动异常时的摩擦声、振动声等等。四是触,如轻轻敲打CNC系统的各线路板之间焊接点的可疑部位,检查虚焊、接触不良等。直观法在解决简单的“硬伤”故障时简单、有效,常应用在故障诊断的第一步。

二、利用CNC系统的自诊断功能

数控系统已具备了较强的自诊断功能,并能随时监视数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工作状态。利用CNC系统的自诊断功能就是依靠CNC系统快速处理数据的能力,对出错部位进行多路、快速的型号采集和处理,然后由诊断程序进行逻辑分析判断,以确定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并及时对故障进行定位。

CNC子诊断一般有三种:开机自诊断、运行自诊断、离线诊断。开机自诊断是指CNC系统从开始通电到进入正常运行的准备状态,由其内部诊断程序自动执行的系统诊断,目的是检查整个系统是否具备正常工作的条件。如系统控制软件和系统参数的EPROM自检、RAM的自检、光电编码器接线的诊断等。当系统自检的各个项目都确认无误后,系统进入正常的初始化或运行准备状态,进入下一个工作阶段。运行自诊断是CNC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系统的各硬件模块、伺服驱动单元、运行状态、运行环境等进行的实时自动监测和诊断,一旦发现故障,即刻发出报警信号并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它是数控系统故障自诊断功能的最主要部分。常用的基本方法有参数保护法和硬件监视法。离线诊断是指当系统出现故障要判定系统是否真有故障时,将数控系统与被控设备脱离作检查的方法,这是早期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对维修人员要求较高。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离线诊断的技术已不再单独使用,逐步成为CNC系统中开机自诊断和运行自诊断的一部分,使维护诊断更为方便。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高新诊断技术,如专家诊断技术、通讯诊断技术等,大大提高了CNC系统的故障诊断能力。

三、根据报警信号进行故障诊断

数控机床的报警功能是指数控机床利用自诊断功能,在诊断出故障后将诊断到的故障或错误以报警信号或错误代码的形式显示在CRT上。报警信号一般包括以下故障(或错误)信息:程序编制错误或操作错误报警,急停报警,可编程控制器故障报警,伺服系统故障报警,行程开关(或接近开关)状态不正确报警,温度、压力、液位等不正常报警等。如:机床一直处于急停状态,不能复位报警。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一是急停回路断路,或限位开关损坏,或急停按钮损坏;二是系统参数设置错误,使系统信号不能正常输入输出或复位条件不能满足;三是PLC中规定的系统复位所需要完成的信息未满足要求;四是PLC程序编写错误。利用报警信号进行故障诊断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教学中就可以根据所指出的现象进行分析,缩小检查的范围,有目的地进行某个方面的检查。

四、利用PLC的状态信息诊断故障

PLC检测故障就是通过运行机床制造商为特定机床编制的PLC程序,根据各种输入、输出状态进行逻辑分析判断,发现问题、报警并在屏幕上产生报警信息。很多数控系统都有PLC输入、输出状态显示功能,利用这些功能,可以直接观察PLC输入和输出的瞬时状态。这些状态的检测对诊断数控机床的很多故障是非常有用的。

PLC状态诊断法常用的有:接口信号状态检查,PLC在线监控。

1.接口信号状态检查

PLC的诊断功能可以显示多种接口信号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机床外部开关信号、机床控制面板信号、报警处理信号、驱动控制使能信号、定时器、计数器、NCK与PLC数据接口信号等。

2.PLC在线监控

通过查看控制动作顺序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诊断故障点;根据报警信息查看报警信号的通断,进而确定故障;根据在线监控逻辑关系的执行结果,找出故障原因。PLC状态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快捷地锁定有关的故障点,省时又省力。

五、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除了这些常用的方法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在诊断前进行故障现象了解,在故障排除后做好记录。故障现象了解就是了解故障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当故障发生时,为了更快地恢复机床,首先应正确地把握故障情况,进行妥善处理。因此应根据下列内容确认故障情况:什么时候发生的故障?进行了什么操作后发生的故障?发生的故障现象是什么?数控机床的每次故障都可能不同,维修人员在解决了某故障以后,应对维修过程及处理方法进行及时总结、归纳,形成书面记录,以供今后同类故障维修参考。特别是对那些自己一时难以解决,最终由同行技术人员或专家维修解决的问题,尤其应该细心观察、认真记录,以便于提高。如此日积月累,以达到提高自身水平与素质的目的。

一般来说,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故障都会请专业人员或厂家来解决,在教学中对于数控机床的修理,重要的是发现问题,以及发现问题的方法,即常用的故障诊断法。

数控系统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PC数控系统;高速雕铣机;可靠性

数控系统发展至今,已可以由PC和软件配合运动控制板完成对数控机床的控制。在WINDOWS界面下可实现多窗口操作,编程与加工互不影响,使用过程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已经具有明显优势,但要大面积推广,需要其在实际生产中具备一定的可靠性。

用数字信息控制零件和刀具位移的机械加工方法,称为数控加工,具体说就是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零件自动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在传统的手动机械加工中,整个过程都需要经过人工操纵机械来实现,很难满足复杂零件对加工的要求,数控机床则可以选定复杂型面作为加工对象,可以解决普通加工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是解决零件品种多变、批量小、形状复杂、精度高等问题和实现高效化和自动化加工的有效途径。

1 数控机床发展现状

与传统机床加工相比,数控机床一般带有可以自动换刀的刀架、刀库,换刀过程由程序控制自动进行,因此,工序比较集中[1]。工序集中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既减少机床占地面积、节约厂房,又减少甚至减少了中间环节,省时省力。数控机床加工时,不需人工控制刀具,带来的好处也较为明显。由于自动化程度较高,对操作工人的要求降低。数控工人在加工过程中,大部分时间被排斥在加工过程之外,非常省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所制造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加工自动化,免除了普通机床上工人的疲劳、粗心、估计等人为误差,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自动换刀等使加工过程紧凑,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机床能精确加工各种轮廓,而有些轮廓在普通机床上无法加工。数控机床能力强,特别适合不许报废的零件、新品研制、急需件的加工。

传统的通用机床,柔性好但效率低下,而传统的专用机床,虽然效率很高但对零件的适应性很差。使用数控机床就不会涉及到这些问题,只要改变程序,就可以加工新的零件,且又能自动化操作,柔性好,效率高,可以更好的适应市场竞争。

得益于这样的优势,欧、美、日等工业化国家已先后完成了数控机床产业化进程,而中国也正处于发展阶段。数控机床如今已是制造业的加工母机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它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装备和手段,具有无限放大的经济与社会效应。

2 PC数控系统

数控系统即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相当于数控机床的大脑。它主要由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基本部分构成。所有工作都由计算机的系统程序进行合理地组织,使整个系统协调地进行工作。根据输入的数据,把被加工的机械零件的要求,如形状、尺寸等信息经过计算处理,插补出理想的运动轨迹,然后输出到执行部件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

截至到目前,从硬件结构上讲数控系统到目前为止可分为两个阶段共六代,第一阶段为数值逻辑控制阶段,其特征是不具有CPU,依靠数值逻辑实现数控所需的数值计算和逻辑控制,包括第一代是电子管数控系统,第二代是晶体管数控系统,第三代是集成电路数控系统;第二个阶段为计算机控制阶段,其特征是直接引入计算机控制,依靠软件计算完成数控的主要功能,包括第四代是小型计算机数控系统,第五代是微型计算机数控系统,第六代则是PC数控系统。

由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PC结构的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推广,PC构架下计算机CPU及存储、显示、通讯技术的高速进步,制造成本的大幅降低,导致PC构架数控系统日趋成为主流的数控系统结构体系[2-3]。PC数控系统的发展,形成了数字控制加个人电脑的过渡型结构,既保留传统NC硬件结构,仅将PC作为交互界面。机床制造商可以在开放系统的平台上增加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构成自己的系统。当前在市场上开放系统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CNC加PC主板,即把一块PC主板插入传统的CNC机器中,PC板主要运行非实时控制,CNC主要运行以坐标轴运动为主的实时控制。另一种是PC加运动控制板,即把运动控制板插入PC机的标准插槽中作实时控制用,而PC机主要作非实时控制。第六代数控系统界面开放,越来越受到机床制造商的欢迎,成为NC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3 PC数控系统在实习中的可靠性

GH410高速雕铣机,是通过PC加运动控制板控制的机床,以DEC4T运动控制卡为控制系统,DEC4T是基于PC机,专门用于控制步进电机和数字伺服电机的运动控制器,最多可控制4轴4连动,进行直线和圆弧插补等运动,也可以多个控制器链接控制更多的运动轴[4]。配合Windows平台下的EDITACS数控软件一同使用,此软件功能齐全,可以安装在普通的PC上使用,它不仅是一个包含钻床,铣床,镗床,雕刻机和加工中心控制功能的理想数控软件,也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开发平台,可以直接控制各种工业自动化设备。应用此软件控制机床,可以使整个运动控制过程变得非常方便。此运动控制卡以及配套控制软件,皆为德国MOVTEC公司产品,该公司一直以来从事专业运动控制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购买此型号机床,主要用于工科学生实训操作,希望可以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际集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先进数控系统的引入也显得尤为重要,得益于PC数控系统的种种优势,工件的建模与编程变得更加快捷,操作机床也变得十分方便。但在使用过程中机床也频繁的出现过一些匪夷所思的故障,具体表现为三种:(1)机床在工作时主轴在无任何征兆的前提下会不时的向Z轴负方向滑行,加工完成后工件尺寸难以得到保证,更为严重时会在EDITACS数控软件控制端出现“X轴滑差”提示,使得机床干脆无法继续工作。(2)机床在工作时不按指定的数控程序运行,出现乱走刀现象,也由此经常发生撞刀现象,对机床本身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都构成了一定威胁,使整个加工过程难以完成。(3)机床常常在无任何预兆的情况下脱离控制,EDITACS数控软件控制端一切正常,没有任何问题提示,坐标数值变化与正常加工时无异,但在机床端没有相应的运动现象产生,静止不动。

为解决这几种问题,虽然无从下手,但通过长期对异常现象的观察和总结,也尝试了很多方法,比如重新安装电脑的操作系统和机床控制软件、清理电脑内部和机床内部灰尘、把电控柜里的普通电线换成屏蔽线、强电和弱电分别走线、重新调试驱动器参数、更换新的驱动器和伺服电机,甚至是重新组装机床本体,但问题都不见改善,至今依旧存在。但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一些可使问题有轻微缓解的方法,比如注重电控柜通风降温、使用加床工作时间不要过长、控制机床加工过程中走刀速度略低于默认速度等。

4 结束语

由此分析,以PC加运动控制板来实现控制的第六代数控系统在数控加工中的优势体现较为明显,是今后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但其对所控机床本体的结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机床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提高日常工作的稳定性,否则很难在实际加工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进民.数控铣床过象限现象分析与解决[J].机床与液压,2011(39):116-118.

[2]邱润生,王惠荣.基于PC+运动控制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J].宁夏工程技术,2006(4):350-353.

[3]李刚,杨继东,等.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开发[J].机床与液压,2006(4).

数控系统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NC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approaches to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of CNC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mbining the course system reform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关键词: 数控技术应用;课程特点;教学质量

Key words: CNC technology application;course characteristics;quality of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278-02

――――――――――――

作者简介:王晓宇(1964-),男,陕西长武人,西北工业学校机械工程系教师,高级职称,从事数控及模具理论与实训教学工作。

1 《数控技术应用》课程特点

1.1 涉及基础面宽。《数控技术应用》这门课程设计制图、工艺、刀具、机床、材料、电子技术、切削原理、数字控制、通信接口与网络、PLC、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检测以及电机等内容,因此这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不仅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面广,而且综合性强以及难度大。

1.2 技术更新快。数控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材料和机械结构以及测试技术等各方面的高速发展已经不仅仅是数字控制而是一门科学技术,并且是一门结合设计、工艺、制造以及自动化控制的多学科交叉型的科学技术。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技术更新,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

1.3 实践性强。数控技术教学中如数控机床结构分析、检测装置、数控编程与做操以及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和数控机床一般故障诊断与维修等都必须与相应的试验或者实训加深理论教学的效果,如果离开实践,不仅很多抽象的知识无法解释,更是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更不能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以及系统的维护能力。

2 当前数控技术应用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我校的数控专业的教学起点晚,专业的师资也比较缺乏,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中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几下几点:

2.1 教学内容不规范。在教学过程中对机械结构等方面的先修课程的知识掌握不足而导致后面的内容开展起来相对困难,因此应当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以更好的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2.2 教学内容不够深入和前沿。由于数控技术是一门应用型的技术课程,所以更新速度比较快。但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往往都是过时的或者淘汰的,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却了解甚少,这就造成了学习的知识往往毕业就业后用不上,而在接受新技术的时候适应时间长等问题。

2.3 缺乏综合性以及前沿性的教材。面对现代化的先进技术缺乏相应的教材,而能够适应关键性的技术论述和适应技能性人才培养的高质量的教材是少之又少。此外,没有与试验设备控制系统相配套的教材,同时编程格式与其他教材也不一致,这些都造成了教师在讲授课程中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2.4 实习以及实训和试验等实践性的教学条件达不到要求。现在很多数控教学的实践课程都存在很大的缺陷,导致学生对数控机床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而且只能简单的操作并且达不到处理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应当不断的改善学习实践的环境,多参加实践课程以更好的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

3 提高数控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3.1 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应当恰当取舍教学内容,由于数控技术更新快而课本中很多内容都比较落后甚至是被淘汰的技术,因此在教学中只是适当的让学生了解这部门内容即可不必要花费过多的精力去讲授;而对于数控行业新技术新发展教师应当适当的增加内容并且进行详细讲解,如果有条件的还可以去一些相关的先进企业是参观实习,以更好的了解数控行业的发展动态以及新技术,这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更深入的掌握理论知识。例如,可将教材中《数控技术应用》的内容划分成数控系统与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两个模块来进行。先讲授使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以数控车编程操作为主,兼顾数控铣/加工中心,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后讲授数控系统,由于学生对数控机床有了感性认识,对数控机床能进行自动加工感兴趣,带着凝问学习数控系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便于学生的理解。

3.2 改进理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果讲授《数控技术应用》仅仅是教师不停的讲而学生被动的听,这种方法很难达到满意的教学成果也很难培养出具有操作能力的适应现代化数控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应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正确处理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关系,改革传统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具体引入和充分实践项目教学法、案例研究法、启发式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针对典型的知识模块,采用项目教学法,将理论知识、实验、实训为一体;通过项目的实地进行,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技能。打破传统的课堂讲授与实训教学分段实施的方式,在实验室、数控实训基地边讲授、边训练。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做结合。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数控课程的讲解,这样就可以把抽象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形象的变现出来,不仅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讲授数控机床的结构或作数控机床的操作应用时,都可以通过挂图或者仿真软件来代替黑板的死板局面,不仅使课堂变动生动具体,而且仿真软件不存在安全问题,学生还可以通过仿真软件进行独立的学习和练习同时还能体验真实场景的感觉。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采用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提高了教学效果。

3.3 提高任课教师以及试验人员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以及试验人员的教学水平不仅仅是提高其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实践的知识以及解决日常操作问题的能力。应当定期派有责任心有知识的教师去相关的单位去实践,或者深入实验室或者实训基地参观培训,这样不仅增加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把这些应用到教学当中,不仅提高了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之间也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相互听课,与实验室与实训室教师对教学方法以及内容进行研讨,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以促进学习以及教学方法的共同提高。

3.4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实践教学,同时实践教学也是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的重要保障,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应当实践和理论交叉进行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为了使学生对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必须在试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

总之,《数控技术应用》作为一种综合类的学科,涉及多门基础以及相关的技术课程,并且数控技术更新快而且实践性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的改善实践教学的环境以及调节,在做好课堂理论基础授课的同时还要不断的通过实践来掌握实际的操作以及解决实际的问题,这就不仅需要建设好师资队伍,更要在教材以及实验室、实践基地或者是实习单位方面下大力气做好抓好。教课时一定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打破传统的讲授模式,针对这门实践性应用性质都比较的强的课程一定要讲授和实践结合,边讲授边训练。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做结合。

参考文献:

[1]郑晓峰主编.数控技术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数控系统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控 实训课 教学方法 探析

实训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实训教师的恰当指导,是学生学习少走弯路,更快更好地掌握技能的关键。本文结合实训教学实践,就数控实训课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让学生对数控实训任务感兴趣的方法

每当学生第一次接受新的学科学习时,总是存在着极强的好奇心理。因此,讲好课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工作态度、职业素质、理想志向的培养与树立。我们经常运用这几种手段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如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来介绍数控机床中出现的背景、发展历程、生产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让学生知道数控加工技术是现代机械制造的新手段,它具有加工精度高、质量稳定、加工适应性强、生产率高、劳动强度小等特点。特别是它能完成许多在普通机床上无法完成的工作。让学生知道现在所学习的、未来所从事的是一项有技术含量的专业,不但社会地位高、劳动强度低、工作环境舒适,而且工资待遇不菲。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1]。

要强调文明生产和安全操作规程,让学生认识到安全文明生产是未来幸福生活的根本前提和保障面对高速运转的机床,稍不小心就会发生人伤机损的安全事故,所以操作者必须掌握好数控机床的性能,精心操作。一方面要管好、用好和维护好数控车床,另一方面还必须养成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和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不断培养较好的职业素质。

利用数控仿真系统,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了解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仿真系统采用了与数控机床操作系统相同的面板和按键功能,不存在任何的安全问题,学生可以大胆地、独立地进行学习和练习。不仅如此,现代的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还能实现加工模拟演示功能和程序自诊断功能,不仅具有对学生编制的数控程序进行自动检测、具体指出错误原因的功能,还具有在真实设备上无法实现的三维测量功能。这样学生既能比较完整地学到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2]。

二、妥善安排实训步骤,减少学习“弯路”

现代的数控车床,无论是种类还是结构、操作系统、性能都发生了变化,因而,在实训中,首先就要让学生对数控车床结构进行熟悉,对车床的各方面的信息进行详细的认识,如主要技术参数、操作系统、控制面板、G代码、坐标系等。其次,通过具体的机器零件,让学生在触摸中了解所要加工的对象,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加工,进一步熟悉车床的性能,熟悉操作规程,减少操作时的恐惧心理,树立自信心。最后让学生通过零件的图纸进行学习,通过观察图纸,对内容和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案,确定零件的定位、夹具和刀具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以及对刀点、换刀点的位置和刀具补偿等一系列问题。然后手工编写加工程序单,检验并修改加工程序,编制数控加工工艺技术文件,在实训教师在场的情况下。根据自己所编工艺路线,最好是独立的完成零件的加工。

总而言之,以“技能操作为核心”的数控编程仿真教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激发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但传统实习手段,基础教学和基本功的训练、学习仍是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的基础;两者不可偏废,不能因为有新的手段方法而抛弃传统,也不能因为有好的传统不引进新的手段,两者如能完美结合,培养出的学生定是不可限量的[3]。

三、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一些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发展,进行相关的考虑,同时,还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是不同的,不能一视同仁去对待。对于一些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如课下加强对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技能的练习,逐步让这部分同学跟上全班的教学进度,从而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如在学习关于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的使用方法的时候,对于那些在理解方面上能力不行的学生,他们无法领会刀补的含义的时候,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在绘制加工过程模拟图纸,让学生明白在数控加工过程中,我们是按零件轮廓进行编程的。因为刀具总有一定的半径,刀具中心运动的轨迹并不等于所需加工零件的实际轮廓,而是偏移轮廓一个刀具半径值,再加上加工余量和刀具磨损。所以,在进行外轮廓加工时,应使刀具中心偏移零件的外轮廓表面一个刀具半径值,加工内轮廓时,应使刀具中心偏移零件内轮廓表面一个半径值。这样的解释使学生明白了刀补的含义和重要性。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针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总结经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总结提高[4]。

总之,学生能全面了解数控加工的全过程,深刻理解加工原理、机床工作过程、编程方法及制订工艺的原则,但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实训后老师和学生要共同探讨实训经验解决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现场讲解,能方便学生总结复习和提高。在数控实训教学中,实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安全操作方面的习惯的培养,每一次数控实训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安排和设计,更好的完成实训要求,掌握数控技术。

在中职学校,学生素质相对差,在数控教学和实训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以上几个阶段,把教学实训与生产加工相结合。循序渐进。使学生掌握了至少一种数控系统数控车床的熟练操作能力;根据图纸制定数控加工车削工艺、编写加工程序的能力;根据零件加工需要正确选用刀具的能力;运用数控车床加工真实产品的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雄伟.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培训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蒋建强.数控加工技术与实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